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嘉里建设(00683)
icon
搜索文档
嘉里建设(0068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1 12:0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合约销售总额为70.44亿港元,同比下降[7] - 总收入为50.40亿港元,同比下降8%,主要由于发展物业确认销售减少[8]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24.26亿港元,同比下降3%,若以当地货币计算则与去年持平[8] - 酒店业务收入为8.22亿港元,同比下降3%,若以当地货币计算则与去年持平[8] - 期内溢利为11.2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4.5%[49] - 其他全面收益总额为-21.77亿港元,主要包括境外业务的汇兑差异净额-21.45亿港元[49] - 本集团期内收入为60.38亿港元,其中内地物业收入35.80亿港元,香港物业收入14.60亿港元[65] - 本集团期内毛利为24.70亿港元,其中内地物业毛利19.03亿港元,香港物业毛利5.67亿港元[65] - 本集团期内除融资费用前经营溢利为13.85亿港元[66] - 本集团期内经营溢利为11.90亿港元[66] - 本集团期内应佔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业绩为3.89亿港元[66] - 本集团期内除税前溢利为15.79亿港元[66] - 本集团期内溢利为11.28亿港元,其中公司股东应占溢利7.88亿港元[66] - 本集团期内折旧费用为2.13亿港元[66] - 本集团期内融资费用总额为1.95亿港元[69] - 本集团期内发展中物业计提撤备4.10亿港元[69] 资产负债表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842.96亿港元,较去年年末增加0.9%[50] - 流动资产净值为450.18亿港元,较去年年末增加38.3%[50] - 总资产减负债为1,184.06亿港元,较去年年末下降2.3%[50] - 公司股东应占资本及储备为1,048.63亿港元,较去年年末下降2.2%[5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减少1.14亿港元[49] - 出售附属公司释出的外汇波动储备为1.04亿港元[49] - 衍生金融工具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分别为6.72亿港元和3.44亿港元[54][5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6.43亿港元[54][55] - 公司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变动,包括住宅物业、商业物业、发展中物业和已落成物业,涉及金额约75,770,831千港元[61][62][63][64] - 公司以攻销成本列账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如应收款、银行贷款等,其公允价值大致接近账面价值[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投资物业、机器及设备、使用权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分别为75,770,831千港元、4,770,076千港元、1,725,524千港元和122,504千港元[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贸易账款账龄为1个月以下98,824千港元、1个月至3个月36,148千港元和超过3个月17,401千港元[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贷款总额为60,844,088千港元[79][80] 土地储备及发展项目 - 集团在内地及香港的发展中物业面积为26,113,000平方呎[13] - 集团在内地及香港的待售发展物业面积为1,010,000平方呎[14] - 集团在内地及香港未来五年的发展物业储备面积为10,144,000平方呎[15] - 集团在香港和内地的投资物业及酒店组合面积为18,588,000平方呎[17] - 集团未来六年将增加11,028,000平方呎的投资物业及酒店面积[18] - 内地发展物业的合约销售额为12.04亿港元,按年下跌82%[22] - 香港发展物业的合约销售额为58.40亿港元,按年增长271%[22] - 本集团的合约销售总额为70.44亿港元,按年下跌14%[22] - 内地物业部在附属公司层面录得收入35.80亿港元及毛利19.03亿港元[24] - 内地发展物业的合并收入为8.84亿港元,毛利率为25%[25] - 内地投资物业及酒店组合在附属公司层面的收入为27.06亿港元[27] - 内地投资物业的合并租金收入为20.53亿港元,按当地货币基准按年上升3%[27] - 内地投资物业组合的整体出租率与2023年12月31日大致持平[29] - 本集团于内地主要城市的主要综合用途发展项目整体出租率保持稳定[30] - 本集团内地酒店业务收入按年微跌3%,但按当地货币计算则增加2%[31] - 香港物业部发展物业确认销售收入下降,主要由于合约销售与收入确认之间的短期时间差距[33] - 香港物业部于2024年上半年录得应佔合约销售总额58.40亿港元,主要来自高端项目緹外[34] - 香港投资物业组合收入下降6%,主要由于资产提升工程及部分物业转为待售物业所致[36][37][38] 财务管理 - 本集团采取审慎的财务政策,对流动资金及债务管理进行集中协调和控制[39] - 集团密切審閱及監控其外匯風險,主要以港元計值,主要外匯風險為以人民幣計值之內地物業發展及投資及以人民幣、澳元及日圓計值之銀行貸款[40] - 於2024年6月30日,非人民幣之外幣貸款總額及人民幣銀行貸款分別各佔集團總借貸的約2%及30%[40] - 集團已分別為於香港提取之銀行貸款安排交叉貨幣掉期合約共10億人民幣、約1.87億澳元及80億日圓[40] - 集團定期檢討集團內部的融資安排,以應對外幣匯率及利率之變化[41] - 於2024年6月30日,集團有190.60億港元之利率掉期合約,讓集團可為利率風險進行套戥及可享有更穩定利率組合[41] - 於2024年6月30日,集團之定息負債比率按借貸總額及借貸淨額計算分別為44%及55%[41] - 集團採用積極主動的模式管理其流動資金,以確保資本資源有充足的空間来滿足其融資需求[42] - 於2024年6月30日,集團以無抵押及有擔保基準維持其所有貸款,並無資產被抵押[42] - 集团已签订多个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银行贷款信贷协议共约59.69亿港元,占集团贷款信贷总额的55%[44] - 於2024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借貸淨額除以總權益)為40.9%[46] 其他 - MSCI ESG评级从"A"提升至"AA",首次获纳入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4[9] - 预期香港和内地住宅物业需求将持续疲弱,但来自内地高净值人群的移居香港需求较强[10] - 公司将以财务纪律和及时交付在建项目为优先[10] - 公司在香港及主要内地城市拥有多元化的发展和投资物业土地储备[11] - 公司维持审慎的土地储备策略,支持长期可持续增长[11] - 本集团就若干位於內地之自行發展物業之一手買家所獲得之按揭信貸向多間銀行作出擔保,已動用之款額共約13.05億港元[83] - 本集團的策略重點包括發展及銷售香港及內地主要城市核心地段的優質及豪華物業,同時經營一系列主要位於內地的投資物業[85] - 本集團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約有7,400名僱員,僱員薪酬維持於具競爭力水平,並會酌情發放花紅[87] - 本公司已全面遵守企業管治守則所載列之全部守則條文的規定,惟就董事長兼任行政總裁的規定除外[88] - 本公司將於二零二四年九月二十五日派發每股0.40港元的中期股息,合共約5.81億港元[90]
嘉里建设(0068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4 16:34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度嘉里建設有限公司收入为130.90亿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145.90亿港元减少10%[5] - 嘉里建設有限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32.43亿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18%[10] - 嘉里建設有限公司每股盈利为2.23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的1.90港元增长18%[10] - 嘉里建設有限公司建议派发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95港元,连同中期股息每股0.40港元,合共派发每股1.35港元现金股息[11] - 嘉里建設有限公司二零二三年合同销售额为140.71亿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的53.54亿港元显著增长[11] - 嘉里建設有限公司二零二三年总收入为130.90亿港元,主要由于香港及内地的发展物业销售收入减少[12] - 嘉里建設有限公司投资物业和酒店组合录得收入67.41亿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加11%,主要受解除疫情限制后酒店业务收入增加影响[13] - 公司在2023年收购了位于香港和内地的两块土地,总土地储备达到5090万平方呎,为未来项目发展提供充足供应[14] - 公司预计2024年经济环境不会显著改善,将继续保持审慎态度[17] - 公司将专注于销售香港和内地的发展物业项目,保持乐观态度并平衡销售步伐和利润[18] - 公司看好香港市场发展,预计香港撤销房控政策和稳定利率将提振市场信心[19] 物业发展 - 本集团在2023年12月31日持有的物业总樓面面积为5,090万平方呎,较去年增加241万平方呎[33] - 本集团于2023年上半年购入两块土地,其中一块位于香港荃灣,樓面面積约为314,000平方呎;另一块位于上海黄浦区金陵路,总樓面面积约为506万平方呎[34] - 待售发展物业的應佔总樓面面积为1,081万平方呎,其中内地占917万平方呎[36] - 本集团在内地拥有强健的发展物业管道,将带来应佔樓面面积合共917万平方呎,规划成综合用途发展社区[37] - 香港總计发展物业落成时间表中,杭州项目的應佔樓面面積为1,007千平方呎[38] 可持续发展 - 公司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确保项目设计符合可持续建筑认证标准[15] - 公司在气候行动方面推出碳中和路线图和全面的碳审计计划,致力于减少碳排放[24] - 公司在社区建设方面举办多项活动,支持有需要的人士、促进青少年发展和减缓气候变化[24] - 公司在2023年内地和香港的发展物业合并收入增加22%,投资及酒店物业合并收入增长14%,内地两个重要项目的预售额增长163%[26] - 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多项成就,包括获得可持续发展年鉴五星评级和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成份股[22] 财务状况 - 本集团在2023年12月31日的负债比率为34.1%,较2022年12月31日的33.6%略有增加[27] - 内地发展物业收入为10,416百万港元,较去年增长22%;香港发展物业收入为6,957百万港元,较去年增长68%[27] - 内地及香港投资及酒店物业收入为7,711百万港元,较去年增长14%;内地租赁物业收入为4,216百万港元,较去年增长3%[27] - 内地及香港合约销售额为14,071百万港元,较去年增长163%;内地合约销售额为10,636百万港元,较去年增长533%[27] - 本公司内地物业部合并租赁收入在2023年达到4,216百万港元,较2022年增长3%[80] 公司治理 - 公司在2023年年报中提到,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银行贷款信贷总额约为411.16亿港元[116] - 公司进行了年度重要性评估,采用双重重要性原则对主要可持续发展议题进行优先排序[117] - 公司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完成气候风险评估、采用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员工接受性别平等和反性骚扰培训等[118] - 公司制定了碳中和路线图,包括在2025年实现25%的温室气体强度减少目标、在2030年实现全面碳中和等目标[119] - 公司在企业管治方面致力於反映公司職能、常規及程序之框架基礎,確保公司目標得以實踐[130]
嘉里建设(0068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0 16:30
公司业绩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收入为130.90亿港元,较2022年的145.90亿港元减少10%[1] - 物业销售收入为63.49亿港元,较2022年的85.43亿港元减少26%[1] - 酒店业务收入为17.55亿港元,较2022年的10.56亿港元增长66%[1] - 股东应占溢利为32.43亿港元,较2022年的27.55亿港元增长18%[4] - 每股盈利为2.23港元,较2022年的1.90港元增长18%[4] 未来展望 - 公司展望2024年经济环境不会显著改善,将继续保持审慎态度[12] - 公司将专注于销售香港及内地发展物业项目,保持乐观态度并平衡销售步伐和利润[13] - 公司预计香港撤销房控政策和内地放宽房地产市场管制规则将有助于市场情绪和信心[1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成功购入两块土地,樓面面积增加[20] - 上海黄浦区金陵路项目总樓面面积约506万平方呎,包括住宅公寓、办公室、高街零售等[21] - 待售发展物业的总樓面面积为1,081万平方呎,为未来五年及其后销售提供强健的合约销售管道[2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内地拥有发展物业管道,总樓面面积合共917万平方呎,规划成综合用途发展社区[23] - 公司在未来五年及其后计划增添1,103万平方呎的樓面面积,包括576万平方呎的办公室和458万平方呎的零售[26] - 公司在内地发展的主要综合用途项目及酒店目标落成后,投资物业和酒店组合将增加55%,达总樓面面积3,217万平方呎[26]
嘉里建设(0068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1 16:36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5,472百万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7.39亿港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7%[6] - 公司每股盈利为1.20港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7%[3] - 公司中期股息每股0.40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8] 物业销售收入 - 公司物业销售收入为2,123百万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3] 酒店业务收入 - 公司酒店业务收入为851百万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0%[3] 发展物业收入 - 公司发展物业收入贡献21.2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4%[9] 合约销售额 - 公司期内合约销售额共81.7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3%[9] 预期市场 - 公司预计香港及内地房地产市场在可见未来仍然低迷[15] 发展项目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共有12个发展物业项目在售,分布在多个城市[19] 财务数据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1.20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6.5%[67] 股东权益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1194.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73] 购股权计划 - 公司二零二零年购股权计划已生效,二零一一年购股权计划已终止[132]
嘉里建设(0068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12:01
财务表现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上半年收入达54.72亿港元,同比增长18%[6] - 物业销售收入增长至21.23亿港元,同比增长24%[6] - 酒店业务收入达8.51亿港元,同比增长100%[7] - 股东应占溢利为17.39亿港元,同比增长15%[4] - 每股盈利为1.20港元,同比下降37%[4] - 中期股息每股维持在0.40港元[5]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本集团的收入为54.7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6.41亿港元有所增长[62]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本集团的经营利润为20.5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7.25亿港元略有下降[62]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本集团的每股基本盈利为1.20港元,与2022年同期的1.89港元相比有所下降[62]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本集团的期内溢利为20.3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9.17亿港元有所下降[63]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本集团的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负14.3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负20.47亿港元有所改善[63]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本集团的总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净资产为33.7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7.80亿港元有所下降[64] - 本集团的负债比率为33.3%,较2022年底略有下降[59] 项目发展 - 本集团在二零二三年上半年收购了两个优质项目,提升物业总楼面面积至5,161万平方呎[9] - 本集团再次成功投得上海市中心附近的六幅综合用途发展地块,总楼面面积逾545万平方呎[10] - 待售发展物业的應佔总樓面面积为1,124万平方呎,有助于构建强健的合约销售管道[21] - 本集团在内地拥有强健的发展物业管道,将带来959万平方呎的應佔樓面面积,而在香港则持有约165万平方呎的发展项目[22] 物业业务 - 本集团在内地、香港及海外持有的物业总樓面面积为5,161万平方呎,较去年增加312万平方呎[17] - 内地物业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收入总额为29.56亿港元,毛利为17.95亿港元[26] - 内地物业部在2023年上半年录得发展物业销售收入1.85亿港元,毛利率为22%[27] - 内地投资物业收取租赁收入为19.20亿港元,同比增长9%,合并租赁收入为20.86亿港元,毛利为14.39亿港元[32] - 香港物业部2023年首六个月内收入25.16亿港元,毛利9.66亿港元,发展物业销售收入19.38亿港元,毛利5.04亿港元[37][38] - 香港物业部合并租赁收入为64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8%[42] 融资情况 - 外汇贷款总额为103.69亿港元,包括66.68亿人民币、80亿日元和5.16亿澳元的银行贷款[49] - 本集团通过利率掉期合约对冲浮动利率贷款的利率风险,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额为195亿港元[51] - 借贷总额为563.12亿港元,包括459.43亿港元的港元贷款、72.36亿港元的人民币贷款、26.97亿港元的澳元贷款和4.36亿港元的日元贷款[53] - 本集团采用积极管理流动资金的模式,保持所有贷款无抵押,未动用的银行贷款信贷总额为230.91亿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64.69亿港元[55] - 可持续融资对于促进可持续经济活动和项目长期投资至关重要,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的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银行贷款信贷约307.35亿港元[56] 公司治理 - 公司已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主席兼任行政总裁郭孔华先生除外[110] - 公司已採納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之《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12] - 公司已向全体董事发出标准守则,要求董事在进行证券交易前知会主席并接收确认书[113] - 公司已向全体董事作出特定查询,确认遵守标准守则所设标准[114]
嘉里建设(0068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6 16:56
财务业绩 - 2022年公司收入145.90亿港元,较2021年的153.27亿港元下降4.8%[7] - 2022年物业销售85.43亿港元,较2021年的83.71亿港元增长2.1%;物业租务及其他49.91亿港元,较2021年的53.44亿港元下降6.6%;酒店营运10.56亿港元,较2021年的16.12亿港元下降34%[7] - 2022年毛利69.85亿港元,较2021年的87.43亿港元下降20%[7] - 2022年未计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转变之股东应占溢利45.20亿港元,较2021年的62.66亿港元下降28%[7] - 2022年每股盈利1.90港元,较2021年的7.11港元下降73%;未计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转变为3.11港元,较2021年的4.30港元下降28%[7] - 2022年每股股息中期0.40港元,末期0.95港元,特别股息无;2021年中期0.40港元,末期0.95港元,特别股息2.30港元[7] - 2022年每股资产净值74.96港元,较2021年的80.32港元下降6.7%[7] - 2022年现金及银行结存117.01亿港元,较2021年的174.35亿港元下降33%;未动用之银行贷款信贷总额288.75亿港元,较2021年的348.66亿港元下降17%;借贷总额528.70亿港元,较2021年的374.79亿港元增长41%;借贷净额411.69亿港元,较2021年的200.44亿港元增长105%[7] - 2022年公司股东权益1087.87亿港元,较2021年的1168.29亿港元下降6.9%;总权益1224.82亿港元,较2021年的1323.13亿港元下降7.4%;负债比率33.6%,2021年为15.1%[7]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2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95港元,连同中期股息每股0.40港元,全年共派发现金股息每股1.35港元,预期维持稳定股息[13] - 2022年公司综合收入145.90亿港元,按年下跌4.8% [19] - 2022年物业销售总额99.74亿港元,包括合约销售53.54亿港元及出售货仓代价46.20亿港元 [19] - 2022年物业租赁收入49.91亿港元,与去年同期比较下跌6.6% [19] - 2022年基础溢利45.20亿港元,较2021年下跌28% [19] - 2022年每股盈利1.90港元,与2021年比较减少73% [19] - 2022年12月31日负债比率为33.6%,较2021年12月31日的15.1%上升 [19] - 2022年发展物业销售毛利率37%,较2021年的51%降低 [19] - 2022年投资物业租赁收入毛利率74%,与2021年的75%维持稳定 [19] - 2022年投资物业组合估值应占公允价值(已扣除递延税项)减少17.65亿港元 [1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内地物业部收入92.45亿港元,2021年为102.50亿港元;毛利48.87亿港元,2021年为63.34亿港元[28] - 2022年发展物业销售收入43.97亿港元,2021年为45.85亿港元;毛利19.54亿港元,2021年为28.31亿港元;毛利率44%,2021年为62%[28] - 2022年内地物业部投资物业(酒店部分除外)租赁收入37.92亿港元,2021年为40.53亿港元;毛利27.60亿港元,2021年为29.99亿港元;毛利率73%,2021年为74%[29] - 2022年内地物业部合约销售16.81亿港元,主要由福州、秦皇岛、沈阳及郑州项目贡献[3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合约销售中有38.03亿港元尚未确认,其中30.40亿港元预计2023年入账,约7.63亿港元将在2024年及以后入账[30] - 2022年内地合约销售中,榕城•江上图3.81亿港元、逸庐0.94亿港元、海碧台二期1.74亿港元等,总计16.81亿港元[31] - 2022年内地物业部投资物业租赁收入(酒店收入除外)37.92亿港元,2021年为40.53亿港元,下降6.4%[38] - 2022年合并租赁收入40.92亿港元,2021年为43.92亿港元,下降6.8%[38] - 2022年零售组合整体出租率83%,2021年为88%;办公室组合整体出租率88%,2021年为86%[38] - 2022年内地主要已落成投资物业组合应占总楼面面积1058万平方呎,2021年为968.5万平方呎[40] - 2022年酒店业务收入10.56亿港元,2021年为16.12亿港元[41] - 2022年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平均入住率35%,2021年为66%,下降31%[41] - 2022年北京嘉里大酒店平均入住率31%,2021年为55%,下降24%[41] - 2022年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平均入住率44%,2021年为54%,下降10%[41] - 2022年杭州城中香格里拉大酒店平均入住率57%,2021年为63%,下降6%[41] - 2022年沈阳香格里拉大酒店平均入住率30%,2021年为39%,下降9%[41] - 香港物业部2022年收入53.45亿港元,2021年为50.77亿港元;毛利20.98亿港元,2021年为24.09亿港元[61] - 公司发展物业销售收入41.46亿港元,2021年为37.86亿港元;毛利11.71亿港元,2021年为14.14亿港元;销售毛利率28%,2021年为37%[61] - 投资物业收入11.99亿港元,2021年为12.91亿港元;毛利9.27亿港元,2021年为9.95亿港元;毛利率维持77%不变[61] - 2022年香港物业部总合约销售36.73亿港元,包括缇山和缇外21.12亿港元、瀚名8.01亿港元、扬海5.43亿港元等[62] - 2022年上半年出售两个货仓获46.20亿港元,连同合约销售共达成82.93亿港元物业销售[62] - 2022年底约93.31亿港元合约销售未确认,其中86.36亿港元预计2023年入账,6.95亿港元于2024年及以后入账[62] - 计入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贡献,2022年合并租赁收入13.52亿港元,2021年为14.55亿港元,变动-7.1%[68] - 不计租金宽减和已售货仓租赁收入,2022年投资物业收入11.42亿港元,2021年为11.72亿港元,按年降2.6%[68] - 2022年12月31日零售出租率92%,2021年为95%;公寓出租率90%,2021年为95%;办公室出租率86%,2021年为83%;货仓出租率78%,2021年为86%[7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总额528.70亿港元,较2021年的374.79亿港元增加;现金及银行存款117.01亿港元,低于2021年的174.35亿港元;借贷净额411.69亿港元,2021年为200.44亿港元,净借贷增加主因支付土地成本[77][78][8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未动用银行贷款信贷总额为288.75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下降17%;现金及银行存款较2021年下降33%[7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总外币贷款(不含人民币银行贷款)32.21亿港元,人民币银行贷款73.31亿港元,分别占集团总借贷528.70亿港元的约6%及14%[7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总额193亿港元的利率掉期合约,相比2021年12月31日的62亿港元增加,目的是应对预期的利率上升环境[7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定息负债比率按借贷总额及借贷净额计算分别为37%及48%,所有利率掉期合约合资格作对冲会计[77] - 2022年,集团签订多个共约170.35亿港元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银行贷款信贷协议,款项用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等[7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大部分贷款须于五年内偿还,一年内偿还占11%(59.97亿港元),第二年占24%(128.51亿港元),第三年至五年占63%(330.22亿港元),超过五年占2%(10亿港元)[8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借贷净额除以总权益)为33.6%,2021年12月31日为15.1%,按借贷净额411.69亿港元及总权益1224.82亿港元计算[80] 土地与物业储备 - 公司持有楼面积2423万平方呎土地储备 [14] - 2022年公司有12个发展物业项目在售,分布于8个城市,经营9个主要综合用途项目[2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所持物业组合应占楼面积共4849万平方呎,较2021年的4983万平方呎有所下降[21][23] - 2022年公司收购上海黄浦区金陵路项目,为土地储备增添约196万平方呎楼面积[21] - 2022年12月31日,待售发展物业应占总楼面积为1129万平方呎,内地占959万平方呎,香港占170万平方呎[24] - 公司管理的主要投资物业组合楼面积共1631万平方呎,香港占19%(311万平方呎),内地占81%(1320万平方呎)[26] - 公司在内地发展中的主要综合用途项目管道预计未来五年及以后为投资物业组合增添893万平方呎楼面积[26] - 发展中物业应占楼面积2423万平方呎,内地占76%,海外占17%,香港占7%[23] - 已落成的投资物业、酒店物业、持有作出售用途物业应占楼面积2426万平方呎,内地占75%,香港占15%,海外占10%[23] - 公司未来发展物业足以满足未来五年及其后销售所需[24] - 公司旨在维持严谨土地储备收购策略,支持长期可持续增长并提升股东价值[21] - 公司在内地多个城市有发展中的综合用途项目及酒店,总应占楼面积8930千平方呎[27] - 这些项目落成后,公司投资物业和酒店组合从2027年起将增加43%,达2969万平方呎[27] - 内地待售发展物业项目包括福州榕城•江上图、杭州逸庐、沈阳雅颂大苑等多个项目[33] - 榕城•江上图总可售面积254.4万平方呎,权益100%;逸庐总可售面积33.3万平方呎,权益75%等[33] - 浦东嘉里城总楼面积272.8万平方呎,权益40.8%[44] - 北京嘉里中心总楼面积222.7万平方呎,权益71.25%[44] - 杭州嘉里中心总楼面积181.5万平方呎,权益75%[44] - 深圳嘉里建设广场总楼面积165.4万平方呎,权益100%[45] - 上海黄浦区金陵路项目总楼面积195.6万平方呎,住宅2025年预售,办公等2028年招租,权益100%[47] - 上海浦东新区巨峰路项目总楼面积323.8万平方呎,零售及办公2025年招租,住宅2023年预售,权益40%[49] - 深圳前海嘉里中心三期总楼面积88.5万平方呎,2024年竣工,权益70%[50] - 武汉综合用途项目总楼面积438.2万平方呎,2025年起竣工[51] - 沈阳综合用途项目三期总楼面积507.9万平方呎,2024年起竣工,权益60%[55] - 秦皇岛项目二期总楼面积196.5万平方呎,三期119.2万平方呎,2024年起竣工,权益60%[56] - 郑州发展项目总楼面面积210万平方呎,目标竣工期2023年起,公司权益55%[60] - 2022年12月31日,香港已落成投资物业总楼面面积为307万平方呎[71] - 九龙湾综合用途发展项目总楼面面积166.5万平方呎,权益100%[72] - 鰂鱼涌嘉里中心总楼面面积51.1万平方呎,权益40%[72] - 中半山住宅组合总楼面面积72.2万平方呎,权益100%[72] - 黄竹坑港岛南岸第二期扬海总楼面面积49.3万平方呎,目标竣工期2023年,权益50%[74] - 黄竹坑港岛南岸第四期预计提供约800个住宅单位,总楼面面积6
嘉里建设(00683)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9 12:00
财务业绩 - 集团综合收入145.90亿港元,按年下跌4.8%[1] - 物业销售总额99.74亿港元,包括合约销售53.54亿港元及出售货仓代价46.20亿港元[1] - 物业租赁收入49.91亿港元,同比下跌6.6%[1] - 集团毛利率为48%,发展物业销售毛利率37%,投资物业租赁毛利率74%[3] - 投资物业组合估值应占公允价值减幅17.65亿港元[4] - 股东应占溢利27.55亿港元,基础溢利45.20亿港元,下跌28%[5] - 每股盈利1.90港元,较2021年减少73%[6] - 负债比率为33.6%,借贷净额增加211.25亿港元至411.69亿港元[6]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45.90475亿港元,2021年为153.26764亿港元[74] - 2022年公司年度溢利为34.74886亿港元,2021年为112.89966亿港元[74] - 2022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90港元,2021年为7.11港元[74] - 2022年公司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 -58.94606亿港元,2021年为136.54514亿港元[7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441.81235亿港元,2021年为1480.35978亿港元[76]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572.93524亿港元,2021年为520.19578亿港元[76]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权益为1224.82161亿港元,2021年为1323.13126亿港元[76]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4590475千港元,较2021年的15326764千港元有所下降;年度溢利为3474886千港元,较2021年的11289966千港元大幅下降[81][82][83] - 2022年物业租务及其他业务收入5443473千港元,毛利3686666千港元;物业销售业务收入8561825千港元,毛利3124456千港元;酒店营运业务收入1345635千港元,毛利173562千港元[81] - 2022年内地物业收入9244985千港元,业绩(毛利)4886977千港元;香港物业收入5345490千港元,业绩(毛利)2097707千港元[82] - 2022年经营溢利3822122千港元,较2021年的10823765千港元下降;除税前溢利5168069千港元,较2021年的14226097千港元下降[82][83] - 2022年计入股息收入52552千港元、利息收入593892千港元等;扣除物业等折旧482912千港元、发展中物业拨备520667千港元等[84] - 2022年融资成本总额1434863千港元,较2021年的769740千港元增加[84] - 2022年出售附属公司所得溢利897490千港元,较2021年的117838千港元大幅增加[84] - 2022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2040840千港元,2021年为增加1666422千港元[82][83] - 2022年内地土地增值税为6.06828亿港元,2021年为11.14877亿港元[88] - 2022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税项为4.11102亿港元,2021年为5.45189亿港元[89]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均为1.90港元,2021年为7.11港元[90] - 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为1.17254亿港元,2021年为1.61509亿港元[92] - 2022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为3.35772亿港元,2021年为3.65335亿港元[92] - 2022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总计52.870277亿港元,2021年为37.478512亿港元[9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及其他承担为9.658306亿港元,2021年为18.495867亿港元[9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就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银行信贷担保须承担财务风险约40.18472亿港元,2021年为47.91647亿港元[9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就内地物业一手买家按揭信贷担保须承担财务风险约20.28943亿港元,2021年为23.12364亿港元[95] 物业情况 - 持有楼面面積2423万平方呎土地储备[17] - 2022年公司有12个发展物业项目在售,分布于8个城市;经营9个主要综合用途项目,分布于7个城市[2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所持物业组合应占楼面积共4849万平方呎,较2021年的4983万平方呎有所下降;收购上海黄浦区项目,增添约196万平方呎楼面积[25] - 2022年12月31日,待售发展物业应占总楼面积为1129万平方呎[26] - 内地发展物业规划将产生959万平方呎应占楼面积[27] - 香港物业部有应占楼面积约170万平方呎的土地储备用于未来发展[28] - 公司管理的主要投资物业组合楼面面积共1631万平方呎,香港占19%(311万平方呎),内地占81%(1320万平方呎)[30] - 内地发展中的主要综合用途项目预计未来五年及后年度为投资物业组合增添893万平方呎楼面面积,项目落成后组合面积将增43%达2969万平方呎[30] - 2022年内地物业部收入92.45亿港元(2021年:102.50亿港元),毛利48.87亿港元(2021年:63.34亿港元)[32] - 2022年发展物业销售收入43.97亿港元(2021年:45.85亿港元),毛利19.54亿港元(2021年:28.31亿港元),毛利率44%(2021年:62%)[33] - 2022年内地物业部投资物业租赁收入37.92亿港元(2021年:40.53亿港元),毛利27.60亿港元(2021年:29.99亿港元),毛利率73%(2021年:74%)[34] - 2022年内地物业部合约销售16.81亿港元,年末有38.03亿港元未确认,其中30.40亿港元预计2023年入账[35][36] - 2022年内地物业部投资物业(酒店除外)合并租赁收入40.92亿港元(2021年:43.92亿港元),下降6.8%[38] - 2022年零售组合出租率83%(2021年:88%),办公室组合出租率88%(2021年:86%)[38] - 2022年内地主要投资物业中,上海静安嘉里中心、上海浦东嘉里城等出租率有不同变化,前海嘉里中心一期出租率从45%升至70%,二期为41%[40] - 2022年底内地主要已落成投资物业应占总楼面面积为1058万平方呎,办公室、零售和公寓出租率分别为88%、83%、86%,2021年分别为86%、88%、90%[41] - 2022年酒店业务受疫情限制收入为10.56亿港元,低于2021年的16.12亿港元,下半年有复苏迹象[42] - 2022年部分酒店平均入住率有变化,如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从35%升至51%,北京嘉里大酒店从31%升至71.25%等[43] - 2022年香港物业部收入53.45亿港元,高于2021年的50.77亿港元,毛利为20.98亿港元,低于2021年的24.09亿港元[43] - 2022年发展物业销售收入41.46亿港元,高于2021年的37.86亿港元,毛利11.71亿港元,低于2021年的14.14亿港元,香港发展物业销售毛利率为28%,低于2021年的37%[44] - 2022年香港物业部总合约销售36.73亿港元,包括缇山和缇外21.12亿港元、瀚名8.01亿港元、扬海5.43亿港元等[45] - 2022年上半年香港物业部以46.20亿港元出售两个货仓,连同合约销售共达成82.93亿港元物业销售[47] - 2022年底合约销售中约93.31亿港元未确认,其中86.36亿港元预计2023年入账,6.95亿港元将在2024年及以后入账[48] - 2022年香港投资物业租赁收入11.99亿港元,低于2021年的12.91亿港元,合并租赁收入13.52亿港元,低于2021年的14.55亿港元[49] - 2022年12月31日,香港已落成投资物业总楼面面积为307万平方呎,零售、公寓、办公室、货仓的出租率分别为92%、90%、86%、78%[51] - 2022年,MegaBox、企业广场5期、嘉里中心、半山组合、Resiglow – Bonham、长沙湾货仓出租率分别为92%、85%、89%、89%、91%、78%,较2021年有不同变化[54] - 海外物业组合应佔总楼面面积639万平方呎,其中投资物业187万平方呎、酒店物业51万平方呎、发展中物业401万平方呎[55] - 集团将Resiglow – Happy Valley转型为发展物业项目,以The Aster品牌推售[53] 借贷与融资 - 2022年12月31日,总外币贷款(不含人民币)32.21亿港元,人民币银行贷款73.31亿港元,分别佔总借贷528.70亿港元的约6%及14%[59] - 2022年12月31日,外币借贷总额105.52亿港元,已为部分贷款安排交叉货币掉期合约,42.08亿人民币内地项目贷款未对冲[6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总额193亿港元利率掉期合约,定息负债比率按借贷总额及借贷净额计算分别为37%及48%[63] - 2022年借贷总额528.70亿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117.01亿港元,借贷净额411.69亿港元,净借贷增加因支付土地成本[64] - 2022年12月31日,未动用银行贷款信贷总额288.75亿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117.01亿港元,较2021年分别下降17%及33%[66] - 2022年6月,集团建立可持续融资框架以促进可持续发展[68] - 2022年公司签订约170.35亿港元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银行贷款信贷协议[6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借贷528.70亿港元,2021年为374.79亿港元[7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比率为33.6%,2021年12月31日为15.1%[71]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内地土地增值税按30% - 60%累进税率征收[85][87] 员工与股权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约有7700名雇员[99] - 2020年购股权计划于2030年5月19日届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可授出145,650,122股公司股份[10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根据2011年购股计划已授出5,473,000股购股权尚未行使[104] - 董事会于2022年11月25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十年,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授出奖励股份[105][107] - 2022年度公司以59,383,490港元于联交所购回3,166,000股股份并注销[109] 企业管治与守则 - 2022年公司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郭孔华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除外[111]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守则,2022年董事及可能拥有内幕消息的雇员均遵守该守则[114][115] 股息派发 - 建议全年派发现金股息每股1.35港元[7] - 公司建议派发2022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95港元,按2022年12月31日已发行的1,451,305,728股普通股计算,合共约13.79亿港元[116] - 末期股息除净日为2023年6月2日,股份过户登记处6月6日暂停办理手续,末期股息将于6月16日派发给6月6日名列股东名册内的股东[116] - 2022年度全年现金股息合共每股1.35港元,2021年为每股1.35港元及特别股息每股2.30港元[118] 会议与文件安排 - 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5月31日下午2时30分举行[120] - 股份过户登记处5月25日至5月31日暂停办理手续,为确定出席大会及投票股东
嘉里建设(00683)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30 16:36
财务表现 - 公司录得综合收入46.4亿港元,按年减少27%[7] - 未计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之基础溢利为27.9亿港元,按年上升18%[7]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27.5亿港元,按年下跌27%[7] - 每股盈利为1.89港元,与二零二一年上半年比较减少27%[7] - 负债比率增加1,860基点至35.8%[8] - 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4,641,295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27.2%[52]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2,547,22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30.4%[52]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89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27.0%[53] - 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46.41亿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63.74亿港元有所下降[82]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25.47亿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36.59亿港元有所下降[82]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23.64亿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41.40亿港元有所下降[83] - 2022年上半年税前溢利为34.60亿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57.23亿港元有所下降[83] - 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9.17亿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44.84亿港元有所下降[83] - 2022年上半年折旧费用为2.51亿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2.58亿港元有所下降[85] - 2022年上半年融资费用为3.61亿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2.93亿港元有所增加[85] - 每股基本盈利为1.89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9港元有所下降[99] - 每股摊薄盈利为1.89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9港元有所下降[100] 物业销售 - 物业销售录得77.2亿港元,包括以总代价46.2亿港元出售两個货仓[7]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待售发展物业的应占总楼面面积达1,422万平方呎,其中内地占1,236万平方呎,香港占186万平方呎[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发展物业确认销售收入3.56亿港元,毛利1.73亿港元,分别按年下降61.4%及70.6%[2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达成合约销售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7.1%[20] - 公司注意到福州和郑州等多个城市的物业销售气氛有所改善,积极调动销售资源[20] - 内地产物业销售收入为3.56亿港元,同比下降61.4%[21] - 内地产物业毛利总额为1.73亿港元,同比下降70.6%[21] - 内地物业部合约销售约8亿港元,完成全年目标的27%[21] - 内地未确认合约销售收入为72.5亿港元,其中39.4亿港元将于下半年入账[21] - 香港物業部發展物業確認銷售收入為13.6億港元,毛利為4.52億港元,分別按年下跌32.3%及41.1%[32] - 香港物業部錄得合約銷售23億港元,佔全年銷售目標40億港元的57%[33] - 香港未確認合約銷售收入為108億港元,其中24億港元將於2022年下半年確認,84億港元將於2023年及隨後年度確認[33] - 香港合约销售概略:皓畋项目已售单位100%,满名山项目已售单位99.7%,扬海项目已售单位83%,緹山项目已售单位78%,瀚名项目已售单位99%[34] - 公司在香港的销售存货包括港岛南扬海项目、笔架山的高端豪宅项目緹山和緹外[47] 物业租赁 - 物业租赁收入为25亿港元,与去年同期比较下降6%[7] - 毛利率为55%,物业销售业务毛利率为36%,物业租赁业务毛利率为76%[7] - 公司积极管理的投資物業組合和酒店業務樓面面積合共1,536万平方呎,其中香港占318万平方呎(21%),内地占1,218万平方呎(79%)[1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物业租赁贡献收入18.8亿港元,毛利14.1亿港元,分别按年下降5.8%及6.7%[20] - 内地投资物业收入为23.1亿港元,同比下降17.2%[23] - 内地投资物业毛利为14.3亿港元,同比下降19.7%[23] - 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出租率为88%,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23] - 深圳前海嘉里中心一期办公楼出租率为62%,二期已获43%承租[23] - 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公寓出租率为94%,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24] - 2022年上半年,香港物業部收入為19.8億港元,毛利為9.43億港元[32] - 香港投資物業組合租賃收入為6.19億港元,毛利為4.91億港元,分別按年下跌5.6%及6.1%[32] - 投资物业组合收入:2022年上半年香港投资物业组合收入6.19亿港元,毛利4.91亿港元[35] - 投资物业组合楼面面积:2022年6月30日香港投资物业组合楼面面积315万平方呎,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98万平方呎[35] - 投资物业组合出租率:公寓出租率96%,零售出租率91%,办公室出租率84%,货仓出租率56%[36] - 香港主要投资物业组合出租率:MegaBox出租率91%,企业广场5期出租率82%,嘉里中心出租率93%,半山组合出租率98%,Resiglow组合出租率87%[38] - 出售货仓:2022年6月以总代价46.2亿港元出售两个货仓,贡献租金收入6700万港元[37] 酒店业务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酒店业务收入及毛利分别按年减少46.1%及91.9%至4.25亿港元及0.22亿港元[20] - 內地酒店組合平均入住率普遍下降,例如靜安香格里拉大酒店從68%降至27%,北京嘉里大酒店從54%降至23%[27] - Shangri-La Plaza Mall出租率为87%,The Enterprise Center出租率为69%[41] - SPI在马尼拉的住宅及酒店发展项目中,94个住宅单位已全数售出,酒店平均入住率为34%[41] 土地储备与未来发展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待售发展物业的应占总楼面面积达1,422万平方呎,其中内地占1,236万平方呎,香港占186万平方呎[1] - 公司积极管理的投資物業組合和酒店業務樓面面積合共1,536万平方呎,其中香港占318万平方呎(21%),内地占1,218万平方呎(79%)[16] - 公司预计至2028年,内地发展中的主要综合用途项目将为其组合增添1,041万平方呎的楼面面积[17] - 公司未来六年将有六个主要项目落成,其中前海嘉里中心二期将于2022年后期推出,至2028年上海黄浦项目竣工后将达到高峰[18] - 公司擁有內地發展中物業及土地儲備總樓面面積約2,278萬平方呎,包括住宅1,222萬平方呎、辦公室484萬平方呎、零售482萬平方呎及酒店89萬平方呎[28] - 公司計劃於2022年起推出多個重大項目,包括上海黃浦區項目(住宅樓面面積134萬平方呎)和武漢項目(住宅樓面面積264萬平方呎)[28] - 未來五年內,公司將推出多個商業物業項目,包括前海嘉里中心二期和三期(總樓面面積87萬平方呎)和杭州武林區項目(總樓面面積172萬平方呎)[29] - 按地點及資產類別分列的項目落成後本集團應佔樓面面積總計為22,775千平方呎,包括住宅12,217千平方呎、辦公室4,843千平方呎、零售4,822千平方呎及酒店893千平方呎[30] - 发展中物業及土地儲備:香港发展中物業及土地儲備约186万平方呎,包括高端豪宅、中端市场设计家宅和优质家庭雅宅[39] - 高端豪宅项目:緹外项目预计2022年下半年推售,包括61个分层住宅单位和三座院墅[39] - 中端市场项目:港島南岸第四期发展项目楼面面积约63.8万平方呎,预计2025年落成[39] - 优质家庭雅宅项目:日出康城第十三期项目预计提供2550个住宅单位,预计2026年落成;元朗项目预计提供至少600个住宅单位,预计2025年落成;土瓜灣项目楼面面积约44.4万平方呎,预计2027年落成[39] - 公司预计在2022年下半年推出天津项目,并在2023年起进一步推出527万平方呎的住宅楼面面积[47] - 公司在内地正在开发七个综合用途发展项目,分布在福州、杭州、昆明、秦皇岛、沈阳、天津和郑州[47] 投资物业组合 - 投资物业组合估值(以公允价值计算)录得0.46亿港元之公允价值(已扣除递延税项)减幅[7] - 公司积极管理的投資物業組合和酒店業務樓面面積合共1,536万平方呎,其中香港占318万平方呎(21%),内地占1,218万平方呎(79%)[16] - 投资物业组合收入:2022年上半年香港投资物业组合收入6.19亿港元,毛利4.91亿港元[35] - 投资物业组合楼面面积:2022年6月30日香港投资物业组合楼面面积315万平方呎,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98万平方呎[35] - 投资物业组合出租率:公寓出租率96%,零售出租率91%,办公室出租率84%,货仓出租率56%[36] - 香港主要投资物业组合出租率:MegaBox出租率91%,企业广场5期出租率82%,嘉里中心出租率93%,半山组合出租率98%,Resiglow组合出租率87%[38] - 出售货仓:2022年6月以总代价46.2亿港元出售两个货仓,贡献租金收入6700万港元[37] 资金与负债 - 可动用资金共367.4亿港元,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169.5亿港元及未动用之银行贷款信贷额197.9亿港元[7] - 2022年6月30日,总外币贷款(不包括人民币银行贷款)相等於32.8亿港元,人民币银行贷款相等於76.6亿港元[49] - 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贷款总额中33.4亿港元(约佔6%)须於一年内償還[49] - 2022年上半年,本集团已簽訂多個共約131亿港元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銀行貸款信貸協議[50] - 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35.8%(2021年12月31日:17.2%)[50] - 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未动用之银行贷款信貸总额为197.9亿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69.5亿港元[5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銀行貸款的總額为57,587,305千港元,其中流動貸款為3,344,602千港元,非流動貸款為54,242,703千港元[10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銀行貸款中1年內到期的金額為3,344,602千港元,2至5年內到期的金額為52,647,072千港元[106] 公司治理与管理 - 公司已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之全部守则条文的规定,惟郭孔华先生兼任本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除外[111] - 公司已向全體董事發出標準守則的副本,并确认于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內已遵守標準守則所訂標準[112] - 董事會已審閱及採納本公司之政策及常規以加強企業管治披露,包括反貪污政策、董事會成員多元化政策、內幕消息披露政策、提名政策及薪酬政策[113] - 審核與企業管治委員會已檢討可能會影響本公司之所有法律及法規的更新、要求及趨勢以及其後果[113] - 審核與企業管治委員會舉行了兩次會議,重點討論年度財務報告、持續關連交易、企業管治更新、風險矩陣檢討以及季度業務和財務更新[113] - 薪酬委員會已審閱及建議薪酬政策,旨在提供公平的市
嘉里建设(00683)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12 16: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收入为153.27亿港元,同比增长6%[7] - 2021年毛利为87.43亿港元,同比增长4%[7] - 经营溢利为108.24亿港元,同比增长43%[7] - 股东应占溢利(计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转变后)为103.58亿港元,同比增长92%[7] - 每股盈利(计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转变后)为7.11港元,同比增长92%[7] - 公司2021年股东应占综合净溢利为63亿港元,较2020年的42亿港元上升48%[12] - 公司2021年股东应占溢利为104亿港元,较2020年的54亿港元增加92%[12] - 公司2021年每股盈利为7.11港元,较2020年的3.71港元大幅提升[12] - 公司综合收入为153.3亿港元,同比增长6%[20] - 公司基础溢利为62.7亿港元,同比增长48%[20]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03.6亿港元,同比增长92%[20] - 公司每股盈利为7.11港元,同比增长92%[20] 合约销售 - 公司2021年合约销售为179亿港元,超出目标135亿港元的133%[9] - 公司2021年香港及内地合约销售总额为179.1亿港元,超出全年销售目标33%[20] - 公司2021年合約銷售達179億港元,超越原定目標135億港元[17] - 內地合約銷售達86億港元,超越原定目標79億港元[17] - 香港合約銷售達93億港元,超越原定目標56億港元[17] - 公司2021年合约销售总额为179.1亿港元,超出全年销售目标135亿港元的33%[29] - 2021年内地合约销售为86.1亿港元,超出全年目标79亿港元的9%,同比增长18%[35] - 2021年内地合约销售超越年度目标,香港合约销售较全年目标超出66%[115] 资金与负债 - 公司可动用资金为523亿港元,同比增长58%[10] - 公司负债比率为17.2%,同比下降790个基点[10] - 公司可动用资金总额为523.1亿港元,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174.4亿港元[20] - 公司负债比率下降790基点至17.2%[20] - 公司总外币贷款(不包括人民币银行贷款)为34.6亿港元,人民币银行贷款为86.9亿港元,分别占总借贷374.8亿港元的9%和23%[117] - 公司外币借贷总额为121.5亿港元,包括约人民币70.9亿(86.9亿港元)、80亿日元(5.4亿港元)和5.16亿澳元(29.2亿港元)[117]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17.2%,较2020年的25.1%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出售嘉里物流股份及特别股息所得款项净额115.9亿港元[117] - 公司未动用的银行贷款信贷总额为348.7亿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74.4亿港元,分别较上年增加116%和3%[117] 股息与股东回报 - 每股股息为3.65港元,同比增长170%[8] - 公司2021年全年现金股息为每股3.65港元,包括末期股息0.95港元、中期股息0.40港元及特别股息2.30港元[12] - 公司出售嘉里物流股份获得115.9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其中29%用于派发特别股息[21] 物业销售与租赁 - 公司2021年物业销售收入为21,433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82%[11] - 公司2021年物业租赁收入为14,526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62%[11] - 公司2021年酒店营运收入为15,327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69%[11] - 公司2021年内地市场收入为18,025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65%[11] - 公司2021年香港市场收入为17,906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52%[11] - 公司物业租赁收入为53.4亿港元,同比增长11%[20]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57%,物业销售业务毛利率为51%,物业租赁业务毛利率为75%[20] - 公司2021年物业租金收入为53.4亿港元,较2020年增长11%[28] - 公司待售物业发展的应占总楼面面积达1,256万平方呎,其中内地贡献1,103万平方呎,香港提供153万平方呎[29] - 公司投资物业和酒店组合总楼面面积为1,635万平方呎,其中香港占25%(417万平方呎),内地占75%(1,218万平方呎)[31] - 2021年投资物业和酒店组合实现收入69.6亿港元,同比增长16%,其中内地贡献56.7亿港元,同比增长21%[31] - 内地主要已落成投资物业组合在2021年产生收入56.6亿港元,同比增长21%,毛利35.0亿港元,同比增长14%[48] - 内地主要已落成投资物业组合总楼面面积969万平方呎,办公室、零售和公寓的出租率分别为86%、88%和90%[49] - 内地零售业务收入为11亿港元,同比增长23%,整体出租率提升8%至88%[51] - 上海静安嘉里中心零售出租率上升6%至97%,杭州嘉里中心上升1%至93%,北京嘉里中心上升5%至92%[51] - 办公室分部整体出租率为86%,同比上升9%,收入同比增长12%至21亿港元[51] - 出租公寓分部出租率上升6%至90%,收入同比增长16%至3亿港元[53] - 上海静安嘉里中心一期办公室出租率上升6%至98%,二期上升3%至98%[54] - 酒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至16.1亿港元[55] - 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平均入住率上升15%至66%,北京嘉里大酒店上升20%至55%[56] - 北京嘉里中心办公室出租率上升9%至97%,零售出租率上升5%至92%[58] - 深圳嘉里建设广场出租率上升2%至95%[61] - 沈阳嘉里中心办公室出租率上升8%至88%,零售出租率上升5%至86%[62] - 天津嘉里中心商场嘉里汇出租率从2020年的79%提升至2021年的86%[63] - 深圳前海嘉里中心一期办公室出租率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021年的46%,零售面积出租率为43%[64] - 济南祥恒广场办公室出租率保持80%,零售面积出租率保持100%[65] 土地储备与发展项目 - 公司透過戰略收購增添約600萬平方呎土地儲備[17] - 公司土地储备楼面面积增加约600万平方呎,包括2021年三幅新地块和2022年一个新项目[27] - 公司在上海购入两个交通导向的综合发展项目,楼面面积合共530万平方呎[27] - 公司上海黄浦项目将增添134万平方呎的待售物业发展楼面面积,预计于2026年竣工[30] - 公司香港项目“緹外”应占楼面面积为343千平方呎,预计2021年落成[30] - 公司香港项目“土瓜湾”应占楼面面积为444千平方呎,预计2027年落成[30] - 公司内地项目“武汉”应占楼面面积为2,640千平方呎,预计2025年起落成[30] - 公司内地项目“福州”应占楼面面积为2,360千平方呎,预计2022年落成[30] - 至2026年,内地发展中的主要综合项目将增加970万平方呎楼面面积,包括440万平方呎办公室、420万平方呎零售和80万平方呎酒店[32] - 公司将在未来五年内推出五个主要项目,内地管理总楼面面积将增加近70%,达到2,400万平方呎[33] - 公司内地物业部拥有总楼面面积达2080万平方呎的发展中项目,未来五年可销售1100万平方呎,并注入980万平方呎商业面积[65] - 武汉项目规划总楼面面积约440万平方呎,住宅部分预计于2023年开展预售[68] - 福州项目预计于2022年完成,住宅部分已于2020年开展预售[69] - 沈阳嘉里中心项目一期及二期已落成,第三期预期由2022年起竣工[70] - 上海浦东项目预计可建成楼面面积共约310万平方呎,计划于2023年展开预售[74] - 郑州项目预期由2023年起分阶段落成,住宅部分预售现正进行中[75] - 天津项目二期现正施工并计划于2025年落成[76] - 公司成功收购3个香港项目,预计提供应占楼面面积585,000平方呎,包括元朗和土瓜湾地块[97] - 元朗十八乡路及大棠路项目预计提供楼面面积约281,000平方呎,计划于2025年竣工[97] - 土瓜湾鸿福街/银汉街项目可建楼面面积逾444,000平方呎,包括370,000平方呎住宅和74,000平方呎商业楼面[103] 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责任 - 公司2021年落实总额约100亿港元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15] - 公司2021年获得25个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管治奖项,并推出Covid-19支援计划[116] - 公司2021年收购了四个策略性项目,并计划积极管理负债水平,平衡投资与销售管道[116] - 可持续建筑认证面积为1,730万平方呎,较2020年增长5%[138] - 能源用量强度较2017年基准年减少15.3%,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减少20.8%[138] - 员工工伤率为每千名员工6.07宗,较2020年减少15%[139] - 公司捐款总值超过2,260万港元,较2020年增长95%[139] - 82%的承辦商/供应商受《供应商行为规范》约束,较2020年增长12%[139] - 所有新建投资物业获得绿色认证的目标已达成100%[140] - 公司计划在2030年前所有投资物业采用健康建筑设计,目前进展为87%[140] - 公司计划在2030年前所有新建综合发展项目将文化和文物保育考量纳入建筑计划,目前进展为50%[140] - 公司推出了14项可持续发展政策,包括新增《气候变化政策》及《生物多样性政策》[141] - 公司采用线上系统加强可持续发展数据收集流程,并加强内部监测以提高数据准确性[141] - 公司已完成设立科学基础减碳目标的初步阶段,范围3数据收集范围内的项目地块百分比为100%,投资物业百分比为82%[144] - 公司旗下53%的投资物业已进行了气候风险和脆弱性评估[148] - 公司通过引入线上平台扩大数据收集范围,定期收集数据以设定科学基础减碳目标和风险筛查[149] - 公司在香港及内地的多处物业已安装太阳能板,并计划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范围[150] - 公司在住宅和投资物业项目中放置回收箱,用于收集纸包饮品盒[151] - 公司为企业广场系列的租户及部分住宅项目推出可重用餐盒试点计划[152] - 公司在内地使用可降解垃圾袋和雨伞袋,并推广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器具和吸管[153] - 公司在嘉里不夜城三期和静安嘉里中心安装厨余分解机,每天收集废物并进行好氧消化处理[153] - 公司实现了91%的废弃物分流率,并在上海嘉里不夜城三期项目中树立了亚洲首个LEED零废弃物认证项目的典范[154] - 公司为香港全职员工提供多元化的培训课程,并邀请所有在职员工参加平台上的可持续发展培训课程[155] - 公司通过“Step Challenge”活动,全国2079位员工参与,成功筹得逾122万港元的善款,帮助71间非政府机构[156] - 公司推出“捐款配对心连心”计划,为每位员工提供10000港元的年度捐赠配对,支持香港的慈善机构[156] - 公司旗下MegaBox购物商场在2021年展示六大精选UNSDG,并打造城市农庄及空中香草园,所收割的香草赠予餐饮租户[157] - 公司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支援河南防汛、抢险救灾及重建工作[159] - 公司捐赠价值110万港元的食物,协助2,400个家庭缓解温饱问题[160] - 公司在前海嘉里中心、北京、天津及杭州试点新的物联网平台「Kerry+」,旨在提高楼宇管理及服务质素[166] - 公司为香港50多间供应商及承办商提供公平劳工常规培训[167] - 公司推出「传关爱•筑健康」工友公益上门体检活动,为100多名外判工友提供免费体检[167] - 公司通过「嘉里建设可持续发展赞助计划」,为香港及内地场减废活动提供赞助[168] - 公司在内地物业组合赞助一系列论坛和讲座,为租户及合作伙伴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最新资讯[168] - 嘉里建设有限公司在2021年获得全球房地产可持续发展标准(GRESB)五星评级,并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多元化业务比较组别中排名首位[170][172] - 嘉里建设有限公司在2021年香港绿色企业大奖中荣获金奖和大奖,连续12年或以上获得优越环保管理奖[170][173] - 嘉里建设有限公司的多个物业项目获得绿建环评金、银评级,包括北京嘉里中心、杭州嘉里中心等[170][174] - 嘉里建设有限公司在2021年获得RESETTMAir核心和外壳认证,涵盖多个物业项目[174] - 嘉里建设有限公司在2021年获得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系统和ISO 50001:2018能源管理系统认证[170][171] - 嘉里建设有限公司在2021年获得低碳关怀标签及低碳关怀星级标签[176] - 嘉里建设有限公司在2021年获得绿色建筑标识证书二星级,涵盖天津嘉里中心二期等项目[176] - 嘉里建设有限公司在2021年获得中电“创新节能企业大奖”优异证书,涵盖多个物业项目[177] - 嘉里建设有限公司在2021年获得香港环境卓越大奖优异奖和感谢奖,涵盖多个物业项目[177] - 嘉里建设有限公司在2021年获得企业环保领先大奖环保杰出伙伴奖[178] - 嘉里建設有限公司及其29個旗下管理的香港物業獲得香港綠色機構認證[180] - 嘉里建設有限公司總部及香港嘉里中心之公眾地方獲得香港綠色機構認證-清新室內空氣證書卓越級別[181] - 嘉里建設有限公司及其27個旗下管理的香港物業獲得香港綠色機構認證-減廢證書卓越級別[181] - 上海嘉里不夜城三期企業中心獲得LEED零廢棄物及TRUE零廢棄物鉑金級認證[182] - 嘉里建設有限公司獲得二零二一年BCI Asia大獎-十大地產發展商-香港[182] - 上海靜安嘉里中心獲得二零二一年靜安區119消防獎-先進集體[183] - 深圳前海嘉里中心二期獲得二零二一年廣東省建設工程優質結構獎[183] - 上海靜安嘉里中心(1、2及3座)及嘉里不夜城-辦公室大樓獲得LEED v4.1 O+M認證鉑金級[183] - 公司获得2020年东九龙总区最佳保安服务选举优秀伙伴奖,由香港警务处颁发[184] - 公司获得2020年西九龙最佳保安服务选举优异管理物业奖,涉及香港灝畋峰、港图湾及皓畋项目[184] - 公司获得2021年深圳市优质结构工程奖,涉及深圳前海嘉里中心项目[184] - 公司获得2021年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AA+评级[189] - 公司获得2021年《财资》环境、社会及管治企业大奖铂金奖[192] - 公司获得2021年香港公司管治与环境、社会及管治卓越奖[190] - 公司获得2020/2021年香港可持续发展奖卓越奖[191] - 公司获得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杰出贡献企业最佳地产发展奖[185] - 公司获得2021年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及中国商业地产卓越Top 100[185] - 公司获得2021年建造业义工奖励计划非凡建造业义工项目优异奖[193] - 嘉里建设有限公司获得香港品质保证局可持续发展评级AA+[194] - 嘉里建设有限公司获得香港品质保证局企业社会责任进阶指数-企业社会责任先导者标志[194] - 上海嘉里不夜城三期企业中心第二座7楼办公室获得WELL建筑认证铂金级[195] - 深圳前海嘉里中心Bayview A2及办公室T1及T2获得WELL建筑认证金级[195] - 嘉里建设有限公司的财务和可持续发展报告获得《IR Magazine》和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的多个奖项[197] - 上海静安嘉里中心获得2021年国际ARC Awards传统年报-房地产综合开发投资金奖[199] - 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安义夜巷”获得2020年BEST 50最佳市集[200] - 北京嘉里公寓、上海静安嘉里公寓及浦东嘉里城公寓获得中国最佳服务公寓品牌[200] - 上海静安嘉里中心获得2021年行味城市生活榜人气商场[200]
嘉里建设(00683)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8-31 16:47
集团整体财务表现 - 集团综合收入63.7亿港元,上升63%;基础溢利23.6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37.7亿港元,分别增加113%及251%[7] - 集团毛利率为57%,物业销售业务毛利率46%,上升12%,物业租赁业务毛利率77%,下跌4%[7] - 每股盈利2.59港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加250%,较2019年上半年上升5%[7] - 集团投资物业组合估值公允值增幅14.1亿港元(2020年上半年减少0.32亿港元)[7] - 2021年6月30日,集团可动用资金376.3亿港元,包括现金及存款159.6亿港元和未动用信贷额216.7亿港元[7] - 2021年6月30日负债比率下降120基点至23.9%[7] - 2021年上半年收入63.74亿港元,毛利36.59亿港元,期内溢利44.84亿港元[39] - 2021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2.59港元,2020年同期为0.74港元[39] - 2021年6月30日,非人民币外币贷款及人民币银行贷款分别占总借贷429.5亿港元的约8%及19%[37] - 2021年6月30日,贷款总额中18%须一年内偿还,9%须第二年偿还,66%须三至五年内偿还,7%须五年后偿还[37] - 2021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23.9%,2020年12月31日为25.1%[37] - 2021年6月30日,未动用银行贷款信贷总额为216.7亿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59.6亿港元[3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总资產減負債为128,456,759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24,656,340千港元有所增长[43][4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来自经营之现金淨額为2,860,814千港元,而2020年同期为 - 618,963千港元[46] - 2021年上半年应用于投资业务之现金淨額为 - 926,31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 - 2,078,313千港元[46] - 2021年上半年(应用于)/来自融资业务之现金淨額为 - 3,436,81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598,940千港元[4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为14,488,416千港元,较2020年6月30日的10,420,487千港元有所增加[4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4,483,893千港元,其中公司股东应佔溢利3,773,188千港元,非控制性權益溢利710,705千港元[4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发展中物业为40,809,784千港元(非流动16,354,187千港元 + 流动23,455,597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6,322,778千港元有所增长[41][42]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總額为5,184,36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 - 695,522千港元[47][4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长期银行贷款为35,131,749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7,622,263千港元有所减少[4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資產淨值为27,304,059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6,207,778千港元有所增长[44] - 2021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总资产3,152,742千港元,总负债252,057千港元[54] - 2020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总资产3,445,737千港元,总负债262,192千港元[54] - 第三层金融工具中,应收第一按揭贷款2021年6月30日为609,578千港元,2020年为1,053,520千港元[5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2021年6月30日为1,560,639千港元,2020年为1,487,760千港元[5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2021年6月30日为670,999千港元,2020年为934,279千港元[5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入6374122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917548千港元增长62.7%;毛利3659488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395384千港元增长52.8%[63] - 2021年上半年内地物业收入3710161千港元,香港物业收入2663961千港元;内地物业毛利2369377千港元,香港物业毛利1290111千港元[63] - 2021年上半年除融资费用前经营溢利4432260千港元,融资费用292596千港元,经营溢利4139664千港元[64] - 2021年上半年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业绩1583491千港元,除税前溢利5723155千港元,税项1239262千港元,期内溢利4483893千港元[6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地物业收入23.81亿港元,香港物业收入15.37亿港元,总额39.18亿港元[6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溢利12.84亿港元,期内溢利11.63亿港元,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0.74亿港元[65] - 2021年6月30日,内地物业资产总值1175.76亿港元,香港物业673.67亿港元,海外物业47.43亿港元,综合资产总值2003.24亿港元[66] - 2021年6月30日,内地物业负债总额617.55亿港元,香港物业289.58亿港元,海外物业15.93亿港元,综合负债总额718.67亿港元[6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收入2.93亿港元,利息收入26.14亿港元,出售投资物业所得亏损11.78亿港元[6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机器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之折旧25.85亿港元,融资成本总额41.40亿港元[66] - 2021年上半年税项开支12.39亿港元,2020年为6.79亿港元,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68] - 2021年上半年内地土地增值税按30% - 60%累进税率征收[69]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2.59港元,2020年为0.74港元[70] - 2021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2.59港元,2020年为0.74港元[71] - 2021年6月30日物业、机器及设备账面净值为5461218千港元,投资物业为8549042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为1986626千港元,无形资产为122504千港元[72] - 2021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166572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43909千港元有所增加[74] - 2021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155257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18834千港元有所减少[75] - 2021年6月30日银行贷款总额为42951181千港元,其中非流动为35131749千港元,流动为7819432千港元[76] - 2021年6月30日集团就投资物业、土地成本、发展中物业及合营公司权益的资本及其他承担为16682055千港元[79] - 2021年6月30日集团关于银行信贷的或然负债为7585128千港元[80] 集团业务销售情况 - 集团在香港及内地合约销售81.9亿港元,占2021年全年销售目标61%,其中香港20.2亿港元,占香港全年目标36%,内地61.7亿港元,占内地全年目标78%[7] - 2021年首六个月,香港已落成物业销售带来销售收入20.1亿港元(2020年:8.83亿港元),毛利7.67亿港元(2020年:3.27亿港元)[12] - 期内香港合约销售约20.2亿港元,占全年销售目标56亿港元的36%,约19亿港元收入待确认[12] - 内地物业部2021年首6个月收入37.1亿港元,较2020年增长56%,毛利增至23.7亿港元[21] - 内地已落成物业销售2021年上半年收入9.23亿港元,较2020年增长145%,毛利5.89亿港元[22] - 内地物业部2021年上半年合约销售61.7亿港元,达全年目标79亿港元的78%[22] - 深圳前海嘉里中心一期已售单位占总数97%,杭州逸庐86%,沈阳雅颂大苑99%,秦皇岛海碧台93%,郑州雅颂居71%,福州榕城•江上图31%,沈阳雅颂居20%[23] - 公司香港上半年合约销售额中,缇山贡献约13.2亿港元,占65%[35] 集团物业租赁情况 - 集团物业租赁收入26.6亿港元,上升14%,香港6.56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若,内地19.9亿港元,增20%,分别占租赁总收入25%及75%[7] - 2021年6月30日,香港已落成投资物业贡献收入6.56亿港元(2020年:6.54亿港元),毛利5.23亿港元(2020年:5.25亿港元)[14] - 2021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已落成投资物业总楼面面积412万平方呎,与2020年12月31日持平[14] - 2021年6月30日,MegaBox出租率94%,嘉里中心出租率96%,企业广场5期出租率97%[16][17] - 半山组合出租率提升至95%,Resiglow组合出租率提升至86%[16][17] - 内地已落成投资物业组合2021年上半年收入19.9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20%,毛利15.1亿港元,增加14%[24] - 办公室物业总租金收入为10.9亿港元,较2020年的9.65亿港元按年增长13%[25] - 零售物业总租金收入为5.9亿港元,较2020年的4.21亿港元同比增长40%[25] - 住宅物业总租金收入为1.79亿港元,较2020年的1.53亿港元同比增长17%[25] - 静安嘉里中心办公室出租率为97%,浦东嘉里城为100%,北京嘉里中心为87%,杭州嘉里中心为97%,深圳嘉里建设广场为93%[25] - 静安嘉里中心零售物业出租率达96%,浦东嘉里城为99%,北京嘉里中心为95%,杭州嘉里中心为93%[25] - 静安嘉里中心住宅部分出租率97%,浦东嘉里城住宅部分96%,北京嘉里中心住宅部分91%[25] - 2021年6月30日,菲律宾Shangri - La Plaza Mall及The Enterprise Center出租率分别为87%及84%,较2020年12月31日的90%及96%有所下降[32] 集团项目推售计划 - 集团第三季将推出LA MARINA扬海项目,第四季推售笔架山龙驹道3号项目[11][12] - 笔架山龙驹道3号项目预计2021年Q4推售,黄竹坑LA MARINA扬海预计2021年Q3预售,黄竹坑第二项目预计2022年预售,日出康城第13期预计2024年预售,元朗项目预计2023年预售[18][19] - 未来将推售的主要项目包括武汉、杭州、上海等地住宅项目,部分预计2022 - 2023年推出预售[29] - 已开展分阶段预售的大型项目包括福州、沈阳、秦皇岛等地住宅项目,部分将在2021年下半年预售[29] - 公司香港下半年将推港岛南项目LA MARINA扬海600个住宅单位及笔架山项目龙驹道3号[35] - 2021年下半年将继续销售福州、郑州等地项目,并推出秦皇岛新项目[36] 集团土地收购情况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收购元朗两幅土地50%权益,可建总楼面约281,000平方呎[19] - 2月公司与GIC集团购入上海浦东地块,项目将服务70万人口[36] 集团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4港元,待部分要约及出售嘉里物流股份完成后,宣派特别股息每股2.3港元[7] - 待部分要约及出售嘉里物流股份完成后,公司预计获得不少于110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将派发特别股息每股2.3港元,占所得款项净额约25% - 30%[9] - 2021年9月17日将派发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4港元,合共约5.83亿港元[101] - 2021年6月11日已派发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95港元,合共约13.8亿港元[101] - 董事会宣布待部分要约及出售嘉里物流股份完成后,派发特别股息每股2.3港元[102] 嘉里物流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