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行(601838)
搜索文档
银行股三季报陆续披露 多家银行业绩均有改善 银行业净息差或企稳(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10-27 10:12
行业整体表现 - 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三季报披露拉开帷幕,已披露财报的银行营收净利润或实现双增,或降幅有所收窄,资产质量均有好转 [1] - 得益于息差同比降幅收窄、净利息收入降幅收窄及资产质量维持平稳等因素,银行业分析师预计前三季度行业整体营收、净利增速仍能维持正增长,保持稳健态势 [1] - 国泰海通证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累计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分别同比增长0.4%和1.1%,增速较中期报告有所回升 [3] - 城商行业绩增速有望领先,而国有大行净利润增速大概率转正 [3] 银行个体业绩 - 华夏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48.81亿元,同比下降8.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9.82亿元,同比下降2.86%,但比上半年降幅收窄5.09个百分点 [1] - 华夏银行净息差为1.55%,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降幅较上半年收窄 [1] - 重庆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7.40亿元,同比增长10.40%;实现净利润51.96亿元,同比增长10.42% [2] - 重庆银行7月至9月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81亿元,同比增长17.38%;实现净利润18.02亿元,同比增长20.49% [2] - 平安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06.68亿元,同比下降9.8%;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383.39亿元,同比下降3.5%,降幅较上半年有所收窄 [2] - 平安银行1至9月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73%,较去年同期下降47个基点;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1.70%,较去年同期下降43个基点 [2] 净息差趋势 - 中泰证券认为银行业三季度净息差有企稳可能,因资产端重定价压力减小,且存款利率下降幅度大于LPR下降幅度对息差形成支撑 [4] - 测算显示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净息差环比将分别增加0.7个基点和0.3个基点,环比均基本持平 [4] - 高盛认为大型国有银行及招商银行相比其他同业更能实现可持续的净息差恢复 [5] 股东增持与市场情绪 - 年内已有10家银行获股东、高管增持,包括苏州银行、南京银行等 [3] - 基金、险资对银行股热情高涨,招商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只银行股获险资举牌 [3] - 邮储银行于2025年10月10日获中国平安保险增持641.6万股,涉资约3441.41万港元 [5] - 农业银行于10月16日获Ping An Asset Management Co Ltd增持653.1万股,总金额约为3609.49万港元,增持后持股比例达20.01% [6] 机构观点与投资机会 - 中泰证券表示银行股从"顺周期"到"弱周期",看好板块的稳健性和持续性,建议关注有成长性且估值低的城农商行 [4] - 高盛指出其评级的内银A股及H股年初至今分别录得12%及21%市值加权绝对回报,主要受基本面改善推动 [5] - 摩根士丹利相信工商银行股价在未来60天内将上涨的概率约70%至80%,预期其第三季实现盈利正增长,6.1%的股息收益率提供吸引力 [5][6]
本周聚焦:黄金波动下的机遇与挑战:银行贵金属业务有望成重要增长极
国盛证券· 2025-10-27 08:58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黄金市场高波动性带来挑战,但未改变上市银行深化贵金属业务的趋势[1] - 在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等基本面支撑下,贵金属业务对上市银行盈利稳定性的贡献或将日趋凸显[1] - 贵金属业务有望成为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增长极[4]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截至2025年9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406万盎司,已连续11个月增持,较8月末增加4万盎司[2] - 2025年二季度全球央行共增储黄金166吨,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2025年中有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将进一步增加[2] - 2025年2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为上市银行创造新的对公服务机遇[2] - 2025年6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公布2025-2026年度银行间黄金询价市场做市商名单,正式做市商13家,尝试做市商4家,均为上市银行[3] 业务动态与收入贡献 - 2025年上半年我国黄金消费量505.205吨,同比下降3.54%[4] - 黄金首饰消费199.826吨,同比下降26%;金条及金币消费264.242吨,同比增长23.69%;工业及其他用金41.137吨,同比增长2.59%[4] - 金条及金币需求同比超两成增长,反映居民对黄金避险、保值功能的需求提升[4] - 银行作为金条销售、金币代销的核心渠道,叠加账户黄金、黄金积存等线上投资产品的持续普及,能够精准承接旺盛需求[4] 板块投资观点 - 关税政策或对出口短期带来冲击,但中长期看国内稳地产、促消费、加大民生保障等扩张性政策有望加速落地[8] - 银行板块受益于政策催化,顺周期主线的个股或有α;红利策略或仍有持续性[8] - 顺周期策略下建议关注宁波银行;红利策略下建议关注江苏银行、成都银行、上海银行、沪农商行、渝农商行[8] - 建议关注具备可转债转股预期的上海银行、兴业银行、重庆银行、浦发银行[8] 重点数据跟踪 - 权益市场: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17974.30亿元,环比上周减少3955.9亿元;两融余额2.44万亿元,较上周减少0.25%[9] - 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160.96亿元,环比上周增加65.48亿元;10月以来共计发行267.74亿元,同比减少65.57亿元[9] - 同业存单:本周发行规模9623.40亿元,环比上周增加2347.70亿元;余额20.60万亿元,相比9月末增加6343.80亿元;发行利率1.65%,环比上周增加2bp[10] - 票据利率: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0.63%,环比上周下降7bp;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0.79%,环比上周下降7bp[10]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平均为1.84%,持平上周[10] - 地方政府专项债:本周新发行1123.61亿元,环比上周增加922.70亿元,年初以来累计发行38096.76亿元[10] - 特殊再融资债:本周新发行214.00亿元,平均利率2.20%,全年累计发行20173.13亿元[10] 银行贵金属业务规模 - 上市银行贵金属资产规模合计从2024年中的6955.99亿元增长至2025年中的9705.39亿元,同比增长39.53%[15] - 工商银行2025年中贵金属资产规模2976.43亿元,同比增长65.92%;农业银行1684.87亿元,同比增长18.76%;建设银行1416.11亿元,同比增长71.29%[15] - 部分股份制银行增速显著:民生银行2025年中规模715.40亿元,同比增长131.89%;浦发银行288.98亿元,同比增长164.51%[15]
招商基金王平旗下招商中证红利ETF三季报最新持仓,重仓宁波华翔
搜狐财经· 2025-10-27 05:39
基金业绩表现 - 招商中证红利ETF近1年净值增长率为9.21% [1] 前十大重仓股变动 - 新增 - 前十大重仓股新增潞安环能,持有777.64万股,持仓市值1.11亿元 [1][2] - 前十大重仓股新增中谷物流,持有1007.44万股,持仓市值1.1亿元 [1][2] - 前十大重仓股新增农业银行,持有1614.24万股,持仓市值1.08亿元 [1][2] - 前十大重仓股新增南钢股份,持有1999.57万股,持仓市值1.05亿元 [1][2] - 前十大重仓股新增建设银行,持有1176.32万股,持仓市值1.01亿元 [1][2] 前十大重仓股变动 - 增持 - 对宁波华翔增仓56.7万股,使其成为该基金第一大重仓股,总持股705.07万股,持仓市值2.73亿元,增仓比例8.75% [1][2] - 对中远海控增仓,总持股1273.78万股,持仓市值1.83亿元,增仓比例7.78% [2] - 对冀中能源增仓,总持股2371.1万股,持仓市值1.4亿元,增仓比例9.0% [2] - 对海澜之家增仓,总持股1619.84万股,持仓市值1.05亿元,增仓比例8.88% [2] - 对中信银行增仓,总持股1401.69万股,持仓市值1.01亿元,增仓比例9.12% [2] 前十大重仓股变动 - 退出 - 成都银行、兴业银行、大秦铁路、江苏银行、交通银行退出前十大重仓股 [1][2]
关注信贷需求修复:银行业周报-20251026
湘财证券· 2025-10-26 22:5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且为维持 [4][7][30] 报告核心观点 - 核心观点为关注信贷需求修复,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投放是核心驱动因素 [1][3] - 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超3300亿元,总额度5000亿元,旨在补充项目资本金,有望提振四季度信贷需求 [3][4][5] - 该工具可撬动约5万亿元投资和4万亿元贷款,对中长期对公贷款形成支撑,并改善贷款期限结构 [4][29] - 资金主要投向12个经济大省(已投入2500亿元,占整体规模75%以上),覆盖基建、外贸,并拓展至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 [4][27][29] - 区域性银行有望受益于经济大省的示范与带动效应,资产扩张或保持韧性 [5][7][29] - 随着存款成本下行、息差降幅收窄以及中间业务收入平稳增长,银行业绩有望保持稳健 [7][30] - 银行股稳健高股息特性吸引配置型资金流入,看好其绝对收益投资价值 [7][30] 市场回顾 - 本期(2025年10月20日至2025年10月26日)银行(申万)指数上涨1.40%,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1.84个百分点 [9] - 子板块中,大型银行上涨3.60%,表现相对领先;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涨跌幅分别为1.11%/-0.11%/-0.83% [9] - 行情表现前五的银行依次为:农业银行(+4.86%)、邮储银行(+4.72%)、交通银行(+3.58%)、中国银行(+3.56%)、江阴银行(+3.29%) [9] 资金市场 - 资金面保持宽松,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1981亿元 [18] - 短期利率R007/DR007/7天拆借利率日均数分别为1.44%/1.41%/1.46%,较前值变动-1 BP/-2 BP/-1 BP [18] - SHIBOR 3M为1.59%,较前值上行1 BP;SHIBOR 6M为1.64%,持平前值 [22] - 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均值分别为1.68%/1.68%/1.78%/1.74%,较前值变化1 BP/1 BP/2 BP/-2 BP [22] - 10月以来,存单净融资4253亿元,净融资额较前值明显提升 [22] 行业与公司动态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由三家政策性银行投放,截至报告期共计投放超3300亿元 [3][27] - 上市银行动态包括:浦发银行可转债转股导致中国移动持股比例由17.88%增加至18.18%;渝农商行部分限售股将于2025年10月30日锁定期届满并上市流通 [30]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国有大行的稳健高股息配置价值,以及经济改善预期下股份行和区域行的估值修复机会 [7][30] - 具体推荐中信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沪农商行、渝农商行、常熟银行、苏州银行等 [7][30]
城商行板块10月24日跌0.76%,厦门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4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4 16:27
板块整体表现 - 城商行板块在10月24日整体表现疲软,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77% [1] - 当日市场主要股指上涨,上证指数收于3950.31点,上涨0.71%,深证成指收于13289.18点,上涨2.02%,与城商行板块走势形成反差 [1] - 板块内个股普遍下跌,领跌股为厦门银行,跌幅达1.76% [2] 个股价格与成交情况 - 在统计的20只个股中,仅上海银行(上涨0.73%)和长沙银行(平盘)未出现下跌,其余18只个股均录得跌幅 [1][2] - 成交量最高的个股为郑州银行,成交150.26万手,成交额3.10亿元;北京银行成交251.51万手,成交额14.62亿元 [1][2] - 成交额最高的个股为北京银行(14.62亿元)和江苏银行(14.42亿元) [1][2] 板块资金流向 - 城商行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状态,净流出金额为1.42亿元 [2] - 游资资金和散户资金则呈现净流入,金额分别为8585.05万元和5590.45万元 [2] - 江苏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最为显著,达1.64亿元,主力净占比11.35% [3] - 上海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7084.67万元,主力净占比8.62% [3] - 长沙银行和重庆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幅度较大,净流出金额分别为1404.48万元和1419.38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9.04%和-8.72% [3]
降薪潮蔓延至高管!成都银行董监高薪酬总额跌13.4%,董事长年薪55.6万,谁是“降薪最多者”?
中金在线· 2025-10-23 19:49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银行业降薪潮已突破基层边界,直抵核心管理层,成都银行高管薪酬总额较2023年锐减170.8万元,降幅达13.4% [1] - 高管薪酬调整呈现长期化、差异化、合规化特征,是银行业回归稳健经营、响应政策导向与行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7][8] 高管薪酬全景 - 成都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从2022年的1778.35万元降至2024年的925.66万元,三年间累计减少852.69万元,降幅接近48% [1] - 剔除特定成员后,21位核心管理层2024年平均薪酬为73.65万元,年薪中位数达73.46万元,副董事长与薪酬最低的副行长差距不足15万元,体系均衡性显著 [2] - 部分高管薪酬因任职周期较短不具备直接可比性,例如新任行长徐登义仅领取37.1万元税前薪酬,董事长王晖55.6万元的年薪低于管理层平均水平均与职务变动相关 [2] 个体降薪案例分析 - 70岁马来西亚籍副董事长何维忠2024年薪酬骤降至78.1万元,较2023年的140.63万元减少56.2万元,降幅高达41.8%,为全行降薪最多者 [3] - 其薪酬大幅下降受整体薪酬收缩政策及双重任职的薪酬分摊机制调整双重因素影响 [3] - 对比其他高管,副行长陈海波薪酬略有下降,而董事长王晖薪酬反而增加1.37万元,显示薪酬调整与岗位、履职周期深度绑定,并非“一刀切” [4] 降薪原因探索 - 降薪发生在公司业绩向好的背景下,2024年营业总收入229.82亿元,净利润128.50亿元,销售净利率高达55.92%,全年股价涨幅达61.29% [5] - 作为市属国有企业,高管薪酬需严格遵循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考核机制,结合经营业绩、风险管控等多维度指标综合考核确定 [5] - 2024年以来多家上市银行管理层薪酬普遍呈现5%-20%的降幅,部分超过30%,是响应金融行业“降本增效”要求及监管导向的集体调整 [6] 行业影响与趋势 - 高管薪酬调整呈现“长期化”、“差异化”、“合规化”三大核心特征,将成为行业转型的“新常态” [7] - 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和金融监管趋严,银行盈利空间面临压缩,通过优化薪酬结构实现“增员降本”成为必然选择 [7] - 相对均衡的薪酬差距有助于提升团队凝聚力,薪酬与业绩的良性联动能保障企业经营效率并维护股东利益 [7]
城商行板块10月22日涨0.48%,长沙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6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2 16:20
板块整体表现 - 城商行板块在10月22日整体上涨0.48%,表现优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07%,深证成指下跌0.62% [1] - 板块内个股多数上涨,领涨股为长沙银行,涨幅达1.06% [1] - 从资金流向看,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2.69亿元,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04亿元和1.65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长沙银行收盘价为9.53元,成交量16.21万手,成交额1.5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31.52万元,净占比1.50% [1][3] - 西安银行涨幅0.97%,收盘价4.17元,成交量37.94万手,成交额1.58亿元,但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1752.68万元,净占比-11.09% [1][3] - 北京银行上涨0.88%,收盘价5.75元,成交量为板块内最高,达244.00万手,成交额14.01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上海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为3467.00万元,净占比-6.73%,同时散户资金净流出4106.44万元 [3] - 齐鲁银行是少数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净流入2248.35万元,净占比9.13%,但游资净流出3157.68万元 [3] - 江苏银行游资净流入规模显著,达3806.63万元,净占比3.62%,然而主力资金净流出573.39万元 [3] 其他活跃个股 - 郑州银行成交量突出,达144.87万手,成交额2.98亿元,股价上涨0.49%,但主力资金净流出900.62万元 [1][3] - 成都银行股价上涨0.76%,收盘价18.54元,成交额3.36亿元,资金流向相对平稳,主力净流出204.03万元 [1][3] - 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涨幅较小,分别为0.12%和0.04%,成交额分别为4.47亿元和6.72亿元 [2]
解密主力资金出逃股 连续5日净流出568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17:04
主力资金净流出概况 - 截至10月21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568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 [1] - 从净流出持续时间看,日月明连续2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排名第一;天马科技连续25日净流出,位列第二 [1] - 从净流出总规模看,北方稀土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最大,连续6天累计净流出52.77亿元;上海电气紧随其后,8天累计净流出36.98亿元 [1] - 从净流出占成交金额比例看,永信至诚占比排名居首,该股近6日下跌9.22% [1] 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前个股 - 北方稀土连续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2.77亿元,净流出比例7.03%,累计下跌9.32% [1] - 上海电气连续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6.98亿元,净流出比例7.41%,累计下跌10.79% [1] - 山子高科连续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1.22亿元,净流出比例9.71%,累计下跌12.87% [1] - 包钢股份连续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6.28亿元,净流出比例6.08%,累计下跌4.30% [1] - 蓝思科技连续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99亿元,净流出比例8.92%,累计下跌13.59% [1] 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出时间较长个股 - 东阳光连续1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7.48亿元,净流出比例9.99%,累计下跌15.70% [1] - 果麦文化连续1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46亿元,净流出比例8.90%,累计下跌50.36% [1] - 杭可科技连续1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24亿元,净流出比例10.03%,累计下跌19.17% [1] - 申菱环境连续1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18亿元,净流出比例8.32%,累计下跌17.48% [1] - 天马科技连续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70亿元,净流出比例5.15%,累计上涨3.03% [2] - 中炬高新连续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97亿元,净流出比例10.98%,累计下跌5.10% [2] 主力资金净流出比例较高个股 - 永信至诚主力资金净流出比例排名居首,该股近6日下跌9.22% [1] - 中公教育连续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49亿元,净流出比例高达17.80%,累计下跌4.88% [2] - 七一二连续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8亿元,净流出比例14.69%,累计下跌9.52% [4] - 模塑科技连续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86亿元,净流出比例12.84%,累计下跌14.82% [3] - 汉得信息连续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27亿元,净流出比例12.11%,累计下跌14.37% [2] 资金净流出但股价表现相对稳健个股 - 招商银行连续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12亿元,净流出比例3.21%,但累计上涨4.66% [1] - 金力永磁连续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32亿元,净流出比例4.26%,累计上涨1.06% [1] - 鹏欣资源连续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54亿元,净流出比例4.85%,累计上涨7.01% [2] - 成都银行连续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13亿元,净流出比例4.97%,累计上涨5.20% [4]
中国银行业-市场反馈:板块轮动是投资者关注的关键-China Banks-Marketing feedback sector rotation a key investor watch
2025-10-21 09:52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为中国银行业[2] * 具体提及的银行包括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成都银行、宁波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4][20] 核心观点和论据 投资者关注点与市场情绪 * 投资者对中国银行股的兴趣在市场整固中表现尚可 上周在新加坡和吉隆坡的路演中会见了25家机构 其中约80%为长线基金[2] * 投资者的关注焦点更多在于板块轮动、增量资金流入来源以及股息支付率的可持续性 而非行业基本面[2] * 宏观层面 投资者普遍认同宏观经济趋势正从房地产下滑和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拖累中趋于稳定 对潜在关税影响的讨论很少[3] * 与以往路演相比 本次会议更多讨论了潜在的上行情景 例如政府的反内卷倡议、零售存款向股市迁移、强劲股市带来的财富效应及其对消费信贷的溢出效应[3] * 尽管近期市场波动 更多投资者对中国股市整体仍持建设性观点[3] 银行基本面与个股看法 * 投资者对银行基本面的悲观情绪有所缓解 原因包括5月的不对称降息对净息差为净利好、股市复苏、对开发商贷款及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资产质量担忧缓解 以及国有银行第二季度债券交易收入带动营收超预期[4] * 股息收益率被普遍视为最重要的选股标准 H股银行领域6%的股息收益率可能是一个良好的入场点[2] * 投资者对招商银行的看法存在分歧 一方面关注慢牛市中零售存款活期存款比率反弹带来的上行空间 另一方面 若其盈利增长与国有银行相近且派息率无上调空间 则对其估值溢价感到失望[4] * 投资者询问较多的其他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成都银行和宁波银行[4] 机构观点与风险提示 * 考虑到国内宏观环境仍然疲软以及贸易紧张局势的不确定性 机构对防御性标的持建设性看法[5] * 预计国有银行在即将到来的第三季度将继续报告营收和利润的同比正增长[5] * 机构偏好的标的包括中信银行H股、建设银行H股、中国银行H股和工商银行H股[5] * 中国银行业的主要风险包括资产质量恶化、资本充足率及再融资导致的稀释风险 以及利率下行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压力[8] 其他重要内容 * 估值方法为对H股银行使用三阶段股息贴现模型 对A股银行使用市净率相对净资产收益率估值法[7] * 报告包含了详尽的评级定义、披露声明和地区特定免责声明[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及后续文档
城商行板块10月20日跌0.32%,江苏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2317.9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0 16:27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20日城商行板块整体下跌0.32%,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63%,深证成指上涨0.98%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7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呈现结构性行情 [1][2] 领涨个股表现 - 西安银行涨幅最大,为2.99%,收盘价4.14元,成交额2.42亿元 [1] - 上海银行上涨1.37%,收盘价9.62元,成交额8.91亿元 [1] - 贵阳银行和郑州银行均上涨0.50%,收盘价分别为5.98元和2.03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江苏银行领跌板块,跌幅达1.82%,收盘价10.79元,成交额17.33亿元 [2] - 南京银行下跌1.28%,收盘价11.53元,成交额4.64亿元 [2] - 苏州银行下跌0.94%,收盘价8.47元,成交额3.27亿元 [2] 板块资金流向 - 城商行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入2317.93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7612.4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294.54万元 [2] - 齐鲁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达6383.50万元,主力净占比16.33% [3] - 上海银行和宁波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5497.69万元和5183.44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6.17%和6.68% [3] 个股成交活跃度 - 北京银行成交量最大,为233.82万手,成交额13.32亿元 [1] - 江苏银行成交量次之,为160.30万手,成交额17.33亿元 [2] - 郑州银行成交量138.75万手,成交额2.81亿元,显示较高活跃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