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必选(09880)
icon
搜索文档
优必选(09880) - 2024年股东週年大会通告
2025-04-30 18:18
UBTECH ROBOTICS CORP LTD 深 圳 市 優 必 選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通告的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對因本通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之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9880) 2024年股東週年大會通告 茲通告 深 圳 市 優 必 選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將 於2025年5月21日(星 期 三)下 午 四 時 正 於 中 國 深 圳 市 南 山 區 學 苑 大 道1001號南山智園C1棟25 樓JIMU會議室召開及舉行2024年 股 東 週 年 大 會(「股東週年大會」),藉 以 審 議 及 酌 情 批 准 以 下 決 議 案: 普通決議案 附 註: 1. 擬 親 身 出 席 股 東 週 年 大 會 的 個 人 股 東,應 出 示 本 人 的 身 份 證 或 其 他 能 夠 表 明 其 身 份 的 有 效 證 件 ...
优必选(09880) - (1) 2024 年董事会报告;(2) 2024 年监事会报告;(3) 2...
2025-04-30 18:14
此乃要件 請即處理 閣下如對本通函任何方面或 閣下應採取之行動有任何疑問,應諮詢 閣下之股票經紀或其他證券交易 商、銀行經理、律師、專業會計師或其他專業顧問。 閣下如已售出或轉讓名下所有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應立即將本通函及隨附代表委 任表格送交買主或承讓人,或經手買賣或轉讓之銀行、股票經紀或其他代理商,以便轉交買主或承讓 人。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通函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 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通函之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 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UBTECH ROBOTICS CORP LTD 深 圳 市 優 必 選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之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9880) 及 股東週年大會通告 本公司謹訂於2025年5月21日(星期三)下午四時正於中國深圳市南山區學苑大道1001號南山智園C1棟25 樓JIMU會議室舉行股東週年大會,大會通告載於本通函第12至14頁。隨函附奉股東週年大會適用之代 表委任表格。該代表委任表格亦於聯交所網站(www.hkexnew ...
优必选(0988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8: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10.557亿元增加23.7%至2024年的13.054亿元[47][49] - 公司毛利从2023年的3.328亿元增加12.4%至2024年的3.740亿元,2024年及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28.7%及31.5%[47][53] - 2024年亏损为11.599亿元,2023年亏损为12.646亿元[47] - 教育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从2023年的3.473亿元增加4.6%至2024年的3.634亿元[50][51] - 物流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从2023年的3.897亿元减少17.5%至2024年的3.217亿元[50][51] - 其他行业定制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从2023年的6220万元增加126.1%至2024年的1.407亿元[50][51] - 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收入从2023年的2.536亿元增加88.1%至2024年的4.770亿元[50][51] - 其他收益从2023年的2720万元增加38.2%至2024年的3760万元[54] - 销售费用从2023年的5.061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5.239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2023年的47.9%降至2024年的40.1%[55] - 管理费用从2023年的3.997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3.700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2023年的37.9%降至2024年的28.3%[56] - 研发费用从2023年的4.905亿元降至2024年的4.781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46.5%降至36.6%[57] - 信用减值损失净额从2023年的1.45亿元增至2024年的1.56亿元[58] - 财务费用从2023年的900万元转为2024年的600万元财务收入[59] - 所得税费用从2023年的3740万元降至2024年的1070万元[60] - 2023年及2024年年内亏损分别为12.646亿元及11.599亿元[61] - 2024年用于营运的现金约为8.836亿元,2023年为10亿元[66] - 2023年及2024年杠杆比率分别为73.3%及71.6%,流动比率分别为1.5倍及1.4倍[66]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从2023年的14.535亿元增至2024年的15.376亿元[67] - 2024年薪酬成本总额为9.407亿元,2023年为10.068亿元[71]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为4亿元,较2023年的5.407亿元减少25.9%,主要与深圳总部建设有关[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使用权资产为5810万元(2023年为6570万元),租赁负债为7190万元(2023年为7700万元)[75]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为3080万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310万元[7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在人形机器人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工业应用场景,推出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S及WalkerS1[17] - 2024年公司与3C企业合作构建人形机器人应用生态,并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解决方案”[18] - 2024年公司发布第二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完成直线关节的技术验证,发布第三代带压力检测功能的灵巧手[18] - 2024年公司发布ROSA v2版本,适配运用在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中[18] - 2024年公司完善全栈运动控制技术能力,搭建通用灵巧操作软件框架[18] - 2024年公司创新提出群脑网络(BrainNet)架构,重新定义人形机器人的大小脑[19] - 群脑网络架构支持多机并行分布式学习,加速技能生成与迁移[19] - 群脑网络架构将单台人形机器人任务范畴扩展至多台机器人协同完成的产线级柔性需求[19] - 公司牵头多项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领域国家标准的编制和制定,担任“全国人形机器人标准工作组”副组长[17] - 2024年公司面向K12教育构建开放创新产品体系,在产教融合领域构建全链条人才培养生态[27] - 2024年公司在基础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在线教育平台触达深圳近900所学校,230余所纳入常态化教学,授课超3800次[28] - 2024年公司及合作伙伴在国内25个省份主办、协办60余场赛事,服务师生超万人,海外业务布局20余国[28] - 2024年公司建立500人规模专业裁判库与10余个区域赛事中心,提升品牌影响力[31] - 2024年物流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覆盖全球5个国家、54个城市和地区[33] - 2024年全新发布的瓦力系列无人叉车F3000最大载重达3.5吨[33] - 2024年瓦力系列牵引机器人T8000负载能力达8000kg[33] - 2024年Chitu赤兔无人物流车实现仓储空间利用率提升13%[33] - 2024年公司在物流智能机器人领域开创“无人车”与“人形机器人”双擎驱动模式[32] - 2024年公司推出服务于商业场景的一体式商用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34] - 2024年公司在康养服务管理等产品系列导入AI技术及AI Agent智能体架构[35] - 2024年公司研发智能猫砂盆C20等多款新产品[3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会保留政策、策略、预算等重要事项决定权,执行决策、指导及协调日常营运及管理职责转授予管理层[130]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职责,已建立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并每年至少检讨一次有效性[178][179] - 公司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各部门分属三道防线,董事会负最终责任[182] - 公司每年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评估重要监控方面并优化风险控制机制[183] - 公司期间重大风险涉及业务、财务、合规、内幕消息及内部监控风险,已制定应对方案[183] - 公司建立内部程式管理运营风险,多部门共同确保运营合规,重大不利事件提请高层处理[183] - 公司董事会重视合规管理,成立合规遵从委员会,建立三级合规管理结构[186] - 公司采取标准保护措施管理资讯安全及数据隐私风险,建立个人资讯管理系统[187] - 公司实施全面措施保护知识产权,申请、实施、授权须经知识产权部批准,转让多部门审核[188] - 集团制定反腐败风险管理政策,禁止员工和合作商进行腐败活动,对腐败零容忍[189] - 公司不断改进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明确架构及职责权限,确保达成经营目标等合规要求[190] - 管理层聚焦业务、财务及合规风险,通过敏捷审计实现更全面精准的风险监控[191] - 董事会检讨报告期内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工作,认为集团不存在重大风险监控失误和缺陷[19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截至2024年12月31日[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获授权专利数量达2680项,较2023年底新增23.39%[24] - 2024年公司入选《财富》首届中国科技50强榜单、第十八届中国品牌节「中国品牌500强」等多项荣誉[24] - 2024年公司工业人形机器人产品和应用获多项行业认可及设计大奖[25] - 2025年4月19日,公司参与研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Ultra获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26] - 公司自2015年起批准及采纳多项股权激励计划,2024年9月12日进一步采纳2024年H股激励计划[72] - 公司通过校园、内部、社会招聘等途径招聘雇员,坚持平等竞争、信息公开、双向选择原则[72] - 公司为员工提供持续教育及培训课程,新聘员工需参加职前上岗和入职培训[73] - 周剑先生48岁,为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负责领导董事会等工作[78] - 熊友军先生46岁,为执行董事、首席技术官兼副总经理,负责技术研发管理[79] - 王琳女士49岁,为执行董事、总经理办公室负责人兼董事会主席助理,负责协调公司级项目等工作[80] - 公司定期评估员工表现,对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奖金和晋升[72] - 刘明于2016年7月加入公司,2020年3月20日获委任为董事,2022年12月9日调任为执行董事[86] - 夏佐全于2015年8月20日首次加入集团担任董事,2022年12月9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90] - 周志峰于2015年8月20日首次加入集团担任董事,2022年12月9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91] - 陈强于2022年11月29日首次加入集团担任董事,2022年12月9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93] - 赵杰于2019年3月23日首次加入集团担任独立董事,2022年12月9日调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5] - 熊楚熊于2019年3月23日首次加入集团担任独立董事,2022年12月9日调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8] - 潘先生63岁,2022年11月29日加入公司任独立董事,12月9日调任独立非执行董事[99] - 梁先生68岁,2023年2月18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1984年起在香港任私人执业律师[101] - 梁先生自2005年11月至今任中国波顿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04年9月至今任高阳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2] - 邓先生42岁,2017年12月加入公司,2019年3月23日获委任为监事,2008年至2017年11月任职于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103] - 贲先生48岁,2020年2月加入公司任信息技术总经理,3月20日获委任为监事,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任珠海市耀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105] - 王女士60岁,2018年8月加入公司任内部控制总监,2015年11月至2018年7月任深圳市云宙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106] - 张先生49岁,担任公司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2006年7月至2017年12月任职于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108][109] - 张先生1998年6月获中国深圳大学国际会计专业经济学学士学位,2003年11月取得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及曼彻斯特大学会计及金融学理学硕士学位[109] - 张先生2020年1月获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深圳市储备专业人才[110] - 张钜于2022年12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联席公司秘书,伍伟琴在2022年12月27日至2025年2月21日期间担任,简雪艮于2025年2月21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111] - 公司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内提呈企业管治报告[11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及守则条文,除“主席及行政总裁”一节所述守则条文C.2.1外,已遵守全部适用守则条文[116]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0] - 有关期间,董事会共举行14次会议,各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4/14)[123][124] - 有关期间,公司举行九次股东大会,各董事出席率均为100%(9/9)[125] - 常规董事会会议须至少每年召开四次,主席应每年最少一次在其他董事不在席情况下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会议[122]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职员安排针对法律行动的责任保险,保险范围每年检讨[13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监事及部分雇员进行公司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有关期间未发现雇员违反事件[117][118] - 周剑先生兼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该安排合适且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131] - 董事会需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三分之一,公司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属独立[132] - 公司建立董事会独立性评估机制并于有关期间进行年度审阅[133][134] - 董事任期自委任日期起计三年,可连选连任,现任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多在2022 - 2023年委任[135] - 公司所有董事及监事任期于2025年6月28日届满,2019年3月23日加入的独立董事赵杰及熊楚熊需届时不再续任[138] - 新任董事获正式全面入职培训,公司为董事安排内部通报会及提供阅读材料[139] - 有关期间全体董事参与A、B两类培训,A为出席培训课程,B为阅读相关刊物[141] - 董事会设立审核、环境等五个委员会,各委员会有书面职权范围[14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潘福全有专业资格,熊楚熊任主席[142] - 审核委员会于有关期间共举行四次会议,与外部审计师举行两次会议[146][147] - 审核委员会成员熊楚熊先生和梁伟民先生出席率为100%(4/4)[147]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145] - 环境、社会及管治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于有关期间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为100%(1/1)[14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于有关期间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为100%(1/1)[1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在0 - 1000千元人民币的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层有8人[1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在1000 - 5000千元人民币的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层有2
“冠军”优必选 ,商业化向前与盈利滞后
北京商报· 2025-04-28 22:35
公司动态 - 优必选与采购方签订20台大型双足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产品包括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与商用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C,用于汽车工厂生产制造和商用接待[1][4] - 公司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H股全流通备案申请,约545万股内资股将转换为H股并在联交所主板上市交易[4] - 2024年公司营收13亿元,同比增长23.7%,经调整净亏损9.15亿元,同比扩大11.9%[1] 业务进展 - 2025年4月公司多个高光时刻:成为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唯一人形机器人合作伙伴、牵头首批人形机器人系列国家标准立项、天工Ultra获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签署小批量采购合同[3] - 2024年1-4月公司官方公众号推文阅读量少有超5000,2025年已有5篇推文阅读量上万[3] - 2024年1月与富士康建立全方位长期战略合作,共同落地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应用[3] 产品与技术 - 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斩获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1] - 3月联合发布售价29.9万元的全尺寸科研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3] - 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已在领克汽车成都工厂与Wali瓦力轻载无人叉车F1200S、移动机器人操作系统UPilot协同作业[3] 行业合作 - 3月东风柳汽采购20台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5] - 先后与北汽新能源、奥迪一汽、东风柳汽在工业场景官宣合作[3] - 乐聚机器人已向汽车客户批量交付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客户包括北汽越野车、一汽红旗、蔚来汽车[5] 财务表现 - 2024年教育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营收3.63亿元,同比增长4.6%[6] - 物流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营收3.22亿元,同比减少17.5%[6] - 其他行业定制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营收1.41亿元,同比增长126.1%[6] - 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营收4.77亿元,同比增长88.1%[6] - 2024年毛利率从31.5%降至28.7%[7]
优必选与东风柳汽签订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已收到预付款
南方都市报· 2025-04-27 19:53
核心观点 - 优必选获得全球首笔工业制造场景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标志着其商业化落地迈出重要一步 [1][3] - 采购方为东风柳汽,计划采购2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2025年上半年完成交付 [3] - 公司2025年目标生产约1000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客户真实场景采集数据 [3] 合同与商业化进展 - 采购产品包括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和商用服务场景人形机器人Walker C,用于汽车工厂生产制造和商用接待 [1] - 合同为"小批量"采购,公司已收到预付款 [1] - 人形机器人价格降至50万元以下时,车企采购动力显著增强 [3] 客户与合作 - 东风柳汽为优必选人形机器人的"实习基地",此次采购为全球首次批量进入汽车工厂 [3] - 公司与吉利汽车、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奥迪一汽、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富士康、顺丰等知名企业合作,推动工业人形机器人实训 [4] - 居然智家计划2025年底前采购500台仿真人形机器人,合作期内目标销售10000台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总收入13.05亿元,同比增长23.7% [4] - 亏损11.6亿元,同比收窄8.3%;经调整亏损9.1亿元 [4] - 毛利37.4亿元,同比增长12.4%;毛利率28.7%,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5]
优必选(09880) - 自愿性公告 - 本公司首获小批量工业製造场景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採购合同
2025-04-27 18:01
UBTECH ROBOTICS CORP LTD 深 圳 市 優 必 選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之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9880) 自願性公告 本公司首獲小批量工業製造場景 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採購合同 本 公告乃由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自 願 作 出,旨 在 向 股 東 及 潛 在 投 資 者 提 供 本 公 司 業 務 發 展 的 最 新 資 料。 本 公 司 董 事 會(「董事會」)欣 然 宣 佈,本 公 司 前 期 進 入 多 家 知 名 汽 車 工 廠 開 展 具 身 智 能 人 形 機 器 人 實 訓 取 得 了 實 質 性 進 展,本 公 司 於2025年4月24 日 與 採 購 方 簽 訂 了 大 型 雙 足 仿 人 機 器 人 採 購 合 同,採 購 產 品 ...
直击深圳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企业“十八般武艺”秀肌肉,产业格局“硬强软不弱”
经济观察网· 2025-04-26 17:26
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 - 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为2012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新增机器人企业14534家,同比增长39.64% [5] - 深圳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拥有控制系统、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等上游核心零部件厂商,非工业机器人领域拥有激光雷达、芯片、舵机等核心零部件制造商 [1] - 人形机器人硬件60%至70%由深圳及周边城市产业链企业提供 [1] 行业展会与企业动态 - 首届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FAIR plus 2025)展出180余家产业链企业,包括优必选、越疆、乐聚机器人等整机厂商及兆威机电、速腾聚创等上下游企业 [2] - 优必选"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意向订单量达100台,售价低于30万元,拥有20个自由度,移动速度10km/h [3] - 腾讯"小五"机器人采用轮足复合式设计,集成五指灵巧手和感知系统,面向养老场景 [3] 核心技术与产品创新 - 领益智造推出自研工业机器人系列,含减速器和控制器,已进入北美人形机器人核心供应链 [4] - 戴盟机器人发布"视触觉传感器",可高分辨率捕捉三维力分布,应用于灵巧手精准操作 [5] - 逐际动力研发"多形态双足机器人",适配三种足端形态,适用于全地形移动和安防巡检 [6] 产业链协同与生态优势 - 深圳形成完整机器人生态链,从触觉传感器、激光雷达到机械臂、灵巧手均可快速匹配优质供应商 [7] - 《白皮书》指出深圳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完备,非工业机器人领域产品种类丰富,呈现"硬强软不弱"格局 [7] - 奥比中光双目3D相机G330系列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睿尔曼智能开发仿人协作机械臂并集成力觉反馈系统 [4][6]
态度转变!布局机会来了?
格隆汇APP· 2025-04-23 18:10
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159770)今日大涨3 16%,近11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11% [1] - 消费电子、小米汽车、华为汽车、特斯拉供应链等概念板块近两周呈现强势上涨 [3] - 汽车零部件行业单日涨幅达4 30%,摩托车、工业机械、化纤等行业涨幅均超2% [8] - 热门概念中宇树机器汽车配件单日涨幅5 41%,PEEK材料、减速器、人形机器人等概念涨幅均超4 5% [9] 政策与市场情绪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态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缓解市场紧张情绪,大型科技股引领反弹,金价从历史高位回落3% [4] - 特朗普承认对华关税过高并计划降低税率,美国财长贝森特称中美关税战将降温,中概股普涨带动A股港股修复 [5][6] - 上证指数微跌0 1%,但成交额回升至1 2万亿元,超3100家公司上涨,家电、消费电子等关税敏感板块反弹显著 [6][7] 特斯拉与机器人产业动态 - 特斯拉一季度营收下降9%,汽车收入下滑20%,净利润同比暴跌71%,但股价逆势上涨4 6% [8] - 马斯克宣布5月起减少政治活动投入,聚焦特斯拉业务,推动机器人量产预期,供应链及机器人概念股获市场正面反馈 [8] - 特斯拉计划年内小规模量产人形机器人,目标5000台,擎天柱机器人量产进度超预期 [14] 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展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在北京举行,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钟夺冠,赛事测试了运动控制、续航等技术指标 [9][11] - 优必选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推进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其港股单日涨幅达15 52% [9][10] - 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将于4月24日在无锡举办,加速产业技术迭代 [11] 机器人行业投资逻辑 - 机器人产业处于0-5%渗透率的商业化起点阶段,特斯拉、优必选等公司明确量产时间表 [18][19] - 机器人ETF(159770)年初以来规模增长35亿元,增长率248%,近一年超额收益1 81%居同类第一 [20] - 中证机器人指数成分股覆盖宇树链(36%)、智元链(32%)、特斯拉链(21%)等核心供应链 [21] - 该指数自924行情以来累计上涨50 7%,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17 87%) [23] 行业长期前景 - 具身智能作为AI最大应用场景之一,技术迭代加速,商业化进程明确 [13][19] - 机器人产业受贸易争端等短期干扰不改长期方向,回调后估值重现性价比优势 [17][18] - 产业进化方向确定,建议通过ETF工具布局并采用高抛低吸策略 [26]
港股概念追踪|马斯克押注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战略 相关产业链环节需求空间大(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4-23 13:51
行业动态 - 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将于4月24日至26日在无锡市惠山区举办 宇树 小米相关负责人将参与话题讨论 [1] -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成功举办 标志着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高强度运动场景的规模化实践方面取得领先优势 [1] - 赛事全面检验了机器人的关节模组协调性 控制算法稳定性等关键技术 同时暴露出电机 传动机构 "小脑"运控等短板 [1] 公司动态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Optimus方面取得不错的进展 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有数千台Optimus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进行有用的工作 公司计划扩大Optimus规模 [1] - 特斯拉在电话会议上表示长期来看预计与硬件相关的利润将伴随着人工智能 软件及车队运营业务利润的加速增长 [1] - 特斯拉表示包括更实惠车型在内的新车计划仍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开始生产 [1] 行业观点 - 人工智能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 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终极载体有望充分受益 [2] - 从中长期角度来看仍看好人形机器人赛道 建议逢低布局 [2] - 建议核心关注大小脑 核心零部件等环节的投资机会 [2] 相关公司 - 机器人相关产业链港股包括优必选(09880) 越疆(02432) 小米集团(01810) 速腾聚创(02498) 德昌电机控股(00179)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 金力永磁(06680) 上海电气(02727)等 [3]
摔倒的宇树和人形机器人的“求生”博弈
36氪· 2025-04-23 07:51
全球首次人机半程马拉松赛事 - 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首次实现人类与21支人形机器人队伍同场竞技 包含天工Ultra 松延动力N2等明星机型 [1] - 赛事设置特殊规则:每队最多3名选手(含领跑员) 机器人间距1米以上 出发间隔1分钟 允许中途换电或更换同型号机器人 [1] - 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夺冠 松延动力N2获亚军 上海卓益得行者二号得季军 体现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初具规模 [1] 参赛机器人技术参数与厂商 - 参赛机型涵盖120cm-180cm身高区间 重量17-88kg不等 优必选 钛虎 乐聚等厂商参与 高校团队如华中科大 清华大学通班亮相 [2] - 松延动力N2以1.2米/30kg规格 18个自由度 3.5米/秒奔跑速度成为焦点 预售价仅3.99万元 [11] - 实际比赛暴露技术缺陷:宇树G1等机型频繁摔倒 需领跑员遥控操作 与厂商宣传的自主运动能力存在差距 [2][3] 行业价格战与成本结构 - 国内人形机器人价格快速下探:众擎PM01报价8.8万 松延动力N2预售3.99万 较宇树G1基础款9.9万降幅显著 [9] - 特斯拉Optimus Gen2硬件成本约13万 配备42自由度+14触觉传感器 远高于国内入门机型配置 [11] - 松延动力宣称3.99万售价仍可盈利 但18自由度的N2与高端机型存在明显性能差距 [13] 商业化落地现状与挑战 - 当前主要应用场景为商业租赁 日租价格从高峰2万降至3000元以下 用于展会 开业等营销场景 [16] - 优必选Walker S探索工业协同生产 与吉利 比亚迪等合作 智元机器人发布开源具身大模型Genie Operator-1 [18][20] - 行业面临核心矛盾:低价策略限制性能拓展 消费级市场尚未成熟 82亿市场规模预测依赖未来场景落地 [15][17] 资本动态与行业洗牌 - 2025Q1智元 众擎等获腾讯 TCL等投资 但同期超10家企业倒闭 达闼机器人陷财务危机 [21] - 优必选2024年亏损11.6亿 金沙江创投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项目 反映短期盈利困境 [21] - 业内预测技术成熟需5-10年 杨立坤认为需等待AI架构突破 王兴兴指出商业模式尚未跑通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