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科达科技(00519)
icon
搜索文档
诺科达科技(00519)与清华AIR签署合作协议推动产学研应用
智通财经网· 2025-10-02 20:00
合作公告核心内容 - 公司附属公司诺科达智驾与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清华AIR)于2025年9月30日签署合作协议 [1] - 双方将在人工智能产品研发、机器人解决方案及多领域产业应用中构建深度协同伙伴关系 [1] - 合作旨在通过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构建“产业-学术-研究”良性循环,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多领域应用 [1] 合作方背景与优势 - 诺科达智驾扎根香港科学园,专注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应用、研发及提供机器人服务综合解决方案(AI RaaS) [1] - 清华AIR由人工智能领域世界级科学家张亚勤院士创建,聚焦人工智能,拥有深厚的科研积累、顶尖的技术团队及丰富的产学研转化经验 [1][2] - 清华AIR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教育升级及产业赋能,透过产学研结合推动社会进步 [2] 合作模式与领域 - 双方将整合清华AIR的学术资源及科研成果与诺科达智驾在场景落地运营、技术垂直应用与开发等优势 [1] - 在教育市场、商业机器人及无人驾驶领域以联合品牌方式展开合作,共同打造领先解决方案 [1] - 合作将加速技术转化与产品落地,提升竞争力,带来长期增长动能 [1] 产品展示与市场推进 - 将于2025年10月3日至5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Inno4life展会展示合作的AI教育机械人 [1] - 此举旨在加快推进产品在港落地 [1]
诺科达科技(00519.HK)与清华AIR签署合作协议推动产学研应用
格隆汇· 2025-10-02 19:58
合作公告核心观点 - 公司附属公司诺科达智驾与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构建深度协同伙伴关系 [1] - 合作旨在通过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为双方发展注入动力,构建“产业-学术-研究”良性循环 [1] - 合作将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多领域应用,并计划于2025年10月展示合作AI教育机器人产品 [1] 合作细节与领域 - 合作领域涵盖人工智能产品研发、机器人解决方案及多领域产业应用 [1] - 双方将在教育市场、商业机器人及无人驾驶领域以联合品牌方式展开合作 [1] - 合作将整合清华的学术资源与科研成果,结合公司在场景落地运营、技术垂直应用方面的优势 [1] 合作方背景与目标 - 诺科达智驾专注于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应用、研发及提供机器人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扎根香港科学园 [1] - 清华AIR在人工智能研究、前沿技术转化方面拥有领先的科研实力与人才储备 [1] - 合作目标是共同打造领先解决方案,加速技术转化与产品落地,提升竞争力,带来长期增长动能 [1]
诺科达科技(00519) - 自愿公告与清华AIR签署合作协议推动產学研应用
2025-10-02 19:48
合作情况 - 2025年9月30日诺科达智驾与清华AIR签署合作协议[2] - 双方将在教育等领域以联合品牌方式合作[4] 展示安排 - 2025年10月3 - 5日在香港展会展示合作之AI教育机械人[5] 人员信息 - 2025年10月2日公告时,吴瞻明等任相应职位[9]
诺科达科技(00519)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2 16:34
股份信息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法定/注册股份60亿股,面值0.01港元,法定/注册股本6000万港元,本月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30.55105739亿股,库存股份0,已发行股份总数30.55105739亿股,本月无增减[2] 其他 - 公司股份期权不适用[3] - 香港预托证券资料不适用[4]
诺科达科技(00519)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904.6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23:13
业绩表现 - 公司年度收益为3379.5万港元,同比减少17.6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904.6万港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为0.3港仙 [1]
诺科达科技(00519)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29 22:58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下降至3379.5万港元,较上年的4105.7万港元下降17.7%[3] - 公司年度总收益为33,795千港元,同比下降17.7%(2024年:41,057千港元)[25] - 公司年度总收益从2024年的4106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3379万港元,降幅为17.7%[33] - 公司收益由2024财年的41,057,000港元减少7,262,000港元(约18%)至2025财年的33,795,000港元[86] - 毛利下降至1404.4万港元,较上年的2163.0万港元下降35.1%[3] - 年度溢利扭亏为盈,录得712.5万港元,上年为亏损5443.4万港元[4] - 公司年度溢利为7,125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54,434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27] - 公司2025财年录得溢利约7,125,000港元,主要因投资物业公允值增加净额74,522,000港元[73] - 年度业绩扭亏为盈,由亏损54,434,000港元转为盈利7,125,000港元[100] - 公司2024年录得税前亏损,而2025年录得税前溢利,主要由于法律申索拨回1457万港元(2024年为计提4303万港元)[35]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从2024年亏损0.0176港元改善至2025年盈利0.0030港元[38] 各业务分部收益表现 - 物业发展分部收益为19,794千港元,同比下降29.0%(2024年:27,885千港元)[27] - 物业投资分部收益为11,813千港元,同比大幅增长78.5%(2024年:6,616千港元)[27] - AI机器人分部收益为1,409千港元,同比大幅增长1204.6%(2024年:108千港元)[27] - 投资控股分部收益为779千港元,同比下降87.9%(2024年:6,448千港元)[27] - 2025财年物业发展分部收益为19,794,000港元(2024年:27,885,000港元),毛利率约为25%(2024年:约33%)[86] - 物业发展业务确认收益19,794,000港元,整体毛利率为30%[75] 成本和费用 - 公司员工成本从2024年的1292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的1953万港元,增幅为51.2%[35] - 全职雇员人数由32名增加至56名[110] - 员工总成本由12,917,000港元增至19,528,000港元[110] - 销售开支由2024财年的3,890,000港元增加1,392,000港元(约36%)至2025财年的5,282,000港元[94] - 行政费用由27,919,000港元减少6%至26,241,000港元[95] - 研发费用由93,000港元增加约20倍至1,954,000港元[96] - 其他开支由43,031,000港元减少72%至11,889,000港元[97] - 融资成本由10,098,000港元降低22%至7,870,000港元[98] - 公司2025年税项开支为3982万港元,其中递延税项拨备为3954万港元[37] - 税项开支由6,219,000港元增至39,818,000港元[99] 投资物业表现 - 投资物业公允值增加净额大幅上升至7452.2万港元,较上年的2624.3万港元增长184.0%[3] - 投资物业价值显著增加至8.558亿港元,较上年的4.076亿港元增长110.0%[5] - 投资物业公允值增加净额为74,522千港元[28] - 物业投资分部投资物业公允值增加净额为2624万港元[30] - 2025财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增加净额为74,522,000港元(2024年:26,243,000港元)[90] - 投资物业公允值从2024年初的4.08亿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末的8.56亿港元,主要由于转入及公允值增加[41] - 持作销售物业转为投资物业,总账面值约人民币4.13728亿元(约4.52164亿港元),较2024年约人民币9382.6万元(约1.00741亿港元)增长340.9%[43] - 位于中国的投资物业(转自持作销售物业)账面值7.33915亿港元,较2024年的1.41224亿港元增长419.6%[43] - 无锡地区停车位及商业单元账面值由2024财年的597,693,000港元增加136,222,000港元至733,915,000港元[90] - 香港地区甲级办公楼估值由266,400,000港元减少61,700,000港元至204,700,000港元[90] - 香港金钟道力宝中心分拆物业公允值下降至2.047亿港元,较上年减少6170万港元[76] - 香港投资物业公允值在2025财年下降6170万港元,2024财年下降1450万港元[76] - 无锡物业项目剩余商业单位约5.4万平方米调整为出租用途,停车场及商业公允值分别为4287.4万港元和6.91041亿港元[77] - 投资物业贡献租金及管理收入合计1181.3万港元,较上年的661.6万港元增长[77] - 投资物业产生的租金收入约为6,528,000港元(2024年约为5,330,000港元)[68] - 已抵押投资物业账面值1.219亿港元,较2024年的2.664亿港元下降54.2%[43] - 投资物业遭法院冻结,账面值约人民币5902.5万元(约6450.8万港元),较2024年的人民币1120.9万元(约1203.5万港元)增长426.5%[42] - 另有投资物业遭诉讼冻结,账面值约人民币7599.9万元(约8087.3万港元),2024年为零[42] - 分类为持作销售的非流动资产新增82,800千港元的投资物业[56] [57] 金融资产表现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下降至4040.9万港元,较上年的1.248亿港元下降67.6%[5] - 出售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收益净额为15,093千港元[28]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值减少净额为19,920千港元[28] - 公司投资控股分部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值减少净额为1464万港元[30]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的利息及股息收入为77.9万港元,较上年的644.8万港元大幅下降[78] - 出售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收益净额为1509.3万港元,较上年的73.8万港元显著增长[78]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值减少净额为1992万港元,上年为1456.6万港元[78] - 持有卓尔智联9440.1万股普通股,占其已发行股本约0.8%,投资公允值约为1840.8万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约1.5%[78] - 2025财年出售金融资产收益净额为15,093,000港元(2024年:738,000港元),主要来自退出字节跳动相关基金的10,976,000港元[88]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减少净额由2024财年的14,636,000港元增加5,284,000港元(约36%)至2025财年的19,920,000港元[89]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总额4040.9万港元,较2024年的1.24844亿港元下降67.6%[44] - 非上市投资基金账面值1796.2万港元,较2024年的7172.4万港元下降75.0%[44] - 上市股本证券(香港)账面值1958.4万港元,较2024年的4952.8万港元下降60.5%[44] - 对Green Asia基金投资的赎回款项1944.5万港元已计入其他应收款项,较2024年的2191.8万港元下降11.3%[46] - 对Huangpu River基金投资已赎回,代价约681.4万美元(约5280.9万港元)[47] - 出售金山投资组合下Horizon Robotics股份获得赎回对价约5280.9万港元,确认出售净收益209.7万港元[80]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持作销售的物业价值下降至1.051亿港元,较上年的5.788亿港元下降81.8%[5] - 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增加至7019.8万港元,较上年的4767.1万港元增长47.3%[5] - 带息借贷下降至1.782亿港元,较上年的1.999亿港元下降10.9%[5] - 资产净额增至7.874亿港元,较上年的7.725亿港元增长1.9%[6] - 公司总资产为12.74亿港元,总负债为5.01亿港元,净资产为7.73亿港元[30] - 持作销售的物业账面价值为105,125千港元,可收回价值为578,836千港元[50] - 年内约4.137亿人民币(约4.522亿港元)的持作销售物业转为投资物业[50] - 截至报告期末,约8.765亿人民币(约9.579亿港元)的持作销售物业预期将在超过12个月后收回[51] - 其他应收款项中,一笔19,394千港元的贷款已逾期并进入清盘程序[53] - 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31,536千港元,其中包含19,445千港元的赎回款项[53]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161,378千港元,其中94,391千港元为应付第三方账款[58] - 应付第三方账款中,86,666千港元(占比约92%)账龄超过365天[59] - 合约负债期末余额为9,330千港元,年内确认为收益的金额为15,759千港元[60] - 公司带息借贷总额为178,186千港元,其中166,971千港元为有抵押银行借贷[64] - 有抵押银行借贷的实际年利率为4.3%(2024年为5.1%)[65] - 其他无抵押借贷中,约7,936,000港元按年利率10%计息,约3,279,000港元不计息[68] - 流动比率由约1.98倍降至约1.04倍[101] - 资产负债比率由约26%降至约23%[101] 法律申索事项 - 法律申索拨备拨回为14,569千港元[25][28] - 物业发展分部计提法律申索拨备4303万港元[30] - 法律申索拨备期末余额为28,759千港元,年内拨回了14,569千港元[60] - 公司就第二判决提出上诉,涉及需返还的工程款项保证金为人民币20,000,000元[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根据第二判决拨回法律索赔拨备约人民币13,681,000元(约14,569,000港元)[63] - 公司2025财年冲回诉讼拨备约14,569,000港元计入其他收入,诉讼拨备调整为约27,997,000港元[87] - 第三次诉讼中,原告2寻求公司支付未偿付建设费用及利息约人民币25,520,000元[71] 其他运营和财务数据 - AI机器人板块已签约未确认收入合计约为473万港元[8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签约但未交付物业的合约销售额约为13,898,000港元[75] - 公司于2025财政年度未购入、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且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16] 融资活动 - 认购事项以每股0.068港元配发及发行550,000,000股新股,所得款项净额约36,558,000港元[114] - 认购价较协议日期收市价0.082港元折让约17%,较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约0.084港元折让约19%[114] - 所得款项净额中约26,558,000港元(72.65%)用作一般营运资金,约10,000,000港元(27.35%)转为AI机器人技术开发费用[114][1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所得款项净额余额为8,557,000港元,预计于2026年2月28日前全部动用[114][1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用于AI机器人技术的10,000,000港元款项已动用1,443,000港元,未动用金额为8,557,000港元[1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原计划用于融资成本的10,000,000港元和行政费用的16,558,000港元已全部动用[115] 公司管治 - 公司主席吴瞻明先生兼任署理行政总裁,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118] - 2025财政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及全年业绩已获审核委员会审阅并由董事会批准[120] - 初步公告中的关键财务数据已获核数师富睿玛泽会计师事务所同意[121]
港股异动 | 诺科达科技(00519)盈喜后涨超16% 预计全年扭亏为盈赚1142.7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10:38
股价表现 - 诺科达科技发布盈喜后股价上涨16.57%至0.204港元 成交额136.96万港元 [1]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预计实现股东应占溢利约1142.7万港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5060.7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业绩改善主要源于投资物业公允值收益升至7452万港元 期内冲回拨备计提约1457万港元 出售金融资产收益1412万港元 递延税项升至3926万港元 [1] 战略转型 - 2025年初启动业务转型升级 深度盘活无锡资产商业价值 [1] - 依托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方向 着力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建设与运营 [1] - 通过AI RaaS运营中心和国际营销中心推动产业园智能机器人产品展示与全球化销售 [1]
诺科达科技盈喜后涨超16% 预计全年扭亏为盈赚1142.7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23 10:36
股价表现 - 盈喜公告后股价单日上涨16.57%至0.204港元 成交额136.96万港元 [1] 财务业绩预测 - 2025财年预计实现股东应占溢利约1142.7万港元 上年同期为亏损5060.7万港元 [1] - 业绩扭亏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投资物业公允值收益升至7452万港元 冲回拨备计提约1457万港元 出售金融资产收益1412万港元 递延税项升至3926万港元 [1] 战略转型举措 - 2025年初启动业务转型升级 重点盘活无锡资产商业价值 [1] - 依托人工智能+产业政策 着力建设运营智能机器人产业园 [1] - 通过AI RaaS运营中心和国际营销中心推动产品展示与全球化销售 [1]
诺科达科技发盈喜 预计年度股东应占溢利约1142.7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22 21:08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财年预计实现股东应占溢利约1142.7万港元 较2024财年亏损5060.7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投资物业公允值收益大幅增加至7452.2万港元 较2024财年2624.3万港元增长184% [2] - 金融资产出售收益净额约1411.8万港元 2024财年无重大金额记录 [2] 会计处理变动 - 拨备项目由2024财年计提4303.1万港元转为2025财年冲回1456.9万港元 产生正向影响 [2] - 递延税项由569.4万港元增至3926.4万港元 增幅达589% [2] - 2025财年确认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1188.9万港元 2024财年无重大金额 [2] 战略转型 - 公司2025年初启动业务转型升级 重点盘活无锡资产商业价值 [3] - 依托人工智能+产业政策 着力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建设与运营 [3] - 通过AI RaaS运营中心和国际营销中心推动产品展示与全球化销售 [3]
诺科达科技(00519.HK)盈喜:预期2025财年公司持有人应占溢利约1142.7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9-22 21:05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录得公司持有人应占溢利约1142.7万港元 而上一财年同期录得亏损约5060.7万港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业务转型 - 公司于2025年初启动业务转型升级 深度盘活无锡资产的商业价值 [1] - 依托集团发展战略和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方向 着力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园的建设和运营 [1] - 通过集团AIRaaS(机器人即服务)运营中心和国际营销中心的赋能 推动产业园智能机器人的产品展示和全球化销售 [1] 战略目标 - 以资产转型的协同效应 不断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和资产增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