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南水务(601199)
icon
搜索文档
环保行业点评:险资持续增持,环保红利凸显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2 22: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22日中邮保险公告对绿色动力环保H股举牌,2025年7月财政部发布通知提升险资入市空间,险资为资本市场重要增量资金 [2] - 自2023年以来多家险资对多家水务环保公司进行举牌,彰显板块投资价值 [2] - 水务环保运营资产稳健,盈利稳定性强,伴随水价调整、财务费用下降,盈利还将进一步增强 [2] - 伴随行业进入成熟期,Capex显著下降,叠加化债政策推进,板块现金流有望持续改善,多家上市公司积极提升分红 [2] - 险资投资环保红利资产,可获得股息+EPS增长+估值提升三重收益 [2] - 环保红利资产整体盈利确定性强,伴随现金流改善、分红提升,红利资产属性持续加强 [2] 相关目录总结 险资举牌情况 - 太保、长城人寿、利安人保、中邮保险等多家险资对光大环境、绿电动力环保等多家水务环保公司进行举牌,如利安人寿举牌江南水务持股5.03%,长城人寿举牌中国水务持股5.02%等 [2][3] 环保行业公司财务数据 - A股公司如军信股份2024年市值120亿,PE为22,归母净利5.4亿,分红率95%,股息率4.23%;H股公司如粤海投资2024年市值464亿,PE为15,归母净利31.4亿,分红率65%,股息率4.40%等 [5] 投资分析意见 - A股推荐瀚蓝环境、兴蓉环境、永兴股份等;H股推荐海螺创业、光大环境、粤海投资 [2]
垃圾焚烧、水务运营资产:险资持续举牌,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长江证券· 2025-07-21 16: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 年以来险资共举牌 5 家环保公司,偏好垃圾焚烧和水务国资企业/央企,因其运营业绩稳健、自由现金流好转且具备高分红潜质、估值不贵且有修复空间,持续看好垃圾焚烧和水务板块配置价值 [2][7][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政策持续发力,险资增配红利资产稳步推进 - 2025 年 7 月财政部发文提升险资入市空间,新形势下保险公司面临多重变化推动险资增配权益投资 [6][17] - 利率下行使保险公司净投资收益率下降,利差空间压缩,保险资金需寻找高收益资产满足客户收益要求 [6][18] - 政策支持险资增配权益资产,会计处理变化后,险资可通过买入红利资产计入 FVOCI 账户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提升利润表稳定性,长期投资试点扩容、权益投资比例上调、长周期考核加强等因素推动红利&高 ROE 配置策略成为险资增配权益资产重要方向 [24] 险资举牌聚焦于垃圾焚烧、水务类运营资产 - 2023 年以来险资举牌 5 家环保公司,偏好垃圾焚烧和水务国资企业/央企 [7][26] - 举牌标的运营业绩稳健,刚需性强,绿色动力环保等近年业绩下行主因建造及接驳利润下滑,运营类业绩仍稳健 [13][28] - 举牌标的自由现金流好转,具备高分红潜质,如光大环境等 2024 年自由现金流好转,中国水务资本开支下降,部分公司已开始兑现提分红逻辑 [13][30] - 估值不贵具备修复空间,稳态发展阶段可满足 70%-80%分红比例,以 5.0%/6.5%股息率为锚定值,可支撑 A 股 14.0x - 16.0xPE、H 股 10.8x - 12.3xPE 估值,当前举牌标的 PE 估值未超涨 [13][34] - 险资对举牌标的三种会计处理方式长期均有望获可靠收益,拉长考核周期与行业适配,有望带来增量资金 [37] 垃圾焚烧、水务资产具备良好的长期配置价值 - 垃圾焚烧、水务业绩持续稳健增长,行业刚需性强,随城镇化和项目投产业绩可持续增长 [38] - 不同确认方式对险资收益有不同影响,长期股权投资增厚投资收益,FVOCI 确认股利收益,FVTPL 增加利润波动性 [39] - 现金流及分红方面,垃圾焚烧和水务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向好,分红提升,利于估值修复,未来有望出现更多高股息标的 [41] - 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等多因素促行业从 ToG 向 ToB、ToC 转型,利于估值修复提速 [46][48] - 从险资长期配置角度,高分红潜力、低估值的稳健垃圾焚烧和水务资产有吸引力,重点推荐瀚蓝环境等多家公司 [8][48]
又见险资出手!今年举牌已达20次
券商中国· 2025-07-20 17:31
险资举牌动态 - 泰康人寿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峰岹科技H股IPO 出资2500万美元认购8.69%的H股股份 [1][3] - 峰岹科技成为中国首家实现"A股科创板+H股"双重上市的半导体企业 [3] - 信泰人寿增持华菱钢铁至5% 持股账面余额16.96亿元 占公司总资产0.57% [4] - 利安人寿增持江南水务至5.03% 持股市值2.49亿元 占公司总资产0.2% [5] 举牌数据统计 - 截至7月20日保险公司今年共举牌20次 超过2023年全年并追平2024年全年 [2][7] - 2024年以来险资开启第三轮举牌潮 前两次分别发生在2015年和2020年 [8] - 被举牌上市公司涉及银行、公用事业、能源、交通运输、科技等行业 其中11只为H股 [8][9] 银行股投资情况 - 银行股被举牌次数最多 低波动高股息特性受险资青睐 [9][11] - 中国平安及旗下公司多次举牌银行股H股 包括邮储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 [11] - 平安人寿持有招商银行H股比例达15% 账面余额341.71亿元 占上季末总资产0.64% [12] 投资策略分析 - 险资偏好高股息标的 在低利率环境下寻求稳定现金收益 [10][13] - 华泰证券分析2015年举牌潮受万能险扩张驱动 2020年后举牌因利率下行压力 [13] - 保险资管公司强调高股息需以良好盈利为基础 买入成本不宜过高 [14] 资产配置调整 - 险资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收益 优化财务报表 响应政策支持 [15] - 人身险行业股票持仓市值2.65万亿元 长期股权投资规模约2.6万亿元 占比均超8% [16] - 财政部引入五年周期考核指标 权重占比20% 推动险资长期投资 [17][18] 政策环境变化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4.93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5.03% [16] - 政策引导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提高权益投资比重 [17] - 新考核方式有利于发挥险资长期资本优势 增加市场稳定资金供给 [19]
大小指数开始分化!赚钱效应“有变化”,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7-14 15:15
私募机构调研动态 - 7月共有751家私募机构参与调研,覆盖387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调研次数达1769次 [1] - 电子行业获私募调研275次涉及56家公司,医药生物行业获266次覆盖41家公司,机械设备与计算机行业分别获234次和213次调研 [1] - 电子和医药生物两大行业合计被调研541次,占比超三成,迈威生物单月获私募调研51次成为焦点 [5] 科技成长板块投资趋势 - 7月以来数十亿元资金持续涌入科技细分行业主题ETF,部分ETF份额创历史新高 [3] - 科技板块调研热度高企,机构重点关注AI相关产业链及半年报业绩表现抢眼的标的 [3] 银行行业经营现状 - 低利率环境下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多家银行加大中间业务发展力度,财富管理和金融投资成为增长点 [3] - 随着政策效应显现,银行息差收窄态势有望改善,下半年业绩或迎边际改善 [3] 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情况 - 今年以来险资合计举牌19次涉及15家上市公司,举牌次数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5] - 信泰人寿举牌华菱钢铁持股达5%,利安人寿举牌江南水务,险资偏好估值低、股息率高且分红稳定的资产 [5] A股市场交易特征 - 上证指数连续3个交易日出现个股大幅震荡,部分龙头股冲高回落导致资金布局分歧 [9] - 创业板指数7月中旬后走势弱于主板,银行股持续新高吸金,监管趋严影响题材板块 [9] 上市公司回购动态 - A股回购热情不减,中国交建等行业头部公司拟大额回购,陕西金叶等公司董事长提议回购 [9] - 2024年10月以来674家上市公司或重要股东获回购增持贷款,总金额达1345.97亿元 [9]
A股,新信号!
证券时报· 2025-07-08 19:39
险资举牌动态 - 险资年内举牌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不少于20次,银行、公用事业等稳定股息资产成为主要对象 [1] - 利安人寿累计增持江南水务4699.54万股,占比5.03% [2] - 信泰人寿累计增持华菱钢铁3.45亿股,占比5.00% [2] - 弘康人寿增持郑州银行H股至1.35亿股,持股比例上升至6.68% [2] - 平安人寿年内7次举牌上市公司,均为H股,包括三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两次举牌农业银行H股和两次举牌邮储银行H股 [5] 举牌方及被举牌公司 - 信泰人寿举牌华菱钢铁(A股)[3] - 利安人寿举牌江南水务(A股)[3] - 平安人寿举牌招商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3] - 长城人寿举牌秦港股份(A股和H股)、大唐新能源(H股)、中国水务(H股)[4] - 弘康人寿举牌郑州银行(H股)[4] 其他机构举牌 -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增持大秦铁路至5% [4] - 宽德私募举牌圣阳股份,累计增持2520.92万股,占比5.55% [5] 举牌原因分析 - 低利率环境下,寻找具有稳定现金流和良好业绩基础的企业成为资金的最优选择 [1] - 监管部门持续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环境,险资参与权益投资的制度障碍逐步消除 [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 [6] - 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荒"严重,险资急需通过配置高股息权益资产来增厚收益 [6] - 高股息个股既能提供稳定收益,又具备估值修复空间,成为险资配置的理想选择 [6] 市场影响 - 举牌活动的增加能够有效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增量资金入场,形成良性市场循环 [7] - 资本的举牌行为是对上市公司基本面和长期价值的背书,有助于引导市场回归价值本源 [7] - 险资等应发挥"耐心资本"作用,推动举牌从短期套利转向产业协同的长效配置 [8]
A股,新信号!
证券时报· 2025-07-08 19:28
险资举牌动态 - 险资年内举牌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不少于20次,银行、公用事业等稳定股息资产成为主要对象 [1] - 利安人寿增持江南水务4699.54万股占比5.03%,信泰人寿增持华菱钢铁3.43亿股占比5% [4] - 弘康人寿6月27日以每股1.2068港元增持郑州银行H股1600万股,6月30日继续增持2300万股至1.35亿股占比6.68% [4] - 平安人寿年内7次举牌上市公司,包括3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2次农业银行H股、2次邮储银行H股 [11] 举牌主体多元化 -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增持大秦铁路201.25万股至5%构成举牌 [8] - 宽德私募累计增持圣阳股份2520.92万股占比5.55% [9] - 除险资外,AMC机构、私募机构及牛散也加入举牌队伍 [7]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新"国九条"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环境,险资权益投资制度障碍逐步消除 [12] - 金融监管总局上调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5% [13] - 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荒"压力促使险资配置高股息权益资产 [14] - FVOCI科目调整允许股息收益增厚利润,优化险企财报表现 [15] 举牌逻辑与影响 - 银行股、公用事业股平均股息率超5%,可弥补固收资产缺口 [14] - 举牌行为有助于引导市场回归价值本源,促进市场成熟化 [19] - 险资通过举牌银行可实现渠道共享、客户资源互补 [14] - 举牌高度集中于银行板块可能放大系统性风险,H股流动性较弱 [20]
险资6个月19次举牌逼近2024全年 资产配置多元化高股息标的仍受青睐
长江商报· 2025-07-07 06:33
险资举牌动态 - 2025年1月至今信泰人寿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华菱钢铁至3.45亿股(占总股本5%)[1] - 利安人寿增持江南水务至4699.54万股(占总股本5.03%)[1] - 两日内两家上市公司被举牌:7月2日江南水务被举牌后,7月3日华菱钢铁亦达举牌线[2] 举牌操作细节 - 信泰人寿增持华菱钢铁分阶段进行:1月买入271.21万股、2月1074.1万股、3月1.34亿股、4月1.76亿股(期间有减持操作)[3] - 利安人寿增持江南水务分三批次:1月288.38万股、2月59.26万股、7月110万股[2] - 华菱钢铁其他险资股东包括瑞众人寿(持股1.04%)和中国人寿(持股0.8%)[4] 行业配置特征 - 2025年险资已举牌19次涉及15家上市公司,接近2024年全年20次水平[6] - 银行板块最受青睐:9次举牌涉及银行股,招商银行被三次举牌[6] - 配置转向多元化:除银行/公用事业外,开始关注钢铁等周期股(如华菱钢铁)[7] 资金配置背景 - 截至2024年末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规模6.57万亿元(占运用总额19.6%)[6] - 2025年4月监管将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提高5个百分点[6] - 高股息资产受宠:华菱钢铁股息率2.39%、江南水务2.35%[8] 险资投资逻辑 - 信泰人寿举牌华菱钢铁系看好其发展前景及长期价值[7] - 利安人寿增持江南水务基于保险资金长期配置需求[8] - 会计处理考量:通过举牌将股票计入FVOCI可减少利润波动[7]
两家险企再出手 险资年内举牌升至19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1:43
险资举牌动态 - 2025年下半年伊始险资举牌动作频繁 7月2日利安人寿举牌江南水务 7月3日信泰人寿举牌华菱钢铁 年内累计举牌达15家公司19次 接近2024年全年20次的总量 [1] - 信泰人寿通过传统账户保险责任准备金增持华菱钢铁69.09万股 交易均价4.84元/股 2025年累计买入华菱钢铁7次卖出2次 持股比例达5% 未来12个月可能继续增持 [1] - 利安人寿7月增持江南水务110万股 持股比例从4.91%升至5.03% 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 强调基于配置需求和长期投资价值 [2] 被举牌公司详情 - 华菱钢铁公告确认信泰人寿举牌不触及要约收购 公司控制权及第一大股东未发生变化 [1] - 江南水务实际控制权保持稳定 江阴市公有资产经营与公用事业集团仍为并列第一大股东 这是该公司继2024年5月被长城人寿举牌后第二次被险资举牌 [2][3] - 长城人寿对江南水务持股比例已从2024年5月的5.0001%提升至2025年3月底的6.38% [3] 其他重要举牌案例 - 长城人寿2025年6月16日买入秦港股份H股440万股 总持股达2.794亿股(占比5.0005%) 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和传统账户保险责任准备金 [3][4] - 平安人寿2025年6月17日增持招商银行H股629.55万股 H股持股比例达15% 半年内第三次举牌招行H股 [4] 险资机构背景 - 信泰人寿成立于2007年 注册资本102.04亿元 注册地浙江杭州 [1][2] - 利安人寿成立于2011年7月 注册资本45.79亿元 总部位于南京 2024年总资产1249.86亿元 股东权益83.01亿元 归母净利润4764.91万元 [2]
江南水务获利安人寿举牌 累计分红10.35亿净利六连增
长江商报· 2025-07-04 07:29
险资举牌动态 - 利安人寿通过集合竞价累计增持江南水务4699.54万股,持股比例达5.03%构成举牌[1] - 2025年1-2月利安人寿分别增持288.38万股和59.26万股,7月再增持110万股达成举牌[3][4] - 长城人寿2024年5月举牌江南水务4676.17万股(5%),2025年一季度继续增持93.37万股至6.38%[5] 股东结构变化 - 利安人寿旗下年金保险产品2024年三度增持,2025年3月末持股2.09%位列第五大股东[2] - 利安人寿自有资金2025年一季度增持347.64万股,持股2.2%升至第四大股东[3] - 江南水务通过可转债转股持有江阴银行5.76%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5.33亿元(+12.39%),净利润4.02亿元(+24.31%)连续六年增长[7] - 扣非净利润4.04亿元(+35.36%)连续四年正增长[7] - 2024年两次分红合计1.22亿元,分红率达30.24%,上市后累计派现10.35亿元[1][9][10] 业务运营 - 自来水业务收入6.08亿元(+1.61%),毛利率提升5.92个百分点至45%[7] - 工程安装业务收入7.05亿元(+20.73%),污水处理业务收入3078万元(+17.49%)[8] - 拥有110万吨/日供水产能,特许经营权期限30年[7]
今年举牌已达19次 险资入市步伐加快
中国证券报· 2025-07-04 05:07
险资举牌概况 - 2025年以来险资合计举牌19次,涉及15家上市公司,举牌次数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1] - 举牌上市公司大多属于银行、环保、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行业,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分红稳定特征明显 [5] - 近10年保险行业出现三次举牌高峰,分别为2015年、2020年和2024年以来 [5] 近期举牌案例 - 信泰人寿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购买华菱钢铁股票3.4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5% [1] - 利安人寿举牌江南水务,持有4699.5391万股,占总股本5.03%,市值2.49亿元 [2] - 长城人寿此前已举牌江南水务,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持有5964.78万股,占A股股本6.38% [4] 被举牌公司情况 - 华菱钢铁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00.75亿元,同比减少18.52%,归母净利润5.62亿元,同比增长43.55% [2] - 江南水务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94亿元,同比减少0.43%,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增长13.13% [3] - 利安人寿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1261.9亿元,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205.6亿元,占总资产16.29% [3] 险资投资动向 - 投资压力增大及会计准则切换推动险资通过举牌追求长期稳定投资收益 [1] - 2025年一季度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2.65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3775亿元,占比8.43% [7] - 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1719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18亿元,占比7.56% [7] 政策与市场展望 - 监管放宽偿付能力充足险企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限制 [8] - 预计政策调整将为市场带来1.5万亿元增量资金 [8] - 险资关注方向包括科技成长板块、传统产业和细分行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