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果园集团(02411)
icon
搜索文档
如何评百果园董事长教育消费者言论
经济观察网· 2025-08-10 21:13
公司回应与争议 -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回应水果价格贵质疑,称公司致力于"教育消费者成熟"而非迎合消费者 [1] - 该言论引发广泛争议,网友将其与钟薛高类比,认为可能重蹈覆辙 [1] - 公司随后澄清视频被断章取义,强调完整内容有前因后果 [1] 市场定位与价格策略 - 公司解释水果价格偏高源于品质差异,便宜水果供大于求而高品质水果供不应求 [1] - 百果园拥有几千万会员,认为这些消费者认可其价值主张 [1] - 高端化模式面临市场挑战,当前消费环境下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 [1] 品牌沟通与消费者关系 - 商业评论指出"教育消费者"表述在消费敏感期易被解读为居高临下的说教 [1] - 此次争议暴露公司在市场定位和消费者沟通方面存在困境 [1] - 行业专家建议类似表达需更加谨慎以避免影响品牌信任度 [1]
百果园与消费者谁该被教育,不妨让市场裁判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2025-08-10 18:10
百果园董事长回应价格争议 -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发视频回应网友吐槽水果价格贵,表示公司不会迎合消费者,而是选择"教育消费者成熟"的商业路径 [2][3] - 该言论引发热议并登上热搜第一,触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谁教育谁"的商业命题 [3] - 公司强调其长期坚持通过品牌塑造、品类管理、服务体验等方式让消费者理解产品价值差异 [3] 商业教育的内涵与表达 - "教育消费者"在商业领域指通过多种方式让消费者理解产品品质差异与价值逻辑,非贬义词 [3] - 高端品牌通常需要通过市场教育让消费者接受高溢价,但表达方式和场景选择至关重要 [3] - 面向公众时"教育消费者"的表述易被解读为居高临下的说教,尤其在消费敏感时期 [3] 水果零售业的特殊性 - 水果作为高频日常消费品,价格敏感度天然高于奢侈品,消费者可多渠道比价 [4] - 若消费者感知不到足够品质差异和体验提升,高价难以被市场接受 [4] - 顾客情绪波动时往往直接转向其他渠道和品牌,而非通过辩论解决分歧 [4] 商业模式的复杂性 - 将商业简单划分为"利用消费者无知"和"教育消费者成熟"过于简化,现实中存在大量中间形态 [4] - 许多零售业态既不利用信息不对称,也不刻意承担教育职能,而是通过价格与服务维持交易 [4] - 市场竞争核心仍是价格、体验与价值的平衡 [4] 价格溢价的支撑要素 - 当定价高于心理预期时,企业需用产地、品质标准、供应链管理等可量化要素说服消费者 [4] - 只有消费者认可这些差异,溢价才具备长期生命力 [5] - 市场教育本质是双向过程,消费者通过购买行为反向塑造市场格局 [5] 零售业的有效教育方式 - 最有效的"教育"是让消费者在购物体验中自然得出"值得"的结论,而非口头宣告 [5] - 体验与价格若脱节,再多的解释也难以改变市场判断 [5] - 商业竞争的最终裁判是市场,定价与价值关系需在真实交易中验证 [5] 市场双向博弈的启示 - 企业需倾听消费者反馈、适应市场变化,比单向"教育"更具现实意义 [6] - 消费者会在每次购买中自然判断价格是否匹配价值 [6] - 市场最终筛选出能传递价值且满足需求的品牌,形成最真实的商业教育 [6]
“月薪2万都吃不起百果园”?董事长回应:不会迎合消费者,在教育消费者成熟
搜狐财经· 2025-08-10 15:25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明确表示不会迎合消费者对低价的需求,坚持高品质战略[5] - 董事长强调商业有两种路径:利用消费者无知或教育消费者成熟,公司选择后者[5] - 公司认为高品质水果供不应求是价格高的核心原因,不同品质水果价差可达4-5倍[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首次出现净亏损3.91亿元(上年同期盈利3.81亿元)[11] - 2024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11%和66.06%[11] - 公司当前市盈率为亏损状态,总市值26.94亿港元(每股1.75港元)[12] 运营数据 - 全国门店数量从6081家缩减至5116家,2024年净减少966家(日均关店近5家)[11] - 公司拥有超8000万注册会员,覆盖190个城市[11] - 此前提出十年目标:营收破千亿、门店超万家,但当前门店数量不增反减[11] 消费者反馈 - 社交媒体集中反映"水果刺客"现象,典型案例包括:5个苹果8个橘子110元、10个橘子170元、蜂糖李80元/斤[3] - 消费者普遍认为价格涨幅远超品质提升,形成"月薪2万吃不起"的舆论标签[1][3]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1年,业务涵盖水果全产业链:种植支持、物流仓储、零售终端等[7] - 创始人余惠勇为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系专业背景,强调产品专业认知[5][7]
百果园董事长谈水果贵:教消费者成熟
经济观察网· 2025-08-09 21:20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坚持高品质路线 认为好水果供不应求 [1] - 公司选择教育消费者成熟的商业模式 而非利用消费者无知 [1] - 公司拥有几千万会员 表明消费者认可其价值主张 [1] 行业供需状况 - 水果品质差异大导致价格分化 便宜水果供大于求 好水果贵且供不应求 [1] - 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倾向于选择便宜产品 [1] - 公司通过消费者教育帮助其建立品质认知并自主选择 [1] 价格策略 - 公司存在降价空间但绝不牺牲品质 [1] - 高品质产品定价策略基于供需关系 优质水果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1]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回应水果太贵: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我们在教育消费者成熟
搜狐财经· 2025-08-09 16:42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坚持高品质水果定位,认为不同品质水果价格差异可达4-5倍[3] - 公司明确表示不会通过降低品质换取低价,强调品质优先策略[3] - 公司拥有数千万会员基础,认为核心客群认可其价值主张[3] 行业供需分析 - 高端水果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状态,是价格高企的核心原因[3] - 低端水果市场存在供大于求现象,导致价格竞争激烈[3] 消费者教育理念 - 公司将商业模式分为利用消费者无知与教育消费者成熟两类,自认属于后者[3] - 公司拒绝单纯迎合消费者对低价的追求,致力于提升消费者对品质的认知[3] - 强调消费者知情权对选择的影响,认为信息透明化能改变消费决策逻辑[3] 成本优化空间 - 公司承认存在进一步优化成本的空间,可能带来价格下调潜力[3] - 成本优化以不损害品质为前提,与品质战略形成双重保障[3]
“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百果园董事长回应水果贵
搜狐财经· 2025-08-09 13:18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坚持高品质水果定位,认为真正的好水果供不应求,并明确表示不会在品质上让步[1][3] - 公司采取教育消费者成熟的商业策略,而非利用消费者无知或单纯迎合低价需求[3] - 公司仍有成本优化空间,但降价不以牺牲品质为前提[3] 消费者与市场表现 - 公司拥有数千万会员,显示其在高价策略下仍具备较强的客户粘性[1] - 公司承认存在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反馈,但强调知情权是消费决策的关键因素[3] 公司背景与业务范围 - 公司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深圳,业务覆盖水果全产业链(采购、种植支持、物流、零售等)[4]
百果园集团(02411)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38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其他類別 (請註明)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否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N/A | 說明 | 非上市股份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85,448,554 RMB | | | 1 RMB | | 85,448,554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RMB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85,448,554 RMB | | | 1 RMB | | 85,448,554 | | 2.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2024年商业特许经营TOP300发布 行业活力与展会机遇引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7-28 17:05
行业概况 - 2024年商业特许经营TOP300企业涵盖餐饮业、零售业和生活服务业三大行业,共计25个细分业态,其中餐饮企业101家占比33.67%,零售企业120家占比40.00%,生活服务业企业79家占比26.33% [1] - 与2023年TOP280相比,餐饮业占比基本持平,零售业占比略微下降1.33个百分点,生活服务业占比上升1.67个百分点,反映消费需求结构细微调整 [1] - 行业门店总数达83万家,其中TOP280门店数82.5万,较2023年TOP280的63万家增长30.73% [1] - 万家规模以上加盟品牌从2023年9家增至2024年18家,头部品牌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1] 新增品牌与展会动态 - 2024年TOP300榜单新增71个加盟品牌,其中餐饮业34家、生活服务业26家、零售业11家 [1] - 第65届中国特许加盟展将于8月8日-10日在上海举办,将解析TOP300报告并汇聚100+优质品牌 [2] - 展会同期举办"加盟新风向论坛"和"霸王茶姬总部访学"研修营,聚焦现制饮品品牌增长策略 [2] 头部企业排名 - 蜜雪冰城以46,479家门店位居榜首,全部为加盟店 [4] - 美宜佳以37,943家门店(37,909家加盟)排名第二 [4] - 德佑房产中介以24,757家门店(全部加盟)位列第三 [4] - 瑞幸咖啡22,340家门店中7,749家为加盟店,排名第四 [4] - 前18名企业门店数均超10,000家,涵盖饮品甜品、便利店、房产中介等多个业态 [4][5] 细分业态表现 - 饮品甜品领域:蜜雪冰城、瑞幸咖啡、古茗(9,823家)、沪上阿姨(8,537家)等品牌表现突出 [4][5] - 便利店业态:美宜佳、天福(7,521家)、见福(3,035家)等进入前50 [4][5] - 汽车后市场:统一润滑油(10,032家)、途虎养车(6,874家)等品牌快速扩张 [5][6] - 酒店住宿:锦江之星(13,416家)、全季(11,147家)等连锁品牌保持稳定增长 [4][5] 数据来源说明 - 部分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标注为※ [4] - 数据整合自2025年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2024年中国便利店Top100等多个行业榜单 [11]
百果园 (02411)打造“升级范式”:战略转型成效显著,新一轮成长周期启动在即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18:12
战略转型背景与核心举措 - 公司基于国内消费升级与降级并存背景,启动"高品质高性价比口碑战役",全面升级供应链、品质管控、服务及定价系统 [1] - 核心策略为"1212"品类计划:全年一价标产品满足刚需,12款超级客流品每月推出"好果报恩"活动强化消费者认知 [2] - 战略目标为扭转生鲜行业低效循环,建立"高质+高性价比—高效—高粘性—可持续盈利"的增长飞轮 [5] 客流与销售数据表现 - "好果报恩"活动成效显著:佳沛金奇异果销量环比增234%,山东秋月梨销售2800吨创五年纪录,秘鲁蓝莓销量同比激增1456% [3] - 进口车厘子(J级)累计销量达4075吨,同比增长近5倍,单期来客数同比提升1078% [3] - 2025年上半年同店客流预计实现双位数增长,战略调整后终端数据进入正向循环 [3][7] 毛利结构与供应链优化 - 通过提高高毛利果品占比,单店毛利额同比增单位数、环比增双位数,盈利弹性持续释放 [6] - 供应链端已覆盖26国800+直采基地,采购团队超300人,建立全球化采购网络壁垒 [6] - 战略倒逼产业链升级:从种植到销售全环节精益管理,推动运营效率与产业协同提升 [5] 门店结构调整与扩张规划 - 2024年关闭966家低效门店,资源向优势门店集中,终端运营效率显著改善 [7] - 实施单店深耕模式:强化鲜度管理、温控标准及督导闭环,奠定质量基础 [7] - 渠道网络调整基本完成,2026年将重启门店扩张,收入端有望触底回升 [7][8] 长期发展前景 - 战略转型进入"内生增长+外延扩张"双轮驱动阶段,2026年业绩加速上行通道将打开 [8] - 单店盈利模型优化超预期,为新一轮扩张提供可复制的"范式" [8] - 公司聚焦核心能力与经营效率提升,运营模式全面升维驱动成长周期启动 [8]
百果园集团(02411.HK)7月7日收盘上涨13.73%,成交4471.58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07 16:33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 12%报23887 83点 百果园集团股价上涨13 73%收报2 32港元/股 成交量1950 35万股 成交额4471 58万港元 振幅19 61% [1] - 百果园集团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2 87%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45 18% 跑赢恒生指数19 22%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102 73亿元 同比减少9 81% 归母净利润-3 86亿元 同比减少206 72% [1] - 毛利率7 44% 资产负债率64 06% [1] 行业估值 - 食物饮品行业市盈率平均值23 8倍 行业中值9 43倍 百果园集团市盈率-7 53倍 行业排名第74位 [1] - 可比公司市盈率:其他原生态牧业4 1倍 威扬酒业控股5 23倍 第一太平5 28倍 正乾金融控股5 43倍 椰丰集团5 87倍 [1] 公司背景 - 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 业务涵盖水果全产业链 包括采购 种植 物流 零售等环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