Workflow
兴业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建筑装饰行业周观点:建筑业PMI回升明显,看好基建实物工作量
兴业证券· 2025-01-06 16:2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1][2] 核心观点 - 建筑业 PMI 回升明显,2024 年 12 月非制造业 PMI 为 52.2%,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3.2%,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 51.4%,建筑业景气度明显回升 [2] - 2025 年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基建实物工作量有望加速形成 [2][3] - 专项债新的管理规定落地,项目使用范围扩大、审批效率提高,实物工作量有望加快形成 [3] - 化债持续推进,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减轻,项目资金到位率有望改善,推动项目加速建设 [3] - 基建投资仍是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预计 2025 年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将进一步提升 [3] 投资策略 主线一:化债驱动建筑央企经营质量改善 - 化债力度空前,有望改善建筑央企应收账款占比提升和现金流恶化的问题,推动利润增速提升 [5] - 地方政府偿债压力缓解,将加速基建项目推进,推动建筑行业业绩触底反弹 [5] - 推荐国有企事业单位类欠款占比较高的建筑央企,如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中冶等 [5] 主线二:"一带一路"加速推进,利好国际工程企业 - "一带一路"市场加速扩容,国际工程企业有望加速出海,业绩、估值双提升 [6] - 东南亚、中东地区基建需求旺盛,海外工程订单增速加快 [6] - 推荐海外业务占比高、业绩弹性大的国际工程公司,如中钢国际、中材国际、北方国际等 [6] 主线三:高股息建筑央国企投资机会 - 建筑央国企股息率相对较高,分红率提升空间充足 [7] - 化债持续推进,建筑企业现金流进一步改善,分红能力提升 [7] - 建筑央国企估值仍处低位,投资性价比高,推荐中国建筑、中材国际、中钢国际等 [7] 市场表现跟踪 - 2024 年 12 月 30 日-2025 年 1 月 3 日,建筑工程板块下跌 7.98%,全部 A 股指数下跌 7%,建筑工程板块相对于全部 A 股的超额收益为-0.98pct [18] - 截至 2025/01/03,SW 建筑装饰板块 PE(TTM)为 9.22,PB 为 0.72,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21][22] 行业数据跟踪 融资数据 - 2024 年 12 月 28 日-2025 年 1 月 3 日,累计发行城投债 562.10 亿元,净融资额 122.58 亿元 [27] - 2024 年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额 40032.33 亿元,占全年计划新增专项债额度的 102.65% [28] 投资数据 - 2024 年 1-11 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465839 亿元,同比增长 3.3% [37] - 基建投资完成额(不含电力)166543 亿元,同比增长 4.2%;基建投资完成额(全口径)223853 亿元,同比增长 9.4% [37] 专项债资金投向 - 2024 年新增专项债主要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等基建项目,占比分别为 26.9% 和 17.0% [32][35]
电力设备行业周报:AIDC建设带动电源设备需求提升,排产景气再验锂电需求景气度
兴业证券· 2025-01-06 16:2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AI数据中心(AIDC)建设带动电源设备需求提升,尤其是ACDC、柴油发电、UPS等相关设备 [6] - 宁德时代计划2025年自建1000座换电站,中期目标为1万座,最终规模达到3万座,有望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6] - 海风项目开工进展顺利,预计2024/2025年海风装机量分别为8GW和12-15GW,同比增速超过50% [6] - 固态锂电池作为趋势性技术,未来在材料和生产设备领域有较大投资机会 [6] - 光伏行业持续关注降本增效新技术,如BC、HJT、叠栅、少银无银技术,这些技术将对行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6] - 风电整机受益于价格改善与成本优化,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 [6] 细分行业总结 光伏 - 本周硅片成交价格向上修复,多晶硅1月产出预计环比下降约5%,硅料环节供需情况有望改善 [7] - 光伏行业Q3经营承压,出口组件退税率下调至9%,有助于推涨出口组件价格,同时降本提效新技术有望加速渗透 [8] - 2024年1-11月全国光伏累计新增装机量206.30GW,同比增长25.9% [39] - 2024年11月全国光伏组件单月出口量为15.5GW,同比增加3.4% [44] 锂电 - AI服务器带动BBU需求提升,BBU电芯具有高倍率、寿命长、能量损耗低等优势,市场空间广阔 [12]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下跌0.65%,电解钴价格下跌0.87%,电解镍价格下跌1.72% [23] - 锂电池材料价格本周持平,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 [24] 风电 - 2024年中国风电整机厂商中标项目总规模达220.64GW,同比增长90% [14] - 2024年1-11月全国风电新增装机量为51.8GW,同比增长25% [49] - 2024年11月国内风电新增装机规模6.0GW,同比增长46% [49] 电网 - 2024年电网建设投资额预计首超6000亿元,特高压储备项目丰富,配网建设投资有望加速 [17] - 特高压项目持续推进,海外电网设备需求景气,出海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10] 推荐标的 光伏 - 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阿特斯、钧达股份、福斯特、福莱特 [3] 锂电 -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科达利、中伟股份、璞泰来、特锐德 [3] 风电 - 东方电缆、海力风电、泰胜风能、金雷股份、天顺风能 [3] 氢能 - 科威尔 [3] 电力设备 - 许继电气、平高电气、中国西电、思源电气、明阳电气、望变电气 [3]
计算机行业周报:AI眼镜:加速进化的端侧AI入口
兴业证券· 2025-01-06 16:2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2] 核心观点 - 调整带来加仓机会,持续布局国产化与 AI 产业链[4][6] - 建议在 1 月份逢低加仓,计算机行业调整幅度较大,加仓窗口逐渐打开[4][6] - 重点布局国产化与 AI 产业链的核心龙头,产业趋势确定且持续,政策红利集中释放[4][6] - 关注 CES 2025 展会,AI 与端侧硬件的结合将是重要看点[4][7] AI 眼镜:加速进化的端侧 AI 入口 - AI 眼镜受大模型加持,端侧入口价值凸显,具备便携性、时尚性和低成本优势[9][10] - AI 眼镜实现多模态交互,是端侧应用的重要方向,产业链成熟,市场需求明确[12] - 大厂抢滩 AI 眼镜市场,Meta Ray-Ban 智能眼镜全球销量突破 100 万副,闪极 AI 拍拍镜 5 万副售罄[13] - AI 眼镜功能不断升级,涵盖语音交互、图像识别、翻译等,市场潜力巨大,预计 2029 年全球销量达 5500 万副[17][19] 行情回顾 - 2024 年 12 月 29 日-2025 年 1 月 4 日,计算机(中信)指数下跌 12.70%,跑输创业板指数 4.13 个百分点[23] - 本期计算机行业涨跌幅前五的股票中,汇金科技涨幅最高(11.01%),银信科技跌幅最大(-22.30%)[25] 重大新闻 - 三星斥资 2670 亿韩元成为韩国机器人公司 Rainbow Robotics 最大股东,并成立未来机器人办公室[26][36] - 百度上线“AI 搜”,通过@与不同智能体交互,推动搜索改版升级[27][37] - 阿里云与零一万物达成战略合作,成立“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加速大模型技术落地[28][38] - 工信部提出到 2027 年建设 1 万个 5G 工厂,打造不少于 20 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29][39] - 上海力争 2025 年算力规模突破 100 EFLOPS,推动 AI 产业链高景气持续[31][42] - 英伟达 7 亿美元收购 AI 初创公司 Run:ai,计划将其软件开源[32][43] 公司动态 - 东软集团拟发行 A 股股份购买思芮科技 43.00%股权,募集配套资金[46] - 神思电子中标济南热电集团智慧电厂建设项目,中标金额 0.34 亿元[46] - 威胜信息中标多个南方电网项目,总中标金额 3.3 亿元[47] - 用友网络聘任黄陈宏为公司总裁,曾任 SAP 大中华区总裁[48] 一级投融资总结 - 2024 年 12 月 28 日-2025 年 1 月 3 日,计算机行业一级市场投融资共 20 起,人工智能类投资占比最高[50] - 基流科技完成数亿元 Pre-A+和 A 轮融资,由招商局创投、华泰创新等联合投资[51] - 宇泛智能完成数亿元 Pre-IPO 轮融资,由壹嘉基金领投,资金将用于拓展东南亚市场[57] 中标信息统计 - 2024 年 12 月 28 日-2025 年 1 月 3 日,重点关注公司总计中标金额 4.96 亿元,太极股份中标金额最高(5218.09 万元)[60][61]
兴证医药2025年1月投资月报:政策端持续向好,看好2025年医药投资机会
兴业证券· 2025-01-06 11:38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4年12月医药生物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医药生物板块全月下跌5.51%,沪深300指数全月上涨0.47%[4] - 2024年医药板块指数下跌12.79%,跑输沪深300指数27.47个百分点,列30个一级子行业第29位[6] - 2025年医药行业具备投资机会,重点关注创新药、创新药产业链及医疗器械领域[10][15] - 创新药赛道发展趋势可持续,“差异化创新+国际化”仍是核心逻辑[11] - 医疗器械行业需求侧潜力依旧,供给侧结构升级,2025年有望迎来复苏[20] - 中药板块2024年下半年受多重因素影响,2025年估值有望伴随基本面改善进入修复通道[21] 2024年12月行情回顾 - 2024年12月医药生物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医药生物板块全月下跌5.51%,沪深300指数全月上涨0.47%[4][6] - 2024年医药板块指数下跌12.79%,跑输沪深300指数27.47个百分点,列30个一级子行业第29位[6] 2025年1月投资策略 - 广州市印发《广州市建设开放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若干措施的通知》,支持商保发展,推动创新药械纳入商业健康保险支付范围[7][9] - 2025年医药行业具备投资机会,重点关注创新药、创新药产业链及医疗器械领域[10][15] - 创新药赛道发展趋势可持续,“差异化创新+国际化”仍是核心逻辑[11] - 医疗器械行业需求侧潜力依旧,供给侧结构升级,2025年有望迎来复苏[20] - 中药板块2024年下半年受多重因素影响,2025年估值有望伴随基本面改善进入修复通道[21] 推荐标的 -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持续超预期,逐步走出盈利趋势,BCL2、BTK CDAC等早期管线逐步进入全球注册性临床阶段[24] - 恒瑞医药:创新药收入占比过半,海外成为第二增长引擎,ADC、双抗、减重等重点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25] - 康方生物:核心产品依沃西单抗对比K药在一线治疗PD-L1 TPS≥1% NSCLC的国内III期临床取得显著阳性结果[25] - 药明康德:全球领先的一体化、端到端CXO龙头,2024年至今在手订单和新签订单高增长[26] - 药明合联:提供一站式、全方位ADC CRDMO服务,ADC行业高景气,药明合联作为全球龙头有望持续提高市场份额[27] - 爱博医疗:双焦点晶体和彩瞳放量,屈光晶体、EDOF晶体即将获批上市[28] - 同仁堂:经典中药老字号,品牌价值深厚,营销改革挖掘潜力[28] 医药生物板块估值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医药板块估值为25.97倍(TTM,整体法),溢价率方面,医药板块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11.13%,对于剔除银行后的全部A股溢价率为29.38%[33] 医药行业经济运行数据 - 2024年1-11月医药制造业整体累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0%,利润总额同比下滑2.7%[41] 原料药价格走势 - 2024年12月,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D3价格环比上涨,分别上涨0.94%、2.94%、0.14%、6.89%、2.00%[45] - 2024年10月,青霉素工业盐、6-APA、7-ADCA、阿莫西林、硫氰酸红霉素价格环比持平,7-ACA价格环比上涨2.04%,4-AA价格环比下跌3.45%[45] - 2024年11月,皂素、双烯价格环比上涨,分别上涨3.17%、4.63%,地塞米松价格环比持平[45]
手机专题:手机国补正式落地,看好国内手机产业链
兴业证券· 2025-01-06 11:38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内需释放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当前中国消费市场是增量和存量并重的市场,以旧换新、消费补贴等政策能够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推动高质量、环保、智能产品进入市场,促进产业链和经济发展[3][5] - 2024年7月25日,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家电和汽车补贴政策落地,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12.3%,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7.2%[3][6][14] - 2025年1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大幅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预计补贴政策将在25Q1至25H1集中释放,带来10%-41%的销量弹性[3][19][24] 家电补贴 - 2024年7月25日,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家电补贴品类包括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等8类家电产品,补贴比例为15-20%,单件补贴金额不超过2000元[6] - 2024年6月-11月,家用电器和音箱器材类商品零售销售额同比分别-6.49%、+0.56%、+6.83%、+24.99%、+45.05%、+26.84%,补贴政策拉动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2.3%,弹性为10.1pct[6][10][13] 汽车补贴 - 2024年7月25日,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力度增强,报废国三及以下排量燃油车或2018年4月30日之前乘用车,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从1万元提升至2万元[14] - 2024年6月-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分别+30.15%、+27.05%、+30.02%、+42.37%、+49.58%、+47.37%,补贴政策拉动全年销量同比增长37.2%,弹性为6.1pct[14][16][17] 手机补贴 - 2025年1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19] -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分别为0.693、0.717、0.688亿台,同比分别+6.5%、9.2%、3.2%,主要系国内安卓品牌推动[20][22] - 补贴政策对整体手机销量的拉升作用预计在25Q1至25H1区间内集中释放,假设补贴带来全年10%的销量弹性,若集中在25H1释放,将带来同期20%的国内销量弹性,若集中在25Q1释放,将带来同期41%的销量弹性[24] 投资建议 - 手机补贴政策有望拉动国内手机销量,安卓更为受益,产业链有望积极备货[3][29] - 受益标的包括被动元器件环节标的顺络电子、麦捷科技;连接器标的电连技术;散热标的苏州天脉;ODM标的华勤技术、龙旗科技、光弘科技;模拟芯片标的汇顶科技、南芯科技、艾为电子、圣邦股份、美芯晟、希荻微、帝奥微、英集芯等;CIS标的韦尔股份、思特威、格科微;射频标的卓胜微、唯捷创芯、慧智微[29] - 同时建议关注苹果产业链核心标的鹏鼎控股、立讯精密、水晶光电、东山精密、蓝思科技、领益智造、捷邦科技等[29]
TCL智家:中国冰箱出口冠军,TCL入主打开新空间
兴业证券· 2025-01-05 14:56
公司评级 -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为“增持”(首次)[1] 核心观点 - TCL 智家是中国冰箱出口冠军,TCL 入主后为公司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2] - 公司冰箱主业稳步扩张,盈利水平持续改善,2021-2023 年营收 CAGR 为 22.5%[14][16] - 公司通过规模领先、精品策略和平台协同,夯实了竞争优势,资产整合进一步打开了增长空间[34][55] 公司概况 - 公司深耕冰箱 ODM 出口,2002 年成立,2008 年成为 ODM 龙头,2015 年经历股权变动,2021 年 TCL 入主[14] - TCL 入主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TCL 持股比例达 50.18%,并逐步整合 TCL 冰洗资产[14][15] - 公司财务表现稳健,2023 年营收达 151.8 亿元,同比增长 30.1%,净利润为 7.87 亿元,同比增长 69.4%[3][16] 行业分析 - 全球冰箱市场呈现升级趋势,海外市场量稳价增,2015-2023 年海外冰箱销量 CAGR 为 1.6%,均价 CAGR 为 4.9%[27] - 中国市场冰箱销量微降,但均价稳步增长,2015-2023 年销量 CAGR 为 -1.3%,均价 CAGR 为 2.4%[32] - 海外市场空间广阔,2023 年海外冰箱销量达 2.7 亿台,均价为 711 美元[27] 竞争优势 - 公司规模领先,2023 年冰箱销量达 1722 万台,位居全球前列[34] - 公司实施精品策略,2016-2023 年奥马冰箱出厂均价从 502 元提升至 901 元,中高端风冷冰箱收入占比达 64%[43][44] - 公司通过平台协同,优化产品 SKU,2023 年 SKU 数量为 373 个,较 2016 年减少 140 个[37][39] 资产整合 - TCL 冰洗资产注入已完成,2023 年 TCL 冰洗营收达 43.7 亿元,净利润为 1.3 亿元[57] - 子公司股权回购在途,预计 2024 年完成,将进一步增强公司控制力[57] - TCL 空调资产有望整合,2023 年 TCL 空调营收达 240.9 亿元,净利润为 15.49 亿元[62]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181.8 亿元、201.4 亿元、222.8 亿元,同比增长 19.8%、10.8%、10.6%[64] - 预计 2024-2026 年净利润分别为 10.04 亿元、11.41 亿元、12.74 亿元,同比增长 27.7%、13.6%、11.7%[64] - 预计 2024-2026 年 EPS 分别为 0.93 元、1.05 元、1.18 元,对应 PE 为 14.2X、12.5X、11.2X[64]
建筑装饰行业:市值管理驱动分红率提升,把握高股息、低估值建筑央国企投资机会
兴业证券· 2025-01-02 11:5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27] 核心观点 - 建筑央国企分红率低,市值管理考核压力较大,分红率具备提升空间[56] - 建筑央国企自由现金流改善明显,具备分红提升能力[59] - 建筑央国企估值仍处低位,兼具高股息特征[17] - 市值管理政策持续落地,央企经营质量提升动力再加强[36] 建筑板块分红率与股息率 - SW 建筑板块 2023 年现金分红比例为 21.48%,其中建筑央企、地方国企、民企现金分红比例分别为 19.12%、29.13%、39.51%[52] - SW 建筑板块 2023 年股息率为 3.00%,其中建筑央企、地方国企、民企分红率分别为 3.22%、3.77%、1.25%[52] - 个股来看,截至 2024 年 12 月 24 日,SW 建筑板块上市建筑企业(市值 50 亿元以上)股息率前十中建筑央国企占据 8 席[53] 市值管理驱动 - 2024 年初,国资委提出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的责人业绩考核,且强调增持、回购、加大现金分红力度等重要措施[36] - 2024 年 11 月 15 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市值管理指引,要求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36] - 2024 年 12 月 17 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市值管理意见,提出中央企业要从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投资者回报、股票回购增持等六方面改进和加强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36] 投资策略 - 看好高股息建筑央国企的投资机会,推荐建筑央企【中国建筑】、【中材国际】、【中钢国际】、【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以及建筑地方国企【四川路桥】、【浦东建设】、【安徽建工】、【隧道股份】、【设计总院】、【地铁设计】、【浙江交科】[45]
公募基金市场月度跟踪(2024年11月):“固收+”会迎来新一轮扩容周期吗?
兴业证券· 2025-01-02 11:5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57] 核心观点 - 11月权益市场表现分化,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涨跌幅分别为+0.7%、-0.8%、+1.2%,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0.1%[57][82] - 债券市场受益于利率下降延续上涨行情,中证全债指数、中证金融债指数、中证企业债指数涨跌幅分别为+1.0%、+0.7%、+0.8%[57][82] - 11月申报基金166只,环比增加8只,同比增加27只,其中包含股票型基金3只,混合型基金19只,债券型基金36只,指数型基金101只,FOF基金2只,QDII基金2只,REITs产品3只[85] - 11月新发基金1,474亿份,同比+12.4%,环比+342.3%,高于2023年月度均值962亿份[14][57] - 11月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达31.99万亿元,同比+16.5%,环比+1.5%[10][57] 产品申报情况 - 11月申报基金166只,环比增加8只,同比增加27只,其中包含股票型基金3只,混合型基金19只,债券型基金36只,指数型基金101只,FOF基金2只,QDII基金2只,REITs产品3只[85] - 11月申报数量环比增长主要源于指数型基金申报大幅增加[85] - 混合型基金申报数量环比减少,主题涵盖红利、数字经济、科技等[86] 产品发行成立情况 - 11月新发基金1,474亿份,同比+12.4%,环比+342.3%,高于2023年月度均值962亿份[14][57] - 11月新发基金98只,同比减少44只,环比增加43只,低于2023年月度新发数量均值106只[45] - 11月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领先的产品均为中证A500相关基金[16][57] 存量规模 - 11月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达31.99万亿元,同比+16.5%,环比+1.5%[10][57] - 11月存量被动权益基金净申购546亿份,存量主动权益基金净赎回338亿份[32][57] 固收+产品 - 当前阶段资产的比价效应将为固收+带来规模扩张的机会[57] - 利息中枢的持续下行将迫使部分低风险客户通过适度增加权益资产的配置换取更高的收益[57] - 固收+相较于纯债和指数基金更高的费率将对渠道端带来更强的激励作用[57]
汽车行业周动态:小米智驾接入VLM,蔚来智驾调整
兴业证券· 2025-01-02 11:49
行业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政策托底下汽车板块基本面向上,建议增配汽车 量的方面,以旧换新政策加码,实际刺激效果显著,部分地方政府推出相关提振政策,四季度各品牌密集的新车上市带动,各品牌零售普遍上升,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预计年内乘用车零售同比增幅及零售量有望扩大 价的方面,预计24H2豪华品牌与合资品牌跟进降价的意愿度减弱,价格战趋势放缓 汽车板块量价边际均有所好转,对于明年汽车需求并不悲观,政策托底下板块beta有望开启向上周期 [13] 周动态 - 小米汽车智驾接入VLM视觉语言模型,2024年12月24日小米SU7 1.4.5 OTA已开始推送,共13项新增功能,26项体验优化,本次更新正式接入VLM视觉语言大模型,系统可识别复杂道路环境和特殊交通规则区域,并通过文字和语音提示 [11] - 小米正搭建GPU万卡集群,将对AI大模型大力投入,自2023年就开始搭建自己的GPU万卡集群,而在小米大模型团队成立之时就已经拥有了6500张GPU加速卡资源 [37] - 蔚来智驾调整,任少卿直接带队大模型,冲刺端到端交付,智驾部门将新设技术委员会,负责综合大能力建设,此次调整主要是强化蔚来的智驾交付团队能力,确保方案交付 [12] 板块表现 - 本期汽车板块跑输大盘,本期涨跌幅:上证综指+1.0%,创业板指-0.2%,汽车板块指数+0.7%,其中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汽车服务涨跌幅分别为+2.3%/+2.5%/-0.1%/-6.7% [39] - 汽车板块PE-TTM(不调整)为29.7,1年历史估值分位为73.1%,本期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子板块本期PE-TTM(不调整)分别为30.5/34.4/27.5/325.6,1年历史估值分位分别为97.5%/63.3%/62.4%/62.4% [41] 个股表现 - 2024.12.23-2024.12.27涨跌幅前十个股包括川环科技(+28.5%)、建设工业(+13.1%)、银轮股份(+10.6%)、英搏尔(+10.0%)、光启技术(+9.3%)、上汽集团(+8.9%)、光洋股份(+7.2%)、双环传动(+7.0%)、万丰奥威(+6.7%)、钱江摩托(+6.5%) [43] - 涨跌幅后十个股包括上海凤凰(-24.7%)、湘油泵(-23.0%)、申达股份(-16.7%)、云内动力(-16.1%)、湖南天雁(-13.8%)、泉峰汽车(-13.5%)、交运股份(-13.3%)、众泰汽车(-12.9%)、旭升集团(-12.0%)、安凯客车(-11.5%) [43] 重要新闻与公告 - 2024.12.24银轮股份获得客户订单,将为客户提供总计193套算力中心的液冷散热系统 [46] - 2024.12.27爱柯迪将募投项目延期至2026年1月 [46] - 2024.12.27豪能股份全资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计划总投资3亿元建设航空航天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心 [46] - 2024.12.23一汽富维董事、总经理辞职 [47] - 2024.12.25精锻科技首次回购公司股份 [47] - 2024.12.25小米汽车与“蔚小理”开启充电网络合作 [72] - 2024.12.25轻舟智航NOA交付超50万套,再获量产定点 [75] - 2024.12.24丰田将独资在华建新厂生产雷克萨斯电动车 [55] - 2024.12.24北汽新能源引入11家战略投资者,获增资81.5亿元 [76] - 2024.12.272025款腾势D9正式上市,售价33.98万元起 [77] - 2024.12.27禾赛科技新获三家车企10余款车型定点 [78] 行业月度指标 - 2024年11月国内乘用车销量300.1万辆,同环比分别+10.7%/+8.7% [80] - 2024年11月商用车销量31.5万辆,同环比分别+81.7%/+5.7% [80] - 2024年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51.2万辆,同环比分别+47.4%/+5.7%,市场占有率达到45.6% [80] - 2024年11月行业整体库存系数为1.11,其中自主/合资/进口车经销商库存系数分别为1.07/1.10/1.20 [80]
商贸零售:微信小店及抖音送礼革新社交电商,哪些零售美护公司核心受益?
兴业证券· 2025-01-02 11:4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行业给予积极投资评级 预计2024年至2025年行业将保持增长态势 [1] 核心观点 - 微信"蓝包"送礼模式将革新社交电商逻辑 预计2024年微信"蓝包"引流至微信小店的规模将达到138 2亿至829 2亿元 [53] - 微信小店整装待发 预计2024年微信小店GMV将达到7500亿元 [55] - 礼物经济产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340 4亿元 2024年将增长至1380亿元 2027年将达到1620亿元 [12] 行业趋势 - 微信支付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2023年微信支付用户规模达到6 1亿人 期间增长率为430% [29] - 微信"蓝包"送礼引流至微信小店的转化率预计在10%-50%之间 年购物频次在14-22次之间 [77] - 2023年各电商业态市场份额中 综合电商平台占比73% 线下门店占比39% 专业礼品电商平台占比34% [12] 市场分析 - 2023年中国礼物经济用户购买渠道分析显示 综合电商平台占比62% 直播带货平台占比39% [69] - 2023年中国礼物经济用户消费金额分析显示 100元以下占比59% 101-300元占比47% 301-500元占比28% [70] - 2021年中国礼物经济用户送礼对象分析显示 家人占比84% 伴侣占比80% 亲友占比68% [71] 公司表现 - 2023年视频号订单分品类占比显示 服饰占比4% 食品占比6% 家清日用占比8% 美妆占比36% 家装占比8% 图书+绿植+数码占比9% 珠宝占比21% [24] - 2023年各电商业态市场份额中 综合电商1-天猫占比34% 综合电商2-京东占比20% 综合电商3-拼多多占比20% 直播电商1-抖音占比11% 其他直播电商占比12% 即时零售占比2% 社区团购占比2% [7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4年微信"蓝包"送礼引流至微信小店的规模将达到138 2亿至829 2亿元 转化率在17%-26%之间 [53] - 预计2024年微信小店GMV将达到7500亿元 2023年视频号订单分品类占比显示 美妆占比36% 珠宝占比21% [55][24] - 预计2023年礼物经济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340 4亿元 2024年将增长至1380亿元 2027年将达到1620亿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