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行(601838)

搜索文档
成都银行已完成对“名山村镇银行”的收购
金投网· 2025-07-08 11:19
公司收购与整合 - 成都银行完成对四川名山锦程村镇银行的收购并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批准 [1] - 名山村镇银行解散后其全部业务资产负债、机构网点及其他权利义务由成都银行雅安分行承继 [1] 客户服务承接 - 原名山村镇银行的存贷款客户可继续在成都银行雅安分行办理业务 [2] - 客户原有账户、卡、单、折等继续有效但存折需更换后使用 [2] - 个人业务类介质可在成都银行任一营业网点更换公司类业务需至原开户网点办理 [2] - 客户资金安全、交易安全及原有服务均不受影响 [2] 营业网点信息 - 成都银行雅安分行地址为雅安市名山区皇茶大道中段756号 [3] - 客服联系电话为0835-3225528服务时间为工作日上午09:00-12:00下午14:00-17:00 [3] - 分行将在监管机构监督下维护客户合法权益 [3]
投资面再讨论银行周期属性:银行股:从“顺周期”到“弱周期”
中泰证券· 2025-07-06 20: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篇专题从基本面角度探讨银行股的“弱周期”性,本篇专题从投资面角度探讨银行股的弱周期性 [2][4] - 从无风险利率角度看银行的“弱周期”性,银行息差下行预计慢于无风险利率,资产质量弱周期,银行股息率稳健性在无风险利率下行时持续具有吸引力 [2][4] - 从“资金配置银行股”角度看银行的“弱周期”性,配置银行股的资金包括非自由流通资金、保险资金、ETF和公募,资产荒背景下,险资会成为银行股稳定资金来源,非自由流通市值会起到压舱石作用,被动基金扩容增加银行股资金来源 [2][4] - “对等关税”后,持续重点推荐银行板块股,看好银行的稳健性和持续性,给出两条选股逻辑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从无风险利率角度看银行的“弱周期”性 银行股息率确定性和持续性强 - 息差方面,短期5月综合货币政策对25E息差正贡献,中长期监管不断加强对息差呵护,综合测算对25E、26E上市银行息差影响分别为+2.92bp和 -1.36bp [8][9] - 资产质量方面,银行与财政紧密度增强,底层核心资产有兜底,银行基本面正从“顺周期”进入“弱周期” [12] 如果无风险利率下行,银行稳健的股息持续有吸引力 - 10年期国债利率下行至1.64%,若无风险利率继续下行,资产荒背景下,银行稳健股息持续有吸引力,测算A股上市银行25E股息率(算数平均)仍有4%以上,H股股息率仍有4.8%以上 [18] 从“资金配置银行股”角度看银行的“弱周期”性 配置银行股的主要资金 - 包括非自由流通中的国有资金、保险资金、ETF资金和公募 [21] 资产荒背景下,非自由流通市值会起到压舱石作用 - 银行非自由流通市值占七成,位列板块第三高,主要由财政、国资、央国企等持股,起到稳定压舱石作用 [24] - 中央汇金发债存量成本2.7%左右,增持银行股为其提供稳定现金流,持有意愿强 [27] - 地方国资陆续增持地方银行,增厚财政资金来源 [30] 弱周期背景下,险资会成为银行股稳定资金来源 - 2024年保险资金对股票配置力度显著增强,1Q25股票投资同比 +45%,股票投资占总投资比重达8.1%,同比提升1.6个点 [31] - TPL股票仍占6成以上,但OCI股票增速是TPL的5倍(同比 +82%) [33] - 当前寿险成本仍在3%以上,权益资产中,险资更偏好板块股息率更高的银行股 [35] - 展望来看,每年增量资金稳定入市,“预期利率下降”对银行股息率要求下探,“两参一控”下仍有较大空间,预计六大险资每年增量入市资金超过3500亿 [42] 如果资本市场不强劲,被动基金扩容增加银行股资金来源 - 银行股在ETF中占比高(11.6%左右),过去银行股价波动更受益于被动基金的扩容而非主动基金的配置 [46] - 公募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公募配置银行股行为有待观察 [47] 投资建议 - “对等关税”后,持续重点推荐银行板块股,看好银行的稳健性和持续性 [4] - 银行股两条投资主线,一是拥有区域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如江苏银行、杭州银行等;二是高股息稳健的逻辑,重点推荐大型银行和部分股份行 [4]
银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价值重估的下半场
长江证券· 2025-07-06 17:42
核心观点 - 银行股处于价值重估趋势中,行情反映基本面稳定性预期偏差,盈利韧性源于监管托底,重大风险底线确立,基本面稳定是重估和加仓基础,2025年净息差筑底、资产质量稳定,区域银行业绩增速领先,推荐优质城商行和高股息红利银行 [4][8] 银行股系统性重估的逻辑体系 - 2023年以来银行股逆周期上涨,处于价值重估趋势,是宏观利率环境变化推动的系统性重估,修正历史不合理低估值,行情反映基本面稳定性预期偏差,基本面稳定是重估和加仓基础 [21][23] 基本面展望:盈利何以维持稳定? 银行业净息差阶段性企稳 - 预计2025年金融让利进入下半场,监管维持净息差稳定,压降负债成本对冲贷款降息,净息差正在筑底,2025年净息差边际企稳,区域银行一季度率先企稳 [26] - 2022年以来多轮下调存款挂牌利率,2025年存款成本重定价加速体现,5月贷款降息幅度小于存款降息,二季度大型银行净息差有望企稳 [26] - 贷款端降息力度放缓,监管强调风险定价,企业新发贷款利率下行空间收窄、节奏放缓,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减轻 [29][30] 信贷降速符合预期,资产质量稳定 - 2025年信贷同比少增、增速下行,与年初展望一致,零售信贷需求疲弱,对公贷款受隐债置换影响,社融增速强于信贷增速,信贷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35] - 政策托底,地产/城投等重大风险底线确立,上市银行不良率总体稳定,预计全年保持稳定,大部分银行拨备覆盖率稳定,高拨备银行降低拨备覆盖率维持利润增速 [37] - 2024年以来零售风险抬升,部分银行不良净生成率上行,风险拐点未现,但银行收紧风控,预计2025年零售贷款不良压力与去年基本平稳,零售贷款资产质量结构性改善 [37][39] 资金面展望:产业资本增持,机构欠配修正 金融及产业资本加速增持银行股 - 2023年以来国资、保险、AMC等资本持续加仓银行股,投资逻辑是资产荒背景下低估值银行股价值重估,各类资本均面临缺乏高效益资产压力 [45] - 南下持股比例加速上行,反映保险及产业资本增持动能,港股银行折价、估值低、股息率高,保险资本等配置价值显著,大型金融资本持续加仓港股大型银行 [48][51] 主动基金长期欠配,公募新规有望修正 - 公募新规引导主动型基金向基准靠拢,银行股指数权重占比高、长期被严重欠配,红利逻辑推动板块上涨且估值最低,主动型基金有转向标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3] - 主动基金加仓可能使个股边际定价弹性转变,从重视股息率等转向重视权重等,白马优秀城商行最受益,机构加仓可能放大银行股波动率,交易拥挤度上升 [53][56] 投资建议:推荐优质城商行及红利银行 高股息银行的红利价值重估继续演绎 - 2023年以来国有大行演绎红利价值重估,A股国有大行股息率接近4%,市场有分歧,H股大行折价对大型资本吸引力突出 [62] - 当前银行股红利价值重估背景下,H股估值修复空间大于A股,未来价差收敛,保险等企业投资者有动力增配,港股通红利税政策有减免可能 [64] - 招商银行红利价值重估空间大,高ROE、客群经营和负债成本优势稳固、资产质量改善,兼具多种属性,本轮行情将抬升估值中枢,中期股息率向3.0%迈进 [67] 为何本轮重点推荐优质城商行? - 近年来优质城商行业绩增速领跑,驱动因素是高速扩表,预计中期扩表趋势延续,具有成长属性,政府及国央企扩杠杆是业务方向,国有行和城商行以政府类业务扩表 [70][71] - 优质城商行在本地及省内贷款市占率提升,盈利能力上头部城商行净息差更稳定,受益于定期存款降息弹性大,资产质量总体优异,部分城商行不良净生成率上升主要是零售风险波动,收紧风控后今年有望回落 [73] - 城商行基本面优势中期持续,看好估值中枢抬升,个股层面区域经济、ROE、资产质量差异是估值核心定价因素,重点推荐杭州银行、成都银行、江苏银行、齐鲁银行、青岛银行、苏州银行、宁波银行 [81]
A股银行:躺平收息还是搏命增长?2025年,选“乌龟”还是选“兔子”!
雪球· 2025-07-03 15:51
银行股投资策略分析 - 银行股呈现"分裂"特征:国有大行PB低至0.6-0.7倍且股息率高达5-7%,而优质城商行PB达0.85-1倍且利润复合增长16-21% [2] - 行业整体面临两大制约:息差压缩导致利润空间结构性下降,房地产和地方债风险出清拖累增长 [3] - 工商银行等国有大行5年营收复合增长为负(-0.79%至-2.19%),反映行业高增长时代结束 [3] 国有大行特征 - 工行/建行等5年利润复合增长仅3-4%,与GDP增速同步 [6] - 投资逻辑为高股息防御策略,股息率5.79-5.87%显著高于国债 [6][12] - 被视为"金融公用事业股",由国家信用背书提供稳定现金流 [6] 优质城商行特征 - 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5年利润复合增长达16.39-20.80% [8] - 投资逻辑为阿尔法收益,依托区域经济优势(如长三角/成渝)和管理能力 [8] - 需承担更高估值(PB 0.85-1倍)和更低股息率(3-4%)的代价 [8][9] 投资策略建议 - 保守投资者建议配置六大行,获取5-7%稳定现金流且回撤风险极低 [12] - 积极投资者可研究城商行,追求业绩增长(EPS提升)和估值修复(PE/PB提升)的戴维斯双击 [13] - 平衡策略可采用60-70%仓位配置大行+30-40%仓位精选城商行的组合 [14] 代表性银行数据对比 - 工商银行:PB 0.68 股息率5.87% 利润增长3.22% [19] - 杭州银行:PB 0.85 股息率4.27% 利润增长20.80% [19] - 招商银行:PB 0.94 股息率4.24% 利润增长9.83% [19] - 民生银行:PB 0.33 股息率7.09% 利润增长-9.71% [19]
一日惊魂之后,如何看待当前的银行股行情?
36氪· 2025-07-02 09:16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初至今股份制行、农商行、城商行均大涨近20%领涨沪深京三市 在去年板块大涨50%基础上实现 [1] - 2024年以来浦发银行、上海银行暴涨逾100% 江苏银行、渝农商行、成都银行等涨逾90% 四大行涨幅均超50% [1] - 6月27日银行板块突袭暴跌3% 但市场普遍认为仅是牛市中的调整 [2] 基本面与估值背离 - 2025年一季度A股42家上市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7%、1.2% 拨备前利润已连续十个季度负增长 [3] - 商业银行净息差2025年一季度降至1.43%历史新低 低于央行合意水平1.8% 且首次与不良贷款率1.51%出现倒挂 [5] - 中证银行PB较五年最低点上升45%至0.71倍 招行、杭州银行等PB超1倍 估值合理偏贵但未泡沫化 [15] 资金驱动逻辑 - 国家队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增持四大行工行2.87亿股、农行4.01亿股、中行3.3亿股、建行0.71亿股 [9] - 2024年ETF规模大增1.72万亿元至3.77万亿元 沪深300等宽基指数中银行权重最高达15% [9][10] - 2025年公募新规促使基金经理向沪深300靠拢 金融板块权重超25%引发调仓 银行5月后累计大涨超10% [11] 未来策略方向 - 优选业绩成长性强的城商行 其净息差收入与地方经济匹配 转型空间大于股份行和四大行 [16] - 需规避经营质地差的中小银行 如郑州银行连续四年不分红 股价较上市初期跌超60% [17] - 银行板块进入高波动博弈阶段 需降低回报预期 但资金面支撑下趋势性上涨或未结束 [15][17]
中证红利新加坡元指数上涨0.7%,前十大权重包含中远海控等
金融界· 2025-07-01 22:29
指数表现 - 中证红利新加坡元指数7月1日上涨0.7%,报5199.8点,成交额68.88亿元 [1] - 近一个月下跌1.59%,近三个月下跌4.20%,年至今下跌7.49% [2] - 基日为2024年12月31日,基点为5581.5点 [2] 指数构成 - 选取100只现金股息率高、分红稳定且具规模及流动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十大权重股为中远海控(2.59%)、冀中能源(1.81%)、宁波华翔(1.76%)、中信银行(1.61%)、海澜之家(1.59%)、成都银行(1.54%)、兴业银行(1.52%)、建设银行(1.51%)、江苏银行(1.4%)、渝农商行(1.4%) [2] 市场板块分布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81.48% [2]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17.78% [2] - 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74% [2] 行业分布 - 金融占比28.24% [3] - 工业占比19.03% [3] - 能源占比18.41% [3] - 原材料占比12.07% [3] - 可选消费占比11.78% [3] - 通信服务占比4.12% [3] - 公用事业占比2.35% [3] - 医药卫生占比1.59% [3] - 房地产占比1.54% [3] - 主要消费占比0.87% [3] 样本调整规则 - 样本每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4] - 调整条件包括过去一年现金股息率大于0.5%、日均总市值和成交金额排名前90%、过去三年股利支付率均值大于0且小于1 [4] - 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20%,除非因不满足股息率条件被剔除的原样本超过20% [4]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 [4]
成都银行: 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02:27
监事会会议决议 - 成都银行第八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以书面传签方式召开,表决截止日为2025年6月25日,会议通知于2025年6月13日发出 [1] - 会议应参与表决监事符合法定人数,决议合法有效 [1] - 会议审议通过了6项议案,包括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度绩效考核及任期考核情况、监事长2024年度绩效考核、独立董事2024年度考核、外部监事2024年度考核、高级管理人员2025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及任期考核指标、监事长2025年度绩效考核指标 [1][2] 议案表决结果 - 《关于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度绩效考核及任期考核情况的议案》获4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监事张蓬回避表决 [1] - 《关于监事长2024年度绩效考核相关事宜的议案》获4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1] - 《关于独立董事2024年度考核相关事宜的议案》获5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2] - 《关于外部监事2024年度考核相关事宜的议案》获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外部监事李良华、司马向林回避表决 [2] - 《关于高级管理人员2025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及任期考核指标的议案》获4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监事张蓬回避表决 [2] - 《关于监事长2025年度绩效考核指标相关事宜的议案》获4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监事长孙波回避表决 [2]
成都银行: 关于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26 02:27
关于成都银行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 会议召集与召开程序 - 股东大会由董事会召集并于2025年4月29日通过《中国证券报》等媒体及官网发布决议公告,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2] - 会议通知于2025年6月5日通过四大证券报及上交所网站发布,6月14日补充披露会议文件,提前20日完成法定通知程序 [2] - 现场会议于2025年6月25日9:30在成都银行大厦召开,同步开放网络投票(上交所系统9:15-15:00),实际召开与通知完全一致 [3][4] 参会人员构成 - 出席股东及代理人共840名,代表有表决权股份28.03亿股(占总股本66.1317%),包含现场及网络投票渠道 [4]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董事会邀请人士列席会议,参会人员资格经律师审查符合法规要求 [4][5] 议案表决情况 - 会议审议7项议案,包括2024年度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决算与预算方案、利润分配预案等核心事项 [5] - 表决程序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律师全程监督计票流程,未出现议案临时修改情形 [5] - 所有议案表决结果均合法有效,具体决议内容将另行公告 [5][6] 法律结论 - 股东大会召集程序、召开流程、出席资格及表决机制均符合《公司法》《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及公司章程规定 [6]
金融股大幅拉升 沪指再度站上3400点
北京青年报· 2025-06-26 02:24
市场表现 - 沪指收盘报3455 97点创年内新高 创业板指涨近3% 沪深两市成交额1 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882亿 [1] - 全市场超3900只个股上涨 金融军工板块领涨 国盛金控等多股涨停 四大行续创历史新高 [1][2] - 军工板块集体走强 长城军工等10余股涨停 芯片股震荡拉升 台基股份20CM涨停 [2] 板块动态 - 金融板块持续爆发 非银金融板块近10只个股涨停 银行股中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均创历史新高 [2] - 油气股延续调整 准油股份连续跌停 军工证券互联网金融保险涨幅居前 油气农药影视港口跌幅居前 [2] 资金与策略 - A股资金面稳中向好 估值较海外成熟市场仍处低位 投资性价比高 下半年有望震荡向上 [3] - 市场风格偏向大盘 成长股机会较大 结构性机会聚焦安全资产科技创新大消费及并购重组 [3] - ETF规模稳步增长 保险资金持续流入形成托底力量 美联储维持利率但降息路径存不确定性 [3] 市场展望 - 沪指3400点突破后或站上新台阶 经济韧性支撑下大盘仍有上行动力 中长期有望逐步向上修复 [4] - 中东局势缓和外围扰动减弱 A股风险偏好回升 但大金融板块持续性及中报业绩考验需关注 [4] - 建议关注金融机械设备大消费和TMT板块 增量政策窗口可能移至8月之后 [4]
成都银行(601838) - 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关于第八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2025-06-25 19:31
议案审议 - 独立董事审阅《关于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度绩效考核及任期考核情况的议案》[1] - 议案制定和审议程序合规,无损公司和股东利益[1] - 独立董事同意该议案[1] 人员与日期 - 独立董事包括陈存泰等五人[2] - 日期为2025年6月25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