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行(601838)
搜索文档
成都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4.93亿元,同比增长5.03%
财经网· 2025-10-28 20:09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77.61亿元,同比增长5.20亿元,增幅3.01% [1] - 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93亿元,同比增长4.54亿元,增幅5.03%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2.24元 [1] - 资产利润率(年化)为0.9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40% [1] 资产负债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末总资产达到13852.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51.39亿元,增幅10.81% [1] - 同期存款总额为9864.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05.73亿元,增幅11.35% [1] - 同期贷款总额为8474.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9.13亿元,增幅14.13% [1] 资产质量与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末不良贷款率为0.68% [1] - 同期拨备覆盖率为433.08% [1] - 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为76.86%,经营结构保持稳健 [1]
成都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4.93亿元,同比增幅5.03%
北京商报· 2025-10-28 19:57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61亿元,同比增长5.20亿元,增幅3.01% [2]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93亿元,同比增长4.54亿元,增幅5.03% [2]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2.24元,资产利润率(年化)为0.9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40% [2] 资产质量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不良贷款率为0.68%,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2]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拨备覆盖率为433.08% [2]
成都银行:10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19:55
公司运营与治理 - 公司于2025年10月28日召开第八届第二十次董事会临时会议,审议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等文件 [1]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利息收入占比159.66%,非利息收入占比2.23% [1]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768亿元 [1] 行业市场动态 - A股市场突破4000点,结束十年沉寂迎来爆发 [1] - 科技主线重塑市场,开启“慢牛”新格局 [1]
成都银行(601838) - 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第九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2025-10-28 19:30
证券代码:601838 证券简称:成都银行 公告编号:2025-062 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届监事会第九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 担法律责任。 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第九次 (临时)会议以书面传签方式召开,决议表决截止日为 2025 年 10 月 28 日。会议通知已于 2025 年 10 月 23 日以电子邮件及书面方式向全 体监事发出。本次会议应参与表决监事 4 名,实际参与表决监事 4 名。 会议的召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成都银行股份有限 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会议所形成的决议合法、有效。 会议对如下议案进行了审议并表决: 审议通过了《关于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 的议案》 表决结果:同意 4 票,反对 0 票,弃权 0 票。 监事会认为,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的编制和审议程序符合 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报告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地 ...
成都银行(601838) - 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2025-10-28 19:29
会议信息 - 成都银行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临时)会议于2025年10月28日召开[2] - 应出席有表决权董事11名,2名现场、9名视频连线参加[2] 议案表决 -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11票同意[4] - 《关联交易的议案》9票同意,王永强、付剑峰回避表决[4][5] 其他通报 - 会议通报《全面风险管理专项审计 - 资本管理专项审计报告》[5]
成都银行(601838)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28 19:25
根据您的要求,我已将提供的财报关键点按照单一主题进行分组。归类结果如下: 资产规模与构成 - 公司总资产达到13,852.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81%[10]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8,474.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13%[10] - 吸收存款为9,864.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5%[10]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大幅增加至80.8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74.95%[16] - 向中央银行借款增至448.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30%[16] - 其他债权投资增至1,057.1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63%[16] - 截至2025年9月末总资产达13,852.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51.39亿元,增幅10.81%[20] - 截至2025年9月末存款总额9,864.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05.73亿元,增幅11.35%[20] - 截至2025年9月末贷款总额8,474.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9.13亿元,增幅14.13%[20] - 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12,501.16亿元增长至2025年9月末的13,852.55亿元,增长10.8%[43][45] - 发放贷款和垫款从2024年末的7,191.45亿元增至2025年9月末的8,226.40亿元,增长14.4%[43] - 吸收存款从2024年末的8,858.59亿元增至2025年9月末的9,864.32亿元,增长11.4%[45] - 风险加权资产从2024年末的8,755亿元增至2025年9月末的9,758亿元,增长11.5%[33] 收入与利润表现 - 2025年1-9月营业收入为177.61亿元,同比增长3.01%[9] - 2025年1-9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93亿元,同比增长5.03%[9] - 2025年7-9月单季度营业收入为54.91亿元,同比下降2.92%[9] - 2025年1-9月营业收入177.61亿元,同比增长5.20亿元,增幅3.01%[22] - 2025年1-9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93亿元,同比增长4.54亿元,增幅5.03%[22] - 2025年1-9月实现净利润94.9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90.39亿元增长5.0%[47] - 2025年1-9月利息净收入为147.2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36.04亿元增长8.2%[47] - 2025年1-9月综合收益总额为78.9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91.64亿元下降13.8%[49] - 2025年1-9月基本每股收益为2.24元,较2024年同期的2.37元下降5.5%[49] 现金流表现 - 2025年1-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5.9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88.75%[9] - 2025年1-9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75.90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负199.45亿元实现大幅改善[51] - 2025年1-9月客户存款及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为983.00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876.35亿元增长12.2%[51] - 2025年1-9月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为290.8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83.64亿元增长2.5%[51] - 2025年1-9月客户贷款和垫款净增加额为1064.4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974.98亿元增长9.2%[51] - 2025年1-9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84.04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正409.15亿元大幅下降[52] - 2025年1-9月投资支付的现金为1554.5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92.08亿元大幅增加215.9%[52] - 2025年1-9月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为2504.6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994.83亿元增长25.6%[52] - 2025年9月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13.99亿元,较2024年同期末的755.90亿元下降58.5%[52] 资产质量与风险指标 - 截至2025年9月末不良贷款率为0.68%,较2024年末的0.66%有所上升[22][24] - 截至2025年9月末拨备覆盖率为433.08%,较2024年末的479.29%有所下降[22][24] - 2025年1-9月年化资产利润率为0.96%,低于2024年同期的1.04%[22][24] - 不良贷款(次级、可疑、损失类)总额从2024年末的48.88亿元增至2025年9月末的57.45亿元,不良率从0.66%微升至0.68%[39] 成本与效率指标 - 2025年1-9月成本收入比为25.21%,高于2024年同期的24.75%[24] 资本充足与流动性指标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2024年末的9.01%提升至2025年9月末的8.77%[33] - 杠杆率从2024年末的6.62%提升至2025年9月末的7.10%[35] - 流动性覆盖率为190.37%,较2024年末的211.09%有所下降[37] 其他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3,380名[18]
成都银行:前三季归母净利同比增5.03%
新浪财经· 2025-10-28 19:12
成都银行公告,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77.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3.0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94.93亿元,同比增5.03%;基本每股收益2.24元/股,同比下降5.49%;期末总资产13852.55亿元,比 上年末增10.8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18.12亿元,增18.59%。 ...
城商行板块10月28日涨0.02%,厦门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2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8 16:40
板块整体表现 - 城商行板块在当日微涨0.01%,表现优于大盘,同期上证指数下跌0.22%,深证成指下跌0.44%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厦门银行以5.46%的涨幅领涨,而郑州银行下跌0.98%领跌 [1][2] - 板块整体资金呈净流入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入2.23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33亿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出3.56亿元 [2] 领涨个股分析 - 厦门银行涨幅最大为5.46%,收盘价7.15元,成交量为58.24万手,成交额为4.12亿元 [1] - 厦门银行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3911.89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9.50%,但游资净流出186.68万元 [3] - 重庆银行和成都银行分别上涨2.11%和0.84%,成都银行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8234.45万元,主力净占比14.54% [1][3] 资金流向分析 - 南京银行和成都银行是主力资金最青睐的个股,主力净流入分别为8261.76万元和8234.45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10.46%和14.54% [3] - 江苏银行同时获得主力资金和游资青睐,主力净流入4857.10万元,游资净流入4553.69万元 [3] - 北京银行虽然股价下跌0.52%,但成交活跃,成交额达11.84亿元,并获得游资净流入1395.05万元 [2][3] 市场交易活跃度 - 江苏银行成交量最大,为96.77万手,成交额10.52亿元 [1] - 北京银行成交量达205.57万手,是成交量最高的城商行,成交额为11.84亿元 [2] - 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成交额较高,分别为7.94亿元和7.90亿元,显示市场关注度集中 [1][2]
城商行板块10月27日涨0.63%,重庆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7 16:25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27日城商行板块整体上涨0.63%,领先个股为重庆银行,涨幅2.75% [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1.18%至3996.94点,深证成指上涨1.51%至13489.4点 [1] - 城商行板块资金流向呈现分化,主力资金净流出3.1亿元,而游资资金净流入2.87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290.45万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重庆银行领涨板块,收盘价10.45元,涨幅2.75%,成交34.91万手,成交额3.68亿元 [1] - 西安银行涨幅1.95%,收盘价4.19元,成交44.84万手,成交额1.86亿元 [1] - 厦门银行涨幅1.50%,收盘价6.78元,成交22.98万手,成交额1.56亿元 [1] - 青岛银行涨幅1.36%,收盘价5.22元,成交47.66万手,成交额2.49亿元 [1] 下跌及平盘个股表现 - 成都银行跌幅最大,为1.54%,收盘价17.96元,成交47.41万手,成交额8.54亿元 [2] - 苏州银行下跌1.07%,收盘价8.32元,成交55.25万手,成交额4.63亿元 [2] - 杭州银行下跌0.74%,收盘价16.18元,成交48.37万手,成交额7.83亿元 [2] - 宁波银行和贵阳银行当日收平盘,涨跌幅为0.00% [1][2] 个股资金流向 - 南京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2164.91万元,主力净占比4.27%,但散户资金净流出3174.25万元 [3] - 郑州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1358.56万元,主力净占比5.78%,游资资金净流出877.91万元 [3] - 西安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912.35万元,主力净占比4.90%,散户资金净流出764.47万元 [3] - 兰州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724.99万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入868.51万元,游资净占比达5.62% [3] - 重庆银行尽管股价领涨,但主力资金净流出317.73万元 [3]
行业深度报告:零售风险及新规影响有限,兼论信贷去抵押化
开源证券· 2025-10-27 13:44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中期业绩后银行风险视角的三大关注点包括零售不良率及不良生成率指标双高、风险新规过渡期结束对拨备的影响、以及银行信贷去抵押化特征 [14] - 尽管零售不良拐点尚未呈现,但风险整体处于可控区间,且拨备计提对利润表的影响弱于2018年对公风险暴露时期 [3][15] - 风险新规过渡期结束带来的拨备补计提压力有限,政策端影响趋弱 [4][16] - 银行信贷去抵押化是业务特征和经营目标主动选择的结果,金融科技风控能力强的银行更具优势 [5][17] 零售风险分析 - 2025H1上市银行不良率为1.23%,环比基本持平,但零售风险持续反弹,样本行零售不良率为1.28%,边际抬升12bp [3][14][18] - 零售不良生成率仍居高位,例如邮储银行2025H1个贷不良生成率为1.53%,较2024年上行17bp,而对公不良生成率仅为0.34% [14] - 逾期率(1.44%,较2024年提高3bp)与不良率指标偏离,国有行和农商行逾期率分别上行7bp和1bp,反映零售风险尚存 [19] - 中小行零售不良率抬升幅度大于国股行,显示风险区域化特征 [29][30] - 按揭不良率绝对水平仍低,政策支持下违约概率保持平稳;个人经营贷不良率上行(部分银行超30bp)但反映风险更真实;消费类信贷不良率最高,其改善依赖于个贷不良转让业务 [3][15][30][31][32] 风险新规与拨备影响 - 风险新规过渡期将于2025年底结束,市场担忧已减值贷款计入不良后需补提拨备,以及非贷资产拨备计提比例需提升至100% [4][16] - 2025H1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38.53%,环比上升0.46pct;拨贷比为2.93%,环比略持平 [40] - 国股行拨备覆盖率环比上升(不到1pct),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下降6.13pct和1.53pct,但降幅较Q1趋缓 [40] - 部分银行报表减值资产口径与监管标准存在差异,且过渡期可能延长,因此拨备对利润冲击或低于市场预期 [4][16][40] 信贷去抵押化趋势 - 2025H1上市银行抵押类贷款占比为34.6%,呈逐年下降趋势 [5][17] - 区域性中小行抵押贷款不良率整体高于信用贷款,源于客群逆向选择效应 [5][17] - 去抵押化是银行在风险承压时的主动选择,通过提升非抵押类贷款占比以降低违约概率,但承受较高违约损失率 [5][17] - 金融科技赋能风控水平强的头部城农商行在去抵押化过程中具有优势 [5][17] 投资建议 - 部分国有银行客群优势赋予较高安全边际,零售风险压力可控且拨备同比少提 [6] - 部分股份行安全边际高、零售不良绝对水平低,风险有修复迹象 [6] - 部分城农商行在零售客群风险策略和贷款去抵押化过程中具备相对优势 [6] - 推荐中信银行,受益标的包括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渝农商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