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峰集团(601515)
搜索文档
间接控股股东变独立央企 长安还有可能与东风重组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07:17
重组方案重大调整 - 东风股份公告间接控股股东暂不涉及资产和业务重组 公司生产经营不受影响 [2][3] - 长安汽车公告间接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 汽车业务将分立为独立央企并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3] - 分立后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新成立的独立央企 实际控制人未变化 [3] 市场反应与公司地位变化 - 公告发布当日东风股份A股盘中跌幅超7%收报7.38元 长安汽车股价上涨1.59%至12.76元并一度拉升超5% [2] - 长安汽车从厅局级单位升级为部级央企 与东风汽车实现平级对话 [4][5] - 行业认为长安话语权提升有利于后续整合 但内部人士澄清新成立的公司才是独立央企 长安为其下级单位 [5][6] 公司经营数据对比 -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268.3万辆远超东风的189.59万辆 在出口、新能源及自主品牌领域均占优势 [5] - 长安汽车2024年营收1597.33亿元(同比+5.58%)高于东风的1061.97亿元(同比+6.86%)但净利润73.21亿元(同比-35.37%)低于东风扭亏为盈的0.58亿元 [5] 重组背景与战略定位 - 双方自2月起筹划重组 实际控制人均为国务院国资委 [7] - 长安董事长朱华荣强调重组是国资委推动的战略性举措 旨在打造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不会改变公司既定战略 [8] - 重组方案已基本完成 将整合资源提升全球竞争力 重点发展新能源智能化技术 [8]
东风、长安不合并了!将有新汽车央企成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08:53
东风长安合并事宜 - 东风公司与长安汽车合并传闻已中止 [1] - 东风股份公告称东风公司暂不涉及资产和业务重组 [3][4] - 长安汽车公告兵器装备集团分立汽车业务为独立央企 实际控制人未变化 [6][7] 长安汽车经营情况 - 长安汽车最新股价12 56元/股 市值超1200亿元 [9] - 2024年营业收入1597 33亿元 同比增长5 58% [10] - 2024年归母净利润73 21亿元 同比下降35 37% [10] - 深蓝汽车与阿维塔科技仍处于亏损 长安福特保持较好盈利 [10]
东峰集团(601515) - 东峰集团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6-03 16:01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9月10日[2] - 实施期限为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2] - 预计回购金额5000万元~10000万元[2]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3583804股,占总股本0.19%[2][5] - 累计已回购金额11053461元[2][5]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3.03元/股~3.14元/股[2][5] 审议情况 - 2024年9月9日董事会及9月20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回购议案[3] 回购限制 - 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0000万元[3] - 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3.93元/股[3] 特殊情况 - 2025年5月公司未实施股份回购[5]
A股汽车整车股继续走强,东风股份直线涨停,金龙汽车、安凯客车、海马汽车、福田汽车、众泰汽车等跟涨。
快讯· 2025-05-29 09:37
A股汽车整车股表现 - 汽车整车板块延续强势走势 东风股份股价快速拉升封涨停 [1] - 金龙汽车 安凯客车 海马汽车 福田汽车 众泰汽车等个股同步上涨 [1] 领涨个股 - 东风股份呈现直线涨停态势 成为板块领涨标的 [1] - 二线整车企业普遍跟涨 包括商用车领域的金龙汽车与福田汽车 [1]
汽车整车股持续走强 赛力斯涨停逼近历史新高
快讯· 2025-05-23 11:17
汽车整车股表现 - 赛力斯涨停并逼近历史新高 [1] - 比亚迪股价创历史新高 [1] - 汉马科技涨停 [1] - 江淮汽车、北汽蓝谷、东风股份、海马汽车、安凯客车、长安汽车、中通客车等跟涨 [1] 行业整体趋势 - 汽车整车板块呈现持续走强态势 [1]
东峰集团(601515) - 东峰集团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5-06 16:01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9月10日[2] - 实施期限为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2] - 预计回购金额5000万元~10000万元[2]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3583804股,占总股本0.19%[2][5] - 累计已回购金额11053461元[2][5]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3.03元/股~3.14元/股[2][5] 审议情况 - 2024年9月9日董事会及9月20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回购议案[3] 回购限制 - 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0000万元[3] - 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3.93元/股[3] 其他情况 - 2025年4月未实施股份回购[5]
东峰集团:2025一季报净利润-0.1亿 同比下降183.33%
同花顺财报· 2025-04-29 16:01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4年一季报的0.0100元降至2025年一季报的-0.0100元,同比下降200% [1] - 每股净资产从2024年一季报的3.07元降至2025年一季报的0元,同比下降100% [1] - 每股公积金从2024年一季报的0.37元增至2025年一季报的0.39元,同比增长5.41%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一季报的1.35元降至2025年一季报的1.03元,同比下降23.7% [1] - 营业收入从2024年一季报的3.55亿元降至2025年一季报的2.96亿元,同比下降16.62% [1] - 净利润从2024年一季报的0.12亿元降至2025年一季报的-0.1亿元,同比下降183.33% [1]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4年一季报的0.21%降至2025年一季报的-0.19%,同比下降190.48%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04652.22万股,占流通股比55.84%,较上期减少7814.08万股 [1] - 香港东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87105.60万股,占总股本46.47%,持股数量不变 [2] - 东捷控股有限公司持有4696.69万股,占总股本2.51%,持股数量不变 [2] - 曹志高持有1820.00万股,占总股本0.97%,较上期减少52.49万股 [2] - J P Morgan Securities PLC-自有资金持有1330.80万股,占总股本0.71%,较上期减少1149.54万股 [2] - 上海戊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戊戌价值15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进持有1100.00万股,占总股本0.59% [2] - 张永盛新进持有1070.00万股,占总股本0.5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持有1062.39万股,占总股本0.57% [2] - 武汉东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东尚紫气东来2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退出,原持有4263.02万股,占总股本2.27% [2] - 武汉东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东尚紫气东来3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退出,原持有4206.00万股,占总股本2.24% [2] - 薛嘉鸣退出,原持有1375.42万股,占总股本0.73%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本次公司不分配不转赠 [3]
东峰集团(601515)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95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71%[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9566亿元,同比下降16.7%(2024年第一季度为3.5498亿元)[16]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52,121.13元,较2024年同期的15,700,224.97元大幅下降95.8%[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0.65%[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82.4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6.64%[3][6]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1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0%[3][6]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487万元,同比由盈转亏(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343万元)[17]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5万元,同比由盈转亏(2024年第一季度为1221万元)[17]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8,132,840.61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净亏损5,759,726.97元实现扭亏为盈[30]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18,105,980.26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营业亏损7,129,200.88元实现大幅改善[3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649万元,同比下降20.4%(2024年第一季度为2071万元)[16] -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费用为-13万元,主要由于利息收入1117万元超过利息费用428万元[16]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费用为-7,613,097.32元,主要得益于10,110,737.42元的利息收入[3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7.1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5.5684亿元人民币[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17万元,同比改善98.9%(2024年第一季度为-5.568亿元)[21]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377亿元,同比由负转正(2024年第一季度为-4222万元)[22]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911亿元,同比增长2.4%(2024年第一季度为2.843亿元)[21] - 2025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2.07亿元,同比增长37.8%(2024年第一季度为16.01亿元)[22]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66,265.33,相比2024年同期的-96,677,852.46有所改善[34]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171,118.02,显著高于2024年同期的26,514,801.79[34]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51,498.81,相比2024年同期的-534,184,901.18大幅减少[34]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5,853,353.88,而2024年同期为-604,347,951.85[34]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881,586.30,远低于2024年同期的29,775,649.22[34]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5,210,149.39,低于2024年同期的14,981,103.86[34] - 2025年第一季度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892,176.61,高于2024年同期的211,419.47[34]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支付的现金为1,400,000.00,低于2024年同期的10,000,000.00[34] - 2025年第一季度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8,276,383.09,与2024年同期的8,137,346.31基本持平[34] - 2025年第一季度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28,715,091.00,低于2024年同期的1,345,299,687.60[3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19.82亿元增至2025年3月末的22.54亿元,增长13.7%[11][1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2,860,143.09元减少至8,662,780.15元,降幅达62.1%[11] - 长期股权投资从10.25亿元降至7.72亿元,减少24.7%[11][12] - 短期借款从85,019,647.69元增至98,778,097.22元,增长16.2%[12][13] - 应付账款从3.44亿元降至2.86亿元,减少16.8%[12][13] - 未分配利润从19.32亿元微降至19.22亿元,减少0.5%[13] - 固定资产从12.81亿元降至12.54亿元,折旧减少2.1%[12][13] - 公司2025年3月31日总资产为5,275,737,038.34元,较2024年底的5,269,163,347.69元微增0.12%[25][26] - 公司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804,568,444.88元,较2024年底的728,715,091.00元增长10.4%[25] - 公司2025年3月31日未分配利润为1,489,585,969.05元,较2024年底的1,471,453,128.44元增长1.2%[27] - 公司2025年3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为2,532,655,355.50元,较2024年底的2,550,076,376.45元下降0.7%[25]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429.88万元人民币[5] - 公司子公司澳大利亚福瑞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SPG公司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损失[6] - 2025年第一季度信用减值损失转回1515万元,同比大幅改善(2024年第一季度为934万元)[16]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收益为3,404,103.14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投资亏损18,321,372.94元显著改善[30]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信用减值损失转回15,446,422.13元,显著高于2024年同期的2,321,055.86元[30] 业务表现 - 公司原烟标印刷品业务收入大幅下降,行业内竞争加剧导致价格和毛利率下降[6] 股东信息 - 公司前十大股东中黄晓佳持有21,171,639股人民币普通股,占比最高[9] - 曹志高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16,300,000股,占其总持股量的89.6%[9] - 上海戊戌资产管理的私募基金全部11,000,000股均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9]
东峰集团(601515) - 东峰集团关于取得发明专利证书的公告
2025-04-25 15:3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取得一项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名称为一种无负极钠电池改性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1] - 专利号为ZL 2025 1 0034637.0,申请日为2025年1月9日,授权公告日为2025年4月22日[1] - 该专利利于完善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持特定领域技术领先优势[1]
研判2025!中国特种印刷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前景分析:特种印刷市场持续扩张,绿色转型趋势显著[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4 09:31
行业概述 - 特种印刷采用不同于普通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刷方式 涵盖金属印刷、玻璃印刷、皮革印刷、塑料薄膜印刷、软管印刷、曲面印刷、磁卡和智能卡印刷、票证防伪印刷等 [3] - 特种印刷具有高获利、竞争小和成长空间大等特点 涵盖印刷手工艺品、T恤、瓶体、烟包、金属制体表面、服装吊牌、PVC卡和激光压纹标识等 [1][17] - 特种印刷与一般印刷在应用领域、主要功能、常用技术、适用材料、印刷精度、成本与产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特种印刷适用于防伪包装、3D印刷、金属/玻璃印刷、纺织品印刷等 具有功能性或装饰性 常用丝网印刷、凹版印刷、柔印、UV印刷、激光雕刻等技术 适用金属、塑料、玻璃、陶瓷、布料等特殊材质 印刷精度较高 成本较高 适合小批量定制化生产 [4]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特种印刷市场规模约为460亿元 [1][17] - 2024年中国印刷行业总产值约为1.52万亿元 特种印刷正成为推动印刷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16] - 特种纸作为特种印刷行业的关键基础材料 2023年中国特种纸及纸板产量为445万吨 同比增长4.71% [11] - 包装行业作为特种印刷的重要应用领域 2023年中国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为11539.06亿元 同比下降0.22% [13] 技术优势 - 特种印刷承印物多种多样 形状、材质、表面性质、大小尺寸均可适应 兼容性极高 [5] - 特种印刷应用领域十分宽广 包括包装印刷、织物印刷、建材印刷、证券印刷、装饰印刷、陶瓷印刷、玻璃器皿印刷等 [5] - 特种印刷能做出独特的印刷效果 如立体印刷的立体效果、全息印刷的防伪效果、木刻水印的仿真效果、珂罗版印刷的文物复制效果、液晶印刷的显示与示温效果、香味印刷的视觉嗅觉统一效果等 [5] - 特种印刷使用专有的印刷设备 有针对性地从事特种印刷生产 保证生产效率 [5] 政策环境 - 行业已充分实现市场化竞争 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 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产业宏观指导 行业协会进行自律规范 [6] - 国家出台较多相关政策以维持行业稳定持续发展 如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量子点显示、全息显示等研究 突破Micro-LED、激光、印刷等显示技术并实现规模化应用 [7][9] - 2024年3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推进运城市包装印刷等特色产业集群升级改造 [8][9] - 2023年12月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源头替代工程 加大包装印刷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力度 [9] 产业链 - 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 提供特种纸张、油墨、涂料等原材料和印刷机、切割机、覆膜机等设备 [10] - 中游是特种印刷企业 通过对上游原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加工、制作等流程 将原材料转化为特种印刷产品 [10] - 下游是特种印刷产品的应用领域 包括包装、标签、广告、艺术品、出版物等领域 [10] 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较为激烈 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企业和品牌 大型企业在技术、资金、品牌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中小型企业则通过差异化竞争和细分市场谋求发展 [20] - 代表企业包括合兴包装、紫江企业、盛通股份、长荣股份、东峰集团、东港股份、鸿博股份、鸿兴印刷集团、上海易连等 [1][20][21] - 2024年前三季度合兴包装营业收入85.88亿元 紫江企业营业收入71.88亿元 盛通股份营业收入15.04亿元 长荣股份营业收入11.40亿元 东峰集团营业收入10.47亿元 东港股份营业收入7.76亿元 鸿博股份营业收入3.91亿元 [21] - 2024年上半年合兴包装包装制造行业营业收入56.9亿元 同比增长22.74% [23] - 2024年紫江企业营业收入106.37亿元 同比增长16.69% [25] 发展趋势 - 多工艺组合成为发展趋势 组合印刷是多种印刷工艺技术的结合体 在同一条生产线上集成多种印刷方式和印后加工工艺 将各种印刷和印后加工方式的优点结合在一起 取长补短 获得最佳印制效果 [27] - 生产联机自动化成为发展趋势 最新型印刷设备具有联机自动化生产特点 如柔性版/凹版印刷机可以实现联线或独立压凹凸、压痕和模切、清废多种功能 一次完成印刷、模切、压痕等工序 [28] - 低碳环保产品将大行其道 成为市场主流 环保变化主要体现在所使用油墨上 如柔印常用的水性油墨和UV油墨 印后加工的环保也体现在工艺上 如镭射上光工艺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