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慧生物-B(02627)
icon
搜索文档
一图读懂中慧生物-B(02627)2025年中期业绩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7:41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收入为人民币7112.3万元,同比增长919.25% [1] - 公司同期毛利为6078.1万元 [1] - 公司同期研发开支为9884.8万元 [1]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的疫苗公司,致力于创新疫苗及采用新技术方法的传统疫苗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 [1] - 公司疫苗管线包括能够满足国内需求及符合全球标准的创新产品,以及采用新技术方法的传统疫苗 [1] - 公司所有疫苗产品及在研产品目前或预计于中国被归类为第二类疫苗 [1] 核心产品管线 - 公司有两种核心产品,即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及在研冻乾人用狂犬病疫苗 [1] - 公司另有11种在研疫苗,涵盖对疫苗接种有庞大需求的多个疾病领域 [1] 技术平台 - 公司已建立三个全面的疫苗开发支持平台,包括基因工程及蛋白质表达与纯化平台、mRNA疫苗研究平台及佐剂开发与生产平台 [1] - 公司辅以独特的专有技术平台,包括大规模扩增平台、多糖结合技术平台及微生物与免疫学研究平台,以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 [1]
中慧生物-B发布中期业绩 收入7112.3万元 同比大涨919.25%
智通财经· 2025-08-28 16:55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人民币7112.3万元,同比增长919.25% [1] - 毛利6078.1万元 [1] - 研发开支9884.8万元 [1]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疫苗企业,专注于创新疫苗及采用新技术方法的传统疫苗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 [1] - 疫苗管线包括满足国内需求及符合全球标准的创新产品 [1] - 所有疫苗产品及在研产品目前或预计于中国被归类为第二类疫苗 [1] 产品管线 - 拥有两种核心产品: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及在研冻乾人用狂犬病疫苗 [1] - 另有11种在研疫苗,涵盖对疫苗接种有庞大需求的多个疾病领域 [1] 技术平台 - 建立三个全面的疫苗开发支持平台:基因工程及蛋白质表达与纯化平台、mRNA疫苗研究平台及佐剂开发与生产平台 [1] - 辅以独特的专有技术平台包括大规模扩增平台、多糖结合技术平台及微生物与免疫学研究平台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从国家药监局获得九项在研疫苗的IND批准 [1]
中慧生物-B(02627)发布中期业绩 收入7112.3万元 同比大涨919.2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6:55
财务表现 - 公司中期收入达人民币7112.3万元,同比增长919.25% [1] - 实现毛利6078.1万元 [1] - 研发开支为9884.8万元 [1] 产品管线 - 拥有两种核心产品: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及在研冻乾人用狂犬病疫苗 [1] - 另有11种在研疫苗覆盖多个疾病领域 [1] - 所有疫苗产品均被归类为中国第二类疫苗 [1] 技术平台 - 建立三大疫苗开发支持平台:基因工程及蛋白质表达与纯化平台、mRNA疫苗研究平台、佐剂开发与生产平台 [1] - 辅以三大专有技术平台:大规模扩增平台、多糖结合技术平台、微生物与免疫学研究平台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获得九项在研疫苗IND批准 [1] 业务定位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创新疫苗及新技术传统疫苗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 [1] - 疫苗管线同时满足国内需求与全球标准 [1]
中慧生物-B(02627.HK)上半年亏损1.22亿元 营收同比增长919.25%
格隆汇· 2025-08-28 16:5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人民币7112.3万元 同比增长919.25% [1]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22亿元 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56亿元 [1] - 基本每股亏损0.34元 [1]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 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销售逐步增加 [1] - 公司对收入作出调整以校准2024年销售的估计退货 [1] 研发进展 - 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CHO细胞)(佐剂)的IND获中国CDE及美国FDA批准 [2]
中慧生物-B(0262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16:3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大幅增长至7112.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9%(2024年同期为697.8万元人民币)[4] - 公司收入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7.0百万元大幅增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71.1百万元[28] - 公司收入大幅增长至7112.3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697.8万元人民币增长919%[57] - 毛利润为6078.1万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毛损562.1万元人民币[4] - 毛利率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损率80.0%转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率85.5%[31] - 毛利润为6078.1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毛损562.1万元人民币[57] - 期内亏损为1.21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558亿元人民币亏损收窄22%[4] - 每股亏损为0.34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0.43元人民币有所改善[5] - 公司期内亏损减少22.0%,从2024年同期的155.8百万元降至2025年的121.5百万元[4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开支为9884.8万元人民币,与2024年同期的9986.5万元人民币基本持平[4] - 销售成本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2.6百万元减少18.3%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0.3百万元[29] - 其他收入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6.6百万元减少65.7%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5.7百万元[32] - 研发开支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人民币99.9百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人民币98.8百万元[33] - 研发开支维持在较高水平为9884.8万元人民币,同比微降1%[57] - 销售开支增长91.5%,从2024年的24.7百万元增至2025年的47.3百万元[36] - 销售开支显著增加至4731.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57] - 行政开支减少17.6%,从2024年的31.8百万元降至2025年的26.2百万元[37] - 政府补助收入减少至492.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7%[65] - 终止及修改租赁产生收益546.9万元人民币[67] 核心产品进展 - 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慧尔康欣)为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是中国首款且唯一获批的同类疫苗[8] -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为另一核心产品,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启动III期临床试验[6] - 公司预计四价流感疫苗(6-35月龄)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获得NDA批准[6] - 公司预计三价流感疫苗(3岁及以上)将于2025年第三或第四季度获得NDA批准[6] - 公司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佐剂,65岁及以上)的I期临床试验[6] - 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针对6-35月龄人群的NDA于2024年6月获受理,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获批[9] - 三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针对3岁及以上及6-35月龄人群的NDA于2024年9月获受理[12] -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I期临床试验于2024年10月完成,已开始筹备III期试验[10] - 四价流感疫苗III期临床试验于2024年4月在中国6-35月龄健康受试者中完成[9] 在研疫苗管线进展 -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I期试验于2025年2月启动,II期试验于2025年7月启动[14] - 重组RSV疫苗于2025年8月分别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及FDA的IND批准[16] -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完成I期试验后对工艺进行大幅改进[13] - 24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已完成载体蛋白CRM197的工艺开发及细胞库建立[15] - 水痘减毒活疫苗已完成细胞库及毒种库的建立[19] - 吸附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已完成原液工艺放大开发和中试三批次生产[20] - 公司于2025年8月15日获得自研重组RSV疫苗(CHO细胞)的IND申请批准[77] 资产、债务及现金流 - 存货增加86.3%,从2024年底的57.8百万元增至2025年中的107.7百万元[41]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48.0%,从2024年底的284.9百万元降至2025年中的148.2百万元[42] - 借款总额增至907.8百万元,较2024年底的809.5百万元有所增加[4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8.4百万元[45] - 资产抵押为145.3百万元,较2024年底的149.3百万元略有下降[51]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底的0.91倍微升至2025年中的0.98倍[52] - 资本支出从2024年同期的141.0百万元降至2025年的47.0百万元[5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1.0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32亿元下降18%[58]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至1.4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85亿元下降48%[58][70] - 借款总额增长至9.08亿元人民币,其中流动借款4.01亿元,非流动借款5.07亿元[58][59] - 公司权益总额降至3365.8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47亿元下降77%[5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456,108千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458,031千元基本持平[71] - 原材料及服务费应付款项为人民币89,383千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98,385千元下降9.2%[71] - 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32,443千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159,706千元下降17.1%[71] - 营销活动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11,563千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109,929千元增长1.5%[71] - 应付工资及福利为人民币42,141千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33,500千元增长25.8%[71] - 借款总额为人民币907,797千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809,536千元增长12.1%[72] - 银行借款中无抵押及无担保部分为人民币452,863千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384,030千元增长17.9%[72] 公司运营与能力 - 公司自有研发团队中46.1%拥有博士或硕士学历[21] - 公司已获得九项在研疫苗的IND批准[22] - 公司一生产园区建筑面积超过48,000平方米,配备三条运营生产线[23] - 公司在中国拥有190项专利,包括37项发明专利和153项实用新型专利[25] - 公司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已完成30个省份的市场准入程序,被超过1,100家区县级疾控中心选用[24] - 公司采用CHO细胞用于重组蛋白质生产[91] 公司治理与上市 - 公司于2025年8月11日完成H股上市,发行33,442,600股,每股12.90港元,所得款项总额约4.314亿港元[75] - 公司H股于联交所主板上市日期为2025年8月11日[89] - 报告期间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89] - 公司核心产品符合上市规则第十八A章规定[88] - 公司于2022年3月10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88] - 公司员工激励计划分别于2017年7月25日及2020年12月4日批准采纳[88] - H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88] - 公司注册成立日期为2015年10月28日[88] - 招股章程日期为2025年7月31日[89] - 公司股份代码为2627[88] - 公司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5]
生物科技股多数下跌,云康集团跌超14%,腾盛博药跌超8%
格隆汇· 2025-08-19 15:29
港股生物科技股表现 - 港股生物科技板块普遍下跌,歌礼制药-B跌幅最大达15.06%,最新价15.51港元,总市值149.46亿港元 [1][2] - 云康集团下跌14.18%,最新价2.3港元,总市值14.29亿港元 [1][2] - 派格生物医药-B下跌9.15%,最新价31.76港元,总市值122.58亿港元 [1][2] - 腾盛博药-B下跌8.3%,最新价2.21港元,总市值15.9亿港元 [1][2] - 中国抗体-B下跌7.49%,最新价3.21港元,总市值43.71亿港元 [1][2] - 嘉和生物-B下跌7.08%,最新价4.46港元,总市值23.47亿港元 [1][2] - 思路迪医药股份下跌6.06%,最新价7.91港元,总市值20.42亿港元 [1][2] - 泰格医药下跌5.73%,最新价54.25港元,总市值467.11亿港元 [1][2] - 加科思-B下跌5.69%,最新价8.12港元,总市值64.04亿港元 [1][2] - 药明巨诺-B下跌5.14%,最新价5.72港元,总市值23.82亿港元 [1][2] - 三叶草生物-B下跌5.13%,最新价0.74港元,总市值9.6亿港元 [1][2] - 君实生物下跌4.69%,最新价34.54港元,总市值354.62亿港元 [2] - 昭衍新药下跌4.38%,最新价23.14港元,总市值173.43亿港元 [2] 生物科技公司市值变动 - 泰格医药总市值最高达467.11亿港元,但股价仍下跌5.73% [2] - 君实生物总市值354.62亿港元,股价下跌4.69% [2] - 昭衍新药总市值173.43亿港元,股价下跌4.38% [2] - 中慧生物-B总市值201.25亿港元,股价下跌4.39% [2] - 歌礼制药-B总市值149.46亿港元,股价跌幅最大 [2]
港股生物科技股多数下跌,云康集团跌超14%,腾盛博药跌超8%
格隆汇APP· 2025-08-19 14:10
港股生物科技股整体表现 - 港股生物科技股多数下跌 涉及歌礼制药 云康集团 派格生物医药 腾盛博药 中国抗体 嘉和生物 思路迪医药股份 泰格医药 加科思 药明巨诺 三叶草生物等公司[1] 个股价格变动情况 - 歌礼制药-B股价下跌15.06%至15.51港元 总市值149.46亿港元[2] - 云康集团股价下跌14.18%至2.3港元 总市值14.29亿港元[2] - 派格生物医药-B股价下跌9.15%至31.76港元 总市值122.58亿港元[2] - 腾盛博药-B股价下跌8.3%至2.21港元 总市值15.9亿港元[2] - 中国抗体-B股价下跌7.49%至3.21港元 总市值43.71亿港元[2] - 嘉和生物-B股价下跌7.08%至4.46港元 总市值23.47亿港元[2] - 思路迪医药股份股价下跌6.06%至7.91港元 总市值20.42亿港元[2] - 泰格医药股价下跌5.73%至54.25港元 总市值467.11亿港元[2] - 加科思-B股价下跌5.69%至8.12港元 总市值64.04亿港元[2] - 药明巨诺-B股价下跌5.14%至5.72港元 总市值23.82亿港元[2] - 三叶草生物-B股价下跌5.13%至0.74港元 总市值9.6亿港元[2] 其他相关个股表现 - 宜明昂科-B股价下跌4.76%至12.81港元 总市值52.18亿港元[2] - 君实生物股价下跌4.69%至34.54港元 总市值354.62亿港元[2] - 中慧生物-B股价下跌4.39%至51.15港元 总市值201.25亿港元[2] - 昭衍新药股价下跌4.38%至23.14港元 总市值173.43亿港元[2]
19万人打新,超额认购逾4000倍 中慧生物港交所上市首日盘中涨近17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21:45
公司上市表现 - 中慧生物于8月11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发行价每股12.9港元 上市首日开盘价33.0港元 盘中涨幅一度逼近170% 收盘价33.28港元 日涨幅达157.98% [1] - 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安有才与创始人妻子曹红共同敲响港交所铜锣 [1] - 暗盘表现收涨约160% 位居年内新股首位 [3] 认购与融资情况 - 全球发售3344.26万股 香港公开发售占比11.95% 国际发售占比88.05% [2] - 香港公开发售阶段获超19万人认购 超额认购逾4000倍 认购金额超2000亿港元 成为年内港股"18A"生物科技板块超购王 [2] - 超购倍数在全市场新股中位列第三 仅次于布鲁可的5999倍和蜜雪集团的5257倍 超过沪上阿姨的3616倍 [3] - 上市前已完成多方融资 吸引高特佳医疗、盈科资本、毅达资本等投资机构 发行引入嘉兴鑫扬及华泰资本投资为基石投资者 [2] 产品管线与研发进展 - 专注于创新疫苗及新技术传统疫苗的研发、制造和商业化 产品管线包括2款核心产品及11种在研疫苗 [2] - 核心产品慧尔康欣为中国首款且唯一获批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 另一核心产品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预计今年第三季度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2] - 公司收入全部来自慧尔康欣的销售 [3] 财务表现与季节性特征 - 2023年收入5216.8万元 2024年收入2.60亿元 2025年一季度收入41.3万元 [4] - 2023年研发支出2.83亿元 2024年研发支出2.06亿元 2025年一季度研发支出4651.4万元 [4] - 2023年亏损4.25亿元 2024年亏损2.59亿元 2025年一季度亏损8731.70万元 [4] - 慧尔康欣为季节性疫苗 销售集中在每年7月至9月 受季节波动性影响显著 [4] - 2023年慧尔康欣销售退款2130万元 高于预计的1330万元 差额占2024年收入的3.1% [4] 行业竞争与市场空间 - 慧尔康欣定价为每针319元(0.5ml)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5] - 中国流感疫苗平均投标价格从2022年每剂126元降至2023年每剂125元 2024年进一步降至每剂93元 [5] - 2022~2023年流感季中国疫苗接种率仅3.84% 远低于美国同期的49.3% [5] - 中国流感疫苗市场从2019年20亿元增长至2024年7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28.7% [5]
19万人打新 超额认购逾4000倍 中慧生物港交所上市首日盘中涨近17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21:44
公司上市表现 - 中慧生物于8月11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发行价为每股12.9港元 上市首日开盘价33.0港元 盘中涨幅一度逼近170% 收盘价33.28港元 日涨幅达157.98% [2] - 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安有才与创始人曹红共同出席上市仪式 [2] - 暗盘表现收涨约160% 位居年内新股首位 [4] 融资与认购情况 - 全球发售3344.26万股 香港公开发售占比11.95% 国际发售占比88.05% [4] - 香港公开发售获超19万人认购 超额认购逾4000倍 认购金额超2000亿港元 成为年内港股"18A"生物科技板块超购王 [4] - 超购倍数在全市场新股中位列第三 仅次于布鲁可的5999倍和蜜雪集团的5257倍 超过沪上阿姨的3616倍 [4] - 上市前引入高特佳医疗、盈科资本、毅达资本等投资机构 发行阶段引入嘉兴鑫扬及华泰资本投资为基石投资者 [3] 产品管线与研发进展 - 公司专注于创新疫苗及新技术传统疫苗的研发、制造和商业化 产品管线包括2款核心产品及11种在研疫苗 [3] - 核心产品慧尔康欣是中国首款且唯一获批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 另一核心产品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预计今年第三季度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3]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研发支出分别为2.83亿元、2.06亿元和4651.4万元 [5] 财务表现与经营特点 - 报告期收入分别为5216.8万元、2.60亿元和41.3万元 分别亏损4.25亿元、2.59亿元和8731.70万元 [5] - 收入全部来自慧尔康欣销售 该产品为季节性疫苗 销售集中在每年7月至9月 [4][5] - 2023年慧尔康欣销售退款2130万元 高于预计的1330万元 差额占2024年收入的3.1% [5]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慧尔康欣定价为每针319元(0.5ml)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中国流感疫苗平均投标价格由2022年每剂126元降至2023年125元 2024年进一步降至93元 [5] - 我国2022-2023年流感季疫苗接种率为3.84% 远低于美国同期的49.3% [5] - 中国流感疫苗市场从2019年20亿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7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28.7% [6] 同业市场表现 - 映恩生物-B(HK09606)股价346.800港元 市值305.31亿港元 药捷安康-B(HK02617)股价54.000港元 市值214.32亿港元 维立志博-B(HK09887)股价75.100港元 市值149.37亿港元 等创新药公司在港股上市首日相继大涨 不断刷新年内创新药板块纪录 [2]
中慧生物-B重磅产品中美双获批,有望填补RSV疫苗市场空白
智通财经· 2025-08-18 14:53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与子公司联合申报的一类新药"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CHO细胞)(佐剂)"IND申请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 [1] - 该疫苗同时获得美国FDA临床批件 成为公司首个实现中美双报且同时获批临床的品种 [1] - 疫苗创新性应用大数据分析赋能成药性研究 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和高度稳定的pre-F抗原序列 [6] - 临床前研究显示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针对RSV A2和B两种型别的高滴度中和抗体 同时激活高水平细胞免疫反应 [7] - 在棉鼠攻毒保护研究中将肺部病毒载量降低至检测限以下 未发现疫苗增强疾病现象 安全性表现优异 [7] - 疫苗采用pre-F抗原结构具有极佳热稳定性 可在2~8℃冷藏条件下以液态长期保存 优化生产流程并降低成本 [7] 行业与市场 - 世卫组织将RSV升格为全球公共卫生干预优先级别 催热RSV免疫赛道 [6] - RSV具有高传染性 全球每年因感染导致住院甚至死亡的儿童和老年病例居高不下 [6] - 目前全球已有3款RSV疫苗获FDA批准上市 国内尚无RSV疫苗批准上市 [6] - 全球RSV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18亿美元跃升至2030年128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21.4% [6] 公司商业化表现 - 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 公开发售获超19万人认购 超额认购倍数逾4000倍 认购金额超2000亿港元 [8] - 上市后股价三个交易日内最高触及59.6港元 相较发行价涨幅达362% [8] - 核心产品慧尔康欣是国内首个且唯一获批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 已在30个省份完成准入 被超1100家区县级疾控中心选用 [8] - 2024年销售收入飙升至2.6亿元 合格率及批签发批准率均达100% [8] - 公司在研管线包括11种在研疫苗 涵盖流感、肺炎、重组带状疱疹等多领域 已取得多个新药临床批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