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600028)

搜索文档
丙烯:供应格局概览
国投期货· 2025-07-03 21: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全球及中国丙烯行业进行分析,指出全球丙烯产能后续增速或放缓但规模仍上升,中国主导全球丙烯生产格局;中国丙烯产能扩张速度将下降,行业集中度上升,进口依存度和商品化率下滑 [1][9][17] 各部分总结 丙烯全球产能区域分布情况 - 2024年丙烯生产集中在东北亚、北美、西欧,东北亚是最大生产区域,产能占比48.1%,其中中国占比39.4%;北美是重要产区且多用于出口;西欧产能占比9%,为净进口地区且净进口量缓慢增长;中东、东南亚产能占比分别为7.4%、6.5% [1] - 2020 - 2024年全球丙烯产能复合增速为5.9%,2025 - 2027年计划新增超1400万吨/年,到2030年预计增至1.96亿吨,增量集中在东北亚、北美、东南亚 [1] 全球丙烯主要生产企业 头部企业 - 中国石化产能约1300万吨/年,占全球7.6%,以石脑油裂解为主,近年加速布局PDH,国内消费占比超50%,通过东南亚出口巩固区域优势 [4] - 中国石油产能约676万吨/年,占全球4.0%,产业布局东北与西北主导、华东补充,85%产能来自石脑油裂解,竞争力取决于高端产品研发等方面 [4] - 利安德巴塞尔产能约500万吨/年,全球第三,产能分布于北美、欧洲、亚洲,丙烯用于高端衍生品生产,附加值高15% - 20% [5] - 沙特阿美产能约480万吨/年,全球第四,依托资源成本低,产品出口为主,占全球出口量12%,计划2026年新增产能100万吨/年 [5] 区域龙头 - INEOS产能约380万吨/年,欧洲最大,以蒸汽裂解为主,欧洲产能供应本地,通过美国工厂辐射北美 [6] - 巴斯夫产能约300万吨/年,全球第五,2024年投产欧洲首套生物基丙烯装置,目标2030年生物基原料占比达15% [6] - 埃克森美孚产能约280万吨/年,全球第六,产能分布在美国、新加坡、中国 [6] 亚洲新兴力量 - 中景石化产能280万吨/年,全球单厂最大,采用PDH工艺,定位国内PP粉料市场,出口越南、印尼 [8] - 万华化学产能约180万吨/年,全球前十,丙烯用于POE、MDI等高端产品生产 [8] 中国丙烯产能发展情况 结构性过剩问题凸现,产能扩张速度或下降 - 过去五年中国丙烯产能年复合增速14.34%,2025 - 2030年预计新增2215万吨/年,年复合增速5.29%,增速下滑 [9] 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带来行业集中度上升 - 2024年中国丙烯生产企业189家,年产能超百万吨企业13家,占比6.88%,CR10企业产能占比22.77%,未来行业延续多元化、一体化及规模化发展 [11] 工艺路线竞争和区域发展概况 - 国内丙烯生产工艺多样,丙烷脱氢发展迅速冲击石脑油裂解市场份额,PDH装置产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西北以CTO装置为主,华东沿海以MTO装置为主 [13] - 2020 - 2024年华东地区产能增长856万吨,年均复合增速14%,2024年占全国29%;山东产能增长781万吨,年均复合增速21%,2024年占全国21%,未来扩产以PDH为主 [15] 丙烯进口依存度以及商品化率不断下滑 - 中国丙烯进口依存度自2014年的14.1%降至2024年的3.3%,预计将进一步降低 [17] - 2025年中国丙烯商品量预计降至790万吨,商品化率预计跌至13.3% [17]
多家能源电力国央企调整一把手,“跨界”调任情况增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19:57
能源电力国央企人事调整 - 2025年6月集中调整多家能源电力国央企一把手,包括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大唐集团、中国航油等[2][3] - 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辞职,由副董事长倪真代行职责[3][5] - 中国石化新任董事长侯启军来自中国石油,符合"三桶油"高管轮动惯例[5] - 中国海油首次任命非"三桶油"背景的张传江为董事长,其新能源经验或助力转型[6] - 大唐集团总经理李向良来自中国华能,中国航油总经理李炜来自中国石化分公司[6] - 国家能源集团和大唐集团董事长均为跨界调任,分别来自大唐集团和中粮集团[6] - 中核集团是唯一内部升任案例,由原总经理申彦锋接任董事长[8] 企业背景与经营情况 - 中国能建2024年营业收入4367.13亿元,总资产8690.05亿元,业务涵盖能源、基建等多领域[4] - 中国能建承建过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国家级重大项目[4] - 中国海油正在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发展海上风电[6] 行业动态与合作 - 能源电力国央企负责人频繁互访,中核集团与中国石油探讨深化合作[9] - 国家电投在青海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强调能源央企的规划重要性[9] - 行业面临"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的关键节点[9] 人事调整特点 - 绝大多数企业一把手为外部调任[6] - 跨界调动现象显著增多,涉及物流、粮食等领域高管转入能源电力行业[6][7] - 调整旨在应对能源转型挑战,部分任命侧重新能源领域经验[6][9]
可燃冰概念下跌1.21%,8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17:11
可燃冰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3日收盘可燃冰概念下跌1.21%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潜能恒信下跌3.20%海默科技下跌3.08%中集集团下跌2.29% [1] - 可燃冰概念在今日涨跌幅榜中排名倒数第三位仅次于兵装重组概念(-1.49%)和国产航母(-0.79%) [1] 资金流动情况 - 可燃冰概念板块今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出4.83亿元 [1] - 板块内11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8只净流出超千万元 [1] - 神开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2.18亿元居首中国石化净流出9127.26万元中集集团净流出7744.70万元 [1] - 新锦动力潜能恒信石化机械海默科技等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过1600万元 [1] 个股交易数据 - 神开股份今日换手率达47%但股价仅微涨0.40% [1] - 海默科技换手率16.77%潜能恒信换手率7.90%显示较高交易活跃度 [1] - 中国石化中海油服等大型能源企业换手率均低于1% [1]
跨越山海,共筑未来:中国石化海外践行“能源至净,生活至美”
环球网· 2025-07-03 16:25
品牌理念与海外实践 - 公司以"能源至净,生活至美"为核心品牌理念,在新加坡和澳大利亚通过绿色产品与服务深化实践 [1] - 新加坡团队将品牌理念融入当地绿色发展,从太阳能板到节水装置等细节体现环保决心 [3][5] - 澳大利亚团队通过润滑油产品在矿业、运输等领域推动节能减排,品牌知名度实现从零到有的突破 [6][8] 新加坡市场发展 - 新加坡大士工厂严格把控润滑油生产全流程,确保产品高性能与环保特性,支持能源高效利用与清洁排放 [5] - 当地绿色转型渗透至居民生活各环节,如组屋太阳能板、社区绿化等,与公司理念高度契合 [5] 澳大利亚市场拓展 - 公司扎根澳大利亚16年,通过技术研讨会和案例证明润滑油可提升矿卡传动效率并延长换油周期,减少废油产生 [8][9] - 西澳铁矿案例中,公司解决客户油品混加导致的设备问题,避免生产延误,并建立七行业选油系统支持科学用油 [9] - 2023年珀斯运营中心实现零碳排放,成为当地唯一具备废水废油循环处理能力的润滑油供应商 [11] 产品与技术创新 - 可降解润滑脂和生物可降解液压油已应用于矿业驳船和挖掘机,直接助力客户减排 [11] - 润滑油产品通过延长换油周期和提升设备效率,兑现当地环保政策要求 [8][9] 全球化战略成果 - 海外团队以技术穿透市场壁垒,同时以可持续价值观获得客户信任,多家矿业公司将公司列入核心供应商清单 [9][11] - 品牌理念转化为客户实际减排数据和社区奖项,形成商业与社会价值双赢 [11][12]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03日(周四)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今日收盘行情一览:证券、消费电子、家电等板块收高,石油、煤炭等板块收低,银行、保险等板块涨跌不一
快讯· 2025-07-03 15:05
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行情 板块表现 - 证券、消费电子、家电等板块收高 [1] - 石油、煤炭等板块收低 [1] - 银行、保险等板块涨跌不一 [1] 保险行业 - 中国太保:收盘价55.80,涨幅+0.08%,市值3825.38亿,成交额5.06亿 [3] - 中国平安:收盘价37.15,跌幅-0.02%,市值3573.96亿,成交额18.17亿 [3] - 中国人保:收盘价8.65,跌幅-0.46%,市值10161.31亿,成交额6.14亿 [3] 白酒行业 - 贵州茅台:收盘价1415.60,涨幅+0.43%,市值17782.74亿,成交额34.57亿 [3] - 五粮液:收盘价175.62,涨幅0.00%,市值2142.50亿,成交额10.02亿 [3] - 山西汾酒:收盘价119.62,涨幅+0.37%,市值4643.18亿,成交额14.64亿 [3] 半导体行业 - 北方华创:收盘价135.36,涨幅+1.60%,市值2368.09亿,成交额13.25亿 [3] - 寒武纪-U:收盘价547.30,涨幅+0.40%,市值2289.63亿,成交额21.74亿 [3] - 海光信息:收盘价328.17,跌幅-0.15%,市值3146.22亿,成交额12.38亿 [3] 汽车整车与铁路公路 - 比亚迪:收盘价334.56,涨幅+1.18%,市值18382.95亿,成交额41.24亿 [3] - 长城汽车:收盘价21.81,跌幅-0.05%,市值1866.71亿,成交额2.60亿 [3] - 京沪高铁:收盘价5.70,跌幅-0.70%,市值2788.76亿,成交额4.42亿 [3] 石油与航运港口 - 中国石化:收盘价15.50,涨幅+1.57%,市值6862.48亿,成交额6.86亿 [3] - 中国石油:收盘价8.55,跌幅-0.53%,市值15648.29亿,成交额7.06亿 [3] - 中远海控:收盘价5.66,跌幅-0.58%,市值2400.91亿,成交额11.16亿 [3] 煤炭与电池行业 - 陕西煤业:收盘价19.38,跌幅-2.74%,市值1878.89亿,成交额11.65亿 [3] - 宁德时代:收盘价262.59,跌幅-1.32%,市值8026.88亿,成交额7.32亿 [3] - 中国神华:收盘价40.40,涨幅+4.85%,市值11972.29亿,成交额87.47亿 [3] 电力与互联网服务 - 东方财富:收盘价9.37,跌幅-0.53%,市值1927.22亿,成交额28.11亿 [4] - 长江电力:收盘价22.88,涨幅0.00%,市值3615.96亿,成交额4.54亿 [4] - 中国核电:收盘价30.09,涨幅+0.75%,市值7362.49亿,成交额65.67亿 [4] 食品饮料与证券 - 中信证券:收盘价19.28,涨幅+1.43%,市值4100.85亿,成交额9.33亿 [4] - 国泰君安:收盘价27.67,涨幅+0.42%,市值3399.01亿,成交额20.00亿 [4] - 海天味业:收盘价38.92,涨幅+0.05%,市值2272.78亿,成交额3.18亿 [4] 消费电子与化学制药 - 工业富联:收盘价35.77,涨幅+0.42%,市值3482.54亿,成交额78.12亿 [4] - 立讯精密:收盘价23.28,涨幅+10.02%,市值4623.28亿,成交额67.75亿 [4] - 恒瑞医药:收盘价52.47,涨幅+5.45%,市值2593.82亿,成交额15.37亿 [4] 家电与农牧饲渔 - 格力电器:收盘价25.75,涨幅+0.26%,市值2606.33亿,成交额10.09亿 [4] - 海尔智家:收盘价46.53,涨幅+0.66%,市值2369.75亿,成交额9.77亿 [4] - 牧原股份:收盘价43.38,涨幅+1.90%,市值2416.10亿,成交额17.68亿 [4] 物流与医疗器械 - 迈瑞医疗:收盘价47.45,跌幅-1.70%,市值2369.03亿,成交额12.42亿 [4] - 万华化学:收盘价220.20,涨幅+0.65%,市值2669.80亿,成交额16.95亿 [4] - 顺丰控股:收盘价54.56,跌幅-2.13%,市值1713.05亿,成交额14.39亿 [4] 通信服务与有色金属 - 中国联通:收盘价5.33,涨幅0.00%,市值1666.39亿,成交额6.70亿 [4] - 中国建筑:收盘价5.88,涨幅+0.59%,市值2429.64亿,成交额9.31亿 [4] - 紫金矿业:收盘价20.29,涨幅+0.86%,市值5392.59亿,成交额27.85亿 [4]
★国资基金力挺科技创新 长期耐心资本汇聚成势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央企基金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 中国国新设立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和国新创投基金,总规模600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超300个,金额超120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近80% [1] - 中国国新投资覆盖9个战新产业,包括现代产业链"链长"项目17个(金额超40亿元)、原创技术策源地项目51个(金额超180亿元)、细分领域头部企业项目177个(金额超510亿元) [1] - 中国诚通联合中国石化等设立诚通科创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重点布局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 [2] - 中国石化设立首期50亿元氢能产业链创业投资基金,专注氢能"制储运用研"全产业链投资 [2] 地方国资基金加速构建创新生态 - 中国太保发布总规模500亿元战新并购基金与私募基金,首期100亿元聚焦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3]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第二批子基金总规模241.5亿元,拟投资41.5亿元,放大倍数5.82倍 [3] - 深圳成立人工智能终端产业私募股权基金,由深圳市引导基金与荣耀等共同出资 [3] - 广汽集团在重庆设立1.1亿元智联私募基金,并在苏州新设广祺智行产投基金 [3] 容错机制推动长期资本投入 - 广州开发区科技母基金允许种子/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100%亏损,按投资生命周期考核 [4] - 深圳南山区设立5亿元战略直投种子/天使基金,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4] - 国务院国资委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出台政策推动央企创投基金高质量发展 [4]
纯苯专题:纯苯下游格局
华泰期货· 2025-07-03 09: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是华泰期货纯苯上市专题系列之四,对纯苯下游格局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和纵向自身分析,横向分析包括五大下游品种对纯苯的需求占比、按外采纯苯占比加权后的需求占比、投产周期以及纯苯消费分地区占比等,纵向分析则针对苯乙烯、己内酰胺、苯酚、苯胺、己二酸五个品种的装置进行研究,涉及自有纯苯及外采纯苯比例、装置特点、地区分布、企业集团集中度等内容 [1][2] 各部分总结 纯苯下游格局横向分析 五大下游品种对纯苯的需求占比及基础介绍 - 2024 年按产量推算,苯乙烯、己内酰胺、酚酮、苯胺、己二酸对纯苯需求占比分别为 42%、21%、17%、12%、7%,其他需求占 1% [9][10] - 苯乙烯是纯苯第一大下游,生产工艺主要为乙苯脱氢法(占 74%)和 PO/SM 联产法(占 21%),主要下游为 PS、EPS、ABS、UPR 等 [11] - 己内酰胺是第二大下游,生产工艺主要为 HAO 法(占 83%)和 HPO 法(占 17%),主要用于生产 PA6,PA6 主要用于生产锦纶 [15] - 苯酚(酚酮)是第三大下游,生产工艺均为异丙苯法,苯酚和丙酮共同生产双酚 A,双酚 A 主要下游为聚碳酸酯 PC 和环氧树脂 [22] - 苯胺占纯苯需求 12%,生产工艺均为硝基苯催化加氢法,主要用于生产 MDI [23] - 己二酸占纯苯需求 7%,生产工艺主要为环己烯法(占比 81%)及环己烷法(占比 19%),下游增长较快的为 PA66 [33] 五大下游品种对纯苯的需求占比(按外采纯苯占比加权) - 剔除自有纯苯一体化产能后,按外购纯苯比例加权,己内酰胺占比 28%排第一,苯乙烯占 25%排第二,酚酮降至 15%,苯胺、己二酸分别提升到 19%、12% [38] - 苯乙烯一体化自有纯苯比例更高,外采纯苯装置产能占比 34%;苯酚外采纯苯装置产能占 51%;CPL 外采纯苯产能装置占比 76%;苯胺、己二酸外采纯苯产能装置高达 94%及 95% [37] 五大下游品种的投产周期 - 苯乙烯 2020 - 2023 年高速投产,2024 - 2025 年放缓;CPL 2023 - 2024 年投放,2024 年开始亏损,2025 年增速放缓至 10%;苯酚 2020 - 2024 年平均投产增速 23%,2025 年放缓至 13%;苯胺产能投放间断式,2025 年增速 8%;己二酸 2023 年大幅投产,2025 年无投产计划 [42] - 从纵向看,苯乙烯投产潮暂过;苯酚及己内酰胺仍处投产周期但增速放缓;苯胺正常投产;己二酸亏损后投产延后。从 2025 年新增投产对纯苯新增需求量看,主要是苯乙烯,然后是苯酚、CPL,最后是苯胺 [43] 纯苯的消费分地区占比,各地区的 5 大下游需求占比 - 纯苯主要消费地是华东,为主要交易市场,其余地区占比偏小 [45] - 华东地区(江浙)第一大下游为苯乙烯占 58%,第二为苯酚占 23%,CPL 占比小;山东地区第一大下游是苯乙烯占 36%,第二大下游为 CPL 占 22%,下游分布相对平均 [47] - 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主要集中在苯乙烯和 CPL 下游需求,苯乙烯占绝对大份额,CPL 占第二份额 [49] 纯苯下游格局纵向分析 苯乙烯装置分析 - 自有纯苯装置占比 66%,主要是三桶油和大炼化企业;外购纯苯装置以民营炼厂为主,分布在山东及江浙 [50] - 装置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山东、东北;剔除自有纯苯装置后,外购纯苯装置主要集中在华东及山东 [54] - 装置分集团占比前四集团产能约占 49%,中石化占 24%排第一,浙石化占 11%,中海油占 8%,中石油占 6% [55] 己内酰胺 CPL 装置分析 - 自有纯苯装置占比仅 24%,主要为中石化企业及合资企业;除中石化相关企业外,基本为外购纯苯装置 [57] - 装置主要分布在华中、山东、华南;企业集中度不高,中石化占 21%,其余各占 5% - 10% [59] - 装置自带下游 PA6 装置占比约 44%,自带下游 PA6 再自带更下游锦纶的占比仅 21%,代表性企业有福建永荣及福建申远 [59] 苯酚装置分析 - 自有纯苯装置占比 49%,主要为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企业以及民营大炼化企业;外购纯苯企业分布在华东、山东、华南 [62] - 69%的苯酚装置带下游双酚 A 装置,其中 35%为自有双酚 A 且自有 PC 装置,下游一体化程度较高 [62] - 装置大部分集中在华东、其次是山东、华南;企业集中度不高,浙石化和中石化各占 12%,产业仍处投产扩张期 [68] 苯胺装置分析 - 自有纯苯装置占比仅 6%,仅有中石化南京化工,其余绝大部分外采纯苯 [69] - 装置绝大部分集中在华东及山东;头部企业突出,万华占总产能 48%,行业集中度较高 [71] 己二酸装置分析 - 自有纯苯装置占比仅 5%,仅中石油产能,其余绝大部分外采纯苯 [73] - 装置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及山东;头部企业突出,华峰占总产能 34%,自 2023 年大幅投产后处于过剩亏损格局 [77]
中国石化四川首座自建加氢站投营!
搜狐财经· 2025-07-03 07:59
公司动态 - 四川石油成都天府机场服务区加氢站首笔氢能业务加注成功,标志着四川石油首座自建加氢站正式对外运营 [1] - 该加氢站配备2台双枪加氢机,日加氢能力500公斤,每天可为31辆氢能源公交车或19辆物流车提供加氢服务 [5] - 中国石化四川石油通过自建、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营的加氢站已达6座,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5] - 中国石化已建成140余座加氢站,成为全球最大加氢站运营企业 [8] 技术应用 - 氢能卡车加注时间不到10分钟,满注后可零碳行驶600公里左右 [3] - 加氢站除加氢功能外还配备休息区、维修工具、小药箱、微波炉等免费便民设备设施 [5] 行业布局 - 四川已实现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并在技术、产品、推广应用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6] - 中国石化以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为使命,依托加能站网络优势推动"氢走廊"建设 [8] - 四川石油构建覆盖全川的经营版图,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四个方面协同发展 [8] 政策环境 - 国家《能源法》明确提出积极有序推进氢能开发利用,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10] - 2024年氢能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首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0] - 2025年8月将在广州举办第三届世界氢能产业博览会等系列活动,促进产业交流合作 [10]
您的即时外卖从加能站发出 湖北首家“易捷速购”开业
搜狐财经· 2025-07-02 20:02
中国石化湖北地区新业务布局 - 公司在湖北襄阳振华路加能站开设首家"易捷速购"店 面积达260平方米 仓储式门店提供6000余种商品 涵盖米面粮油 零食饮料 日用百货 襄阳地域特产等品类 [1] - "易捷速购"采用即时零售模式 消费者通过平台下单后门店快速分拣 由外卖骑手配送 开业当天订单量突破200单 其中90%为3公里内订单 [1] - 门店推出开业促销活动 部分商品价格低至1分钱 购物满9.9元即可享受配送服务 [1] 多元化服务扩展 - 公司在襄阳同步上线两座综合汽服店 提供车辆保养 洗车 汽车美容等全链条服务 [3] - 13座加能站内开设"易捷咖啡"店 为等候的车主提供咖啡服务 [3] - 公司推出"车生态"战略 为消费者提供"洗 养 修 护 保"一站式汽车服务 [4] 战略发展规划 - 公司实施"家生活"服务战略 开展即时零售业务 探索餐饮 咖啡 洗衣 家政保洁等差异化服务 [4] - 以"易捷速购"为载体 加快构建"30分钟生活服务圈" 计划年内将新服务业态覆盖更多地市 [4] - 新战略旨在满足消费者"便利性+即时性"的购物需求 [4]
中石化申请分子筛酸度测量方法及装置专利,实现对分子筛样品酸度的精确测量
搜狐财经· 2025-07-02 19:20
专利申请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联合申请名为"分子筛酸度测量方法及装置"的专利,公开号CN120232886A,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 [1] - 专利摘要显示该方法通过吸附测试气体、升温脱附及光学强度数据获取分子筛样品的脱附峰,以脱附温度表征酸强度 [1] 公司背景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00年,位于北京市,主营业务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 - 注册资本1217.39689893亿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26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5000次,拥有商标45条、专利5000条、行政许可40个 [1]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成立于1994年,位于南京市,主营业务为批发业 [2] - 注册资本8000万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461次,拥有专利1649条、行政许可28个 [2]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成立于1985年,位于南京市,主营业务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 - 注册资本24.02149亿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1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5000次,拥有商标17条、专利569条、行政许可5701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