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石化(600028)
icon
搜索文档
透视A股半年报:32家净利增速超20倍,500倍业绩王诞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4:29
整体业绩表现 - 5424家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4.99万亿元同比增长0.02% 归母净利润2.99万亿元同比增长2.45% [1] - 4178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7% 2908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占比54% 其中661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100% [2] 行业表现 - 大消费和大科技板块表现亮眼 农林牧渔 计算机 电子等行业营收和净利增速位居前列 [3][4] - 净利润增速最高行业为综合行业超8倍增长 农林牧渔和钢铁行业净利增速分别为170.06%和157.17% 建筑材料 计算机 有色金属 传媒 电子等行业增速均超28% [4] - 电子行业营收增速19.10%位列第一 计算机行业营收增速11.40%位列第二 农林牧渔 家用电器 非银金融等行业营收增速位居前列 [5] - 房地产和电力设备行业业绩承压 净利润亏损公司1246家 其中33家亏损超10亿元 18家亏损超20亿元 个股亏损TOP10中6家来自房地产行业3家来自电力设备行业 [16][17] 个股营收表现 - 56家公司营收过千亿 6家公司营收超五千亿 3家公司营收破万亿 [6] -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营收均超1.4万亿元 中国建筑营收突破1万亿元 [7] - 比亚迪营收超3700亿元同比增长23.30% 进入个股营收TOP10且为汽车行业唯一代表 [8] - 7家公司营收增长超10倍 4家公司营收增长超20倍 营收增速TOP3均来自科创板 [9][10] - 智翔金泰-U营收增速超3500倍 海创药业-U营收增速近120倍 两家公司营收均小于5千万元且处于亏损状态 寒武纪-U营收增速4347.82%营收28.81亿元 [10] 个股净利润表现 - 4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超100亿元 9家公司超500亿元 [12] - 四大行净利润均超1100亿元 工商银行日赚9.29亿元 建设银行日赚9亿元 农业银行日赚7.71亿元 中国银行日赚6.5亿元 [12] - 农业银行净利润增速为正且股价涨幅37%领跑银行股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净利润增速为负 [12] - 32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20倍 6家公司增长超100倍 [14] - 净利润增幅超20倍个股中6家来自机械设备行业4家来自计算机行业3家来自建筑材料行业 国防军工 环保 家用电器 汽车 医药生物行业各有2家 [14] - 万辰集团净利润增长超500倍但净利润不足5亿元 新特电气净利润增速排名第二但净利润仅533万元 [14][15] 特别关注 - 智翔金泰-U和海创药业-U创新药获批上市但处于商业化初期 寒武纪-U股价超1492元市值突破6200亿元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王" [10] - 万科A亏损超110亿元主因包括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下降 毛利率低位及计提资产减值 [17]
证监会重磅信号!9月A股走势研判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30 14:11
资本市场政策动向 - 国务院研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1] - 证监会召开专题座谈会研讨资本市场"十五五"规划 重点包括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 深化制度改革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培育长期资本 完善法律监管体系 扩大制度型开放[3] - 上交所修订上市公司公告格式指南 备查文件数量减少50%以上[5] A股半年报业绩表现 - 截至8月29日5299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 4085家实现盈利 占比77.09% 643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超100%[6] - 营业总收入超1000亿元公司49家 超500亿元101家 超100亿元448家[6] - 营收前十企业:中国石油1.45万亿元 中国石化1.41万亿元 中国建筑1.11万亿元 中国移动0.54万亿元 中国中铁0.51万亿元 中国平安0.50万亿元 中国铁建0.49万亿元 工商银行0.43万亿元 建设银行0.39万亿元 农业银行0.37万亿元[6] - 净利润超百亿元企业包括中国移动 贵州茅台454.03亿元 宁德时代 中国电信 工业富联等[7] - 金融板块净利润近1.4万亿元 信息技术板块净利润增速达25%[13] - 四大行半年度净利润均超1000亿元:工商银行1621亿元 建设银行1395亿元 农业银行1176亿元 中国银行842亿元[16] - 万科A亏损119亿元 *ST金科亏损75亿元 长草幸福亏损68亿元[16] 市场结构与资金动向 - 全部A股净利润增速分布:增长超100%占比12% 下降个股占比46%[11][12] - 沪深300业绩走稳 科创50盈利波动较大[7] - 融资余额突破2.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17]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17] - 外资投行看好中国股市:高盛汇丰调高目标位 摩根大通预计沪深300指数2026年底上涨24% MSCI中国指数上涨35%[18] - 宏利基金指出A股总市值与居民储蓄存款比值处于历史低位 外资回补和存款迁移构成增量资金[19] 行业景气度分析 - 净利润增速靠前行业:农林牧渔 钢铁 计算机 电子 有色金属[6] - 高景气行业:汽车 生物医药 基础化工 AI算力相关高科技企业[6] - 房地产行业中报出现大额亏损[15]
“两桶油”稳居A股2025年上半年营收前二名
第一财经· 2025-08-30 12:53
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分布 - 2025年上半年A股共有2908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占比54% [1] - 净利润增长100%以上公司661家 占比12% [1] - 净利润增长50%-100%公司455家 占比8% [1] - 净利润增长30%-50%公司446家 占比8% [1] - 净利润增长0%-30%公司1346家 占比25% [1] - 2516家公司净利润呈现负增长局面 [1] 上市公司营收排名 - 中国石油以1.45万亿元营收位居首位 [1] - 中国石化以1.41万亿元营收排名第二 [1] - 中国建筑以1.11万亿元营收排名第三 [1] - 前三名企业营收均超过万亿元 [1]
“三桶油”上半年增产不增利
中国经营报· 2025-08-30 10:46
业绩表现 - 三桶油2025年上半年合计营收3.07万亿元,净利润1750.09亿元,均出现同比下滑 [3] - 中国石化营收1.41万亿元同比下降10.6%,净利润214.83亿元同比下降39.8% [4] - 中国石油营收1.45万亿元同比下降6.7%,净利润839.93亿元同比下降5.4% [4] - 中国海油营收2076.08亿元同比下降8%,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下降13% [4] 油价影响 - 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71.87美元/桶同比下跌14.5%,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均价67.60美元/桶同比下跌14.4% [6] - 国内汽油价格累计下调330元/吨,柴油价格累计下调315元/吨 [6] - 中国石油销售分部营收1.17万亿元同比下滑7.8%,中国石化营销分部营收7526亿元同比降低12.8% [6] 产量数据 - 国内原油产量1.08亿吨同比增长1.3%,原油进口量2.79亿吨同比增长1.4% [9] - 中国石油油气当量产量9.24亿桶同比增长2.0%,其中原油产量4.76亿桶同比增长0.3% [11] - 中国石化油气当量产量2.63亿桶同比增长2.0%,天然气产量7362.8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5.1% [11] - 中国海油净产量3.85亿桶油当量同比增长6.1%,桶油成本降至26.94美元/桶 [7][11] 勘探开发 - 中国石化在海域油气、四川盆地超深层页岩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10] - 中国海油获得5个新发现,评价18个含油气构造,并拓展圭亚那深水及哈萨克斯坦区块 [10] - 中国石油重点推进吉木萨尔页岩油和鄂东大宁—吉县煤岩气项目 [11] 新能源布局 - 中国石油新获风光发电指标1638万千瓦,风光发电量3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 [12] - 中国石化LNG零售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加快加气/充换电网络及氢能利用 [13] - 中国海油绿电发电量超9亿千瓦时,外购消纳绿电5亿千瓦时,投用海上首个CCUS项目 [13]
中石化申请石油储层结构构建模拟装置专利,模拟时的灵活性和拟真性更高
金融界· 2025-08-30 09:45
公司专利技术动态 - 公司申请石油储层结构构建模拟装置专利 公开号CN 120556899 A 申请日期2024年2月 [1] - 专利通过分层堆积方式构建复杂石油储层模型 提升模拟灵活性与拟真性 [1] - 装置包含构型模拟箱 竖向平移机构实现承载底架垂直移动 水平平移机构控制布料筒横向移动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 总部位于北京市 主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 - 注册资本达1217.40亿元人民币 对外投资263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拥有商标信息45条 专利信息5000条 行政许可40个 [2]
【智库研报】控量 改造 油转化——石化“反内卷”进行时
中国化工报· 2025-08-30 09:45
石化行业老旧装置普查 - 五部委联合开展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摸底评估 主体设备设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实际投产运行超过20年的老旧生产装置首次迎来全国性普查 各地需在8月底前上报评估结果和更新改造意见[2] - 普查旨在建立数据库 为2024年启动的化工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工作提供支持 并为系统推进产业整治提升做准备[2] - 山东 辽宁 广东 浙江等石化大省已部署相关工作 从省到地市开展普查摸底[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阶段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2.0阶段 以"反内卷"方针应对供给过剩引发的价格战 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脉相承但具有独特内涵[5] - 改革设计初衷是破解供给过剩与价格旋涡 通过淘汰低效和安全环保不达标产能 培育先进产能 实现产业质量 效率和竞争力跃升[3] - 2015年以钢铁和煤炭行业为切入口开展改革 成效显著 但石化行业改革广度和深度不足 问题逐渐累积[3][4] 石化行业供给过剩现状 - 炼油产能突破10亿吨/年 产能利用率跌至70%左右 结构性过剩逾3亿吨[6] - 2025年3月独立炼油厂产能利用率降至58.51% 地方炼厂降至59.5% 主营炼厂降至77.4% 整体产能利用率为70.3%[6] - 聚烯烃年产能7800万吨 产量6225万吨 过剩1000万吨以上 PTA产能8601.5万吨 产量7180万吨 过剩近1000万吨[8] - 中国石化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214.83亿元 同比下降39.8% 回到近十年最低位[7] 电动汽车发展对需求影响 - 截至2025年6月底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 占汽车总量10.27% 其中纯电动汽车2553.9万辆 占新能源汽车69.23%[8] - 电动汽车高速发展导致燃料油需求萎缩 严控炼化产能总量成为大势所趋[8] 政策应对措施 - 2024年6月发布《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要求2025年底前将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压缩至10亿吨以内 淘汰能效低于基准值的产能(占比15%)[9] - 全面淘汰200万吨/年以下常减压装置 通过"减量置换"推动产能向行业巨头集中[9] -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老厂区2050万吨/年炼油装置关停 同步启动长兴岛1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 重点转向化工新材料与精细化学品[9] 反内卷三大发力方向 - 加强落后产能分类指导和淘汰 国内运营超过20年的石化装置产能约占全国炼化总能力40% 需加快淘汰或改造[11] - 年产能低于300万吨的小型炼油厂必须一刀切关闭淘汰 按500万吨经济规模标准分阶段提升淘汰规模[11] - 改造升级 采纳分子炼油技术 高效加氢技术 绿氢耦合技术 废水回用技术 本质安全技术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11] - 政策给予税收减免 专项补贴支持 争取"十五五"期间实现落后产能出清和老旧装置改造升级[11] 减油增化转型 - 目前国内原油用作燃料比例约60% 用作化工原料比例约15% 未来目标是将炼油与转化比例调整至1:1[12] - 鼓励炼化企业向特种精细化学品转型 优先支持人工智能 机器人 半导体 生物医学设备 电池和可再生能源化学品[12] - 摒弃以大为美思维 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 炼厂规模500万吨以上即可 关键是多转化下游精细化工产品 注重差异化发展[13] - 万达集团天弘化学公司500万吨炼化规模主要生产几十种精细化工产品 运营绩效优秀 为业界示范[13]
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发展报告2025
国家能源局· 2025-08-29 16:09
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 - 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5540亿美元,同比下降2.5%,为2021年以来首次下降,其中陆上投资3520亿美元(降8%),海域投资2020亿美元(增8%)[9] - 北美陆上投资1580亿美元(降10%),拉美及亚太海域投资1010亿美元(增9%)[9] - 全球新发现常规油气田210个,可采储量12.5亿吨油当量,非洲占比32%,深水-超深水领域储量占比45%[9][10] - 全球原油产量48亿吨(增1%),美洲、欧洲、中东地区增产,非洲、亚太、中亚-俄罗斯地区减产[10] - 深水原油产量3.7亿吨(增4.3%),页岩油产量7.7亿吨(增3%)[10] - 全球天然气产量40715亿立方米(增0.4%),致密气产量5774亿立方米(增1.5%),页岩气产量5652亿立方米(降3%)[12] - 国际石油公司低碳转型放缓,七大国际石油公司低碳资产交易金额92.4亿美元(降46%)[12] 中国油气勘探开发进展 - 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超4000亿元,2019-2024年累计投资2.24万亿元,年均较2018年增48%[14] - 2024年完成探井2300口,新建原油产能1937万吨、天然气产能351亿立方米[14] - 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连续6年超11亿吨,天然气新增储量创"七年行动计划"新高[15] - 油气产量当量4.09亿吨,原油产量2.13亿吨(较2018年增2400万吨),天然气产量2465亿立方米(较2018年增860亿立方米)[17] - 海洋油气产量当量超8500万吨,页岩油产量超600万吨(增35%),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超1000亿立方米(增5.5%)[17] - 深层超深层勘探获突破,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顺北油气田等多口探井试获高产油气流[17][18][19] - 海域发现惠州19-6亿吨级油田、陵水36-1超深水超浅层大气田[20][21] - 页岩油在松辽、鄂尔多斯、四川等盆地获突破,致密气在四川盆地落实多个千亿立方米级储量区[21][22] - 页岩气在四川盆地新增3个千亿立方米储量区,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储量超万亿立方米[23] - 提高采收率技术年增原油产量超3600万吨,化学驱、稠油热采等技术广泛应用[30] - 四大气区(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海域)天然气产量占比84.7%[31] - 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超1000亿立方米,其中致密气676亿立方米(增8.5%),页岩气超250亿立方米,煤层气138亿立方米(增17%)[36] 科技创新与装备发展 - 构建煤系全油气系统理论、复合陆缘盆地深层成藏理论等新地质理论[36][37] - 突破全节点高密度地震勘探、特深井钻完井、高温高压测井等技术[37][38] - 自主研发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175MPa电动压裂装备、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等装备[38][39] - AI技术应用加速,研发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油气藏动态仿真引擎等[39] 体制机制与政策支持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通过,明确鼓励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41] - 推进油气探矿权竞争性出让,培育多元市场主体[42] - 强化协调保障机制,解决用地、航道等产能项目限制[43][44][45] - 发布油气勘探开发行业标准264项,包括CCUS、海上风电融合等标准[51] 绿色低碳转型 - 主要油气企业新增光伏/风电装机超400万千瓦,新增储能55万千瓦[46] - 中国石油建设6个新能源基地,中国石化建成高比例绿电替代示范区[46][47] - CCUS项目年注入二氧化碳近300万吨,累计注入1473万吨[48][49] - 吉林油田CCUS阶段提高采收率25.5%,胜利油田CCUS日产油量从220吨升至394吨[48][49][50] 2025年发展展望 - 目标原油产量稳产2亿吨,天然气连续九年增产百亿立方米[52] - 聚焦深层、深海、非常规、老区"四大领域",加大风险勘探[52][53] - 推动页岩气、致密气、海洋油气等重点项目建设[53] - 发展万米深地理论、页岩油气体积开发等技术,提升数智化水平[53][54] - 推进油气与新能源融合,扩大CCUS项目规模[55]
每天少赚近1.6亿元,“三桶油”上半年业绩为何集体失速?
搜狐财经· 2025-08-29 10:47
业绩表现 - 中国石油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39.93亿元同比下降5.4% 营收14500.99亿元同比下降6.7% 近五年来首次营收净利润双下滑 [1][2][3] - 中国石化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14.8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9.8% 营收14090.52亿元同比下降10.6% [1][2] - 中国海油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下降13% 营收2076.08亿元同比下降8% [1][2] - 三桶油总利润同比减少290.5亿元 相当于日均少赚1.6亿元 [1] 价格与销量 - 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71.87美元/桶同比下降14.5% [3] - 中国石油原油平均售价3690元/吨同比下降12.3% 柴油平均售价6213元/吨同比下降9.4% [4] - 中国石油八大主要外销产品中半数销量下滑 聚丙烯汽油柴油销量下降明显 [4] - 成品油产量同比下降5.4% 产出率55.3%低于去年同期的59.7% [8] 业务动态 - 中国石油原油加工量6.94亿吨同比增长0.1% 中国石化加工量1.2亿吨同比下降5.3% [4] - 中国石化非油业务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17% 便利店业务利润29.3亿元 充电业务服务费5亿元大幅增长 [8] - 行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减油增化效果显现 [8] 行业环境 - 石化全行业营业收入7.77万亿元同比下降2.6% [6] - 油气开采和炼油板块出现营收利润进出口额三下降 [5] - 进出口呈现量增价减态势 油品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和贸易逆差同比下降 仅出口额微增0.4% [6] - 汽油消费峰值已提前到来 受新能源汽车和液化天然气重卡替代影响 [8] 未来展望 - 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宽松 油价存在下行压力 [8] - 国内成品油市场持续面临替代能源竞争 天然气市场需求恢复较快增长 [8] - 公司面临较大转型压力和发展机遇 将推动业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加快战新产业布局 [9]
“三桶油”业绩集体下行,但分红82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22:05
核心观点 - 三桶油上半年业绩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出现下滑 但通过增储上产和成本控制维持经营韧性 并保持高额分红[1][2] - 天然气业务增长部分抵消原油业务下滑 新能源业务成为重要转型方向[4][8] - 资本开支优化聚焦油气勘探开发 同时积极推进非油气业务布局[7][8] 财务表现 - 三桶油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07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1750.09亿元 同比减少290.32亿元[2][3] - 中国石油营收1.45万亿元 净利润839.93亿元 遭遇近五年首次净利润下滑[2][3] - 中国石化营收1.41万亿元 净利润214.83亿元 业绩降幅最大[2][3] - 中国海油营收2076.08亿元 净利润695.33亿元 呈现高净利润特征[3][4] 油价影响 - 布伦特原油均价71.7美元/桶 同比下降14.7%[3] - 中国石油原油售价66.21美元/桶 同比下降14.5%[3] - 中国石化原油售价67美元/桶 同比下降12.9%[3] - 中国海油原油售价69.15美元/桶 同比下降13.9%[3] - 油气业务收入普遍下滑:中国石油油气业务收入4226.67亿元降6.3%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收入1447亿元降5.9% 中国海油油气销售收入1717.45亿元降7.2%[3] 业务分化 - 天然气业务表现亮眼: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收入3109.43亿元增4.3% 中国海油天然气收入277.5亿元增超16%[4] - 成品油销量分化:中国石油汽煤柴油销量5864.6万吨增0.3% 中国石化境内成品油销量8705万吨降3.4%[5] - 化工业务承压:中国石油化工业务经营利润13.92亿元降55.5% 中国石化化工事业部亏损42.24亿元增亏11亿元[5] 生产与资本开支 - 油气产量增长:中国海油净产量3.85亿桶油当量增6.1% 中国石油油气当量9.24亿桶增2.0% 中国石化油气当量2.63亿桶增2.0%[5][7] - 资本开支优化:中国石油资本开支642.29亿元 中国石化438亿元 中国海油576亿元 均低于2024年同期[7] - 全年计划:中国石油计划2622亿元 中国石化1643亿元 中国海油1250-1350亿元 中国石化下调全年计划5%[7] 新能源与转型 - 中国石油风光发电量36.9亿千瓦时 为去年同期1.7倍 非油业务利润增5.5%[8] - 中国海油计划2025年获取新能源资源500-1000万千瓦 已完成目标[8] - 中国石化非油业务利润30.9亿元增17.0% 充电业务服务费5亿元大幅增长 计划与宁德时代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8] 分红情况 - 三桶油合计派息825亿元:中国石油402.65亿元 中国石化106.66亿元 中国海油316.02亿元[2][8]
“三桶油”上半年业绩集体下行 纷纷大力布局新能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20:45
核心财务表现 - 三桶油上半年合计营业收入3.07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750.09亿元,同比均出现下滑 [1] - 中国石油营业收入1.45万亿元(-6.74%),净利润839.93亿元;中国石化营业收入1.41万亿元(-10.60%),净利润214.83亿元;中国海油营业收入2076.08亿元(-8.45%),净利润695.33亿元 [1][3] - 合计净利润同比减少290.32亿元,中国石化业绩降幅最大,中国石油遭遇近五年首次净利润下滑 [1][4] 业绩波动原因 - 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布伦特原油均价71.7美元/桶(-14.7%),三桶油原油售价分别下滑12.9%-14.5% [4] - 油气产品销量减少,中国石油油气新能源业务收入4226.67亿元(-6.3%),中国石化勘探开发收入1447亿元(-5.9%),中国海油油气销售收入1717.45亿元(-7.2%) [4] - 化工行业景气度低迷,中国石油化工业务经营利润13.92亿元(-55.5%),中国石化化工事业部亏损42.24亿元(增亏11亿元) [6] 业务韧性表现 - 天然气业务逆势增长,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收入3109.43亿元(+4.3%),中国海油天然气收入277.5亿元(+16%) [4] - 油气产量稳步提升,中国海油净产量3.85亿桶油当量(+6.1%),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油气当量产量分别增长2.0% [6][8] - 成品油销售出现分化,中国石油国内销量5864.6万吨(+0.3%),中国石化境内经销量8705万吨(-3.4%) [6] 资本开支与成本管控 - 资本开支全面优化,中国石油642.29亿元、中国石化438亿元、中国海油576亿元,均低于2024年同期水平 [8] - 中国石化下调全年资本支出计划5%,但油气勘探开发仍是主要开支方向 [8] - 2025年全年资本开支计划:中国石油2622亿元、中国石化1643亿元、中国海油1250-1350亿元 [8] 新能源业务进展 - 中国石油风光发电量36.9亿千瓦时(为去年同期1.7倍),非油业务利润同比增长5.5% [10] - 中国海油规划2025年获取新能源资源500-1000万千瓦,目前已完成资源获取目标 [10] - 中国石化非油业务利润30.9亿元(+17.0%),充电业务服务费5亿元(大幅增长),计划与宁德时代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 [10] 股东回报 - 维持高额分红策略,合计派息825亿元,其中中国石油402.65亿元、中国石化106.66亿元、中国海油316.02亿元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