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动力(01330)

搜索文档
绿色动力环保(01330)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5 19:1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 對 因 本 公 告 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 任。 綠色動力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Dyna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於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註 冊 成 立 的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股 份 代 號:1330) 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 綠色動力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公佈本公 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個月未經審計業績(「本報告」)。本 報 告 所 載 財 務 數據乃根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中國會計準則」)編 製,且 未 經 審 計。本 公 告 乃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09(2)及13.10B條以及香 港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IVA部 刊 發。 本 報 告 以 中 英 文 版 本 編 製。如 有 任 何 歧 義,概 以 本 報 告 中 文 版 本 ...
绿色动力环保(0133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0 19:5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3.99亿元,较2023年减少14.08%[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5亿元,较2023年减少7.02%[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79亿元,较2023年减少6.36%[2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8亿元,较2023年增加47.13%[25]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0.53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14%[25]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为219.89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2.43%[2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42元/股,较2023年的0.45元/股下降6.67%[26]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32%,较2023年的8.31%减少0.99个百分点[26]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05亿、8.56亿、8.83亿、8.55亿元[28]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39亿、1.64亿、2.01亿、0.81亿元[28]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48.18万元,2023年为1137.49万元,2022年为1210.03万元[31] - 2024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3.9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85亿元[3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99亿元,较去年同期降低14.0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85亿元,同比降低7.02%[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219.8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80.53亿元[38] - 2024年全年集团处理生活垃圾1438.24万吨,同比增长6.96%;上网电量426090.73万度,同比增长9.42%;供汽量56.36万吨,同比增长31.49%;运营收入29.64亿元,同比增长8.02%[39]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99亿元,净利润6.01亿元[6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19.89亿元,总负债134.60亿元,权益总额85.29亿元,资产负债率61.21%,归属母公司股东每股净资产5.78元[65] - 2024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4.08%,主要因在建项目减少,建造收入减少7.78亿元[66][67] - 2024年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减少23.74%,建造成本减少7.14亿元[66][67]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47.13%,因电费收入和收回款项增加等[66][67] - 2024年对葫芦岛危废项目计提1.29亿元资产减值损失[6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99亿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14.08%[68] - 项目运营收入为29.64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8.02%[68] - 建造收入为3732.63万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95.42%[68] - 利息收入为3.97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0.31%[68] - 公司毛利增加6.92%至15.44亿元,毛利率为45.44%,较2023年同期上升6.92个百分点[69] - 公司利润总额为7.06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7094.65万元[70] - 环保服务营业收入33.99亿元,营业成本18.54亿元,毛利率45.44%,较上年减少14.08%[72] - 固废处理营业收入33.61亿元,营业成本18.20亿元,毛利率45.85%,较上年增加7.04%[74] - PPP项目建设服务营业收入3732.63万元,营业成本3429.62万元,毛利率8.12%,较上年减少95.42%[74] - 环保服务人工成本3.84亿元,占总成本20.73%,较上年同期增加6.87%[77] - 报告期内管理费用为232864434.58元,同比增长7.88%,占公司营业额约6.85%[83] - 报告期内融资成本为447553539.09元,较上年减少约25398195.99元,同比降低5.37%[83] - 报告期内所得税费用为105396153.29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约14.93%[83] - 本期研发投入合计7097412.89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21%[8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332180504.57元,同比增加11.09%[89]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942104400.05元,同比增加96.28%[89]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4453243766.41元,同比增加78.06%[89]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867,810,323.28元,占总资产3.95%,较上期减少16.12%[91] - 应收账款期末金额2,512,178,004.57元,占总资产11.42%,较上期增加27.30%[91]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金额1,108,768,938.92元,占总资产5.04%,较上期减少48.15%,偿还到期北京国资公司借款12亿元[91]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867,810,323.28元,较2023年末减少164,724,633.65元[94]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61.21%,较2023年末的63.29%下降[94][96] - 2024年末尚未偿还借款总额9,145,064,463.98元,较2023年末减少511,139,366.36元[97] - 2024年末银行综合授信额度158.60亿元,35.98亿元尚未动用[97] - 2024年末已质押的应收账款及经营权账面价值12,087,167,010.66元[97] - 2024年末根据已作出担保的最高责任为附属公司提取信贷额度6,893,302,079.34元[98] - 报告期内,归属母公司股东综合收益总额为5.85亿元,2023年同期为6.29亿元,减少因净利润减少[124] - 2023 - 2024年公司享受税收优惠分别为18,649.34万元、18,110.10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比例分别为24.00%、25.65%[1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运营处理能力突破4万吨/日,生活垃圾处理量、上网电量、供汽量均创新高[33] - 2024年集团运营相关收入接近100%,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33] - 2024年各区域中,华东垃圾进厂量566.47万吨、发电量203194.07万度、上网电量168346.33万度[40] - 2024年集团开展对外供热供汽业务项目达10个,共申领绿证49.53万余张,销售绿证25.33万张[41] - 公司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领域运营项目37个,运营项目垃圾处理能力达4.03万吨/日,装机容量857MW[52] - 通州项目总投资12.4亿元,设计产能2,250吨/日,产能利用率84.92%[101] - 2023年全国城镇垃圾焚烧处理量为25192.84万吨,公司垃圾焚烧处理量为1344.68万吨,占比5.34%[104] - 通州项目装机功率50MW,发电量25945.05万度,上网电价0.65元/度,特许经营期限27年[102] - 汕头项目装机功率60MW,发电量34283.35万度,上网电价0.65元/度,特许经营期限30年[102] - 惠州二期项目装机功率85MW,发电量33407.04万度,上网电价0.65元/度,特许经营期限29年[102] - 通州公司总资产146710.50万元,占公司总资产比例为6.67%,净利润5712.29万元[108] - 汕头公司总资产115982.65万元,占公司总资产比例为5.27%,净利润7859.43万元[108] - 海宁扩建公司总资产113929.74万元,占公司总资产比例为5.18%,净利润8290.72万元[108] - 惠州二期公司总资产146141.15万元,占公司总资产比例为6.65%,净利润12816.61万元[108] - 武汉公司总资产119473.53万元,占公司总资产比例为5.43%,净利润6713.81万元[108] 股东分红与激励计划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2元(税前),2024年度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5] - 2024年集团首次实施中期现金分红,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4 - 2026)》[34] - 集团拟实施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34] - 公司首次实施中期现金分红,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4 - 2026)》,拟实施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43] - 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2元(税前),总计约2.79亿元,预计2025年7月30日前派发[127] - 公司向H股个人持有人分派股息时,一般按10%税率预扣及缴付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企业H股持有人按10%税率预扣及缴付企业所得税[127][128] - 为确定2024年度末期股息权利股东,H股股东名册2025年7月10日至7月1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31] - 报告期内,公司可用于股息分派的储备为15.12亿元,无股份溢价账可通过资本化发行分派股息[136] 公司治理与合规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8] - 董事刘曙光因无法取得联系未参与年度报告审核,未出具意见[4][8]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 本年度报告内容符合相关披露要求,分别以中英文编制,歧义时以中文文本为准[7]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8] - 公司A股上市于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简称绿色动力,代码601330;H股上市于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简称绿色动力环保,代码1330[23] - 公司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3]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3] - 公司境内法律顾问为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境外法律顾问为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有限法律责任合伙[23] - 公司监事会本年度共召开八次会议,2025年3月28日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财务报告及年度报告[148] - 公司建立健全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治理结构,报告期内未发现内幕信息交易情况[151] - 公司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除部分披露外遵守适用守则条文[154] - 公司2024年未实施股份激励计划,2024年12月20日董事会通过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待股东大会审议[154] - 公司2025年3月28日批准修订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工作细则,纳入股份计划相关事宜[154]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4月29日召开,所有议案均获通过[156]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4年6月21日召开,所有议案均获通过[156] - 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4年9月20日召开,所有议案均获通过[156] - 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4年12月20日召开,所有议案均获通过[156] 行业政策 -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从2012年的167座增加到目前的1058座[44] - “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80万吨/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5%左右的目标已提前实现[44][45] - 2012年3月政策规定每吨生活垃圾折算上网电量暂定280千瓦时,执行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含税)[45] - 2020年9月政策规定生物质发电项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为82500小时,并网满15年后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45] - 2022年11月政策提出到2025年全国县级地区基本形成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到2030年处理设施供给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47] - 2022年12月政策规定现有焚烧处理设施年负荷率低于70%的县级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设施[47] - 2022年12月政策指出生活垃圾日清运量大于300吨的县级地区要加快推进设施建设,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47] - 2022年12月政策表明生活垃圾日清运量介于200 - 300吨且具备协同处置条件并有经济性的,可单独建设设施[47] - 2022年12月政策提到生活垃圾日清运量小于200吨的县级地区结合小型焚烧试点有序推进设施建设[47] - 2022年12月政策说明经济运输半径内相邻地区生活垃圾日清运量合计大于300吨的,可联建共享设施[4
绿色动力环保(0133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2:18
财报基本信息 - 公司公布2024年度经审计业绩,年报可在港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查阅[3]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8] - 公司A股上市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代码601330;H股上市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代码1330[23] 审计与报告审核情况 - 董事刘曙光因无法取得联系未参与年度报告审核,未出具意见[5][9]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9] - 公司负责人乔德卫、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易智勇及会计机构负责人赵林斌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9] - 公司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3] -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于2022年6月17日退任公司核数师,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同日接任,2024年10月30日普华永道辞任,2024年12月20日股东大会通过委任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4年度新任核数师[143] 分红预案 - 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2元(税前),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下一年度,2024年度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预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6] - 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2元(税前),总计约2.79亿元,预计2025年7月30日前派发[126] - 对于H股个人持有人,公司将按10%税率预扣及缴付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企业H股持有人,公司按10%税率代预扣及缴付企业所得税[126][127] - 为确定2024年度末期股息权利股东,H股股东名册2025年7月10日至7月1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3.99亿元,较2023年减少14.08%[25]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85亿元,较2023年减少7.02%[25]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为5.79亿元,较2023年减少6.36%[2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14.38亿元,较2023年增加47.13%[25] - 2024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80.53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14%[25] - 2024年末总资产为219.89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2.43%[2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42元/股,较2023年的0.45元/股下降6.67%[26]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32%,较2023年的8.31%减少0.99个百分点[26]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48.18万元,2023年为1137.49万元,2022年为1210.03万元[31] - 2024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3.9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85亿元[33] - 2024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3.99亿元,较去年同期降低14.0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85亿元,同比降低7.02%[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219.8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80.53亿元[38]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99亿元,净利润6.01亿元[6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19.89亿元,总负债134.60亿元,权益总额85.29亿元,资产负债率61.21%,归属母公司股东每股净资产5.78元[64] - 2024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4.08%,主要因在建项目减少,建造收入减少7.78亿元[65][66] - 2024年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减少23.74%,主要因建造成本减少7.14亿元[65][6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47.13%,主要因电费收入及收款增加、收回国补应收款增加、建设投入减少[65][66] - 2024年对葫芦岛危废项目计提1.29亿元资产减值损失[66]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99亿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14.08%[67] - 项目运营收入为29.64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8.02%[67] - 建造收入为3732.63万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95.42%[67] - 利息收入为3.97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0.31%[67] - 公司毛利增加6.92%至15.44亿元,毛利率为45.44%,较2023年同期上升6.92个百分点[68] - 公司利润总额为7.06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7094.65万元[69] - 环保服务营业收入33.99亿元,较上年减少14.08%,营业成本18.54亿元,较上年减少23.74%,毛利率增加6.92个百分点[71] - 固废处理营业收入33.61亿元,较上年增长7.04%,营业成本18.20亿元,较上年增长8.13%,毛利率减少0.54个百分点[73] - PPP项目建设服务营业收入3732.63万元,较上年降低95.42%,营业成本3429.62万元,较上年降低95.42%,毛利率减少0.10个百分点[73] - 环保服务人工成本3.84亿元,占总成本20.73%,较上年同期增长6.87%[76] - 最大客户销售额为30492.89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9.07%;前五名客户销售额96452.39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8.70%[79]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为3220.41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57%;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1838.99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9.45%[81] - 报告期内管理费用为232864434.58元,同比增长7.88%,占公司营业额约6.85%[82] - 报告期内融资成本为447553539.09元,较上年减少约25398195.99元,同比降低5.37%[82] - 报告期内所得税费用为105396153.29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约14.93%[82]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7097412.89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0.21%,研发人员数量14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0.42%[8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332180504.57元,同比增加11.09%[88]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973308507.21元,同比增加1.84%[88] - 支付其他与建造PPP项目有关的现金为137724359.79元,同比减少61.57%[8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942104400.05元,同比增加96.28%;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4453243766.41元,同比增加78.06%[88] - 2024年末货币资金8.68亿元,占总资产3.95%,较上期减少16.12%[90] - 2024年末应收账款25.12亿元,占总资产11.42%,较上期增加27.30%[90] - 2024年末应付账款6.62亿元,占总资产3.01%,较上期减少34.77%[90] - 2024年末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1.09亿元,占总资产5.04%,较上期减少48.15%[90] - 2024年末长期借款75.28亿元,占总资产34.24%,较上期增加7.04%[90] - 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末的63.29%降至61.21%[93][95] - 2024年末公司尚未偿还借款总额91.45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5.11亿元[96] - 2024年末公司银行综合授信额度158.60亿元,其中35.98亿元尚未动用[96] - 2024年末已质押的应收账款及经营权账面价值120.87亿元[96] - 报告期对外股权投资投资额为1.480746亿元,上期同期投资额为5.3亿元,变动幅度为 - 72.06%[104] - 报告期内归属母公司股东综合收益总额为5.85亿元,2023年同期为6.29亿元,减少因净利润减少[123] 各季度财务数据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05亿、8.56亿、8.83亿、8.55亿元[28]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39亿、1.64亿、2.01亿、0.81亿元[28] 集团业务运营数据 - 2024年集团运营处理能力突破4万吨/日,生活垃圾处理量、上网电量、供汽量均创新高[33] - 2024年集团运营相关收入接近100%,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33] - 2024年集团首次实施中期现金分红,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4 - 2026)》[34] - 集团拟实施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34] - 2024年初靖西项目投产,新增运营处理能力800吨/日,集团运营处理能力突破4万吨/日[39] - 2024年集团共处理生活垃圾1438.24万吨,同比增长6.96%;上网电量426090.73万度,同比增长9.42%;供汽量56.36万吨,同比增长31.49%;运营收入29.64亿元,同比增长8.02%[39] 各地区业务数据 - 2024年华东垃圾进厂量566.47万吨,发电量203194.07万度,上网电量168346.33万度[40] - 2024年华北垃圾进厂量182.14万吨,发电量59110.64万度,上网电量47253.17万度[40] - 2024年华南垃圾进厂量291.12万吨,发电量108198.02万度,上网电量89701.87万度[40] - 2024年华中垃圾进厂量224.11万吨,发电量88262.24万度,上网电量74728.92万度[40] - 2024年西南垃圾进厂量94.96万吨,发电量33208.91万度,上网电量27834.80万度[40] - 2024年东北垃圾进厂量79.44万吨,发电量22750.69万度,上网电量18225.64万度[40] 行业政策情况 -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从2012年的167座增加到目前的1058座[44] - “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80万吨/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5%左右的目标已提前实现[44][45] - 2012年3月政策规定每吨生活垃圾折算上网电量暂定280千瓦时,执行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含税)[45] - 2020年9月政策规定生物质发电项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为82500小时,并网满15年后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45] - 2022年11月政策提出到2025年全国县级地区基本形成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到2030年处理设施供给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47] - 2022年12月政策规定现有焚烧处理设施年负荷率低于70%的县级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设施[47] - 2022年12月政策指出生活垃圾日清运量大于300吨的县级地区要加快推进设施建设,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47] - 2022年12月政策表明生活垃圾日清运量介于200 - 300吨且具备协同处置条件并有经济性的,可单独建设设施[47] - 2022年12月政策提到生活垃圾日清运量小于200吨的县级地区结合小型焚烧试点有序推进设施建设[47] - 2022年12月政策说明经济运输半径内相邻地区生活垃圾日清运量合计大于300吨的,可联建共享设施[47] 公司业务模式与布局 - 公司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领域运营项目37个,运营项目垃圾处理能力达4.03万吨/日,装机容量857MW[52] - 公司主要采用BOT模式经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特许经营期通常为25至30年[53] - 每顿生活垃圾上网电量在280千瓦时以内部分,执行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含税)[51] - 符合条件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51] - 电费收入增值税即征即退,垃圾处理费收入增值税即征即退70%[51] - 一个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资金投入一般为人民币4亿元至6亿元[55] -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投资回收周期较长,一般在8 - 12年[55] - 公司业务布局立足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辐射安徽、湖北等中西部地区[52] - 公司上游包括施工、安装、设备及环保耗材供应商,下游包括地方政府部门及电网公司[53]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和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54] - 公司市场网络覆盖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形成立足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辐射全国的布局[60] 公司优势与荣誉 - 公司连续十五年被评为“中国固废十大影响力企业”,有二十余年行业经验[61] - 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驱动逆推式机械炉排炉”技术为行业领先并获国家发明专利等多项荣誉[62] - 公司董事长乔德卫连续五次荣膺“深圳百名行业领军人物”等多项荣誉,管理团队有近二十年合作经验[63] 项目产能与效益 - 通州、汕头、惠州二期项目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4.92%、97.75%、75.50%[100] - 2023年全国城镇垃圾焚烧
绿色动力环保(01330) - 2024 Q3 - 季度业绩
2024-10-30 21:46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5.4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37%[4]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2%[4]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0.04%[4]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8.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0%[4]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6.75%[4]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7.71%[4]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36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6%[4]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30%,同比下降0.80个百分点[4]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总资产为224.0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0.59%[4]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81.1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加3.98%[4]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资产合计为人民币4,240,627,567.55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9.8%[15]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合计为人民币18,163,784,710.98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2.7%[15,1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合计为人民币2,793,002,586.34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30.0%[1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合计为人民币10,997,436,634.71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7.1%[1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所有者权益合计为人民币8,613,973,057.48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4.1%[17]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资产总计为人民币22,404,412,278.53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0.6%[15,16,17]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人民币22,404,412,278.53元[17] 股东情况 - 公司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其中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2.63%[8] - 公司股东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增持公司H股股份至7.5137%[11][12] - 公司股东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增持公司H股股份至5.0343%、6.1001%、7.1048%[11] - 公司股东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最终持有公司H股股份104,700,000股,占比7.5137%[12] - 公司股东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H股股份[11] 经营数据 - 2024年1-9月公司下属子公司累计垃圾进厂量为1,070.75万吨,同比增长7.16%[13] - 2024年1-9月公司下属子公司累计发电量为382,218.88万度,同比增长10.44%[13] - 2024年1-9月公司下属子公司累计上网电量为316,018.91万度,同比增长10.94%[13] - 2024年1-9月公司下属子公司累计供汽量为37.19万吨,同比增长23.64%[13]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垃圾进厂量为370.02万吨,发电量为132,349.92万度,上网电量为108,816.89万度,供汽量为13.62万吨[13] 担保情况 - 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为人民币71.25亿元,均为子公司提供担保[14] - 公司与招商银行深圳分行签署担保合同,为子公司天津绿动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申请1.7亿元固定资产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14] - 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通州分行签署担保合同,为子公司北京绿色动力环保有限公司申请5.77亿元固定资产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14]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5.4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4%[18]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64.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5%[18] - 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19]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1%[22]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92亿元人民币[23] - 2024年前三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2.755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16.44亿元人民币增加了98.8%[25] - 2024年前三季度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為35.11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前三季度的19.77億元人民幣增加了77.7%[25] - 2024年前三季度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為5.06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前三季度的4.76億元人民幣增加了6.3%[25] - 2024年前三季度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7.44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前三季度的-8.12億元人民幣增加了8.4%[25] - 2024年前三季度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為10.65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前三季度的11.33億元人民幣減少了5.9%[26]
绿色动力环保(0133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0 16:42
财务报告与审计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按中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未经审计[3] - 公司董事会下属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已审阅本报告,并就公司所采取的会计政策及常规以及内部监控等事项与管理层进行商讨[2] - 公司负责人乔德卫、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易智勇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赵林斌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2] 利润分配与股东权益 - 公司拟以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1元(税前)[2] - 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2]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1元(税前),预计派发现金股利共人民币139,34.52万元[75][76]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现金红利预计于2024年11月20日前派发,H股股东名册将于2024年9月30日至2024年10月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76] 风险披露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存在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业务风险等[2] -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受产业政策影响较大,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的变化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造成不利影响[65]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仲夏女士辞去总经理、执行董事职务,傅捷女士辞去独立董事职务,欧陽戒驕女士被选举为独立董事,岳鹏先生辞去非执行董事职务,罗照国先生辞去监事职务,赵志雄先生被选举为非执行董事,田瑩瑩女士被选举为监事[72][73][7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6.6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46%[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3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76%[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86%[16] - 公司总资产为225.15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0.10%[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元,同比下降15.38%[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80%,同比减少1.04个百分点[17] 业务运营 - 公司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领域运营项目37个,垃圾处理能力达4.03万吨/日[20] - 公司装机容量为857MW[20] - 公司采用BOT模式经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特许经营期通常为25至30年[21] - 公司项目地理范围覆盖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重点布局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经济圈[27] - 公司连续十四年被评选为“中国固废十大影响力企业”,拥有二十余年的行业经验[28] 环保与排放 - 公司下属主要子公司通州公司、汕头公司、惠州二期公司、海宁扩建公司以及武汉公司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均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主体[80] - 通州公司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3 mg/m³、5 mg/m³、4 mg/m³,均低于排放限值50 mg/m³[81] - 通州公司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为28 mg/m³、39 mg/m³、26 mg/m³,均低于排放限值80 mg/m³[81] - 通州公司COD排放浓度为<4 mg/L,低于排放限值60 mg/L[81] - 汕头公司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ND、23 mg/m³、41 mg/m³,均低于排放限值100 mg/m³[81] - 汕头公司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为71 mg/m³、58 mg/m³、63 mg/m³,均低于排放限值200 mg/m³[81] - 汕头公司烟尘排放浓度为4.0 mg/m³、4.4 mg/m³、4.0 mg/m³,均低于排放限值30 mg/m³[81] 技术与研发 - 公司与阿里云技术合作,在通州项目开展智慧电厂建设,并在常州和章丘项目启动污泥直喷新工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36] - 公司完成多驱动逆推式小型焚烧炉(100–200吨)研发的基本设计,并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等机构达成合作意向,研究垃圾发电项目AI、数字化、智慧化等新技术运用领域[36] 未来计划与战略 - 公司计划加强垃圾发电项目的开拓和投资并购,推进环保特色产业园建设[39] - 公司计划积极参与绿证交易,推进项目“数字化”建设[39] - 公司未来有望参与碳市场交易,为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带来额外收益[38] - 公司计划通过市场机制为可再生能源环境价值定价,提高国补到期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经济性[38] 财务细节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人民币1,660,506,740.32元,同比下降22.46%,主要由于在建项目减少导致建造收入下降[4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323,733,601.98元,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别为人民币22,515,212,843.20元和14,114,100,556.80元,资产负债率为62.69%[4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741,067,882.72元,同比下降3.73%,毛利率为44.63%,较去年同期上升[4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人民币100,223,612.48元,占营业额的6.04%,较去年同期增加[5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人民币236,206,096.06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人民币7,885,280.29元[5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为人民币391,058,983.14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人民币44,030,560.57元[5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67,325,381.16元,占利润总额的17.22%,较去年同期上升[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03,026,018.30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017,250,170.59元,较2023年末减少人民币15,284,786.34元[5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偿还借款总额为人民币9,710,039,405.05元,较2023年末增加人民币53,835,574.71元[57] 投资与融资 - 公司报告期投资额为15,000,000元,较上期同期的510,000,000元下降了97.06%[60] - 公司无重大股权或非股权投资,也无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61] - 公司无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62] - 公司于2022年2月25日公开发行了2,360万张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总额人民币23.6亿元[115] - 报告期内因“绿动转债”转股,公司新增1,144股A股普通股[115] - 公司于2022年2月25日公开发行了23.6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23.45亿元[128] - 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绿动转债”的转股价格由9.82元/股调整为9.45元/股,自2024年6月26日起生效[128] - 截至报告期末,可转换公司债券“绿动转债”的持有人数为32,118人[130] - 公司前十名可轉債持有人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一零二組合持有117,889,000元,佔比5.00%[131] - 綠動轉債在報告期內轉股11,000元,累計轉股數為11,878股,佔轉股前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0.0009%[133] - 公司於2024年2月26日支付綠動轉債第二年利息,票面利率為0.40%,每張面值100元的可轉債派發利息為0.40元人民幣[136] - 公司決定在2023年9月6日至2024年9月5日期間不向下修正綠動轉債的轉股價格[137] - 假設未轉換的綠動轉債金額2,359,884,000元人民幣悉數轉換,將發行249,723,174股A股股份,佔當時已發行股本的17.92%[137]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1,925户[117] - 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有594,085,618股,占总股本的42.63%[118][119]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有379,460,000股,占总股本的27.23%[118][119] - 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持有84,265,896股,占总股本的6.05%[118][119] - 北京国资(香港)有限公司持有24,859,792股,占总股本的1.78%[118][119] - 北京惠泰恒瑞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6,890,707股,占总股本的1.21%[118][119] - 创金合信基金-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持有13,624,304股,占总股本的0.98%[118][119] - 共青城景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7,130,378股,占总股本的0.51%[118][119] - 南方基金稳健增值混合型养老金产品持有5,057,200股,占总股本的0.36%[118][119]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1,772,930股,占总股本的0.13%[118][119] - 赵万生持有1,360,000股,占总股本的0.10%[118][119] 现金流量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总计1,575,521,937.26元,同比增长14.3%[15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3,371,427.14元,同比增长88.9%[15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5,918,818.39元,同比减少50.2%[15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2,743,054.33元,同比减少41.1%[1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17,250,170.59元,同比减少10.8%[1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346,295,540.90元,同比增长81.0%[1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2,292,459,966.18元,同比增长36.3%[1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405,962,803.41元,同比增长92.5%[1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6,402,060.34元,同比大幅增长[15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09,160.15元,同比大幅下降[155] - 2024年1-6月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5.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7.48%[156] - 2024年1-6月公司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6.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5.73%[156] - 2024年1-6月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758.45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净减少2.45亿元人民币[1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30亿元人民币[156] 综合收益与股东权益 - 2024年1-6月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3.80亿元人民币[158] - 2024年1-6月公司提取专项储备为1474.98万元人民币[158] - 2024年1-6月公司使用专项储备为482.69万元人民币[1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79.66亿元人民币[15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6,201,041,378.60元,较期初减少268,025,071.47元[16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59,018,018.49元[16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对股东的分配为209,017,781.70元[16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转增股本及资本公积增加10,728.72元[16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专项储备提取22,890,705.81元,使用11,037,630.97元[15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303,026,018.30元[15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少数股东权益为487,800,529.98元,较期初增加21,283,351.30元[15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790,084,060.23元,较期初减少268,035,800.19元[16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资本公积为2,459,608,891.70元,较期初增加10,598.81元[16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本为1,393,451,878.00元,较期初增加1,144.00元[162] - 公司股本截至2024年6月30日增加至1,393,451,878.00元,股份总数为1,393,451,878.00股[164] 财务报表与会计政策 - 公司财务报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和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年修订)的要求进行列报和披露[166]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下属子公司根据其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确定其记账本位币[168]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包括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从取得子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之日起纳入合并范围[171]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的股东权益、当期净损益及综合收益中不归属于公司的部分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损益及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单独列示[17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以及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的短期投资[173] - 外币交易按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资产负债表日的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174] - 境外经营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股东权益中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175] - 金融资产根据管理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7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长期应收款等,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179] - 公司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合同资产等,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考虑过去事项、当前状况及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180] - 公司对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损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计量,第一阶段按未来12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第二阶段按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第三阶段按已发生信用减值的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81] - 公司对金融资产的减值采用组合方式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组合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合同资产、长期应收款等,依据历史信用损失经验和未来经济状况预测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82] - 公司金融负债主要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负债部分及其他金融负债[184] -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负债部分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权益部分计入所有者权益,转换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185] - 公司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发出存货的成本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187][188] -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对子公司和合营企业的投资,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189]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投资成本,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合并成本作为投资成本[190] -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以初始投资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成本[191] - 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房屋及构筑物20-50年,机器设备3-15年,运输工具3-10年,其他3-20年[195] - 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房屋及构筑物1.90%至4.75%,机器设备6.33%至33.33%,运输工具9.00%至33.33%,其他4.50%至33.33%[195] - 土地使用权按使用年限50年平均摊销,外购土地及建筑物的价款难以合理分配的,全部作为固定资产[199] - 软件按使用年限10年平均摊销[200] - 公司通过PPP项目合同获取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期一般为23年至30年[200] - 特许经营权期满后,公司需将垃圾焚烧发电厂无偿移交至各地方政府[200] - 在特许经营期内,公司有权向获取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对象收取费用,包括垃圾处理费和上网电费[200] - 若收费金额不确定,公司将在PPP项目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相关资产对价金额或建造服务收入金额确认为无形资产-特许经营权[200] - 特许经营权在经营期限内采用直线法摊销[200]
绿色动力环保(0133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21:55
利润分配与财务报告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1元(税前)[3] - 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送红股[3]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按中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编制,未经审计[4]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符合《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要求[4]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以中英文编制,中文文本为准[4]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未经过审计[3]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详细描述了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业务风险等[3]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符合香港联合交易所证券上市规则的要求[2]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及公司网站上公布[2]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息1元(含税)[81] - 公司拟以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1元(税前),预计派发现金股利共人民币139,34.52万元[82]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现金红利预计于2024年11月20日前派发,H股股东名册将于2024年9月30日至2024年10月4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8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外文名称为Dyna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10] - 公司中文名称为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乔德卫[10] - 公司中文简称为绿色动力[10] - 公司外文名称缩写为Dynagreen[10]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十二路007号九洲电器大厦二楼东北楼[173] - 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23日,前身为深圳绿色动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173] - 公司母公司及最终控股公司为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17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6.6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46%[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3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76%[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86%[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元,同比下降15.38%[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80%,同比减少1.04个百分点[1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660,506,740.32元,同比下降22.46%,主要由于在建项目减少导致建设收入下降[48][4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323,733,601.98元,总资产为人民币22,515,212,843.20元,总负债为人民币14,114,100,556.80元,资产负债率为62.69%[4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运营收入为人民币1,440,317,386.59元,同比增长10.66%,主要由于运营项目增加和垃圾处理量上升[4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4.63%,同比上升8.68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低毛利率的建造收入占比下降[5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人民币100,223,612.48元,同比增长10.56%,主要由于运营项目数量增加[5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人民币236,206,096.06元,同比增长3.45%,主要由于运营项目增加导致利息支出增加[5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为人民币391,058,983.14元,同比下降10.12%,主要由于毛利减少和运营费用增加[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67,325,381.16元,同比增长22.42%,主要由于部分项目公司结束税收优惠期[5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03,026,018.30元,同比下降16.76%[5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017,250,170.59元,较2023年末减少1.48%,保持相对稳定[5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负债比为62.69%,较2023年末的63.29%有所下降[58] - 公司未偿还借款总额为人民币9,710,039,405.05元,较2023年末增加人民币53,835,574.71元[58] - 公司银行综合授信额度为人民币18,379,060,000.00元,其中人民币3,524,832,079.00元尚未动用[58] - 公司已质押的应收账款及经营权的账面价值约为人民币11,111,088,940.83元[58] - 公司对附属公司的财务担保最高责任为人民币7,422,857,703.52元[59] - 公司尚未履行的购买承诺为人民币92,668,027.50元[60] - 公司报告期投资额为人民币15,000,000元,较上期同期减少97.06%[61] - 公司主要控股参股公司中,通州公司总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为6.36%,汕头公司为5.12%,海宁扩建公司为5.08%,惠州二期公司为6.50%,武汉公司为5.55%[64][66] - 公司目前并无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的计划,但将积极寻求投资机遇以提高盈利能力[6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总额为1,575,521,937.26元,同比增长14.3%[16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3,371,427.14元,同比增长88.9%[16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5,918,818.39元,同比减少50.2%[16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2,743,054.33元,同比减少41.1%[16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17,250,170.59元,同比减少10.8%[16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515,653,928.80元,同比增长14.5%[16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346,295,540.90元,同比增长81.0%[16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2,292,459,966.18元,同比增长36.3%[16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405,962,803.41元,同比增长92.5%[16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6,402,060.34元,同比大幅增长[164] - 2024年1-6月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5.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7.48%[165] - 2024年1-6月公司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6.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5.72%[165] - 2024年1-6月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758.45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净减少2.45亿元人民币[1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30亿元人民币[165] - 2024年1-6月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3.80亿元人民币,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4亿元人民币[167] - 2024年1-6月公司提取专项储备1474.98万元人民币,使用专项储备482.69万元人民币[1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79.66亿元人民币[16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303,026,018.30元[16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8,401,112,286.40元[16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790,084,060.23元[17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资本公积为2,459,608,891.70元[17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提取专项储备为22,890,705.81元[16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使用专项储备为11,037,630.97元[16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投入和减少资本合计为10,728.72元[17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利润分配合计为209,017,781.70元[17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323,733,601.98元[16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本为1,393,451,878.00元[171] - 公司股本截至2024年6月30日增加至1,393,451,878.00元,股份总数为1,393,451,878.00股[173] - 公司于2022年2月25日公开发行了总额为23.60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173] - 公司于2020年10月9日非公开发行A股232,240,000股,增加股本232,240,000元[173] - 公司于2018年4月23日首次公开发行A股116,200,000股,增加股本116,200,000元[173] - 公司于2014年6月19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份,股本为1,045,000,000元[173] 业务与项目 - 公司涉及多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包括武汉项目、泰州项目、平阳项目等[7] - 公司涉及多个PPP项目,包括宜春项目、丰城项目、惠州二期项目等[8] - 公司涉及多个BOT项目,包括佳木斯项目、四会项目、登封项目等[8] - 公司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领域运营项目37个,垃圾处理能力达4.03万吨/日,装机容量857MW[21] - 公司采用BOT模式经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特许经营期通常为25至30年[22] - 公司主要使用自主研发的三驱动逆推式炉排炉,具有独特的一体式三段设计[23] - 截至2022年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已达到80.47万吨/日,县城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19.48万吨/日[24] - 2023年7月,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正式进入绿证交易市场,绿证交易将为项目增加收益来源[25] - 每吨生活垃圾上网电量在280千瓦时以内部分,执行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含税)[26] - 一个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资金投入一般为人民币4亿元至6亿元[26] - 公司项目地理范围覆盖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场布局辐射全国[28] - 公司连续十四年被评选为“中国固废十大影响力企业”[2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处理生活垃圾700.73万吨,同比增长11.27%;累计发电量249,868.96万度,同比增长12.85%;上网电量207,202.02万度,同比增长12.90%[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华东地区垃圾进厂量281.91万吨,发电量100,298.81万度,上网电量83,595.39万度[3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华北地区垃圾进厂量86.27万吨,发电量28,560.79万度,上网电量22,769.99万度[3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华南地区垃圾进厂量142.46万吨,发电量53,100.00万度,上网电量44,269.42万度[3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华中地区垃圾进厂量107.90万吨,发电量42,565.49万度,上网电量36,061.30万度[3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西南地区垃圾进厂量45.45万吨,发电量15,218.90万度,上网电量12,632.75万度[3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东北地区垃圾进厂量36.75万吨,发电量10,124.98万度,上网电量7,873.17万度[35] - 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驱动逆推式机械炉排炉”技术获得2022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30] - 公司与阿里云技术合作,在通州项目开展智慧电厂建设,并启动污泥直喷新工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37] - 公司计划2024年下半年加强垃圾发电主业,拓展非电业务,积极参与绿证交易,推进项目"数字化"建设[40] - 公司计划加强垃圾发电项目的开拓和投资并购,稳步推进环保特色产业园建设[40] - 国家政策推动垃圾焚烧发电向县级地区下沉,预计到2030年全国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基本满足需求[38] - 生物质发电(包括垃圾焚烧发电)被纳入绿证核发范围,可参与绿电市场交易[39] - 公司计划通过并购重组、提质降耗增效等措施,打造低碳环保特色产业园,实现高质量发展[39]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环保行业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维护以及技术顾问[173] - 公司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等方式,通过政府和社会的资本合作(PPP)项目合同进行业务[173] 环保与排放 - 公司下属主要子公司通州公司、汕头公司、惠州二期公司、海宁扩建公司以及武汉公司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均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主体[87] - 通州公司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3 mg/m³、5 mg/m³、4 mg/m³,均低于排放限值50 mg/m³[88] - 通州公司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为28 mg/m³、39 mg/m³、26 mg/m³,均低于排放限值80 mg/m³[88] - 通州公司COD排放浓度为<4 mg/L,低于排放限值60 mg/L[88] - 汕头公司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ND、23 mg/m³、41 mg/m³,均低于排放限值100 mg/m³[88] - 汕头公司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为71 mg/m³、58 mg/m³、63 mg/m³,均低于排放限值200 mg/m³[88] - 汕头公司烟尘排放浓度为4.0 mg/m³、4.4 mg/m³、4.0 mg/m³,均低于排放限值30 mg/m³[88] - 意州二期公司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7 mg/m³和10 mg/m³,均低于50 mg/m³的限值[89] - 意州二期公司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为58 mg/m³、52 mg/m³、56 mg/m³和84 mg/m³,均低于150 mg/m³的限值[89] - 意州二期公司二噁英排放浓度为0.013 ngTEQ/Nm³、0.0044 ngTEQ/Nm³、0.0051 ngTEQ/Nm³和0.0024 ngTEQ/Nm³,均低于0.1 ngTEQ/Nm³的限值[89] - 灣享擴建公司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13 mg/m³和28 mg/m³,均低于100 mg/m³的限值[91] - 灣享擴建公司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为48 mg/m³和52 mg/m³,均低于75 mg/m³的限值[91] - 武漢公司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6 mg/m³、4 mg/m³、3 mg/m³、5 mg/m³和19 mg/m³,均低于100 mg/m³的限值[91] - 武漢公司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为127 mg/m³、105 mg/m³、132 mg/m³、91 mg/m³和97 mg/m³,均低于300 mg/m³的限值[91] - 武漢公司二噁英排放浓度为0.0034 ngTEQ/Nm³、0.0033 ngTEQ/Nm³、0.0013 ngTEQ/Nm³、0.00098 ngTEQ/Nm³和0.0011 ngTEQ/Nm³,均低于0.1 ngTEQ/Nm³的限值[91] - 公司二氧化硫实际排放量为136.63吨,年排放指标为880.37吨[93] - 公司氮氧化合物实际排放量为565.73吨,年排放指标为2,456.38吨[93] - 公司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均配有完整的废气、渗沥液及飞灰处理系统,报告期均达标排放[98] - 公司下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通过减少填埋场产生的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对碳减排具有直接贡献[101] - 公司各项目均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每年组织应急演练[96] - 公司每年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及时掌握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其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情况,并将自行监测结果向社会公众公开[97] - 公司从事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致力于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100] - 公司于2015年12月25日获得北京市环保局对通州项目的环评批复[95] - 公司于2021年5月18日获得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对武汉二期项目的环评批复[95] - 公司于2020年8月14日获得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对惠州二期项目的环评批复[95] 风险与管理 - 生活垃圾供应量及热值的不稳定可能影响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营效率[73] - 公司在特许经营协议中约定针对垃圾数量低于保底量时,政府方需按保底量支付费用[73] - 公司项目建设的成本和进度受到若干不利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项目超支及延误[74] - 公司在特许经营协议中明确约定,因政府方原因导致施工条件不具备,政府方应给予项目投资人相应补偿[74] - 公司应收账款可能继续增长,主要由于国家可再生能源补助电费及部分地区垃圾处理费结算周期延长[75] - 公司主要客户为地方政府
绿色动力环保(01330)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4-29 22:49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804,876,678.42元,同比下降22.65%[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8.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6%[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851,431.42元,同比下降18.60%[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7%[2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6%[26]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系在建项目的数量与规模减少,建造收入减少3.06亿元[8] - 净利润下降主要系建造收入减少,建造毛利减少[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3,971,977.34元,同比增长117.38%[5]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3,971,977.34元,同比增长117.4%[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主要系运营收入增加及国家可再生能源补助电费回款增加[8] - 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312,882.47元,同比减少39.1%[33] - 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564,388.59元,去年同期为-469,181,472.67元[35] - 2024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38,223,288.24元,去年同期为-601,477,799.18元[37] - 2024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70,758,245.17元,同比增长-37.2%[37]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22,652,919,862.86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51%[5] - 公司2024年3月31日资产总计为22,652,919,862.86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537,265,642.95元有所增加[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7,953,738,998.28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87%[5]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4.29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增长1.9%[21]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为14.2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下降0.3%[19] - 公司2024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03.1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增长0.4%[19] 股东与股权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3,596人[9] - 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2.63%[1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累计已有112,000元“绿动转债”转换成公司A股普通股,累计转股数为11,462股,占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0.0008%[14] 财务费用与研发费用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24.8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23]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费用为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23] 垃圾处理与发电量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垃圾进厂量为346.39万吨,同比增长15.73%[14] - 2024年第一季度发电量为124,018.60万度,同比增长17.30%[14] - 2024年第一季度上网电量为99,953.86万度,同比增长13.55%[14] - 2024年第一季度供汽量为11.42万吨,同比增长13.07%[14] 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 - 公司2024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1,172,797,425.17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34,574,136.93元有所增加[17] - 公司2024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2,156,754,500.66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73,420,906.89元有所增加[17]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无形资产为11,004,762,936.78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115,558,991.16元有所减少[17] 每股收益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0元,同比下降16.7%[28]
绿色动力环保(0133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08 18:5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为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4]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乔德卫[15]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十二路九洲电器大厦二楼东北楼[15] - 公司股票簡況:A股上市,股票簡稱為綠色動力,股票代碼为601330;H股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股票簡稱為綠色動力環保,股票代碼为1330[1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營業收入为3,955,548,511.61元,比去年下降13.3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为629,281,357.74元,比去年下降15.51%[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5元,稀釋每股收益为0.43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4元,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8.31%[17] - 公司在2023年实现营收395,554.85万元,净利润62,928.14万元,总资产为2,253,726.56万元,各区域运营数据均有增长[28][30][31] - 公司的毛利率为38.52%,较去年同期提高4.15个百分点[64] - 公司的利润总额为777,086,059.95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4,556,815.89元[63]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新增四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快推进建设进度,运营处理能力持续提升[32] - 公司打造低碳环保特色产业园,与政府合作推动项目落地实施,为新业务发展方向[33] - 公司自主研发的900吨超大型焚烧炉成功投入商业运营,500~600吨多驱动大型焚烧炉在多个项目陆续投产[34] - 未来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将继续向县域市场下沉,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全覆盖[39] 公司风险管理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存在若干风险,敬请查阅第四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第六部分「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之「可能面对的风险」[7] - 公司注意与政府机构建立良好关系,确保项目合法手续及配套基建设施[111] - 公司高度重视环保达标,确保项目排放符合标准[112]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标准的企业治理,已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治理守则为其本身的企业治理守则[145] - 公司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非执行董事、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86] - 公司设立了四个委员会监督各方面事务,包括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194]
绿色动力环保(0133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1:5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为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4]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乔德卫[15]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十二路九洲电器大厦二楼东北楼[15] - 公司股票簡況:A股上市,股票簡稱為綠色動力,股票代碼601330;H股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股票簡稱為綠色動力環保,股票代碼1330[1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營業收入为3,955,548,511.61元,比上年下降13.3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为629,281,357.74元,比上年下降15.51%[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5元,稀釋每股收益为0.43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4元[17] - 2023年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为7,807,439,716.26元,比上年增长6.51%;總資產为22,537,265,642.95元[17] - 第四季度營業收入为913,506,640.57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为93,389,427.22元[18] - 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包括非流動性資產處置損益、政府補助、資金佔用費等,合計金額为11,374,857.75元[19]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在2023年新增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處理生活垃圾量增加,實現上網電量和供汽量均有增長,主要生產指標達到歷史新高[22] - 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在2023年均出現下降趋势,但在新業务拓展和项目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2] - 公司新增四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项目稳定运行,垃圾处理量和上网电量创历史新高[29][30] - 公司在建项目快速推进,新增处理能力4,600吨/日,环保特色产业园建设取得重大突破[32][33] - 公司自主研发的900吨超大型焚烧炉已成功投入商业运营[34] -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数量增加,处理能力提升[35] 公司治理及管理 - 公司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依据最新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修订多项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合规管理,加强经营管理风险控制[23] - 公司将妥善应对国家宏观环境和行业政策变化,聚焦主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优势加强并购重组,多措并举强化提质降耗增效[98] - 公司将持续强化提质降本增效,不断开拓供热供汽等非电业务,积极参与绿证交易,推进项目“数字化”建设[99] - 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动态,通过行业组织传达保持政策稳定的诉求,因地制宜开展供热业务,拓展收入来源[101] 公司股东及股东权益 - 公司决定向股东每股派发人民币0.15元的现金红利[5] - 公司建议支付每股人民币0.15元的股息,总计约20901.75万元[119] - 公司作为预扣税代理人,需预扣及支付H股个人持有人的个人所得税[120] - 公司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居民企业向境外H股非居民企业股东派发股息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按10%的税率代扣及缴付企业所得税[121] - 公司H股股东名册将于2024年5月8日至5月1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享有2023年度末期股息的权利[124]
绿色动力环保(01330)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0-30 18:01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00,528,723.73元,同比下降18.50%[5]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042,041,871.04元,同比下降9.66%[20]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562,700,388.06元,同比下降8.76%[22]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5,891,930.52元,同比下降9.26%[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834,684.91元,同比下降1.29%[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1,326,622.44元,同比增长130.26%[5] - 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9,044,916.66元,同比增长51.1%[28] - 2023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9,177,150.12元,同比减少31.7%[29] - 2023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1,646,650.15元,同比减少176.2%[31] - 2023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32,064,563.26元,同比减少212.1%[33] - 2023年前三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32,718,730.33元,同比减少29.5%[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主要系本期建设投入较上年同期减少[7]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22,696,800,302.81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09%[5]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2,696,800,302.81元,较2022年底增长0.09%[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7,711,955,947.65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21%[5]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711,955,947.65元,较2022年底增长5.21%[18]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货币资金为1,138,939,915.28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66,979,993.59元有所下降[1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应收账款为1,895,869,725.25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14,336,722.29元有所增加[1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合计为4,094,405,852.35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29,585,419.12元有所增加[16]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长期借款为7,228,123,870.19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325,811,964.03元有所减少[16]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2.63%[8] - HKSCC NOMINEES LIMITED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7.23%[8] - 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6.05%[8] - 公司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有594,085,618股人民币普通股[10]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有379,460,000股境外上市外资股[10] - 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持有84,265,896股人民币普通股[10] - 北京国资(香港)有限公司持有24,859,792股境外上市外资股[10] 可转换公司债券 - 公司于2022年2月25日公开发行了2,360万张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总额为人民币23.6亿元[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累计已有人民币103,000元“绿动转债”转换成公司A股普通股,累计转股数为10,526股,占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0.0008%[11] 营业成本与费用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成本为1,879,776,283.86元,同比下降13.12%[20]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为351,289,333.68元,同比增长2.30%[20]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3,967,485.12元,同比下降25.04%[20]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为-20,553,367.35元,同比扩大15.23%[2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3,576,493.42元[6] 每股收益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38元,同比下降9.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