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卖场

搜索文档
从“品质优先”到“信任致胜 富森美如何打响卖场突破主动仗?
全景网· 2025-09-15 19:07
商业模式转型 - 公司投资超17亿元建设天府项目 从传统大卖场转向独栋主理人模式 [2] - 项目打造集智慧生活体验 美学生活体验 设计创意交流于一体的商业平台 [2] - 通过主理人品牌与设计机构共生关系 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 [3] 招商进展与品牌合作 - 已入驻三翼鸟智慧家庭体验中心 顾家家居旗舰店 京东家电中央空调体验馆等代表性品牌 [2] - 引入红旗连锁超市 全季酒店等生活服务品牌 [2] - 项目定位为线上线下融合的全域商业体和生活美学共同体 [2] 场景化运营创新 - 公路咖啡将90%空间转化为咖啡社交区 产品展示仅保留几平方米 [4] - 通过每月跨界活动将客户转化率从30%提升至70% [4] - 2023年已举办20多场展览包括壹集光影艺术展 DOMARTIST美学提案展 [4] 信任经济价值创造 - 通过沉浸式体验实现从卖产品到分享生活方式的转型 [2][4] - 艺术IP策展模式持续吸引高净值客群产生情感共鸣 [4] - 情感共鸣催生超越商品本身的增量价值 特别在高端消费市场 [4]
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撑起经济新空间
经济网· 2025-09-03 11:05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展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117项缩减至106项 全国性具体管理措施由486条缩减至469条 地方性管理措施由36条缩减至20条 [2] - 居然之家新门店审批环节整体耗时减少30%-40% 筹备周期缩短20至30天 [3] - 政府专业团队协助企业电路改造 维修成本下降且用电安全性提升 [6] 物流与基础设施优化 - 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 其中交通运输成本降低约2800亿元 [4] - "浙新吉"专列开行37列 货重超2.1万吨 货值突破7.1亿元 "援疆班列"开行82列 发运11.5万吨新疆产品至长三角 货值29.4亿元 [4] - 新疆纺织企业外贸订单增长超30% 运输时间缩短且物流成本显著降低 [4] 公平竞争制度完善 -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禁止17种影响公平竞争的具体行为 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全面规范审查机制 [6] - 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审查重大政策措施2000余件 针对工程建设/招商引资/政府采购领域制定详细审查指引 [6] - 基础设施改善促进消费要素流动 酒店周边交通规划优化带来实际经营便利 [5]
经历动荡的居然智家半年净利润腰斩,名称或改回“居然之家”
观察者网· 2025-09-02 19:0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实现64.45亿元 同比增长1.54% [1] -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5.52% 降至3.29亿元 [1] - 毛利率降至23.85% 同比骤降9.47个百分点 [1] - 总资产同比下滑3.69% 降至478.4亿元 [1] - 净利润下滑主因系经济波动及房地产周期性影响导致行业存量竞争加剧 公司对商户实施租金和管理费减免 [1] 管理层变动 - 原执行总裁王宁接任董事长及法人职务 其持股111.83万股 占比0.018% [3][4] - 汪林朋遗孀杨芳被提名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并接任居然投资控股董事长 [4][5] - 公司实控人仍为已故汪林朋 股权变更程序尚未完成 [5][6] 业务结构转型 - 商品销售额首次占比过半 达36.3亿元 占总营收56.34% [7] - 租赁及加盟管理业务收入降至26亿元 同比降幅19.65% 占比40.34% [7] - 商品销售毛利率仅6.16% 远低于租赁及加盟管理业务的47.24% [7] - 公司强调回归零售主业 但维持出海与数字化转型战略不变 [6] - 利润下滑直接源于高毛利业务(租金/管理费)收入减少 [7]
常州首富的危局:从“全球Mall王”到半年巨亏15亿
搜狐财经· 2025-08-14 10:32
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 2016年公司成为全球最大购物中心运营商 拥有第200家商场 获"全球Mall王"称号 [1] - 2025年5月董事车建新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措施 [1]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亏损15.9-19.2亿元 扣非后归母净亏损5.1-6.2亿元 [3] - 自营商场数量从250家缩减至76家 2023-2024年累计亏损超50亿元 [3] 商业模式分析 - 采用连锁收租模式 师从肯德基麦当劳的商业地产运营模式 [5][6] - 2024年营收78.21亿元 其中自营及租赁业务收入53.6亿元 占比68.5% [6] - 2025年一季度自营及租赁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77% [6] - 通过买地获得商场物业经营权后统一招商 收取租赁费和管理服务费 [6] - 配套服务包括物业管理费 销售额提成 数字系统使用费等增值服务 [7] 财务状况 - 家居商业服务业毛利率59.9% 营业收入下降22.6% [8] - 自营及租赁收入毛利率65.7% 营业收入下降21.0% [8] - 委托经营管理收入毛利率38.4% 营业收入下降28.1% [8] - 2025年一季度总资产超1100亿元 负债总额676.5亿元 资产负债率逼近60% [9] 行业竞争对比 - 居然智家采用轻资产模式 83家直营卖场中仅17家为自持物业 [11] - 居然智家2024年租赁及管理业务毛利率下滑5.23个百分点至41.04% [12] - 居然智家整体销售毛利率降至27.35% 净利率降至6.44% [12] 行业挑战与趋势 - 房地产下行环境影响家居消费 [13] - 精装房策略使零售市场份额流向工程订单 百强房企集采率达80%-90% [14] - 线上化成效有限 红星美凯龙2024年线上GMV约18亿元 用户复购率仅9% [14] - 居然智家线上业务占比不足12% 毛利率仅15% [14] - 红星美凯龙自营商场坪效约1121元/平方米/月 低于行业1400-2000元合格标准 [14] - 宜家中国2024财年营收占全球3.5% 同比下滑 [15] - 宜得利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关闭21家门店 关店比例达20% [15]
2025:家居卖场的血色黄昏
虎嗅APP· 2025-08-10 16:51
行业拐点与危机 - 2025年成为家居卖场行业命运拐点,多家龙头企业创始人接连遭遇极端事件,包括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新被调查、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跳楼、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朋自杀、富森美董事长刘兵被留置 [4] - 家居卖场采用"类地产"模式,依赖土地、贷款等资源获取能力,复杂的政商关系提高了"出事"概率 [5] - 行业过去20年依赖房地产红利高速增长,现面临市场出清和重新洗牌,企业将面临破产退出、资本重组或转型成功三种路径 [5][6] 商业模式与运营困境 - 家居卖场出租率低于95%的行业安全线,2021-2024年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富森美平均出租率仅89%-93%,加剧运营风险 [8] - 2024年家居卖场平均租金同比下调6%-10%,门店人员大幅缩减,从10人降至1-2人 [8]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1.49万亿元,同比下降3.85%,家装行业2024年破产企业达440家,上半年已有132家倒闭 [9] 财务表现恶化 - 居然之家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从23.03亿元锐减至7.69亿元,下滑67%,租赁及加盟管理收入占比从62.8%萎缩至42.73% [12] - 红星美凯龙2021年净利润20.47亿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29.83亿元,营收从155.13亿元腰斩至78.21亿元,出租率从95%降至83% [13] - 居然之家2024年现金及等价物25.04亿元,一年内到期负债44.66亿元,偿债缺口近20亿元 [14] 转型尝试与挑战 - 红星美凯龙拓展汽车、餐饮等新业态,已与25家车企合作,在26个城市落地16.4万平米汽车品类,但未能对冲核心业务下滑 [17] - 居然之家探索"家居生活MALL"多业态融合,但餐饮店从40多家缩减至5家,电影院歇业倒闭 [17] - 线上转型面临挑战,居然之家"洞窝"平台2024年新上线卖场仅271家,不足2023年592家的一半 [20] 服务升级与新方向 - 居然之家采用"固定租金+销售分成"轻资产模式,占比达65.4%,并在马来西亚、印尼建设商贸物流园 [23] - 红星美凯龙开设2.0电器馆,打造沉浸式体验场,增设家电维修、回收等一站式服务 [23] - 欧派等头部品牌通过自建直播团队和电商运营,线上成交占比提升,2024年经销商云店达15000家,线上引流业绩增长128% [23]
行业透视 | 地产余震中,家居卖场龙头最先洗牌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10 12:51
行业震荡与公司变故 - 家居行业近期频发高层变故:2025年5月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新被立案调查,7月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离世、富森美实控人刘兵被留置、居然智家控制人汪林朋身故,行业面临变局[2] - 2024年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1.49万亿元,同比下降3.85%,房地产下行导致新建住宅销售面积、竣工面积、新开工面积均双位数下滑,拖累家居需求[4] 家居卖场龙头企业困境 - 居然智家2024年营收130亿元(行业第一),但净利润8.35亿元依赖资产处置收益;红星美凯龙营收78亿元,亏损37亿元,两者均面临业绩与债务压力[4] - 红星美凯龙2021-2024年收入从155.13亿元降至78.21亿元,净利润由盈转亏(2024年亏损37.28亿元);居然智家同期收入稳定但净利润从23.78亿元降至8.35亿元[5] - 两家企业资产结构偏重:红星美凯龙投资性房地产等占总资产82%,居然智家占72%,高负债扩张模式(红星资产负债率57%)在行业下行中风险加剧[7][8] 居然智家的战略失误与财务风险 - 2023年居然智家投资活动净流出29.68亿元,包括19.63亿元收购北京睿鸿(商誉1.3亿元2024年全额减值),加剧资金链紧张[10] - 2024年货币资金26.6亿元,但短期借款18.8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27.5亿元(含15.8亿元租赁负债),现金持续净流出[10] - 租赁业务收入55.4亿元(同比降14%),因租金减免但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反增1.4%至233亿元,估值方法(收益法/成本法)未充分反映租金下滑影响[13] 行业共性问题与应对措施 - 家居卖场普遍减免商户租金:红星美凯龙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2023-2024年累计亏损44亿元,单位租金从264元/平米/月降至208元/平米/月[13] - 商品销售成为居然智家唯一增长业务(2024年营收63.2亿元,同比+14%),但应收账款增加1.1亿元至5.6亿元,坏账计提比率升至4.62%[14][15] - 行业尝试转型(业态调整、海外布局),但重资产模式制约灵活性,红星美凯龙自营商场出租率仅83%,居然智家空置率2%-5%[13][19] 其他家居企业表现对比 - 欧派家居(定制家居)2024年营收189.25亿元、净利润26.03亿元,北新建材(建材)营收258.21亿元、净利润37.26亿元,表现优于卖场企业[5] - 东方雨虹受房企欠款拖累,2024年净利润仅0.76亿元(2021年为42.13亿元),信用减值损失严重[4][5]
“湖北首富”难当?
创业家· 2025-08-04 18:11
核心观点 - "湖北首富"身份对企业家的影响呈现两极分化,有人因此陷入困境甚至身陷囹圄,也有人借此实现企业转型和二次创业 [4] - 家居行业正处于整肃期,多位知名企业家被调查或出现意外 [14] - 市场化程度高的企业家如雷军、黄立等发展稳健,而依赖政商关系的企业家则面临较大风险 [35] 居然之家与汪林朋 - 2025年7月27日,居然之家创始人汪林朋跳楼身亡,年仅57岁,公司股价次日下跌6.96%至2.94元/股 [4][6] - 2019年借壳上市时市值达630亿元,汪林朋身家368亿元成为湖北首富 [9] - 2024年营收129.66亿元同比下降4%,净利润8.83亿元同比下降32%,货币资金五年内从75.22亿元锐减至26.61亿元 [1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12亿元同比增长5.58%,但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42.84%至2.13亿元 [12] - 公司正从传统卖场向智能家居转型,并入驻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 [12][13] 当代系与艾路明 - 当代集团2020年资产总额突破1000亿元,曾控股5家上市公司 [17] - 2024年因负债806亿元进入破产重整,艾路明股权归零并被限制高消费 [20] - 艾路明表示希望再创业,考虑兽药、旅游等方向 [20] 兰世立二次创业 - 曾因泰东航收购案被羁押902天,2021年底被判无罪并获得国家赔偿59.1万元 [23] - 2023年推出"武汉二厂汽水",2024年借壳上市,估值达24亿元 [24][25] - 在抖音拥有126万粉丝,打造"东山再起"人设 [26] 高德红外与黄立父子 - 2022年以280亿元身家登顶湖北首富 [29] - 2025年7月获得6.85亿元海外订单,股价上涨5.65%至11.22元/股 [30][31] - 公司拥有上千项专利,成功研发红外探测器芯片打破西方技术封锁 [34] 行业现状 - 家居行业多位知名企业家被调查:红星美凯龙车建兴、富森美刘兵、靓家居曾育周等 [14] - 市场化企业如小米、高德红外发展稳健,市值分别突破万亿元和479.2亿元 [34][35]
监察风暴来袭!17位A股一把手被留置,已有人被刑拘
商业洞察· 2025-07-31 17:25
监察风暴覆盖范围 - 今年以来已有18家上市公司的19名高管被监察机关实施留置措施,其中17人为创始人、实控人或董事长等"一把手" [3] - 涉及行业广泛,包括农业、制造业、家居零售、信息技术、环保、化工、军工、医疗、新能源等,基本无监察盲区 [3] - 典型案例包括家居业三巨头: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新、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富森美创始人刘兵 [3] 重点公司案例 - 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4月18日被留置,7月23日解除留置后4天突然在家中身故,死因未明确 [5][6] - 亚钾国际董事长郭柏春因涉嫌挪用公款、滥用职权被刑事拘留,曾外逃东南亚后被遣返 [8][9] - 森霸传感董事长单森林被留置17天后解除,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行为被质疑内幕交易 [10][11] - 美凯龙创始人车建新被留置,此前以62.86亿元向国资转让股份,但公司连续两年累计亏损超51亿元 [11][12] - 国光电气总经理李泞被留置,公司为"人造太阳"概念股,在核聚变领域有技术突破 [14][15] - 中孚信息董事长魏东晓和副总经理孙强先后被留置,公司业务涉及国家安全领域 [16] 高管留置后续情况 - 部分高管已解除留置,如森霸传感单森林、美心翼申徐争鸣、百川股份郑铁江 [18] - 佳缘科技董事长王进解除留置但变更为责令候查措施 [18] - 留置原因包括涉嫌挪用公款、滥用职权、严重职务违法等 [18]
家居巨头老板们“集体”留置、跳楼,到底怎么了?
虎嗅· 2025-07-31 07:41
家居行业动荡与企业家危机 - 家居行业头部企业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在解除留置后跳楼身亡,引发公司股价两日内暴跌20亿元市值蒸发[2][3] - 本月内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同样跳楼身亡,成都富森美居董事长被留置,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新此前也被留置[4][14] - 行业受房地产下行周期冲击显著,企业面临转型困境与金融环境收缩[15][16] 居然智家经营与战略问题 - 2019年借壳武汉中商上市交易作价356.5亿元,但2022年对赌协议完成后净利润暴跌94%至16.5亿元,扣非后亏损2.2亿[17] - 2020年成立居然金融导致小微贷款坏账率超15%,2024年总资产同比下降7.46%至496.75亿元,净利润同比降40.83%[18][20] - 2020-2023年现金分红占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比重均超90%,被质疑透支实体根基[21][22] 其他企业危机案例 - 靓家居毛利率从2018年35%下滑至2020年15%,关联交易占比升至27%,高利贷抵押导致资金链断裂[23][24][25] - 富森美董事长刘兵因子公司物流园项目围标被留置,恰逢公司债获批后三天[26] - 红星美凯龙2023年出售物流资产降负债率至64%,但商业模式未实质转型[27][32] 行业转型尝试 - 居然智家更名为"居然智家"转向智能家居,洞窝平台覆盖280城链接5万商户[30] - 富森美推出"焦糖盒子"青年馆,坪效达1.8万/㎡超传统馆2倍,直播业务营收占比升至21%[33][34] - 行业面临渠道碎片化挑战,抖音家装主播单场带货破亿分流30%客户[36] 数据表现 - 居然智家2024年营业收入129.66亿元(同比-4.0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1.31%[20][21] - 靓家居产业工人模式人效比传统装修低40%,关联交易占比三年内从12%升至27%[23][24] - 富森美自营卖场规模超125万平方米,直播帮助32个品牌单店年销破千万[14][34]
富森美老模式如何打新仗
北京商报· 2025-07-31 00:40
股价表现与高管风波 - 7月30日公司股价收盘12.12元/股 单日涨幅1.08% 但此前连续两日下滑 实控人被留置或是原因之一[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0亿元 同比下滑13.19% 净利润1.48亿元 同比下滑21.06%[1][3] - 营收自2023年四季度起连续6个季度同比下滑[1] - 2024年全年营收同比下滑6.18% 净利润同比下滑14.39%[3] - 2023年四季度至2024年各季度营收同比下滑幅度分别为6.74%、2.46%、7.95%、10.08%、4.19%[3] 分红政策与财务策略 - 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8.08亿元 分红比例达117.11% 超过全年净利润[1][3] - 自2016年上市以来累计派现46.68亿元 分红率近70%[3] - 近三年累计分红超24亿元 占三年累计净利润的88%[3] - 高分红被业内视为缺乏增长项目和市值维稳手段[4] 业务结构分析 - 主营业务为市场租赁及服务 2024年该业务营收12.47亿元 同比下滑4.52% 占总营收比重87.2%[5][6] - 成都地区营收占比极高 2021-2024年分别为95.71%、95.78%、95.27%、97.76%[6] - 成都地区营收2021年14.71亿元(增14.22%) 2022年14.20亿元(降3.44%) 2023年14.52亿元(增2.23%) 2024年13.98亿元(降3.73%)[6] - 省外市场拓展乏力 2022年营收148.32万元(降42.01%) 2023年0元 2024年87.07万元(因基数低显示增长100%)[7] 行业环境与竞争挑战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1.49亿元 同比下滑3.85%[8] - 行业面临电子商务、精装化、跨界经营等新兴业态冲击[8] - 传统卖场需向轻资产、服务化、数字化转型[8] 战略转型举措 - 2024年升级"富森美在线3.0"小程序 年访问量超600万次 在线支付总额达3.2亿元[8] - 2025年计划拓展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介 探索家居与艺术、数字光电、AI智能及文创的融合[8] - 专家建议公司重塑价值链 切入设计-选材-施工-交付闭环 打造家居内容生态并推进全面数字化[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