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600028)

搜索文档
“三桶油”上半年业绩集体下行,纷纷大力布局新能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20:21
核心观点 - 三桶油上半年业绩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出现下滑 但通过增储上产、成本管控和业务转型维持经营韧性 并保持高额分红 [1][2][3] 财务表现 - 三桶油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07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1750.09亿元 同比减少290.32亿元 [2] - 中国石油营业收入14500.99亿元(-6.74%) 净利润839.93亿元(-5.42%) [2] - 中国石化营业收入14090.52亿元(-10.60%) 净利润214.83亿元(-39.83%) [2] - 中国海油营业收入2076.08亿元(-8.45%) 净利润695.33亿元(-12.79%) [2] 油价影响 - 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71.7美元/桶(-14.7%) [5] - 中国石油原油售价66.21美元/桶(-14.5%) 油气新能源业务收入4226.67亿元(-6.3%) [5] - 中国石化原油售价67美元/桶(-12.9%) 勘探开发收入1447亿元(-5.9%) [5] - 中国海油原油售价69.15美元/桶(-13.9%) 油气销售收入1717.45亿元(-7.2%) [5] 业务分化 - 天然气业务增长显著: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收入3109.43亿元(+4.3%) 中国海油天然气收入277.5亿元(增速超16%) [5] - 成品油销量分化:中国石油汽煤柴销量5864.6万吨(+0.3%) 中国石化境内成品油销量8705万吨(-3.4%) [6] - 化工业务承压:中国石油化工业务经营利润13.92亿元(-55.5%) 中国石化化工事业部亏损42.24亿元(增亏11亿元) [6][7] 产能与资本开支 - 油气产量增长:中国海油净产量3.85亿桶油当量(+6.1%) 中国石油9.24亿桶(+2.0%) 中国石化2.63亿桶(+2.0%) [8] - 资本开支优化:中国石油642.29亿元 中国石化438亿元 中国海油576亿元 均低于2024年同期 [8] - 全年计划:中国石油2622亿元 中国石化1643亿元 中国海油1250-1350亿元 中国石化下调全年计划5% [8] 新能源转型 - 中国石油风光发电量36.9亿千瓦时(为去年同期1.7倍) 非油业务利润增长5.5% [9] - 中国海油计划获取新能源资源500-1000万千瓦 已完成目标 [9] - 中国石化非油业务利润30.9亿元(+17.0%) 充电服务费5亿元(大幅增长) 计划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 [9] 分红情况 - 三桶油合计派息825亿元:中国石油402.65亿元 中国石化106.66亿元 中国海油316.02亿元 [2][10]
中国石化(600028):增储上产成效显著 “反内卷”下龙头优势凸显
格隆汇· 2025-08-28 20:08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营收14090.52亿元同比-10.60% 归母净利润214.83亿元同比-39.83% 扣非归母净利润212.15亿元同比-40.38% [1] - 2025Q2公司营收6736.96亿元同比-14.31% 归母净利润82.19亿元同比-52.73% 扣非归母净利润79.92亿元同比-54.06% [1] - 2025Q2勘探开发板块息税前利润118.9亿元同比-25.9% 环比-12.8% [1] - 2025Q2炼油板块息税前利润8.88亿元环比-62.89% [2] - 2025Q2化工板块息税前利润-27.74亿元 同比增亏22.44亿元 环比增亏14.53亿元 [2] 经营数据 - 2025Q2油气当量产量131.84百万桶同比+2.3% 环比+0.7% [1] - 2025Q2布伦特油价均价66.71美元/桶同比-21.5% 环比-11.0% [1] - 2025H1原油平均实现销售价格3415元/吨同比-12.9% [1] - 2025Q2原油加工量57.84百万吨同比-8.8% [2] 行业环境 - 化工行业景气度处于低位 芳烃等主要化工品毛利下降 [2] -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 旨在反对内卷式竞争淘汰落后产能 [2] - 政府要求淘汰200万吨/年以下产能装置 地炼产能利用率低 [2] - 海外巨头部分化工品装置亏损严重 逐步关停退出 行业供需或处于再平衡状态 [2] 公司前景 -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炼化销一体化龙头 有望持续受益行业政策优化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59.65/502.19/532.60亿元 对应PE为15.35X/14.05X/13.25X [3]
中石化易捷咖啡门店已突破千座,将持续深耕咖啡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8-28 20:05
业务扩张里程碑 - 全国第1000家门店暨首家旗舰店于8月28日在上海第一加油站开业 [1] - 现磨咖啡门店覆盖全国23省107城 [1] - 通过8000余家便利店渠道销售冻干及即饮咖啡产品 [1] 网络与资源优势 - 依托中石化全国3.1万座加油站网络布局 [1] - 基于2.8万余家易捷便利店渠道优势 [1] - 拥有亿级会员私域流量渗透出行场景 [1] 战略发展目标 - 以千店为基础加速构建全国高品质咖啡服务网络 [1] - 力争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出行咖啡品牌 [1]
上半年“三桶油”业绩集体遭遇滑铁卢
新浪财经· 2025-08-28 17:43
业绩表现 - 中国海油上半年营收2076.08亿元同比下降8% 归母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下降13% [1] - 中国石油上半年营收1.45万亿元同比下降6.7% 归母净利润840.07亿元同比下降5.4% [1] - 中国石化上半年营收1.41万亿元同比下降10.6% 归母净利润214.83亿元同比下降39.8% [1] - 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71.87美元/桶同比下跌14.5% 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现货均价67.60美元/桶同比下跌14.4% [1] 业务结构 - 中国海油油气销售收入占比83.8% 实现油价69.15美元/桶同比下跌13.9% 石油液体销售收入1439.98亿元同比下降10.7% [3] - 中国海油天然气产量5162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12% 销售收入277.47亿元同比增长16.3% 占油气销售收入比例16.2% [3] - 中国石油炼油业务经营利润96.64亿元同比下降8% 化工业务经营利润13.92亿元同比下降55.5% [3] - 中国石化化工事业部经营收益亏损42.24亿元 较去年31.64亿元亏损扩大 [3] 财务指标 - 中国海油资本负债率29.5% 中国石油资本负债率38.5% 中国石化资产负债率54.1%提高0.93个百分点 [4] - 中国海油经营净现金流1091.82亿元同比下降8% 中国石油经营净现金流2270.63亿元同比增长4% [5] - 中国石化经营净现金流610亿元同比增加44.4% 达近年来同期最好水平 [5] 产量与勘探 - 中国海油油气净产量384.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6.1% 其中国内产量266.5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7.6% [7] - 中国海油海外油气净产量118.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2.8% 石油液体产量占比77%同比增长4.5% [7] - 中国海油获得5个新发现 成功评价18个含油气构造 [7] - 中国石油油气当量产量9.42亿桶同比增长2% 天然气产量2.72万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4.2% [7] - 中国石化油气当量产量262.81百万桶同比增长2% 天然气产量7362.8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5.1% [8] 销售与市场 - 中国石油国内成品油销量7783.1万吨增长0.3% 市场份额提升1.5个百分点 [10] - 中国石化成品油销量1.12亿吨下跌5.8% 汽油销量4430.6万吨同比下降4.9% 柴油销量3605.7万吨同比下降6.7% [10] 资本运作与转型 - 中国石油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2元 总派息额402.65亿元 [11] - 中国海油派发股息每股0.73港元 资本支出576亿元同比下降8.8% [11] - 中国石化派发股息每股0.088元 分红比例达49.7% 下调全年资本支出计划5% [11] - 中国海油消纳绿电超5亿千瓦时 打造中国海上首个"零放空"采油平台 [12] -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130万千瓦光伏项目年供绿电21亿千瓦时 [12] - 中国石化加快加气和充换电网络发展 LNG零售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 [12]
炼化及贸易板块8月28日涨0.27%,恒力石化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4.9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8 16:42
板块表现 - 炼化及贸易板块当日上涨0.27%,领先个股为恒力石化(涨跌幅2.20%)[1] - 上证指数上涨1.14%至3843.6点,深证成指上涨2.25%至12571.37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呈现分化态势[1][2] 个股涨跌 - 恒力石化收盘价17.64元,成交量28.97万手,成交额5.06亿元,领涨板块[1] - 博汇股份涨1.49%至14.32元,华锦股份涨1.33%至5.35元,恒逸石化涨1.26%至6.42元[1] - 康普顿跌幅最大(-6.23%至14.89元),大庆华科跌2.58%至18.10元,桐昆股份跌1.70%至14.42元[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93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04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3.88亿元[2] - 中国石化主力净流入7112.20万元(占比8.59%),华锦股份主力净流入647.32万元(占比4.66%)[3] - 东方盛虹主力净流出137.27万元,游资净流出1334.15万元,散户净流入1471.42万元[3] 成交活跃度 - 荣盛石化成交量最高达54.41万手,成交额5.42亿元[1] - 桐昆股份成交量58.96万手,成交额8.49亿元[2] - 恒力石化、中国石化、齐翔腾达成交量均超20万手,显示较高市场关注度[1][2][3]
万润股份:公司已与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签订《项目合作意向书》
证券日报· 2025-08-28 16:16
股权变动 - 中石化资本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中国节能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 基于看好公司发展前景和长期投资价值 [2] - 此次股权转让将丰富中石化资本在化学领域的产业投资布局 [2] 业务合作进展 - 公司已与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签订《项目合作意向书》 [2] - 现有模板剂和分子筛等产品正处于送样验证阶段 [2] - 后续如通过验证并实现供应 将为公司该业务领域带来新的增长点 [2]
我国能源上市公司总市值超14万亿!
中国电力报· 2025-08-28 15:48
能源行业总体发展态势 - "十四五"期间能源经济呈现总体平稳、向新向好、韧性增强的良好态势 [2] - 能源行业总市值从2021年11.72万亿元增至2024年底14.17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6.53% [4] - 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双轨并行 反映能源行业转型期整体温和扩张 [4] 资本市场表现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能源上市企业形成超10万亿规模板块 [4] - 能源领域两家公司市值超万亿 包括中国石油(1.39万亿元)和宁德时代(1.25万亿元) [6] - 10余家能源央企和民企上市公司总市值超千亿 覆盖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新能源等多个细分领域 [6] 传统能源领域发展 - 中国石油市值从2021年9月1.03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8月1.39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约7.95% [7] - 油气行业受益于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 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上行及需求增加推动量效齐增 [7] - 中国神华收购13家能源资产 标的合计营收1259.96亿元、总资产2583.62亿元 收购后总资产直逼万亿元 [9] - 该收购为2025年规模最大央企并购案 将显著提升资源保有量和产业链完整性 [9] 新能源领域发展 - 2024年中国能源转型领域投资总额达8180亿美元 超过美国、欧盟和英国之和 同比增长20% [7] -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 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11] -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38.1% 储能电池产量全球第一 [11] - 2021-2024年光伏组件出口额累计超1500亿美元 对33个国家出口额增速超100% [12] - 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商新增装机容量前4名均为中国企业 [12] - 新型储能装机占全球总装机40%以上 年均增速超130% "十四五"以来规模增长20倍 [12] - "十四五"前四年新能源领域IPO募资超3000亿元 [1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能源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8] - 动力电池技术从液态锂离子电池到半固态锂电池 从刀片电池、麒麟电池到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持续突破 [13] - 新能源企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 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和技术竞争 [12] 未来发展前景 - 新型储能、氢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将迎来飞速发展 市值有望跻身千亿阵营 [14] - 新型储能将保持快速增长 政策支持注重市场机制建设 [14] - 民营资本加速入局虚拟电厂等新业态 新能源制氢成本有望低于煤制氢 [14]
化工行业有望开启周期新起点,石化ETF(159731)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达8.15%
新浪财经· 2025-08-28 14:37
指数及ETF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8日14:17中证石化产业指数下跌0.1% 成分股涨跌互现 中复神鹰 三棵树 藏格矿业领涨 桐昆股份 兴发集团 广东宏大领跌 [1] - 石化ETF(159731)下跌0.39% 最新报价0.77元 近1年净值上涨20.37% [1] - 石化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15.86%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19.49%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5.30% [1]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8.15% 近1月跟踪误差0.006% 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1] 行业前景分析 - 2024年以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放缓 供给端逐步边际改善 化工品全球市占率稳步提升 [1] - 化工行业有望开启周期新起点 短期海外需求或受冲击 内需及供需格局优先改善标的受看好 [1] - 中长期看好油价低位背景下全球复苏推动化工重启新一轮周期 [1] 指数成分结构 - 中证石化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18% [2] - 权重股包括万华化学(10.04%) 中国石油(9.51%) 中国石化(8.07%) 盐湖股份(6.21%) 中国海油(6.13%) 巨化股份(3.80%) 宝丰能源(3.48%) 藏格矿业(3.29%) 华鲁恒升(3.16%) 恒力石化(2.96%) [2][4] - 截至2025年8月28日权重股表现分化 藏格矿业涨1.63% 恒力石化涨1.39% 万华化学跌0.88% [1][4]
国际原油价跌致“三桶油”上半年减利超290亿元,跌幅不一为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8-28 14:29
核心业绩表现 - 三桶油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减少290.5亿元 相当于日均减利1.6亿元 其中中国石油同比跌5.4%至840.1亿元 中国石化同比跌39.8%至214.8亿元 中国海油同比跌13%至695.3亿元 [1] - 三桶油营业收入均出现5%-11%跌幅 中国石油出现近五年来首次营收与净利润双下滑 [1] 油价下跌影响 - 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同比下跌约15% 直接导致中国石油原油售价同比下滑14.5%至66.21美元/桶 中国海油原油售价同比下滑13.9%至69.15美元/桶 [2] - 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分部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3%至4226.7亿元(占公司总营收30%) 经营利润同比下滑6.8%至919.29亿元 [2] - 中国海油油气销售收入同比下跌7.2%至1717.45亿元(占总营收83%) 其中石油液体销售收入同比跌近11%至1439.98亿元 [2] -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事业部经营收入同比下降5.9%至1446.6亿元 收益同比下降18.9%至236.38亿元 [2] 天然气业务表现 - 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均价同比涨超5%至2334元/吨 销售量增近3%至151.5万吨 [2] - 中国海油天然气平均售价同比上涨1.4%至7.9美元/千立方英尺 销量增长13.5%至4892亿立方英尺 带动天然气销售收入同比增超16%至277.5亿元 [2] - 中国石化仅液态LNG实现量价齐升 销量增至193.4万吨 售价增至3811元/吨 [3] 下游业务承压 - 中国石油化工业务经营利润同比下滑55.5%至13.92亿元 销售分部经营利润跌超25%至101.04亿元 [3] - 中国石化化工事业部经营收益亏损扩大33.5%至42.24亿元 炼油事业部和营销分销事业部分别同比大跌50%至35.4亿元和46%至79.6亿元 [3] - 汽油、柴油等主要成品油产品量价齐跌 电动汽车加速渗透对传统油品业务形成冲击 [3] 新能源转型布局 - 中国石油风光发电量同比大增70%至36.9亿千瓦时 新材料产量同比增超50%至166.5万吨 [4] - 中国海油消纳绿电超5亿千瓦时 投运中国海上首个CCUS项目 [4] - 中国石化作为全球最大基石投资者入股宁德时代 计划年内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 [5] - 行业预计中国汽油需求已于2023年达峰 整体油品需求将在2028年达峰 [4]
“三桶油”上半年减利超290亿元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8 10:33
业绩表现 -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海油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0.1亿元 214.8亿元 695.3亿元 同比下跌5.4% 39.8% 13% 三家公司总利润同比减少290.5亿元 [2] - 三家公司营业收入均出现5%-11%跌幅 中国石油出现近五年来首次营收与净利润双下滑 [2] - 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分部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3%至4226.7亿元(占公司总营收30%) 经营利润同比下滑6.8%至919.29亿元 [3] - 中国海油油气销售收入同比下跌7.2%至1717.45亿元(占总营收83%) 其中石油液体销售收入同比跌近11%至1439.98亿元 [3] - 中国石化勘探及开发事业部经营收入同比下降5.9%至1446.6亿元 经营收益同比下降18.9%至236.38亿元 [3] 油价影响 - 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同比跌幅约15% [2] - 中国石油上半年原油平均售价66.21美元/桶 同比下滑14.5% [3] - 中国海油平均售价69.15美元/桶 同比下滑13.9% [3] 天然气业务 - 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均价同比涨超5%至2334元/吨 销售量增近3%至151.5万吨 [3] - 中国海油天然气平均售价同比上涨1.4%至7.9美元/千立方英尺 销量增长13.5%至4892亿立方英尺 带动天然气销售收入同比增超16%至277.5亿元 [3] - 中国石化液态LNG销量增至193.4万吨 售价增至3811元/吨 LNG零售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 [4] 下游业务 - 中国石油化工业务经营利润同比下滑55.5%至13.92亿元 [5] - 中国石化化工事业部经营收益亏损额扩大33.5%至42.24亿元 [5] - 中国石油销售分部经营利润跌超25%至101.04亿元 汽油和柴油销量与售价跌幅居前 [5] - 中国石化炼油事业部和营销及分销事业部分别同比大跌50%至35.4亿元 46%至79.6亿元 [5] 行业趋势 - 中国市场汽油需求已于2023年触及峰值 整体油品需求预计在2028年达峰 [5] - 电动汽车加速渗透对成品油业务产生明显影响 [5] 新能源布局 - 中国石油风光发电量同比大增七成达36.9亿千瓦时 新材料产量同比增超五成至166.5万吨 [6] - 中国海油消纳绿电超5亿千瓦时 投用中国海上首个CCUS项目 [6] - 中国石化作为全球最大基石投资者入股宁德时代 计划今年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