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行(601838)
搜索文档
城商行板块11月6日跌0.11%,厦门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6.0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6 16:51
板块整体表现 - 11月6日城商行板块整体下跌0.11%,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97%,深证成指上涨1.73%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7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 [1][2] 领涨与领跌个股 - 厦门银行领跌板块,跌幅为2.59%,收盘价7.16元,成交额3.87亿元 [2] - 长沙银行领涨板块,涨幅为0.91%,收盘价9.98元,成交额2.40亿元 [1] - 青岛银行跌幅第二,为1.36%,收盘价5.06元,成交额3.03亿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城商行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态势,净流出金额为6.08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1.35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73亿元,与主力资金流向形成对比 [2] - 北京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达2080.44万元,主力净占比1.93% [3] - 兰州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414.66万元,主力净占比-3.58%,为表中占比最低 [3] 个股交易活跃度 - 江苏银行成交最为活跃,成交量达111.96万手,成交额12.43亿元 [1][2] - 北京银行成交量次之,为189.91万手,成交额10.81亿元 [2] - 宁波银行成交额较高,为10.04亿元,尽管其涨幅仅为0.24% [1]
成都银行发布三季度报:信贷扩张量提质优,营收净利双双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6 08:05
10月29日,成都银行(601838,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2025 年 1-9 月,公司实现营 业收入177.61 亿元,同比增长 5.20 亿元,增幅 3.0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93 亿元,同 比增长4.54亿元,增幅 5.03%。 从营收结构看,成都银行净利息收入呈现出加速增长趋势。数据显示,该行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为 147.25 亿元,非息净收入 30.36 亿元。其中,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8.2%,增速环比上半年提升 0.6个百分点,占营收比例为 82.9%,环比增加 3.3 个百分点。就单季度而言,其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达 到9.5%,利息业务对营收的核心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利息净收入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成都银行较快的资产规模增速。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成都银行总资产 近1.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351.39 亿元,增幅 10.81%,扩表速度保持稳健。其中,存款总额 9864.32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05.73亿元,增幅 11.35%;贷款总额 8474.81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049.13 亿元,增幅14.13%。 截至2025年9 ...
五家银行跻身绿色信贷“万亿俱乐部” 绿色债券存量规模近2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6 07:42
绿色金融的战略重要性 - 绿色金融对银行业已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是战略转型的新引擎和未来蓝海市场 [1] - 绿色金融业务如绿色贷款已成为银行业绩增长的新动力,被视为优质、低不良率的资产 [1] - 银行通过支持环保减排项目可直接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提升自身ESG评级和公众声誉 [1] 政策与监管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统一了各类金融产品的支持范围 [2] - 多地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合作建立联动机制推动绿色金融落地,例如青岛推出的绿色金融四方联动机制,通过发布绿色项目白名单精准引导银行资金对接 [2] 绿色信贷市场格局 - 截至2024年末,42家A股上市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合计超27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0% [3] - 六大国有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1万亿元,占全部A股上市银行总额的77.6%,工商银行余额超过6万亿元为领头羊 [3] - 股份制银行增速迅猛,城农商行在细分领域实现高增长,呈现大行稳规模、股份行强活力、区域行快增长的格局 [3] - 兴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上升至1.08万亿元,跻身万亿俱乐部,绿色贷款不良率仅0.57% [1][3] 银行绿色金融实践与创新 - 多数银行已将绿色金融纳入顶层设计,如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建立独立绿色金融部,工商银行将绿色贷款指标纳入分行绩效考核 [1] - 银行持续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形成覆盖信贷、债券、资产证券化、保险、理财及碳金融的多维度产品体系 [5] - 创新工具加速普及,如兴业银行落地全国首笔附带绿色保险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贷款,渤海银行推出全国首单数据中心绿色算力指数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5] 多元化绿色金融工具发展 - 绿色债券发行持续扩容,2024年境内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突破4万亿元,存量近2万亿元 [6] - 银行通过理财子公司积极参与绿色理财与基金产品供给,如中信证券与农银理财联合创设全国首只银行理财绿色信用债篮子 [6] - 碳金融工具实现从试点到推广的跨越,多家银行推出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产品,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累计撬动碳减排贷款超1.2万亿元 [6] 增长动力与区域分布 - 2024年A股上市银行绿色信贷平均增速为20.6%,头部机构保持强劲增长,部分中小银行实现跨越式提升,如浙商银行同比增长95.6%,瑞丰银行同比增长144.62% [4] - 绿色信贷投放高度集中于清洁能源、绿色交通、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四大领域 [4] - 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为三大核心区域,区域银行依托地方政策支持形成差异化优势 [4] 未来展望 - 银行业将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通过发展转型金融支持高碳行业升级,设计ESG挂钩贷款激励企业减排 [7] - 创新融资模式如以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为质押将得到探索,这些创新助力社会实现双碳目标并为银行培育新增长动能 [7]
上市银行2025年三季报综述:盈利温和修复,利息与中收共振回暖
平安证券· 2025-11-05 18:38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上市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盈利呈现温和修复态势,净利润同比增长1.5%,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7个百分点 [4] - 盈利改善主要得益于利息净收入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共振回暖,行业息差显现企稳迹象,中收业务持续修复 [4] - 规模扩张是盈利增长的主要正贡献因素,而息差收窄仍是主要拖累,但负面影响有望随负债成本改善而减弱 [18] - 资产质量整体稳定,但部分前瞻性指标出现波动 [6] - 资金结构变化推动板块估值修复,低波高红利特征对中长期资金吸引力显著,板块平均股息率达4.32% [6] 盈利分解:盈利延续修复,利息与中收共振回暖 - 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5%,营收增速为0.9% [9][10] - 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0.6%,较上半年降幅(-1.3%)收窄,显示压力缓和 [10]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上半年的3.1%进一步提升 [10]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速回落至5.4%,主要受三季度债市波动影响 [10] - 规模扩张对净利润增长贡献5.8个百分点,息差收窄拖累11.0个百分点,拨备计提正贡献5.6个百分点 [18] 上市银行经营分解 - **规模增速稳健,个体分化延续**:三季度末总资产同比增长9.3%,贷款同比增长7.7%,存款同比增长7.9% [22] - **成本红利推动息差企稳**:三季度年化净息差环比微降1BP至1.36%,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行10BP至1.57%,资产端收益率环比下降11BP至2.80% [25][26] - **中收业务延续修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4.6%,六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增速分别为5.9%、1.3%、8.8%和3.9% [29] - **费用支出强度略有提升**:前三季度成本收入比为29.0%,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业务管理费用同比增长0.34% [33] - **资产质量表现稳定**:三季度末不良率环比持平于1.23%,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分别环比下降2.22个百分点和3BP至236%和2.90% [6][36] 投资建议:资金结构深刻变化,顺势而为重配置轻交易 - 看好A股股份行板块及部分优质区域行(成都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苏州银行、长沙银行),同时关注港股大行的股息配置机会 [6] - 成都银行:预计2025-2027年EPS为3.26/3.58/3.98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43][44] - 江苏银行:预计2025-2027年EPS为1.91/2.14/2.39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47][48] - 招商银行:预计2025-2027年EPS为6.01/6.25/6.54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51][52] - 工商银行:预计2025-2027年EPS为1.03/1.06/1.09元,维持“推荐”评级 [53]
强势股追踪 主力资金连续5日净流入77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1-05 17:02
| 688428 | 诺诚健 | 5 | 0.81 | 9.12 | 3.96 | | --- | --- | --- | --- | --- | --- | | | 华-U | | | | | | 300926 | 博俊科技 | 5 | 0.81 | 5.02 | -0.21 | | 000921 | 海信家电 | 5 | 0.79 | 5.55 | 1.56 | | 30121 1 | 亨迪药业 | 5 | 0.78 | 5.43 | 7.76 | | 300483 | 首华燃气 | 5 | 0.77 | 5.44 | 5.54 |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11月5日收盘,深沪北共77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主力资金净流入。寒武 纪-U连续5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排名第一;ST中迪连续1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位列第二。从主力资金 净流入总规模来看,寒武纪-U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最大,连续50天累计净流入63.25亿元,浦发银行紧 随其后,5天累计净流入7.77亿元。从主力资金净流入占成交额的比例来看,*ST宝鹰占比排名居首,该 股近8日上涨47.72%。(数据宝) 连续5日或以上主力 ...
城商行板块11月5日涨0.12%,宁波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5236.36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5 16:55
板块整体表现 - 城商行板块在11月5日整体上涨0.12%,表现优于上证指数(上涨0.23%)但弱于深证成指(上涨0.37%)[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其中宁波银行以0.83%的涨幅领涨[1][2] - 板块整体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5236.36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42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8918.1万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宁波银行收盘价为29.09元,上涨0.83%,成交量为30.68万手,成交额为8.9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71.60万元,占比0.64%[1][3] - 南京银行收盘价为11.65元,上涨0.60%,成交量为55.51万手,成交额为6.4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903.48万元,占比4.48%[1][3] - 上海银行收盘价为10.04元,上涨0.50%,成交量为84.20万手,成交额为8.45亿元[1] 资金流向突出的个股 - 江苏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最大,达6374.48万元,主力净占比3.90%,但当日股价仅微涨0.09%,成交额为16.36亿元[1][3] - 成都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6342.48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7.31%,股价上涨0.35%,成交额为8.68亿元[1][3] - 杭州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3487.93万元,主力净占比5.71%,股价上涨0.12%,成交额为6.11亿元[1][3] 领跌个股表现 - 厦门银行跌幅最大,下跌2.26%,收盘价7.35元,成交额3.43亿元[2] - 重庆银行下跌0.98%,收盘价11.09元,成交额1.7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22.70万元,占比-4.14%[2][3] - 苏州银行下跌0.83%,收盘价8.38元,成交额3.32亿元[2]
银行业2025年三季报综述:业绩稳健性凸显,引领银行价值回归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4 22:4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银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4] 核心观点 - 银行业绩稳健性凸显,盈利稳中有进,估值有望向1倍净资产回归 [4] - 银行板块股息率重回性价比区间,稳盈利与持仓底存在显著背离,可期的业绩增长是引领价值回归的基石 [4] - 投资结构上,继续聚焦“龙头搭台+底部股份行、优质城商行唱戏”双组合 [4] 业绩表现与驱动因素 - 9M25上市银行营收同比增长0.8%(1H25为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1H25为0.8%) [4] - 盈利核心驱动源自利息净收入企稳、中收低位修复、资产质量平稳确保利润可持续 [4][10] - 子板块业绩分化:国有行稳健性好于预期,股份行分化扩大,优质城商行业绩领跑,农商行延续承压 [4][11][13] - 3Q25单季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速转正至0.6% [10] - 9M25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同比增长5%,其中中收增速提速至4.6%(1H25为3.1%) [10] 资金面与持仓分析 - 三季度以国资和险资为代表的耐心资本继续增持银行股,且不乏配置提速 [4][23][24] - 3Q25主动基金重仓银行占比降至近十年最低的1.74%,环比下降幅度超3个百分点 [4][27][28] - 机构重仓个股仓位回落最为明显,如招商银行、优质城商行等 [4][28] 信贷投放与结构 - 3Q25上市银行贷款增速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7.7% [4][32] - 国有行贷款增速约8.5%锚定行业基本盘,但票据贴现贡献当季增量的近7成 [4][32] - 城商行贷款增速近13%领跑,中西部(政信强β)、江浙优质区域银行继续领跑 [4][32][42] - 假设全年增量持平2024年,年末信贷增速将放缓至7.3% [4][40] 息差表现与趋势 - 估算9M25上市银行净息差环比1H25持平于1.5%,其中估算3Q25息差季度环比回升3个基点至1.5% [4] - 以期初期末平均口径估算,3Q25生息资产收益率/付息负债成本率分别季度环比下降5/9个基点 [4] - 今明两年是银行存量高息长久期存款到期高峰,明年银行存款成本下行幅度或不弱于今年,息差有望延续平稳 [4] 资产质量 - 3Q25上市银行不良率季度环比持平为1.22% [4] - 加回核销后的年化不良生成率为0.61%(2024年/2Q25为0.60%/0.64%) [4] - 资产质量分化显现,3Q25多数银行关注率指标环比提升,尤其是大行中的邮储银行以及农商行,反映小微业务潜在风险压力 [4] 重点银行表现 - 部分银行三季报业绩超预期,例如重庆银行营收增速10.4%、归母净利润增速10.2% [5] - 优质城商行如南京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等营收和利润增速维持在较高水平 [5][11] - 国有大行中,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表现突出 [5]
金工定期报告20251104:预期高股息组合跟踪
东吴证券· 2025-11-04 17:34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预期高股息组合模型 **模型名称**:预期高股息组合模型[3][8] **模型构建思路**:采用两阶段方法构建预期股息率指标,并结合反转因子与盈利因子进行辅助筛选,从沪深300成份股中优选股票构建高股息组合[3][8][14]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确定股票池:以沪深300成份股作为初始股票池[3][8] 2. 剔除规则: - 剔除停牌及涨停的股票[13] - 剔除短期动量最高的20%股票(即21日累计涨幅最高的20%个股)[13] - 剔除盈利下滑的个股(即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小于0的股票)[13] 3. 预期股息率计算: - 第一阶段:根据年报公告利润分配情况计算股息率[3][8] - 第二阶段:利用历史分红与基本面指标预测并计算股息率[3][8] 4. 组合构建:在剩余个股中,按预期股息率排序,选取预期股息率最高的30只个股等权构建组合[9] **模型评价**:历史绩效表现亮眼,超额收益稳定且最大回撤控制较好[11] 2 红利择时框架模型 **模型名称**:红利择时框架模型[23]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合成多个宏观经济与市场情绪因子信号,对中证红利指数进行择时判断[23][26]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选取5个单因子信号,每个信号产生看多(1)或看空(0)红利的观点[23][26] 2. 单因子信号说明: - 通胀因子:PPI同比(高/低位),方向为+[26] - 流动性因子1:M2同比(高/低位),方向为-[26] - 流动性因子2:M1-M2剪刀差(高/低位),方向为-[26] - 利率因子: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低位),方向为+[26] - 市场情绪因子:红利股成交额占比(上/下行),方向为-[26] 3. 合成信号:综合各单因子信号得出最终观点[23][26]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预期高股息组合模型 - 回测时间范围:2009年2月2日至2017年8月31日,共计103个自然月[11] - 累计收益:358.90%[11] - 累计超额收益(相对于沪深300全收益指数):107.44%[11] - 年化超额收益:8.87%[11] - 超额收益的滚动一年最大回撤:12.26%[11] - 月度超额胜率:60.19%[11] 2 红利择时框架模型 - 2025年11月最新观点:持谨慎态度(合成信号为0)[23][26]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预期股息率因子 **因子名称**:预期股息率因子[3][8][14] **因子构建思路**:利用股息分配的方式、结合基本面指标对股息分配进行预测,构建两阶段预期股息率[3][8][14]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第一阶段股息率:根据年报已公告的利润分配情况计算股息率 $$股息率 = \frac{每股股息}{股价}$$[3][8] 2. 第二阶段股息率:利用历史分红数据与基本面指标预测未来股息并计算股息率[3][8] 2 反转因子 **因子名称**:反转因子[3][8][13][14]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短期价格动量作为反转信号,剔除近期表现过强的股票[3][8][13][14]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21日累计涨幅,剔除涨幅最高的20%个股[13] 3 盈利因子 **因子名称**:盈利因子[3][8][13][14]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公司盈利增长状况进行筛选,确保组合成分股盈利质量[3][8][13][14]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使用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剔除增长率小于0的个股[13] 4 红利择时框架子因子 **因子名称**:PPI同比因子[26]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PPI同比处于高位或低位来判断红利资产走势[26] **因子方向**:+[26] **因子名称**:M2同比因子[26]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M2同比处于高位或低位来判断红利资产走势[26] **因子方向**:-[26] **因子名称**:M1-M2剪刀差因子[26]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M1-M2剪刀差处于高位或低位来判断红利资产走势[26] **因子方向**:-[26] **因子名称**: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因子[26]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高位或低位来判断红利资产走势[26] **因子方向**:+[26] **因子名称**:红利股成交额占比因子[26]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红利股成交额占比处于上行或下行趋势来判断红利资产走势[26] **因子方向**:-[26]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红利择时框架子因子(2025年11月) - PPI同比因子信号:0[26] - M2同比因子信号:0[26] - M1-M2剪刀差因子信号:0[26]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因子信号:0[26] - 红利股成交额占比因子信号:1[26] - 合成信号:0[26]
成都银行2025年三季报:资产质量领跑行业,战略发力激活高质量增长新动能
金融界· 2025-11-04 15:53
10月28日,成都银行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在《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纵深推进、中央金融 工作会议部署落地的政策窗口期,该行在资产质量管控、信贷投放效能、战略布局落地等关键领域实现 突破,不仅以稳健经营诠释区域城商行的发展韧性,更成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 展的核心金融支撑力量。 资产质量稳居行业第一梯队,风险防控契合监管导向 作为金融稳健发展的"压舱石",成都银行资产质量优势在监管政策引导下持续凸显。三季报显示,截至 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68%的低位,拨备覆盖率达433.08%,核心风险指标持续处于银行业第 一梯队。这一表现延续了上半年的稳健态势:半年报数据显示,其不良贷款率已连续六个季度维持 0.66%的历史低位,拨备覆盖率高达452.65%,风险抵补能力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深度契合当前金 融监管部门"筑牢风险底线、强化风险抵御能力"的政策要求。 精细化风控体系是资产质量优势的核心支撑。成都银行在半年报中明确,通过构建"两图一表"行业研究 体系,系统绘制全市16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图谱,结合智能化风控技术,实现信贷风险的精准预判与全 流程管控。与此同时,资本实力持续增 ...
【盘中播报】30只个股跨越牛熊分界线
证券时报网· 2025-11-04 11:44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报3977.20点,收于年线之上,日内涨跌幅为0.02% [1] - A股总成交额达到9292.67亿元 [1] - 当日有30只A股价格突破了年线 [1] 突破年线个股表现 - 达华智能乖离率最大,为9.08%,其最新价5.15元,年线为4.72元,今日涨幅10.04% [1] - 中闽能源乖离率为6.19%,最新价5.74元,年线5.41元,今日涨幅9.96% [1] - 福建高速乖离率为4.40%,最新价3.76元,年线3.60元,今日涨幅5.03% [1] - 麦克奥迪乖离率为3.58%,最新价18.60元,年线17.96元,今日涨幅5.68% [1] - 泉阳泉乖离率为2.99%,最新价7.57元,年线7.35元,今日涨幅3.42% [1] - 华映科技乖离率为2.01%,最新价5.10元,年线5.00元,今日涨幅2.82% [1] - 成都银行、浙江鼎力、重庆水务等个股乖离率较小,刚站上年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