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联民生(01456)
icon
搜索文档
股价年内跌幅居首,国联民生总裁葛小波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9:21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国联民生2025年上半年合并后业绩出现暴涨但股价年内跌幅在市场排名居首[1] - 投资者关注公司市值管理下半年计划并提出相关疑问[1] 公司战略与管理措施 - 公司围绕既定战略规划积极推动业务创新与转型发展[1] - 持续健全公司治理体系并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1] - 优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并稳步提升股东分红回报[1] - 强化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1] - 稳妥有序推进与民生证券的整合工作以提升长期投资价值[1] 未来市值管理规划 - 公司将积极学习借鉴优秀市值管理经验[1] - 贯彻落实《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相关要求[1] - 以规范运作和提升经营业绩为基础探索符合公司发展情况的股东回报方式[1]
国联民生透露下半年“打法”:聚焦财富管理、投行,计划申请新牌照,有序推进整合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9:21
公司战略规划 - 着力推进"铸长板"战略落地见效 打造更多细分领域一流产品和服务 [1] - 稳妥有序推进与民生证券的整合工作 [1] 业务发展重点 - 持续深化财富管理转型 建立完善以资产配置为中心的买方投顾服务体系 [1] - 继续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和服务能力 优化策略和渠道布局 [1] - 打造精品特色投行项目 [1] - 积极申请新的细分业务牌照 提高金融市场业务多元化程度和抗周期能力 [1] 经营目标 - 通过客户资产保值增值践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 [1] - 围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展业务 [1]
合并后业绩暴涨但股价年内跌幅居首 国联民生总裁回应
新京报· 2025-09-15 17:45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重增长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1倍 [3] - 尽管业绩表现强劲 公司股价年内跌幅位居行业首位 [3] 市值管理规划 - 公司将积极学习借鉴优秀市值管理经验 贯彻落实《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 [1] - 以规范运作和提升经营业绩为基础 积极探索符合公司发展情况的股东回报方式 [1] 业务发展策略 - 下半年继续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和服务能力 优化策略和渠道布局 [1] - 打造精品特色投行项目 积极申请新的细分业务牌照 [1] - 提高金融市场业务的多元化程度和抗周期能力 [1] - 稳妥有序推进与民生证券的整合工作 [1]
国联民生:维持信达生物(01801)“买入”评级 盈利水平显著改善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7:55
核心观点 - 信达生物收入增长强劲 盈利水平显著改善 全球化管线逐步进入注册研究阶段 国联民生维持买入评级 [1] 财务表现 - 2025H1总收入59.53亿元 同比增长50.6% 期内利润8.34亿元 同比大幅扭亏 Non-IFRS利润12.13亿元 Non-IFRS EBITDA 14.13亿元 [2] - 2025H1产品收入52.34亿元 同比增长37.3% 授权费收入6.66亿元 同比增长474% 毛利率86.0% 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 [3] - 研发开支优化至10.09亿元 同比下降28% 销售费用率降至39.9% 现金储备约110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88/152.56/205.16亿元 同比增速25.11%/29.43%/34.47%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4/13.96/30.07亿元 同比增速扭亏为盈/131.07%/115.45% EPS分别为0.35/0.81/1.76元/股 [1] 产品管线与商业化 - 产品组合扩展至16款上市产品 肿瘤与综合管线协同发力 多款新药成功商业化 [2] - IBI363(PD-1/IL-2α-bias)在ASCO公布突破性数据 启动黑色素瘤关键II期研究 获FDA批准开展针对鳞状NSCLC的全球III期临床(MarsLight-11) [4] - IBI363在一线NSCLC CRC等适应症的Ib/II期研究完成布局 [4] - CLDN18.2 ADC(IBI343)启动胰腺癌III期研究 HER2 ADC(IBI354)推进卵巢癌III期临床 [5] - 玛仕度肽新增两项III期研究 IBI112(IL-23p19)银屑病适应症NDA审评中 预计2025年底获批 [5] 全球化布局 - 全球化管线逐步进入注册研究阶段 与罗氏就IBI3009(DLL3 ADC)达成全球合作 [1][5] - 正在推进澳大利亚 中国和美国的MRCT临床研究 [5]
国联民生:维持信达生物“买入”评级 盈利水平显著改善
智通财经· 2025-09-12 17:51
核心观点 - 公司收入增长强劲 盈利水平显著改善 全球化管线逐步进入注册研究阶段 作为国内稀缺的具备全球研发与商业化能力的创新药龙头 公司战略清晰 执行高效 [1]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总收入59.53亿元 同比增长50.6% [2] - 2025H1期内利润达8.34亿元 同比大幅扭亏 [2] - 2025H1 Non-IFRS利润为12.13亿元 Non-IFRS EBITDA为14.13亿元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88/152.56/205.16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25.11%/29.43%/34.47%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4/13.96/30.07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扭亏为盈/131.07%/115.45% [1]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35/0.81/1.76元/股 [1] - 2025H1产品收入达52.34亿元 同比增长37.3% [3] - 2025H1授权费收入大幅提升至6.66亿元 同比增长474% [3] - 2025H1毛利率86.0% 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 [3] - 2025H1研发开支优化至10.09亿元 同比下降28% [3] - 2025H1销售费用率降至39.9%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现金储备约110亿元 [3] 产品管线与商业化 - 公司产品组合扩展至16款上市产品 肿瘤与综合管线协同发力 多款新药成功商业化 [2] - 核心管线IBI363(PD-1/IL-2α-bias)在ASCO年会上公布突破性数据 于冷肿瘤及IO耐药人群中显示优异疗效 [4] - IBI363已启动黑色素瘤关键II期研究 并获得美国FDA批准开展针对鳞状NSCLC的全球III期临床(MarsLight-11) 计划入组多国患者 [4] - IBI363在一线NSCLC CRC等适应症的Ib/II期研究已完成布局 [4] - CLDN18.2 ADC(IBI343)启动胰腺癌III期研究 [5] - HER2 ADC(IBI354)推进卵巢癌III期临床 [5] - 代谢领域基石产品玛仕度肽新增两项III期研究 [5] - IBI112(IL-23p19)银屑病适应症NDA审评中 预计2025年底获批 [5] 全球化布局与合作 - 全球化布局持续推进 [2] - 公司与罗氏就IBI3009(DLL3 ADC)达成全球合作 [5] - IBI3009正在推进澳大利亚 中国和美国的MRCT临床研究 [5]
国联民生:维持理想汽车-W买入评级 9月或实现理想汽车智能体全面进化
智通财经· 2025-09-12 17:15
核心观点 - 国联民生维持理想汽车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239/1903/2208亿元 归母净利润67.4/124.0/148.5亿元[1] - 2025年8月交付新车28529辆 同比下降40.7% 环比下降7.2% 短期销量承压[1][2] - 纯电车型加速交付 MEGA Home 8月交付超3000辆 i8预计9月底交付8000-10000辆 i6将于9月上市[2] - AI能力持续进化 9月通过OTA8.0推送VLA司机大模型和理想同学智能体升级[3] - 充电网络覆盖3190座超充站 17597个充电桩 零售中心543家 售后网点536家[4] 财务预测 - 2025年预计营收1239亿元 同比下降14.3% 归母净利润67.4亿元 同比下降16.1%[1] - 2026年预计营收1903亿元 同比增长53.6% 归母净利润124亿元 同比增长84.0%[1] - 2027年预计营收2208亿元 同比增长16.0% 归母净利润148.5亿元 同比增长19.8%[1] - 2025-2027年EPS预计分别为3.15/5.79/6.94元/股[1] 业务表现 - 8月纯电车型MEGA Home交付量突破3000辆 9月产能预计达3500辆[2] - 理想i6定位25-30万元价格区间 计划9月正式上市[2] - 全国零售网络覆盖543家零售中心 售后维修中心536家[4] - 充电基础设施包含3190座超充站 17597个充电桩[4] 技术发展 - 公司具备算力与数据规模优势 AI战略投入持续加大[3] - i8车型同步交付VLA司机大模型与理想同学智能体[3] - OTA8.0升级将覆盖所有AD Max车型 实现智能体全面进化[3]
国联民生:维持理想汽车-W(02015)买入评级 9月或实现理想汽车智能体全面进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7:10
核心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39亿元、1903亿元、2208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4.3%、53.6%、16.0%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4亿元、124.0亿元、148.5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6.1%、84.0%、19.8% [1]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3.15元、5.79元、6.94元 [1] 销量表现 - 2025年8月交付新车28,529辆 同比下降40.7% 环比下降7.2% [1] - 纯电车型理想MEGA 8月交付超过3000辆 9月产能或突破3500辆 [2] - 理想i8正在加快生产进度 预计9月底交付8000至10,000辆 [2] 产品布局 - 纯电新车周期加速 理想i6有望在9月上市 定价25-30万元区间 [2] - 纯电生态逐步完善 全国已有543家零售中心覆盖156个城市 [4] - 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536家覆盖222个城市 [4] - 已投入使用3190座理想超充站 拥有17,597个充电桩 [4] 智能化进展 - 具备算力和数据规模优势 战略上加速AI投入和开发力度 [3] - 随着i8上市同步交付VLA司机大模型和理想同学智能体 [3] - 9月将通过OTA8.0全量推送AD Max车型 实现智能体全面进化 [3]
上半年亏损投行少了一半,头部券商押注港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9:30
投行业务整体表现 - 全行业投行亏损家数从2024年同期的20家减少至2025年的10家 下降50% [1][4] - 头部券商如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已全面扭亏为盈 [1][4] - 仍有10家券商投行业务处于亏损状态 其中国金证券亏损9806.98万元 中泰证券从盈利1.39亿元转为亏损3759.35万元 [1][4] 头部券商表现分化 - 中金公司投行收入同比激增149.70% 达到14.45亿元 排名行业第二 [1][10] - 中金公司投行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亏损7.84亿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盈利2.76亿元 [9][10] - 中信证券投行收入20.54亿元 保持行业第一 但利润率降至21.94% [13] 港股市场成为新焦点 - 头部券商纷纷转向港股市场 中金国际前八个月港股承销规模达225.82亿元 超过2024年全年 [2][11] - 内资券商在港股IPO承销金额前五名中占据四席 中金国际以256.18亿元排名第一 [2][16] - 港股业务利润率普遍下滑至20%左右 不及2023年"827新政"前50%水平的一半 [2][13] IPO项目变化影响 - IPO项目锐减是部分券商业绩下滑的关键因素 国金证券和中泰证券保荐上市企业数量从去年同期的3家和2家减少至1家 [5] - 国金证券保荐的主板项目肯特催化实际募资3.39亿元 完成率仅为59.37% [5] - 头部券商下沉至北交所和新三板市场 挤占中小券商市场份额 [6] 中小券商面临挑战 - 亏损券商多为中小券商 包括国金证券、山西证券、国信证券等10家 [4] - 国信证券投行业务亏损4072.60万元 成为其业绩拖累 尽管总营收110.75亿元排名行业第八 [7] - 太平洋证券投行由盈转亏 从去年盈利1852.17万元转为亏损1084.68万元 [7] 行业并购与整合 - 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合并后投行收入达5.44亿元 排名行业第七 [9] - 合并前民生证券2024年上半年以5.39亿元位列行业第七 国联证券投行排名常年在20名以外 [9] 竞争力提升与市场策略 - 内资券商在港股市场竞争力快速提升 中金国际承销规模是第二名中信里昂的2倍有余 [16] - 部分内资券商采取低价策略抢占港股市场份额 导致利润率下降 [15] - A股保代与港股投行合作推动企业赴港上市 但收入共享机制降低整体利润率 [14]
国联民生:储能系统业务与光伏电站协同并进 东方日升HJT降本提效成果显著
全景网· 2025-09-11 18:4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2025上半年重点优化产品结构并加速N型高效产能迭代[1] - HJT电池片转换效率突破26.60%[1] - HJT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4.70%[1] - HJT电池非硅成本降至0.15元/W[1] 业务协同发展 - 储能系统业务与光伏电站协同并进[1] - 储能系统集成以大型储能系统为主[1] - 主要面向欧美重要储能需求市场[1] - 保持全球0安全事故记录[1] - 积极开拓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1] - "光储"及"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商业化应用[1] - 智能微电网方案实现商业化应用[1] 行业地位与前景 - 公司是HJT领域头部企业[1] - 技术研发及产能储备水平领先行业[1] - 有望随光伏行业基本面改善实现业绩逐步修复[1]
国联民生、国联人寿成立合伙企业 出资额12.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7:12
公司投资动态 - 无锡国联通智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成立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国联通宝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出资额12.2亿元人民币[1] - 经营范围包含创业投资及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1] - 合伙企业由国联民生旗下国联通宝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国联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