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地产(00101)
搜索文档
大行评级|摩根大通:相信HIBOR在可预见将来或维持在2%至3% 收租股看好太古地产、恒隆等
格隆汇· 2025-08-19 13:21
香港同业拆息(HIBOR)走势 - 一个月香港同业拆息(HIBOR)在低位维持三个月后本周回升至逾2%水平 [1] - HIBOR在可预见的将来或维持在2%至3%的范围内 [1] 香港地产行业展望 - 香港地产行业在未来一个月将保持韧性直至政府公布《施政报告》之日 [1] - 市场正在建立对新政策的预期 [1] - 美国降息后行业可能会短期喘息 [1] - 行业仍将逐步复苏 [1] 看好的收租股 - 看好太古地产、恒隆地产、九龙仓置业及领展 [1] 看好的发展商 - 看好恒基地产及信和置业 [1]
小摩:HIBOR上行香港楼市落后于恒生指数4% 偏好太古地产等
智通财经· 2025-08-19 11:52
HIBOR利率走势 - 一个月HIBOR本周回升至2%以上 此前连续三个月处于低于1.2%的低点 [1] - 预计未来HIBOR可能维持在2-3%区间内 [1] 香港地产股短期表现 - 过去两天香港地产股表现落后恒生指数4% 属于对HIBOR上涨的自然反应 [1] - 板块在未来一个月内(至9月中旬)仍具韧性 主因9月17日施政报告的政策支持预期及美国减息 [1] 香港楼市中长期展望 - 从12个月周期看 香港楼市(住宅和零售)将保持逐步复苏趋势 [1] 零售地产股推荐 - 看好太古地产(01972) 恒隆地产(00101) 九龙仓置业(01997) 领展房产基金(00823) [1] 住宅地产股推荐 - 看好恒基地产(00012) 信和置业(00083) [1]
小摩:HIBOR上行香港楼市落后于恒生指数4% 偏好太古地产(01972)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1:51
HIBOR走势与影响 - 一个月HIBOR本周回升至2%以上 此前连续三个月处于低于1.2%的低点 [1] - 未来HIBOR可能会维持在2-3%的区间内 [1] - HIBOR上涨导致香港地产股过去两天表现落后恒生指数4% [1] 香港地产板块短期展望 - 板块在未来一个月内(直到9月中旬)预计保持韧性 [1] - 韧性主要源于9月17日施政报告带来的新政策支持预期增加 [1] - 美国减息也为板块提供支撑 [1] 香港楼市中长期前景 - 从12个月周期看 香港楼市将呈现逐步复苏态势 [1] - 复苏主要集中在住宅和零售领域 [1] 看好的具体标的 - 零售地产领域看好太古地产(01972) 恒隆地产(00101) 九龙仓置业(01997)和领展房产基金(00823) [1] - 住宅地产领域看好恒基地产(00012)和信和置业(00083) [1]
瑞银:升恒隆地产目标价至9.6港元 潜在资产分拆可释放价值
智通财经· 2025-08-15 14:03
核心观点 - 潜在资产分拆为私人REIT可能改变投资者对恒隆地产的看法 并有助于缩小每股资产净值折扣[1] - 目标价上调14%至9.6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1] - 调整今明两年盈利预测-4%及+3%以反映最新中期业绩和杭州商场落成时间表[1] 估值分析 - 公司市净率仅为0.29倍[1] - 任何资产剥离都将有助于缩小每股资产净值折扣[1] 财务影响 - 潜在资产剥离可能帮助公司减轻负债[1] - 通过私人REIT持续产生费用收入[1] - 建立私人REIT平台便于未来资本回收[1]
瑞银:升恒隆地产(00101)目标价至9.6港元 潜在资产分拆可释放价值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14:01
资产分拆计划 - 潜在将资产分拆为私人REIT可能改变投资者对恒隆地产的看法 [1] - 资产剥离有助于缩小每股资产净值折扣 当前P/B仅为0.29倍 [1] - 通过私人REIT持续产生费用收入并建立未来资本回收平台 [1] 财务影响 - 潜在资产剥离或有助于恒隆减轻负债 [1] - 目标价上调14% 由8.4港元升至9.6港元 [1] - 调整今明两年盈测-4%及+3% 反映最新中期业绩及杭州商场落成时间表 [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大行评级|瑞银:上调恒隆地产目标价至9.6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8-15 12:54
资产分拆计划 - 潜在将资产分拆为私人REIT可能改变投资者对恒隆地产的看法 [1] - 资产剥离有助于缩小每股资产净值折扣 目前P/B仅为0.29倍 [1] - 通过私人REIT平台可持续产生费用收入并实现未来资本回收 [1] 财务影响 - 资产剥离可能帮助恒隆减轻负债压力 [1] - 调整2023年盈利预测-4% 2024年盈利预测+3% [1] - 目标价由8.4港元上调至9.6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项目进展 - 杭州商场落成时间表更新影响盈利预测调整 [1]
恒隆商场不再分“高端”和“次高端”
搜狐财经· 2025-08-11 20:11
核心观点 - 高端商场战略转向多元化客群经营 不再单纯依赖奢侈品销售 转而通过品牌组合调整 体验升级和大众客群吸引策略来提升客流和销售额 [2][3][79] - 奢侈品市场表现分化 LVMH和Prada集团呈现改善或增长迹象 爱马仕降温 开云集团显著下滑 品牌内部也存在明显分化 [13][15][16][18] - 新消费品牌如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表现突出 老铺黄金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41%-255%至120-125亿元人民币 泡泡玛特收入增长不低于200% [19][21][72] - 高端品牌门店动态减少 2025年上半年奢侈品牌动态总量同比下降34% 新开门店 焕新和快闪店数量均下降30%以上 [23][24][25] 恒隆地产业绩表现 - 内地商场收入总额24.12亿元人民币 同比基本持平 扭转2024年全年及中期下降3%的趋势 [4] - 10座商场中7座收入同比持平或上涨 8座出租率同比持平或上升 上海恒隆广场收入822百万元 出租率98% [4] - 租户销售额呈现向好变化 7座商场销售额持平 降幅收窄或增长 大连恒隆广场增长13%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增长10% [7] 太古地产业绩表现 - 内地零售物业应占租金收入26.22亿港元 撇除汇率影响同比上升1% 应占销售额上升1% 较2019年同期高出70% [10] - 6大项目销售额均呈向上态势 仅广州太古汇下降2%但降幅收窄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增长7% 上海前滩太古里增长4% [9][10] 奢侈品集团中国市场表现 - LVMH亚洲市场(除日本)营收占比28% 同比下降9% 但第二季度跌幅收窄 中国大陆需求出现连续改善 [13] - 爱马仕亚太市场(含中国)第二季度仅增长0.1%至16亿欧元 增长主要由涨价驱动 [15] - Prada集团亚太市场增长10.4% MiuMiu品牌零售销售额大涨49.2% 成为增长核心引擎 [16] - 开云集团亚洲市场(除日本)营收同比下降22% 占比29% Gucci直营零售下滑24% 批发业务下降42% [18] 新消费品牌表现 - 泡泡玛特预期2025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 集团溢利增长不低于350% [19] - 老铺黄金上半年销售业绩138-14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0%-252% 净利润22.3-22.8亿元 增长279%-288% [21] 商场运营策略调整 - 恒隆地产不再划分"高端"和"次高端"类别 转向"体验优先"品牌组合 引入时尚生活 潮流运动和餐饮品牌 [2][25] - 太古地产聚焦高端零售与首店经济 优化租户组合 打造沉浸式体验 利用数字化工具优化运营 [42][49][62] - 通过大型活动吸引客流 上海兴业太古汇因LV路易号概念店6月客流同比猛涨98.7% [13][79] 客群结构变化 - 高端商场重点服务高净值人群和年轻富二代 同时通过平价品牌和体验活动吸引大众客群 [77][78] - 沈阳市府恒隆广场2025年二季度客流同比提升超20% 4月 5月 6月分别上涨25.3% 30.3% 33.1% [79]
武汉恒隆广场服务式公寓开业,华中地区高端公寓迈入国际化3.0时代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1 19:23
项目概况 - 武汉恒隆广场服务式公寓于2025年8月7日正式启幕 由恒隆地产开发建造 辉盛国际运营管理 位于武汉硚口区京汉大道600号核心商圈 [1] - 项目涵盖60套现代化公寓 面积区间为124-350平方米 包含两居室至四居室房型 [1] - 全房型标配VRV空调系统与地暖双重温控 配备液晶电视 智能洗碗机和净水器等高端设施 部分行政房型增设酒柜与蒸汽烤箱 [1] 区位优势 - 项目位于汉口商业区核心地段 无缝联通武汉恒隆广场 步行可达地铁1号线利济北路站与2号线中山公园站 [1] - 距汉口火车站6公里车程 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29公里 [1] - 半径3公里内覆盖三甲医院 国际学校及中山公园 形成商务 医疗 教育 生态多维配套网络 [1] 运营战略 - 辉盛国际秉持"至臻服务 匠心品质"标准 所有公寓配备品牌高端设备并提供24小时贴心服务 [2] - 恒隆地产依托香港65年及内地逾30年开发经验 融合国际标准与在地需求 践行"以客为尊"服务理念 [2] - 项目定位为华中地区高端服务式公寓国际化3.0时代标杆 旨在重塑武汉国际化住宿生活新典范 [1][2] 企业理念 - 恒隆地产秉持"诚信 永续 卓越 开明"价值观 以前瞻规划打造持久标杆项目 [2] - 通过持续提升产品与服务为城市及区域繁荣注入活力 [2] - 项目致力于引领高端生活新标准 树立行业新标杆并打造城市生态链价值 [2]
三代接班 恒隆调头
36氪· 2025-08-08 10:48
核心财务表现 - 恒隆集团总收入52.02亿港元(同比跌18%),恒隆地产总收入49.68亿港元(同比跌19%),主因物业销售收入暴跌87%至1.61亿港元[1][2] - 物业租赁收入跌幅收窄至3%(集团49.12亿港元,地产46.78亿港元),其中内地市场收入33.63亿港元(跌3%),香港市场15.49亿港元(跌4%)[2][6] - 酒店业务收入大增84%至1.29亿港元,主要受益于内地昆明君悦酒店业绩提升[2][6] - 股东应占基本纯利下跌7%-9%(集团11.91亿港元,地产15.87亿港元),总营业溢利减少5%-6%(集团34.08亿港元,地产32.55亿港元)[3] 业务板块分析 - 内地商场收入24.12亿人民币(同比持平),10个商场平均出租率94%,其中上海、昆明等项目出租率达99%[7][8][9] - 香港零售收入跌7%至8.84亿港元,因消费习惯改变及旅客减少,但主要商圈出租率维持95%[10][11] - 香港住宅及服务式寓所收入增11%至1.12亿港元,受益于人才入境计划推动出租率上升9个百分点[11] 战略转型与扩张 - 公司从保守转向"稳中求进"策略,重点推进杭州恒隆广场项目,总体量扩至15万㎡并通过33亿港元租下杭州百货大楼20年经营权[4][22] - 加速现有项目升级:上海恒隆广场三期、无锡恒隆广场二期扩建,沈阳项目改造为城市公园并增加餐饮业态[21] - 内地收入占比达69%(香港31%),核心项目上海恒隆占租金收入59%且出租率99%[6][17] 管理层与传承 - 第三代接班人陈文博接任董事长第二年,主导杭州项目拓展并获得前董事长陈启宗"策略思维卓越、营运管理能力强"的评价[12][15] - 武汉恒隆广场2024年租金收入跌19%,但大连等新项目表现良好,管理层认为"最坏时期已过去"[11][12][17] 行业竞争环境 - 内地重奢市场竞争加剧,万象城、SKP等对手通过产品升级与文化融合抢占市场[20] - 武汉项目受本地武商MALL威胁(2024年销售额189亿元),沈阳项目因市政府搬迁及商圈没落面临客流挑战[17][20] - 杭州商圈存在杭州大厦(2024年销售额132亿元)和湖滨银泰in77等强劲竞争者[24]
恒隆地产(0010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16:50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5,002,011,935,库存股份0[2] - 2012年4月股份期权计划本月底结存164,714,500[3] - 2022年4月股份期权计划本月底结存51,659,000[3] 其他信息 - 公司为恒隆地产有限公司[1] - 呈交日期2025年8月6日[1] - 截至月份2025年7月31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