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国际

搜索文档
港股市场策略周报
浙商国际· 2024-08-13 15: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供公司的具体投资评级。 报告的核心观点 港股市场表现回顾 - 本周市场小幅反弹,恒生综指、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录得周涨幅+0.84%/+0.85%/+1.51%。[5] - 市场风格来看,中盘价值风格本周表现较强。[5] - 本周港股市场行业板块互有涨跌,医疗保健和地产建筑业底部反弹,涨幅最大,市场整体呈现"高低切"的风格。[5][13] 港股市场估值水平 - 恒生综合指数的市盈率TTM分位点小幅升至12.02%,接近5年均值往下一个标准差的位置,仍在低估区间。[6][17] - 恒生综合指数的风险溢价分位点为50.45%,处于中位数水平。[20][22] 港股市场回购统计 - 本周市场回购公司数量为16家,较上周的26家有所下降,但总回购金额达到32.5亿港元,较上周有所上升。[25] - 本周友邦保险(1299.HK)、汇丰控股(0005.HK)和恒生银行(0011.HK)的回购金额位居前三。[26][27] - 从行业分布来看,金融行业的回购金额占主导地位,其他行业的回购金额较为零散。[30] 南向资金走向统计 - 本周港股通前十大净买入公司包括盈富基金(2800.HK)、腾讯控股(0700.HK)、恒生中国企业(2828.HK)等。[31] - 本周港股通前十大净卖出公司包括汇丰控股(0005.HK)、中国神华(1088.HK)、中国石油股份(0857.HK)等。[32] 港股市场宏观环境 - 从基本面来看,7月出口放缓不及预期,物价数据略超预期但仍在低位,内外需形势不佳。[51][52][53] - 从资金面来看,日本加息叠加美国"衰退交易"导致全球股市暴跌,但风险解除后市场趋于常态。[54][55][56] - 下半年内外需双承压,政策面开始聚焦内需增长。美国经济降温和降息预期明朗,但"衰退交易"风险仍存。[58] - 建议关注银行、电信、公用事业等红利板块,以及电子、科技、互联网等结构性机会。[59]
浙商国际:中债策略周报-20240813
浙商国际· 2024-08-13 15: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债市阶梯式上行,短端回升速度更快,期限利差回升,曲线更陡峭 [2][4] - 7月CPI同比改善但PPI仍负,出口同比低于前值但耐用品出口有韧性,货币政策关注资管产品风险,资金利率上行,机构杠杆率环比回升 [2] - 后续政策发力点或在消费和地产,资金利率和短端收益率或已触底,后续有上行风险,8月可止盈并逢低适配,四季度警惕债市调整风险 [3] 各目录总结 债券市场表现回顾 - 本周债市阶梯式上行,30Y回升4.3bp至2.38%,10Y回升6.1bp至2.19%,1Y回升6.6bp至1.45%,收益率曲线走陡 [2][4] - 央行“地量”逆回购下资金利率上行,DR001收至1.79%,R001上行至1.86%,信用债收益率显著上行 [4] 债市一级发行情况 - 本周国债总发行4161亿,净发行3660亿;地方债总发行2485亿,净发行1852亿,含新增一般债284亿、新增专项债1425亿等;政金债总发行1230亿,净发行1180亿 [8] 资金市场情况 - “地量”逆回购下资金利率显著上行,DR001、R001均值较8月第一周上行6bp,DR007、R007周内中枢分别上行4bp、2bp [10] - 本周隔夜和一周Shibor利率收于1.78%、1.8%,较上周分别变动9.5、20.5bp;隔夜及一周CNHHibor利率收于1.9%、2.03%,较上周变动104.9、55.3bp [10] - 本周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上行,1年期AAA存单到期收益率为1.89%,较上周五回升4bps;一级市场同业存单加权发行利率1.84%,加权发行期限7.3个月 [12] - 周内日均隔夜占比由前一周的86.03%升至89.32% [12] 中国债券市场宏观环境跟踪与展望 基本面 - 7月出口同比7%低于前值,进口同比7.2%,贸易顺差846.5亿美元较5月回落,出口环比放缓因全球需求回落 [14] - 7月CPI同比0.5%,环比0.5%,同比回升且环比强于季节性,食品和非食品价格、核心CPI环比转正 [18] - 7月PPI同比-0.8%,环比-0.2%,低基数下有望回升,回落源于有色金属冶炼和建筑业产业链价格低位 [21] 政策面 - 交易商协会查处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国债交易违规行为,三部门发布工业母机企业清单制定通知,多地放松公积金使用要求 [24][25] -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外部环境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新增国债买卖表述,关注资管产品利率风险 [26] - 本周央行净回笼7597.6亿元,政府债净缴款4766.9亿元,美元指数回落,汇率压力缓解或打开货币宽松空间 [27] 展望 - 经济维持弱修复格局,低基数效应下经济增速不低于季节平均可实现5%目标 [29] - 四季度央行因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存在宽松可能性 [29] - 8月资金面宽松阻力小,债市对利空因素敏感,可随行情止盈并逢低配置,四季度若经济不及预期可布局中长久期产品 [29]
港股市场回购统计周报2024.2.12-2024.2.18
浙商国际· 2024-07-31 11:03
港股市场回购周统计数据 - 本周市场回购公司数量56家,较上周74家有所下降,总回购金额达56亿港元,较上周48.1亿港元有所上升[33][34] - 回购金额前三公司为美团 - W(26.7亿港元)、友邦保险(17.4亿港元)、汇丰控股(6.5亿港元)[34] 分行业周回购统计数据 - 回购金额主要集中在可选消费和金融行业,受美团、友邦保险和汇丰控股大幅回购推动,其余行业较零散[15] - 回购公司数量上,可选消费行业最多有18家,医疗保健行业第二有14家,金融行业第三有8家[15] 上市公司回购的意义与作用 - 公司回购意味着认为当前自家股票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可向投资者传递股价被低估信号,稳定信心和股价[10][21] - 港股市场自2008年以来经历过五轮公司回购潮,回购潮通常在熊市中发生,随后伴随上涨行情[11][22]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2024.2.12-2024.2.18
浙商国际· 2024-07-24 11:02
港股通活跃个股 - 2024年7月19日,沪市港股通中腾讯控股成交净买入4.48亿港元,深市港股通中腾讯控股成交净买入3.93亿港元[4] - 2024年7月17日,沪市港股通中腾讯控股成交净买入10.06亿港元,深市港股通中腾讯控股成交净买入2.15亿港元[7] - 2024年7月16日,沪市港股通中腾讯控股成交净买入6.01亿港元,深市港股通中腾讯控股成交净买入6.88亿港元[32] - 2024年7月15日,沪市港股通中中国移动成交净买入3.99亿港元,深市港股通中盈富基金成交净买入5.73亿港元[42] 港股通净买入/卖出公司 - 2024年7月15日至7月21日,港股通净买入最多的公司为腾讯控股,净买入金额为17.48亿港元[10] - 同期港股通净卖出最多的公司为中国宏桥,净卖出金额为10.45亿港元[12] 港股通行业分布 - 2024年7月15日至7月21日,信息技术行业净买入金额最高,达到50亿港元[15] - 金融行业净买入金额为40亿港元,公用事业和可选消费行业分别净买入30亿和20亿港元[16] 南下资金 - 南下资金通过港股通进入香港市场,主要投资于内地稀缺的新经济龙头公司[46] - 南下资金的流入和流出状态反映了内地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投资意愿[40]
港股市场策略周报2024.1.22-2024.1.28
浙商国际· 2024-07-24 11:02
市场表现 - 本周恒生综指、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录得-4.66%、-4.79%、-6.49%,行业板块全部收跌,资讯科技业、原材料业和能源业跌幅超-6%,能源业接近-8%[25] - 截至周末,恒生综指5年PE估值分位点降至16.41%,估值较上周明显下降[25] 回购情况 - 本周总回购金额48.1亿港元,较上周99.3亿港元下降,美团-W回购25.0亿港元排第一,汇丰控股7.5亿港元排第二,友邦保险4.1亿港元排第三[3][20][22][83] - 回购公司数量74家,较上周81家小幅下降,医疗保健行业回购公司最多有17家,可选消费行业16家排第二,信息技术行业15家排第三[36][37][82][85] 宏观经济数据 - 中国Q2 GDP年率4.7%,前值5.3%,预期值5.1%;6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率3.9%,前值4.0%,预期值3.9%;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率2.0%,前值3.7%,预期值3.3%;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率5.3%,前值5.6%,预期值5.0%[4][11][33][43] 政策动态 - 三中全会释放改革信号,包括优化文化服务供给、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和预售制度、完善税收制度等[5][6] - 中共中央提出建立财政关系、支持企业科技攻关、建立人才评价体系、扩大对外开放等举措[44][51] 资金面与展望 - 美国经济数据降温,降息预期提升,9月大概率降息25个基点,拜登退选或加剧短期市场波动[25][50][55][75] - 配置上看好红利相关和景气板块,地产、医药、消费等顺周期板块有交易性机会[14][25][57]
港股市场回购统计周报2024.2.12-2024.2.18
浙商国际· 2024-07-24 11:02
市场整体情况 - 本周因腾讯缺席回购,整体回购市场热度下降,总回购金额为48.1亿港元,较上周的99.3亿港元明显下降[3][4] - 市场回购公司数量本周74家,较上周的81家小幅下降[19] 回购金额前十公司 - 美团 - W本周回购25.0亿港元排第一,汇丰控股回购7.5亿港元排第二,友邦保险回购4.1亿港元排第三[5][20][6] 行业分布情况 - 从回购金额看,受美团、友邦保险和汇丰控股推动,集中在可选消费和金融行业,其余行业较零散[37][49] - 从回购公司数量看,医疗保健行业最多有17家,可选消费行业第二有16家,信息技术行业第三有15家[50][38][23] 回购意义与作用 - 上市公司购买自家股票后可注销或用于股权激励,向投资者传达股价被低估信号,稳定信心和股价[28][29] - 港股自2008年以来经历五轮回购潮,回购潮均在熊市中发生,随后伴随上涨行情[16][45]
港股市场策略周报2024.1.22-2024.1.28
浙商国际· 2024-07-16 11:02
市场表现 - 本周恒生综指、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录得+2.33%、+2.77%、+5.15%,港股市场行业板块多数收涨,仅能源业、原材料业和工业收跌,综合企业、资讯科技业涨幅最大,周涨幅达4%以上[47][51][81][82] - 截至本周末,恒生综指的5年PE估值分位点小幅上升至33.96%,处于5年均值和往下一个标准差之间的水平,估值水平较上周略微上升[47] 宏观环境 - 6月出口3078.5亿美元,同比+8.6%,高于市场预期的+8.0%;6月进口2088.1亿美元,同比-2.3%,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2.5%,显示中国经济“外热内冷”态势,外需后续可能边际降温[17][96][27] - 中国1 - 6月社会融资规模181000亿元,前值为148000亿元,预期值182018亿元;1 -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2700亿元,前值为111400亿元,预期值133864亿元,信贷需求仍旧承压[20][99] 资金面 - 美国6月CPI数据全面不及市场预期,联储主席鲍威尔国会听证放鸽,市场降息预期大幅提升,互换合约充分消化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交易员开始押注美联储9月将降息50基点[42][24][25] 回购情况 - 本周回购市场维持热度,市场回购公司数量81家,较上周的66家明显上升,总回购金额99.3亿港元,较上周的83.5亿港元明显上升[9][87][64] - 腾讯控股、美团、友邦保险和汇丰控股大幅回购,回购金额分别为50.1亿、22.1亿、10.0亿、7.69亿港元,回购金额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和金融行业[12][88][65][11] 投资建议 - 继续看好对能源、银行、电信和公用事业等红利相关板块和汽车及零部件、家电、电子、科技互联网等景气板块的配置,对于地产相关的顺周期板块可根据后续政策效果和持续性进一步观察[78][105]
港股市场估值周报2024.2.12-2024.2.18
浙商国际· 2024-06-25 11:0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重要指数(恒生综合指数和恒生指数)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中等偏低的位置,市盈率和市净率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4][5][6][9][10][11] - 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水平较高,市盈率和市销率均处于历史较高位置[15][16][17] - 从行业角度来看,港股市场中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医疗保健、金融、公用事业等行业的估值水平较低,处于历史20%以下的分位数[18][19][20][21] - 能源和电信行业的估值水平较高,分别处于90%和60%以上的分位数[18][19][20][21] - 恒生AH股溢价指数近期有所下降,处于历史平均水平附近[22] 报告分类总结 港股市场重要指数估值 - 恒生综合指数和恒生指数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处于历史中等偏低水平[4][5][6][9][10][11] - 恒生科技指数的市盈率和市销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15][16][17] 港股市场各行业估值水平 - 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医疗保健、金融、公用事业等行业估值较低,处于历史20%以下的分位数[18][19][20][21] - 能源和电信行业估值较高,分别处于90%和60%以上的分位数[18][19][20][21] AH股溢价/折价水平 - 恒生AH股溢价指数近期有所下降,处于历史平均水平附近[22]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2024.2.12-2024.2.18
浙商国际· 2024-06-25 11:02
港股通前十大净买入公司 - 中国银行净买入20.95亿元[4] - 中国海洋石油净买入14.70亿元[4] - 建设银行净买入13.57亿元[4] - 比亚迪股份净买入12.38亿元[4] - 紫金矿业净买入12.36亿元[4] 港股通前十大净卖出公司 - 香港交易所净卖出7.17亿元[6] - 哔哩哔哩-W净卖出4.47亿元[6] - 安踏体育净卖出3.79亿元[6] - 石药集团净卖出1.67亿元[6] - BRILLIANCE CHI净卖出1.59亿元[6] 港股通净买入/卖出行业分布 - 可选消费行业净买入最多 - 电信服务行业净买入次多 - 金融行业净买入第三多 港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 - 沪市港股通中,盈富基金成交净买入最多为12.70亿元[23] - 深市港股通中,中国海洋石油成交净买入最多为7.02亿元[23] 港股通与南下资金介绍 - 港股通是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75] - 南下资金指通过港股通进入香港市场的内地资金[76] - 南下资金流向反映了内地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偏好[76]
港股市场策略周报2024.1.22-2024.1.28
浙商国际· 2024-06-25 11:0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本周走势反复,整体缺乏上攻动能,恒生综指、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录得-0.03%/+0.48%/-0.17% [4] - 港股市场估值水平略有提升,恒生综指的5年PE估值分位点为37.86%,处于5年均值和往下一个标准差之间的水平 [12] - 5月经济数据仍表现疲软,整体不及市场预期,地产承压对内需的压制仍较为明显 [5][6][41][42][43] - 美国经济数据有所走弱,但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数据都明显超预期,后续降息的指引仍不清晰 [39][40][44] 报告内容总结 港股市场表现回顾 - 本周市场反弹后快速回落,整体缺乏上攻动能 [4] - 行业板块整体互有涨跌,医疗保健业跌幅最大,能源、金融、电讯等红利行业表现相对坚挺 [4][9] 港股市场估值水平 - 恒生综指的5年PE估值分位点为37.86%,处于5年均值和往下一个标准差之间的水平,估值水平较上周基本持平 [12] 港股市场回购统计 - 本周市场回购公司数量和总回购金额均有所上升,腾讯控股、美团和汇丰控股等大型公司回购力度较大 [17][18] - 从行业分布来看,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和金融行业的回购金额较为集中,医疗保健行业回购公司数量最多 [31] 南向资金走向统计 - 本周南向资金净买入中国银行、中国海洋石油、建设银行等金融和能源类公司 [32] - 净卖出香港交易所、哔哩哔哩、安踏体育等公司 [34] 港股市场宏观环境跟踪 - 5月经济数据仍表现疲软,工业增加值、社零销售等指标不及预期,地产投资和销售持续下滑 [41][42][43] - 美国经济数据有所走弱,但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数据超预期,美联储官员对降息持谨慎态度 [39][40][44][45] 港股市场展望 - 基本面和资金面仍存在不确定性,建议关注能源、银行、电信等红利板块和汽车零部件、家电等景气板块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