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地产(00101)
搜索文档
恒隆地产上半年收入下降近两成 高端消费市场竞争激烈
第一财经· 2025-07-30 22:1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49.68亿港元 同比下降19% [2] - 物业租赁收入46.78亿港元 同比下降3% 其中内地物业租赁收入31.9亿港元同比下降2% [2] - 内地商场组合收入24.12亿元人民币 整体保持稳定 [2] 内地商场具体表现 - 上海恒隆广场收入8.22亿元人民币 出租率98% 但租户销售额下滑8% [2]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收入5.9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 租户销售额上升10% 出租率99% [2] - 无锡恒隆广场和大连恒隆广场租金收入同比增长5%以上 [2] - 天津、武汉、沈阳项目租金收入明显下滑 最大降幅超35% [3] 办公楼业务 - 内地5个办公楼项目出租率较2024年末明显下滑 [3] - 整体收入5.28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5% 主要因出租率下降和租金下调 [3] 发展战略 - 公司设定2025年全年租赁收入个位数增长目标 [3] - 杭州恒隆广场商场部分预计2026年年中开幕 目前预租率达81% [4] - 公司租用杭州百货大楼南、北楼物业 租期20年自2028年4月起 [5] - 新租用物业将使项目体量增加40% 沿街展示面从90米增至290米 [5] 行业动态 - 高端零售市场面临压力 客户消费模式转趋审慎 [2] - 上海兴业太古汇落地路易威登全球首个"路易号"概念地标 吸引大批客流 [3] - 零售项目注重"体验"功能 消费者期待打卡和多元体验 [3]
恒隆地产上半年收入下降近两成,高端消费市场竞争激烈
第一财经· 2025-07-30 22:0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49.68亿港元 同比下降19% [1] - 物业租赁收入46.78亿港元 同比下降3% [1] - 内地物业租赁收入31.9亿港元 同比下降2% [1] 内地商场业务表现 - 内地商场组合收入24.12亿元人民币 整体保持稳定 [1] - 上海恒隆广场收入8.22亿元人民币 出租率98% 但租户销售额下滑8% [1]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收入5.9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 出租率99% 租户销售额上升10% [2] - 无锡恒隆广场和大连恒隆广场租金收入同比增长5%以上 [2] - 天津、武汉、沈阳项目租金收入明显下滑 最大降幅超35% [2] 办公楼业务表现 - 内地5个办公楼项目出租率较2024年末明显下滑 [2] - 办公楼整体收入5.28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5% [2] - 收入下跌主要由出租率下降和租金下调导致 [2] 发展战略与项目进展 - 公司针对消费审慎趋势推出多元化市场营销项目刺激消费 [1] - 杭州恒隆广场商场部分预计2026年年中开幕 目前预租率达81% [3] - 公司向杭州百大租用两栋物业 租期20年 自2028年4月起 [3] - 新租用物业将使项目体量增加40% 沿街展示面从90米增至290米 [3] - 杭州项目预计将大幅提升未来收益和回报 [3] 管理层展望 - 高管表示有机会实现全年个位数租赁收入增长目标 [2] - 公司有信心在第三、第四季度实现收入微增长 [2] - 零售项目注重"体验"元素 学习竞争对手提供打卡和体验服务 [3]
恒隆想在杭州硬刚“地头蛇”,算盘能打响吗?
新浪财经· 2025-07-30 18:1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同比下滑23.07%至49.68亿港元(约45.41亿元人民币)[1] - 物业租赁收入下跌2.95%至46.78亿港元(约42.76亿元人民币)[1] - 上海恒隆广场租赁收入持平 港汇恒隆广场微增1%[1] - 无锡、昆明、大连恒隆广场收入增幅分别为8%、7%、10%[1] - 武汉恒隆广场和沈阳市府恒隆广场收入跌幅分别为36%和37%[1] - 武汉恒隆广场出租率88% 沈阳市府恒隆广场86% 上海恒隆广场98%[4] - 杭州恒隆广场预租出率约77%[4] 新项目投资进展 - 计划自2028年4月起租赁杭州百货大楼南、北楼物业 租期20年[1] - 起始租金标准为每季度3750万元(年租金1.5亿元) 每三年递增4.5%[1] - 交易需百大集团股东大会批准[1] - 若获批将新增4.2万平方米零售面积 较现有规模提升40%[1] - 杭州恒隆广场预计2025年下半年分阶段开业[4] 行业环境变化 - LVMH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4%至420亿欧元 净利润下跌22%至57亿欧元[4] - 开云集团同期收入下跌15%至37亿欧元[4] - 爱马仕集团除日本外亚洲市场仅增长1.5%[4] - 杭州现有三家路易威登门店 武汉有两家[4] - 奢侈品牌收缩扩张步伐 开设二店难度增加[13] 项目竞争格局 - 杭州恒隆广场三面被楼宇包围 沿街展示面不足[6] - 租赁杭州百货大楼可获得超百米延安路沿街外立面[8] - 总零售面积将增至约14万平方米[8] - 武林商圈竞争对手杭州大厦体量约27万平方米[9] - 杭州大厦已入驻香奈儿、路易威登、爱马仕等头部奢侈品牌[10] - 武林银泰百货以美妆销售见长 多个专柜获全球销售额第一[10] - 钱江新城商圈杭州万象城和湖滨银泰商圈分流客群[12] 项目发展策略 - 通过新增租赁弥补沿街店铺曝光面积不足[8] - 需引进首店品牌和独家业态实现差异化定位[10][13] - 重点发展运动潮流品类、年轻化生活方式业态[10] - 需通过创新商业运营模式重塑消费体验[13] - 武林商圈面临修路及新商圈崛起导致人气疲软[12]
大行评级|大摩:恒隆地产上半年每股盈利逊于预期 予其“与大市同步”评级
格隆汇· 2025-07-30 17:2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每股盈利按年跌13%至0 33港元 低于市场预期的0 35港元 [1] - 净收入按年下降9% 低于预期的6%跌幅 [1] - 股本基础扩张6% [1] - 中期股息维持0 12港元 与去年同期持平 过去12个月股息收益率达6 7% [1] 业务运营 - 内地零售销售额按年跌4% 香港零售销售额下降2% [1] - 内地办公室租金收入按年跌5% 表现疲弱 [1] - 武汉与沈阳以外地区的零售租赁表现相对稳健 [1] 财务状况 - 净负债比率稳定于33 5% [1] - 融资成本改善至3 9% [1] 市场评级 - 摩根士丹利予目标价6 5港元及"与大市同步"评级 [1]
大行评级|花旗:维持恒隆地产“买入”评级 中期基本盈利符合预期
格隆汇· 2025-07-30 15:55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基本盈利同比下降8.5%至15.87亿港元,符合预期,占全年盈利预测的53% [1] - 盈利下降主因租金收入同比减少3%、物业开发及酒店业务亏损扩大、净融资成本同比增长11% [1] - 每股中期股息0.12港元,隐含中期股息支付比率36%,较2024年同期的32%上升 [1] 运营与战略重点 - 市场关注内地零售销售及租金预期、杭州西湖66号项目预租进展、资本支出计划及资金管理 [1] - 公司维持提供以股代息选项 [1] 投资评级 - 花旗维持"买入"评级及目标价7.05港元 [1]
恒隆业务稳中求进 营运压力渐见舒缓
金融界· 2025-07-30 14:29
财务表现 - 恒隆集团及恒隆地产总收入分别下跌18%及19%至港币52.02亿元及港币49.68亿元,主要受物业销售收入减少影响[1] - 核心物业租赁收入表现稳健,仅下跌3%,内地商场整体租出率保持在94%,香港零售物业整体租出率分别为93%及94%[1] - 股东应占基本纯利分别下跌7%及9%至港币11.91亿元及港币15.87亿元,主要由于财务费用上升[1] - 中期股息每股港币2角1仙及1角2仙将于2025年9月24日派发[8][9] 业务发展 - 杭州恒隆广场将新增约42,000平方米零售面积,较现有规模提升40%,预计2025年下半年分阶段落成[2][5] - 无锡恒隆广场二期综合发展项目将于2025年下半年分阶段落成[4] - 上海恒隆广场三期扩建项目已封顶,预计2026年下半年开幕[6] - 杭州恒隆广场零售预租表现理想,预租出率约为77%[5] 市场表现 - 内地商场业务收入按年持平,香港住宅及服务式寓所业务表现改善[3][7] - 内地80%营运物业已使用可再生能源,远超2025年25%的目标[7] - 公司获得MSCI ESG"AA"评级,并入选CDP气候变化最高评分A级榜单[10] 战略与展望 - 通过改善租户组合策略、市场营销活动及审慎财务管理巩固核心竞争力[1] - 多城市布局策略继续发挥成效,上海以外城市项目为业绩提供支持[9] - 承诺于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10]
恒隆地产上半年基本纯利下跌9%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4:22
财务表现 - 总收入49.68亿港元 同比下降19% [2] - 整体营业溢利32.55亿港元 同比下降5% [2] - 股东应占基本纯利15.87亿港元 同比下降9% [3] - 每股基本盈利0.33港元 [3] 收入结构 - 物业销售收入1.61亿港元 同比大幅下跌87% [2] - 物业租赁收入46.78亿港元 同比下降3% [2] - 酒店收入1.29亿港元 同比增加84% [2] 分部业绩 - 物业租赁营业溢利33.46亿港元 同比下降3% [2] - 酒店业务营业亏损3400万港元 扣除折旧后亏损扩大 [2] 股息政策 - 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2港元 [3] - 派息日期定为2025年8月15日 [3] 市场环境 - 香港和内地消费放缓影响租赁业务 [2] - 办公楼市场需求持续疲弱 [2]
HANG LUNG PPT(00101)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30 13: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核心租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符合预期[7] - 整体收入因物业销售减少和酒店业务调整,非核心业务占比降至6%[9] - 中国大陆租赁收入以人民币计下降1%,因汇率影响以港元计下降2%[9] - 香港地区租赁收入下降4%[9] - 零售业务收入与2024年持平,抵消了销售租金下降的影响[12] - 写字楼业务持续承压,收入下降4%[11] - 服务式公寓因改造影响数据不显著[11] - 净负债率微增0.1%至33.5%,融资成本下降7%[36][3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零售业务:新租约增长36%,首次进驻品牌增加57%[18][19] - 写字楼业务:上海市场压力显著,但保留大部分现有租户[30] - 服务式公寓:香港地区收入增长11%[32] - 物业销售:香港地区销量下降,中国大陆计划推出无锡项目[35] - 酒店业务:部分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影响收入占比[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大陆:零售业务改善,但武汉市场因新增竞争对手面临挑战[14][15] - 香港地区:零售收入下降7%,写字楼收入显著改善[31][32] - 杭州项目:通过扩展增加40%零售面积,提升市场竞争力[46][4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推出全国性计划提升运营效率,增加市场差异化[17] - 通过CRM和会员计划增强客户忠诚度[24][27] - 杭州项目采用混合模式扩展,提升规模和收益率[48][49] -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从50%提升至80%[40] - 行业竞争加剧,公司通过差异化策略应对[16][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对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下半年趋势改善[6] - 零售环境变化快速,需持续升级产品组合[16] - 香港市场复杂,写字楼供应充足但需求疲软[33] - 中国大陆市场情绪稳定,消费意愿回升[67][6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庆祝成立65周年,强调里程碑意义[4] - 税务退款服务覆盖222家门店,同比增长78%[24] - 资本支出预计2025年为49亿港元,2026年降至30亿港元[100] - 计划停止股票股息,恢复现金分红[83][95]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杭州项目的扩展策略和未来规划 - 公司强调混合模式的灵活性,仅在有利条件下扩展[60][61] - 杭州项目解决 accessibility 问题,提升竞争力[108][109] 问题: 中国大陆零售销售趋势展望 - 预计下半年温和增长,但市场波动性大[62][63] - 7月表现优于去年同期,但未明确是否正增长[65][69] 问题: 股息政策调整 - 计划在杭州项目运营后恢复现金分红[83][95] - 2025年股息预计持平,除非特殊情况[71] 问题: 可转债发行可能性 - CFO表示目前不考虑可转债,因股价低于账面价值[73] 问题: 武汉和沈阳项目的转型进展 - 武汉项目预计需2年恢复,沈阳项目 occupancy 提升[74][77] - 公司有成功转型经验,对复苏有信心[80] 问题: 奢侈品租户保留策略 - 取消奢侈品分类以吸引更广泛客户群[85][86] - 奢侈品销售下降12%,非奢侈品增长8%[90] 问题: 资本支出和资产处置计划 - 2025年为资本支出峰值,后续逐年下降[100][103] - Summit 资产将按合理价格出售,不急于降价[117]
HANG LUNG PPT(00101)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30 13: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核心业务租赁业务仍下降3%,预计下半年会更好 [7] - 因物业销售减少、酒店和销售业务占比33%,核心租赁业务占比94%,HLP和HLG宣布相同股息 [9] - 人民币贬值1.4%,内地租赁收入以人民币计下降1%,以港元计下降2%,香港下降4% [9] - 净负债率为33.5%,较去年12月仅增长0.1% [37] - 融资成本下降7%,平均借贷成本为3.9%,较去年全年下降约40个基点 [3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租赁业务 - 内地租赁收入上半年下降1%,较2024年的下降4%有所改善,零售持平,办公仍严峻,服务式公寓数据不显著 [12] - 香港零售下降7%,办公从下降8%显著改善至下降1%,住宅服务式公寓租金增长11% [32] 物业销售业务 - 今年上半年香港售出19套Aperture和1套One Residence,去年同期售出120套Aperture和1套Purple Row Houses [36] - 内地上半年售出1套武汉物业,未来两个月将推出无锡住宅项目 [37] 酒店业务 - 中国酒店纳入PP&E,占业务的33% [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内地零售市场中,新租赁增长36%,首进品牌增加57%,多数商场客流量和销售额有所改善 [19] - 香港市场中,CRM计划有效会员增加25%,新会员增加6%,会员销售虽下降2%但表现优于整体 [2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通过活动、租户管理和CRM升级内地零售业务组合,推出全国性计划提高效率和销售额 [18] - 考虑在合适的城市采用混合模式拓展零售业务,以增加规模和回报 [64] - 应对行业竞争,公司注重商场差异化,引入首进品牌和高品质租户,提高商场竞争力 [20] - 公司将继续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80%的内地项目使用可再生能源,并致力于实现净零排放 [4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市场稳定性正在增强,有望实现一定增长 [6] - 预计内地租户销售下半年有机会从负增长转为轻微增长,全年可能实现小幅增长 [66] - 香港市场仍复杂,公司将努力寻找最佳平衡点,提高销售额 [3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计划在2026年推出Pavilion,2027年推出Kimpton [46] - 公司正在推进杭州项目,通过租赁扩大规模和影响力,预计将提高项目收益率 [48] - 公司将在未来两个月预售服务式公寓中心的住宅项目 [58]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是否会在已布局的城市采用混合模式拓展零售业务,以及如何看待内地租户销售趋势 - 公司会在有需求和协同效应的情况下采用混合模式,有望增加规模和回报,未来可能会有新机会宣布 [64][65] - 预计下半年租户销售有机会从负7%改善到负1%,三、四季度或有温和增长,全年有望实现小幅增长,但市场变化大,不确定性高 [66] 问题2: 二季度业绩改善的原因,7月零售销售情况,全年股息政策,以及对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看法 - 业绩改善得益于入住率和客流量提高,外部因素包括股市改善、房地产市场稳定、日本业务下滑、税收返还政策等 [70] - 7月情况好于去年,但未明确是否实现正增长 [67] - 若一切按计划进行,公司不希望削减股息 [75] - 首席财务官认为可转换债券有稀释作用,目前股价较低,暂不考虑 [76] 问题3: 沈阳Farm 66和武汉Heartland转型进展及预期成果时间 - 武汉项目 occupancy从83%提高到88%,正在恢复超市、餐饮等基础业务,提升竞争力,但受新商场开业影响,预计至少需要两年恢复正常 [78][81] - Forum正在从奢侈品向生活方式和适合办公租户的方向转型,入住率和客流量正在改善,预计也需要两年时间 [82] 问题4: 是否会恢复纯现金股息,取消奢侈品和非奢侈品分类的原因,以及租户愿意支付更高基础租金的驱动因素和对正向回归的预期 - 公司可能会在西湖66商场开业后停止股份股息,未来有机会恢复纯现金股息 [87] - 取消分类是为了更公平地描述租户和客户行为,避免二元分类,且可能吸引更多非高端客户 [88][93] - 租户愿意支付更高基础租金取决于公司在城市的领导地位、议价能力和业务势头,若租户销售好转,公司对正向回归更乐观 [98] 问题5: 整体资本支出指导,以及西湖66扩张是否会显著增加资本支出 - 今年资本支出约49亿港元,明年降至约30亿港元并持续下降,若不进行重大资产收购,资本支出不显著 [106] 问题6: 若重置武汉项目,对杭州开业计划的调整,以及对项目二期扩张的信心来源 - 杭州项目解决了武汉项目的交通和空间问题,城市活力和市场环境更好,公司对其更有信心 [113][116] - 扩张既是因为对项目有信心,也为了增加空间和改善项目的连通性和外观 [119] 问题7: 对当前净负债率的舒适度,是否急于降低负债率,以及处置Summit的节奏 - 首席财务官认为可承受略高的负债率,但会尽量保持在35%以下,目前有信心控制在该水平 [121] - Summit仅售出1套,公司会以合适的价格出售,不会降价促销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