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望股份(06657)

搜索文档
百望股份(06657.HK)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371.7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金融界· 2025-08-20 21:19
财务表现 - 收益3.48亿元 同比增加23.45% [1] - 毛利1.62亿元 同比增加46.84% [1] - 股东应占溢利371.7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4.46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0.02元 [1]
百望股份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371.7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8-20 20:55
核心财务表现 - 收益达3.4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3.45% [1] - 毛利达1.6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6.84% [1] - 股东应占溢利371.7万元人民币 上年同期亏损4.46亿元人民币 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0.02元人民币 [1] 业务板块表现 - 云化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收益达1.1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3% [1] - 财税管理解决方案及票据合规管理解决方案因AI赋能推动产品竞争力增强及业务量增长 [1] 运营数据指标 - 累计处理发票量约231.0亿张 对应交易总额达1055.1万亿元人民币 [1] - 服务纳税人识别号客户规模超过9070万家 [1] - 覆盖2825家集团型企业客户及2850万家中小企业客户 [1]
百望股份(06657)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371.7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20:49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达3.48亿元,同比增长23.45% [1] - 同期毛利1.6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84% [1] - 股东应占溢利371.7万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4.46亿元) [1] - 每股基本盈利0.02元 [1] 业务发展 - 云化财税合规解决方案包含票据合规管理、财税管理及供应链协同三大模块,支持单独或组合订阅 [1] - 云化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收益从9560万元增至1.11亿元,增幅16.3% [1] - 增长主要源于AI赋能提升财税管理解决方案和票据合规管理解决方案的产品竞争力及业务量 [1] 运营数据 - 累计处理发票量约231亿张,对应交易总额达1055.1万亿元 [1] - 服务纳税人识别号客户规模超9070万家 [1] - 覆盖2825家集团型企业客户及2850万家中小企业客户 [1]
百望股份(06657.HK)中期收益增加23.5%至3.48亿元
格隆汇· 2025-08-20 20:4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达人民币3.476亿元 同比增长23.5% [1] - 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39.2%提升至46.6% 增长7.4个百分点 [1] - 实现净利润人民币360万元 较2024年同期净亏损4.458亿元大幅改善 [1] 盈利能力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人民币460万元 相比2024年同期经调整净亏损8120万元显著好转 [1] - 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从重大亏损转为盈利状态 [1]
百望股份(0665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0 20: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816亿元增长23.5%至2025年上半年的3.476亿元[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60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净亏损4.458亿元[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460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经调整净亏损8120万元[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2元,相比2024年同期每股亏损3.18元[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3,717千元,而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445,505千元[1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录得净利润3.6百万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净亏损445.8百万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5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459.7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经调整净亏损人民币8119.7万元,实现扭亏为盈[54] - 公司净利润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158.3%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1.0%[71] 毛利和毛利率(同比环比) - 公司毛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1.103亿元增长46.8%至2025年上半年的1.62亿元[5] - 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39.2%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6.6%[5] - 毛利增长46.8%至人民币162.0百万元,毛利率从39.2%提升至46.6%[4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6.6%,较2024年同期的39.2%提升7.4个百分点[7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业务毛利额为6,503千元人民币,毛利率为10.7%,其中睿界金融业务智能体毛利率高达81.8%[41] - 公司核心业务2025年上半年毛利额同比增长39.1%至153,990千元人民币,毛利率提升14.6个百分点至54.0%[4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6825.5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02597亿元下降33.5%[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分銷及銷售開支為4925.9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8016.2万元下降38.5%[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开支为人民币347,87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415,255千元下降16.2%[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同比下降33.5%至68.3百万元人民币,其中Data+AI研发投入为12.6百万元人民币[4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分销及销售开支同比减少38.6%至49.3百万元人民币[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行政开支同比增加17.6%至44.8百万元人民币[45] - 销售成本增长8.4%至人民币185.6百万元[38] - 人工智能业务销售成本为人民币54.4百万元,占总销售成本的29.3%[39] 业务线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业务收入为60,860千元人民币,其中金盾交易管理智能体贡献59,964千元人民币[14] - 2025年上半年核心业务收入为285,21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81,267千元人民币增长1.4%[14] - 2025年上半年云化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收入为111,16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5,575千元人民币增长16.3%[14] - 2025年上半年本地部署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收入为81,66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2,286千元人民币增长93.1%[14] - 2025年上半年数据驱动的分析服务收入为92,382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43,406千元人民币下降35.6%[14] - 人工智能业务收入为人民币60.9百万元,占总收益的17.5%,其中金盾交易管理智能体贡献17.3%[36] - 核心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85.2百万元,占总收益的82.1%,同比下降17.8个百分点[36] - 云化财税数字解决方案收入增长16.3%至人民币111.2百万元[37] - 本地部署财税数字解决方案收入增长93.1%至人民币81.7百万元[37] - 数据驱动的分析服务收入下降35.6%至人民币92.4百万元[37] 财务数据其他变化 - 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17,55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270,426千元人民币增长17.4%[8] - 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273,532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279,697千元人民币下降2.2%[9]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0,12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443,899千元人民币下降23.4%[8]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74,921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71,956千元,增长129.5%[18]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1,593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73,310千元,增长76.3%[19] - 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中30日内账龄占比46.0%(人民币79,174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6%显著提升[19] - 公司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455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9.016亿元,主要由于营运资金需求[5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439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401亿元[56]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理财产品的合计金额为人民币5.796亿元[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资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49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80万元增长512.5%[6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的资本承担为人民币6850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170万元下降4.5%[63]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人民币2080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00万元增长593.3%[6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核心业务实现稳健增长,云化方案在发票开具数量及交易总额等核心运营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4] - 公司推出三大智能体矩阵,包括「金盾」交易管理智能体、「睿界」金融业务智能体和「问数」经营决策智能体,强化在大型集团企业、中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三大客户群体中的市场定位[25][26] - 「睿界」金融业务智能体依托3000+维度的商业信用评价体系,为银行及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精准风险评估和智能风控服务[25] - 金融风控智能体利用MCP服务与2000+维度信用评价指标,快速定制企业级风险画像[25] - 公司服务中国9070万税务主体,并依托Tax Swift Agent全球税务合规基础设施,兼容100+国家语言、200+票据类型和3万条国际财税规则[30] - 公司通过战略协同推动智能体在垂直行业的快速落地,包括国际航运、国际品牌销售、电动车销售、商业地产和金融服务领域[27] - 公司积极参与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建设,承担底层架构设计与系统研发,推动福建、安徽等地的省级数据登记平台建设[29] - 公司合作生态不断扩展,形成成百上千个智能化应用场景,进一步夯实行业壁垒与客户粘性[28] - 公司未来将以「AI智能体+数据智能基座」为双引擎,持续推动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深化[31] 其他重要内容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处理发票量约231.0亿张,对应交易总额达1,055.1万亿元[23] - 公司服务纳税人识别号客户规模超过9,070万家,覆盖2,825家集团型企业客户及2,850万家中小企业客户[2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即期税项为人民币2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00千元下降88.5%[16] - 2025年上半年确认外汇损失净额为人民币150万元,主要受港币资产汇率波动影响[57] - 公司未实施任何外汇对冲安排,但通过密切监测汇率变化管理外汇风险[5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使用利率掉期对冲利率风险敞口[58] - 公司面临与理财产品、优先权股份投资等相关的价格风险,但未制定对冲政策[59]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主要存放于中国国有或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较低[60] - 贸易应收款项的信贷期通常为自发票日期起180天内,并持续评估客户信贷素质[61] - 公司获得人民币1亿元信贷额度,截至公告日未动用该额度[64]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2.289亿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7030万港元[72][74] - 公司研发支出占所得款项净额的29.4%,已动用3970万港元[74] - 公司雇员人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934名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835名,降幅为10.6%[7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經審核中期財務資料已根據適用會計準則編製並獲審計委員會信納[82][83] - 公司核數師由德勤更換為容誠(香港)會計師事務所,變更於2025年6月27日獲股東批准[81] - 公司於2025年7月29日向五名承授人授出4,750,000股受限制股份,約佔已發行股本的2.10%[84] - 審計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吳國賢先生擔任主席[82] - 公司確認所有董事及監事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內遵守證券交易標準守則[80]
百望股份携手太古可口可乐,数智赋能打造智慧税务新高地
环球网· 2025-08-20 19:14
合作背景与公司概况 - 太古可口可乐是可口可乐公司第五大装瓶伙伴 在大中华地区 柬埔寨 越南 泰国 老挝和美国中西部拥有生产推广及销售专营权[1] - 百望股份是中国领先的数据智能服务商 通过AI大模型技术构建财税垂直领域的金盾交易管理智能体矩阵[1] 合作内容与技术方案 - 双方将基于进销项管理及各公司优惠政策自动生成税务申报表 实现一键申报和缴款[2] - 合作构建的智慧税务管理体系涵盖票据处理智能体 财税风险智能体等核心产品[1] - 系统将实现税务数据全景可视化 合规申报自动化与风险管理智能化[2] 战略价值与行业影响 - 合作旨在适配太古可口可乐全球化运营节奏 响应数字经济时代管理需求[1] - 智慧税务系统将显著提升税务管理效率 降低合规风险 确保税务决策的数据支持[2] - 合作将为跨国企业税务管理模式创新提供实践范本 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与全球经济发展[2]
扭亏为盈,百望股份的数据智能转型做对了哪些事?
格隆汇· 2025-08-08 19:34
公司业绩与转型 - 2025年上半年预盈公告显示公司从传统SaaS财税服务商向AI数据智能公司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 [1][3] - AI业务实现开门红,营收达5800万~6300万,占总收入比重显著提升 [3][8] - 总收入环比增长17.2%至34.9%,2025年H1达3.3亿~3.8亿,2024年H1为2.816亿 [8] - 毛利率从39.2%提升至45%~50%,净利润扭亏为盈,2025年H1为300万~500万,2024年H1亏损4.458亿(调整后净利润400万~600万,2024年H1亏损8120万) [8][18] 战略执行与产品迭代 - 公司以"敏锐"和"决绝"推动转型,快速布局AI技术与数据资产,产品迭代速度类似创业公司 [4][11] - 围绕"数据智能"形成"金盾、问数、睿界"三大智能体产品矩阵,赋能场景应用 [11][16] - 新任CEO付英波(原旷视科技CEO)推动全面AI转型,战略方向、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调整迅速 [15][16] 市场机遇与挑战 - "数电乐企"业务受益于金税四期改革,但赛道快速红海化,传统玩家与新晋企业加剧竞争 [5][7][10] - 公司抓住AI技术普及红利,与DeepSeek、华为、沐曦等科技企业合作,拓展大模型、算力等领域 [19][20] - 通过"共同学习、利益分配"模式与行业龙头(如柳工、玉柴)及阿里云合作,整合资源并开拓新客户群体 [20] 下半年展望 - 市场拓张与品牌建设持续发力,如发布"金盾交易管理智能体"并参与WAIC大会,预计增长态势延续 [19][22] - 工作重心聚焦组织架构调整、运营成本优化及抗风险能力提升,进一步巩固转型成果 [22]
百望股份(06657)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08 17:02
董事会会议 - 2025年8月20日举行会议审议及批准中期业绩和发布[3] - 会议考虑建议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信息 - 截至2025年8月8日,执行董事有陈杰等4人[4] - 非执行董事为黄淼和刁隽桓[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田立新等4人[4]
百望股份(06657)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16:44
股份信息 - 本月底H股法定/注册股份90,842,048股,面值1元,股本90,842,048元[1] - 本月底内资股法定/注册股份135,064,706股,面值1元,股本135,064,706元[1]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225,906,754元[1] - 本月底H股已发行股份90,842,048股,库存股份0股[4] - 本月底内资股已发行股份135,064,706股,库存股份0股[4] - 本月H股、内资股各类股份数目均无增减[1][4]
百望股份数据智能战略驱动首度盈利,海量交易数据迎价值重估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5 10:3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300万至500万元人民币 实现历史性扭亏[1] - 收入同比增长17%-35% 达3.3亿-3.8亿元人民币[1] - AI业务首次贡献收入5800万-6300万元人民币 成为增长核心引擎[1] - 毛利率跃升至45%-50% 印证减亏增利战略有效性[1] 战略转型 - 从传统财税SaaS服务商向数据智能领军企业转型 成功将海量数据资源转化为商业价值[1] - 以AI智能体×数据智能为双引擎 经营质量提升与技术壁垒构筑取得双重突破[2] - 构建可信赖的超级数据智能系统 推动企业财税数智化和金融营销风控场景应用落地[2] - 推出智能体矩阵包括金盾交易管理智能体 问数经营决策智能体和睿界金融业务智能体[2] 管理层变动 - 2024年CEO更换为原旷视科技CEO付英波 是资深AI领军人物[3] - CEO变化预示开启AI战略转型 形成重要行业护城河[3] 数据资产优势 - 拥有大量高价值发票数据 对AI训练至关重要[4] - 截至2024年底累计处理发票交易金额突破953.5万亿元 约为2024年全国名义GDP的7倍[4] - 平台累计发票处理量从142.6亿份提升至206.8亿份 增长45.0%[4] - 海量高质量企业级数据成为AI落地的燃料 是难以复制的护城河[4] 客户覆盖 - 2024年集团型客户数量从2051家增长至2664家 增幅达29.9%[5] - 中小微客户数量从2390万家增至2840万家 增长18.8%[5] - 累计服务的纳税人识别号数量从4730万家激增至8570万家 增长81.2%[5] 资本运作 - 2025年3月10日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将135,064,706股境内股转换为H股[6] - H股全流通后资本运作空间大幅拓宽 融资能力提升为智能体矩阵开发和行业垂直大模型训练提供弹药[6] - 2025年初推出股权激励计划 覆盖核心技术及业务骨干 绑定AI人才与公司创新方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