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锅圈(02517)
icon
搜索文档
锅圈(02517):精耕餐食零售赛道,拓店重启再添万家
东吴证券· 2025-06-09 16: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9][12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领先的一站式在家吃饭餐食产品提供商,以零售门店为载体,从火锅食材入手,为C端消费者提供一站式餐食产品购买方案,至2024年末门店数量达10150家,在采购、产品、品牌等方面具备优势 [9] - 门店规模进一步巩固供应链壁垒,上游持续整合,下游深挖场景,万店验证商业模式,规模强化核心壁垒,门店规模化提升对上游话语权,销售门店场景价值可挖掘空间较多 [9] - 短期单店营收修复确定性强,中期拓店万家乐观,单店营收修复已有成效且改善有延续性,公司提出5年再开1万家门店的规划,乡镇店型是重头戏 [9]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为72.8/83.4/94.4亿元,同比+13%/15%/13%;归母净利为3.3/4.0/4.9亿元,同比+43%/22%/23%;对应PE为24/20/16X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领先的一站式在家吃饭餐食供应商 - 公司过去发展历程分三个阶段,2009 - 2018年为商业模式探索阶段,2019 - 2022年为快速扩张阶段,2023年至今为调整再出发阶段,2024年下半年同店重拾增长,目标新增1万家门店 [17][18] - 以加盟门店为主,2024年直营门店仅15家,销售予加盟商产品是主要营收来源,2024年占比84%,主要围绕火锅场景提供产品,火锅产品占比有下降趋势 [24][28] - 毛利端逐步体现规模效应,费用率近几年有提升趋势,净利率2021年开始回正,2022 - 2024年基本稳定,应收账款周转率高于连锁业态同行,存货周转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应付账款周转率略低于同行 [31][39] - 公司实际控制人、创始人兼董事长杨明超通过相关公司持有28.87%股权,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43.11%股权,管理团队经验丰富,2023 - 2024年分红率分别为60%、89%,已有2次回购,对资本市场回报意愿较高 [51][56] 锅圈的生意模式:大赛道里的垂类业态,规模是核心壁垒 - 行业属性为容量大、市场分散,在家吃饭的餐食产品市场规模接近4000亿元,竞争格局分散,公司以3%的份额居第一位,赛道参与者包括零售型和生产型企业,零售型企业更具优势 [58][60] - 公司用5年实现万家门店,火锅市场规模大且增速好于餐饮大盘,火锅食材适合发展为垂类业态,公司商业模式和零食量贩有可比性,在规模、供应链整合、消费者端资源开发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65][70] - 公司优势在于规模领先、品牌化、数字化,规模优势强化供应链竞争力,实现性价比路线,品牌建设持续投入,打造国民火锅形象,“门店 + 数字化”挖掘增量空间 [71][84][93] 未来空间:单店营收向上和门店扩张双轮驱动 - 单店营收修复已有成效,2024年6月转正,2024H2加盟门店单店营收同比增长3.6%,2025年1 - 4月同店营收正增长,后续发力点包括产品推新和门店业态延展 [105][109] - 公司计划5年再增万家门店,新开门店侧重下沉市场的乡镇门店,公司供应链等体系支撑发展乡镇市场,乡镇市场改造效果不错,单店销售额和净利率提升,投资回报期缩短 [114][116]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营收预测方面,预计2025 - 2027年门店数量分别净增1000/1500/1500家,单店营收2025年同比增长明显,2026 - 2027年增速放缓,整体营收增速分别为12.6%/14.6%/13.2% [118] - 利润预测方面,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维稳,费用率随规模效应下降,销售净利率分别为4.7%/5.0%/5.5% [118][119] - 可比公司包括餐食类和食品饮料类连锁企业,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成长性较优,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1]
锅圈:精耕餐食零售赛道,拓店重启再添万家-20250609
东吴证券· 2025-06-09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9][12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锅圈是领先的一站式在家吃饭餐食产品提供商,以零售门店为载体,从火锅食材入手,为C端消费者提供一站式餐食产品购买方案,规模优势显著,供应链和品牌建设不断强化,未来单店营收和门店扩张有望双轮驱动,盈利增长可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领先的一站式在家吃饭餐食供应商 - 公司以门店为载体,满足社区家庭场景化用餐需求,覆盖八大品类,构建高效供应链和规模经济,实现“好而不贵”定位,成长为在家吃饭市场领先品牌 [15] - 公司发展分三阶段:2009 - 2018年商业模式探索,2017年转向C端零售;2019 - 2022年快速扩张,完成融资并通过加盟模式增加门店;2023年至今调整再出发,2024年下半年同店重拾增长,目标新增1万家门店 [17][18] - 公司以加盟门店为主,2024年直营仅15家,销售予加盟商产品是主要营收来源,占比84%,火锅产品占比约80%且呈下降趋势 [24][28] - 毛利端规模效应逐步体现,费用率近年有提升趋势,净利率2021年回正后基本稳定,应收账款周转率高于同行,存货和应付账款周转率略低于同行 [31][39] - 公司实际控制人等合计持有43.11%股权,管理团队经验丰富,2023 - 2024年分红率分别为60%、89%,已有2次回购,资本回报意愿积极 [51][56] 2. 锅圈的生意模式:大赛道里的垂类业态,规模是核心壁垒 - 行业容量大、市场分散,在家吃饭场景中采购食材自行烹饪占比82.8%,有4.6万亿元规模,在家吃饭餐食产品有近4000亿元规模,公司以3%份额居首 [58][60] - 公司5年突破万家门店,火锅食材特质适合垂类业态,与零食量贩商业模式有可比性,规模达体量后整合上游供应链,挖掘消费者端资源 [65][70] - 公司规模领先,2024年底门店达10150家,布局下沉,加盟模型投入少、回报期中等,万家门店支持整合供应链,自产比例20%且有提升规划 [71][81] - 公司重视品牌建设,2021 - 2022年广告及推销开支超亿元,通过多种方式深化品牌认知,门店招牌和陈列匹配亲民定位 [84][89] - 公司基于在家就餐场景打造垂类零售业态,70%以上到店消费,选址侧重社区,会员运营成熟,尝试社区团购等新业务,截至2024年底注册会员4130万,预存卡金额提升 [93][94] 3. 未来空间:单店营收向上和门店扩张双轮驱动 - 2024年6月起公司在新品、营销、会员运营上采取系列动作,带动单店营收转正,2024H2加盟门店单店营收同比增长3.6%,2025年1 - 4月同店营收正增长 [105][109] - 2025年公司提出5年再开1万家门店规划,侧重乡镇门店,目前有2000家左右乡镇门店,我国有3万个乡镇,空间广阔,改造后乡镇门店效果良好 [114][117]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门店分别净增1000/1500/1500家,单店营收2025年同比增长明显,2026 - 2027年增速放缓,销售予加盟商业务分别同比增长12.2%/14.6%/13.0%,整体营收增速分别为12.6%/14.6%/13.2% [118] - 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维稳,费用率随规模效应下降,销售净利率分别为4.7%/5.0%/5.5% [119] - 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成长性优,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1]
锅圈(02517):深度研究:万店社区央厨,扬帆再度启航
长江证券· 2025-06-08 23: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0][12][9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锅圈是中国领先的一站式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品牌,产品组合覆盖八大类别,满足多样用餐场景,凭借社区门店网络和数字化供应链实现广泛触达,还开发了线上销售渠道 [3][6][18] - 2020 - 2022 年营收爆发式增长,2023 年同比下降,2024 年小幅回升,毛利率先降后升,预计 2025 年同比改善 [6][18][25] - 公司门店数量站稳万店规模,2024 年下半年重回增长,2025 年有望净增 1000 家以上,未来聚焦下沉市场,线上渠道丰富 [7][40][41] - 构建了完备的供应链能力和品牌影响力,采用“单品单厂”模式,参控股 6 家工厂,2025 年预计继续投资,会员体系壮大 [8][55][56] - 中国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市场规模预计快速增长,未来五年公司有望再开 1 万家门店,门店总数达 2 万家 [9][69][83] - 预计 2025 - 2027 年核心经营净利和归母净利可观,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合理 [10][9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锅圈:从火锅食材,到社区央厨 - 锅圈食汇是旗下明星品牌,产品覆盖八大类别,实现广泛消费者触达,开发线上渠道,致力于提供“多、快、好、省”餐食产品 [18][19] - 2020 - 2022 年营收爆发式增长,2023 年下降,2024 年回升,毛利率先降后升,预计 2025 年改善 [18][25][31] 起步郑州,花开全国 - 锅圈发展始于 2015 年河南郑州,2017 年开首家零售店,2022 年签约门店破万,2023 年股份制改制并上市 [19][24] 收入触底反弹,加盟渠道主导 - 收入先升后降再企稳回升,2020 - 2022 年受益“宅家经济”和加盟店扩张,2023 年因消费场景转移和加盟店扩张放缓下降,2024 年因乡镇市场下沉等因素回升 [25] - 按零售规模,锅圈是市场领先的在家吃饭餐食产品供应商,2022 年在家餐饮产品零售额市占率 3.0%,在家火锅及烧烤产品零售额占比 12.7% [25] - 收入结构中,加盟渠道占比下降,其他渠道提升,火锅类产品收入占比降至 80%左右,收入结构渐均衡 [27][29] - 毛利率先降后升,2020 - 2021 年徘徊在 10%左右,2022 年改善,2024 年承压,预计 2025 年改善 [31] - 费用开支表现稳定,利润率短期承压,2025 年预计费用开支占收入比重稳中略降 [33] 创始人连续创业,高管职业经理人化 - 创始人杨明超有餐饮行业连续创业经验,1998 年涉足夜市经济,2013 年创立“小板凳老火锅”,2015 年成立锅圈供应链,2017 年转向 C 端零售 [37] 渠道:线下网络规模化,线上引流做补充 店效持续改善,店数重回增长轨道 - 门店数量经历调整后站稳万店规模,2024 年下半年净增 490 家,2025 年有望净增 1000 家以上 [40][41] - 2024 年之前门店结构高线化,未来聚焦下沉市场,打开更大开店空间 [40][41] - 店均收入连续两年承压,2023 年显著下滑,2024 年降幅收窄 [43] - 加盟体系规模持续扩张但增速放缓,单加盟商开店数波动,反映战略从“快速铺量”向“精细化运营”过渡 [46] - 加盟流程分两个核心阶段,准入与筹备以资质审核和标准化落地为核心,运营支持与闭环管理聚焦标准化运营和持续管控 [48] 线上引流补充,新渠道积极尝试 - 线上渠道包括锅圈 APP、微信小程序、抖音等社交商务平台,与美团、饿了么合作提供外卖到家服务,实现广泛消费者触达 [40][53] - 2024 年抖音渠道总曝光量突破 62.1 亿次,“99 元毛肚自由火锅套餐”等毛肚火锅套餐累计售出超 5 亿元 [53] 内功:高效供应链 + 综合品牌力 高效供应链:单品单厂,持股提升 - 全国拥有 6 家参控股工厂,采取单品单厂策略,2024 年收购逮虾记 41%股权、投资成立苗苗酸汤食品公司,2025 年预计继续投资 [56] - 2021 - 2023 年自有产能快速增长,总设计产能从 2021 年的 4,675 吨增至 2022 年 24,734 吨,实际利用率从 42.7%升至 60.2% [57] - 自产产品收入占比逐渐提升,2021、2022 及 2023 年 1 - 4 月,自产产品收入分别为 1.45、5.76、1.89 亿元,占比分别为 3.7%、8.0%及 9.1% [63] 综合品牌力:会员体系持续壮大 - 会员规模加速扩张,2023 年 4 月至 2024 年 12 月,会员数从 2240 万人增至 4133 万人,2024 年下半年增速明显 [65] - 预付卡业务增速跃升,预付卡金额从 2022 年的 6.1 亿元增至 2024 年的 9.9 亿元 [65] - 聘请岳云鹏为代言人,推出 IP“锅宝”,品牌形象逐渐丰满 [67] 展望:五年规模翻番,聚焦下沉市场 - 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受追求健康饮食的消费者青睐,中国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市场 2022 - 2027 年复合年增长率达 20.7% [9][69] - 单身经济下,方便食品有发展空间,锅圈可强化一人食预制菜研发抢占市场份额 [72] - 火锅行业规模扩张与场景分化并存,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居家消费重要,与火锅食材零售协同发展 [74] - 烧烤行业景气成长,社交场景主导,2015 - 2024 年市场规模从 1218 亿元增至 3537 亿元 [79] - 未来五年公司有望再开 1 万家门店,乡镇等下沉市场主导,门店总数有望达 2 万家 [9][83] - 从人口密度看,门店扩张还有 50%以上空间,按全国每十万人锅圈门店 1.10 家,全国可容纳超 1.5 万家门店 [83] - 从乡镇覆盖范围看,未来有望增加约 50%门店,假设 20%乡镇可开 1 家店,总量有望达 7731 家 [87]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核心经营净利分别为 3.66、4.38、5.24 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 3.58、4.30、5.16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为 21/17/14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0][90]
锅圈:在家餐食龙头经营创新,万店社区央厨重回扩张-20250601
国联证券· 2025-06-01 0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3][5][11][12][16][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一站式在家吃饭餐食解决方案品牌,围绕“在家吃饭”场景切入火锅、烧烤等餐食大赛道,结合终端加盟模式提供多元、质优且具性价比的产品,构筑万店规模优势,夯实“社区央厨”地位 [3][10][11][14] - 经历疫情前后经营浮沉,公司创新门店模型,践行爆品策略、夯实会员生态建设并驱动同店回暖,门店重回增长区间 [3][10][11][14] - 展望后续,公司有望以“优质供给+性价比优势+美食平权理念”实现可持续成长 [3][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复盘:同店+扩店积极驱动上涨 - 历史股价波折,近期涨幅明显,2025年3月末至5月16日,公司股价涨幅达61.7% [20] - 复盘历史股价,不同阶段受新股效应、消费环境、宏观政策、限售股解禁、同店及拓店情况等因素影响 [20] 公司概况:火锅烧烤类食材社区央厨 发展历程:销售范围和渠道不断拓展 - 公司从河南发展至全国,销售渠道从B端向C端拓展,2015年创立面向B端供应火锅食材,2017年开始搭建面向终端消费者的销售网络,2019年总部迁至上海,门店网络快速扩张 [27][28] 主营业务:火锅烧烤等食材供应商 - 收入来源分为产品销售和综合指导服务两部分,产品销售主要渠道为加盟商,2024年收入占比为97.6%,综合指导服务收取固定金额的年度综合指导服务费 [30] - 销售即食、即热、即煮和预制食材,主要包括火锅和烧烤类产品,产品组合涵盖八大类别,致力于开发自有品牌产品 [35] 股权结构:创始人为实控人 - IPO前经历多轮融资,获多家明星资本投资,2023年11月2日在港交所上市,基石投资者包括恒顺醋业和锦鼎资本 [37] - 以创始人为核心的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经验,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公司股权较为集中,控股多家上游食材供应企业 [40][41] 财务分析: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增强 - 门店网络扩张助力营收增长,规模效应下实现扭亏为盈,2020 - 2022年营收增长,2023年下滑,2024年转正,经调整净利润2022年扭亏为盈 [43] - 规模效应下成本控制能力强,盈利能力有所提升,毛利率从2020年的11.1%提升至2023年的22.2%,2024年小幅下滑,销售费用率此后有所回落 [45] - 公司运营能力良好,财务状况健康,存货账龄在50 - 70天内,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回落至51天,资产负债率维持在较低水平,经营性现金流2022年转正 [47] 行业分析:公司领先布局在家吃餐食行业 市场规模:生活习惯改变+冷链物流配套驱动行业增长 - 2018 - 2022年在家吃饭市场规模CAGR为14.7%,疫情加速行业发展,2020年/2022年分别同比增长33.3%/12.13% [49] - 配套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驱动行业长期发展,供给端冷链物流相关资源配置完善,需求端新消费趋势出现,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占比预计从2022年的4.55%提升至2027年的13.22% [53] 竞争格局:行业格局高度分散 - 在家吃饭餐食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按2022年零售额统计,前5大零售商市占率为11.1%,锅圈是龙头,市场占有率为3%,按自有品牌零售额计领先优势更明显,拥有业内最大的线下零售门店网络 [59] 竞争优势:产品+渠道+供应链三位一体 产品:好吃不贵,多元SKU满足在家餐食需求 - 多元SKU满足不同场景需求,基于用户洞察持续迭代升级,截至2023年4月30日提供710余个SKU,2023年/2024年间分别新推339/412个SKU [70] - 产品价格具备竞争力,与社会餐饮渠道对比优惠60% - 80%,与超市零售渠道对比优惠20%左右,推出的质价比产品实现良好引流,如2024年毛肚火锅套餐全年累计销售5亿元 [78] - 会员数据持续提升,消费频次上行,截至2024年12月末,注册会员数量达41.3百万人,同比增长48.2%,2024年预付卡预存金额达约9.9亿元,同比上升36.6% [82] 渠道:加盟模型健康,万店继续扩张 - 依托加盟模式快速扩张,以小加盟商为主,截至2024年末,拥有15家自营门店,10135家加盟店,2024年向加盟商销售产品收入占比达84.2% [86] - 前期投入低,单店模型健康,标准店初始投入仅需20万元左右,单店利润率保持在8% - 10%的区间内,2024年来通过多种手段优化单店营收和利润 [87] - 布局全国主要地区,2024H2重回扩张区间,截至2024年末门店网络达10150家,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门店以下沉市场为主,2024年净新增287家乡镇门店 [88] - 管理半径不断扩张,潜在门店空间或在2万家,单人管理门店数量增加,长期门店空间或在2.2万家左右,下沉市场仍有8000多家拓店空间 [93][95] 供应链:深度参与上游供应,高效反馈保障质量与盈利 - 垂直整合产业链,深度参与产业链上游,收购多家食材生产企业,2021 - 2024年间,自产比例提升,毛利率由9.0%跃迁至21.9% [97] - 简化供应链运营,产品高效快速周转,基于简化高效供应链运营和数字化管理,实现全国大部分门店次日达,2021 - 2024年间,存货周转天数由63天回落到51天 [102] 盈利预测、估值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门店分别净开1000/1500/1800家,向加盟商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7%/15.7%/16.3% [106] - 预计2025 - 2027年其他销售渠道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0.0%/16.0%/12.0%,服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1%/11.8%/13.9% [109]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1.2/82.4/95.2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10.1%/15.6%/15.6%,毛利率分别为22.0%/22.2%/22.4%,核心经营净利润分别为3.6/4.5/5.4亿元,3年复合增速为20% [109] 估值与投资建议 - 选取多家公司作为可比公司,最新收盘价对应的2025年可比公司平均PE为17倍,考虑到公司处于调整成长期,给予公司2025年25倍经调整PE,对应目标价3.59港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10]
锅圈食品董事长杨明超带队在河北考察,将持续推进全国产业园区建设
搜狐财经· 2025-05-23 14:43
公司动态 - 锅圈食品董事长杨明超带队考察河北省隆尧县,参观当地博物馆、食品企业及产业园,了解产业链布局、技术研发及市场拓展情况 [1] - 公司已在全国建设3个食品产业园区(河南鹿邑、四川广元、湖北荆州),另有广西北海、辽宁锦州、海南儋州等地园区在筹备中 [4] - 计划未来在全国布局10个以上食品产业园区,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形成全国性食品产业矩阵 [4] 战略合作 - 锅圈食品与隆尧县就建立京津冀供应链中心达成合作意向,当地政府承诺落实惠企政策并提供全方位服务 [3] - 隆尧县将发挥地域和产业优势,支持锅圈食品项目发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增长 [3] 行业观察 - 隆尧县食品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在方便食品、调味品细分领域形成区域竞争力,拥有成熟加工基础和农业资源 [3] - 当地政府以产业升级为目标,通过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并建立"高铁式"项目服务机制 [3]
全国食品行业精英走进锅圈,探究新一代国民级产品和供应链成长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5-17 21:57
行业活动 - 美味中国创新营(三期)近50位学员参访锅圈集团及生态企业 涵盖食品饮料 线下连锁 产业供应链 赋能服务企业与投资机构的创始人或主要负责人 [1] - 参访企业包括塔斯汀 马大姐食品 小菜园 钱大妈 味知香 味斯美 光明校餐 京东超市 叮咚买菜 华泰联合证券 高瓴资本 启承资本等 [1] 供应链布局 - 参访团队实地观摩锅圈"销供产一体化"生态体系 包括华鼎冷链科技 和一肉业 逮虾记食品 澄明食品 野火烧食品等企业 [3] - 华鼎冷链科技为全产业链供应链平台 业务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和西藏外的所有省市区 [3] - 和一肉业获沙利文"全国肥牛卷销量第一"和"肥牛卷中国第一品牌"双认证 [3] - 逮虾记牵头制定"虾滑"团体标准和"冻虾滑"国标 [3] - 澄明食品服务超1000个品牌和10万家门店 [3] 公司战略 - 锅圈食品副总裁杨童雨介绍公司"综合成本领先"内生增长逻辑 通过i锅圈 抖音等多渠道打造"毛肚自由"等爆款产品 [3] - "销供产一体化"立体平台模式是构建生态护城河的核心支撑 也是未来持续发展方向 [3] 合作交流 - 参访人员与锅圈团队就生态企业赋能 餐饮供应链合作 万店连锁商学院运营 中餐出海 数字化发展等议题深入研讨 [5] - 各方在产品定制 渠道合作 服务对接 投资理念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共识 [5] - 锅圈希望通过"吃喝"主题与更多合作伙伴探索食品产业发展新路径 [5]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涨1.10% 沪上阿姨上市首日早盘大涨52%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12:0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1 10%至22941点 涨250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1 56% 早盘成交1098亿港元 [1] - 沪上阿姨上市首日早盘涨超52% 成交4 93亿港元 [1] 保险行业 - 内险股普涨 中国太保涨3 69% 中国人寿涨2 70% 新华保险涨3% 中国财险涨1 95% 中国平安涨1 39% 险资入市节奏有望加速 [1] 个股异动 - 好孩子国际涨超15% 美国考虑给予中国进口婴儿车等关税豁免 [1] - 云锋金融盘中涨超14% 近七日累涨1 5倍 蚂蚁集团内部有望实现业务协同 [1] - 长飞光线光缆涨超8% 旗下博创科技拟投建长芯盛印尼生产基地三期扩产项目 [1] - 锅圈盘中涨超17% 股东承诺已转H股6个月禁售 今年店效及开店速度有望回升 [3] - 特海国际盘中涨7% 海外市场需求相对强 机构看好公司稳健经营 [4] - 中芯国际跌超2% 今日将披露一季报 报道称特朗普计划取消AI芯片限制 [5] 旅游及科技行业 - 美团-W涨3% 文旅热度创近三年新高 假期旅游强劲表现带火OTA平台 [2] - 携程集团-S涨2% 与Visit Oman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公司海外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2] - 中国软件国际涨2 6% 华为首款鸿蒙电脑正式亮相 公司鸿蒙生态核心受益 [2]
锅圈(0251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1:3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是中国领先且快速增长的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品牌,产品组合涵盖八大类别[3][4][7] - 公司愿景是成为中国在家吃饭的首选品牌[9][11] - 公司使命是汇聚全球好食材,一站式提供多样、方便、优质、实惠的餐食产品[10][12] - 公司注册办事处和总部位于中国上海闵行区兴虹路187弄3号802室[17][18]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248号大新金融中心40楼[17][18] - 公司股份代号为2517,公司网站是www.zzgqsh.com[1][18] - 公司于2019年7月11日成立,2023年2月23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H股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2517[20] - 公司H股于2023年11月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3] - 成都全益于2009年6月16日注册成立[19] - 不約而同于2019年4月18日注册成立[19] - 重慶朗曜于2020年9月23日注册成立[20] - 鍋圈實業于2021年11月10日注册成立[21]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23] 公司组织架构 - 公司董事会有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14] - 公司监事会主席是郑敏女士,成员还有薛鸿女士和张艺凡女士[15][16]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建立了主要包括加盟店的门店网络,绝大部分收益来自向加盟商销售产品,不收取加盟费[5][7] - 公司开发了线上销售渠道,包括锅圈APP、微信小程序、抖音等,还与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外卖平台合作[6][8]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64.698亿元,较上年增长6.2%[33][36] - 2024年公司实现毛利14.168亿元,较2023年同期提升4.9个百分点,毛利率为21.9%[33][36] - 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412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8.4%[33][36] - 排除影响可比性项目后,2024年核心经营利润为3.108亿元,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33][36]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0746元(含税),共计约2亿元[34][37] - 末期现金股息以公司截至2025年3月28日总股数(不包括库存股份)2,682,783,200股为核算基准[40][41]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6469.8百万元,较2023年的6094.1百万元增加约6.2%[86][87] - 2024年餐食产品及相关产品销售收入为6312.2百万元,占总收入97.6%,较2023年的5940.5百万元增加约6.3%[86][88] - 2024年服务收入为157.6百万元,占总收入2.4%,较2023年的153.6百万元增加约2.6%[86][88] - 2024年销售成本为5053.1百万元,较2023年的4743.2百万元增加约6.5%[89] - 毛利从2023年的1350.9百万元增长4.9%至2024年的1416.8百万元,毛利率从2023年的22.2%降至2024年的21.9%[90][94]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2023年的104.9百万元下降75.1%至2024年的26.1百万元[91][95]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的578.8百万元增加14.8%至2024年的664.2百万元[96][101]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497.2百万元下降8.6%至2024年的454.3百万元[97][102] - 除税前利润从2023年的363.4百万元下降12.1%至2024年的319.5百万元[98][103]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100.0百万元减少21.7%至2024年的78.3百万元[99][104] - 净利润从2023年的263.4百万元下降8.4%至2024年的241.2百万元,净利率从2023年的4.3%降至2024年的3.7%[100][105] - 2024年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呈报的年内净利润为241,238千元,净利润率为3.7%;2023年分别为263,402千元和4.3%[112] - 2024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的年内经调整净利润为241,238千元,经调整净利润率为3.7%;2023年分别为317,972千元和5.2%[112] - 2024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的年内核心经营利润为310,847千元,核心经营利润率为4.8%;2023年分别为301,482千元和4.9%[114]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为530.9百万元,2023年为678.3百万元[115]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存款为2,124.7百万元,2023年为1,935.7百万元[115] - 2024年12月31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67.5百万元,较2023年的80.3百万元减少15.9%[118]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3,264.8百万元,2023年为3,378.8百万元[120]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3.3%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3.2%[122] - 存货从2023年12月31日的719.5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691.8百万元,降幅3.8%,存货周转天数从68.0天降至51.0天[128] - 贸易应收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54.3百万元增至2024年的233.8百万元,周转天数从6.0天增至8.1天[129] - 存货从2023年12月31日的7.195亿元减少3.8%至2024年12月31日的6.918亿元,存货周转天数从68.0天降至51.0天[132]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5430万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2.338亿元,周转天数从6.0天增至8.1天[133]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4.573亿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6.471亿元,周转天数从39.8天增至39.9天[13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为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抵押物业、厂房及设备1.244亿元以及使用权资产1150万元[135,14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承诺约为168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138,14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139,143]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即时零售门店在31个省市自治区达到10150家[27] - 2024年公司热门产品策略获市场积极反馈[28] - 2024年5月下旬起公司在多个抖音账号推出牛肉肚火锅套餐,全年累计销售额超5亿元[28] - 牛肉肚火锅套餐全年在抖音总曝光超62.1亿次[28]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即时零售门店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达10,150家[29] - 2024年5月下旬起推出的毛肚火锅套餐全年累计售出超5亿元,抖音总曝光量突破62.1亿次[30] - 2024年公司在原有3个食材生产厂基础上,继续布局3个食材生产厂[31][36] - 2024年公司仅火锅、烧烤类SKU增加412个[32][36] - 2024年6月30日至12月31日,公司门店数量从9,660家增长至10,150家,零售门店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加盟店10,135家,占比99.9%;自营门店15家,占比0.1%;2023年加盟店10,300家,占比99.9%,自营门店7家,占比0.1%[46] - 2024年度净新增287家乡镇门店[47][48] - 2024年销售餐食产品及相关产品中,销售予加盟商收入5,445,007千元,占比86.3%;其他销售渠道收入867,239千元,占比13.7%;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5,365,567千元、90.3%和574,951千元、9.7%[49] - 2024年公司通过抖音渠道的总曝光量突破62.1亿次,“99元毛肚自由火锅套餐”等毛肚火锅套餐累计售出超人民币5亿元[54][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会员数量达约41.3百万人,同比增长48.2%[55][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预付卡预存金额达约人民币9.9亿元,同比上升36.6%[55][57] - 2024年公司推出“99元毛肚自由火锅套餐”“99元酸菜鱼自由火锅套餐”等产品组合,共建立412个火锅及烧烤类产品新SKU[59][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凭借18个数字化中央仓库,通过数字化存货和条码管理实现产品快速流通[63][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6个食材生产厂,实现对火锅主要食材的产业端布局[64][66]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计划拓展多层次销售网络,通过新店型覆盖更多县乡市场,推出满足下沉市场需求的产品及服务[68][70] - 公司将鼓励现有加盟商开设更多加盟店,培养事业型加盟商,增加高性价比产品组合和线上销售渠道[69][70] - 公司将优化内部培训系统,强化加盟商及店长组织,促进管理经验分享,提升门店表现[69][70] - 公司将拓展获客渠道,鼓励会员介绍新客户,优化会员权益计划,通过多种平台扩大会员群体[71] - 公司将围绕品牌卡通形象IP“锅宝”创作并分发高质量内容,传达品牌价值理念[71] - 公司将深入火锅、露营和家庭烧烤消费场景,布局新产品矩阵和消费场景,打造社区厨房[72] - 公司将发展“一店一铺一库”商业模式,推动线上线下销售增加[73][75] - 公司将持续延展拓客渠道,完善公域、私域引流路径,扩大会员群体[74] - 公司计划通过投资或合作推动产业端布局,联合海内外优质供应商整合上游资源[77][81] - 公司将继续加强研发投入,与上游供应商合作提升研发及创新能力[78][81] - 公司计划初步探索海外区域市场,如中国香港、东南亚等地[79][82] - 公司将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及AI技术,对部分即时零售门店进行智慧化无人零售改造[76][80] 公司重大收购事项 - 2024年12月24日,公司完成收购北海逮虾记食品有限公司41%股权,收购价款2.46亿元,收购后合计持有51%股权[144,14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于逮虾记的投资账面价值为2.995亿元,占公司资产总值约6.3%[146,148] - 2024年12月31日,除已披露外,公司无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事项[146,149] - 2024年12月31日,除年报及招股章程披露外,公司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147,150]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杨明超54岁,2015年1月创立公司,负责整体业务战略及运营,在多家附属公司任职[155] - 孟先进44岁,2015年1月与杨明超共同创立公司,负责市场开发和门店管理,在多家附属公司任职[156] - 安浩磊40岁,2018年7月加入公司,负责线上新销售渠道开拓管理,2024年1月取得大专文凭,正修读EMBA课程[157][159][162] - 罗娜43岁,2017年3月起在公司及附属公司任职,负责管理产品链,2023年7月获大专文凭[159][160][163][164] - 刘铮铮33岁,2023年9月起任非执行董事,在资本市场经验丰富,2013年7月获学士学位,2014年11月获硕士学位[165][166][168] - 曾晓松50岁,2023年3月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金融和投资领域经验丰富,2003年获CFA资格[169][170][171] - 曾晓松1995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1995 - 1997年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学习,1998年8月获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硕士学位[172] - 安浩磊2012年1月 - 2015年5月任郑州安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2015年5月 - 2018年7月任河南康之源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158][162] - 刘铮铮2014年11月 - 2017年3月任职于河南佳瑞投资有限公司,2017年4月 - 2023年3月任河南花花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166][168] - 曾晓松1999年2月 - 2005年7月在中国银行纽约分行工作,2005年
剑指两万店,锅圈正从“食材超市”变成“社区央厨”
华尔街见闻· 2025-04-02 18:59
文章核心观点 - 锅圈在探索“在家吃饭”更多可能,2024年业绩有所反弹,未来将开启新一轮扩张,包括下沉市场开店和出海,同时通过多种策略提升经营效率和业绩 [1][4][8] 业务战略 - 2023 - 2024年实施“蹲苗计划”,采取保守策略,抓门店深度经营和供应链等创新 [10] - 2025年基调是稳快发展,未来五年规划在县乡市场新增万家门店,重点推进会员工程,品牌下沉,加码无人零售,丰富产品品类 [11] 业绩表现 - 2024年整体业绩反弹,收入同比增长6.2%至64.7亿元,下半年业绩提速,半年营收38.05亿元,同比增长14.15%,环比增长42.77% [4][5] - 全年毛利率下滑0.3个百分点至21.9%,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上涨14.8%,核心经营利润率4.8%,同比微降0.1个百分点 [6] 门店情况 - 2020 - 2022年借助轻资产模式扩张,2023年突破万店门槛但营收下滑,2024年门店净减少157家至10150家 [7] - 2024年新乡镇门店净增长287家,约占总数3%,未来乡镇店将成扩张主力 [8] 供应链建设 - 2024年通过自建及并购新增3家食材生产厂,专注淡水产品、虾滑及酸汤产品生产加工 [3] 销售渠道 - 与伊利冷饮合作,打造会员计划,借助抖音等第三方平台销售食材套餐,“99元毛肚自由火锅套餐”带动业绩增长 [2][5] 出海计划 - 2025年出海有新进展,首批门店将落地东南亚,难点是区域化味道匹配、套餐方案和建厂,需试模型 [9][20] 门店特点 - 社区店是店、仓、配一体化,SKU不能多,对C端运营能力要求强 [21] - 农贸店有天然流量,难点在经营,否则客单价低 [22] - 乡镇店需开大店,供周边村庄一次性采买丰富蛋白质食材 [23] 建厂标准 - 选择建厂品类有五大标准:有品类没品牌、增量市场不饱和、有原材料和技术优势、复合产品隐藏毛利、与锅圈协同 [24][25] 市场机遇 - 国家支持消费,消费在复苏,京东入局外卖带来流量下沉社区机遇,关注AI和智能人形机器人 [26]
透视锅圈(02517)年报:万店基本盘+核心壁垒并重,收入、核心经营利润实现双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4-02 15:15
文章核心观点 - 2C预制菜是朝阳赛道,锅圈2024年业绩报告显露赛道发展潜力,公司通过门店创新、渠道开拓巩固万店基本盘,构建供应链核心壁垒,正走在成长性与长期主义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未来业绩和估值有望提升 [1][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64.70亿元,同比增长6.2%,核心经营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收入、核心经营利润双增长 [1] - 公司抛出约2亿元现金分红计划,拟派发现金股息较上年同期增长39.8% [1] 门店创新 - 聚焦下沉市场与场景延伸,创新门店类型,改造和升级现有门店,如打磨面向农贸市场的店型,升级面向乡镇市场的店型,2024年净新增287家乡镇门店 [1][2] - 增加智慧化无人零售试点,部分门店尝试延长营业时间至24小时,引入物联网与AI技术,探索无人零售模式,打造全时段覆盖的智慧零售网络 [2] 渠道开拓 - 线上实行爆品策略,通过抖音等平台打造现象级单品,如“99元毛肚自由套餐”7个月销售额超5亿元,全年线上曝光量达62.1亿次,带动会员大幅新增 [5] - 开启“即时零售”新模式,依托门店前置仓实现线上线下渠道融合,高频触达消费者,通过数字化系统动态调度库存,减少配送损耗,延长门店服务时长,挖掘增量市场 [5] - 实施“会员工程”,与消费者建立紧密联系和互动,2024年末注册会员数达4130万,同比增长48.2%,预付卡预存金额达约9.9亿元,同比增长36.6% [5] 门店规模 - 截至2024年,公司有10150家门店,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单店辐射2000 - 3000户家庭,形成庞大社区门店网络 [6] 供应链建设 - 单品单厂方面,将核心单品交由独立工厂生产,形成“一厂一品”分工,减少生产环节复杂性,摊薄单位成本,保障品质与供应稳定性,如贵州台江酸汤工厂锁定当地辣椒原料实现全流程标准化生产 [8] - 供应商管理方面,采用简化高效的供应链运营模式,从工厂直接到中央仓再配送至零售门店,消除多余中间环节,优化成本控制,多数订单实现次日达配送,采用供应链数字化运营,实现对供应链高效管理 [8]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有6家食材单品生产工厂,与266家食材供应商达成合作,建立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产品组合丰富,全国范围内销售的产品中约95%为自有品牌 [9] 未来规划 - 延续全产业链综合发力,扩大及深化销售网络,持续开拓下沉市场 [9] - 夯实会员生态,IP赋能品牌触达 [9] - 推动产业端布局,夯实供应链体系,巩固产品核心竞争力 [9] - 将即时零售、出海业务等定位为新的增长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