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亚银行(00023)
icon
搜索文档
外资银行调整零售布局:压缩在华普通网点规模,发力高端财富管理
第一财经· 2025-08-10 20:34
外资银行在华零售业务调整 - 今年以来已有逾10家外资银行内地网点关闭,同时加快布局理财中心和旗舰支行等高端网点 [1] - 汇丰中国、东亚中国、渣打中国等机构在多座一线城市启用旗舰支行和私人理财中心 [1][2] - 外资银行将高端零售与跨境财富管理确立为新增长引擎,反映本土竞争加剧和市场需求升级 [1] 网点结构调整趋势 - 2025年初以来外资银行已关停超过10家分支机构,呈现持续收缩趋势 [2] - 汇丰中国2024年底拥有36家分行与84家支行,渣打中国拥有28家分行,均在压缩传统物理网点规模 [2] - 汇丰中国2025年关闭9个分支机构,广东省占比逾半,包括肇庆、云浮、清远等地支行 [2] 高端网点布局加速 - 外资银行在核心城市加快布局旗舰支行与私人财富管理中心,聚焦高净值客户与财富管理业务 [2] - 汇丰中国2024年以来已在上海、宁波、无锡等8个城市设立新一代财富管理旗舰网点,未来将延伸至南京、青岛等地 [2] - 东亚中国在北京朝阳望京启用首家旗舰支行,配备私密理财会客室,定位跨境与高端财富管理 [2] 财富管理业务升级 - 渣打中国计划5年内投入15亿美元拓展财富管理,聚焦富裕群体增长、投资多元化及财富传承 [3] - 汇丰中国2024年财富管理投资资产较上年增长61%,计划扩充客户经理队伍和设立新型财富管理中心 [5] - 东亚银行2024年跨境理财业务客户数量和管理规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5] 市场机遇与竞争格局 -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规模2024年达154万亿元,同比增10.4%,位列全球第二 [4] - 外资银行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28.4%,财富管理业务贡献显著增量 [5] - 监管层支持外资机构在理财投资、资产配置等领域加大投入,释放积极信号 [5] 业务转型方向 - 高净值客户一站式综合服务与跨境金融成为外资银行业务升级重要方向 [6] - 中国内地受访者逾半数计划增加海外投资,全球资产配置意识增强 [6] - 外资银行加速数字化转型,通过智能投顾、API接口提升服务效率,弥补物理网点不足 [8] 行业挑战与分化 - 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性机构数量有限,2023年末仅888家,品牌认知度和覆盖面不足 [7] - 大华银行2025年将个人业务转让给富邦华一银行,花旗中国此前出售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给汇丰 [7] - 部分机构面临合规与本土化成本挑战,如星展中国2025年因薪酬管理问题被罚140万元 [7]
港股异动 香港银行股午后走高 渣打汇丰扣非后业绩均超预期 银行总结余下降将逐步推高拆息
金融界· 2025-08-07 15:07
股价表现 - 渣打集团涨4.09%至147.7港元 东亚银行涨2.32%至12.78港元 汇丰控股涨1.96%至98.9港元 恒生银行涨1.77%至115.1港元 [1] 银行业绩表现 - 渣打及汇丰上半年扣非后业绩超市场预期 非息收入表现亮眼并成为营收增长主要支撑 [1] - 汇丰及渣打二季度本地贷款均出现环比收缩 反映香港信贷需求疲软 [1] 行业风险因素 - HIBOR持续低位导致银行息差下行 对二季度净利息收入造成拖累 [1] - 香港商业地产不良率环比提升 地产行业压力持续 [1] 货币政策动态 - 香港金管局因港元触及7.85弱方兑换保证 买入84.39亿港元并沽出美元 [1] - 银行体系总结余将于8月8日降至640.62亿港元 为7天内第4次干预 [1] - 未来弱方兑换保证再触发时 金管局将继续买入港元 银行总结余下降将逐步推高拆息 [1]
香港银行股午后走高 渣打汇丰扣非后业绩均超预期 银行总结余下降将逐步推高拆息
智通财经· 2025-08-07 14:41
香港银行股表现 - 渣打集团(02888)涨4 09%报147 7港元 [1] - 东亚银行(00023)涨2 32%报12 78港元 [1] - 汇丰控股(00005)涨1 96%报98 9港元 [1] - 恒生银行(00011)涨1 77%报115 1港元 [1] 银行业绩表现 - 渣打 汇丰扣非后业绩超市场预期 [1] - 上半年非息收入表现亮眼 为营收增长提供主要支撑 [1] - 渣打 汇丰二季度本地贷款环比收缩 [1] 行业风险因素 - HIBOR持续低位导致息差下行 拖累二季度净利息收入 [1] - 香港信贷需求疲软 [1] - 香港商业地产不良率环比提升 地产行业压力持续 [1] 香港金管局干预 - 8月6日港元汇率触及7 85弱方兑换保证 香港金管局买入84 39亿港元 [1] - 银行体系总结余将于8月8日降至640 62亿港元 [1] - 7天内第4次干预 [1] - 未来若弱方兑换保证再被触发 香港金管局将继续买入港元 [1] - 银行总结余下降将逐步推高拆息 [1]
港股异动 | 香港银行股午后走高 渣打汇丰扣非后业绩均超预期 银行总结余下降将逐步推高拆息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14:40
香港银行股表现 - 渣打集团股价上涨4 09%至147 7港元 [1] - 东亚银行股价上涨2 32%至12 78港元 [1] - 汇丰控股股价上涨1 96%至98 9港元 [1] - 恒生银行股价上涨1 77%至115 1港元 [1] 银行业绩表现 - 渣打和汇丰上半年扣非后业绩超市场预期 [1] - 非息收入表现亮眼 为营收增长提供主要支撑 [1] - 渣打和汇丰二季度本地贷款环比收缩 [1] - 香港商业地产不良率环比提升 [1] 香港金融市场动态 - 港元汇率触及7 85港元兑1美元的弱方兑换保证 [1] - 香港金管局买入84 39亿港元并沽出美元 [1] - 银行体系总结余将于8月8日降至640 62亿港元 [1] - 香港金管局在7天内第4次干预汇市 [1] - 银行总结余下降将逐步推高拆息 [1] 行业挑战 - HIBOR持续低位导致息差下行 [1] - 二季度净利息收入受到拖累 [1] - 香港信贷需求仍然疲软 [1] - 地产行业压力持续 [1]
经络:香港7月现楼按揭减逾15% 楼花按揭增逾40%创13个月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5:52
香港按揭市场数据表现 - 2025年7月现楼按揭宗数为5702宗 环比下降1070宗(15.8%) 结束连续两个月上升趋势 [1] - 同期楼花按揭宗数达804宗 环比增加240宗(42.6%) 连续两个月上升并创13个月新高 [1] - 现楼按揭同比减少239宗(4%)至5702宗 楼花按揭同比大增246宗(44.1%)至804宗 [1] 年度累计按揭数据 - 2025年前7个月现楼按揭累计3.4587万宗 较去年同期3.0471万宗增长4116宗(13.5%) [1] - 同期楼花按揭累计3993宗 较去年同期2211宗激增1782宗(80.6%) 创近5年同期新高 [1] 银行市占率竞争格局 - 现楼按揭市场中银香港以29.1%市占率居首 汇丰银行21.3%第二 恒生银行12.6%第三 [2] - 楼花按揭市场汇丰银行以27%市占率重返第一 中银香港26.4%第二 恒生银行16.5%第三 [2] - 四大银行现楼市占率环比下降5.9个百分点至69% 银行竞争态势转趋积极 [2]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 楼花按揭增长受朗天峰、南首及上然等新盘即供买家推动 [1] - 低利率环境与楼价回升推动整体入市气氛 [1] - 银行因应楼市回稳及利率回落 对按揭业务取态转趋正面 [2]
东亚银行(00023)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09:45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本月底结存2,636,521,142股,增加50,000股[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库存股份上、本月底结存均为0股[2] 期权情况 - 行使价为港幣32.25元的股份期权数上、本月底结存均为1,475,500股[3] - 行使价为港幣22.45元的股份期权数本月底结存2,694,000股,减少1,343,500股[3] - 行使价为港幣16.58元的股份期权数本月底结存4,694,329股,减少87,500股[3] - 行使价为港幣17.08元的股份期权数本月底结存3,586,553股,减少150,000股[3] - 行使价为港幣12.17元的股份期权数本月底结存15,818,590股,减少100,000股[3] - 行使价为港幣10.08元的股份期权数本月底结存11,574,923股,减少50,000股[3] 资金与股份变动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504,000港幣[4] - 本月内增加已发行股份50,000股,库存股份总额变动为0股[5]
智通港股沽空统计|7月3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08:26
沽空比率排名 - 百度集团-SWR沽空比率达99.23%位列首位 [1][2] - 京东健康-R以92.28%沽空比率居次席 [1][2] - 友邦保险-R沽空比率为90.91%排名第三 [1][2] - 比亚迪股份-R沽空比率74.06%位列第四 [2] - 中银香港-R以71.04%沽空比率居第五位 [2] 沽空金额排名 - 理想汽车-W沽空金额24.66亿元居首 [1][3] - 阿里巴巴-SW沽空金额18.28亿元位列第二 [1][3] - 腾讯控股沽空金额17.98亿元排名第三 [1][3] - 小米集团-W沽空金额13.83亿元居第四位 [3] - 比亚迪股份沽空金额12.03亿元位列第五 [3] 沽空偏离值排名 - 友邦保险-R偏离值38.31%位居榜首 [1][3] - 百度集团-SWR偏离值34.96%排名第二 [1][3] - 京东健康-R偏离值34.77%位列第三 [1][3] - 深圳高速公路股份偏离值27.61%居第四位 [3] - 东亚银行偏离值24.03%排名第五 [3] 特殊数值表现 - 京东集团-SWR出现负偏离值-0.19% [2] - 比亚迪股份在沽空金额榜偏离值为-23.31% [3] - 九龙仓集团同时跻身沽空比率前十(60.45%)和偏离值前十(19.47%) [2][3] - 快手-WR以51.51%沽空比率和12.34%偏离值进入双榜单 [2][3]
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实现大湾区全覆盖
第一财经· 2025-07-30 20:03
业务规模与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末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共开立个人银行账户47.2万户 [1][2] - 同期交易金额超过400亿元 [1][2] - 参与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东亚银行、交通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8家机构 [2] 业务覆盖范围 - 业务已于7月30日拓展至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6个大湾区城市 [1] - 结合广州、深圳、珠海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全覆盖 [1][2] - 银行机构增加港澳地区见证网点以提升触达度和开户便利性 [2] 业务发展历程 - 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启动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试点 [1] - 业务经过两次扩容后形成现有银行合作体系 [2] - 业务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惠港16条"及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横琴金融30条"政策 [2] 支付服务创新 - 推出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港澳电子钱包跨境应用、港珠澳大桥ETC无感通行缴费等支付领域改革创新 [3] - 实施港澳单牌车无感支付停车、横琴"澳门新街坊"双币种收单业务等专项服务 [3] - 持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支付服务"无障碍"生活圈以满足支付服务无缝衔接需求 [3] 业务功能特点 - 港澳居民可直接在港澳见证银行网点申请开立内地Ⅱ类、Ⅲ类个人银行账户 [1] - 开户成功后在港澳领卡激活并绑定内地移动支付工具 [1] - 支持选择常去城市开户并享受本地优惠 [1]
跨境支付通香港收款行扩容至17家,首次纳入数字银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12:34
跨境支付通业务进展 - 跨境支付通自6月22日上线后不到一月,香港收款行从6家扩容至17家,覆盖主流外资及中资银行[1] - 新增11家香港银行机构包括招商永隆、上海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国际)、创兴银行、大新银行、广发银行、交银香港、南洋商业银行、众安银行、天星银行、MOX Bank[1][3] - 内地参与银行维持首批6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1][3] 系统功能与优势 - 实现内地IBPS与香港FPS互联互通,提供秒级到账、简化资料填报、低汇款成本等优势[1] - 支持双边本币及人民币跨境汇款,内地币种为人民币,香港可选人民币或港币[4] - 南向汇款适用个人年度5万美元购汇额度,北向汇款每日上限1万港元/每年20万港元[4] 数字银行首次纳入 - 新增机构中首次包含3家数字银行:MOX Bank(渣打香港、电讯盈科等合资)、众安银行(众安在线合资)、天星银行(小米合资)[3] - 数字银行以低开户门槛、便捷流程吸引用户,但部分机构如众安银行暂未正式开放服务[3][4] 市场参与动态 - 多家内地银行APP已更新新增香港银行至南向汇款收款列表[2] - 香港金管局表示限额规则可基于合理证明调整,人行强调机构可自主设定风控限额[5]
花旗:香港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处于历史高位 升恒生银行(00011)评级至“买入” 上调中银国际(02388)等目标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09:20
香港银行业整体表现 - 香港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处于历史高位 为提高股东回报提供更佳可见度 [1] - 香港银行板块年初至今已上涨37% 表现优于恒生指数 中银香港涨势最为强劲 [1] - 一个月期HIBOR在第二季较上季下跌186个基点 目前维持在约1%水平 [2] - 花旗预期HIBOR将回升至2%至3%区间 有助于2025年第四季度净息差复苏 [2] 行业盈利前景 - 虽然HIBOR下滑可能对净息差构成压力 但预期2025年第四季逐步回归正常水平 盈利能力将改善 [1] - 美联储降息对净息差影响可控 因香港多数按揭贷款受最优惠利率上限保护 市场预期联邦基金利率最终维持在3% [1] - 香港商业地产风险短期内可能持续 但市场共识已反映信用成本上升预期 [1] 恒生银行评级上调 - 花旗将恒生银行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 目标价从105港元上调至135港元 [1][3] - 市场共识已充分反映2025至2027年间平均50个基点的信用成本预期 [3] - 恒生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高达21% 预期2025至2027财年维持约6%股息收益率 2026至2027财年执行30亿港元股份回购 [3] - 花旗对恒生银行2026至2027财年营收预测高出市场预期4% 主要来自更具韧性的净利息收入表现 [3] 中银香港与东亚银行评级 - 花旗维持中银香港"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33 9港元调升至40 8港元 因其营收前景稳健且资产质量稳定 [1][3] - 南下资金对回报要求较低 有望推动中银香港持续获得估值重估 [3] - 东亚银行保持"中性"评级 目标价由11港元调升至11 6港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