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航(00670)

搜索文档
东航举办人工智能专题系列培训AI能力班
中国民航网· 2025-09-02 13:15
公司AI培训进展 - 中国东航于2025年举办首期人工智能专题培训班 聚焦Deepseek等前沿大模型技术应用[1] - 培训依托自主研发"慧燕"大模型平台 覆盖知识库搭建和智能体编排等开发工具链实战教学[1] - 采用线上线下组合形式 首期培训吸引超过10000人次参与[1] 公司AI战略实施 - 培训紧扣"AI+"专项工作关键阶段 引入大型央企AI建设方案及实践案例[1] - 每月将常态化推出培训课程 通过高素质人才梯队建设赋能AI技术研发与应用落地[1] - 旨在推动AI技术与航空业务场景深度融合 培育实战型技术骨干支持公司AI转型[1]
三大航上半年业绩揭晓:东航减亏最多,国际航线助力业绩回暖
搜狐财经· 2025-09-02 02:33
核心业绩表现 - 三大航2025年上半年同比共减少亏损20.08亿元[1] - 东航减亏13.37亿元表现最优 国航减亏9.76亿元紧随其后[1] - 南航净亏损同比增加3.05亿元 但扣非后亏损减少14.31亿元[1][3] 国际航线表现 - 国际航线客运收入、运力投入及旅客周转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1] - 东航新开14条国际地区航线 成为国际通航点最多国内航司[1] - 东航国际航线运力投入增长24.38% 旅客周转量增长28.74%[1] 成本控制措施 - 三大航成本支出同比增幅均未超过5%[1] - 航油价格下降助力支出减少[1] - 国航通过集约化协同化管理实现航油起降餐食等大项成本节约[3] 各公司战略举措 - 东航计划下半年开辟上海至南美航线 加强新兴市场开拓[3] - 南航通过优化销售节奏、产品创新及货运旺季效益提升业绩[3] - 国航加强债务风险管控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费用[3] 行业挑战与展望 - 面临暑期票价下滑、市场竞争加剧及国际环境不确定性等挑战[3] - 需通过优化航线网络、加强成本控制和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3] - 全年扭亏目标仍面临挑战[3]
航司半年报:三大航营收稳步增长 春秋航空蝉联“最赚钱航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9:48
行业整体表现 - 三大航(国航、南航、东航)上半年合计亏损47.7亿元,但减亏20.08亿元,亏损同比收窄近三成 [2] - 四家民营航司(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华夏航空、海航控股)全部实现盈利,其中春秋航空以11.69亿元净利润成为上半年最赚钱的航司 [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约3.7亿人次,同比增长5.9% [8] 三大航财务表现 - 中国国航营业收入807.57亿元(同比增长1.6%),净亏损18.06亿元(同比减亏9.77亿元) [2] - 中国东航营业收入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净亏损14.31亿元(同比减亏13.37亿元),为三大航中亏损最少、减亏最多的航司 [2] - 南方航空营业收入862.91亿元(同比增长1.77%),净亏损15.33亿元 [2] 国际业务发展 - 东航新开国际地区航线14条,上海始发国际地区航班数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0%以上,成为中日、中韩、中国至澳新、中国至新马泰市场最大承运人 [3] - 东航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24.38%,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28.74% [3] - 国航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16.7%,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16.99% [4] - 南航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22.5%,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25.88% [4] - 国际客运收入方面:东航同比增长20.34%,国航同比增长16.09%,南航同比增长15.74% [5] 成本管控措施 - 东航通过成本管控实现主要航站平均靠桥时间同比下降9.5%,客桥费用节省约1100万元,飞机燃油成本同比下降8.08%,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6.89% [6] - 国航财务费用为25.07亿元,同比减少9.36亿元 [6] - 航油成本下降:国航降低10.34%,东航降低8.08%,南航降低9.15% [7] 市场竞争格局 - 春秋航空凭借低成本运营模式连续两年成为内地最赚钱航空公司(2023年净利润22.57亿元,2024年22.73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舱平均含税票价740元,同比下降6.9%,较2019年下降7.8% [8] - 2025年暑运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846元,同比下滑6.4%,较2019年下降8.6% [8] - 国际航线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9%,东南亚与东亚航线占国际出港总量的75.1% [8] 行业发展挑战 - 三大航承担国家战略和社会责任,运营部分不赚钱航线 [5] - 国际市场特别是远程市场尚未完全恢复 [5] - 国内票价持续承压,国际航线未完全恢复,三大航扭亏难度较大 [8]
东航暑运累计执行航班19.4万班次
北京商报· 2025-09-01 18:51
暑运期间运营数据 - 公司及旗下航司累计执行航班19.4万班次 服务旅客2806万人次 日均飞行8168小时 环比增长13.3% [1] - 出入境航班执行2.7万班次 运输旅客449.2万人次 同比分别增长9.8%和13.6% [3] - 上海两场执行进出港航班6.24万班次 服务旅客1023万人次 [3] 航线网络拓展 - 国内航线达813条 周均执飞国内往返航班约1.89万班 [3] - 开通上海虹桥直飞嘉峪关/和田 南京/杭州直飞伊宁 成都-青岛 大连-鄂尔多斯 大理-深圳等新航线 [3] - 国际及地区航线达229条 周均执飞国际往返航班3052班 [3] 国际航线布局 - 新开上海浦东-日内瓦 上海浦东-米兰 上海-哥本哈根三条国际航线 [3] - 加密欧洲/美洲/澳洲/韩国/北非等热门旅游目的地航班频次 [3] C919运营表现 - 11架C919执飞商业航班2258班 承运旅客31.2万人次 客座率达85.2% [3] - 执飞14条精品航线 通达12座城市 [3]
中国东航8月29日获融资买入5048.53万元,融资余额3.8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8:32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8月29日股价下跌1.93% 成交额5.95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5048.53万元 融资偿还1951.71万元 融资净买入3096.81万元 [1] - 融资余额3.83亿元 占流通市值0.55% 低于近一年40%分位水平 [1] 融券交易情况 - 8月29日融券偿还16.07万股 融券卖出5.18万股 卖出金额21.08万元 [1] - 融券余量34.17万股 融券余额139.07万元 低于近一年40%分位水平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84亿元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5.51万户 较上期减少11.06% [2] - 人均流通股0股 较上期无变化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00亿股 较上期增加5521.94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668.22亿元 同比增长4.09% [2] - 归母净利润-14.31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48.30%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客运服务91.95% 货运服务4.04% 其他(补充)2.17% 退票费手续费1.85% [2] 机构持股与分红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30亿股 持股数量较上期不变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2.9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0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3]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日期1995年4月14日 上市日期1997年11月5日 [2] - 主营业务涵盖航空客货邮运输、通用航空、航空器维修等 [2] - 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及香港金钟道 [2]
156.7万人次 东航暑期在武汉航班量与客运量均创新高
中国民航网· 2025-09-01 16:35
核心运营数据 - 暑运期间执行航班超1.1万架次 运送旅客156.7万人次 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2.75%和3.03% 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50.4%和67.7% 创历史新高 [1] - 日均航班量达184班 日均旅客运输量超2.5万人次 8月15日单日旅客量突破2.8万人次创纪录 执行航班194班 客座率近90% [2] - 保障特服旅客4500余人次 同比增长24% 其中无陪儿童3300余人次 [3] 运力网络布局 - 始发通航点达64个 覆盖54个国内城市和10个国际及地区目的地 航点数量居武汉天河机场首位 [2] - 国内新开及恢复武汉至秦皇岛、唐山、运城、淮安等航线 国际加密武汉-新加坡至每周4班 武汉-吉隆坡至每天1班 [2] - 10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全面开通通程服务 实现"一票到底、行李直挂"无忧中转 [2] 服务创新举措 - 实施"四精"服务理念 增开值机柜台 加派工作人员与志愿者 国内航班全面实施"30分钟截载"政策 [2] - 推广隔离区内自助改签、云端查找遗失物品、电子航延餐券等数字化服务 [3] - 针对开学季推出全流程服务、专属首乘服务、机票优惠券等"迎新出行三重礼" [5] 产品与营销策略 - 创新推出"机票+乐园""机票+酒店"组合产品 国内经济舱单次卡 国际往返次卡等特色产品 [3] - 与恩施大峡谷、玛雅海滩等景区开展联合直播 推动"航空+文旅"融合 [3] - 联合多家企业开展异业合作 深入校园和企业推广航线与"东方万里行"会员服务 [3]
156.7万人次,东航武汉暑运航班与旅客量双创历史新高
长江日报· 2025-09-01 16:07
暑运业绩表现 - 7月1日至8月31日公司执行航班超1.1万架次且运送旅客156.7万人次 [1] - 航班量及旅客量同比2024年分别增长2.75%和3.03%且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50.4%和67.7% [1] - 8月15日单日旅客运输量突破2.8万人次且执行航班194班且客座率近90% [5] 运力与网络布局 - 日均航班量达184班且日均旅客运输量超2.5万人次 [5] - 武汉始发通航点64个覆盖54个国内城市和10个国际及地区城市 [6] - 国内新开武汉至秦皇岛、唐山、运城、淮安等航线 [6] - 国际加密武汉—新加坡至每周4班且加密武汉—吉隆坡至每天1班 [6] 航线运营特点 - 武汉至滨海城市如秦皇岛、福州、青岛、厦门接近满员 [6] - 避暑航线如哈尔滨、昆明、大理、恩施客流量显著 [6] - 西北城市航线如乌鲁木齐、银川、西宁及文旅城市如大同、太原、济南受旅客欢迎 [6] - 国际及地区航线如东京、新加坡、台北、高雄保持较高客座率 [6] 业务创新与营销 - 推出"机票+乐园"及"机票+酒店"组合产品与国内经济舱单次卡及国际往返次卡 [8] - 与恩施大峡谷、玛雅海滩等景区开展联合直播推动"航空+文旅"融合 [8] - 开展异业合作及"校园行"和"企业行"活动推广航线与会员服务 [8] - 针对大学开学季推出航空全流程服务、专属首乘服务及机票优惠券 [8]
三大航司2025年上半年运输规模同步扩大,营收均实现同比增长
财经网· 2025-09-01 15:21
财务表现 - 三大航上半年营收增长且亏损同比收窄近三成 中国国航营收807.57亿元同比增长1.6% 中国东航营收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 南方航空营收862.91亿元 [1] - 中国东航归母净亏损14.31亿元同比减亏13.37亿元 中国国航归母净亏损18.06亿元同比减亏9.77亿元 南方航空净亏损15.33亿元 [1] 运营规模 - 南方航空载客量8328万人次同比增长4.83% 中国东航运输总周转量135.0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89% 客运量7316.96万人次同比增长8.03% [2] - 中国国航投入1775.76亿座公里同比增长3.37% 运输旅客7711.4万人次同比增长2.87% 国际航线业务显著复苏 [2] - 中国东航国际及地区航线ASK同比增长24.38% 成为运输增长重要贡献因素 [2] 机队建设 - 中国东航引进24架飞机退出12架 现有机队816架 其中C919达11架且计划年内再接收10架 [3] - 中国国航引进9架飞机退出5架 机队规模934架 平均机龄10.28年 含C919及C909机型 [3] - 南方航空引进37架飞机退出11架 通过机队更新提升运营效率并奠定节能减排基础 [3] 数字化转型 - 中国国航推动人工智能应用 实现国内航班机上餐饮预订全覆盖 智能客服提供语音咨询 离港控制业务飞航点全覆盖 [4] - 中国东航在货运领域拓展跨境电商物流专线 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货运运营效率 [4] 业务布局 - 三大航在巩固国内市场同时积极拓展国际航线网络 中国东航国际航线业务增长显著 [4] - 中国国航提升支线网络价值 加大对偏远地区航线覆盖 航线综合收益同比提高 [4] - 南方航空优化国内外航线结构 加密新疆至中亚航线 暑运旅游需求增长显著但票价水平同比下滑 [4]
中国东航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09%至668.22亿元
财经网· 2025-09-01 13:0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8.22亿元 同比增长4.0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4.31亿元 较上年同期减亏13.37亿元 亏损幅度显著收窄 [1]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27%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6.89% [1] 运营数据 - 上半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35.06亿吨公里 同比增长11.89% [1] - 客运量达7316.96万人次 同比增长8.03% [1] - 货邮运输量53.07万吨 同比增长3.92% [1] - 国际航线业务拓展成为运营复苏的重要支撑 [1] 成本控制 - 通过成立成本管理委员会强化管控 [1] - 航油成本同比下降8.08% 通过优化飞行高度、推行单发滑行等举措降低航油消耗 [1] - 实现主要航站客桥费等费用节省约1100万元 [1] 机队发展 - 上半年共引进飞机24架 退出老旧飞机12架 [1] - 当前C919国产大飞机机队规模已达11架 计划年内再接收10架 [1] - 机队结构持续优化 [1] 货运业务 - 货运及邮运业务通过拓展跨境电商物流专线维持稳定 [1]
打工牛马,为什么痛恨飞机Wifi?
36氪· 2025-09-01 08:09
东航免费WiFi服务推出 - 东航于8月20日起在37条"空中快线"航线上提供免费基础版WiFi服务 覆盖上海虹桥至北京首都、广州、深圳等航线 适用宽体机超级经济舱或经济舱(N舱及以上)旅客 [7][9] - 该服务实现从起飞到落地全程网络连接 旅客可随时处理邮件和文档 [9] 旅客对机上WiFi的负面反应 - 部分旅客认为机上WiFi剥夺了工作逃避空间 通过小红书等平台表达不满 评论包括"不能以没网为借口"、"想逃避微信提示音"、"精神月租"等表述 [11][12][14] - 国内高压工作环境下的商务旅客对机上WiFi持警惕态度 认为飞行模式是日常生活中唯一能合理离线的时段 [23][24][25] - 旅客担忧网络开放导致机舱秩序混乱 可能出现外放视频/会议通话等噪音干扰 破坏原本安静的乘机环境 [32][34] 全球航空互联网技术发展 - 马斯克星链(Starlink)过去三年改写全球航空网络格局 美联航、法航、卡塔尔航空等多家航司已部署应用 [36][37] - 星链采用低轨道卫星星座 具有延迟低、网速快、覆盖广优势 单架波音737安装成本约30万美元 单客月费有望降至120美元以内 [40][41][42] - 中国推进"千帆星座"计划 2024年发射首批18颗卫星 目标2027年完成1296颗组网 2030年达1.5万颗规模 与星链数量级相当 [46][47] 航司业务策略与市场需求 - 东航2023年8月突破技术限制 成为国内首家在3000米以下高度开放空中WiFi的航司 [44] - 航司瞄准商务出行刚需客群 部分企业强制要求员工搭乘东航航班以保持工作连线 [49][50] - 商务旅客和高净值客群构成航空消费黄金客户 其对网络连通性的需求优先于飞机设备新旧程度 [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