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银国际控股(00668)

搜索文档
605255 9连板!300668 尾盘异动!
证券时报· 2025-09-03 17:2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走势分化 沪指跌1.16%报3813.56点 深证成指跌0.65%报12472点 创业板指涨0.95%报2899.37点 上证50、科创50、北证50指数均跌逾1%[2]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3961亿元 较此前一日减少5167亿元 超4500只个股下跌[2] - 金融板块集体走低 券商、保险、银行板块承压 国盛金控一度逼近跌停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跌超2%[2] 固态电池概念板块表现 - 固态电池概念逆市活跃 海博思创、泰和科技20%涨停 亿纬锂能涨12.08% 鹿山新材连续两日涨停[4][5] - 亿纬锂能成都固态电池研究院量产基地正式揭牌 "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能量密度达300Wh/kg[6] - 成都基地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 一期2025年12月建成 二期20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交付[6]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2025年9月召开固态电池团体标准审查会 参会单位包括比亚迪、清华大学等重量级机构[6] 创新药与黄金概念表现 - 创新药概念逆市活跃 百花医药、辰欣药业、人福医药等涨停 百利天恒涨超13%续创新高[2] - 黄金概念热度不减 西部黄金斩获3连板[2] 天普股份异常波动 - 天普股份连续9个交易日涨停 报62.81元/股创历史新高 总市值84亿元[8][9] - 公司发布异常波动公告 称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1亿元同比下降3.44% 净利润1129.8万元同比下降16.08%[11] - 控股股东变更 中昊芯英和海南芯繁合计持有天普控股50.01%股权 杨龚轶凡将成为实际控制人[11][12] 杰恩设计尾盘异动 - 杰恩设计尾盘最后一分钟直线拉升超20% 收涨17.71%报20.6元/股 总市值25亿元[14] - 公司上半年营收2.34亿元同比减少8.65% 归母净利润亏损58.87万元同比由盈转亏[16][17]
605255,9连板!300668,尾盘异动!
证券时报· 2025-09-03 17:17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走势分化,沪指跌1.16%报3813.56点,深证成指跌0.65%报12472点,创业板指涨0.95%报2899.37点,上证50、科创50、北证50指数均跌逾1%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3961亿元,较此前一日减少5167亿元 [1] - 场内超4500股下跌,金融板块(券商、保险、银行)及军工板块大幅下挫,创新药、固态电池、光刻机及黄金概念逆市活跃 [2] 固态电池概念板块 - 固态电池概念盘中走势活跃,海博思创和泰和科技20%涨停,亿纬锂能涨超12%,鹿山新材连续两日涨停 [3] - 亿纬锂能成都固态电池研究院量产基地正式揭牌,"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能量密度达300Wh/kg,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 [5]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2025年9月召开固态电池团体标准审查会,参会单位包括比亚迪、清华大学等重量级机构,推动产业化进程加速 [5] - 华西证券认为固态电池是下一代电池技术方向,随着技术成熟和产业链完善,产业化进程将加速 [6] 个股异动表现 - 天普股份连续9个交易日涨停,报62.81元/股,总市值84亿元,公司公告称股价严重脱离基本面,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 [7][9] - 天普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下降3.44%,净利润1129.8万元同比下降16.08%,实际控制人拟变更为杨龚轶凡 [10] - 杰恩设计尾盘最后一分钟直线拉升超20%,收涨17.71%报20.6元/股,总市值25亿元 [12] - 杰恩设计上半年营业收入2.34亿元同比减少8.65%,归母净利润亏损58.87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14][15] 其他活跃板块 - 创新药概念逆市活跃,百花医药、辰欣药业、人福医药等涨停,百利天恒涨超13% [2] - 光刻机概念盘中拉升,泰和科技20%涨停,苏大维格涨11% [2] - 黄金概念热度不减,西部黄金斩获3连板 [2]
300668,最后一分钟异动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15:39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盘面上,光伏设备板块午后走强,上能电气"20cm"涨停,阳光电源涨近16%;CPO概念股震荡拉升,中际旭创涨超10%,股价续创新高,长飞光纤走出8 天5板。下跌方面,非银金融、农业等板块跌幅靠前;券商股集体调整,国盛金控跌超7%。 杰恩设计(300668)尾盘异动,距离收盘还有1分钟,股价从下跌3.31%直线拉升,截至收盘报20.60元/股,涨幅17.71%。 9月3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16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截至收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上证指数报3813.56点,跌1.16%;深证成指报12472.00点,跌 0.65%;创业板指报2899.37点,涨0.95%。 ...
东银国际控股(0066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21 16:4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376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7.1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约1490万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约1070万港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107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700万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收益37,55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35,073千港元增长7.06%;期内溢利14,93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10,669千港元增长39.99%;每股盈利0.84港仙,较2023年同期0.55港仙增长52.73%[4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综合开支34,49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52,175千港元减少33.88%;期内综合开支总额19,56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41,506千港元减少52.87%[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318,74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324,472千港元减少1.76%;流动资产669,42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678,099千港元减少1.28%[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64,44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59,290千港元增长8.70%;非流动负债5,41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5,412千港元增长0.07%[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918,30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937,869千港元减少2.08%[44]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10,69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6,980千港元增长53.27%;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溢利4,24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3,689千港元增长14.93%[42]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开支总额25,36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34,987千港元减少27.49%;非控股权益应占全面收入总额5,80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6,519千港元减少10.92%[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7.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882.4万港元[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1777.1万港元,2023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1818.5万港元[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67.9万港元,2023年同期产生现金净额为2473.1万港元[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增加净额为862万港元,2023年同期减少净额为2227.8万港元[46] - 2024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为1.4408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9504.8万港元[46]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58.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7.4万港元[57]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132.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 - 429.5万港元[58]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收入净额为114.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88.9万港元[59] - 2024年上半年即期税项(中国企业所得税)为643.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711.3万港元,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 [60] - 2024年上半年股息预扣税拨备约63.4万港元,2023年约为133万港元[60]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扣除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5000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115.3万港元、产生租金收入之投资物业的直接经营开支116.8万港元[61]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派付、宣派或拟派股息[62]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计算中盈利为1069.8万港元,股份加权平均数为127403.9万股;2023年同期盈利为698万港元,股份加权平均数相同[63]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按公平值计量期末结余为28871.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570.2万港元[64] - 2024年6月30日,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上市股本证券-持作买卖为707.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97.7万港元[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花卉及植物收益为152.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24.3万港元[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为818.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42万港元[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提供融资之收入为278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741万港元[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约之总收益为375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507.3万港元[54] - 2024年6月30日固定利率应收贷款(减信贷亏损拨备)为501,15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5,465千港元,该等贷款实际年利率为9.4%至11.0%[6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减信贷亏损拨备)为3,91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542千港元[67]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均为1,174,378千港元,对应1,274,039,000股普通股[68] - 2024年上半年向重庆新东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支付物业管理费用为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2千港元[69] - 2024年6月30日对重庆新东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其他应付款项为5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3千港元[70] - 2024年6月30日对重庆东锦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其他应付款项为84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63千港元[70] - 2024年上半年主要管理层成员短期福利为2,798千港元,离职后福利为26千港元,总计2,824千港元;2023年同期短期福利为2,324千港元,离职后福利为27千港元,总计2,351千港元[72] - 2024年6月30日经营租赁一年内应收取未贴现租赁付款为3,98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866千港元[73] - 2024年6月30日经营租赁未来应收取未贴现租赁付款总计19,46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596千港元[73] - 集团经营租赁初步租期通常持续1年至9年,2023年12月31日为1年至10年,租约不包括或然租金[73] 东葵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拥有77.58%股权的上海东葵,2024年上半年东葵业务分部贡献收益约278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1.46%[3] - 2024年上半年,东葵业务分部除税后溢利约220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2010万港元[3] - 2024年下半年,上海东葵将资源重心放在保理/再保理业务上[20] 贷款融资及保理/再保理业务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与9名借款人订立贷款融资及保理/再保理协议,2023年12月31日为9名[3] - 2024年1月15日,上海东葵以约210万港元向重庆隆雅特购买机器及设备并租回,年利率9.80%[4] - 2024年4月19日,上海东锐为武汉合纵提供约2040万港元融资,年利率12.00%[5] - 2023年9月15日,上海东锐为上海翃眩提供约1930万港元融资,年利率11.00%[5] - 2023年9月15日,上海东锐为重庆璞美提供约970万港元融资,年利率11.00%[6] - 2023年9月15日,上海东锐与盛世订立再保理协议,融资由约860万元(约920万港元)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约750万元(约810万港元),年利率9.41%[8] - 2023年10月11日,上海东锐与重庆潮丰订立保理协议,融资由约5840万元(约6270万港元)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5300万元(约5690万港元),年利率10.00%[8] - 2023年10月17日,上海东锐与重庆茂同订立保理协议,融资由约4440万元(约4770万港元)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4000万元(约4300万港元),年利率11.00%[9] - 2023年10月31日,上海东锐与盛世订立再保理协议,融资由2900万元(约3110万港元)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约2650万元(约2850万港元),年利率9.41%[10] - 2023年11月6日,上海东锐与重庆柏翠订立保理协议,融资由约7440万元(约7990万港元)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6700万元(约7200万港元),年利率11.00%[11] - 2023年11月28日,上海东锐与上海翃眩订立保理协议,融资由约4110万元(约4410万港元)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3700万元(约3970万港元),年利率11.00%[11] - 2023年12月19日,上海东锐与重庆茂同订立保理协议,融资由约2220万元(约2380万港元)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2000万元(约2150万港元),年利率11.00%[12] - 2023年12月22日,上海东锐与磐屿订立再保理协议,融资由约1890万元(约2030万港元)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1730万元(约1860万港元),年利率9.41%[1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贷款总额约为5.012亿港元,2023年约为4.955亿港元[13] - 2024年6月30日,贷款融资业务账面总值2194千港元,亏损拨备46千港元,账面净值2148千港元;保理/再保理业务账面总值499620千港元,亏损拨备614千港元,账面净值499006千港元[13] 投资控股及物业相关业务情况 - 公司持有70%股权的附属公司重庆宝旭从事东东摩投资控股业务,东东摩总楼面面积为18,043.45平方米[14] - 2024年4月25日,三亚清石同意购买成都办公室,总面积分别为1,437.93平方米及474.76平方米,总代价为人民币1,900万元(约等于2,040万港元)[15] - 2023年6月,三亚清石与租户为成都办公室签订近10年租赁协议,每年租金约人民币160万元(约等于170万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持有物业投资分部贡献收益约820万港元(2023年:约640万港元),除税后溢利约370万港元(2023年:约340万港元)[16] - 2023年6月集团已与租户就成都办公室签订近10年的租赁合同[24] 销售花卉及植物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花卉及植物分部贡献收益约150万港元(2023年:约120万港元),除税后溢利约17,000港元(2023年:约10万港元)[17] 不良资产管理业务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不良资产管理分部无收益及除税后溢利或亏损(2023年:无)[18] 政策相关情况 - 2024年2月3日,上海市政府发布通知支持商业保理公司办理基于真实国际贸易背景的商业保理业务等[21] - 2024年1月重庆商务委发布支持首店经济发展的15条措施[22] - 2024年4月26日重庆市政府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22] - 2024年1月24日重庆市政府公布房产政策修改决定,同日住建委发布房地产政策调整通知[25] - 2024年5月20日重庆市发布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的通知,涉及6条措施[25] - 2024年6月14日重庆市住建委印发住房发展计划[25] 公司业务部署与决策 - 公司将留意国内外经济动向,评估政策风险变化,审慎进行业务部署和拓展[19] 集团人员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雇用29名全职雇员,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27] 集团资金及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银行及现金结余约1.441亿港元,2023年12月约1.595亿港元[29] - 2024年6
东银国际控股(0066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09 18:27
财务数据对比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7,55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5,073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1,37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7,782千港元;期内溢利为14,93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669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0,69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980千港元;每股盈利为0.84港仙,2023年同期为0.55港仙[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综合开支总额为19,56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1,506千港元[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37,55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5,073千港元,同比增长7.06%[1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后合并溢利14,93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669千港元,同比增长39.99%[12][17] - 2024年上半年销售花卉及植物收益1,52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43千港元,同比增长22.85%[11]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8,18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420千港元,同比增长27.46%[11] - 2024年上半年提供融资收入27,84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7,410千港元,同比增长1.57%[11]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收入净额1,14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89千港元,同比增长28.91%[19] - 2024年上半年即期税项(中国企业所得税)6,43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113千港元,同比下降9.53%[20] - 2024年上半年股息预扣税拨备约634,000港元,2023年同期约为1,330,000港元,同比下降52.33%[21] - 2024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盈利为10,69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980千港元,同比增长53.27%[23]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派付、宣派或拟派任何股息[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376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7.12%[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约149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1070万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贷款约50181.4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49614.1万港元有所增加,贷款利率为9.4% - 11.0%[2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537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178000港元减少[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东葵业务分部贡献收益约278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1.46%,除税后溢利约2200万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贷款总额约为5.012亿港元,2023年约为4.955亿港元[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持有物业投资分部贡献收益约820万港元(2023年:约640万港元),除税后溢利约370万港元(2023年:约340万港元)[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花卉及植物分部贡献收益约150万港元(2023年:约120万港元),除税后溢利约17,000港元(2023年:约10万港元)[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不良资产管理分部无收益及除税后溢利或亏损(2023年:无)[3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全职雇员数量为29名,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4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及现金结余约1.44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595亿港元[4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10.4,2023年12月31日约为11.4[4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资本负债比率,2023年也无[4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流动及非流动借贷,2023年12月31日也无[4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资产抵押,2023年也无[49]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及重大资本开支承担[49] - 公司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中期股息(2023年:无)[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50] 资产状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669,428千港元,流动负债为64,447千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604,981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18,744千港元,非流动负债为5,416千港元,资产净值为918,309千港元[5][6] - 2024年6月30日,贷款融资业务账面总值2194千港元,亏损拨备46千港元,账面净值2148千港元;保理/再保理业务账面总值499620千港元,亏损拨备614千港元,账面净值499006千港元[35] 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在中国持有投资物业、提供融资业务,以及提供投资控股、销售花卉及植物及不良资产管理[7] 财务报表编制 - 公司简明合并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未经过外聘核数师审核或审阅,但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8] - 除若干物业及金融工具外,简明合并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会计政策与2023年一致[9] 业务协议 - 2024年1月15日,上海东葵与重庆隆雅特订立贷款融资协议,金额约210万港元,年利率9.80%[30] - 2024年4月19日,上海东锐与武汉合纵订立保理协议,保理本金约2040万港元,年利率12.00%[31] - 2023年9月15日,上海东锐与上海翃眩订立保理协议,保理本金约1930万港元,年利率11.00%[31] - 2023年9月15日,上海东锐与重庆璞美订立保理协议,保理本金约970万港元,年利率11.00%[31] - 2023年9 - 12月,上海东锐与多家公司订立保理或再保理协议,涉及应收账款抵押金额从约940万元人民币到约5840万元人民币不等,保理本金从约850万元人民币到约5300万元人民币不等,年利率主要为11.00%和9.41%[32][33][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与9名借款人订立贷款融资及保理/再保理协议,与2023年12月31日数量相同[29] 市场环境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消费市场整体稳定增长,但受房地产市场疲软、就业形势不佳影响,消费者信心低位徘徊,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待增强[35] 物业相关 - 公司拥有70%股权的附属公司重庆宝旭主要从事东東摩投资控股业务,东東摩是位于重庆的购物商场,总楼面面积为18043.45平方米[35] - 2024年4月25日三亚清石以1900万元人民币(约2040万港元)购买成都办公室,总面积1912.69平方米,2023年6月已签近10年租约,年租金约160万元人民币(约170万港元)[37] - 2023年6月三亚清石与租户就成都办公室签订近10年租赁合同[45] - 东东摩定位儿童亲子邻里中心,未来将立足“亲子中心”定位发展[44] - 重庆宝旭希望成中小型房地产开发商园林绿化主要供应商,待房地产市场回稳发展业务[46] 未来规划 - 2024年下半年公司预计延续良好发展势头,将留意经济动向,评估政策风险,审慎部署业务[40] - 2024年下半年上海东葵将资源重心放在保理/再保理业务,加强精细化管理和风险控制[41] 政策动态 - 上海市政府发布政策支持商业保理公司开展基于真实国际贸易背景的业务等[42] - 重庆发布促消费政策,包括支持首店经济、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43] 公司治理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管守则,仅非执行董事无指定任期偏离守则条文第A.4.1条[50]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购买公司证券的守则,全体董事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遵守所需标准[50]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51] - 审核委员会认为财务资料按适用会计准则、上市规则及法定规定编制,并已在中期报告内充足披露[5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已刊登于港交所及公司网站[5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上述网站刊登[51]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2]
东银国际控股(0066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0 16:37
2023年经济形势 - 2023年,中國GDP增长5.20%[5] 融资租赁市场 - 2023年融资租赁市场下行,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下降1.44%至5766亿元[7] 政策影响 - 2023年上海市发布促进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行动方案,保理业务被视为重要组成部分[8] - 重庆市推出措施促进消费发展,为物业投资业务带来潜在机会[10] - 2023年重庆市政府推出房产税改革试点,预计对园林绿化和花卉市场需求有所增加[11] - 2023年8月21日,中国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关于继续实施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以物抵债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支持金融机构处置不良债权,有效防范金融风险[12] 公司业务 - 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投资控股、中国物业投资及租赁业务、销售花卉、苗木及植物、向中国客户提供贷款融资及不良资产管理[15] - 上海东葵是公司持有77.58%股权的子公司,主要从事提供贷款融资业务,注册资本为5,130万美元(约合4.001亿港元)[16] 贷款融资业务 - 公司的贷款融资业务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医院售后回租特别设备(即医疗设备),在售后回租模式下,公司为设备的拥有人直至租赁付款结清为止[18] - 公司的短期贷款业务一般指预定在一年内还款的贷款,用于满足借款人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根据若干准则选择短期贷款客户[21] 保理业务 - 公司成立了上海东锐,主要从事进出口保理业务、国内及境外保理业务以及与商业保理相关的咨询服务,保理业务收益以向客户提供保理服务所产生的利息收入确认[24] 风险管理 - 公司设立持续风险管理措施,监控客户和最终债务人[54][58][59] - 公司在贷款审批过程中会审阅保理公司、供应商和最终债务人的综合资料,包括營業執照、股权结构、财务状况等[60] 财务状况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收入为72582千港元,较2022年减少32.21%[112]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約1330萬港元,较2022年增加[113] 公司治理 - 羅韶宇先生为公司主席及執行董事,拥有超过10年汽车配件销售及物业投资经验[182] - 台星先生为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拥有23年金融及企业管理经验[183]
东银国际控股(0066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2 20:14
财务业绩对比 - 2023年公司年内溢利19,891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18,499千港元[2] - 2023年公司年内综合收益总额1,042千港元,2022年为开支77,342千港元[2] - 2023年固定利率应收贷款496,141千港元,较2022年的529,523千港元有所减少[16] - 2023年拨备信贷亏损676千港元,较2022年的9,449千港元大幅减少[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7,26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1.071亿港元减少32.21%[19]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13286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17317千港元[39]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1178千港元,减拨备信贷亏损636千港元后为10542千港元[41] - 2023年除税后合并溢利为19891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18499千港元[50][5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银行及现金结余约1.595亿港元,2022年约为1.473亿港元[6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11.4,2022年约为11.5[64] - 2023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6122千港元,2022年为 -21778千港元[93] - 2023年财务收入净额为1249千港元,2022年为155千港元[96] - 2023年利得税支出为18616千港元,2022年为3105千港元[96] - 2023年集团收益约726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1.071亿港元减少32.21%[116]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330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1730万港元[11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零,与2022年相同[116] - 2023年按确认收益时间分,单个时间点为6331千港元,随时间推移为66251千港元[113] - 2023年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回净额为 -6695千港元,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为586千港元[106] - 2022年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回净额为 -297千港元,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为5千港元[109] - 2023年及2022年所有收益归属中国客户,大部分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111] - 2023年收益为72,582千港元,2022年为107,120千港元[117]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38,507千港元,2022年亏损15,394千港元[117] - 2023年年内溢利为19,891千港元,2022年亏损18,499千港元[117]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04港仙,2022年亏损1.36港仙[117]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324,472千港元,2022年为316,722千港元[125] - 2023年流动资产为678,099千港元,2022年为687,809千港元[125] - 2023年流动负债为59,290千港元,2022年为59,931千港元[125]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618,809千港元,2022年为627,878千港元[125] - 2023年股息预扣税拨备约690,000港元已在损益中扣除,2022年净超额拨备约1,091,000港元计入损益[135] - 2023年除税前溢利38,507千港元,2022年亏损15,394千港元[136] - 2023年所得税支出18,616千港元,2022年为3,105千港元[136] - 2023年资产净值937,869千港元,2022年为940,553千港元[145] - 2023年给予客户贷款约496,141,000港元,2022年约525,158,000港元,实际年利率介乎9.4%至11.0%,2022年为8.0%至15.4%[152]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10,542千港元,2022年为11,037千港元[154]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330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1,730万港元[155] - 2023年物业投资评估公平值收益约480万港元,2022年公平值亏损约3,140万港元[155] - 2023年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回净值约670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净值约30万港元[15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贷款总额约为4.955亿港元,2022年约为5.201亿港元[1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东葵业务分部贡献收益约5,050万港元,2022年约为5,840万港元,减少约13.53%;除税后溢利约3,680万港元,2022年约为4,160万港元[17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持有投资物业分部贡献收益约1,580万港元,2022年约为970万港元,增加约62.89%[19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东東摩及成都办公室录得评估公平值收益约480万港元,2022年为公平值亏损约3,140万港元[19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持有投资物业分部录得除税后溢利约800万港元,2022年为除税后亏损约2,050万港元[190] - 2023年不良资产管理分部无收入,2022年也无收入[191] - 2023年不良资产管理分部税后亏损约10万港元,2022年约330万港元[19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本负债比率,2022年也无[199]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债务总额未超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19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即期及非即期借贷,2022年也无[200] 业务协议签订 - 2023年9月15日,上海东锐与盛世订立再保理协议,保理本金约870万港元,年利率9.41%[24] - 2023年10月17日,上海东锐与重庆茂同订立保理协议,保理本金4,400万港元,年利率11.00%[25] - 2023年11月2日,上海东锐与磐屿订立再保理协议,保理本金约5,460万港元,年利率9.41%[26] - 2023年12月19日,上海东锐与重庆茂同订立保理协议,保理本金2,200万港元,年利率11.00%[27] - 2023年公司与1名借款人订立贷款融资协议,与9名借款人订立17份保理及再保理协议[28] - 2023年上海东锐与重庆茂同订立两份保理协议,本金分别约为660万港元和940万港元,年利率分别为12.00%和11.00%[46] - 2023年上海东锐与多家公司订立保理协议,提供融资总额约2.49亿港元[158,160,161] - 2023年4月19日,上海东锐与重庆嘉望订立保理协议,保理本金约2,090万港元,年利率11.00%[176] - 2023年1月13日,上海东葵以约220万港元向重庆隆雅特购买机器及设备并租回,年利率9.80%[175] - 2023年4月25日,三亚清石以约2,090万港元购买成都办公室[166] 业务运营情况 - 公司附属公司上海东葵及其附属公司从事的东葵业务2023年经营维持稳健[19] - 2023年贷款融资业务金额为2397千港元,保理/再保理业务金额为493744千港元[30] - 2023年花卉及植物分部销售收益约63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3900万港元下跌约83.85%[33] - 集团须予呈报分部有四个,分别为持有投资物业、东葵业务、销售花卉及植物、不良资产管理[76] - 2023年集团未使用衍生工具对冲利率风险,通过维持净现金水平监察资本状况[8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东東摩累计为租户减免约50万港元租金,占2023年收入约3.08%[188] 未来业务规划 - 2024年预期中国经济延续复苏趋势,公司将审慎拓展业务[35] - 中国物业价格下跌,但重庆及成都租金有回稳向上迹象,集团将寻找合适物业投资增加租金收入[61] - 集团将利用内外部资源完善雇员培训计划,为不同级别现有雇员提供持续培训[85] - 未来东东摩将立足“亲子中心”定位,升级设施和服务,举办活动[194] - 未来公司将寻找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机会,物色团队成员[198] - 未来公司希望设计优化业务模式,建立处置流程和机制[198] - 未来公司将寻找优质处置服务机构合作,提升处置能力和效率[198] 其他事项 - 集团核数师协定初步业绩公告所载2023年财务报表数字等同经审核合并财务报表所载款额[8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相关雇员无违反雇员证券交易指引事宜[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90] - 2023年集团首次采纳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应用修订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但可能影响会计政策披露[130][132] 商场定位与运营 - 公司旗下东东摩商场定位儿童亲子邻里中心,围绕儿童业态运营并举办活动[59] 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资产为1002571千港元,合并负债为64702千港元[57]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已抵押资产[65] - 2023年三亚法院拍卖物业获款约3,170万港元,扣除费用后偿还公司约2,600万港元[157]
东银国际控股(0066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22 16:30
上海东葵业务 - 上海东葵主要从事提供具抵押的贷款融资、短期贷款业务、保理及再保理业务[7] - 上海东葵持续把资源投放在保理及再保理业务上,适当减少整体投放规模[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东葵业务分部贡献收益约2,740万港元,下降约15.69%[9] 融资业务 - 上海东銳与江苏鵬輝签订再保理协议,提供融资人民币3,470万元,年利率10.63%[13] - 上海东銳与重慶璞美签订再保理协议,提供融资人民币4,030万元,年利率12.00%[14] - 上海东銳与重慶璞美签订保理协议,提供融资人民币1,180万元,年利率12.00%[15] - 上海东銳与重慶璞美签订再保理协议,提供融资人民币620万元,年利率12.00%[16] - 上海东銳与重慶潮豐签订保理协议,提供融资人民币4,980万元,年利率10.50%[18] - 上海东銳与重慶奧遠签订保理协议,提供融资人民币1,110万元,年利率10.50%[19] - 上海东銳与重慶茂同签订保理协议,提供融资人民币5,190万元,年利率11.52%[20] - 上海东銳与重慶茂同签订保理协议,提供融资人民币670万元,年利率12.00%[21] - 上海东銳与深圳盛世签订再保理协议,提供融资人民币340万元,年利率10.63%[22] - 上海东銳与深圳盛世签订再保理协议,提供融资人民币2,980万元,年利率10.60%[22] - 上海东銳与国昀瑞业签订2022年再保理协议,提供融资约650万人民币,保理本金约590万人民币,年利率为10.63%[28] - 上海东銳与上海翃眩签订保理协议一和协议二,分别提供融资约1060万人民币和4130万人民币,保理本金分别为950万人民币和3690万人民币,年利率均为12.00%[29] - 上海东銳与上海翃眩签订保理协议,提供融资约670万人民币,保理本金为600万人民币,年利率为12.00%[30] - 上海东銳与重庆嘉望商贸签订保理协议,提供融资约2110万人民币,保理本金为1900万人民币,年利率为11.00%[31] - 上海东銳与武汉合纵创展签订保理协议,提供融资约1890万人民币,保理本金为1700万人民币,年利率为11.00%[32] 公司财务状况 - 本集团2023年上半年录得收益约3,5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2.17%[4] - 本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约1,0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0.37%[5] - 本公司2023年上半年擁有人應佔期内溢利约700万港元[6]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总额约5.134亿港元[12]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值资产约为9,50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14.73亿港元有所减少[68] - 公司的流动比率在2023年6月30日为约11.0,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11.5略有下降[68]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没有流动及非流动借贷[69] - 公司未使用任何衍生工具对冲其利率风险,通过维持足够的净现金水平来监控其资本状况[70]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没有资产抵押[71] 公司股东情况 - 公司主要股东包括銀邦控股有限公司、薛躍武先生、重慶銘納貿易有限公司等,持股比例为61.64%至59.68%[79] - 公司股东中,Wealthy In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760,373,018股股份,占比59.68%[79] - 公司股东中,江蘇華西集團有限公司持有140,000,000股股份,占比10.99%[84] - 公司股东中,香港錦華駿昌實業有限公司持有70,000,000股股份,占比5.49%[8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进行任何股份的购买、出售或贖回[87] 公司经营情况 - 2023年下半年,公司预计随着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业绩有望延续向好发展[47] - 公司重点业务方向是保理及再保理业务,将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服务品质,探索新业务模式和合作机会[52] - 公司持续寻找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机遇,建立有效的处置流程和机制,提高处置能力和效率[55] - 公司持有的物业投资分部贡献收益约640万港元,除税后溢利约340万港元[39] - 公司成都办公室位于成都商业区,投资前景广阔,已与租户签订长期租赁合同,为公司带来稳定收入[59] - 公司持有物业东东摩将不断提升设施和服务,打造健康的消费场所,吸引更多消费者,促进盈利提升[58] 公司治理 - 公司遵守企业治理常规守则,认为良好企业治理对提升股东价值至关重要[88] - 公司已制定董事及相关员工证券交易自订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认遵守标准守则[89] - 公司
东银国际控股(0066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0 18:25
财务数据对比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5,07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0,710千港元有所下降[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16,89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461千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0,66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511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55港仙,2022年同期为0.66港仙[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29,35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6,722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629,82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87,809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57,17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9,931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899,04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40,553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35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2.17%,主要因销售花卉及植物减少所致[24]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后合并溢利为1066.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351.1万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93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17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租赁负债利息为4.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7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711.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89.7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055港元,2022年同期为0.0065港元[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为5.13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201亿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期内溢利约107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1350万港元减少[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财务资产产生约90万港元亏损,2022年为溢利约140万港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700万港元,2022年约为830万港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东葵业务分部贡献收益约274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3250万港元下降约15.69%[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贷款总额约为5.134亿港元,2022年约为5.201亿港元[30] - 2023年上半年,东東摩对租户减免约40万元人民币(约40万港元)租金,占上半年收入6.25%[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持有物业投资分部收益约640万港元(2022年:约760万港元),除税后溢利约340万港元(2022年:约360万港元)[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花卉及植物分部收益约120万港元(2022年:约2060万港元),除税后溢利约10万港元(2022年:约60万港元)[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不良资产管理分部无收益(2022年:无),无除税后亏损(2022年:约340万港元)[5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银行及现金结余约950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473亿港元[8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11.0,2022年12月31日约为11.5[80]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在中国持有投资物业、提供融资业务、投资控股、销售花卉及植物及不良资产管理[7] - 公司有四个须予呈报分部,分别为持有投资物业、东葵业务、销售花卉及植物、不良资产管理[15] 会计政策 - 公司已采纳2023年1月1日开始之会计年度生效之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无重大影响[13] 股息政策 - 董事不建议就2023年及2022年上半年宣派任何中期股息[21]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也无[87] 贷款及保理业务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给予客户的贷款约5.179亿港元,实际年利率由8.0%至15.4%不等[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与14名借款人订立短期贷款及保理及再保理协议,与2022年12月31日数量相同[29] - 上海东葵余下短期贷款业务儋州中诚项目金额为人民币2500万元(约2700万港元),该物业已拍卖,集团已获偿还约人民币2360万元(约2550万港元)[31] - 2022年9月15日,上海东锐与江苏鹏辉订立再保理协议,保理本金额约人民币3140万元(约3390万港元),年利率10.63%[32] - 2022年9月27日,上海东锐与重庆璞美订立再保理协议,保理本金额为人民币3600万元(约3890万港元),年利率12.00%[33] - 2022年10月17日,上海东锐与重庆璞美订立保理协议,保理本金额为人民币1050万元(约1130万港元),年利率12.00%[34] - 2022年10月14日,上海东锐与重庆潮丰订立保理协议,融资由约4980万元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4500万元,年利率10.50%[36] - 2022年10月14日,上海东锐与重庆奥远订立保理协议,融资由约1110万元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1000万元,年利率10.50%[37] - 2022年10月17日,上海东锐与重庆茂同订立保理协议,融资由约5190万元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4650万元,年利率11.52%[38] - 2022年12月19日,上海东锐与重庆茂同再次订立保理协议,融资由约670万元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600万元,年利率12.00%[39] - 2022年10月17日和10月31日,上海东锐与盛世分别订立再保理协议,融资抵押应收账款分别约340万元和2980万元,保理本金分别约300万元和2690万元,年利率分别为10.63%和10.60%[40] - 2022年11月3日,上海东锐与盛世、磐屿分别订立再保理协议,融资抵押应收账款分别约1800万元和5520万元,保理本金分别约1630万元和4990万元,年利率均为10.62%[41][42] - 2022年11月4日,上海东锐与重庆柏翠订立保理协议,融资由约5590万元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5000万元,年利率11.78%[43] - 2022年12月19日,上海东锐与重庆柏翠再次订立保理协议,融资由约280万元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250万元,年利率12.00%[44] - 2022年9月15日,上海东锐与国昀瑞业订立再保理协议,融资由约650万元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约590万元,年利率10.63%[45] - 2023年4月19日,上海东锐与重庆嘉望订立保理协议,融资由约2110万元应收账款作抵押,保理本金1900万元,年利率11.00%[48] - 2023年6月29日,上海东锐与武汉合纵订立保理协议,提供1700万元人民币(约1840万港元)融资,年利率11%,以约1890万元人民币(约2040万港元)应收账款作抵押[49] 物业相关 - 2023年4月25日,三亚清石购买成都办公室,总代价1900万元人民币(约2050万港元),2023年6月已签近10年租赁协议,年租金约160万元人民币(约170万港元)[52][53] - 重庆零售市场复苏,公司持有物业东東摩定位儿童亲子邻里中心,未来将提升设施服务并举办活动[69][70][71] - 2023年6月三亚清石与租户就成都办公室签订近10年租赁合同,将带来稳定收入[73] 业务展望 - 展望2023年下半年,集团预计业绩有望延续向好发展[61] - 集团将加强东葵业务市场调研和分析,增加客户数量及多元类别,探索业务拓展新模式和新领域[62] - 上海出台政策鼓励引进资本,集团将持续观察,合适时间重新投入资源到贷款融资业务[63] - 自2022年相关办法出台,上海东葵压缩短期贷款业务规模,未开展新业务[64] - 2023年公司重点业务方向是保理及再保理业务,将加强风险管理,探索新业务模式和合作机会[66] - 不良资产供给充足且有政策支持,行业前景广阔,公司将寻找发展机遇,优化业务模式[67][68] - 重庆房地产市场不稳定影响花卉植物销售,但未来园林建设仍有需求,业务有发展空间[75][76] 公司运营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雇用30名全职雇员,薪酬组合参考市场惯例和个人表现[77] 财务状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资本负债比率,2022年也无[81]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债务总额未超过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流动及非流动银行借贷,2022年12月31日也无[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使用衍生工具对冲利率风险[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资产抵押,2022年也无[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无重大资本开支或相关重大承担[86] 股份交易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88] 企业管治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常规守则,仅非执行董事无指定任期偏离A.4.1条[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体董事遵守有关董事购买公司证券的标准守则[91]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92][93] 信息披露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已刊登,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网站刊登[94]
东银国际控股(0066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7-25 16:32
应收贷款总额及构成 - 公司应收贷款总额为520,100,000港元,较2021年的657,700,000港元有所下降[3] - 公司应收贷款总额中,短期贷款业务占比6.24%,保理/再保理业务占比93.76%[3] 短期贷款业务 - 短期贷款业务账面总值为33,027千港元,亏损拨备为8,168千港元,账面净值为24,859千港元[3] 保理/再保理业务 - 保理/再保理业务账面总值为496,496千港元,亏损拨备为1,281千港元,账面净值为495,215千港元[3] 亏损拨备 - 公司应收贷款总额中,亏损拨备总额为9,449千港元,占总应收贷款的1.82%[3] 借款协议 - 公司与14名借款人订立了短期贷款及保理/再保理协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