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
icon
搜索文档
民航信息化主力军,行业景气上行迎业绩拐点
国联证券· 2024-04-30 21:3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全球GDS行业区域龙头,国内份额达95%,具有垄断优势[1] - 公司是民航信息化主力,受益于航空业恢复和持续增长,目标价为14.95元人民币/16.16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3] - 公司是全球第三大GDS,拥有全球最大的BSP数据处理中心[9] - 公司历史悠久,起源于1984年的中国民航计算机总站,经过多年发展成为全产业链布局的民航信息化主力军[10][11][12] - 公司在2001年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9]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达69.84亿元,同比增长34.04%,归母净利润达13.99亿元,同比增长123.10%[3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72.77亿元,现金储备充足,财务状况良好[33] - 公司资产负债率长期维持在20%左右,资本结构良好[34] - 公司毛利率逐年恢复,2023年达20.52%,净利水平有望恢复疫情前水平[35] - 公司管理费用率稳定下降,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研发费用率提升[35] 业务展望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营收和净利润将保持稳定增长,复合增长率为16.92%[3] - 公司2026年预计流动资产将达到28,985.27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72.7%[88] - 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10,337.37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98.6%[88] - 公司2026年预计净利润率将达到10.73%,较2022年增长5.87个百分点[88] - 公司2026年预计ROE将达到9.52%,较2022年增长6.26个百分点[88]
民航信息网络
中国银行· 2024-04-27 21:17
营业收入 - 公司二三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达到69.8亿元,同比增加了34%[1] 业务表现 - 航空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49%[2] - 捷径算收入同比增长52.1%[2] - 系统集成收入同比下降41.4%[2] 成本情况 - 公司人工成本同比增长14.4%[3] - 软硬件销售成本同比减少52.2%[3] - 技术支持及维护费用同比增长12.6%[3] - 佣金及推广费用同比增长212.6%[3] 资本支出 - 公司2023年度资本开支总共达到了12.28亿元[4] - 研发项目的开发支出达到4.3亿元[4]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执行欧洲航线,预计超过2019年的投入水平[10] - 未来预计人工成本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不太会有降幅[13] - 技术服务收入在2024年预计会有一定的增长[15] 公司发展 - 公司2023年的发展支出从38亿人民币降至2500万人民币[17] - 移动技术对公司的影响是将利润投资于合资公司[17] 资本支出情况 - 公司2020-2021年的资本支出为12亿人民币,但在现金流图中显示的固定资产、无限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金额仅为53亿人民币[18]
民航信息网络小范围交流
中国银行· 2024-04-26 00:00
营业收入 - 公司二三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达到了69.8亿元,同比增加了34%[1] - 公司第一轮达到了14.5亿元,同比增加了113%[1] - 公司航空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49%,捷径算收入同比增长52.1%[1] 成本与费用 - 公司软硬件销售成本同比减少了52.2%[3] - 公司研发项目的固定资产采购增长了近3亿元,研发项目的开发支出资本化部分增长了4.3亿元[4] - 公司佣金及推广费用同比增长了212.6%[3] 市场展望 - 公司预计全年国内航线旅客量将达到6.3亿人次,超过2019年7.7个百分点[5] - 公司预计国际客运市场将加快恢复,但恢复速度可能慢于国内市场[5] - 公司认为国内市场淡季旅客量有增长趋势,未来市场需求潜力大[7] - 公司认为国际市场恢复时间不确定,可能会有一定延迟性[8] 业务展望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的资本开支主要投入到组织化融化和应用产品创新两个方向[18] - 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已有收入,主要为通航领域的信息技术服务,未来参与低空军机领域仍在研究和探讨中[20] 技术与服务 - 其他收入主要包括技术服务收入、支付业务收入、租赁及运维服务收入等,未来技术服务收入预计会有一定增长[19] - 移动科技对公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投资收益部分,23年对投资收益的贡献约为负2000多万[22] - 数据网络服务收入短期可能保持稳定,长期可能有一定下沉趋势[23]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2 16:5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航空旅游业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的主导供应商[2] - 公司于2000年10月18日在中国注册成立,2001年2月7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00696[3]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最大股东为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约29.55%股份[4]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在中国境内拥有约30家附属公司,在香港、新加坡、爱尔兰等地区和国家拥有境外全资附属公司[5]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營業收入为698.3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61.21亿元人民币,每股盈利为0.48元人民币[8] - 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为698.3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61.21亿元人民币,每股盈利为0.48元人民币[9] - 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9.8亿元,同比增长34.0%;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增长123.1%;每股盈利0.48元,同比增长128.6%[11] 业务拓展 - 公司连续十七年保持安全生产平稳运行,完成重大活动期间的民航旅客信息系统保障任务,拓展分销网络触达海外33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多项科技创新认定和奖项[12] - 公司将继续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加强经营质量和效益,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推动科技创新,深化改革提升行动,提高企业管理效能[16] - 2023年,公司持续完善航空信息技术及延伸服务,推进商营航空公司零售解决方案升级改造,签约客户累计达到19家[23] 财务细节 - 公司结算清算系统交易量约为1,017.7百万宗,同比增长78.1%,收入同比增长116.2%[26] - 公司營业總成本增加了12.1%,主要是人工成本增加、软硬件销售成本减少等因素影响[49] - 公司營业利润由2022年的约699.6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约1,604.6百万元,增加了约129.4%[50] 资产情况 - 本集团于2023年12月31日的受限制银行存款为人民币91.0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1.6百万元有所下降[65] - 本集团持有的非上市股权投资招商仁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成本为人民币875.0百万元,持股比例为13.26%[72] 董事会及监事会 - 公司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外部董事占董事会人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其中包括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的遴选由股东大会以普通决议的方式表决[140] - 公司董事会成员性别多元化政策要求在2024年前至少包括一名女性成员[165] - 公司第七屆監事會名單及二零二三年度每名監事出席會議情況[185] 股东权益 - 股东持有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10%以上股份权益可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167] - 股东提出临时提案需持有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3%以上的股份权益[168] - 股东可随时向董事会提出查询要求,需提供持股文件等证明[169]
基本面企稳向好,有望继续受益于民航业复苏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4-03 00:00
财务数据 - 公司23年收入达到6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1]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3.99亿元,同比增长123%,每股盈利为0.48元[1] - 公司全年派息比率为3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2.8亿元,财务状况健康[1] - 公司航空信息服务技术收入达38.5亿元,同比增长149%[1] - 公司结算清算服务收入达4.5亿元,同比增长52.1%[1] - 公司系统集成服务收入为9.9亿元,同比减少41.4%[1] - 公司营业总成本为53亿元,同比增长12.1%[1] - 负债合计在2024年第一季度达到6,010,793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了3.6%[1] - 归母所有者权益在2024年第一季度达到24,671,835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了6.7%[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在2024年第一季度为2,088,125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了8.0%[1] 业绩展望 - 公司预计未来业绩将随着中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而稳健增长[1] - 公司预测2026年营业收入将达到9,115,800千元,同比增长5.9%[2] - 2024年公司预计净利润将达到2,060,848千元,同比增长16.8%[2] 市场趋势 - 公司航司系统处理ASP元/座在2023年达到6.2元/座[3] - 2023年中国商营航空公司航班订座量持续增长,达到609,472,126次[3] - 2024年预测营业收入为7,991,874人民币千元,预计比2023年增长14.43%[4] - 2024年预测净利润率为22.07%,预计比2023年增长2.04个百分点[4] - 2024年预测速动比率为3.57,预计比2023年增长0.71个单位[4] - 2024年预测净资产收益率为8.16%,预计比2023年增长1.27个百分点[4] - 2024年预测市净率为1.64,预计比2023年下降0.09个单位[4]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1:05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财政年度全年业绩表现强劲,总收入约为人民币6,983.8百万元,同比增长约34.0%[1]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1,399.0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23.1%[1] - 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48元,董事会建议派发二零二三年度以现金支付的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6元[1]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營業總收入为6,983,847千元,较上年度增长[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營業總成本为5,300,831千元,较上年度增长[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營業利润为1,604,572千元,较上年度增长[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净利润为1,447,876千元,较上年度增长[4]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每股基本收益为0.48元[5]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资产总计为27,500,129千元,较上年度增长[7]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非流动资产合计为9,373,924千元,较上年度增长[7] - 公司上年流动负债总额为6,193,494千元,年末餘额为5,142,697千元[8]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1,018,594千元,年末餘额为19,742,230千元[9] 公司经营活动 - 公司主要经营活动包括面向航空公司、机场、机票销售代理等提供航空客运业务处理、航空旅游电子分销等服务[11] - 公司的母公司为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2] 公司税务优惠 - 公司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最近一次重新认定已于2023年11月完成[18] - 除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外,公司如果被评定为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可进一步享受10%的优惠税率[19]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持续拓展分销信息技术服务市场,覆盖国内外400多个城市,分销网络触达海外33个国家和地区[47] - 公司航空新零售建设能力持续增强,NDC平台获得IATA认证,差旅业务全流程无纸化解决方案得到推广[48] - 公司在智慧机场产品方面加强建设和推广力度,人脸登机在全国54家大中小型机场部署[50] 公司财务报表 - 公司2023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为69.83亿元,成本为33.17亿元[28] - 公司投资收益为8.16亿元,其中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为2534.7万元[29] - 公司当期所得税费用为16.43亿元,遞延所得税费用为-11.12亿元[30] - 公司每股盈利为0.48元[30] 公司股息派发 - 公司派发2022年末期现金股息共计1.55亿元[31]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3年末期现金股息共计4.68亿元[32] 公司资产处置 - 2023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资产处置收益为2,659千元,其中包括出售一处物业的处置收益为2,650千元[33] 公司人力资源 - 本期人工成本为2,063,687元,较上期增长了259,398元[34] 公司股权激励 - 公司股份支付计划中共计授予484名激励对象共计34,582,624份H股股票增值权[36] 公司技术发展 - 公司深度聚焦区块链、数字人民币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建设的“航旅链”取得国家网信办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53]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4 16:43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电子旅游分销系统处理的国内外商营航空公司系统处理量约283.9百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43.0%[3]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代理结算的客、货、邮运收入、杂费及国际、国内清算费用超过25.7亿美元,同比增长100.8%[5]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为人民币1,346.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91.1%[12]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41元[14]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3,307.6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6%[15]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的營運資金主要来自經營活動,来自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淨額为人民幣1,011.2百萬元[25] - 本集团于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幣8,576.6百萬元,其中97.0%、2.5%及0.2%分别以人民幣、美元及新台幣计价[27] - 本集团持有由中國建設銀行、北京銀行、交通銀行及中國工商銀行发出之人民幣3,500百萬元之结构性银行存款,年利率为1.40%-3.10%[32] - 本集团持有由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及民生銀行发出之人民幣650百萬元之三个月以上定期存单,年利率为2.20%-3.55%[33] - 本集团对招商仁和人寿投资的公允值约为人民幣835.8百萬元,占本集团总资产3.0%[36] - 招商仁和人寿于二零二三年上半年亏损为人民幣217百萬元,主要原因是国债利率下行导致增提会计准备金[37] - 本公司已实际出资人民幣574.9百萬元于中移股权基金,主要投资于5G行业应用及信息通信产业链、生态圈及赋能行业相关企业[39] - 本公司二零二三年上半年总资本支出为人民币363.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8.4%[45] - 本公司员工总数为6,721名,人工成本约为人民币712.2百万元,占上半年营业总成本的32.7%[48] 股权结构 - 本公司股本结构显示,内资股占已发行股份的68.13%,H股占31.87%[54] - 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本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中的权益及淡仓情况显示,中移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内资股占比为14.65%[55] - FMR LLC持有公司股份5.93%,占总股本1.89%[56] - Citigroup Inc.持有公司股份8.40%,占总股本2.68%[56] - BlackRock, Inc.持有公司股份5.84%,占总股本1.86%[56] - 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持有公司股份4.84%,占总股本1.54%[56] - Citigroup Inc.持有78,413,456股H股(L),201,074股H股(S)和74,062,155股H股(P)[65] - BlackRock, Inc.持有54,450,289股H股(L)和6,803,000股H股(S)[66] - 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持有45,174,076股H股(L)和45,174,076股H股(P)[67]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中的守则条文作为企业管治守则[71] - 公司偏离了守则条文C.2.1,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为过渡性安排[72] - 公司偏离了守则条文B.2.2,第七届董事会任期延期,换届选举工作尚待完成[73] - 公司确认全体董监事在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完全遵守了《标准守则》[74] - 公司審核及風險管理委員會已审阅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的中期业绩[7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更,包括監事、股东代表監事、副总经理等职务变更[76][77][78]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泽洪先生被委任为董事会战略及投资委员会委员[79] - 公司非执行董事席晟不再担任中东航集团党组成员和副总经理职务[8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永德先生被委任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81]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4 19:29
财务表现 - 本期營業總收入为3307556千元,较上期2271991千元增长45.6%[1] - 本期營業總成本为2178181千元,较上期1823422千元增长19.5%[1] - 本期營業利潤为1338680千元,较上期418236千元增长219.6%[2] - 本期淨利潤为1207654千元,较上期455820千元增长165.6%[2] - 本期每股基本收益为0.41元,较上期0.15元增长173.3%[2] 资产负债 - 期末流动资产总额为19290024千元,较上年年末16778932千元增长14.9%[3] - 期末非流动资产总额为8891106千元,较上年年末8483712千元增长4.7%[3] - 期末流动负债总额为7013860千元,较上年年末5142697千元增长36.6%[4] 公司经营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926,209,589.00元,总发行股本为2,926,209,589股[6] - 公司主要经营活动包括航空客运业务处理、航空旅游电子分销、机场旅客处理等服务[7] 会计准则和税务 - 财务报表按照中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香港证券上市规则编制,以持续经营为基础[9] - 公司适用的主要税种和税率包括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享受进项税加计扣除政策[13] 风险管理 - 公司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同时申请重点软件企业认定[14] 资产负债表 - 公司应收账款按账龄披露,期末余额为5,315,163千元,坏账准备578,423千元[17] - 按單项计提坏账准备期末余额为467,703千元,占比8.80%,上年年末余额为284,679千元,占比5.95%[18]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期末余额为4,847,460千元,占比91.20%,上年年末余额为4,496,079千元,占比94.05%[18] 投资情况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中,招商局仁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期末余额为835,827千元,与上年年末余额相同[19]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602,841千元,上年年末余额为529,714千元[20] 经营业绩 - 主营业务本期收入为3,283,207千元,成本为1,431,808千元,其他业务本期收入为24,349千元,成本为6,977千元[24] - 投资收益本期合计为44,643千元,其中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为7,692千元[25] 股东权益 - 每股盈利为0.41元,盈利为1,200,385千元,股份数量为2,926,210千股[26] - 公司通过股东大会决议派发2022年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053元,合计155,089千元[27] 公司业务拓展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全球经济下行趋势放缓,中国经济持续向好,航空出行需求大幅提升,公司电子旅游分销系统处理的国内外商营航空公司系统处理量同比增长约143.0%[35]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拓展分销信息技术服务市场,提升分销能力,新增与深圳航空、华夏航空等4家航空公司分销的全国机场休息室产品[38]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拓展公共信息技术服务、航空货运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其他信息技术服务,探索创新业务场景,签约3家企事业单位提供数字化转型咨询及IT系统规划运营服务[41] 财务指标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为人民币1,346.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约191.1%[44]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41元[46]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3,307.6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5.6%[47] 财务结构 - 航空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57.1%,增加了135.7%[47] - 结算及清算收入占总收入的5.6%,增加了31.4%[48] - 系统集成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9.7%,减少了46.5%[49] - 数据网络收入占总收入的6.1%,减少了13.2%[50] - 其他收入占总收入的21.5%,增加了42.9%[51] 税务情况 - 本集团按照15%的优惠税率计提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的企业所得税费用[53] 投资情况 - 本公司持有招商仁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投资成本为人民币875百万元,持股比例为13.26%[66] - 本集团对招商仁和人寿投资的公允值约为人民币835.8百万元,占本集团总资产的3.0%[67] - 招商仁和人寿于2023年上半年亏损为人民币217百万元,未来将继续坚持经营策略,努力成为具有创新特色的精品保险服务商[68] 资金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8,576.6百万元,其中97.0%、2.5%及0.2%分别以人民币、美元及新台币计价[58] - 本集团持有由中国建设银行、北京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4 18:24
公司股权结构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最大股东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持股约29.29%,14家内资股股东持股约38.84%,H股股东持股约31.87%[3] -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857,226,589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43.00%,占总股本约29.29%[139] -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268,300,500股内资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14.65%,占总股本约9.98%;持有18,720,000股内资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0.94%,占总股本约0.64%[139] -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202,781,500股内资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10.17%,占总股本约6.93%;持有65,773,500股内资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3.30%,占总股本约2.25%[140] -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182,743,500股内资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9.17%,占总股本约6.25%;持有25,155,000股内资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1.26%,占总股本约0.86%;持有3,900,000股内资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0.20%,占总股本约0.13%[140] - FMR LLC持有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64,955,835股H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6.97%,占总股本约2.22%[140] - Citigroup Inc.持有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58,284,676股H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6.24%,占总股本约1.99%;持有46,000股H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0.00%,占总股本约0.00%;持有55,397,205股H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5.94%,占总股本约1.89%[140] - BlackRock, Inc.持有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55,294,049股H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5.93%,占总股本约1.89%;持有7,345,000股H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0.79%,占总股本约0.25%[141] - 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持有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53,966,681股H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5.79%,占总股本约1.84%[141] - BlackRock, Inc.被视为持有55,294,049股H股(L)和7,345,000股H股(S)[146] - 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以核准借出代理人身份持有53,966,681股H股(L)和53,966,681股H股(P)[147] - 2022年12月31日,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5%以上,合共持有约26.23%[165] - 2023年3月21日,中航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在公司合计持有的总股权超10%构成关连人士;3月30日完成761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0.260%)内资股转让后,持股低于10%不构成关连人士[167] -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的约29.29%[170] 公司组织架构与人员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中国境内附属公司20余家、境外全资附属公司若干、联营公司10余家[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员工6570名[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员工6570名,其中男性员工3943名,女性员工2627名,男女比例约为60:40[12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总数为6570名[88] - 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同一人担任,偏离《上市规则》守则条文C.2.1,为过渡性安排[90]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外部董事占全体董事总数二分之一以上,至少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4] - 董事会设立4个专门委员会,包括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战略及投资委员会[94] - 2022年9月1日后,刘建平任战略委员会委员,刘泽洪任薪酬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陈永德任审核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徐宏志任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委员[95] - 原第七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曹世清、魏伟峰、刘向群不再任职,原执行董事肖殷洪因退休不再任职[95] - 董事长黄荣顺董事会、股东大会、提名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出席率均为100%[95] - 执行董事刘建平董事会、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95] - 非执行董事赵晓航董事会、股东大会、战略委员会出席率均为0%[95] - 非执行董事席晟董事会出席率为14%,股东大会、战略委员会出席率为0%[95] - 非执行董事罗来君董事会出席率为14%,股东大会、战略委员会出席率为0%[95] - 2022年度,董事会举行7次应亲身出席会议,召集1次股东周年大会及1次临时股东大会等[98] - 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至少占三分之一[100] - 董事会中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成员人数三分之一[101] - 2022年4月29日,肖殷洪不再担任总经理,董事长黄荣顺兼任总经理为过渡安排[103] - 公司偏离“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应区分”守则条文,但不影响权力及授权均衡分布[103] - 非执行董事赵晓航、席晟、罗来君任期从2020年2月27日至2023年2月26日[10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泽洪、陈永德、徐宏志任期从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2月26日[10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曹世清、魏伟峰、刘向群任期从2020年2月27日至2022年9月1日[104] -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及监事会于2023年2月26日任期届满,换届选举延期[104] - 换届完成前,第七届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继续履职,延期不影响公司运营[105] - 2022年度每名董事通过自行学习和参加讲座培训进行持续专业发展[102] - 董事会设立4个专门委员会负责财务汇报等方面具体调研分析[106] - 2022年9月1日起审核委员会由陈永德等三人组成,陈永德任主任委员[107] - 审核委员会2022年度举行2次会议,开展多项财务相关工作[107][108] - 2023年1月18日审核委员会更名并增加监督管理层执行董事会决议职责[107] - 2022年9月1日起薪酬委员会由刘泽洪等三人组成,刘泽洪任主任委员[109] - 薪酬委员会2022年度举行1次会议,讨论董事及高管责任险续保方案[109] - 2023年3月薪酬委员会增加审阅及批准股份计划事宜职责[10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每人年度基本报酬为6万元(含税),主任委员7万元(含税)[11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参会可获3千元或2千元会议津贴(含税)[110] - 退出现职央企负责人身份的独董工作补贴按履职评价结果动态调整[110] - 独立董事每年度基本报酬为6万元(含税),无会议津贴[111]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外部董事占比超二分之一,独立董事至少占三分之一[112] - 2022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战略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113] - 公司秘书于晓春2022年度完成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14] - 2022年度,无董事违反《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15] - 公司监事会由4名监事组成,2022年监事会举行3次会议,监事应列席7次董事会会议、1次股东周年大会及1次临时股东大会[131][133] - 2022年丁万志监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50%、列席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梁爽分别为100%、50%、86%;朱岩分别为66%、50%、86%;唐立超分别为33%、0%、0%;杨军分别为0%、0%、25%;曾毅玮分别为0%、0%、0%[132] - 2022年曾毅玮和唐立超各有2次未能亲自出席监事会会议并书面委托其他监事代为出席和表决,杨军和朱岩各有1次[132] - 2023年1月16日起丁万志不再担任公司监事会主席,2022年6月16日起曾毅玮不再担任公司股东代表监事,同日杨军获委任为公司股东代表监事[131][133] - 公司监事会由五名监事组成,任期三年,职工代表监事占监事会成员三分之一以上,且有一名独立监事[186] - 2022年,公司第七届监事会举行了3次会议[186] - 2022年6月16日,杨军先生担任公司第七届监事会监事,曾毅玮女士不再担任[186] - 2023年1月16日,丁万志先生因退休不再担任公司职工代表监事及监事会主席[186] 公司发展历程与荣誉 - 2001年,公司H股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4.10港元/股,市值约36亿港元[23][24] - 2004年,ETD系统处理量突破1亿人次[24] - 2015 - 2016年,H股先后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等名单,2016年ETD系统处理量突破5亿人次[27] - 2019年,ETD系统处理量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三,接近7亿人次[28] - 2021年2月7日,公司上市20周年,市值超500亿港元[28] - 公司连续22年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连续4年获民航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2年入选“央企ESG •先锋50指数”[26] - 2009年,结算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开账与结算计划数据处理中心[30] - 2008年推动中国民航机票100%电子化,获IATA“简化商务战略合作伙伴全球杰出贡献奖”[31] - 2011年、2017年ETD系统处理量突破3亿人次,自主研发“航旅纵横”手机应用[34] - 2020年新一代民航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开发完成,启用北京顺义新数据中心,获IATA“20周年合作伙伴奖”,航旅纵横所属公司完成混改和员工持股,“航易行”平台被认定为中国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公共信息平台[35] - 2021年连续16年获批年度重点软件企业,获“2021年中国融资大奖”相关奖项及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36] - 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专利授权数超前十年总和,获批民航重点实验室,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资质认证,连续22年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连续4年获民航科技进步一等奖,再次入选国资委“央企ESG先锋50指数”[43]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 - 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472114千元、8121673千元、5485577千元、5476177千元、5210106千元[38][41] - 2018 - 2022年利润总额分别为2651560千元、2802821千元、314161千元、663883千元、735139千元[38][41] - 2018 - 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326317千元、2526006千元、362800千元、551301千元、626499千元[38][41] - 2018 - 2022年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分别为0.79元、0.87元、0.12元、0.19元、0.21元[38][4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全部已发行总股份数为2926209589股[39][41] - 2022年集团税前利润约7.351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10.7%[64] - 2022年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6.265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13.6%[64] - 2022年集团总收入约52.101亿元,较2021年减少约2.661亿元或4.9%[65] - 2022年航空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比29.7%,较2021年的38.8%减少,收入减少27.3%[65] - 2022年系统集成服务收入占比32.6%,较2021年的25.1%增加,收入增加23.6%[66] - 2022年营业总成本为47.295亿元,较2021年减少5.798亿元或10.9%[69] - 2022年营业利润约6.996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2810万元或约4.2%[69] - 公司2020 - 2022年度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按15%优惠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70] - 公司2006 - 2021年度获“重点软件企业”认定,可进一步享受10%优惠税率[70] - 公司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62650万元,较2021年的约55130万元增加约13.6%[71] - 公司建议按税后利润10%提取2022年度任意盈余公积金3890万元,待股东大会批准后计入2023年财报[73] - 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2022年度末期股息15510万元,每股0.053元(含税),若获批预计2023年9月30日前派付[74] - 2022年末公司可供分配利润约72.644亿元,2021年末为71.085亿元[74] - 2022年末公司可供分派股东的储备为74.195亿元,2021年末为72.695亿元[75]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363亿元,投资活动净额-1.422亿元,筹资活动净额-0.976亿元[76] - 2022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4.758亿元,96.4%、2.9%、0.2%分别以人民币、美元及新台币计价[76]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4-11 16:3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 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 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編號:00696) 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財政年度全年業績公佈 業績摘要: • 總收入約為人民幣5,210.1百萬元,較二零二一年度減少了約4.9%。 • 本集團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約為人民幣626.5百萬元,較二零二一年度增 加了約13.6%。 • 每股盈利為人民幣0.21元。 • 董事會建議派發二零二二年度以現金支付的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0.053元。 茲提述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所發佈的日期為二零二三年三月二 十三日之二零二二年度業績公告(「原業績公告」)和日期為二零二三年四月十日之有關 二零二二年度業績公告之澄清公告(「澄清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