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远洋集团(03377)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丨内房股普跌 8月百强房企销售额环比继续下降
格隆汇· 2025-09-03 11:15
港股内房股市场表现 - 万科企业跌2.23%至5.260港元 新城发展跌2.04%至2.400港元 越秀地产跌2.25%至4.770港元 雅居乐集团跌2.22%至0.440港元 [1] - 华润置地跌1.94%至30.400港元 远洋集团跌1.68%至0.117港元 绿城中国跌1.79%至9.310港元 [1] - 世茂集团跌1.54%至0.320港元 中国金茂跌1.35%至1.460港元 龙湖集团跌1.23%至10.410港元 龙光集团跌1.15%至0.860港元 碧桂园跌1.12%至0.440港元 [1] 房地产行业销售数据 - 1-8月TOP100房企操盘销售金额20708.6亿元 同比降低13.1% 较上月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 [1] - 1-8月权益销售金额16197亿元 同比降低14.4% 较上月降幅扩大0.9个百分点 [1] - 8月单月操盘销售金额2069.5亿元 同比降低17.6% 环比降低2.0% [1] 房企分化格局 - TOP40房企中48%实现8月环比正增长 前十房企中八家实现环比正增长 [1] - 绿城中国以195.0亿元居8月单月操盘销售榜首 其次为招商蛇口 中海地产 保利发展 华润置地 [1] - 中海地产 绿城中国 华发股份 招商蛇口等头部房企环比增幅显著 [1]
远洋集团:远洋控股上半年营业额约44.53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8-31 18:29
公司业绩表现 - 北京远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约44.53亿元 [1] - 同期除税后净亏损约159.66亿元 [1] 财务数据 - 亏损金额为营业收入的3.58倍(159.66亿元亏损对比44.53亿元营收) [1]
远洋集团(03377):远洋控股上半年营业额约44.53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31 18:25
财务表现 - 北京远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约44.53亿元 [1] - 同期除税后净亏损约159.66亿元 [1]
远洋集团(03377) - 本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北京远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
2025-08-31 18:12
资产数据 - 2025年6月30日流动资产124,051,248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133,836,695千元[3] - 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39,237,961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39,784,708千元[3] - 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值163,289,209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173,621,403千元[3] 负债与权益数据 - 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148,095,687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128,185,472千元[3] - 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18,045,954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32,286,176千元[3] - 2025年6月30日负债总值166,141,641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160,471,648千元[3] - 2025年6月30日权益总值 - 2,852,432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13,149,755千元[3] 其他数据 - 2025年6月30日现金资源4,648,927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3,669,269千元[3] - 2025年营业额4,452,519千元,2024年为11,434,579千元[5] - 2025年除税后净亏损15,966,253千元,2024年为2,456,636千元[5]
远洋集团:上半年股东溢利为102.0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搜狐财经· 2025-08-29 15:28
核心财务表现 - 协议销售总额133.70亿元 同比下降27% [1] - 营业额62.03亿元 较去年同期下降53% [1] - 录得毛亏49.66亿元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2.02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主要因完成境外债务重组产生非现金收益 [1] 土地储备状况 - 集团及合营联营企业土地储备降至2723.2万平方米 [1] - 土地储备应占权益部分相应降至1459.2万平方米 [1] - 2025年上半年未新购入土地 [1]
债务重组收益达317亿,远洋集团中期账面净利回正
第一财经· 2025-08-29 15:1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03亿元同比下降53% [1] - 毛亏49.66亿元 拥有人应占溢利102.0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境外债务重组产生317.56亿元非现金收益 显著调节中期利润 [1] 债务重组情况 - 境外债务重组总规模63.15亿美元 转换为22亿美元新债务及41.15亿美元新强制可转换债券与永续证券 [1] - 贷款总额从2024年末983.73亿元下降至2025年中期669.97亿元 [2] - 净借贷比率约743% 现金资源总额58.31亿元 [2] 资产减值与亏损 - 其他亏损净额33.26亿元 含金融资产公平值损失/诉讼拨备/商誉减值亏损 [2]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损失97.25亿元 较2024年同期2.97亿元大幅上升 [2] - 计提项目包括贸易应收款项信贷亏损拨备及财务担保拨备 [2] 业务结构分析 - 物业开发收入占比53% 为最大贡献业务 [1] - 区域收入分布:北京29% 环渤海18% 华东4% 华南20% 华中22% 华西7% [1] 行业前景与战略 - 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 行业风险仍处于出清过程 [1][3] - 行业将进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商管/资管/养老/物业/城市更新/存量资产处置业务迎发展机会 [3] - 公司将继续积极化解债务风险 专注物业项目交付并改善净借贷比率 [2]
远洋集团102亿盈利里的财务表象
36氪· 2025-08-29 10:43
核心观点 - 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风险出清阶段 多家房企债务重组取得突破性进展 [1] - 远洋集团通过境内外债务重组实现非现金收益扭亏为盈 但经营基本盘仍面临挑战 [1][2] 财务表现 - 营业额62.03亿元同比下降53% 毛亏49.66亿元 毛亏率80%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2.02亿元 去年同期亏损53.82亿元 扭亏主要得益于债务重组非现金收益 [2] - 净借贷比率743% 上年末为42020% 借贷总额669.97亿元同比下降31.89% [8] - 现金资源总额58.31亿元 无法覆盖416.76亿元一年内到期贷款 [8] 经营状况 - 物业开发收入32.96亿元同比下降68% 占总收入53.14% [3] - 协议销售额133.7亿元同比下降27.06% 销售楼面面积84.9万平方米下降44% [3] - 平均销售价格上升41%至1.89万元/平方米 但入账销售价格下降至1.1万元/平方米 [3] - 交付可售楼面面积3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 [3] 区域分布与资产结构 - 北京区域贡献29%物业收入 环渤海18% 华南20% 华中22% 华东4% 华西7% [4] - 土地储备2723.2万平方米 权益部分1459.2万平方米 上半年未新增土地 [4] - 持有23个投资物业 可租赁面积356.5万平方米 物业投资营业额下降20%至1.44亿元 [6] 业务转型 - 轻资产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45% 物业管理收入13.48亿元 其他房地产相关业务收入14.15亿元 [6] - 代建业务拓展面积562万平方米 签约天津杭州石家庄等项目 [6] - 近年出售多个商业资产总金额超百亿元 包括成都远洋太古里50%股权等项目 [4][5] 债务重组进展 - 境外债务重组规模63.15亿美元 转换为22亿美元新债务及41.15亿美元新债券 [7] - 境内债务重组方案涉及180.5亿元 提出现金回购、资产抵债等化债手段 [9] - 现金回购及资产抵债预计化解110亿元债务 占总债务60.94% [9] - 股票收益权方案可清偿约16.28亿元债务 占比不足10% [10] - 长期展期方案将债务延期至2035年 利率调整为1% [10]
远洋集团(03377.HK)中期营业额62.03亿元 同比下降53%
格隆汇· 2025-08-29 00:06
财务表现 - 营业额为人民币62.03亿元,同比下降53% [1] - 毛亏为人民币49.66亿元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02.02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53.82亿元 [1] 业务转型 - 轻资产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45%,主要来自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和其他房地产相关业务 [1] 债务重组 - 完成境外债务重组,录得非现金收益,推动期内溢利增长 [1] - 贷款总额下降至人民币669.97亿元 [1] - 权益总额上升至人民币82.27亿元 [1]
远洋集团公布中期业绩 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02.02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8-28 22:49
财务表现 - 营业额为人民币62.03亿元,同比下降53%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02.0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1.171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期内溢利主要由于完成境外债务重组取得的非现金收益所致 [1]
远洋集团(03377)公布中期业绩 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02.02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22:47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额为人民币62.03亿元,同比下降53%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02.0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1.171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期内溢利增长主要由于完成境外债务重组取得的非现金收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