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闻泰科技(600745)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安世中国发声:荷兰总部相关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张秋明职务身份保持不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3 21:09
公司管理层与治理争议 - 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单方面免去张秋明先生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职务 [3] - 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声明荷兰总部的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张秋明先生职务身份和职权保持不变 [3][5] - 安世中国指责争议源于外国政府及荷兰安世半导体部分人士罔顾契约精神和中国法律,干扰公司正常运营 [3] 公司运营与客户承诺 - 安世半导体中国实体各项生产经营正有序推进,业务运营一切正常,致力于保障客户供应链稳定 [3][4][7] - 公司承诺所有在华生产并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安世一贯的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和品质要求 [4][9] - 安世中国管理层有充分的决心与能力确保业务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维持与合作伙伴的稳固关系 [3][4] 外部监管干预与行业影响 - 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部长令,要求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30个主体冻结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为期一年 [11] - 荷兰当地法院裁决暂停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董事职务,并任命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董事 [11] - 中国商务部表示荷兰政府的措施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并指出美荷曾就“穿透规则”沟通,美方要求更换安世半导体中方首席执行官 [11][13]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和商务部反对荷兰政府以行政手段直接插手企业内部事务,认为此举违反契约精神与市场原则 [13]
2025年上半年全球ODM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10-23 17:03
全球智能手机ODM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ODM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显著高于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2%的增长率[4] - ODM设计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全球总出货量的43%,创下2019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5] - OEM厂商正通过加大ODM外包力度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成本压力[5] 主要ODM厂商竞争格局 - 华勤与龙旗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双强格局稳固[4] - 天珑移动表现突出,跻身行业第三[4] - 立讯精密在整合闻泰ODM业务后市场排名第四,业务的整合与提振尚需时间[9][10] - 麦博韦尔与易景表现随大客户订单波动有所变化[9] - 中诺虽在今年上半年出现同比下滑,但在主要客户的持续支持下,仍有望于下半年恢复增长[9] 行业发展趋势与战略动向 - 多家ODM厂商正在积极开拓行业定制产品、LED、AIoT等新业务领域,但这些新业务短期内难以形成显著收益[9] - ODM厂商正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并升级制造设施,以应对智能手机硬件的持续迭代升级[9] - 行业同时扩大智能汽车关联业务、智能穿戴(手表、耳机、智能眼镜等),甚至布局新型业务譬如机器人等[9] - 预计未来几年ODM智能手机出货量仍具备增长空间,主流ODM持续推进业务多元化[10]
荷兰“强抢”中资半导体企业引发芯片断供,美欧日车企无一幸免
观察者网· 2025-10-23 16:14
事件背景 - 荷兰政府下令要求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自9月30日起一年内不得进行任何涉及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的调整 [9] - 荷兰方面要求任命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董事并将安世半导体几乎所有股份进行托管 [9] - 荷兰政府干预后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已限制出货计划实施上四休三 [9] 事件影响 - 全球汽车供应链 - 安世半导体芯片供应中断影响的将是整个汽车行业其产品由供应商整合到零部件中部分特定芯片目前没有真正可替代的供应商 [1] - 美国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警告称由此引发的半导体供应短缺可能影响生产公司已成立内部团队全天候协作以最小化中断 [1] - 代表通用丰田福特大众和现代等几乎所有其他主要汽车制造商的美国汽车创新联盟AAI已紧急敦促各方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1] - AAI首席执行官警告如果汽车芯片出货不能迅速恢复将扰乱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汽车生产并对其他行业产生溢出效应 [2] - 一些汽车制造商表示美国汽车工厂最早可能在下个月就会受到影响 [2] 事件影响 - 欧洲汽车制造商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透露德国汽车制造商及供应商于10月10日收到安世半导体通知称无法完全确保向汽车供应链供应芯片 [4] - VDA警告如果安世芯片交付中断问题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局势可能很快导致严重的生产限制甚至停产 [4]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警示目前安世芯片的库存预计普遍仅能维持数周为特定组件确定新供应商并恢复生产需耗时数月 [4] - 大众集团内部人士爆料称到下周芯片可能就会耗尽届时部分车型的生产将被迫暂停 [4] - 大众发言人解释尽管安世半导体并非直接供应商但大众的直接合作供应商采用其产品制造汽车零部件 [5] - 大众已告知员工不排除因供应链问题而停产的可能性 [5] - 宝马承认其供应商网络的部分环节受到影响但强调目前生产仍在正常进行未受中断 [7] - 梅赛德斯-奔驰表示正在与供应商合作以确保在危机期间的生产 [7] - 法国雷诺已成立专项监测小组正与供应商保持每日沟通并积极寻求替代解决方案 [7] 事件影响 - 日本汽车制造商 - 安世半导体在10月9日发给日本代理商及客户的通知中指出此次争端可能影响部分产品供应并将其称为不可抗力事件 [7] - 本田汽车表示由于部分零部件搭载了安世半导体芯片目前正仔细评估事件对其运营的潜在影响但生产尚未受干扰 [7] 安世半导体产品特点与行业地位 - 安世半导体生产的并非是英伟达或高通那样的技术领先型芯片而是廉价的量产芯片用于汽车车门开关等功能 [8] - 该公司凭借极高的产量规模实现规模效应进而占据了市场领先地位 [8] - 此次芯片供应危机可能影响所有汽车制造商且不仅限于此因为这类芯片还可能应用于咖啡机、洗衣机和电视机中 [8] 公司回应与最新进展 - 安世半导体中国实体发布致客户信称严格遵守中国法律合法合规独立运营反对荷兰管理层散布不实信息并将依法维权 [14] - 公司承诺所有在华生产并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技术要求正尽最大努力保障客户供应链稳定 [14] - 中国商务部部长与荷兰经济大臣通话表示荷方措施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敦促荷方尽快妥善解决问题 [15] - 荷兰经济大臣表示愿与中方密切沟通为安世半导体问题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15]
安世争端或影响芯片供应链,欧洲众车企发声
观察者网· 2025-10-23 16:14
安世半导体争端背景 - 安世半导体是中国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是全球半导体龙头企业 今年上半年有六成收入来源于汽车行业 [4] - 安世半导体70%的产能来自中国 大众 宝马 奔驰等主要汽车制造商皆是其客户 [4] - 美国于9月29日将出口管制扩大至由实体名单实体持有至少50%股权的实体 闻泰科技已于2024年12月被列入实体名单 [4] - 荷兰于9月30日要求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不得进行任何资产 知识产权 业务及人员调整 [4] - 荷兰企业法庭于10月7日暂停CEO张学政在安世的职务 并任命外籍人士代表 同时将安世几乎所有股份托管给指派人员 [4] - 中国商务部于10月4日发布出口管制公告 禁止安世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生产的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组件 [4] 主要汽车制造商的回应与影响评估 - 梅赛德斯-奔驰表示已获得短期芯片供应 但警告整个汽车行业仍将面临挑战 由于高度复杂性和波动性 很难对未来做出可靠预测 [1][3] - 宝马表示正在与供应商密切合作评估情况 以尽早发现潜在供应风险 工厂生产继续按计划进行 [3] - 大众汽车集团表示安世半导体不是其一级供应商 但一级供应商的零部件中使用了安世零件 目前生产不受影响 但不能排除对未来生产的短期影响 [3] - 雷诺表示已设立监控部门并与供应商保持日常联系 寻求替代方案 现阶段潜在影响有限 目前生产不受影响 但整个行业保持警惕 [3]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正与中国商务部进行沟通 强调其对汽车行业的至关重要性 [3] 中欧官方沟通与立场 - 10月2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 就安世半导体等问题交换意见 [5] - 王文涛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希欧方敦促荷方坚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 尽快提出妥善解决办法 [5] - 谢夫乔维奇表示欧方愿积极协助荷中双方加强沟通 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5] - 同日王文涛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 王文涛敦促荷方秉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化 法治化原则 尽快妥善解决问题 [6] - 卡雷曼斯表示荷方高度重视荷中经贸关系 愿与中方密切沟通 为安世半导体问题寻找建设性解决方案 [6]
荷兰安世警告:不要买中国工厂的芯片!
国芯网· 2025-10-23 12:46
事件概述 - 荷兰安世半导体总部向其全球客户发出警告,声称无法再保证来自其中国工厂生产的芯片质量,此举被视为警告客户停止采购由中国工厂制造的安世芯片 [2] - 安世半导体欧洲公司表示,做出这一质量警告是由于安世半导体总部已不再控制中国的生产流程,从而无法确保中国工厂的芯片质量 [4] 事件背景与政府行动 - 荷兰政府于10月1日以"公司存在治理问题"为由,强行接管了中国闻泰科技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 [4] - 荷兰政府是依据冷战时期的《货物供应法》,以所谓"经济安全"为由实施接管 [4] - 作为回应,中方于10月4日发布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境内的子公司及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元器件和组件 [4] - 10月2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及荷兰官员进行视频会谈,安世半导体问题成为沟通焦点 [4] 公司内部动态 - 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于10月19日发布公开信,要求员工继续执行安世国内公司的工作指示,并有权拒绝任何未经国内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示,同时保证员工薪资福利一切正常 [4] 地缘政治影响 - 美国的介入让事件的复杂性与地缘政治属性显著上升,在事件发酵半个多月后,荷兰方面主动寻求与中方对话 [5] - 《华尔街日报》刊文称,该事件凸显出美中紧张关系对整个科技行业的影响,也表明美国正利用其贸易实力拉拢盟友站队 [6] -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美方的穿透规则是加害中企的始作俑者,希望荷方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中荷经贸关系和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稳定 [6]
荷兰安世警告客户:不要买中国工厂的芯片!
是说芯语· 2025-10-23 10:11
控制权争端升级 - 荷兰安世半导体向客户发出警告,称无法保证其中国工厂生产的芯片质量,暗示客户不要购买[2] - 荷兰安世半导体做出此决定的原因是安世半导体不再控制中国的生产流程,中国安世半导体已宣布不再遵守荷兰总部的指令[2] - 荷兰政府于10月1日以“公司存在治理问题”为由,强行接管了中国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2] 双方对抗行动 - 中国商务部于10月4日向安世半导体发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其及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元器件和组件[2] - 10月17日,中国安世方面宣称其权限被荷兰安世锁定,荷兰安世将停止向中国安世发放薪资,但荷兰安世对此指控予以否认[2] - 10月19日,安世中国发布公开信,要求全体员工继续执行国内公司指示,有权拒绝执行未经国内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示[3] 对汽车行业的潜在影响 - 安世半导体芯片的主要客户汽车行业可能直接感受到质量警告的后果,质量差异可能导致车辆生产和可靠性问题,进而引发召回和保修索赔[3] - 荷兰安世的警告可能迫使欧美车企停止采用中国生产的安世半导体芯片,加剧其面临的芯片短缺问题[4]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警告,若无安世半导体芯片,欧洲汽车供应商无法生产所需零部件,最终可能导致汽车生产停产[4] 公司产能与市场分布 - 安世半导体位于中国广东东莞的封测工厂是其规模最大的封装测试工厂,承担了全球约70%的封装任务[4] - 安世半导体国内产能占公司整体产能80%的比例(主要指后段封测产能)[4] - 中国市场占安世半导体公司全球销售约50%的比例[4] 具体影响案例 - 受安世半导体芯片短缺影响,大众高尔夫车型即将停产[5]
荷兰玩脱了,德车企遭殃
观察者网· 2025-10-22 23:25
【文/观察者网 柳白】荷兰政府或许怎么也想不到,对安世半导体下黑手,后果会有这么严重。 荷兰政府干预后,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此前已限制出货。据德国《图片报》10月21日报道,由于半导体 供应短缺,大众汽车正筹备暂停部分重要车型的生产,预计首先将暂停沃尔夫斯堡总厂的高尔夫车型生 产,不久后途观车型也将受到影响。 报道直指,让这家欧洲最大汽车制造商陷入困境的导火索,正是与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的相关纠纷。 报道指出,在美国的施压下,荷兰于9月30日接管了这家隶属于中国闻泰科技(维权)的企业,中方随 后便限制了来自中国大陆的相关零部件出口。自此,安世半导体的部分芯片生产陷入停滞。 受此次冲突影响的不仅是大众汽车,而是整个汽车行业。安世半导体的半导体并非直接供应给汽车制造 商,而是由供应商整合到零部件中。 据大众集团内部人士透露,该公司本周仍有充足的原材料维持生产。但到下周,芯片可能就会耗尽,届 时部分车型的生产将被迫暂停。 大众发言人强调,公司正持续分析半导体市场的局势,并指出短期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储备充足。 10月13日,德国萨克森州茨维考的大众工厂。 视觉中国 对大众而言,这样的停产将是灾难性的。公司目前已经因在中美 ...
安世半导体事件迎来新进展
国际金融报· 2025-10-22 20:48
事件背景与政府交涉 - 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于9月30日向安世半导体下达部长令,要求其全球30个主体在一年内不得对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进行任何调整 [1] - 10月2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中方敦促荷方尽快妥善解决安世半导体问题,以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1] - 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表示愿与中方密切沟通,为安世半导体问题寻找建设性解决方案,并透露此事已上升至最高层级进行磋商 [1][5] 司法介入与公司控制权变化 - 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应安世半导体三位外籍高管请求,对公司展开调查并采取临时措施 [2] - 法院最终裁决暂停闻泰科技实控人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所有董事职务,并任命一名由法院指派的独立外籍人士担任非执行董事,赋予其决定性投票权与独立代表权 [2] - 法院裁决将安世半导体几乎全部股份(除保留一股外)交由指定人员实施管理 [2] 闻泰科技的回应与战略转型 - 闻泰科技坚决反对荷兰政府的不公正待遇,将运用一切合法合规手段维护自身股东权利和公司利益 [2] - 公司呼吁各方尊重商业规律和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共生关系,停止将企业作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棋子 [3] - 闻泰科技已于今年7月完成其核心ODM业务的剥离,董事会进行重大改组,新晋高管团队均具备安世半导体背景,全面聚焦半导体战略 [3] 安世半导体的业务与财务表现 - 安世半导体前身为荷兰恩智浦半导体的标准件业务事业部,是全球领先的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和功率MOSFET器件制造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领域 [2] - 2025年上半年,以安世半导体为主体的半导体业务实现营收78.25亿元,同比增长11.23%,净利润12.61亿元,同比增长17.05% [3] - 同期,闻泰科技整体营收253.41亿元,同比下降24.56%,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237.36%至4.74亿元 [3] 事件对行业的影响与潜在风险 - 安世半导体芯片种类繁多、产量巨大,在全球汽车电子领域至关重要,其僵局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短缺 [4] - 荷兰政府行动的目的被表述为防止欧洲芯片技术完全依赖外国,以及阻止中国籍首席执行官将业务及知识产权转移出欧洲 [5] - 中国汽车制造商同样需要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各方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欧洲的生产能力和技术 [5]
安世半导体“失控”何以撕裂全球汽车产业链
36氪· 2025-10-22 20:39
国庆假期期间,一场来自荷兰的资本与司法突袭,将安世半导体——这家对中国乃至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举足轻重的IDM(整合器件制造)企业,推入一 系列震荡之中。 从中方CEO被停职,中国区员工被停薪、系统权限中断,到海外客户无法接收中国工厂的产品,突袭撕裂了安世半导体,也波及了全球产业链。 10月12日,安世母公司闻泰科技发布公告,强烈谴责荷兰方面"以合规之名,行夺权之实",并表示已启动行政复议与诉讼程序。公司CFO沈金佳在投资者 会议上进一步透露,将启用《中国—荷兰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就"不公平待遇"提请国际仲裁。他也承认,整个过程不会很快结束,因为"不仅仅是一个 单纯的法律程序,它也是在地缘政治情况下,多方角力的一个过程"。 荷兰突袭,全球停摆 风暴始于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依据1952年《物资供应法》下达部长令,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调 整,有效期一年。次日,公司三位外籍高管联手向荷兰企业法庭提交紧急请求,指控"公司治理"问题。令人意外的是,法院未经庭审,便迅速暂停了中国 籍CEO、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的职务,并将闻泰所持安世股权强制托管于第三方。 更剧烈的转折发 ...
80.21亿元主力资金今日撤离电子板块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17:40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10月22日下跌0.07% [1] - 申万行业中9个行业上涨,石油石化行业涨幅居首,为1.58%,银行行业涨幅为0.97% [1] - 有色金属行业跌幅居首,为1.36%,电力设备行业跌幅为1.29%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442.31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4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石油石化行业净流入规模居首,达5.58亿元,家用电器行业净流入4.79亿元 [1] - 2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电子行业净流出规模居首,达80.21亿元,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62.84亿元 [1] 电子行业整体情况 - 电子行业今日下跌0.60%,主力资金净流出80.21亿元 [2] - 行业468只个股中,157只上涨,3只涨停,303只下跌 [2] - 行业资金净流入个股169只,净流出个股299只 [2] 电子行业资金净流入个股 - 13只个股净流入资金超亿元,海光信息净流入资金居首,达6.42亿元 [2] - 香农芯创净流入资金4.08亿元,方正科技净流入资金3.24亿元 [2] - 资金流入榜中,睿能科技今日涨停,涨幅10.00%,灿芯股份涨7.28%,腾景科技涨7.50% [2] 电子行业资金净流出个股 - 24只个股净流出资金超亿元,兆易创新净流出资金居首,达10.50亿元 [2] - 工业富联净流出资金10.16亿元,闻泰科技净流出资金9.90亿元 [3] - 资金流出榜中,兆易创新股价下跌3.69%,工业富联下跌3.74%,闻泰科技下跌3.2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