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凯龙(601828)
搜索文档
美凯龙:聘任朱家桂为副总经理

新浪财经· 2025-10-13 20:37
美凯龙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有关规定,经公司总经理提名、提名委员 会推荐,公司于2025年10月13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四十七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副总 经理的议案》,同意聘任朱家桂先生为公司副总经理,任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五届董事会届 满之日止。朱家桂先生,1978年9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毕业于苏州大学,获学士学位。 朱家桂先生曾于2001年7月至2013年1月任职于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先后担任副总经理、市场管理中 心总经理;2013年4月加入公司,历任招商中心副总裁助理、中心总经理,副董事长特别助理、助理总 裁、执行总裁。朱家桂先生未持有公司股票,与公司的其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未受 过中国证监会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处罚和证券交易所惩戒。 ...
超1.7万家实体店,倒在2025上半年
搜狐财经· 2025-10-11 11:27
整体零售环境 - 2025年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较去年同期的3.7%略有提升 [2] - 全国网上零售额7.43万亿元,同比增长8.5%,线下零售额17.12万亿元,同比增长3.75%,线上增速显著高于线下 [2] - 2025年上半年国内至少有1.71万家门店宣布闭店,涵盖超过100家企业,涉及商超、百货、餐饮、服饰等多个行业 [2] 商超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720家超市关门,涉及卜蜂莲花、华润万家、永辉超市、大润发等全国性及区域性品牌 [3] - 即时零售非餐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66亿元攀升至2023年的6500亿元,预计2024年将占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6.0%,增速达20.0%,冲击商超地理位置和一站式购齐优势 [6] - 2024年我国零食量贩市场规模达1045.9亿元,成为增速最快的零食渠道,挤占传统超市空间 [6] - 传统商超面临硬件老化与租约到期压力,许多企业选择关闭低效门店并改造留存门店,例如永辉超市调改开业124家门店,其中99家开通线上业务 [6] - 行业向业态创新转型,布局硬折扣店和社区店,如中百集团开设小百惠折扣店,联华超市在浙江孵化折扣业态已开13家门店 [7] 百货行业 - 2024年1-6月百货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虽较去年同期下滑3%有所好转,但仍不及大盘增速 [8]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23家百货、购物中心关闭,运营最久的长沙阿波罗商业广场已运营27年 [8] - 传统百货模式采用品牌联营形式,不掌控商品和定价,导致商品竞争力不足,业态单一缺乏有效引流手段 [11][12] - 购物中心通过体验式业态成功引流,南京德基广场通过引进稀缺品牌、打造艺术空间等升级为体验式生活空间 [12] 茶饮与咖啡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6673家茶饮、咖啡门店关闭,茶饮行业35个品牌关闭5788家门店,咖啡行业关闭885家门店 [13][16] - 茶饮闭店潮集中在单品类和中腰部品牌,书亦烧仙草净减少1049家门店,规模下降18.32%,柠季关店404家,下降19.2% [14][15] - 咖啡行业收缩品牌包括早期入华国际品牌和新兴精品品牌,COSTA COFFEE净减28家,星巴克关闭11家,MODA COFFEE关闭至少74家 [17][19] - 果咖品牌“本来不该有”净减少37家门店,规模下滑25.69%,受巨头切入赛道冲击 [20] 服饰行业 - 2025年上半年服饰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1%,弱于社零大盘,全国至少有4563家服饰门店关闭 [21] - 森马关闭629家门店数量最多,海澜之家关闭504家,太平鸟关闭311家 [21][23] - 闭店主因包括库存高企倒逼渠道优化、品牌老化导致客群流失、以及“大店模式”运营成本高企但坪效下降 [24][25][26] - 美特斯邦威直营店年化坪效为3793.85元/平方米/年,下降58.13%,行业正从追求门店数量转向提升单店质量 [26][27] 影院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38家电影院关闭,全国影院空场率长期维持在30%-40% [28][31] - 影院面临重资产运营与高固定成本压力,营收高度依赖影片内容导致不稳定,2025年上半年总票房292亿元,其中2月票房160亿元占比超50%,但6月票房仅19.1亿元跌至近十年低点 [30] - 消费者娱乐习惯改变,网民每天刷短视频时间接近160分钟,影院平均每场观众仅2~4人,空场率高达40% [30][31] 其他行业 - 宠物、家居建材、教培、潮玩等行业均有闭店,如红星美凯龙关闭23家门店,童程童美关闭12家门店,潮玩星球关闭13家门店 [34]
前“家居首富”,彻底失势
创业家· 2025-10-05 17:32
公司控制权与管理层变动 - 美凯龙创始人车建兴于9月22日被解除留置措施,但未返回公司上班,已失去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6][12][13] - 公司管理层经历剧烈洗牌,车建兴辞任总经理,其老部下副总经理蒋小忠、车国兴相继离职,代表阿里系的非执行董事许迪、宋广斌和董事会秘书邱喆也接连出走[15][16][19][20][21] - 建发系已全面接管公司核心管理层,董事长李玉鹏、总经理施姚峰、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杨映武均来自建发系,并发布了聚焦家居业务的新五年规划[21]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业绩持续恶化,2024年上半年营收约为33.4亿元,同比下降21%,净利润亏损19亿元,同比扩大51.63%,创上市以来同期新低[27] - 公司债务压力沉重,截至2024年6月末总负债达681.3亿元,超过七成资产(72.31%,价值840.54亿元)被质押或冻结,融资能力受限[29][32] - 控股股东建发股份入主后已向公司提供37亿元资金支持,并再次被申请借款95亿元,但美凯龙的持续亏损导致建发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下降29.87%,并产生5.9亿元的投资亏损[33][34][35] 创始人资产状况与核心资产分析 - 创始人车建兴通过红星控股持有美凯龙19.95%股份,但红星控股自身已资不抵债,资产总额约109.19亿元,负债总额达168.03亿元,目前处于重整阶段[25][26][37] - 为保住红星控股,车建兴与妹妹车建芳在重整中无偿让渡89%股权,仅保留1%股份,并承诺注入超30亿元资产及完成业绩对赌以未来赎回部分股权[37] - 红星控股旗下关键资产包括商管平台爱琴海集团(收入从2022年4.6亿元降至2023年2.91亿元)和拟上市企业东研智慧,但其地产业务公司存在大量被执行和股权冻结记录[38][40][41]
美凯龙(601828) - H股公告

2025-09-30 17:46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H股法定/注册股份741,285,634股,股本741,285,634元[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法定/注册股份3,613,447,039股,股本3,613,447,039元[1] - 2025年9月,H股和A股法定/注册股份及股本增减为0[1]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4,354,732,673元[1] 股份发行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H股已发行股份741,285,634股,库存股为0[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已发行股份3,613,447,039股,库存股1,044,800股[3] - 2025年9月,H股和A股已发行股份及库存股增减为0[3] - 2025年9月30日,A股库存股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3]
红星美凯龙(0152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30 16:40
股份与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H股法定/注册股份741,285,634股,面值1元,股本741,285,634元[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法定/注册股份3,613,447,039股,面值1元,股本3,613,447,039元[1] - 2025年9月,H股、A股法定/注册股份及股本无增减[1]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4,354,732,673元[1] 已发行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H股已发行股份741,285,634股,库存股0股[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已发行股份3,613,447,039股,库存股1,044,800股[3] - 2025年9月,H股、A股已发行股份及库存股无增减[3] 库存股用途 - 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库存股1,044,800股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3]
大额买入与资金流向跟踪(20250922-20250926)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30 13:52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总结如下: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7] * **因子构建思路**:该因子旨在刻画大资金的买入行为[7] 其核心思路是利用逐笔成交数据,识别出大额买单,并计算其成交金额在总成交额中的比例[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数据准备:获取股票的逐笔成交数据[7] 2. 数据还原:根据逐笔成交数据中的叫买和叫卖序号,将数据还原为买卖单数据[7] 3. 筛选大单:对还原后的买卖单数据,按照每单的成交量设定阈值,筛选出大额交易单[7] 4. 计算指标:从大额交易单中,提取大买单的成交金额,并计算其占当日该股票总成交金额的比例[7] 公式如下: $$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 = \frac{当日大买单成交金额}{当日总成交金额}$$[7] 2. **因子名称:净主动买入金额占比**[7] * **因子构建思路**:该因子旨在刻画投资者的主动买入行为[7] 其核心思路是根据逐笔成交数据区分主动买入和主动卖出,计算其净额占总体成交的比例[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数据准备:获取股票的逐笔成交数据[7] 2. 行为界定:根据逐笔成交数据中的买卖标志,界定每一笔成交属于主动买入还是主动卖出[7] 3. 计算净额:将当日所有主动买入成交金额之和,减去所有主动卖出成交金额之和,得到净主动买入金额[7] 4. 计算指标:计算该净主动买入金额占当日总成交金额的比例[7] 公式如下: $$净主动买入金额占比 = \frac{当日主动买入成交金额 - 当日主动卖出成交金额}{当日总成交金额}$$[7] 因子的回测效果 * **大买单成交金额占比因子**:在个股层面,近5日(20250922-20250926)该因子均值排名前列的股票其指标值介于87.3%至89.1%之间,时序分位数均高于95%[9] 在宽基指数层面,近5日该因子均值介于70.2%(上证50)至72.3%(上证指数)之间[12] 在行业层面,近5日该因子均值排名前五的中信一级行业为:银行(80.0%)、石油石化(79.0%)、非银行金融(78.2%)、钢铁(78.2%)、房地产(78.1%)[4][13] 在ETF层面,近5日该因子均值排名前列的ETF其指标值介于87.8%至89.7%之间[15] * **净主动买入金额占比因子**:在个股层面,近5日(20250922-20250926)该因子均值排名前列的股票其指标值介于10.9%至17.9%之间,时序分位数均高于95%[10] 在宽基指数层面,近5日该因子均值介于-6.6%(创业板指)至1.1%(上证50)之间[12] 在行业层面,近5日该因子均值排名前五的中信一级行业为:银行(10.1%)、石油石化(3.9%)、农林牧渔(2.0%)、房地产(1.4%)、电力及公用事业(1.0%)[4][13] 在ETF层面,近5日该因子均值排名前列的ETF其指标值介于6.9%至16.0%之间[16]
100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获主力资金净买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1:43
主力资金净买入概况 - 截至9月29日,沪深两市共有100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获主力资金净买入 [1] 重点个股资金流入情况 - 光明肉业连续15个交易日获主力资金净买入,为天数最多的股票 [1] - 连续获主力资金净买入天数较多的股票包括莎普爱思、中南传媒、新天绿能、新华文轩、酒钢宏兴、利群股份、美凯龙、福成股份等 [1]
资本涌入家居赛道 行业加速整合与升级
北京商报· 2025-09-29 21:37
资本入局动态 - 盈峰集团入股索菲亚,持有1876.24万股,占其流通股的2.88%和总股本的1.95%,成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1] - 盈峰集团此前以近百亿元资金控股顾家家居,此次入股索菲亚进一步扩大其在家具行业的版图 [1][2] - 京东于2025年6月全资收购生活家家居集团,正式完成对全国大型连锁直营整装企业的控股 [2] - 2023年建发股份入股红星美凯龙,2021年贝壳找房斥资80亿元收购圣都家装 [2] - 京东于2021年战略投资尚品宅配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阿里巴巴探索线上家装平台,字节跳动分拆出“住好家”直接参与施工 [3] 市场需求与规模 -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家装家居市场总体规模将达5万亿元,2030年将达7万亿元 [4] - 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的个性化、智能化和环保性需求增加,定制家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4] - 2024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约7560亿元,同比增长3%,预计2025年将达到7938亿元 [4] - 智能门锁、智能照明、智能家电等产品的普及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5] 资本推动行业升级 - 资本为家居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品创新,实现向智能制造转变 [5] - 资本助力企业突破传统线下门店局限,构建“线上引流+线下体验+即时服务”的全链路消费场景 [6] - 资本注入使企业能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推动家居产品向智能化、绿色化、个性化方向升级迭代 [6] - 京东收购生活家后,凭借其流量、供应链和数字化能力为后者发展注入新动力 [7] - 建发股份入股红星美凯龙后,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帮助其进一步挖掘三四线城市市场潜力 [7] 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化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AI驱动的个性化设计和交付能力是重要门槛 [7] - 企业将从单一卖家具转向提供空间方案、收纳、智能化、局部改造及售后运维等综合服务 [7] - 资本入局加速产业链整合,有效推动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及AI技术落地应用转型 [1][6]
红星美凯龙(0152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16:33
收入与利润(同比变化) - 收入同比下降21.0%至33.37亿元人民币[7]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33.371亿元,同比下降21.0%[1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3.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0%[150]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21.0%至33.3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42.25亿元人民币)[182][184] - 期内亏损扩大48.1%至21.08亿元人民币[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总额为人民币19.548亿元,同比上升46.2%[30][33] - 集团录得亏损人民币21.08亿元[172] - 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21.08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48.1%[150] - 公司期内综合亏损总额为人民币22.94亿元,较去年同期15.05亿元扩大52.4%[151]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9.55亿元,同比增加46.2%[151] 成本与费用(同比变化) - 营业成本为人民币11.271亿元,同比下降21.0%[22] - 财务成本10.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8%[150] - 财务成本净额同比下降15.8%至10.9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3.00亿元人民币)[182][184] - 财务成本从2024年1,300,450千元降至2025年1,095,295千元,减少205,155千元(15.8%)[193] - 员工成本总额从2024年1,057,430千元降至2025年858,595千元,减少198,835千元(18.8%)[197] - 预期信用减值损失1.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5%[150] -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下之减值亏损为人民币1.16亿元[162] 分部业务表现(收入同比变化) - 自营商场租金及相关收入下降15.6%,主要因稳商留商优惠增加[18] - 委管商场收入下降26.4%,主要因委管商场数量减少[18] - 自有/租赁商场分部收入同比下降15.6%至24.5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9.03亿元人民币)[182][184] - 委管商场分部收入同比下降26.4%至6.09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8.27亿元人民币)[182][184] - 建筑装饰服务分部收入同比下降51.1%至1.0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12亿元人民币)[182][184] - 其他分部收入同比下降38.5%至1.7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82亿元人民币)[182][184] - 来自签署合约的客户收入同比下降34.3%至8.6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3.11亿元人民币)[184] 商场网络规模变化 - 自营商场数量减少10.6%至76家[12] - 委管商场数量减少12.0%至235家[12] - 总商场经营面积下降8.7%至1936万平方米[12] - 覆盖城市数量减少10.0%至189个城市[12] - 公司经营76家自营商场,平均出租率为84.2%[71] - 公司经营235家委管商场,平均出租率为81.3%[71] - 自营商场总经营面积为7,490,428平方米[68] - 委管商场总经营面积为11,871,334平方米[68] - 商场总经营面积达19,361,762平方米[71] 商场出租率表现 - 自营商场平均出租率提升2.6个百分点至84.2%[12] - 委管商场平均出租率下降1.5个百分点至81.3%[12] 现金流表现(同比变化) - 经营现金流净额由2024年同期净流出人民币821.3百万元转为净流入人民币201.9百万元,同比增加净流入人民币1,023.2百万元[38] -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为人民币946.4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净流出人民币113.1百万元增加净流出人民币833.3百万元[39] - 筹资活动净现金流入为人民币814.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净流入人民币781.0百万元增加净流入人民币33.6百万元[42]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大幅增至人民币94.6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1.31亿元[164]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8.21亿元[162] 债务与资本结构 - 债务总额为人民币31,960.9百万元,其中银行及其他借款人民币30,174.4百万元,债券人民币1,786.5百万元[43] - 一年内到期债务为人民币7,158.4百万元,1-2年内到期人民币7,748.2百万元,2-5年内到期人民币12,213.6百万元,5年以上到期人民币4,840.7百万元[45] - 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末56.8%上升至58.3%,净资本负债率从54.8%上升至62.7%[46] - 非流动负债增加7.7%至413.52亿元,主要因银行及其他借款增至248.02亿元[154] - 流动负债净额改善至-192.53亿元,较期初-205.96亿元收窄6.5%[154] - 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192.53亿元[172]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 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为人民币956.092亿元,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人民币22.74亿元[35]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22.74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93.1%[150]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净亏损大幅增加至22.7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1.78亿元人民币)[182][184]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人民币22.74亿元[162] - 投资性房地产微增0.5%至956.09亿元,占非流动资产87.2%[153] 其他财务数据 - 综合毛利率为66.2%,与去年同期持平[2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核心纯亏为人民币3.939亿元,同比上升2.6%[30][33] - 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45元,较去年同期0.31元恶化45.2%[151]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从2024年0.31元扩大至2025年0.45元,恶化0.14元[200]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亏损18.60亿元,同比扩大126.5%[151] - 其他损益净额由2024年亏损273,992千元转为2025年收益9,011千元,改善283,003千元[191] - 税前亏损为人民币20.71亿元[162] - 税前亏损扩大至20.7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5.36亿元人民币)[182][184] 资本开支与资金 - 资本开支为人民币1.379亿元,同比下降29.2%[36] - 货币资金为人民币32.22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人民币0.68亿元[37] - 银行结余及现金增至32.22亿元,较期初增长2.2%[153] - 购买投资性房地产支出为人民币11.77亿元,较去年同期17.18亿元下降31.5%[164] 员工与薪酬 - 员工总数从2024年同期13,145名减少至10,037名,薪酬开支总额从人民币1,116.6百万元降至人民币858.6百万元[56] 股权与股东结构 - 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有A股1,304,242,436股,占A股总数36.09%,占总股本29.95%[107] - 红星美凯龙控股持有A股980,325,353股(实益)及43,023,000股(受控法团),合计占A股总数28.32%,占总股本23.50%[107] - 车建兴通过红星美凯龙控股间接持有公司总股本23.50%的权益,对应1,023,348,353股A股[105] - 阿里巴巴集团通过多个实体合计持有A股290,747,243股(占A股8.05%,总股本6.68%)及H股114,622,963股(占H股15.46%,总股本2.63%)[107][112] - 陈淑红(车建兴配偶)被视为持有A股1,023,783,953股,占A股总数28.33%,占总股本23.51%[107][115] 管理层与治理 - 副总经理车国兴于2025年8月31日辞任[137] - 董事会秘书邱喆于2025年9月15日辞任所有职务[147] - 公司于2025年2月19日完成非执行董事变更(王文怀辞任,李玉鹏接任)[98] - 公司于2025年3月21日完成董事长变更(郑永达辞任,李玉鹏接任)[98] - 公司于2025年5月16日郑永达辞任非执行董事及委员会职务[98] - 公司取消监事会,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141] 募集资金使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已投入总额达人民币308.406亿元,投资金额余额人民币1706.7万元[124] - 长沙金霞商场项目剩余待支付款项人民币1694.3万元,预计2026年12月31日前使用完毕[123][128] - 新一代智慧家居商场项目已终止,剩余待支付款项人民币12.4万元,预计2026年12月31日前使用完毕[124][128] - 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总额为人民币3.73亿元,包含原始投资金额及利息等[124][128] - 2020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36.784亿元人民币,已使用26.787亿元人民币,剩余9.997亿元人民币[130] 业务发展举措 - 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2.9%[14] - 截至2025年6月底电器经营面积占比9.4%[74] - 未来三年计划打造40座高端电器生态标杆[74] - 截至2025年6月底M+设计中心面积达73.1万平方米[77] - 引入1000多家设计工作室合作近5000位设计师[77] - 汽车业务经营面积26.1万平方米较2024年底增长9.7万平方米[78] - 以旧换新订单数74.3万单销售额73.1亿元[79] - 中央补贴金额11.7亿元占销售额16%[79] - 截至2025年6月末沉淀有效客资147万外呼3.6万+人次接通率65%[80] - 汽车业务已进驻50家商场覆盖44个城市合作超30个品牌[78] - 3年内规划汽车业态总经营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78] 资产抵押与承诺 - 已抵押/质押资产账面价值总额达人民币82,618.9百万元,对应借款余额人民币31,950.9百万元[48] - 资本承诺总额为人民币789.7百万元,其中开发投资性房地产人民币720.5百万元,合伙开发投资人民币69.2百万元[53]
美凯龙(601828) - H股公告

2025-09-26 19:46
业绩数据 - 2024年公司自陕西鸿瑞计提管理费189万元,2025年上半年为94万元[10] - 2025年公司自徐州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具装饰城计提管理费110万元[14] - 2025年公司自徐州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广场计提管理费590万元[14] - 2025年公司自济宁鸿瑞计提管理费188万元,2026年1 - 8月为138万元[14] 委管协议 - 2025年9月26日董事会批准与陕西鸿瑞订立补充委管协议,服务期至2026年9月29日[3][6] - 补充委管协议涉及建筑面积142,080.38平方米,年管理费150万元[7] - 截至2025年及2026年12月31日止年度委管协议总年度上限变为1316万元及331万元[14] 合规措施 - 委管交易新年度上限适用百分比率超0.1%但低于5%,仅须遵守相关规定[4][18] - 公司多部门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等参与监控、审阅委管交易[17] 股权结构 - 陕西鸿瑞由西安熠辰星、颜晓境、张建芳分别持股86%、10%、4%[19] - 西安熠辰星由车玉梅、车玉琴分别直接持股70%、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