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证券(01375)
搜索文档
上海港湾:关于更换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10-28 21:26
公司人事变动 - 上海港湾收到保荐机构中原证券关于更换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函件 [2] - 原保荐代表人封江涛因工作变动不再担任公司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 [2] - 中原证券决定委派保荐代表人铁维铭接替封江涛继续履行持续督导职责 [2]
零点有数连亏3年连3季 2021上市募3.5亿中原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10-28 10:47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亿元,同比下降4.82% [1][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03.13万元,亏损额同比收窄19.54% [1][2]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73.99万元,同比改善25.44% [1][2] - 单看2025年第三季度(本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为4873.07万元,同比增长11.75% [2] 历史财务业绩趋势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3.2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77亿元,但在2024年回落至3.43亿元 [2]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2022年亏损1057.64万元,2023年亏损扩大至5328.20万元,2024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7195.57万元 [2]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2022年为正值2177.05万元,2023年转为负值-4562.14万元,2024年为-3582.47万元 [2] 首次公开发行(IPO)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1月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3] - 首次公开发行新股1805.99万股,发行价格为19.3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3.50亿元,募集资金净额为2.94亿元 [3] - 公司原计划募集资金2.98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少401.46万元 [3]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费用总额为5624.82万元,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为2976.55万元 [3][4]
10家券商获A!上交所信披考核榜率先出炉
中国基金报· 2025-10-28 00:06
评价结果概览 - 上交所发布沪市上市公司2024至2025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评价结果 覆盖30家上市券商及上市券商主体[2] - 评价结果显示10家券商获评A类 18家券商获评B类 2家券商获评C类[2] - A类券商包括中信证券、国金证券、中泰证券、东方证券、招商证券、财通证券、兴业证券、东吴证券、华泰证券、国投资本[2][3] 评价体系与背景 - 信息披露工作评价是上市公司年度信息披露工作的成绩单 旨在推动上市公司履行稳定市场主体责任并提高信息披露有效性[3] - 评价结果主要依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同时结合规范运作水平和投资者权益保护程度等因素 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3] - 本次评价基于2025年修订的《评价指引》 修订是落实新“国九条”部署的举措 聚焦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严惩财务造假、强化现金分红监管等工作[4][5] 公司回应与表现 - 中信证券表示其凭借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投资者关系及ESG等方面的优秀表现荣获A级最高评价[5] - 兴业证券信息披露工作已连续8年获得上交所最高评级 体现了对公司治理水平、经营透明度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肯定[6]
中原证券给予乖宝宠物“增持”评级,2025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持续发力国内渠道建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6 07:50
公司业绩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 [1] - 公司净利率下降 [1] 品牌与市场表现 - 公司品牌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1] - 公司"双十一"预售表现亮眼 [1] 费用情况 - 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 [1]
晨光生物:关于更换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10-23 21:13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网讯 10月23日晚间,晨光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 持续督导保荐机构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原证券")出具的《关于更换晨光生物持续督导保荐 代表人的函》,获悉中原证券原委派的保荐代表人封江涛先生因工作变动不再继续担任公司公开发行可 转换公司债券持续督导期间的保荐代表人,中原证券决定委派保荐代表人白林女士接替封江涛先生担任 公司持续督导期间的保荐代表人,继续履行持续督导职责。 ...
何氏眼科:关于更换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10-23 20:37
证券日报网讯 10月23日晚间,何氏眼科发布公告称,中原证券作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 上市的保荐机构,原委派的保荐代表人为封江涛先生和钟坚刚先生,现因封江涛先生工作变动不再继续 担任上述项目持续督导期间的保荐代表人,中原证券决定委派保荐代表人铁维铭先生接替封江涛先生担 任贵公司持续督导期间的保荐代表人,继续履行持续督导职责。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中州证券(01375.HK):10月22日南向资金减持5.9万股
搜狐财经· 2025-10-23 03:26
南向资金持股变动 - 10月22日南向资金减持中州证券5.9万股,持股比例降至60.76% [1] - 近5个交易日中有4天为减持,累计净减持256.7万股 [1] - 近20个交易日中有12天为减持,累计净减持2119.0万股 [1] 近期持股变动详情 - 2025-10-22持股7.26亿股,变动-5.90万股,变动幅度-0.01% [2] - 2025-10-21持股7.27亿股,变动-11.40万股,变动幅度-0.02% [2] - 2025-10-20持股7.27亿股,变动-82.70万股,变动幅度-0.11% [2] - 2025-10-17持股7.27亿股,变动-341.80万股,变动幅度-0.47% [2] - 2025-10-16持股7.31亿股,变动+185.10万股,变动幅度+0.25%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运营八个业务分部,包括证券经纪、自营、投资银行、信用、投资管理、期货、境外业务及总部等其他业务 [2] - 证券经纪业务分部从事代理客户买卖股票、基金、债券等业务 [2] - 投资银行业务分部包括股权类承销与保荐业务及债券类产品承销业务 [2]
券商密集派发新一轮中期红包,券商ETF(159842)盘初溢价,机构:当前券商估值上修空间充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09:55
市场表现 - 10月22日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跌0.76% [1] - 成分股中中原证券涨超1% 国盛金控和天风证券跌超3% 广发证券 长江证券 信达证券等跟跌 [1] - 券商ETF(159842)跌0.68% 成交金额超1500万元 溢折率0.05% 盘初频现溢价交易 [1] 资金流向 - 券商ETF(159842)近10个交易日有9日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吸金超11亿元 [1] 行业动态 - 券商密集派发新一轮中期分红 华鑫股份10月21日实施中期分红 合计分红金额4137.51万元 [1] - 10月22日至28日 广发证券 方正证券等8家券商将实施中期分红 合计拟派52亿元 [1] - 今年共有29家券商拟实施中期分红 总金额超180亿元 [1] 机构观点 - 高交投环境下券商基本面修复趋势明确 业绩高增趋势与估值表现背离 [2] - 当前券商估值与业绩改善空间不匹配 估值上修空间充足 [2]
市场分析:通信半导体领涨,A股震荡上行
中原证券· 2025-10-21 18:38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于10月21日高开高走,上证综指收报3916.33点,上涨1.36%,深证成指收报13077.32点,上涨2.06%[7] - 创业板指数表现强劲,上涨3.02%,科创50指数上涨2.81%,表现均强于主板市场[7] - 两市成交金额为1892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有所增加,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3][7] - 超过八成个股上涨,通信行业领涨,涨幅达4.89%,电子行业上涨3.21%[9] 估值与资金流向 - 当前上证综指平均市盈率为15.83倍,创业板指数平均市盈率为47.52倍,均处于近三年中位数平均水平上方[3] - 通信设备、电子元件、消费电子、半导体及计算机设备等行业资金净流入居前[7] - 银行、煤炭、贵金属、燃气及通信服务等行业资金净流出居前[7] 后市展望与建议 - 市场可能继续呈现蓄势震荡特征,政策预期升温与三季报业绩验证将提供支撑,结构性机会丰富[3] - 科技成长仍是市场中长期主线,建议在良性调整期间择优布局,关注通信设备、电子元件、半导体及消费电子等行业[3] - 操作上建议均衡配置,在科技成长与红利价值之间寻求平衡,兼顾进攻与防御[3]
中原证券迎“80后”新副总:频繁人事调整背后的转型焦虑
观察者网· 2025-10-21 18:16
公司人事变动 - 滑欣辉于10月20日正式出任中原证券副总经理,成为公司高管团队中少有的“80后”面孔 [1] - 滑欣辉的职业生涯主要在银行体系度过,曾在中信银行、中原银行工作,历任投资银行部总经理、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公司金融部总经理等要职 [1] - 2025年4月,张秋云接替鲁智礼担任董事长;几乎同时,首席投资官刘灏离职;8月,工作超过20年的副总经理王晓刚辞职 [3] 公司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原证券投行业务净收入仅为0.06亿元,资管业务净收入0.15亿元,两项合计不足2000万元 [3] - 2025年上半年,经纪业务贡献了3.58亿元收入,仍是公司的收入支柱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9.21亿元,同比下滑23.14%;净利润同比增长29.34%至2.60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自营业务收入仅2.4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83亿元下降57.18% [4] 行业背景与公司挑战 - 金融业态融合加速,银行与券商的业务边界日益模糊,尤其在投行、资管、财富管理等领域竞争与合作并存 [3] - 区域券商面临头部券商加速全国化布局和互联网券商蚕食传统经纪业务份额的双重挤压 [5] - 区域券商在人才、资本、技术等方面的积累难以与头部机构抗衡,投行、资管等高附加值业务需要长期团队建设和经验积累 [5] - 区域券商往往在经纪业务红海中通过价格战争夺市场份额,盈利空间不断被压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