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信科技(01675)

搜索文档
亚信科技(01675):点评报告:集成融合NVIDIAOmniverse,产品力面向AI时代升级
浙商证券· 2025-07-28 11: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信科技将自研平台与NVIDIA Omniverse集成融合,探索赋能国内制造业转型之路 [1] - 公司数字孪生平台实力获认可且已多领域落地实践,与英伟达平台集成有望实现全面跃升,还能与大模型应用交付能力协同加速工业制造场景AI落地 [2][3] - 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69.15、74.61、82.6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71、6.74、7.77亿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亚信科技将自研的数字孪生平台、MaaS平台、智能体平台与NVIDIA Omniverse集成融合,探索制造业转型之路 [1] 点评 - 公司数字孪生平台是IT产品体系重要部分,定位于通用工具,为多场景提供支持,深耕多年获权威认可,已在多领域落地实践,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 - 英伟达Omniverse平台在物理AI时代有望加速渗透构建新工业生态,与该平台集成融合,公司数字孪生平台有望全面重构 [2] - 公司自2023年布局AI大模型交付领域,2024年进入兑现落地期,已交付多个项目、订单量超5000万元,未来大模型应用交付能力有望与数字孪生平台协同,加速AI在工业制造场景落地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69.15、74.61、82.6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71、6.74、7.7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4] 基本数据 - 收盘价HK$12.36,总市值11,585.31百万港元,总股本937.32百万股 [5] 财务摘要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646|6915|7461|8269| |(+/-) (%)|-15.78%|4.05%|7.89%|10.8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45|571|674|777| |(+/-) (%)|2.23%|4.84%|17.99%|15.25%| |每股收益(元)|0.60|0.61|0.72|0.83| |P/E|9.68|18.63|15.79|13.70|[10]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A - 2027E各指标进行了预测,还给出了主要财务比率,如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情况 [11]
亚信科技(01675):集成NVIDIAOmniverse,赋能工业制造数智转型
招商证券· 2025-07-28 08: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信科技将自研平台与NVIDIA Omniverse集成融合,探索赋能国内制造业转型之路 [1] - 亚信科技数字孪生平台与NVIDIA Omniverse深度集成,前者为多场景提供一站式支持,后者支持开发者集成技术到工业软件与仿真工作流中 [7] - 集成平台搭建的仿真环境结合大模型应用服务,可加速AI在工业场景落地,公司已协助多家制造业企业,未来将深化集成、开拓市场 [7] - 2025年6月26日亚信科技跻身中国“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六强,凭借多方面能力及跨行业实践排名第六 [7]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3/7.06/8.20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 17%/56%/16%,对应PE分别为23.3X/14.9X/12.9X [7] 财务数据与估值 营业情况 - 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913、6646、7141、7871、8784百万元,同比增长2%、 - 16%、7%、10%、12% [2] - 2023 - 2027E营业利润分别为952、719、592、871、994百万元,同比增长6%、 - 25%、 - 18%、47%、14% [2]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545、453、706、820百万元,同比增长 - 36%、2%、 - 17%、56%、16% [2]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57、0.58、0.48、0.75、0.87元 [2] - 2023 - 2027E PE分别为19.7、19.3、23.3、14.9、12.9 [2] - 2023 - 2027E PB分别为1.6、1.6、1.6、1.4、1.3 [2] 基础数据 - 总股本937百万股,香港股937百万股,总市值11.6十亿港元,香港股市值11.6十亿港元,每股净资产7.1港元,ROE(TTM)为8.2,资产负债率36.8%,主要股东为田溯宁,持股比例29.9213% [3] 股价表现 - 1m、6m、12m绝对表现分别为40%、141%、181%,相对表现分别为36%、114%、131% [5]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流动资产分别为8399、7639、8098、8851、9847百万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2886、2861、2873、2878、2881百万元,资产总计分别为11285、10500、10971、11729、12728百万元 [12] - 2023 - 2027E流动负债分别为4290、3462、3863、4131、4633百万元,长期负债分别为394、397、397、397、397百万元,负债合计分别为4684、3859、4260、4529、5030百万元 [12]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6616、6682、6779、7304、7841百万元 [12]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582、 - 104、548、639、655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51、316、 - 261、 - 260、 - 259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354、 - 1208、 - 269、 - 266、 - 199百万元 [12] 利润表 - 2023 - 2027E总营业收入分别为7913、6646、7141、7871、8784百万元,营业成本分别为4915、4162、4585、5064、5629百万元,毛利分别为2975、2484、2556、2807、3155百万元 [12] - 2023 - 2027E营业利润分别为952、719、592、871、994百万元,除税前利润分别为639、586、484、763、887百万元,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分别为533、545、453、706、820百万元 [12] 主要财务比率 年成长率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 - 16%、7%、10%、12%,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 - 25%、 - 18%、47%、14%,净利润同比增长 - 36%、2%、 - 17%、56%、16% [13] 获利能力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37.6%、37.4%、35.8%、35.7%、35.9%,净利率分别为6.7%、8.2%、6.3%、9.0%、9.3%,ROE分别为8.1%、8.2%、6.7%、9.7%、10.5%,ROIC分别为10.6%、7.9%、6.3%、9.3%、10.0% [13] 偿债能力 - 2023 - 2027E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1.5%、36.8%、38.8%、38.6%、39.5%,净负债比率分别为0.0%、0.0%、0.8%、0.1%、0.7%,流动比率分别为2.0、2.2、2.1、2.1、2.1,速动比率分别为1.9、2.1、2.0、2.1、2.0 [13] 营运能力 - 2023 - 2027E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0.6、0.7、0.7、0.7,存货周转率分别为79.0、22.1、15.9、15.9、15.9,应收帐款周转率分别为4.9、3.2、2.9、2.9、2.9,应付帐款周转率分别为6.4、3.9、3.9、3.9、3.9 [13] 每股资料 - 2023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57、0.58、0.48、0.75、0.87元,每股经营现金分别为0.62、 - 0.11、0.58、0.68、0.70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7.07、7.14、7.23、7.79、8.37元,每股股利分别为0.92、0.38、0.19、0.30、0.35元 [13] 估值比率 - 2023 - 2027E PE分别为19.7、19.3、23.3、14.9、12.9,PB分别为1.6、1.6、1.6、1.4、1.3,EV/EBITDA分别为12.1、17.0、20.0、13.7、12.1 [13]
给力!中央电视台报道江苏田湾核电5G专网,科技鼎力建设
新浪证券· 2025-07-23 15:59
田湾核电站5G生产无线网项目 - 项目是响应国家5G规模化应用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由中国移动、中核工程、亚信科技等共同建设[1] - 田湾核电站是全球"在运+在建"总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为我国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提供重要保障[3] - 5G专网已在数字化大修、智慧运营平台、安全防护网络、5G+BIM工程管理、无人值守应用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4] - 5G专网全面支撑核电站生产区和厂前区的通信、数据传输、定位、物联网等需求,实现内外网互通[5] 亚信科技5G专网技术 - 针对核电站严苛环境研发定制化基站,满足耐辐照、高性能及工业级可靠性要求,符合核能行业标准[4] - 自主研发5G专网产品体系,包括基站、核心网、运营平台等软硬件,核心网网元已获工信部入网许可[7] - 提供端到端一站式服务,覆盖规划、建设、运营、运维全流程,在能源行业广泛应用[5][7] - 5G专网解决方案融入AI、大数据、边缘计算技术,适配核电全场景需求[4][5] 亚信科技公司概况 - 公司是领先的软硬件产品及数智化全栈能力提供商,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1675 HK)[8] - 实施"一巩固、三发展"战略,巩固BSS市场领导地位,发展5G OSS、DSaaS、垂直行业上云等新兴业务[9] - 拥有云网、数智、IT三大产品体系,赋能通信、能源、政务等行业数智化转型[8][9] - 曾获工信部"绽放杯"一等奖、GTI最佳市场拓展奖,被Omdia评为全球5G专网挑战者[7]
亚信科技、中国联通达成全面战略合作!网数智安助力“向新向实”!
新浪证券· 2025-07-21 15:07
战略合作签署 - 亚信科技与中国联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加强生态合作开展政企联拓 技术融合创新提升企业数智化能力 共建数智安全打造融合化解决方案等核心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3] - 双方将整合各自在技术研发 资源渠道 行业经验等方面的优势 共同探索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创新路径 [3] - 亚信科技将在中国联通的融合新生态中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在面向国际市场出海 细分市场产品创新方面做出更有成效的探索 [3] 分论坛合作协议 - 亚信科技高级副总裁陈武与联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鼎及多家合作伙伴签署"产学研用生态合作"协议 聚焦工业智能 共同打造产学研用生态 [5] - 亚信科技首席技术官欧阳晔博士与中国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常波及合作伙伴签署"数智产品超市生态共建计划" 通过平台共建 能力共铸 价值共享推动数字化服务升级 [7] - 亚信科技与中国联通在数据要素开发和应用 数智产品创新 自智网络探索方面深化合作 联手获得"数据要素X"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9] 产品技术展示 - 亚信科技聚焦"网 数 智 安"四个维度 展示网络建管营维 数据发掘应用 AI创新赋能 安全查杀保障的数智化全业务链条能力 [13] - 5G-A专网全栈产品体系包含5G专网核心网 无线网 基站 边缘计算平台 专网智连产品 运营平台等软硬一体化产品集 已在通信 核能 电力 矿山等行业打造多个标杆案例 [13][15] - 可信数据空间产品融合数据使用控制 隐私计算 智能合约 区块链等技术 帮助构建高效安全可信的数据基础设施 [15] 人工智能布局 - 构建"2个通用AI平台 5个行业大模型 N个行业智能体工具"的行业大模型产品体系 推出适配多元场景需求的大模型一体机 [17] - 依托国产大模型+算力+大模型服务+垂直场景的全栈能力体系 形成端到端全链路大模型应用交付服务体系 在通信 能源 政务 交通等行业落地上百个商用案例 [17] - 具备对DeepSeek等主流通用模型的全栈适配优势 [17] 公司战略定位 - 亚信科技是领先的软硬件产品 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 提供数智化全栈能力 [19][20] - 坚持"一巩固 三发展"战略 高质量巩固BSS市场领导地位 高速度发展5G OSS网络智能化 DSaaS数字化运营 垂直行业和企业上云等新兴业务 [20] - 形成云网 数智 IT三大产品体系 致力于将5G 云计算 AI 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数智技术赋能至百行千业 [20]
发布48项产业清单、签约16个产业项目 成都武侯区与企共建数字经济产业新生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22:46
投资推介会概况 - 中国移动产业投资生态企业武侯行投资推介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市武侯区举行,聚焦人工智能、微波射频等前沿领域,近百家企业代表参与[1] - 武侯区深度链接中国移动产业生态资源,集中展示区域投资环境与发展机遇[1] 投资机会清单 - 武侯区发布48项重大投资合作机会,涵盖解决方案、项目建设、技术攻关、应用推广等多元内容[1] - 武侯经济开发区推介8个项目,涉及智能终端、医药健康、人工智能及平台经济,同时布局低空经济、新能源储能[1] - 华西转化医学产业园推出4个合作项目,聚焦转化医学与高端诊疗[1] - 成都音乐文创园发布22项机会,目标建设国际音乐之都核心区[1] - 悦湖科技城作为成都市首批AI特色产业园,释放14个合作方向,聚焦人工智能与智能算力[1] 重大项目签约 - 16个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武侯,总投资额近30亿元,包括四川汇鑫智算科技AI算力中心、苏州伏泰科技城市服务机器人研发生产中心、成都铭艺科技全国总部基地等[2] - 签约项目围绕中国移动产业生态,聚焦AI+、微波射频、智能终端、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领域[2] 产业生态联盟 - 武侯区政府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及科大讯飞、浪潮智创、亚信科技、北京国电高科等企业共同启动"中国移动-武侯区AI+产业生态联盟"[2] - 联盟将依托武侯区"两端两网"布局与中国移动5G-A优势,突破通感一体、低空智联等关键技术,整合科研与产业资源[2] 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 武侯区将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已集聚60余家重点企业[2] - 未来将持续发挥中国移动链主企业引领作用,推动高能级项目布局,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建数字经济发展高地[2]
亚信科技:三十载筑基数智化转型,AI大模型交付定义行业新范式-20250529
招商证券· 2025-05-29 13: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信科技是国内领先的数智化全栈能力提供商,在电信 BOSS 软件市场优势明显,客户留存率高,还将电信技术复用至多行业 [8] - 公司联合阿里、百度等构建行业级 AI 大模型交付体系,2024 年签约订单超 30 个,落地高价值场景 [8] - 数智运营业务构建差异化优势,2024 年企稳回升,多行业订单激增,按效果付费模式成增长新引擎 [8]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53/7.06/8.20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17%/56%/16%,对应 PE 分别为 17.5X/11.2X/9.7X,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8] 各目录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业务**:是领先的软件及数智化全栈能力提供商,为多行业提供全链路数智化转型服务,业务包括 BSS、OSS、数智运营和垂直行业数字化业务 [12][13] - **历史沿革**:1993 年成立 AsiaInfo Holdings,历经发展、上市、合并、私有化等阶段,2018 年亚信科技香港主板上市,2022 年收购艾瑞咨询 [23][24] - **公司治理**:2024 年亚信安全成第一大股东,优化股权架构;授出购股权增强团队凝聚力;重视股东回报,2024 年末期股息每股 0.252 港元,特别股息每股 0.160 港元 [25][26] - **财务分析**:2019 - 2024 年营业收入 CAGR 为 3.04%,2024 年同比降 15.8%;成本、费用随业务调整;2024 年经营现金流为负,投资现金流 3.16 亿元,融资现金流 -12.08 亿元,资产负债率 36.75% [33][42][57] BSS 业务 - 客户留存率超 99%,2017 年 BSS 软件市场份额 50.0%,2023 年 BSS 及 OSS 软件市场占有率约 35.5%,排名国内第一 [61][62] - 面临通信行业投资低谷、运营商成本压降等挑战,收入下滑;通过创新技术、注智、联合创新、拓展新市场应对 [66][67][69] 三新业务 - **OSS 业务**:2024 年收入 8.18 亿元,同比微降 1.8%;依托大模型提供解决方案,聚焦新兴领域,加入 AI - RAN 联盟,突破运营商市场 [75][76][80] - **数智运营业务**:2024 年收入 11.06 亿元,同比升 0.4%,多行业订单大幅增长;按结果付费模式占比 25.4%,同比提升 1.4 个百分点;构建数据 + AI 全栈能力 [83][84][85] - **垂直行业数字化业务**:2024 年收入 6.76 亿元,同比降 30.0%,聚焦 5G 专网与应用、大模型应用与交付领域 [89] - **5G 专网与应用领域**:在 Omdia 评估中排第 6,累计出货核心网 50 套,基站超 2.1 万台;领跑能源市场,拓展多元版图 [90][93] - **大模型应用与交付领域**:与阿里云等深度合作,2024 年签约订单超 30 个,服务多行业头部客户 [100]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53/7.06/8.20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17%/56%/16%,对应 PE 分别为 17.5X/11.2X/9.7X [8]
亚信科技(01675):三十载筑基数智化转型,AI大模型交付定义行业新范式
招商证券· 2025-05-28 16: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3][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信科技是国内领先的数智化全栈能力提供商,在电信 BOSS 软件市场份额高,客户留存率超 99%,还将电信技术复用至多行业 [8] - 联合阿里、百度等构建行业级 AI 大模型交付体系,2024 年签约订单超 30 个,落地多场景 [8] - 数智运营业务构建差异化优势,2024 年企稳回升,多行业订单同比激增,按效果付费模式成增长新引擎 [8]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53/7.06/8.20 亿元,对应增速 -17%/56%/16%,对应 PE 分别为 17.5X/11.2X/9.7X [8] 各目录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业务**:是领先的数智化全栈能力提供商,业务包括传统业务(BSS、其他)和三新业务(OSS、数智运营、垂直行业数字化),各业务有不同营收占比和应用场景 [12][13] - **历史沿革**:1993 年成立 AsiaInfo Holdings,历经发展,2018 年亚信科技香港主板上市,2022 年收购艾瑞咨询,2024 年亚信安全完成控股权收购 [23][24] - **公司治理**:2024 年亚信安全成第一大股东,优化股权架构;2024 年授出购股权激励团队;重视股东回报,2024 年建议派发股息 [25][26] - **财务分析**:2019 - 2024 年营收 CAGR 为 3.04%,2024 年下降 15.8%;各业务收入有不同变化;营业成本 2024 年下降 15.3%;行政、销售、研发费用有相应变化;2024 年经营现金流为负,投资现金流 3.16 亿元,融资现金流 -12.08 亿元,资产负债率 36.75% [33][42][57] BSS 业务 - 客户留存率超 99%,BOSS 市场份额集中,2017 年亚信科技占 50.0%,2023 年占有率约 35.5%排名国内第一 [61][62] - 近年受运营商成本压降等因素冲击,收入承压;通过创新技术减缓业务规模下滑,注智、联合创新与拓展新市场并进 [66][67][69] - 2024 年 AI 大模型相关项目超 100 个,实现多维度客户拓展 [71][73] 三新业务 - **OSS 业务**:2024 年收入约 8.18 亿元,同比微降 1.8%;依托大模型提供前沿方案,聚焦新兴领域,加入 AI - RAN 联盟,在运营商市场多点开花 [75][80][81] - **数智运营业务**:2024 年收入企稳回升,约 11.06 亿元,同比上升 0.4%;多行业订单大幅增长,按结果付费模式占比达 25.4%,同比提升 1.4 个百分点;构建数据 + AI 全栈能力 [83][84][85] - **垂直行业数字化业务**:2024 年收入 6.76 亿元,同比下降 30.0%;聚焦 5G 专网与应用、大模型应用与交付领域 [89] - **5G 专网与应用领域**:在 Omdia 评估中排第 6,2024 年底 5G 专网累计出货核心网 50 套,基站超 2.1 万台,新能源出货量同比增超 60%;领跑能源市场,拓展多元版图 [90][93] - **大模型应用与交付领域**:与阿里云等深度合作,2024 年签约订单超 30 个,服务多行业头部客户 [100]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53/7.06/8.20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17%/56%/16%,对应 PE 分别为 17.5X/11.2X/9.7X [8]
亚信科技申请微服务系统故障根因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专利 可快速准确的定位出故障根因节点
金融界· 2025-05-23 14:47
公司专利技术 - 亚信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微服务系统中故障根因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的专利,公开号CN120034425A,申请日期为2025年04月 [1] - 该专利涉及故障定位领域,通过构建故障影响图模拟微服务节点间故障传播路径,并采用反向追踪技术快速定位故障根因节点 [1] - 专利方法包括对微服务节点关键业务指标进行性能异常检测,基于异常值构建故障影响图,评估节点怀疑度分数并确定最高分节点为根因节点 [1] 公司基本信息 - 亚信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位于南京市,主要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了8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3859次 [2] 公司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95条专利信息,4条商标信息 [2] - 公司还拥有7个行政许可 [2]
亚信科技深度报告:紧抓AI新引擎,数智化全栈布局加速兑现
浙商证券· 2025-05-23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12][8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信科技是中国领先数智化全栈能力提供商,通过“一巩固、三发展”战略加速转型,紧抓AI新引擎,大模型交付业务迎来新机遇 [1]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增长,采用相对估值法给予公司25年19x PE,对应目标市值为109亿元(118亿港元),目标价为12.6港元 [2][11][83] - 公司三新业务营收保持两位数增长,传统BSS业务下滑趋势企稳,大模型交付业务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高收入利润弹性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立足通信行业,向数智化全栈能力服务商跃迁 - 公司早期以建设运营商BSS系统奠定行业地位,近年来通过战略转型,从运营商软件龙头向全面数智化转型,形成“云网 + 数智 + IT”产品体系,收入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稳健 [21][23][30] - 发展经历三个阶段:1993 - 2018年以运营商软件系统开发为核心;2019 - 2022年战略转型“三新业务”;2023年至今在AI与大模型驱动下迈向数智化交付头部企业 [23][27][28] - 产品体系包括云网聚焦通信网络智能化与5G专网建设,数智聚焦数据治理和AI大模型技术赋能,IT聚焦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30] - 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为运营商业务、数智运营业务和垂直行业数字化业务,相互协同推动战略转型 [31] - 2024年营收下降主要因传统业务下滑和放弃低质量订单,但三新业务营收占比提升,毛利率稳定,净利率提升,三费费率稳定 [36][37][40] 紧抓AI新引擎,破局大模型交付 - 公司自2023年布局AI领域,2024年明确产业链定位并形成产品体系,大模型相关项目增多,有望受益于行业增长红利 [46] - B端模型交付服务是国内大模型产业核心业务模式,占整体产业规模90%,需求端依赖生态伙伴属地化能力实现规模化覆盖 [47][48]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先发优势(布局早、落地案例多)、方法论(端到端流程积累、完整交付工具链)、生态卡位(大模型生态和行业客户卡位) [56][59][60] - 2024年大模型中标项目数量和金额大幅增长,应用类项目占比高,预计2029年中国AI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达306亿元,公司相关业务收入有望超50亿元,净利润达5.4亿元 [65][70][76]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 预计2025 - 2027年三新业务中数智运营、垂直行业数字化、OSS业务营收增长,传统业务中BSS业务短期承压后有望改善,其他业务营收稳定 [79][80][81] - 费用方面,2025年控费持续,2026 - 2027年费用投入逐步增加 [82]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采用相对估值法给予公司25年19x PE,对应目标市值109亿元(118亿港元),目标价12.6港元 [2][11][83]
Qwen 3赋能!亚信科技(1675.HK)联合阿里云推出“AI大模型一体机”,重构政企智能转型的四位一体新范式
格隆汇· 2025-05-09 09:17
阿里通义千问Qwen3模型发布 - 阿里通义千问推出最新大型语言模型Qwen3系列 旗舰模型Qwen3-235B-A22B在代码、数学和通用能力等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 与DeepSeek-R1、Grok-3等顶尖模型竞争[1] - Qwen3参数量仅为DeepSeek-R1的1/3 成本大幅降低 仅需4张H20显卡即可实现满血版部署 显存占用仅为性能相近模型的三分之一[1] - 天风证券报告指出AI产业竞争进入体系化阶段 需要端到端解决方案而不仅是行业大模型 包含上层应用、训练数据、底层算力等全链条能力[1] 亚信科技AI大模型一体机解决方案 - 亚信科技是阿里云生态链中唯一同时被纳入软件与硬件推荐的核心标的 与阿里云联合推出"AI大模型一体机"解决方案 采用"算力+平台+应用+服务"四位一体模式[2] - 该一体机实现算法与国产芯片高度适配 支持单机16卡轻量级部署 可支持全精度DeepSeek-R1 671b满血版大模型 BF16精度下实现8K+ Tokens输入 解析延迟低至50毫秒[3] - 兼容主流LLM开发框架 可适配满血版和蒸馏版Deepseek、Qwen等多种模型 无需额外转换编译即可快速部署[4] - 植入了行业大模型与应用模板 覆盖电力、石油石化、政府等八大应用场景 将标杆案例经验标准化复用[6][8] 技术优势与行业落地 - 亚信科技已发布1个通用AI平台、3款行业大模型和8大认知增强工具 覆盖从研发到应用全生命周期 该体系已在多个场景验证并完成迭代升级[5] - 2024年在运营商行业落地大模型项目超100个 其他垂直行业超30个 作为阿里云政企行业大模型创新中心单位 在政务、光伏等行业建设近百个项目[6] - 通过知识蒸馏技术将成功实践转化为即插即用AI模板 形成覆盖八大应用场景的特色应用模板[6] 市场前景与价值转化 - 分析师预计大模型私有化部署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5-2027年一体机需求量将达15万、39万、72万台 对应市场空间1236亿、2937亿、5208亿元[12] - 该解决方案实现"零门槛"部署 将传统需数周的部署流程缩短为数小时 通过智能切割与动态调度使硬件利用率大幅提升[9] - 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 通过物理隔离本地化部署模式满足金融、政务等敏感行业的数据安全要求[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