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600745)

搜索文档
闻泰科技(600745)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9 18: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53.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5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37.36%[20] - 基本每股收益0.38元/股,同比增长245.45%[21] - 扣除非经常性净利润3.35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2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0] - 利润总额7.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12%[20] - 公司整体营业收入253.41亿元,同比下降24.56%,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上升237.36%[43] - 公司营业收入为253.41亿元,同比下降24.56%[8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成本为218.56亿元,同比下降28.13%[8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28%[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22]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61亿元,同比增长61.28%[82] 盈利能力指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7%,较去年同期增加1.00个百分点[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0.34%增长至0.97%,增加1.31个百分点[22]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0,866,711.29元[24]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9,396,817.81元[24]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128,449,935.62元[24] 半导体业务表现 - 公司半导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8.25亿元,同比增长11.23%,净利润12.61亿元,同比增长17.05%[44] - 公司中国区半导体收入同比增长超20%,第二季度环比增长逾14%[44] - 欧洲区半导体收入第二季度同比增长高个位数,环比增长超10%[44] - 半导体业务研发投入为16亿元人民币[54] - 2025年上半年晶体管产品占收入比重46.00%其中保护类器件占比14.64%[54] - 2025年上半年MOSFET功率管占收入比重36.37%[54] - 2025年上半年模拟与逻辑IC占收入比重17.63%[54] - 新一代MOS产品将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量产交付[56] - 1200V车规级SiC MOSFET将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出货[59] - 投资2亿美元研发下一代宽禁带半导体产品[61] - 首条高压D-Mode GaN晶体管和SiC二极管生产线已于2024年6月投入运行[61] - 临港晶圆厂已于2024年底导入车规晶圆量产[61] - 推出12款采用铜夹片封装CFP15B的双极性晶体管[55] - 氮化镓场效应晶体管(GaN FET)产品线覆盖消费电子快充、数据中心及电动交通领域,具体应用包括48V-POL转换器和400V LLC谐振转换器[62] - 碳化硅场效应晶体管(SiC FET)重点布局光伏逆变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及不间断电源(UPS)市场[62] -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s)主要应用于车载充电器、工业电机驱动(含机器人及电梯)及光伏逆变器领域[62] - 肖特基二极管产品线涵盖高压直流-直流转换器、服务器电信电源及电池充电基础设施应用[62] - 双极性晶体管在汽车照明系统(含内外饰灯)和工业照明领域实现LED技术落地[62] - TVS保护器件覆盖汽车总线保护(如CAN/FlexRay接口)、5G通信及雷电接口等高速数据线路防护[63] - 负载开关产品应用于48V DC/DC转换系统,具备低RDSon特性,支持动力转向和电池管理场景[63] - MOSFET产品聚焦同步整流应用,关键参数包括Qg(栅极电荷)和Qrr(反向恢复电荷)优化[63] - 模拟逻辑IC覆盖传感器接口、ADAS系统及12V RF应用,服务于汽车仪表盘和车身控制模块[63] - 热插拔与功率切换解决方案应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及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高速数据多路传输场景[63] - 半导体业务来自汽车领域的收入占比从2021年44%升至2022年50%,2025年上半年达59.86%[71] - 所有晶圆厂通过车规级认证,半导体业务90%产品符合车规级标准[71] - 公司半导体业务以传统产品线提供稳定现金流,支撑中高压MOSFET/IGBT/GaN/SiC等研发[70] - 公司半导体业务在全球拥有超过25,000个客户,其中主要客户包括130多家蓝筹公司[77] - 公司MOSFET产品在AI服务器中的价值量是传统云计算服务器中价值量的5~10倍[80] 产品集成业务表现 - 产品集成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174.85亿元,净亏损6.85亿元(含可转债财务费用2.22亿元)[64] - 公司产品集成业务收入为174.85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9.00%[84] 业务剥离与资产重组 - 2025年1月23日签署协议转让三家子公司100%股权给立讯通讯[67] - 2025年3月20日签署协议以现金交易方式转让多家子公司股权及业务资产包[68] - 产品集成业务资产剥离涉及过渡期损益专项审计,非A业务损益自2025年1月1日起由交易对方承担[64] - 印度闻泰业务资产包已完成资产转移,部分权属变更手续尚在办理中[69] - 公司正在剥离产品集成业务,聚焦半导体业务,主营业务结构将发生变化[104] - 公司拟向立讯精密出售产品集成业务相关资产,2025年1月签署股权转让协议[100][101] 各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区域收入占比48.17%[47] - 公司境外资产为567.16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85.90%[88] 各应用领域收入表现 - 消费领域收入同比增长逾50%[45] - 计算设备收入同比增长超25%[45] - 工业及能源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6%[45] - 中国区汽车客户收入同比增长接近40%[45] - 移动及可穿戴业务同比增长约10%[45] - 汽车领域收入占比59.86%[47] - AI服务器相关出货量同比增长30%~40%[51] 主要子公司财务表现 - 安世半导体(Nexperia Holding B.V.)总资产257.09亿元人民币,净资产173.89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78.2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2.61亿元人民币[103] - Wingtech Group (HongKong) Limited总资产96.10亿元人民币,净资产8.36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224.5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49亿元人民币[103] - 闻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营业收入92.25亿元人民币,净亏损1.74亿元人民币[103] -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7.24亿元人民币,净亏损8.16亿元人民币[103] - 闻泰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营业收入55.56亿元人民币,净亏损2.54亿元人民币[103] - 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营业收入71.54亿元人民币,净亏损1.60亿元人民币[104] 行业趋势与市场规模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30] - WSTS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7,280亿美元,同比增长15.4%[30]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877.6万辆,同比增长29%[3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市场渗透率达44.3%[31] - 2025年上半年欧洲纯电动车销量达119.03万辆,同比增长24.9%,市场份额占17.5%[33] - 北美四大云厂商2025年第二季度资本开支达950.6亿美元,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31%[35] - 全球AI电源市场2025年预计超过400亿元,2028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35]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5.515亿台,同比增加970万台[37] - 2025年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4940万台,同比增长10%,中国市场增长20%[37]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家电零售额4537亿元,同比增长9.2%[37] - 全球光伏2025年新增装机预测上调至570-630GW[36]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992万台,渗透率21.4%[50] - 单颗激光雷达中功率器件使用数量接近200颗[49] 金融资产与套期保值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账面价值为24.09亿元人民币,期初为17.63亿元人民币[96] - 衍生金融资产期末账面价值为3204.74万元人民币,期初为326.32万元人民币[9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8456.68万元人民币,期初为7673.13万元人民币[96]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账面价值为4.99亿元人民币,期初为4.93亿元人民币[9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期末价值为30.26亿元人民币,期初为23.37亿元人民币[96] - 翱捷科技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2379.36万元人民币,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735.69万元人民币[97] - 现金流量套期远期合约期末账面价值为3090.36万元人民币,收益率641.99万元人民币[98] - 资产负债表套期远期合约期末账面价值为43.47万元人民币,收益率0.43万元人民币[98] - 套期保值衍生品交易报告期实际收益为7296.35万元人民币[98]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660.2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1.94%[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46.4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微增0.80%[20] - 公司货币资金为15.07亿元,同比下降80.76%[85] - 公司应收账款为25.76亿元,同比下降76.87%[85] - 公司存货为45.57亿元,同比下降47.27%[85] 公司承诺与合规 - 公司承诺2050年前实现范围1及范围2碳中和,半导体业务板块不晚于2035年达成目标[65] - 所有重大资产重组相关承诺均得到严格履行[125][126]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多项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承诺持续有效[125] - 2020年资产重组相关承诺均按计划履行[126] - 重大资产重组相关承诺履行期限至2025年5月[127][128][129] - 共计286项承诺中已披露41项涉及信息真实性承诺[127] - 共计286项承诺中已披露42项涉及合法合规及诚信承诺[128] - 共计286项承诺中已披露43项涉及独立性及内幕交易承诺[129] -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承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127] - 标的公司昆明闻讯及香港闻泰单独出具合法合规承诺函[128] - 上市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存在内幕交易行为[129] - 所有披露承诺均处于正常履行状态且不适用豁免条件[127][128][129] - 承诺函类型覆盖信息真实性/合法合规/独立性/资产权属四大类别[127][128][129] - 交易对方及其董事团队同步出具信息真实性与合法合规承诺[128] - 张学政先生2016年12月受让苏州中茵集团持有的3700万股公司股份[131][132] - 承诺方保证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在人员、资产、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保持独立[132] - 承诺不以任何形式参与与上市公司业务相同或相似的业务[131] - 承诺避免和减少关联企业与公司的关联交易[132] - 关联交易定价执行政府定价或市场公允价格[134] - 承诺不通过关联交易取得不正当利益或使公司承担不正当义务[134] - 承诺不动用公司资产从事与履行职责无关的投资、消费活动[136] - 承诺公司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136] - 承诺若违反填补回报承诺将依法承担补偿责任[136] - 2025年5月涉及多项承诺函包括避免同业竞争、规范关联交易等[130][131] - 一致行动人承诺所获股份锁定期为12个月,若资产持有不足12个月则锁定期延长至36个月[137][140][143] - 承诺避免与上市公司发生关联交易,无法避免时将遵循市场化原则并履行合法程序[138][141] - 承诺目前未从事与上市公司构成竞争的业务,未来将采取措施避免同业竞争[139][142] - 若因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调查,在结论明确前不转让任何股份[137][140][143] - 通过配股、送红股等方式增持的股份同样适用锁定期安排[137][140][143] - 承诺杜绝一切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或资产的行为[138][141] - 上市公司对商业机会拥有优先权利,若产生竞争将停止业务或转让给第三方[139][142] - 锁定期承诺将根据证券监管机构最新意见进行调整[137][140][143] - 违反承诺时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及赔偿损失[138][139][141][142] - 锁定期届满后股份转让将按证监会和交易所相关规定执行[137][140][143] - 股份锁定期承诺:认购资产权益满12个月则所获股份12个月内不转让,不足12个月则36个月内不转让[146] - 关联交易承诺:遵循市场化公平原则,依法签订协议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45][147][150] - 避免同业竞争承诺:不从事与上市公司构成竞争的业务,现有竞争业务将停止经营或转让[148][149] - 资金占用禁止承诺:杜绝一切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及资产的行为[145][147] - 关联交易定价机制:执行政府定价或市场公允价格,无可参考价格时按成本加合理利润确定[150] - 股份锁定扩展条款:锁定期内因配股/送红股/转增股本获得的股份同样遵守锁定安排[146] - 填补回报措施承诺:不无偿输送利益,职务消费约束,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152] - 法律责任承诺:违反关联交易/同业竞争承诺将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及经济损失赔偿[145][147][149] - 监管合规调整承诺:若锁定期承诺与监管意见不符,将根据证券监管机构要求调整[146] - 信息披露承诺:关联交易及重大事项将按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45][147][150] - 拉萨闻天下承诺不干预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不侵占利益[153] - 实际控制人张学政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不侵占利益[153] - 董事及高管承诺约束职务消费不动用公司资产从事无关活动[154] - 公司承诺36个月内不新增对类金融业务的资金投入[155] - 公司承诺6个月内完成转让或注销深圳市兴实商业保理有限公司[155] - 拉萨闻天下承诺12英寸晶圆项目满足条件后2年内转让给闻泰科技[156] - 项目转让条件包括年扣非净利润为正且12英寸晶圆片产量达规划产量60%[157] - 承诺人保证项目股权转让遵循公平原则不损害股东权益[157] - 交易相关信息保证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158][159] - 如涉嫌信息披露违法承诺人股份将被锁定用于投资者赔偿[159] - 公司保证交易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160][161][162][163][164][165] - 公司承诺提供资料均为真实准确完整的原始书面资料或副本[160][161][162][164][165] - 公司确认所有文件签名印章真实且经有效签署[160][162][164][165] - 公司保证已履行法定披露义务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160][161][163][164][165] - 公司承诺及时披露交易信息保证内容真实准确完整[160][161][163][164][165] - 公司承担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法律责任[160][161][163][164][165] - 如涉嫌虚假记载被立案调查期间将暂停转让股份[160][161][163] - 收到立案通知后两个交易日内提交暂停转让申请[160][161][163] - 调查发现违法违规时锁定股份用于投资者赔偿[160][161][163] - 公司授权董事会或机构直接锁定相关股份[160][161][163] - 公司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所提供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并承担法律责任[167] - 公司最近三年无重大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记录[168] - 公司不存在金额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重大未决诉讼或仲裁[168] - 公司最近三年无未按期偿还大额债务或未履行承诺情形[170]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记录[171] - 公司具备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主体资格[174] - 公司及子公司最近三年无重大行政处罚记录[174] - 公司不存在尚未了结或可预见的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诉讼或仲裁案件[176] - 公司最近三年不存在因违法违规受到行政处罚、刑事处罚或证券监管处罚的情形[175][176][177] - 公司最近十二个月内未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175][176][177] - 公司最近三年不存在未按期偿还大额债务或违规对外担保的情形[175][176][177] - 公司及董事、监事、高管最近五年未涉及与经济纠纷有关的重大民事诉讼或仲裁[178] - 公司保证不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或资产[180][181] - 标的资产权属清晰且无抵押、质押等权利限制[182] - 公司不存在因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或行政处罚的情形[183] - 标的资产过户不存在法律障碍[182] - 公司承诺标的资产无出资不实或抽逃出资行为[182] - 公司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控制的机构确认无内幕信息泄露及内幕交易情形[184] - 公司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控制的机构确认无因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或行政处罚情形[184] -
行业ETF风向标丨多只CPO概念股创新高,通信ETF半日成交超1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8 13:45
通信设备行业ETF表现 - 通信ETF(515880)半日涨幅达4.49%,成交金额11.65亿元,规模30.42亿份,追踪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 [1][3] - 通信设备ETF(159583)半日涨幅4.47%,成交金额1.39亿元,规模2.37亿份,追踪中证通信设备主题指数 [2][5] - 通信ETF广发(159507)半日涨幅3.84%,规模0.5亿份,追踪国证通信指数;通信ETF(159695)涨幅3.98%,规模0.94亿份,追踪同一指数 [2][7] 指数成分与权重结构 - 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前三大权重股为新易盛(18.47%)、中际旭创(17.45%)、工业富联(10.96%),覆盖通信服务与信息技术行业 [4] - 中证通信设备主题指数前三大权重股为新易盛(20.53%)、中际旭创(19.39%)、中兴通讯(9.54%),聚焦通信设备制造与技术服务业 [6] - 国证通信指数覆盖沪深北交易所通信产业上市公司,反映行业证券价格变动趋势 [7] 行业投资逻辑与应用场景 - 工业5G终端设备在"5G+工业互联网"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支持数据采集、远程控制、视频监控及移动巡检功能 [3] - 通信设备行业通过5G网络实现高速、低时延数据传输,连接工厂现场设备与平台系统 [3]
苹果新品发布在即 机构密集调研产业链公司
证券时报· 2025-08-28 01:42
苹果新品发布会计划 - 苹果将于美东时间9月9日下午1点(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举行发布会 主题为Awe dropping(中文主题为前方超燃)[1] - 预计推出iPhone 17系列 包括标准版 Pro版 Pro Max版及Air版共四款机型 Air版取代iPhone 16 Plus 机身厚度约5.5毫米[1] - 苹果启动三年重塑iPhone计划 包括连续推出iPhone Air 首款可折叠iPhone(2026年推出 无SIM卡设计 Touch ID解锁 测试机有黑白两色)及20周年纪念版iPhone[1] 折叠屏手机行业影响 - 苹果推出折叠手机将极大改变行业格局 公司正攻克屏幕折痕 铰链耐用性和电池续航等技术难题[1] - 市场机构认为苹果入场将为折叠屏品类正名 激发超越安卓阵营的新一轮需求爆发[1] 苹果产业链概念股表现 - A股苹果产业链概念股共90多只 主要集中在电子 机械设备等行业 年内平均涨幅超40% 远超上证指数涨幅[2] - 隆扬电子 汇成真空 杰普特 强瑞技术等9只个股年内股价翻番[2] 概念股上半年业绩 - 截至8月27日 28只概念股净利润同比增长 26只同比下降 5只减亏 1只扭亏为盈 报喜比例超五成[4] - 5只概念股上半年净利润增幅超100% 金田股份归母净利润3.73亿元 同比增长203.86% 与苹果签署低碳再生材料供应协议[4] 机构调研与外资持仓 - 7月以来31只概念股获机构调研 水晶光电(224家)奥普特(196家)工业富联 闻泰科技调研机构均超100家[4] - 水晶光电越南基地二期于8月投产 生产滤片产品及非手机小尺寸盖板产品 预计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贡献业绩[4] - 奥普特受益工业AI技术在消费电子制造规模化落地 下游视觉检测需求显著提升[5] - 截至6月30日 8只概念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出现QFII 信维通信(QFII持股市值3.91亿元)大族激光(1.7亿元)科森科技(0.56亿元)[5] - 信维通信获2家QFII重仓 同时被社保基金 公募基金 陆股通重仓 是北美大客户天线 精密结构件 无线充电等产品核心供应商[5]
【最全】2025年功率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搜狐财经· 2025-08-27 23:04
行业生态与公司布局 - 中国功率半导体产业已形成完整生态链,头部企业各具特色,覆盖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测的全产业链体系 [1] - 新洁能、斯达半导专注IGBT模块,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优势;捷捷微电、苏州固锝深耕二极管和晶闸管等传统器件;华润微、士兰微作为IDM龙头实现全产业链覆盖;闻泰科技通过安世半导体布局车规级产品;扬杰科技在分立器件领域保持领先 [1] - 东微半导、宏微科技聚焦高端MOSFET和IGBT研发;派瑞股份专精特高压器件;振华科技、华微电子在军工和工业领域具有优势;银河微电、芯导科技、锴威特专注细分市场的小型化器件 [1][2][4] 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 - 行业毛利率集中在10%-45%,整体盈利能力较好,营收规模多处于0-30亿元区间 [5] - 闻泰科技2025年一季度营收达131亿元,但同比增速下降,毛利率为14.0% [5][6] - 派瑞股份毛利率高达58.4%,为行业最高,体现其成本控制和效率领先优势 [5][6] - 其他企业营收表现:华润微23.5亿元(毛利率25.3%)、士兰微30.0亿元(毛利率21.3%)、斯达半导9.2亿元(毛利率30.4%)、扬杰科技15.8亿元(毛利率34.6%) [6][7] 区域市场布局 - 国内销售占绝对主导,多数公司内销比例超70%,仅闻泰科技实现全球化均衡布局(国内占比28%) [8][10] - 华东华南为核心集群区,聚集新能源车(斯达半导、士兰微)、光伏(新洁能、宏微科技)及消费电子(苏州固锝、扬杰科技)产业链企业 [8][10] - 华北华中聚焦工业与电力应用:派瑞股份服务国家电网华北项目,台基股份深耕华中华北工业电机市场 [8][10] - 西南东北依托本土基地:振华科技军工IGBT立足西南,华微电子以吉林基地覆盖家电工控客户 [8][10] 业务专注度与规模 - 捷捷微电、派瑞股份、芯导科技等9家公司功率半导体业务占比超95%,其中芯导科技达100%,体现高度专业化 [12][14] - 闻泰科技功率半导体业务营收规模达276.1亿元(占比37.52%),居行业前列;振华科技功率半导体收入51.8亿元(占比99.18%) [12][14] - 苏州固锝(占比17.52%)和银河微电(占比50.57%)呈现多元化经营特征 [12][14] 盈利能力与ROE分化 - 扬杰科技、新洁能、捷捷微电ROE超11%,反映轻资产设计模式与高毛利产品优势 [11] - 斯达半导、振华科技等中游企业ROE为6%-8%,体现稳定制造能力 [11] - 华润微、士兰微因12英寸线巨额投资拉低ROE至不足4%;闻泰科技、锴威特ROE为负值,主因业务转型投入与研发摊销 [11] - 宏微科技ROE为-1.3%,反映车规IGBT产能爬坡压力;锴威特ROE为-10.08%,凸显中小设计公司市场开拓风险 [11] 未来发展规划 - 头部企业加速车规级IGBT模块扩产(斯达半导、士兰微),同步发力光伏储能市场(宏微科技、新洁能) [16][17] - 技术升级重点包括12英寸线及SiC产能(华润微、扬杰科技)、超级结MOSFET(东微半导)及第三代半导体布局(闻泰科技) [16][17] - 全球化竞争加剧:闻泰科技、斯达半导拓展欧美车企供应链;芯导科技、苏州固锝推进东南亚制造本地化 [16][17] - 中小企业强化细分领域优势:派瑞股份绑定特高压电网,锴威特深耕智能功率IC集成,振华科技巩固军工高可靠需求 [16][17]
“人工智能+”行动方案印发,通信ETF(159695)午后涨近4%,仕佳光子领涨成分股
新浪财经· 2025-08-27 13:40
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国证通信指数截至2025年8月27日13:13强势上涨4.49% [1] - 成分股仕佳光子上涨19.72%,长芯博创上涨14.33%,德科立上涨12.68%,新易盛上涨12.49% [1][7] - 通信ETF(159695)当日上涨3.97%,近1周累计上涨9.69%,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通信ETF市场表现 - 通信ETF盘中换手率12.54%,成交额2063.15万元,近1周日均成交2524.67万元 [3] - 基金规模达1.60亿元创近1年新高,份额8981.21万份创近1月新高,均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5个交易日内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1405.58万元,最新净流入178.94万元 [3] - 近1年净值上涨92.52%,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8.53% [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4.48%,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31.4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39% [3] 行业政策与前景 - 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构建智能网络和算力基础设施,推动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3] - 2025年被视为通信行业"黄金机遇期",AI技术深度融合催生新应用场景 [4] - 量子通信安全性与高效性优势显著,低空经济兴起带动低空通信网络建设需求 [5] 重点公司业绩与权重 - 新易盛半年度营业收入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 [4] - 国证通信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1.8%,包括中际旭创(权重9.34%)、中国电信(8.56%)、新易盛(8.25%)等 [5][7] - 前十大权重股中中际旭创涨6.82%,天孚通信涨6.76%,传音控股涨5.33% [7]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通信ETF联接基金(019072)布局AI变革下的光通信投资机遇 [7]
闻泰科技(600745)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93.0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5 19:0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42.0元,单日上涨3.52% [1] - 换手率5.43%,成交量67.57万手,成交金额28.1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93.04万元,占成交额0.42%,其中超大单净流入8185.76万元(占比2.91%),大单净流出9378.80万元(占比3.33%)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790.84万元,占成交额0.28%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1983.89万元,占成交额0.7%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30.99亿元,同比下降19.38% [1] - 归属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82.29%,扣非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7.91% [1] - 流动比率1.207,速动比率0.918,资产负债率50.48% [1] 企业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3年,位于黄石市,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124493.7731万人民币,实缴资本58003.7798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杨沐 [1] 投资与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企业39家,参与招投标项目17次 [2] - 拥有行政许可3个 [2]
杨沐任闻泰科技董事长
中国能源网· 2025-08-25 15:21
公司高管变动 - 张秋红卸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 由杨沐接任 [1][1] - 多位高管发生变更 包括职工代表董事兼副总裁董波涛 董事谢国声 董事会秘书高雨 [1][1] - 变更原因为工作变动 相关辞任报告于7月15日通过公告形式发布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3年1月 注册资本约12.45亿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涵盖智能机器人研发 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 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及应用软件开发 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等 [1] - 股东包括闻天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国联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旗下集成电路投资中心 合肥芯屏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 [1]
闻泰科技换帅完成工商变更
新浪财经· 2025-08-25 14:56
公司治理变更 - 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由张秋红变更为杨沐 [1] - 多位高管发生变更 [1] - 公司成立于1993年1月 注册资本约12.45亿人民币 [1] 股权结构 - 主要股东包括闻天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国联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无锡国联集成电路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合肥芯屏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 [1] 业务范围 - 经营范围涵盖智能机器人研发 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 电子专用材料研发 [1] - 涉及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 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 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 [1] - 包括网络设备制造 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 智能车载设备销售等业务 [1]
闻泰科技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杨沐
搜狐财经· 2025-08-24 05:48
公司治理变更 - 法定代表人由张秋红变更为杨沐 [1] - 公司成立于1993年 位于湖北省黄石市 [1] 资本结构 - 注册资本124493.7731万人民币 [1] - 实缴资本58003.7798万人民币 [1] 业务布局 - 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对外投资企业39家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17次 [1] - 拥有行政许可3个 [1]
芯片巨头,壮士断臂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23 10:10
行业战略趋势 - 半导体行业正经历技术迭代与市场变革 新兴领域如5G AI 物联网推动行业增长[2] - 芯片巨头通过战略选择构建护城河 如SK海力士在HBM市场份额超50% ASML掌控EUV光刻技术 台积电突破FinFET工艺[2] - 企业需平衡深耕与舍弃的战略 在复杂环境中优化资源配置[3] 存储芯片战略调整 - 三大存储巨头相继退出DDR4市场 三星2025年4月发出EOL通知 12月10日停止出货[6][7][8] - SK海力士2025年彻底停产DDR4 重心转向HBM与DDR5 HBM产能2025年预计翻倍[9] - 美光未来6-9个月逐步削减DDR4出货 但保留车用 工业及网络通信领域供应[10] - 美光停止移动NAND开发 包括终止UFS5研发计划 因财务表现疲软[11][12] - 三星退出MLC NAND业务 该业务在整体营收中占比不足1%[14][15] - 西部数据2025年2月完成NAND业务分拆 闪存业务营收从2022财年97.5亿美元降至2024财年66.6亿美元[17] 晶圆制造业务优化 - 台积电未来两年逐步退出GaN代工业务 该业务占全球氮化镓代工40%市场份额[21] - 台积电淘汰6英寸晶圆产线 该厂月产能8.3万片 营收占比不足0.5%[22] - 恩智浦未来十年关闭四座8英寸晶圆厂 全力进军12英寸晶圆制造[24][25] - 12英寸晶圆在半导体硅片总出货量中占比约65% 恩智浦参与德累斯顿合资厂(总投资超100亿欧元)和新加坡VSMC合资公司(投资79亿美元)[25][26] 业务剥离与重组 - SK海力士2025年3月关闭CIS部门 该业务2023年营收8.7亿美元 仅占全球市场份额4%[19][20] - 瑞萨电子2025年5月放弃SiC功率半导体制造 因电动汽车市场放缓及中国厂商崛起(合计占超34%市场份额)[27][28] - 索尼考虑分拆半导体业务独立上市 该业务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份额达53%但营业利润率从25%降至10%[29] - 英特尔2024年以44.6亿美元出售FPGA业务51%股份 该业务2024年营收15.4亿美元但亏损6.15亿美元[34] - 英特尔推动Mobileye独立发展 2017年以153亿美元收购[35] - 嘉楠科技2025年6月终止AI芯片业务 该业务2024年收入仅90万美元但占运营支出15%[39][40] - 闻泰科技2025年7月完成境内代工资产剥离 向立讯转让多家公司股权及资产[42][43] 技术研发战略调整 - 特斯拉2025年8月叫停Dojo项目 投入超20亿美元但算力未达预期 Dojo 2.0集群算力15 EFLOPS低于英伟达H100的30 EFLOPS[33] - 思瑞浦2024年10月关闭MCU业务 国内MCU市场有23家上市公司竞争 其MCU业务几乎未实现营收[44] 战略决策驱动因素 - 业务盈利能力不足是首要因素 如英特尔FPGA业务和嘉楠AI芯片业务的亏损[46] - 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难以突围 如闻泰代工业务利润微薄 思瑞浦MCU业务同质化严重[46] - 技术演进推动资源聚焦 如存储巨头转向DDR5/HBM 台积电聚焦先进制程 恩智浦转向12英寸晶圆[46] - 行业加速淘汰低利润业务 向高效和核心竞争力方向发展[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