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民生(01456)

搜索文档
国联民生(01456)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告

2025-08-01 18:11
股东大会信息 - 国联民生证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8月22日下午1时30分在江苏无锡举行[3] - 审议选举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议案[4] 股东资格与文件要求 - 股东名册8月18 - 22日暂停过户登记[6] - 8月18日名列股东名册的H股持有者有资格出席[6] - 欲出席并投票的H股股东8月15日下午4时30分前交文件[6] - 代表委任文件8月21日下午1时30分前送交才有效[7]
国联民生(01456) - 将於2025年8月22日(星期五)举行之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使...

2025-08-01 18:05
股东大会信息 - 国联民生证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8月22日下午1时30分在无锡举行[1] - 代表委任表格须8月21日下午1时30分前送达香港H股股份登记处[2] 其他信息 - 公司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1] - 临时股东大会预计举行不超半天[2]
国联民生(601456) - H股公告(2025年7月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7:45
股份与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H股法定/注册股份442,640,000股,面值1元,法定/注册股本442,640,000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A股法定/注册股份5,237,952,806股,面值1元,法定/注册股本5,237,952,806元[1] - 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680,592,806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H股已发行股份442,640,000股,库存股0股[2]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A股已发行股份5,237,952,806股,库存股0股[2]
国联民生(601456) - 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8-01 17:45
会议安排 - 现场会议于2025年8月22日13点30分在无锡国联金融大厦1层会议室举行[5] - 网络投票日期为2025年8月22日,有对应交易和互联网投票时间[5] - 会议方式为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5] 人事变动 - 独立董事朱贺华连任满六年提请辞职[10] - 董事会提名徐慧敏为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10] - 徐慧敏候选资格获上交所备案无异议通过[10]
国联民生(601456) - 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8-01 17:30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8月22日13点30分在无锡国联金融大厦1层会议室召开[4][5] - 网络投票起止时间为2025年8月22日[7] - 审议选举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议案[11] 时间节点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8月15日[17] - 现场会议登记时间为8月22日13点至13点30分[21] 联系方式 - 会议联系电话0510 - 82833209,传真0510 - 82833124,邮箱glsc - ir@glsc.com.cn[22]
国联民生(01456)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43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H股法定/注册股份442,640,000股,股本442,640,000元[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A股法定/注册股份5,237,952,806股,股本5,237,952,806元[1] - 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5,680,592,806元[1] 股份发行 - 截至2025年7月31日,H股已发行股份442,640,000股,库存股份0[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A股已发行股份5,237,952,806股,库存股份0[2] 其他 - 股份期权不适用[3] - 香港预托证券资料不适用[4]
昊帆生物跌4.28% 2023年上市超募5.1亿国联民生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8-01 16:28
公司股价表现 - 昊帆生物今日收盘价59 05元 跌幅4 28% 总市值63 77亿元 [1] - 公司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发行价为67 68元/股 [1] 上市及募资情况 - 昊帆生物于2023年7月12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1] - 公开发行股票数量2700万股 [1] - 募集资金总额18 2736亿元 净额16 553887亿元 比原计划多5 103887亿元 [1] - 发行费用1 719713亿元 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1 461888亿元 [1] 募投项目 - 原计划募集资金11 45亿元 用于四个项目 [1] - 苏州昊帆生物股份有限公司100kg/年多肽、蛋白质试剂研发与生产及总部建设项目(一期) - 年产1002吨多肽试剂及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 - 多肽及蛋白质试剂研发平台建设项目 - 补充流动资金 [1] 中介机构 - 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现为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 - 保荐代表人为邵航、刘永泓 [1]
科净源跌9.54% 2023年上市即巅峰国联民生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8-01 16:27
公司股价表现 - 科净源8月1日收盘价27.50元 较发行价45.00元跌幅达38.89%[1] - 当日股价跌幅9.54% 总市值18.86亿元[1] - 上市首日曾创128.00元历史最高价 目前处于破发状态[1] IPO发行情况 - 2023年8月1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1714.29万股[1] - 发行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25% 发行价格45.00元/股[1] - 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现国联民生证券) 保荐代表人谢国敏 崔增英[1] 募集资金使用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7.71亿元 净额6.29亿元[1] - 较原计划8.88亿元募集目标少2.59亿元[1] - 原计划资金用途包括北京总部基地 深州生态基地 昆明水处理设备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1] 发行费用构成 - 总发行费用1.43亿元 其中承销费用1.13亿元[1] - 保荐及辅导费用103.77万元[1]
26家上市券商发布业绩预告:国联民生、华西证券十倍增长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13:05
上市券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 26家上市券商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归母净利润普遍实现大幅增长 华西证券预计增长1025 19%-1353 90% 国联民生预计增长1183% [2][3] - 国泰海通证券预计净利润152 83亿-159 57亿元 同比增长205%-218% 远超第二名中国银河证券 后者净利润上限68 01亿元 [3][4] - 净利润超40亿元的券商还有国信证券(47 80亿-55 30亿) 中信建投(44 30亿-45 73亿) 申万宏源(41 00亿-45 00亿) [3][4] - 华西证券与国联民生净利润增长最为突出 分别实现10倍以上增长 锦龙股份与天风证券实现扭亏为盈 [4][5] 券商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国联民生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由于与民生证券整合并表 证券投资 财富管理 投资银行等业务显著增长 [6] - 中信建投业绩增长源于自营业务 经纪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加较多 [7] - 华安证券投资收益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大幅增长 国元证券财富信用和自营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实现较好增长 [7] 券商行业整体表现与机构观点 - 方正证券预计44家上市券商2025年上半年主营收入同比增长27 8%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0 8% 剔除国泰海通影响后增幅为48 0% [6] - 中金公司认为交易活跃 监管优化与供给侧改革共振 使板块长期成长性及投资价值凸显 短期交易放量提振盈利预期 中期监管优化打开业务空间 长期供给侧改革推进头部券商优势 [8] - 国信证券指出市场交易量改善 两融扩张 行业减员增效降低成本收入比 带动估值与盈利双击 [9] - 平安证券认为市场活跃度维持高位 稳定币概念催化券商板块 国泰君安国际获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资格驱动资金追捧 [9]
国联民生证券:关注“反内卷”八大细分领域龙头公司
智通财经· 2025-07-31 10:53
行业政策与趋势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1] - 中央财经委员会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并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实施新一轮稳增长行动并印发多个行业工作方案 [1] - 行业协会和头部企业积极响应"反内卷"政策 [1] 化工行业现状 - 2025年年初至7月24日CCPI下跌5.57% [2] - 2025年1-5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0%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70% [2] - 2025年第二季度行业产能利用率为71.90%较第一季度下降1.60pct [2] - 2025年5月行业产成品库存为4577亿元同比增长6.10% [2] - 2024年度石油石化/基础化工板块资本开支增速转负至-6.6%/-15.0% [2]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炼油行业开工率下滑但政策可能压减低效产能并鼓励一体化发展 [3] - 乙烯面临总量过剩与多路径竞争控产提质可缓解供需失衡 [3] - 涤纶长丝供给趋稳盈利修复控负荷有望改善价差 [3] - 电池材料需求增长但存在供给压力大开工率低等问题 [4] - 有机硅产能扩张进入尾声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供给压力有望缓解 [4] - 草甘膦行业竞争格局可能因"反内卷"和海外供给不确定而改善 [4] - 纯碱行业老旧工艺/产能或将加速退出供给格局有望改善 [4] - PVC产能增速放缓可能受益于内需企稳和环保政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