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原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月报:水电发电量维持高增长, 新能源装机达11.5亿千瓦
中原证券· 2024-07-01 11: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2][7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电力及公用事业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用电量维持快速增长,电力生产稳定增长,水电和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动力煤产量降幅收窄、进口增长,天然气生产和进口增速加快,长江来水持续提升,代理购电价格有变动,河南省太阳能发电量增长、水电下降,行业利润增长,板块估值合理,看好行业发展前景,建议关注水电、核电和燃气板块头部企业 [5][7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6月中信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下跌0.87%,跑赢沪深300指数2.64个百分点,子行业中仅水电上涨,大部分个股下跌 [5][31] 电力供需 电力消费 - 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2%,1 - 5月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长8.6%,5月二产用电量增长6.8%,各产业用电量均有增长 [35][37] 电力供应 - 5月规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2.3%,1 - 5月同比增长5.5%,5月水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1 - 5月火电发电量占比68.83%,截至5月底风、光装机累计11.5亿千瓦 [41][42][46] 产业链量价 动力煤 - 5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同比下降0.8%,进口煤炭同比增长10.7%,6月26日秦皇岛港煤价下跌,主流港口煤炭库存增加 [49][50][51] 硅料和硅片 - 5月国产硅料市场价下跌,6月单晶硅片价格有跌有平 [55] 天然气 - 5月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6.3%,进口同比增长7.1%,6月国际、国内天然气价格上涨 [56][57] 长江三峡水情 - 6月26日三峡入库流量为19600立方米/秒,出库流量为24700立方米/秒,6月以来出、入库日均流量较上年同期提升 [61] 代理购电价格 - 6月代理购电价格排名前三为海南、广东、上海,后三为新疆、云南、青海,四川价格降幅最大 [63] 河南省月度电力供需情况 - 5月全省发电量同比增加12.01%,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71%,水电下降,前5月火电、水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同比提升,截至5月底风、光装机占比43.6% [65][66][67] 行业和公司要闻 行业动态和要闻 - 1 - 5月电力行业利润增长35.0%,国家能源局有多项规划和通知,多地有能源项目进展,绿色电力交易规模增长 [69][70][71] 公司动态和要闻 - 多家公司有权益分派、机组投产、项目进展、债券发行、股权交易等动态 [72] 投资评级及主线 - 截至6月27日板块市盈率和市净率低于近十年中位数,维持“强于大市”评级,建议关注水电、核电和燃气板块头部企业 [73][74]
市场分析:成长行业领涨 A股小幅上扬
中原证券· 2024-07-01 10:00
报告核心观点 - A股市场估值低适合中长期布局,未来股指预计震荡,建议短线关注消费电子、通信设备、汽车及电网设备行业投资机会 [15][30] A股市场走势综述 - 周五A股低开高走、小幅震荡上涨,早盘低开回落,沪指2985点遇阻,午后震荡整理,消费电子等行业表现好,证券等行业表现弱,沪指震荡上行,创业板冲高回落且成指弱于主板 [15][19][34] - 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2.60倍、27.97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以下,市场估值低;两市成交7059亿元,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下方 [15][30] - 新国九条发布推动市场成熟,提振长期信心;经济相对稳定,投资略回落,消费企稳,工业生产降温;央行行长表示将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美国通胀数据低于预期,海外市场分化 [15][30] - 沪深主要指数中,上证综指收报2967.40点涨0.73%,深证成指收报8848.70点跌0.01%,科创50指数跌0.46%,创业板指跌1.16% [19] - 港股主要指数中,恒生指数17718.61点平收,恒生国企指数6331.86点涨0.1%,恒生红筹指数3867.09点涨1.4% [26] - 中信一级行业中,国防军工、石油石化、通信等行业涨幅居前,食品饮料、非银行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跌幅居前 [36] 后市研判及投资建议 - 未来股指总体预计保持震荡格局,需关注政策面、资金面及外部因素变化 [15][30] - 建议投资者短线关注消费电子、通信设备、汽车以及电网设备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15][30]
通信行业中期策略:踏浪而行,AI引领产业新篇
中原证券· 2024-07-01 09: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通信行业“同步大市”投资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上半年数字经济驱动产业变革,AI 发展带动通信行业估值回升;下半年算力竞赛推动硬件升级,AI 手机有望带动消费电子需求回暖,看好光通信、消费电子零部件和运营商 [4] - 1.6T 光模块将成数据中心连接新技术趋势,预计 2024Q4 开始出货,全球光模块市场未来 5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6%;新一代 AI 手机有望带动消费电子复苏,2023 - 2028 年 AI 手机市场 CAGR 为 63%;运营商传统业务收入质量提高,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产业数字化业务营收增长动力地位将巩固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及行业经营情况 行情回顾 - 截至 2024 年 6 月 26 日,通信行业指数上涨 3.34%,在 30 个中信一级行业指数中排第 8 位 [14] 通信行业经营情况: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 2024Q1 通信行业 123 家上市公司合计营收 6335.57 亿元,同比增长 5.0%,归母净利润 480.58 亿元,同比增长 8.1%;剔除 ST,营收 6291.73 亿元,同比增长 5.2%,归母净利润 481.65 亿元,同比增长 8.2% [16][18][21] 细分板块情况 - **板块业绩增速**:2024Q1 营收同比增速前三子板块为光模块/光器件/光芯片(114.38 亿元,+62.09%)、物联网(97.15 亿元,+24.83%)、专网通信(174.35 亿元,+19.66%);后三位为卫星互联网(35.31 亿元,-10.35%)、线缆(307.70 亿元,+0.30%)、黑色家电(29.87 亿元,+2.0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前三子板块为专网通信(2.67 亿元,+392.43%)、物联网(2.21 亿元,+336.78%)、光模块/光器件/光芯片(18.72 亿元,+153.54%);后三位为卫星互联网(0.04 亿元,-97.76%)、线缆(13.20 亿元,-17.69%)、黑色家电(0.95 亿元,-10.60%) [24][26] - **电信运营商**:2024Q1 营收 4976.98 亿元,同比增长 4.18%,环比增长 10.26%;归母净利润 406.53 亿元,同比增长 6.10%。毛利率 26.72%,同比提高 0.91pct;净利率 8.81%,同比提高 0.18pct。截至 2024 年 6 月 26 日,PE - TTM(剔除负值)为 16.67X,处于近 5 年 38.82%分位,近 10 年 25.98%分位 [31][33][37] - **光通信**:2024Q1 营收 114.38 亿元,同比增长 62.09%,环比增长 1.79%;归母净利润 18.72 亿元,同比增长 153.54%,环比增长 12.99%。毛利率 28.13%,同比提高 4.57pct;净利率 15.95%,同比提高 5.88pct。截至 2024 年 6 月 26 日,PE - TTM(剔除负值)为 28.04X,处于近 5 年 44.71%分位,近 10 年 35.03%分位 [38][40][42] - **物联网**:2024Q1 营收 100.52 亿元,同比增长 21.80%,环比下降 9.54%;归母净利润 2.21 亿元,同比增长 336.78%。毛利率 20.82%,同比下降 0.54pct;净利率 2.10%,同比提高 3.27pct。物联网模组行业受车路云协同和算力浪潮驱动,预计基本面边际向好。截至 2024 年 6 月 26 日,PE - TTM(剔除负值)为 24.47X,处于近 5 年 7.84%分位,近 10 年 5.87%分位 [45][47][51] - **消费电子零部件**:2024Q1 营收 29.91 亿元,同比增长 4.83%,环比下降 13.77%;归母净利润 1.86 亿元,同比增长 22.16%。毛利率 19.68%,同比提高 0.63pct;净利率 6.02%,同比提高 0.61pct。截至 2024 年 6 月 26 日,PE - TTM(剔除负值)为 28.27X,处于近 5 年 22.83%分位,近 10 年 20.13%分位 [52][53][54] 光通信 光通信产业上游芯片厂商和下游客户较为强势 - 光通信产业链分上中下游,上游芯片厂商和下游客户强势,中游光模块厂商成本控制水平决定盈利能力,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使光通信应用范围拓展 [58] 数通市场的增长成为光通信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 光通信产品应用于数通和电信市场,数通市场增长成主要驱动力。海外 AI 产业发展带动北美云厂商资本开支增加,云计算等技术推动数据通信市场发展,Canalys 预计 2024 年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增长 20%。电信市场接入网 2023 年因库存过剩下降,未来 25G 和 50G PON 有望提供增长动能,LightCounting 预计到 2028 年接入网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 9%;传输网因技术发展和工程推进需提升带宽,骨干网和城域网将升级到 400G [60][62][71] 1.6T 乃至更高速率的光模块将成为数据中心内部连接的新技术趋势 - **上游**:2024 年光芯片供应紧张,AI 推动 1.6T 光模块发展,多种芯片成光芯片解决方案,硅光技术成提升成本效率方案,光芯片下游应用市场拓展 [74][76][78] - **中游**:光器件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硅光技术在可插拔光模块中应用提升,CPO 和 LPO 是未来趋势,超大算力时代拉动光传输需求,LightCounting 数据显示 2024 - 2025 年 AI 光模块需求占比将提升到 53%和 60% [79][80] - **下游**:2024 年服务器整机出货动能以北美云服务商为主,Dell'Oro 预测全球数据中心资本支出两位数增长,Trendforce 预估全球服务器整机出货量约 1365.4 万台,年增约 2.05%,AI 服务器出货占比约 12.1%,同比增长约 32.2%;电信市场运营商向 10G PON 升级并将向 50G PON 演进,Omdia 预测 2024 - 2028 年 50G PON 端口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 200% [85][87][90] 光模块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 光芯片中高端芯片海外供应商为主,国内部分厂商可供应部分速率芯片;国家政策支持使光器件技术进步,光模块行业竞争格局变化,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我国厂商在全球以太网光模块市场占主导地位,2024 年 1 - 5 月光模块出口总额同比增长 80.1% [92][93][97] 光通信板块相关公司 - **中际旭创**:集光通信收发模块研发等业务于一体,为客户提供高端解决方案,位列 2023 年度光模块厂商排名全球第一,推出多种高速光模块产品,与主流厂商建立合作关系 [99][100][102] - **新易盛**:专注光模块研发等,是少数掌握高速光器件芯片封装等技术的企业,推出多种高速光模块及相干光模块、LPO 光模块产品,与全球主流厂商建立合作 [102] - **天孚通信**:是光器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先进光学封装制造服务商,形成光器件整体解决方案和先进光学封装两大核心业务板块 [106] - **仕佳光子**:主营业务覆盖光芯片及器件等,产品应用于多个领域,是光分路器芯片制造企业,多种芯片及模块已供货或得到应用验证,掌握 DFB 激光器芯片全产业链生产技术 [116] AI 手机 AI 手机定义的划分强调运行生成式 AI 模型的能力 - IDC 将 AI 手机分为硬件赋能 AI 手机(≤30NPU TOPS)和新一代 AI 手机(>30 NPU TOPS),后者强调运行生成式 AI 模型的能力;生成式 AI 手机利用生成式 AI 模型实现多模态内容生成等功能 [122]
中原证券晨会聚焦
中原证券· 2024-07-01 08:31
间和可能性,重塑内容产业的创作模式,不仅为专业的创作者提供了效率更高的内容生产工具, 也为普通的用户提供了更加低门槛的内容创作捷径。一方面通过 AI 工具提升内容生产的效率, 有效减少内容创作的时间和成本,缩短创作周期,未来的内容产业中,部分非核心内容的创作 可能被 AI 工具替代;另一方面借助 AI 工具的力量能够降低内容创作的门槛,使更多的创作者 参与到内容创作之中,提升内容产品的丰富性和创意性。 主线二:关注高分红、高股息、低估值、低风险个股 在政策的提倡和引导下,未来上市公司将越来越重视投资者回报,进一步推动分红力度提高, 提升股息率水平,也为高分红的公司带来更多的关注。在市场风险偏好较低时,此类公司的市 场表现较为稳定,长期投资收益的回报较高。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文化消费需求;行业监管政策超预期变化;项目制特点导致公司 行业年度策略:把握周期,拥抱成长 2024-06-27 (张蔓梓 S0730522110001 13681931564 zhangmz@ccnew.com) 行业月报:券商板块 2024 年 5 月回顾及 6 月前瞻 2024-06-25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电子行业2024年中期投资策略:半导体新周期开启,人工智能创新不止证券
中原证券· 2024-06-30 23:38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半导体行业、消费电子行业 - **公司**:英特尔、AMD、高通、英伟达、美光、TI、ADI、恩智浦、微芯、安森美、兆易创新、卓胜微、韦尔股份、澜起科技、晶晨股份、瑞芯微、北京君正、圣邦股份、紫光国微、中芯国际、联电、华虹半导体、三星、SK海力士、铠侠、西部数据、南亚、华邦、力晶、合肥长鑫、东芯股份、长江存储、旺宏、普冉股份、恒烁股份、金士顿、威刚科技、海盗船、SMART Module、嘉合劲威、金泰克、记忆科技、十铨、宜鼎、宇瞻、创见、技嘉科技、台电、朗科、七彩虹、德明利、佰维存储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半导体行业已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产业链有望延续复苏态势 - **全球半导体月度销售额连续增长,市场预计强劲增长**:2024年4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5.8%,连续6个月同比增长,环比增长1.1%;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3.4%,连续6个月同比增长,环比增长0.2%。WSTS上调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预测,预计同比增长16%,2025年同比增长12.5% [20][21][24] - **库存情况改善**:全球部分芯片厂商24Q1库存水位环比提升,但随着24H2工业等领域需求回暖有望下降;国内部分芯片厂商24Q1库存水位环比继续下降,预计后续有望回到健康水平 [24][26] - **国内晶圆厂产能利用率回升**:国内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和华虹24Q1产能利用率环比显著回升,随着下游需求持续回暖,2024年有望继续提升。群智咨询预计24Q2 - 24Q3全球主要晶圆厂平均产能利用率环比将持续回升 [27][28][29] - **存储器价格整体上行**:2024年5月DRAM与NAND Flash月度现货价格环比回落,但整体仍处于上行趋势。TrendForce预计NAND Flash合约价24Q2上涨13 - 18%,DRAM合约价24Q2上涨 [30][31] - **半导体设备销售有增长**:24Q1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同比下降2%,中国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113%;2024年4月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15.7%,创17个月来最大增幅。SEMI预计未来几年全球300mm晶圆厂设备支出将大幅成长 [33][34][36] - **硅片出货量有望恢复增长**:24Q1全球硅片出货量同比下降13.2%,环比下降5.4%,但SEMI预计2024年有望重新恢复增长 [37][38] 存储器周期进入上行阶段,国内存储器厂商有望继续快速增长 - **存储器价格进入上行通道**:DRAM和NAND Flash价格在2023年9月触底回升,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DRAM指数上涨30%,部分DDR4现货价格反弹20%以上;NAND指数上涨88%,部分NAND Flash现货价格反弹100%以上 [39][40] - **供给端收缩,需求回暖**:下行周期中海外存储龙头厂商减少产出及调整资本开支计划,目前供给端仍处于收缩状态;下游需求回暖,24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0%,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3%,服务器市场也在逐步复苏 [41][42] - **国内厂商积极布局利基型市场**:海外巨头主导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但国内厂商兆易创新、东芯股份等积极布局利基型DRAM、SLC NAND及NOR Flash市场,北京君正在汽车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 [43][44][48] - **国内厂商在第三方模组市场崛起**:IDM厂商主导全球存储器模组市场,但国内厂商在第三方模组市场已建立品牌、技术、供应链等竞争优势,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52][56][58] - **存储器板块业绩亮眼**:24Q1存储器板块业绩表现亮眼,存储器大宗产品及利基型产品均有望继续快速增长 [61] 消费电子需求回暖,供应链厂商有望延续复苏态势 - **消费电子出货量增长**:24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0%,预计2024年将同比增长3%;2024年4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8.8%;24Q1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3%,预计2024年将恢复同比增长;24Q1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同比基本持平,预计2024年将同比增长7%;24Q1全球TWS耳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 [6] - **芯片设计公司业绩复苏**:由于24Q1消费电子需求回暖,消费电子领域芯片设计公司24Q1业绩明显复苏,随着终端厂商库存去化逐步完成,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PC、可穿戴设备市场或恢复增长,供应链厂商有望延续复苏态势 [6] 自主可控叠加周期复苏,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 **市场空间广阔**:SEMI预测2024年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有望恢复增长,全球300mm晶圆厂设备投资预计将在2025 - 2027年持续成长,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 [6] - **国产化率有望提升**:海外加大对中国半导体的限制,大基金三期成立,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推进,国内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仍然相对较低,自主可控需求迫切,国产化率较低的环节及具备突破先进制程能力的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6] 大模型持续迭代,推动云端AI算力硬件基础设施需求高速成长 - **算力需求爆发**:AI大模型持续迭代,带动算力需求爆发,全球算力规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大模型有望推动AI服务器市场加速成长 [7] - **国产AI算力芯片迎来发展期**:美国对高端GPU供应限制不断趋严,国内大模型快速发展,国产AI算力芯片迎来黄金发展期,海光DCU、寒武纪思元系列、华为昇腾系列AI芯片有望加速实现国产替代 [7] - **推动相关产业发展**:AI服务器对大尺寸、高速多层数PCB需求旺盛,有望推动PCB量价齐升;英伟达推出的机柜解决方案将大幅增加高速铜缆及高速连接器的需求,也将带动PCB使用量及规格的提升;国内封测龙头企业先进封装布局完善,将畅享AI算力新时代的浪潮 [7] 智能手机与PC开启AI新时代,推动产业生态加速迭代升级 - **有望推动换机潮**:AI手机及AI PC新品密集发布,苹果和微软分别推出相关产品加速终端变革,有望推动终端换机潮 [7] - **出货量及渗透率将提升**: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16%为AI手机,2028年渗透率将快速提升至54%,2023 - 2028年全球AI手机出货量复合增速将达到63%;预计2024年AI PC出货量将占全球PC总出货量的19%,2028年将占PC总出货量的71%,2024 - 2028年AI PC出货量的复合增速将达到42% [7][8] - **推动相关技术升级**:端侧大模型参数规模或持续增长,有望推动存储器容量需求大幅提升;AI手机及AI PC搭载大模型带来大量计算、高能耗需求,散热方案、结构件和电池续航能力有望迎来升级趋势 [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半导体行业周期性**:全球半导体行业兼具周期与成长属性,每隔4 - 5年经历一轮周期,2000年至今经历几轮周期,通过分析全球半导体月度销售额数据得出周期底部和顶部时间,上行周期一般经历1 - 3年,下行周期一般经历1 - 2年 [15] - **半导体产能供给特点**:半导体晶圆制造产能从规划到最终释放一般需要2 - 4年时间,具有一定滞后性,产能供给增量释放相对集中 [18] - **消费类需求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智能手机、PC等消费类下游市场占半导体整体比重超过70%,2022年消费类需求大幅下滑对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下降产生较大影响 [19]
2024年半年度策略:做耐心资本,迎正向资产
中原证券· 2024-06-28 20:00
1. 全球科技股继续领跑市场 - 科技股在2023年大幅上涨的基础上,2024年继续领跑市场。2024上半年,纳斯达克涨幅达18%、台湾加权指数涨幅达28%。英伟达、台积电领衔的人工智能芯片股票,继续引领各自的市场。[8][9] - 国内市场呈现大小盘分化,大盘股表现相对稳定,上证50、沪深300录得正收益,小盘股为代表的科创板、创业板表现较差,中证1000跌幅达18%。[8] 2. 国内市场区间震荡 - 2024年市场整体呈现区间震荡态势。元旦至2月上旬,市场延续2023年的跌势出现加速下跌,上证综指最低下探至2635点;监管层推出一系列稳定市场的利好政策,市场预期大幅改善,2月6日市场开始快速反弹。[13] - 2024年上半年,以银行、家电、煤炭、石油石化为代表的成熟行业,高分红、股息率较高,获得资金的追捧,表现较好;5月前,国际黄金和工业金属价格大幅上涨,有色金属表现较突出。[14] 3. 科技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战略新兴产业比重提升,保持高速发展势头。2023年7月,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13%。2023年一季度以来,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逐步上升,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保持高速增长。[26] - 国家开启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其资金需专款专用,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的安全能力建设,将有力推动经济转型和稳定增长。[4] 4. 新"国九条"促市场高质量发展 - 新"国九条"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包括:1)促进新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提升;2)推动市场加快出清绩差或违规上市公司;3)提升上市公司分红与回购管理意识;4)利于市场长期资金的持续稳定。[57][58][59][60] - 新"国九条"将推动市场迈向成熟阶段,资本市场有望从博弈市场迈入业绩驱动、重视股东回报的正向市场,市场行为也将更理性。[5] 5. 做耐心资本,迎正向资产 - 中央提出要"壮大耐心资本",未来市场资金有望更稳定,投资方向更集中。耐心资本强调长期价值而非短期回报的投资资本,具备长期投资潜力。[96][97][98][99][100] - 建议关注三大方向:(1)高ROE的科技潜力行业;(2)高股息率的成熟稳定行业;(3)高垄断的资源品行业。[105][106][115][119] 风险提示 - 经济增长不及预期 - 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 美联储降息节奏不及预期[123]
传媒行业半年度策略:举AI为利矛,以红利作坚盾
中原证券· 2024-06-28 19:0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为"同步大市(下调)" [1] 行业回顾 - 传媒板块年内跌幅较大,中信传媒指数年内下跌20.80%,排在全行业第28位 [5] - 细分子板块中,出版、其他广告营销跌幅相对较小,动漫、互联网广告营销跌幅较大 [6] - 以ChatGPT为起点,传媒板块与人工智能指数走势具有较高一致性 [7][20] - 传媒板块整体市盈率(ttm,剔除负值)为19.66倍,处于历史15%分位数 [8][21][22] 核心观点 生成式AI模型能力提升,应用空间广阔 - 生成式AI技术在内容创作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能够满足更多行业和领域的使用需求 [38][39][40] - 文生视频、文生音乐等新兴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带来全新的创作可能性 [41][42][43][44][45][46][47][48][49] - 大模型厂商纷纷降价,有望推动AI应用加速落地 [63][64][65][66][67][68][73][74] 关注高分红、高股息、低估值、低风险个股 - 监管层持续强化上市公司分红机制,推动分红力度提升 [80][81][82] - 中证红利指数长期表现优异,为投资者带来较高收益 [87][88][89][90][97][100] - 传媒板块分红力度明显提升,出版板块分红情况较好 [101][102][103][104][106][107][108][109] - 建议关注国有出版公司、分众传媒、吉比特等高分红高股息个股 [146] 投资建议 - 关注生成式AI技术在内容创作领域的应用 [140][141][142][144] - 关注高分红高股息、低估值低风险的个股,如三七互娱、恺英网络、吉比特、分众传媒等 [145][146][147][148][149] 风险提示 - 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文化消费需求 - 行业监管政策超预期变化 - 项目制特点导致公司业绩波动 - 行业估值中枢下行 - AI应用进展与效果不及预期 [152]
电气设备行业月报:电气设备需求向好,原材料价格下行提振企业利润,关注电气设备板块龙头企业
中原证券· 2024-06-28 19: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维持"同步大市"的投资评级。[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5 月 PMI 回落至收缩区间,制造业生产经营有所放缓,企业利润空间收窄;PPI 同比下降且整体处于负增长区间,市场供需矛盾亟待解决。[72] 2) 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跌,企业制造成本环比下降;出口方面虽然面临贸易保护注意干扰,但国外电力设备供应偏紧,以及海外电网设备更新需求使得电力设备出口延续增长势头;电力设备板块估值仍处于偏低水平。[72] 3) 未来随着政策的推进,国内电网建设加速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改善,电气设备需求预计逐步向好,成本端原材料价格下行有利于提振企业利润,行业估值或得到修复。建议关注电气设备板块龙头企业。[73] 行业概况 1) 电气设备 6 月表现弱于沪深 300 指数,下跌 7.00%,跑输沪深 300 指数(-3.51%)3.49 个百分点。[6] 2) 制造业 PMI 指数回落,大型企业 PMI 指数延续上涨。5 月,我国制造业 PMI 为 49.50%,回落至荣枯线以下,制造业总体生产经营活动有所放缓,但大型企业 PMI 指数有所上涨。[7] 3) 国际市场需求长期偏乐观。出口方面我国 1-5 月进出口总值稳步增加,虽然短期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干扰,但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上无可替代的位置,以及海外电力装备供需偏紧,电网设备面临更新压力,电力设备出口数据呈现上涨趋势,出口前景长期偏乐观。[8] 4) 两大电网招标量提升,电网设备建设加速。6 月份国网电子商务平台公布涉及电力设备的招标 16 次,其中国家电网招标 4 次,涉及输变电项目、特高压项目、数字化项目以及营销项目,各地电网招标 12 次;南网供应链统一服务平台上发布的关于电气设备的招标 23 次,招标数量环比大幅上升。[9] 5) 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回落,电气设备制造主要原材料成本下降。截至 2024 年 6 月 27 日,冷轧取向硅钢小幅上涨,铜、铝、白银等金属均表现为下跌。[10] 行业动态 1) 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明确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分布式电源准入等基本条件。[52] 2)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到 2025 年达到 50%、2030 年实现全覆盖。[53] 3) 厦门市发布《厦门市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 年)》,到 2026 年,厦门新型储能产业年均增速超 20%,核心产业规模突破 500 亿元。[54] 4) 河南省发布《河南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重点推动光伏行业、动力电池行业等生产设备更新。[56] 5) 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新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统计方法(暂行)》,为自治区推动可再生能源消纳工作提供了依据。[57] 6) 湖北省提出建设"三型三强"新型电力系统,到 2030 年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 50%。[58]
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2024年中期投资策略:电力市场化改革有望提速,建议长期关注真正创造价值的好公司
中原证券· 2024-06-28 19:00
1. 行情与业绩回顾 - 2024年上半年,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在经历了年初调整后,开启了震荡上涨走势,整体表现强于市场。截至6月25日,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上涨8.47%,跑赢沪深300指数(0.78%)7.69个百分点。[16][17] - 近年来,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整体业绩保持增长,为板块在二级市场表现提供了有力支撑。2023年,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营业收入达到2.55万亿元,首次突破2.5万亿元,同比增长8.83%;归母净利润1951.47亿元,接近2000亿元,同比增长82.11%。[19] - 截至2024年6月25日,电力及公用事业PE(TTM,剔除负值)为17.84倍,PB(LF)为1.79倍,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分别排名第14、18位,处于中游位置,属于相对合理水平。[21][22] 2. 子行业回顾 - 电力股防御属性强,近年来业绩稳步增长、积极分红,2024年上半年,截至6月25日,环保及公用事业整体下跌,其中燃气、环保及水务、供热或其他分别下跌3.12%、14.74%、17.01%。[23] - 水电板块在二级市场的优异表现,除了高股息防御性的体现,也存在市场对水电发电量回升、水电电价增长的预期;火电容量电价政策落地,火电企业也迎来了利好刺激;其他发电包含核电和新能源发电,核电技术成熟领先,新能源发电走势震荡。[23][24][25] 3. 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用电需求 - 2022年《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提出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做出顶层设计。[33][34] - 随着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以新能源供给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也在加快,2024年一季度,太阳能发电、风电、水电在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占比合计超过90%。[37][39] - 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2024年1-5月全社会用电量3.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新质生产力发展也将提升对用电量的需求。[40][41] 4. 水电行业 - 水电行业属于我国优势传统能源,行业护城河深。大型水电企业具备自然垄断的经营模式,盈利能力强且稳定,分红比例高。[48][57][61] - 2024年4月以来,水电发电量持续提升,预计将延续增长态势。大型水电企业的水电容量依然具备增长空间,水电电价存在价格重估的逻辑,具备上行空间。[48][51][52] 5. 核电行业 - 核电行业集中度显著,目前我国具有大型核电站业主身份的仅有四家大型发电集团。中国核电、中国广核作为核电"双寡头"运营商,装机规模将持续增长。[69][72] - 核电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稳健,分红比例较高,未来随着新机组陆续投产,盈利能力和分红能力将进一步提升。[74][77][78] - 核电具备低碳、清洁、可靠的特点,在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核能产业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80] 6. 其他子行业 - 火电:虽然新能源装机占比在持续增长,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火电发电量依旧在电力供给端占据主导地位,建议关注华能国际。[93] - 新能源发电:平价上网的积极意义在于推动产业技术的进步,降级新能源发电成本,后续需密切关注风、光发电上网电价走势。[94] - 电网:在"双碳"大背景下,储能行业迎来广阔发展前景,建议关注南网储能。[95] - 燃气:我国天然气消费拥有较大增长空间,建议关注蓝天燃气。[96] 7. 投资评级及主线 - 维持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83] - 建议长期拥抱护城河宽广、真正创造价值的好公司,如水电、核电等。[90][91][92]
中原机械行业2024年中期策略:内需看设备更新、新质生产力,外需看优势装备出海
中原证券· 2024-06-28 19:00
行业投资评级及主线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同步大市"投资评级 [305] 投资主线及重点标的 内需--设备更新: - 主要受益的子行业有船舶制造、工程机械、铁路设备、机床、机器人、矿山冶金机械、农业机械、电梯、电表燃气表水表等 [65] 内需--新质生产力: - 主要受益的子行业有机器人、机床、半导体设备、低空经济等 [65] 出口: - 我国的优势装备产业主要包括船舶、工程机械、核电、锂电设备、机床\机器人、集装箱等 [66] - 在三大需求中有很多子行业有明显的共振,优选共振比较多、周期右侧已经明显走出来,业绩修复阶段的子行业 [67] 船舶制造 - 船舶行业长周期复苏,盈利修复弹性可期 [68] - 造船三大指标 2021 年开始持续上行,行业进入新一轮周期复苏 [76][77][78][84] - 需求端:三重因素催化本轮船舶需求 [90][91][92][93][94][96][97][100][101][103][105] - 供给端:行业长期下行,供给端产能出清彻底,市场份额向中国龙头企业集中 [110][111][117] - 成本端: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成本压力大幅下降,毛利率有望上行 [123][124][125] - 投资策略:看好船舶制造长周期复苏,重点推荐中国船舶、中船防务等 [126] 工程机械 - 设备更新周期和出海推动周期复苏 [127][129][131][132][133][134][135][136] - 工程机械是我国优势产业,出海市场空间较大 [144][148][149] - 房地产需求不及上轮周期,工程机械复苏高度受影响 [152][153][154][155] - 投资策略:看好工程机械主机龙头三一重工、徐工机械、浙江鼎力等 [159] 机床工具 - 机床周期复苏将至 [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 - 出口加速需求复苏 [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8][209][210] - 投资策略:重点推荐海天精工、纽威数控、伊之密等 [212] 新质生产力 机器人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据半壁江山 [213][216][217][233][234][235][236][237][239][240][241][243][244][246][247][248][249][250] - 工业机器人行业复苏拐点出现,中长期受益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 [232][250][251][252][253][254] -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251][252][253][257][258][259][260][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270] - 投资策略:重点关注绿的谐波、奥普光电等 [271] 半导体设备 - 全球半导体产业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 [272][273][274][275][276][277][278][279][280] - 我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稳居全球第一,国产半导体设备布局逐步进口替代 [283][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6][297] - 投资策略:重点推荐光力科技、汉钟精机等 [297] 其他周期复苏行业 - 上游资源类机械:上游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增长,矿山冶金机械、能源机械行业需求较好 [298][299] - 铁路设备:铁路运输需求恢复,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设备加速 [302][303][304] 风险提示 1) 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 [316] 2) 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出口需求不及预期 [316] 3) 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 [316] 4) 产业政策、行业形势发生变化 [316] 5) 国产替代、技术迭代进度不及预期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