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隆地产(00101)
icon
搜索文档
恒隆地产携手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 探索行业绿色发展前景
经济网· 2025-04-07 17:56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日恒隆地产与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联合举办论坛及研究中心15周年庆活动,回顾合作成果,探讨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与减碳等问题 [1] 恒隆与清华合作成果 - 研究中心成立15年成行业标杆智库,发表逾500篇高质量文章,为房地产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和行业实践提供参考,在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影响深远 [1] - 恒隆自2010年向清华累计捐赠3300万元,支持研究中心学术发展与实践创新 [1] - 研究中心举办90余场研讨会,搭建行业交流平台,2023年4月双方宣布深化合作,推进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并每年举办论坛发布成果 [1] 研究中心发展期望 - 研究中心秉持产学研融合理念,依托清华多学科优势引领行业创新,学术影响力居行业前列 [2] - 希望研究中心瞄准“双碳”目标,满足群众高品质居住需求,为行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 行业现状与恒隆减排目标 - 房地产行业处于从增量扩张向存量运营转型阶段,碳中和目标带来绿色发展挑战与机遇,两会提出推动建设“好房子” [3] - 恒隆分享减排讨论文件,阐述八项核心行动,力求2050年前全面实现净零排放,以2023年近100万吨排放量为起点,2050年降至10万吨以下,新建筑规模及建材碳排放强度是减排关键 [3] 圆桌论坛情况 - 两场圆桌论坛分别以“房地产发展新趋势”和“房地产业减碳与建筑绿色发展”为主题,探讨行业未来方向 [4] - “房地产发展新趋势”聚焦转型路径,探讨新市民住房等问题解决方案;“房地产业减碳与建筑绿色发展”分析绿色建筑技术等 [4] - 论坛吸引多位知名专家参与,分享经验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4]
“香港家办汇”推出生态圈建设新举措
彭博Bloomberg· 2025-03-27 18:43
香港家办汇数字知识中心启动 - "香港家办汇"数字知识中心正式启动 作为知识共享平台 提供超过15篇内容和资源 包括领先家族办公室及服务提供商高管的独家访谈 [1] - 该中心旨在促进家族办公室生态圈创新 提供洞察见解 专业知识和交流机会 未来将发布更多内容 [1] 彭博与HKAWL战略合作 - 彭博与香港财富传承学院(HKAWL)达成战略合作 为家族办公室介绍全球慈善公益趋势及最佳实践 [3] - 合作包括举办闭门研讨会 邀请亚洲领先家族办公室探讨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力 特邀嘉宾包括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 恒隆地产名誉主席等 [3] 香港家族办公室行业定位 - 香港财政司司长指出 家族办公室在传承财富 推动慈善事业和影响力投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香港凭借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蓬勃慈善网络和优质生活条件成为理想选址 [3] - 南丰集团家办主管合伙人认为 "香港家办汇"是巩固香港作为领先财富管理中心的创新举措 提供同业交流平台 [3] 彭博对家族办公室行业的支持 - 彭博亚太区总裁表示 家族办公室在香港金融系统中扮演独特角色 公司将通过"香港家办汇"提供先进技术和数据支持 特别在慈善影响力领域 [4] - 香港特区政府对该计划的大力支持将有效促进行业发展 助力香港成为全球家族办公室中心 [4] 香港家办汇计划概述 - "香港家办汇"由彭博与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于2024年10月联合发起 旨在促进家族办公室生态圈建设 [4] - 计划提供定制化资源 包括家族办公室手册 数字知识中心 彭博解决方案及慈善参与机会 [4]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职能 -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致力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财富及资产管理中心地位 并在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领域寻求突破 [5] - 该局与监管机构及业界合作 为金融服务业寻求发展机会 同时制定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5]
HANG LUNG PPT(00101) - 2024 H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1-24 17: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租金收入下降约6%,营业利润下降9%,主要因可变租金(销售租金)减少,而固定租金增长近6% [5][12][14] - 物业销售方面,确认1.5亿美元收入,但因市场不佳对部分项目存货成本进行减记,计提约380万美元拨备 [15][37] - 股息削减33%,汉东集团因派息比率健康未调整股息 [17] - 净负债比率为33.4%,预计若不开展新项目,明年起负债比率将下降 [40] - 整体融资成本控制在4.3% [4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租赁业务 - 内地租赁收入以人民币计下降4%,以港元计下降5%,主要受人民币贬值1.5%影响;香港租赁收入下降1% - 2% [18] - 酒店业务独立列报,因昆明君悦酒店开业呈积极态势 [21] - 中国整体租赁收入下降3% - 4%,写字楼和零售业务占比19%和81%,近五年基本保持不变 [22] 零售业务 - 全年销售额下降14%,同店销售额下降10%,次高端商场销售额增长7%,上海以外高端商场下降11%,上海下降14% [24] 物业销售业务 - 2024年售出120套Aperture公寓和2套Bubu Row房屋,内地2个项目售出约9套地面公寓,计划今年在无锡推出项目 [3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海南总销售额下降30%,客单价下降15%,客流量下降15% [67] - 2024年海外奢侈品消费占比达40%,内地占比约60% [6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保持保守经营和财务策略,谨慎进行新投资,注重回报 [6][9] - 2025年目标多数按计划推进,如上海恒隆广场66号扩建项目将使用近100%低碳排放燃料,10个内地运营物业中的5个已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 [42][43] - 计划通过巩固租户、提升租户质量、改善客户体验等方式应对新供应竞争 [75] - 调整股息、进行拨备、增加人民币借款、提升出租率等,以实现战略重置和财务稳健 [8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市场低迷,公司业绩虽下滑但表现稳健,有亮点如高出租率和次高端业务表现出色 [4][7] - 2025年市场仍面临压力,但有望实现温和增长,需关注消费者信心恢复情况 [69] 其他重要信息 - 杭州西湖66项目预计今年分阶段开业,目前部分塔楼已获近40%预租,零售部分已获71%预租 [46][50][51] - 无锡桑德尔服务式公寓将于2025年完工并开始销售 [54][55] - 香港收购Jardine当地物业,完善物业组合 [5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去年下半年租金复归趋势及2025年预期 - 内地固定租金增长6%,但销售租金下降未能完全被固定租金增长抵消;香港租金呈负增长 [61][62] 问题2:1月销售增长基于客流量还是租户销售额,以及VIP与非VIP销售情况 - 1月客流量和销售额均有增长,但因农历新年时间变化,数据参考性有限;次高端业务持续强劲,高端客户消费频次增加但客单价下降14% - 15%,中端客户受价格和选择影响较大,整体市场因信心问题客单价下降 [64][65][67] 问题3:上海零售市场新供应应对策略 - 巩固租户、提升租户质量、改善客户体验,如扩建恒隆广场66号、优化CRM项目 [75][76] 问题4:股息调整的潜在假设、利弊及2025年融资成本预期 - 股息调整是战略重置,旨在为公司争取喘息空间,管理层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财务状况;预计2025年融资成本百分比略低于去年 [77][82] 问题5:个人护理和美容业务扩张原因及餐饮业务机会 - 品牌自营柜台提供服务,形成集群吸引客流,且化妆品消费降级趋势下降幅较小;餐饮业务可提供经济实惠的聚会场所,吸引消费者 [91][94][95] 问题6:Heartland商场业绩不佳的扭转措施 - 针对Heartland商场,将在数月后进行大型推广活动,增加租户、改善餐饮和体验式服务;Forum商场因从高端向次高端转型有过渡期,目前正逐步改善 [99][100] 问题7:杭州项目的评估测试时间及是否需减值 - 项目完工前每半年进行资产评估,完工后估值无重大变化 [108] 问题8:股息分配是否会成为新常态 - 股息分配是短期措施,旨在控制负债比率,预计明年负债比率下降后会重新评估 [109][110] 问题9:RestLink 66商场开业时预期出租率 - 目前已获71%预租,预计开业时出租率接近90%以上 [111][114] 问题10:中国零售商场营业额租金占总租金的比例及趋势 - 文档未提及营业额租金占比及趋势相关内容 问题11:金融市场流动性问题对公司再融资的潜在风险 - 目前市场波动对公司影响不大,公司三分之一借款为基于LPR的在岸借款,银行更倾向于向公司贷款;市场波动为短期现象,公司财务稳健,有望保持融资成本稳定 [117][118][119]
恒隆地产(0010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1-24 12:02
整体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总收入112.42亿港元,同比上升9%;整体营业溢利64.55亿港元,同比下跌13%[5] - 2024年股东应占基本纯利30.95亿港元,同比下跌25%;每股基本盈利0.67港元[5] - 2024年股东应占纯利21.53亿港元,同比下跌46%;每股盈利0.46港元[5]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12.42亿港元,较2023年的103.16亿港元增长8.98%[83] - 2024年公司本年溢利为26.57亿港元,较2023年的45.96亿港元下降42.19%[83]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46港元,较2023年的0.88港元下降47.73%[83] - 2024年其他全面收入为 - 20.96亿港元,较2023年的 - 16.79亿港元亏损扩大[85] - 2024年全面收入总额为5.61亿港元,较2023年的29.17亿港元下降80.77%[85]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为194.673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194.321亿港元略有增长[87] - 2024年末流动资产为26.975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22.981亿港元增长17.38%[87] - 2024年末流动负债为18.948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15.137亿港元增长25.29%[87] - 2024年末资产净值为141.05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142.123亿港元略有下降[87] - 2024年全年总收入112.42亿港元,2023年为103.16亿港元[95] - 2024年内地收入67.11亿港元,香港收入45.31亿港元;2023年内地收入69.67亿港元,香港收入33.49亿港元[97] - 2024年除税前溢利40.45亿港元,2023年为61.68亿港元[97] - 2024年本年溢利26.57亿港元,2023年为45.96亿港元[97] - 2024年股东应占纯利21.53亿港元,2023年为39.70亿港元[97] - 2024年物业公允价值减少9.37亿港元,2023年减少0.09亿港元[97] - 2024年利息支出净额8.84亿港元,2023年为6.21亿港元[97] - 2024年其他收入净额3500万港元,2023年为2400万港元[100] - 2024年职工成本15.20亿港元,2023年为15.23亿港元[102] - 2024年税项支出总额13.88亿港元,2023年为15.72亿港元[104] - 2024年已宣布及派发中期股息5.66亿港元,拟派发末期股息19.13亿港元,2023年分别为8.10亿港元和26.99亿港元[105] - 2024年股东应占纯利21.53亿港元,2023年为39.70亿港元[107][108] - 2024年根据股东应占基本纯利计算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0.67港元,2023年为0.92港元[108] 物业租赁业务 - 2024年物业租赁收入95.15亿港元,同比减少6%;营业溢利67.63亿港元,同比减少9%[5][6] - 2024年内地物业租赁收入64.66亿港元,同比减少5%;香港物业租赁收入30.49亿港元,同比减少9%[6] - 香港零售物业组合整体租赁收入和租户销售额较去年分别下跌10%和4%[13] - 内地物业租赁整体收入按人民币计值减少4%,按港币计值减少5%;营业溢利按人民币计值减少6%,按港币计值减少8%[14] - 内地商场收入减少3%,高端商场收入下跌4%,次高端商场收入增长4%[16] - 内地办公楼组合收入下降6%[14] - 旗舰商场上海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下跌6%和22%[18]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下跌3%和12%[19] - 沈阳市府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下跌16%和25%[19] - 无锡恒隆广场收入增长2%,租户销售额略降3%[19] - 大连恒隆广场收入增加8%,租户销售额上升3%,租出率增至94%[20] - 武汉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下跌19%和22%,租出率增至85%[22] - 沈阳皇城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上升3%和1%,租出率上升4个百分点至94%[23] - 济南恒隆广场租户销售额下降1%,收入增长1%,年末租出率维持93%[23] - 天津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上升12%和8%,租出率增加5个百分点至95%[23] - 办公楼整体收入下降6%至10.95亿元,主要因市场供应增加和租户控制成本致租出率下降[25] - 香港业务收入下跌9%至30.49亿港元,营业溢利下跌12%至23.78亿港元,租赁边际利润率为78%[30] - 香港零售物业组合收入下降10%至18.16亿港元,租户销售额按年微跌4%,整体租出率维持95%[32][34] - 香港办公楼收入减少8%至10.17亿港元,中环一带物业续租租金下调致港岛办公楼组合收入下跌14%,九龙办公楼组合收入增加2%[35] 物业销售业务 - 2024年物业销售收入15.38亿港元(2023年无),营业亏损2.45亿港元,同比变动 - 371%[4][5][6] - 物业销售入账15.38亿港元收入(2023年:无),业务录得2.45亿港元营业亏损[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签约但未入账的物业销售共1.58亿港元[38] 酒店业务 - 2024年酒店(内地)收入1.89亿港元,同比上升23%;营业亏损0.63亿港元(2023年盈利0.01亿港元)[6] - 2024年酒店业务总收入1.73亿元,较2023年的1.39亿元增长24%,其中沈阳康莱德酒店收入1.36亿元,较去年下降2%,昆明君悦酒店于8月开业,运营首五个月收入3700万元[39] - 昆明君悦酒店于2024年8月开业,无锡希尔顿格芮精选酒店及杭州文华东方酒店预计未来数年落成[78] 股息与派息 - 2024年每股股息0.52港元(2023年0.78港元),其中末期股息0.40港元(2023年0.60港元)[4][9] - 2024年派息比率(基于股东应占纯利)总额为115%(2023年88%)[4] 债务与融资 - 2024年净债项股权比率33.4%(2023年31.9%);债项股权比率40.7%(2023年35.7%)[4] - 2024年12月31日借贷总额为573.7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507.04亿港元),其中36%以人民币计值[52] - 2024年12月31日定息债项占债项总额的比率为41%,撇除在岸浮息债项后,定息债项占离岸债项总额的比率为56%(2023年12月31日:50%)[52] - 2024年12月31日借贷总额为573.76亿港元,较2023年的507.04亿港元增加,其中港币占比64%,人民币占比36%;定息占比41%,浮息占比59%[53] - 2024年12月31日净债项结余为470.73亿港元,净债项股权比率为33.4%,债项股权比率为40.7%,较2023年上升[55] - 2024年12月31日整体债项组合平均偿还年期为2.9年,约65%的贷款需于两年后偿还;2025年1月成功签署100亿港元五年期银团定期贷款和循环信贷融资[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备用银行承诺信贷金额未提取结余为125.35亿港元,40亿美元中期票据未提取结余为20.78亿美元(等值161.34亿港元)[57] - 2024年平均有效借贷利率维持在4.3%,总财务费用增加8%至21.09亿港元,利息保障倍数为2.8倍[59][61] 物业资产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及发展中投资物业总值为1905.20亿港元,内地和香港物业组合价值分别为1280.44亿港元及624.76亿港元[41] - 2024年录得9.37亿港元物业重估亏损(2023年:900万港元亏损),计及税项及非控股权益后,净重估亏损9.42亿港元(2023年:1.67亿港元净重估亏损)[42] - 出租及待售物业发展项目总值分别为240.01亿港元和76.38亿港元,对投资物业的发展项目资本承担总额为133亿港元[43] - 无锡恒隆广场二期预计2025年起分阶段落成,杭州恒隆广场预计2025年起分阶段落成,上海恒隆广场扩建项目预计2026年竣工[46] 项目进展 - 昆明君悦居和昆明君悦酒店于2024年4月获发竣工证明书,君悦居销售活动已展开,君悦酒店于8月6日开业[44] - 香港皓日建筑工程于2024年上半年完工,住宅销售活动已展开,寿山村道地块清拆工程已展开,渣甸山物业收购完成,初步开发方案已提交审批[48] - 2025年1月公司完成收购香港卫信道8 - 12A号所有单位[81] - 无锡“恒隆府”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始预售[81] 可持续发展 - 公司目标2025年实现「25 x 25可持续发展指标」,2030年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指标,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66] - 内地十个营运项目中五个已采用再生能源供电,内地物业组合业主用电部分超45%采用可再生能源,超2025年目标[67] - 上海恒隆广场三期扩建项目地上结构钢板及钢筋近100%采用低碳排放钢材,较传统钢材降低隐含碳排放量35%[68] - 截至2024年12月,公司吸引46个可持续发展租户,分布在17项物业,占总租赁面积超21万平方米[70] - 2024年10月完成香港办公室焕新项目,融入可持续发展特色,将4400件家具及设备循环再用等,减少近18万公斤都市固体废弃物运往填埋区,捐赠超400件办公用品给33家非牟利机构,近130名香港员工参与“Staff Take Home”计划[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绿色债券、绿色贷款和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融资额度占债项及可用信贷额度总额的60%[76] 市场与业务策略 - 内地富裕顾客对奢侈品感兴趣且注重购物体验,公司继续推市场推广活动和会员计划,次高端商场把握优化租户组合带动租出率上升趋势,杭州恒隆广场2025年起分阶段开业,预租反应理想[78] - 香港消费者情绪疲弱,旅客人数和零售销售有初步复苏迹象,公司在中环渣打银行大厦推出共享办公空间项目[79] 财务报表相关 - 本年度财务报表会计政策与2023年保持一致,以港幣列報,另以人民幣列報附加財務資料[92] - 2024年投资物业及发展中投资物业添置额为37.44亿港元,2023年为36.13亿港元[110] - 2024年应收账款未逾期或逾期少于一个月为1.66亿港元,逾期一至三个月为0.16亿港元,逾期三个月以上为0.02亿港元,2023年分别为1.38亿港元、0.09亿港元和0.01亿港元[111] - 2024年应付账款三个月内到期为13.68亿港元,三个月后到期为26.47亿港元,2023年分别为20.53亿港元和22.89亿港元[113] - 2024年12月31日雇员人数为3930人,截至该日止年度雇员费用总额为18.44亿港元[115] - 2024年度全年业绩已经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并无保留意见[118] - 2024年度全年业绩相关提及股東應佔基本純利等财务术语[123][124] - 给出每股基本盈利、債項、股東應佔每股資產淨值等财务比率计算公式[124] - 对财务费用、借貸總額、淨債項、股東應佔純利等术语进行定义[125] 股份过户与股息派发安排 - 2025年4月25日至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投票,截止办理日期为4月24日下午4时30分[120] - 2025年5月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股东享有建议之末期股息,截止办理日期为5月8日下午4时30分,末期股息派发日期为6月16日[121] 公司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陈文博先生等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袁偉良先生等[122] 社会责任活动 - 2024年全国性周年义工日活动主题为“与年青人同行”,逾1400名义工携手青少年义工惠及逾10000名弱势群体,过去12年义工队在2024年11个项目带领逾2800位义工贡献68900服务小时,惠及逾30800名人士[73] - 2024年6月开展第二期“智爱无垠”计划,首六个月有1300多名公众参与[74]
恒隆地产(0010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2 16:40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租賃收入下降7%至49億港元[4] - 股東應佔基本租賃純利減少22%至18億港元[4] - 租戶銷售額下降13%,主要由於上海兩座購物商場銷售額下降超過20%[4] - 利息支出較2023年同期增加52%,不計及資本化利息,對基本純利有重大影響[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物業租賃收入為48.8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股東應佔基本純利為17.57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0] - 總收入增加17%至61.14億港元,其中確認物業銷售收入12.28億港元[13] - 物業租賃收入下跌7%至48.86億港元,主要受內地奢侈品消費疲弱、香港零售及辦公樓市況放緩和人民幣兌港幣貶值三大因素影響[13] - 整體營業溢利下降10%至34.30億港元[13] - 股東應佔基本純利下跌22%至17.35億港元,主要由於租賃營業溢利下降及財務費用上升[13] - 公司上半年收入为61.14亿港元,同比增长16.8%[82] - 公司上半年直接成本及营业费用为26.84亿港元,同比增长90.1%[82] - 公司上半年来自营业的溢利为24.78亿港元,同比下降34.3%[82] - 公司上半年利息支出净额为4.29亿港元,同比增长65.0%[82] - 公司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0.68亿港元,同比下降41.5%[82] - 公司上半年本期溢利为13.39亿港元,同比下降50.9%[82] - 股東應佔基本纯利为17.35亿港元,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为0.38港元[102][103] 地区表现 - 內地物業組合租賃收入按人民幣和港幣計值分別下降3%和6%[19][20] - 香港物業組合租賃收入錄得8%跌幅[18] - 內地商場收入下跌3%,主要由於奢侈品消費市道轉弱和外遊購買奢侈品的旅客人數上升[20] - 內地辦公樓收入下降4%,主要由於辦公空間需求放緩和市場競爭激烈[19] - 內地酒店營運收入較去年同期錄得3%的輕微增長[19] - 上海恒隆廣場收入和租戶銷售額分別下滑8%和23%,主要由於消費力稍遜的客戶對奢侈品消費更加謹慎[22] - 上海港匯恒隆廣場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和租戶銷售額分別下降4%和14%[22] - 瀋陽市府恒隆廣場的收入和租戶銷售額分別下降14%和20%[22] - 無錫恒隆廣場維持穩定的收入和租戶銷售額,並吸引更多高端品牌進駐[22] - 大連恒隆廣場收入和租戶銷售額分別增長8%和2%,並提升零售商品種類[22] - 香港收入下跌8%至港幣15.48億元,營業溢利減少11%至港幣12.17億元[29] - 香港零售物业组合收入下降7%至9.40亿港元,整体租出率维持在97%的高位[30] - 香港办公楼收入下降8%至5.07亿港元,租出率维持在89%的较高水平[32] - 住宅及服务式寓所收入下跌17%,主要由于位于半山区御峯的租户需要搬出进行翻新工程[33] 资产负债表 - 公司於2024年6月30日的股東權益為1,319.79億港元,每股資產淨值為28.0港元[10] - 公司於2024年6月30日的淨債項股權比率為32.9%,較去年底上升[12] - 公司於2024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194,663百万港元[84] - 公司於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银行存款为6,573百万港元[84] - 公司於2024年6月30日的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为3,902百万港元[84] - 公司於2024年6月30日的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为53,229百万港元[84] - 公司於2024年6月30日的股东权益为131,979百万港元[84] 资本开支和投资 - 投资物业及发展中投资物业的添置为19.15亿港元[104] - 昆明君悅居和昆明君悅酒店已于2024年4月获得竣工證明書,昆明君悅酒店計劃於2024年第三季度開業[37] - 無錫恒隆廣場第二期包括恒隆府和希爾頓格芮精選酒店,預計於2025年起分階段落成[38] - 杭州恒隆廣場的杭州文華東方酒店預計於2026年下半年開業[38] - 上海恒隆廣場獲批在現有園景區域興建約3,000平方米的零售建築,預計於2026年完工[38] 融资和财务管理 - 管理層正審視多個減輕債務負擔的方案,包括控制資本支出和營運開支,以及提供以股代息選擇[6] - 預期公司的債務和利息水平將在兩年後見頂,約35%左右[5] - 公司將首先用額外現金償還債務,其次是支付股息,然後是新投資[6] - 恒隆地產透過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保持適度的資本結構,確保有充足的財務資源[40] - 恒隆地產密切監察及定期檢視資金需求,保持高度的財務靈活性和流動性[40] - 恒隆地產的債務組合管理致力降低外匯風險、利率風險及再融資風險[42][43][44] - 恒隆地產的淨債項股權比率為32.9%,債項股權比率為37
​晚点财经丨全文翻译:黄仁勋对话扎克伯格:个人AI、开源和下一代计算平台;瑞幸季度利润下滑,放慢开店速度
晚点LatePost· 2024-07-31 18:33
黄仁勋与扎克伯格对话 - 扎克伯格认为大模型与具体应用场景结合是未来方向,即使基础模型停止发展,现有技术也足够支撑5年产品创新 [2] - Meta开源策略部分源于竞争考量,因计算设施建设较晚失去先发优势,通过开源可借助生态反哺自身 [2][30] - 双方认为开源生态将主导下一代计算平台,Meta推出Horizon OS开放操作系统对标Android模式 [31] - Llama 2开源激活全行业AI开发,4050亿参数版本推理成本仅为GPT-4o一半 [30][40] - Meta人工智能Studio计划让用户创建个性化AI代理,解决社交难题模拟等需求 [9][10] 瑞幸咖啡 - 二季度营收创新高达84亿元但净利润同比下滑超10%至87亿元,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暴跌209% [71] - 价格战导致行业整体承压,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下降11%,独立咖啡馆批量倒闭 [71] - 上半年净增2600家门店占行业总量25%,但二季度新开店环比减少41%,加盟商盈利压力显现 [71] 科技行业动态 - 比亚迪方程豹5全系降价5万元,月销不足3000辆拟转向主流市场 [72] - 特斯拉FSD被测试者指出存在危险变道行为,对Robotaxi计划持怀疑态度 [79] - 苹果首次在印度生产iPhone 16 Pro系列,生产周期已与中国同步 [80] - CapCut月活突破3亿占据移动视频剪辑80%份额,字节跳动重点投入 [81] 医药与消费 - 默沙东抗肿瘤药Keytruda季度销售额727亿美元,推动全年营收预期上调至644亿美元 [85] - 辉瑞实现2023年来首次营收增长达133亿美元,成本削减计划目标节省15亿美元 [86] - 宝洁二季度美容部门下滑1%,SK-II与大中华区表现疲软致股价下跌6% [84] 硬件与技术 - 苹果AI模型训练疑似采用Google定制TPU,未使用英伟达GPU或因历史纠纷 [82] - Meta智能眼镜聚焦AI交互功能,预计300美元价位产品将覆盖数亿用户 [51][52] - 极米科技净利润暴跌96%至367万元,投影仪市场需求持续承压 [77]
恒隆地产(0010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7-30 12:03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恒隆地产总收入为61.14亿港币,同比增长17%[10] - 物业租赁收入下降7%,为48.86亿港币,營業溢利下降10%至34.30亿港币[10] - 股东应占基本纯利下降22%,为17.35亿港币,每股基本盈利为0.38港币[11] - 股东应占純利为10.61亿港币,每股盈利为0.23港币[12] - 中期股息为每股1角2仙,较去年下调[15] - 董事会建议股东选择以现金方式或以股份取代部分或全部中期股息[16] - 公司整体租金收入和營業溢利按人民幣計值分别下跌3%和8%[23] - 本期溢利在2024年度中期业绩中有所下降,分别为1,339百万港币和2,732百万港币,以及1,217百万人民币和2,420百万人民币[109] - 本期稅項支出总额为729百万港币,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8%[139] - 中期股息为每股港币1角2仙,较去年下降了30.5%[141] - 股东应占基本纯利为1,061百万港币,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5.7%[147] 物业表现 - 内地物业租赁收入按人民币和港币计值分别下降3%和6%[18] - 香港物业租赁收入和營业溢利分别下跌8%和11%[20] - 内地商场、办公楼和酒店收入分别下降3%、4%和3%[22] - 旗下商場收入下跌3%,主要原因是当地奢侈品消费市道转弱[23] - 高端商場的收入下降4%,主要由于办公空间需求放缓和市场竞争激烈[23] - 上海恒隆廣場的收入下降8%,主要由于消费力稍逊的客户对奢侈品消费更加谨慎[29] - 上海港匯恒隆廣場的收入下降4%,商場于春节及其他节日期间举办各项市场营销活动[30] - 瀋陽市府恒隆廣場的收入下降14%,商場持续与瀋陽皇城恒隆廣場合办市场营销活动[31] - 大连恒隆廣場的收入增长8%,商场提升了零售商品种类,如餐饮、运动休闲服饰等[33] - 昆明恒隆廣場的收入下跌1%,商场推出多项口碑载道的活动,如520盛典[34] - 天津恒隆廣場的收入上升15%,商场引入珠宝花园和亲子游乐空间等社区营造设施[38] - 辦公樓總收入較去年同期下跌4%至人民幣5.56億元,主要由上海和瀋陽辦公樓租賃市場的激烈競爭所致[39] - 上海恒隆廣場辦公樓的租出率下降7%至88%,收入下跌7%[40] - 無錫恒隆廣場辦公樓的總收入上升2%,租出率增加6个百分点至89%[43] - 香港零售物業組合的收入下降7%至港幣9.40億元,整體租出率維持在97%的高位[52] - 香港辦公樓組合的收入减少8%至港幣5.07億元,租出率维持在89%的较高水平[57] - 住宅及服務式寓所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下跌17%,整體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1%[60] - 公司售出位於香港之皓日的114個住宅單位及藍塘道的1間大宅,和武漢「恒隆府」的4個單位,合共進賬港幣12.28億元收入[61] - 公司已簽約的物業銷售共港幣3.85億元,包括預售皓日的12個住宅單位,藍塘道的1間大宅,武漢「恒隆府」的1個單位和昆明君悅居的5個單位[62] 可持续发展 - 公司的内地半数经营物业已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标志着在2025年实现25%的内地物业组合电力需求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可持续发展指标[96] - 公司推出了“Changemakers计划”,旨在应对物业、租户和社区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目前有16个香港和内地租户参与试点阶段[97] - 公司开展为期三年的第二期“智爱无垠”认知友善计划,旨在支持认知障碍症患者及其照顾者,提供免费长者社区暂托和照顾者休闲活动[99]
恒隆地产(0010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3-28 07:39
公司业务发展 - 恒隆地产2023年物业租赁收入为103.16亿港元,较2022年增长3%[10] - 公司在武汉恒隆广场推出自营多功能办公空间“恒聚”,吸引多家知名企业入驻[12] - 恒隆旗下住宅物业组合首个以酒店品牌命名的项目昆明君悦居正式开始预售,项目已开放展示中心和示范单位供准购买者参观[14] - 无锡「恒隆府」项目已顺利封顶,将提供约570个住宅单位和1,000个停车位,设有国际级尊贵会所和设施齐全的活动空间[14] - 公司在策略方面注重平衡财务稳定和必要的策略需要,例如在杭州购入地块并迅速施工[26] 公司财务状况 - 股东应占基本净利润为39.7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1%[10] - 恒隆地产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29.4港元,较去年下降1%[11] - 恒隆地产每股股息为0.78港元,与去年持平[11] - 公司的财务状况相当稳健,淨債项股权比率为31.9%,年末的淨債项结余约450亿港元[25] - 公司在过去几个月的增速有所放缓,全球大多数主要市场都有同样的情况[25] 公司市场表现 - 公司在一线城市中的购物商场表现优异,如上海恒隆广场在内地市场效益最高,每平方米面积的销售额最高[28] - 公司在二线城市中也有布局,如武汉恒隆广场成绩理想,有望进占市内的龙头位置[32] - 公司在三线城市中也取得成功,如无锡恒隆广场、大连恒隆广场和昆明恒隆广场都占据龙头地位[34] - 公司已经建立了四座龙头购物商场,包括上海恒隆广场、无锡恒隆广场、大连恒隆广场和昆明恒隆广场[35] - 公司重视杭州恒隆广场的重要性,预计其开业后将带来令人满意的租赁收入,有助于降低负债率[36] 公司战略展望 - 公司认为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问题对大型企业越来越重要,新科技的发展速度已超出个人和社群所能应付的程度[37] - 公司对某些科技带来的道德问题和精神疾病流行感到担忧,认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38] - 公司预计一旦美国衍生的挑战消退,中国将恢复至合理的经济增长水平,公司的内地业务或许会受益于相对稳定的环境和温和的经济增长[68] - 公司在内地高端商业空间租赁行业表现优异,预计未来十年若中国经济每年增长3.5%至5%,公司前景光明[70] - 公司股价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特别是在1998年至2008年间表现出色,但近年来股价表现一般,需要全球投资界重新认可中国经济增长[71]
恒隆地产(0010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1-30 12:05
公司业绩 - 2023年度全年业绩总收入大致与去年持平,为港币103.16亿元[4] - 物业租赁收入上升3%至港币103.16亿元[4] - 整体营业溢利上升2%至港币73.89亿元[4] - 股东应占基本纯利下跌1%至港币41.37亿元,每股基本盈利亦相应跌至港币0.92元[5] - 股东应占纯利为港币39.70亿元,每股盈利为港币0.88元[6] - 2023年度全年物业租赁收入为103.16亿港元,较去年增长3%[10] - 内地物业租赁收入按人民币计值上升8%,按港币计值计及人民币兑港币贬值影响后,上升3%[10] - 全年租户销售额和租赁收入按人民币计值分别较去年上升23%和8%[11] 内地物业 - 2023年度全年内地物业租赁收入为6263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8%[13] - 内地商场收入增长8%,其中高端商场收入上升9%,次高端商场收入持平[14] - 上海恒隆广场、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无锡恒隆广场等高端商场收入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租出率均在90%以上[16] 香港物业 - 香港的營商環境漸趨回穩,但来自周邊城市和地區的競爭日漸增加[12] - 香港的營商環境漸趨回穩,但来自周邊城市和地區的競爭日漸增加[12] - 香港零售物业组合收入增长4%至港币20.07亿元,整体租出率下跌至95%[37] 公司财务 - 2023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为港币5,352百万元,其中港币占62%,人民币占35%[64] - 借贷总额为港币507.04亿元,其中29%以人民币计值,作为对内地净投资的自然对冲[65] - 公司的淨債項結餘为港幣453.52億元,淨債項股權比率为31.9%,債項股權比率为35.7%[67] 公司社会责任 - 恒隆捐资港幣3,000萬元,与心光盲人院暨學校合作设立「恒隆視障人士獎學及發展金」,支持视障学生的多元发展[80] 公司展望 - 恒隆展望2024年的市场充满变数和挑战,对来年维持审慎态度,同时加强与租户之间的联系及维持收入增长[81] - 恒隆在内地持续加强租赁物业组合和推出多项策略性市场营销活动,预期未来增长将受到推动[82]
恒隆地产(0010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1 16:41
公司业绩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整体收入微降1%至港币52.37亿元[3] - 物业重估影响后,股东应占纯利增加23%至港币23.94亿元[5] - 中期股息每股港币1角8仙,将于2023年9月29日派发[6] - 公司内地租赁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零售租赁收入下降1%,但办公楼租赁收入增长抵消了这一下降[7] - 公司股价未能反映业绩,但公司始终坚信一直做对的事,市场遲早会予以肯定[8] - 公司期盼北京会推出大力刺激经济的措施,措施出台了,但反应可能未如预期[9] - 公司在疫情期间的商业租赁收入表现令人满意,年年破纪录[11] - 六个月内,公司七座高端购物商场的租赁收入全部录得增幅,最高达到23%[12] - 公司七座高端购物商场的租户销售额平均增加42%,表现强劲[14] - 公司七座高端购物商场的租户今年的销售额平均为2019年上半年的三倍多,增幅达217%[15] - 公司内地辦公樓的租賃收入以人民幣计算增加了13%[20] - 香港購物商場的租戶銷售額及租賃收入都有增长,分别較去年同期上升22%和6%[19] - 上半年租賃營業溢利較去年同期上升8%,股東應佔基本純利上升6%至港幣22.46億元[22] - 公司内地物業組合的租賃收入增幅以人民幣計算為66%[21] - 公司的商业租赁物业组合的总租赁收入从未录得下跌[25] - 公司的辦公樓租賃收入增加40%[21] - 公司的股东应占基本纯利攀升31%至港幣24.15億元[22] - 公司的辦公樓租出率高、租金高,属全国首屈一指的辦公樓[24] - 公司的策略并非獨一無二,許多公司都在内地发展、管理并持有商业地产项目[23] - 公司的購物商場往往大大得益於公司的辦公樓[24] - 公司在过去23年中,除了受资产优化计划影响外,只有两年租赁收入下跌,而且两次的跌幅都很轻微,只是低个位数[33] - 无锡恒隆广场的两幢办公楼自开业以来,整体租金持续上升[34] - 上海恒隆广场的两幢办公楼在进行资产优化计划的三年里,租赁收入按年平均下降3%[34] - 无锡恒隆广场在2018至2021年这四年间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接近28%,即使在2022年的异常情况也阻挡不了其升势[30] - 大连恒隆广场租金涨幅可谓惊人,过去两年的租赁收入年均增长率为30%,升势还可能会持续多数年[31] - 昆明恒隆广场和武汉恒隆广场的办公楼租金一直稳步向上,除非市场出现重大调整,否则两座购物商场应该会继续保持良好增长[32] - 公司的办公楼总租赁收入现已接近公司盈利能力第二高的购物商场,即上海港汇恒隆广场[36] - 上海所受衝擊最大,但内地总租赁收入并没有下跌[37] - 商品在国内外的售价大幅拉近,是多年未见的现象[39] - 上周有一家顶级欧洲时尚品牌公布业绩,表示会提高在日本的产品价格[40] - 中国始终是主要时尚品牌最重要的市场,增长仍然强劲[41] - 店铺在公司的购物商场有更好效益[42] - 大眾零售和四星级购物商场不是公司的目标[43] - 新冠疫情对电子商贸是福,对实体零售租赁则是祸[44] - 公司的高端购物商场业绩差距佐证了形势在短期内不会有任何可能逆转[44] - 造成中国经济疲弱的重要原因有四[45] - 疫情防控政策导致人们对前景不明,减少消费,缺乏信心[46] - 政府加强管控网络平台和私人教育机构政策导致商人焦虑,商业活动受阻[47] - 房地产业占整体经济比重很大,泡沫爆破导致经济和社会的难题[49] - 中美关系恶化导致全美的反华情绪,两国关系极难回转[50] - 美国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名,全力打击中国,科技竞争和限制人员资金流动只是个开端[52] - 贸易流动会改变,人员流动和资金流动亦然,会大大加剧通胀压力[53] - 美国极力压制中国,后者别无选择,只能反击[53] - 中美在经济上紧密相连,这次冲突对一般民众造成切身影响[55] - 中美贸易战将导致两败俱伤,最终的大输家很大可能还有美国[56] - 中国政府可能仍需数年方能重振经济,需要专注于提高经营效率和韧性[57] - 现时的大环境变幻莫测且充满风险,风险回报率令人不安[58] - 公司将专注于提高经营效率和韧性,致力成为同业中的佼佼者[59] - 公司将继续完成现有项目,包括杭州恒隆广场和其他酒店项目[60] - 公司正计划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