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机器人
搜索文档
年入1800亿,刘强东爆改京东物流
搜狐财经· 2025-10-15 19:12
公司战略与财务表现 - 公司物流科技研发投入近三年(2022-2024年)累计超100亿元,显著高于行业主要竞争对手顺丰同期的70亿元投入[2][16][17] - 公司2024年营收达1828亿元,净利润70亿元,市值超过800亿港元(约750亿元),毛利率从2021年上市时的5%提升至2024年的10%[3][19] - 公司外部客户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从2021年的56%上升至2024年的70%,业务独立性增强[19] - 公司库存周转效率领先,近三年库存周转天数约为30天,优于亚马逊的40天,目标未来降至20天[17] 物流科技产品与“狼族”矩阵 - 公司推出首款自研L4级无人轻卡,载货空间24立方米,续航400公里,主要用于大型仓库至配送站的干线运输,运载量是普通货车的3倍并可24小时工作[2][4] - 第六代无人智能配送车已规模化商用,货箱容积4立方米,最大载重1000公斤,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用于城区内“最后一公里”配送[2][6] - 公司构建“狼族”系列自动化产品矩阵,包括无人车“独狼”、无人机“飞狼”、搬运机器人AGV“地狼”、分拨墙“保姆狼”、机械臂“异狼”及解决方案“智狼”[13] - “智狼”解决方案(含飞梯机器人和搬运机器人)已于2024年在仓内规模化部署近万台,并开始向外部客户推广[13] - 公司2025年初申请“战狼”、“群狼”等商标,计划打造物流无人化产品品牌矩阵[15] 技术合作与外部采购 - 无人轻卡与广汽旗下祺迹汽车合作研发,由祺迹提供整车生产,自动驾驶软件算法由双方共同研发[4] - 在末端配送场景下,公司采购新石器无人车产品作为主要外部解决方案[8] 管理层与组织变动 - 公司自动驾驶业务核心团队曾发生变动,原X事业部总裁肖军及无人车项目核心成员孔旗、朱伟铖、庄立于2021年离职并创立九识智能[9] - 2025年8月底,公司引入元戎启行技术合伙人蔡一奇担任智能配送车项目新负责人,直接向CEO胡伟汇报[11] - 公司CEO历经数次变更,从首任CEO王振辉到余睿,现任CEO为胡伟,其曾长期担任京东产发CEO,管理包括“亚洲一号”智能仓库在内的物流设施[11][12]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物流无人配送领域创业公司融资活跃,九识智能在2025年获得近3亿美元B轮投资,行深智能、白犀牛、新石器等同行也在2025年获得新融资[10] - 行业正推动生成式AI与物流场景结合,公司于2025年9月发布物流场景AI大模型“超脑2.0”,用于优化和调度人、车、货等要素[15]
年入1800亿,刘强东爆改京东物流
创业邦· 2025-10-15 19:00
公司战略与财务表现 - 公司物流业务是整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不仅支撑平台高效运转,也为外部客户提供物流服务[4] - 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累计超100亿元,显著高于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的70亿元投入[3][23] - 公司2024年营收达1828亿元,净利润70亿元,市值约800多亿港元[4][25] - 公司毛利率从2021年上市时的5%提升至2024年的10%,逐步接近行业领先水平的13%[25] - 公司外部客户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56%提升至2024年的70%,业务独立性增强[25] - 公司库存周转天数约为30天,优于国际电商同行的40天水平,并计划未来降至20天[23] 物流科技产品矩阵 - 公司推出首款L4级无人轻卡,载货空间24立方米,续航400公里,主要用于仓库至配送站运输[3][6] - 无人轻卡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单次运载量是普通货车3倍,显著节省人力与时间成本[6] - 第六代智能配送车实现规模化商用,货箱容积4立方米,最大载重1000公斤,适用于最后一公里配送[3][8] - 智能配送车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支持全天候运行,已在多城市部署但规模仍有限[8] - 公司产品线统称为"狼族"系列,包括独狼(智能车)、飞狼(无人机)、地狼(AGV)等分类[18] - 仓库自动化产品"智狼"已于2024年规模化部署近万台,并开始向外部客户推广[18] 技术研发与生态合作 - 公司自研无人轻卡与祺迹汽车合作生产,自动驾驶算法由双方共同研发[6] - 除自研产品外,公司采购新石器等第三方无人车用于末端配送场景[10] - 公司推出物流场景AI大模型超脑2.0,可对人、车、货等要素进行优化调度[21] - 公司申请"战狼"、"群狼"等商标,计划构建物流无人化产品品牌矩阵[20] - 公司拥有1600多个自营仓库及2000多个第三方云仓,管理超500万种在库商品[23] 组织架构与业务拓展 - 公司X事业部于2016年成立,核心团队后离职创立九识智能,后者2025年获近3亿美元B轮融资[12][13] - 2025年公司引入元戎启行技术合伙人蔡一奇担任智能配送车项目新负责人[14] - 公司CEO历经多次变更,现任CEO胡伟曾负责仓储设施建设,其管理的仓库自动化水平达90%以上[14][15] - 公司2022年以90亿元收购德邦快递,2025年以2.7亿美元获得达达即时配送业务,完善全链路布局[16]
专访丨中国机器人产业跃升为全球制造业自动化的重要引擎——访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伊藤孝幸
新华网· 2025-10-13 11:28
全球及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新安装工业机器人54.2万台,较10年前翻了一番多 [1] - 中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29.5万台,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 [1] - 日本、美国、韩国新安装量分别为4.45万台、3.42万台和3.06万台 [1] - 亚洲地区新安装机器人占全球74%,欧洲和美洲分别占16%和9% [1] 中国机器人产业地位与作用 - 中国机器人产业跃升为全球制造业自动化的重要引擎 [1] - 中国在新安装机器人方面实现逆势增长,与主要经济体普遍放缓态势形成鲜明对比 [1] - 中国在全球机器人产业中发挥需求引擎的关键作用,庞大的市场需求推动本土制造商快速成长并带动国际供应链协同发展 [1] 中国机器人应用领域与趋势 - 电子行业稳步发展带动对精密装配机器人的强劲需求 [2] - 金属机械行业在高端制造转型中加快采用焊接、搬运等机器人技术 [2] - 金属加工、食品、纺织和木材加工等行业自动化应用迅速增长,彰显制造业结构升级步伐 [2] - 工业机器人已在工厂和实验室广泛部署,中小型制造企业也在高效应用先进机器人技术 [2] - 人形机器人受到越来越多关注,该细分领域未来几年将迅速发展 [2] 中国机器人产业技术现状与全球合作 - 中国在高端控制系统和核心零部件上仍有提升空间,但整体进展令人瞩目 [2] - 随着科研投入不断增长,技术差距正迅速缩小 [2] - 中国与德国、日本等传统机器人强国具有互补优势,通过合作可以加快全球工业升级,实现互利共赢 [2] 未来市场展望 - 全球机器人市场在未来几年将保持年均约10%的增长 [3] - 中国仍将是全球机器人产业最重要、最具活力的市场 [3] - 中国机器人产业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提升技术水平,不仅重塑中国制造业,也为全球机器人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3]
诺科达科技(00519)预计智能机器人业务近期规模化发展前景广阔
智通财经网· 2025-10-08 20:20
业务发展阶段 - 2025年度智能机器人业务完成由一到十的突破和由点到面的跨越 正式迈向由十至百的规模化增长新阶段 [1] - 业务创新及扩张成效全面显现 [1] 香港市场表现 - 香港市场作为战略基石 已实现新场景 新应用 新客户三重突破 [1] - 智慧解决方案成功进入皇后山邨 嘉褔邨等公共屋邨 以及多个大型屋苑 医院 核心商场 康乐公园等多元场景 [1] - 搬运机器人承接垃圾分类及转运等重体力工作 有效降低工人受伤风险并提升作业效率 [1] - 安防 清洁 礼宾等机器人的本土化设计及应用获广泛认可 [1] - 与特区政府相关部门 主要地产发展商 大型物业管理公司及公共服务机构建立深度合作 [1] - 品牌认可度与客户黏性持续提升 为商业模式与产品的跨场景复制奠定坚实基础 [1] 国际市场拓展 - 国际市场布局同步提速 依托香港超级联系人优势 [1] - 智能机器人已正式落地中东 东南亚及欧洲地区 在智慧城市领域实现商业化验证 [1] - 与中东 东南亚 欧洲 北美等多地伙伴推进跨领域合作 [1] 技术与运营能力 - 通过香港科学园基地强化技术储备 [2] - 叠加专业出海团队部署与营销智能体研发优势 [2] - 可高效复制香港成熟经验至全球市场 [2] 行业与市场前景 - 伴随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增长 [2] - 预计公司智能机器人业务近期的规模化发展前景广阔 [2]
诺科达科技(00519.HK)集团智能机器人业务完成由一到十的突破
格隆汇· 2025-10-08 20:17
业务发展阶段 - 公司智能机器人业务在2025年度完成由一到十的突破和由点到面的跨越 正式迈向由十至百的规模化增长新阶段 [1] - 业务创新及扩张成效全面显现 [1] 香港市场表现 - 香港市场作为战略基石 已实现新场景 新应用 新客户三重突破 [1] - 智慧解决方案成功进入皇后山邨 嘉褔邨等公共屋邨 以及多个大型屋苑 医院 核心商场 康乐公园等多元场景 [1] - 搬运机器人承接垃圾分类及转运等重体力工作 有效降低工人受伤风险并提升作业效率 [1] - 安防 清洁 礼宾等机器人的本土化设计及应用获广泛认可 [1] - 公司已与特区政府相关部门 主要地产发展商 大型物业管理公司及公共服务机构建立深度合作 [1] - 品牌认可度与客户黏性持续提升 为商业模式与产品的跨场景复制奠定坚实基础 [1] 国际市场拓展 - 国际市场布局同步提速 智能机器人已正式落地中东 东南亚及欧洲地区 [1] - 依托香港超级联系人优势 在智慧城市领域实现商业化验证 [1] - 公司与中东 东南亚 欧洲 北美等多地夥伴推进跨领域合作 [1] 技术与能力建设 - 公司通过香港科学园基地强化技术储备 [2] - 叠加专业出海团队部署与营销智能体研发优势 可高效复制香港成熟经验至全球市场 [2] 行业与前景 - 伴随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增长 预计公司智能机器人业务近期的规模化发展前景广阔 [2]
诺科达科技(00519) - 自愿性公告智能机器人业务落地更新
2025-10-08 20:01
业绩总结 - 2025年度公司智能机器人业务完成由一到十的突破,迈向规模化增长新阶段[3] 市场扩张 - 香港市场智慧解决方案进入公共屋邨及多元场景[3] - 智能机器人已落地中东、东南亚及欧洲地区[7] 业务合作 - 集团与特区政府部门、地产商建立深度合作[3] - 公司与多地伙伴推进跨领域合作[7] 产品应用 - 清洁、巡逻等多种机器人应用于不同场景[5][6] 未来展望 - 公司智能机器人业务近期规模化发展前景广阔[7]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广发基金联合上海证券报举办机器人产业链沙龙-基金-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5 09:23
活动背景与主题 - 广发基金联合上海证券报和广东省机器人协会在广州举办"上证投资汇"活动 主题聚焦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机遇[1] - 活动邀请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围绕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产业链协同和成本降低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1]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商业化进程持续提速[1] - 行业面临成本高、交期长、服务难等痛点 高端减速器、力矩传感器、编码器等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 价格昂贵推高生产成本[1] - 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处在由大变强的重要关口 核心零部件自主化被视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1] 技术突破与国产化进展 - 已有企业攻克高性能谐波减速器、高精度编码器、一体化关节模组、六维力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核心功能部件技术 打破智能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 实现全国产化[2] - 机器人产业数字化进程呈现三大趋势:技术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化平台化延伸、市场应用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加速渗透、产业协同创新模式不断成熟[2] 供应链管理与成本优化策略 - 产品研发阶段优先保障质量与性能 待规模效应形成后依托中国企业量产能力优化生产流程与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3] - 供应链管理遵循"可靠性—性能—成本"优先级原则 可靠零部件可避免问题排查延误 让团队聚焦功能开发与算法优化[3] - 新产品设计阶段需从系统性设计整体视角出发统筹规划 通过提升产品良率与生产效率减少损耗优化流程进一步降低成本[3] 行业应用与产业化成果 - 企业技术已在家居制造行业实现部署应用 自主研发轨道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和上下料机器人深度融入智能生产线 助力客户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人均产值[4] - 广发基金"新质生产力"主题系列活动覆盖智能物联、低空经济、智能家居、现代农业、新能源汽车等多个产业领域 助力企业探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向[4]
运机集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两成 将持续推进业务国际化和产品智能化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8-26 12:3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8亿元 同比增长48.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37.97万元 同比增长20.35% [2] - 2023年净利润基数为1.02亿元 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50%且已达成目标 [4] 业务发展 - 成功签订几内亚铝土矿项目EPC合同 金额达4.06亿美元(约29.26亿元) 创全球最长里程带式输送机纪录 [2] - 出口产品营收占比达55.62% 预计全年海外收入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3][4] - 改变以价格竞争为主的营销模式 突出技术解决方案和服务增值 上半年项目中标率与平均合同金额双提升 [4] 技术创新 - 与华为成立联合创新中心 成功开发矿山智能工业巡检机器人V1.0并投入非洲矿山应用 [3] - 持续推进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产品研发 [3] - 打造"矿石流"全场景数智化集成解决方案 赋能矿山、散料输送港口与装备制造行业智能升级 [3] 战略规划 - 坚持业务国际化与产品智能化双核心战略 [3] - EPC总包模式提供"设计-制造-运维"全链条服务 具备更高利润优势 [5] - 海外本地化服务网络增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 [4] 行业前景 - 全球矿业资本开支持续复苏 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采矿产能扩张推动长距离输送设备需求 [5] - 智能化转型助力收入提升 与华为合作的搬运机器人可嵌入5G矿山系统形成"硬件+软件+数据"闭环 [5] - 公司大部分订单集中交付和工程验收在下半年 管理层对完成全年业绩目标充满信心 [4][5]
兰剑智能(688557.SH):相关智能算法已经部署和应用在了仓储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产品中
格隆汇· 2025-08-22 15:53
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应用具身智能技术于物流领域 包括轮式机器人产品研发 通过视觉感知识别和自主学习算法提升拆码垛精准度与效率 [1] - 通过语音模型和自主学习算法提高AGV叉车机器人指令获取与自主运行存取效率 扩大应用范围 [1] - 已部署视觉识别纠偏 视觉盘点 品相相关性分析等智能算法于仓储机器人和搬运机器人产品中 [1] 未来发展方向 - 将持续探索基于强化学习 人机交互 视觉感知等人工智能算法的技术开发 [1] - 重点提升物流机器人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1]
鲁股观察 | 智慧物流赛道发力,兰剑智能海外与研发双轮驱动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21 15:49
公司概况 - 兰剑智能是智慧物流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业务围绕智能机器人与智慧物流系统展开,形成"硬件+软件+服务"全链条业务模式 [2][3] - 主要产品包括仓储机器人、穿梭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以及托盘级/料箱级密集储分一体系统 [3] - 拥有方案仿真设计(数字孪生平台)和软硬件自研自产两大核心优势,技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烟草、医药等复杂场景 [3] 市场布局 - 国内覆盖烟草、医药、电商等传统领域,并拓展新能源、航空航天、半导体等新兴行业 [4] - 海外通过德国、美国、匈牙利子公司构建全球服务网络,上半年海外收入5628.13万元,同比增长164.10% [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23亿元(同比+19.54%),归母净利润4136.26万元(同比+11.89%)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上年同期-6018.01万元转为153.72万元,显著改善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7亿元(同比+147.09%),净利润164.49万元实现扭亏 [5] 订单与研发 - 上半年新增订单15亿元(同比+96%),在手订单20.6亿元(同比+56.89%),海外项目落地1.4亿元 [6] - 研发投入6436.79万元(同比+18.21%),占营收比例10.33%,拥有444项自主知识产权(含103项发明专利) [6][7] 技术创新 - 推出分布式超低压直流电辊筒输送系统、混合托盘输送系统等新产品,开发酿酒行业专用堆垛机、10吨级RGV等针对性装备 [7] 股东回报 - 2024年度现金分红3372.86万元(每10股派3.3元),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45亿元,分红率30.29% [8] - 启动首份股份回购计划(1000-2000万元),已回购15.19万股(占比0.15%),拟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