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能源(601898)

搜索文档
中煤能源(601898)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3-21 19:30
业绩与分配 - 2024年扣除中期分红后剩余34.182582亿元分派现金股利,每股0.258元(含税),按股东应占利润35%分配[13] 会议情况 - 董事会会议应到7名董事,实到4名,3名委托出席[3] - 各项议案表决赞成票7票,反对和弃权票均为0票[4][7][9][12][14][16][17][18][20][21][24][27][29][31] 融资与计划 - 提请授权发行不超400亿元境内外债务类融资工具,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17] - 2025年度生产经营和财务计划获批准[14][15] 报告与预案 - 2024年度财务等多项报告获批准并将提交股东周年大会审议[5][8][10][13][20]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将提交股东周年大会审议[12][13] - 2025年度资本支出计划将提交股东周年大会审议[20] 薪酬相关 - 建议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30万元/年,退出现职央企负责人担任该职补贴9万元/年[21] - 董事、监事2025年度薪酬方案将提交股东周年大会审议[21]
中煤能源(601898)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3-21 19:30
股息分配 - 公司2024年度已分派中期股息29.363376亿元、回报股东特别分红15亿元[6] - 公司董事会建议2024年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合并财务报表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181.55988亿元的35%计63.545958亿元进行分配[6] - 扣除已分派的中期股息后,向股东分派现金股利34.182582亿元[6] - 以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132.586634亿股为基准,每股分派0.258元(含税)[6] - 公司实施回报股东特别分红,分派现金红利15亿元,每股分派0.113元(含税)[181] - 公司授权董事会制定并实施2024年中期现金分红方案,按不低于30%比例分配[181] - 2024年公司实施2023年度分红、特别分红和2024年中期分红共计103亿元[35] 董事出席情况 - 未出席董事有执行董事廖华军、非执行董事徐倩、独立董事詹艳景,原因均为其他公务[5] 审计报告 -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6] 公司负责人信息 - 公司负责人为王树东,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为柴乔林,会计机构负责人为许玲[6] 前瞻性陈述说明 - 本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7] 资金占用与担保情况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189,398,754千元,较2023年减少1.9%[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22,936千元,较2023年减少1.1%[2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139,934千元,较2023年减少20.5%[24]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1,911,215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5.4%[24] - 2024年末总资产357,964,555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2.5%[2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46元/股,较2023年减少0.7%[25]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01%,较2023年减少1.20个百分点[25]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20,464千元[3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4亿元,同比下降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3亿元,同比下降1.1%;净资产收益率13.0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341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1.4个百分点至46.3%[35]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893.99亿元,较2023年减少35.70亿元,下降1.9%[72][75][76] - 2024年公司营业成本1422.79亿元,较2023年减少23.16亿元,下降1.6%[72][77] - 2024年公司净利润249.54亿元,较2023年减少7.95亿元,下降3.1%[72]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1.40亿元,较2023年减少88.25亿元,下降20.5%[72] - 2024年末公司资产3579.65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86.05亿元,增长2.5%[74] - 2024年末公司负债1657.18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8.60亿元,下降0.5%[74] - 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24.9%,较2023年的25.1%下降0.2个百分点[78] - 2024年投资收益从2023年的30.05亿元下降14.7%至25.64亿元[97] - 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从2023年的2.85亿元增加1.79亿元至4.64亿元[98]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从2023年的0.61亿元增加1.06亿元至1.67亿元[99] - 2024年利润总额从2023年的330.49亿元下降4.4%至315.80亿元[10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1893.99亿元,营业成本1422.79亿元,毛利率24.9%,较上年减少0.2个百分点[105] - 2024年向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合计257.18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3.6%;从前五名供应商的总采购额为216.78亿元,占公司营业成本的15.2%[107]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10.78亿元,同比增加0.28亿元,增长2.7%;管理费用55.12亿元,同比增加0.60亿元,增长1.1%;财务费用23.88亿元,同比减少6.07亿元,下降20.3%[109] - 2024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42.37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2.24%,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26.43%[111][11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41.40亿元,较2023年的429.65亿元减少88.25亿元,降幅20.5% [116]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0.49亿元,较2023年的-150.57亿元减少流出30.08亿元,降幅20.0% [116][117]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38.76亿元,较2023年的-262.98亿元减少流出24.22亿元,降幅9.2% [116][118] - 2024年末其他流动资产26.0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9.32亿元,增长55.9% [119][120] - 2024年末在建工程182.03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69.80亿元,增长62.2% [119][120] - 2024年末合同负债34.09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6.31亿元,下降32.4% [119][120] - 2024年末其他应付款118.62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63.41亿元,增长114.9% [119][121] - 2024年末应付债券54.94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24.99亿元,下降31.3% [119][121] - 2024年末股东权益总额1922.47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94.65亿元,增长5.2% [122]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3579.65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86.05亿元,增长2.5%,境外资产4.72亿元,占总资产的0.13%[123] 自产商品煤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自产商品煤产量13757万吨,同比增加335万吨,增长2.5%;销量13763万吨,同比增加372万吨,增长2.8%[36] - 2024年公司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同比减少25元/吨,增加利润35亿元[37] - 公司2024年自产商品煤产量13757万吨,同比增长2.5%,原煤工效34.6吨/工,14处煤矿通过智能化验收,建成74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45][49] - 2024年公司煤炭业务自产商品煤平均销售价格下跌40元/吨,减少收入55.54亿元,单位销售成本281.73元/吨,同比减少25.28元/吨,实现毛利396.28亿元[45] - 2024年公司完成煤炭销售量28483万吨,销售规模同比稳定,自产商品煤销售量同比增加372万吨,增长2.8%[52] - 2024年山西区域商品煤产量8932万吨,同比增长1.9%;蒙陕区域4075万吨,同比增长4.4%;江苏区域514万吨,同比增长10.5%;新疆及其他区域236万吨,同比下降18.9%[50] - 2024年动力煤产量12617万吨,同比增长2.3%;炼焦煤产量1140万吨,同比增长4.4%[50] - 2024年自产商品煤销售收入773.03亿元,同比减少33.16亿元,销售价格同比下跌40元/吨,销量同比增加372万吨[79] - 2024年自产商品煤销售量12626万吨,销售价格499元/吨,同比分别增长2.7%、下降6.2%;炼焦煤销售量1137万吨,销售价格1254元/吨,同比分别增长4.0%、下降9.5%[80] - 2024年公司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81.73元/吨,同比减少25.28元/吨、下降8.2%[84] - 2024年动力煤产量12617万吨、销量12626万吨,销售收入630.47亿元;焦煤产量1140万吨、销量1137万吨,销售收入142.56亿元;自产商品煤合计产量13757万吨、销量13763万吨,销售收入773.03亿元[125] - 2024年煤炭业务自产商品煤营业收入773.03亿元,营业成本387.74亿元,毛利率49.8%,营业收入较上年减少4.1%[105] 主要煤化工产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量569万吨,鄂能化公司聚烯烃装置连续运行超900天[36] - 2024年公司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量569.0万吨,同比减少34.6万吨,销量584.2万吨,物流费用节约创效0.35亿元,销售差异化产品14.9万吨,创效0.15亿元[56][57] - 2024年煤化工业务实现毛利31.12亿元,体现管理水平和煤化一体化协同效应[45] - 2024年聚烯烃产量151.4,较2023年的148.7增长1.8%;销量151.7,较2023年的147.9增长2.6%[59] - 2024年尿素产量187.1,较2023年的206.6下降9.4%;销量203.7,较2023年的214.1下降4.9%[59] - 2024年甲醇产量173.0,较2023年的190.1下降9.0%;销量171.6,较2023年的191.9下降10.6%[59] - 2024年硝铵产量57.5,较2023年的58.2下降1.2%;销量57.2,较2023年的58.7下降2.6%[59] - 2024年公司煤化工业务营业收入205.18亿元,比2023年减少8.76亿元,下降4.1%;扣除分部间交易后营业收入194.06亿元,比2023年减少9.38亿元,下降4.6%[87] - 2024年公司煤化工业务营业成本174.06亿元,比2023年减少6.93亿元,下降3.8%[88] - 2024年聚烯烃销售量151.7万吨,销售价格6991元/吨,同比分别增长2.6%、增长1.2%;尿素销售量203.7万吨,销售价格2047元/吨,同比分别下降4.9%、下降15.5%[88] - 2024年甲醇销售量171.6万吨,销售价格1757元/吨,同比分别下降10.6%、增长0.5%;硝铵销售量57.2万吨,销售价格2054元/吨,同比分别下降2.6%、下降12.3%[88] - 2024年煤化工业务毛利31.12亿元,较2023年减少1.83亿元,下降5.6%,毛利率15.2%,较2023年下降0.2个百分点[90] - 2024年煤化工业务营业收入205.18亿元,营业成本174.06亿元,毛利率15.2%,营业收入较上年减少4.1%[105] 煤矿装备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完成煤机产值103.5亿元,同口径同比增加6.4亿元,增长6.6%;累计签订合同额同比增长2.0%[36] - 2024年公司煤矿装备业务利润总额超6亿元[37] - 2024年煤矿装备业务实现利润总额6.23亿元[45] - 2024年煤矿装备产值103.5亿元,剔除合并范围变化影响后同口径同比增长6.6%;累计签订合同额同比增长2.0%[61] - 2024年煤矿装备业务实现内部产品销售及服务收入20.93亿元,占该业务分部总销售收入的18.8%[66] - 2024年煤矿装备业务营业收入111.50亿元,较2023年减少10.33亿元,下降8.5%;扣除分部间交易后营业收入90.57亿元,较2023年减少11.06亿元,下降10.9%[91] - 2024年煤矿装备业务营业成本92.04亿元,较2023年减少8.04亿元,下降8.0%[92] - 2024年煤矿装备业务毛利19.46亿元,较2023年减少2.29亿元,下降10.5%,毛利率17.5%,较2023年下降0.4个百分点[93] 金融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财务公司资产规模超千亿元,2024年实现利润总额13.96亿元,同比保持增长[45] - 2024年金融业务新发放内部贷款66.3亿元、年末内部贷款规模190.4亿元,节约财务费用5.0亿元[66] - 2024年末吸收存款规模达906.2亿元,同比降低6.6%;存放同业规模达696.4亿元,同比降低9.5%;自营贷款规模达295.5亿元,同比增长38.3%[63] - 2024年金融业务营业收入25.07亿元,较2023年增加0.65亿元,增长2.7%;扣除分部间交易后营业收入20.05亿元,
中煤能源(601898)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


2025-03-21 19:30
业绩总结 - 2024年中国准则下归母净利润193.2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46元/股[3] - 2024年国际准则下股东应占利润181.56亿元,基本每股盈利1.37元/股[3] 利润分配 - 2024年拟每股派现0.258元,拟派发现金红利34.18亿元[3][4] - 2024年现金分红合计63.55亿元,占国际准则下利润35%[4] - 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78.55亿元,2023年为58.60亿元,2022年为54.72亿元[6][8] - 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191.87亿元,现金分红比例100.81%[6] 决策进展 - 2025年3月21日通过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9][10] - 利润分配方案需提交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审议[11]
中煤能源(0189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1 19:2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6年8月22日成立,H股2006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A股2008年2月在上交所上市[11] - 公司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12] - 公司本年度首次采用新增及经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部分修订对财务状况或业绩无影响[14][17][1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893.99亿元,较2023年减少35.70亿元(-1.9%)[4]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181.56亿元,较2023年减少20.28亿元(-10.0%)[4]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1.37元,较2023年减少0.15元[4] - 2024年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为405.85亿元,较2023年减少41.69亿元(-9.3%)[4] - 2024年毛利为379.22亿元,2023年为415.83亿元[6] - 2024年经营利润为301.53亿元,2023年为335.14亿元[6] - 2024年税前利润为303.16亿元,2023年为336.95亿元[6] - 2024年资产总计为3577.94亿元,2023年为3491.55亿元[9] - 2024年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447.29亿元,2023年为2294.87亿元[9] - 2024年流动负债合计102,175,945千元,2023年为98,157,965千元[10] - 2024年非流动负债合计63,589,852千元,2023年为68,473,801千元[10] - 2024年负债总计165,765,797千元,2023年为166,631,766千元[10] - 2024年权益总计192,028,699千元,2023年为182,523,561千元[10] - 2024年权益及负债总计357,794,496千元,2023年为349,155,327千元[10] - 2024年公司收入合计189,398,754千元,较2023年的192,968,833千元下降1.85%[24][25][28][32] - 2024年公司税前利润为30,316,484千元,较2023年的33,695,386千元下降10.02%[24][25] - 2024年公司利息收入为146,547千元,较2023年的104,991千元增长39.58%[24][25] - 2024年公司利息支出为2,549,562千元,较2023年的3,064,810千元下降16.81%[24][25] - 2024年公司折旧及摊销为10,431,579千元,较2023年的11,239,583千元下降7.19%[24][25] - 2024年公司应占联营及合营公司利润为2,551,945千元,较2023年的3,176,197千元下降19.65%[24][25] - 2024年公司所得税费用为6,591,857千元,较2023年的7,273,549千元下降9.37%[24][25] - 2024年国内市场收入为188,526,439千元,较2023年的190,834,157千元下降1.21%;海外市场收入为872,315千元,较2023年的2,134,676千元下降59.13%[28] - 2024年国内市场非流动资产为239,300,982千元,较2023年的223,726,579千元增长6.95%;海外市场非流动资产为5,713千元,较2023年的596千元增长858.56%[29] - 2024及2023年度公司均无单一外部客户的收入超过公司收入的10%[30] - 2024年与客户合同产生的收入为187,116,645千元,2023年为190,794,102千元,同比下降1.93%[33][34] - 2024年财务收入合计146,547千元,2023年为104,991千元,同比增长39.58%[40] - 2024年财务费用合计2,534,892千元,2023年为3,099,916千元,同比下降18.23%[40] - 2024年财务费用净额为2,388,345千元,2023年为2,994,925千元,同比下降20.25%[40] - 2024年用于确定适宜资本化的财务费用金额的资本化率为2.80% - 3.85%,2023年为3.42% - 4.73%[41] - 2024年当期所得税(中国企业所得税)为6,891,392千元,2023年为7,378,797千元,同比下降6.60%[42] - 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6,591,857千元,2023年为7,273,549千元,同比下降9.37%[42] - 2024年税前利润为30,316,484千元,按25%税率计算税项为7,579,121千元;2023年税前利润为33,695,386千元,按25%税率计算税项为8,423,847千元[46] - 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6,591,857千元,2023年为7,273,549千元[46] - 2024年已宣告并支付的普通股现金股息总计10,288,723千元(含末期、特殊、中期股息),2023年为5,860,215千元;拟派2024年度末期股息3,418,258千元[47] - 2024年归属公司股东的利润为18,155,988千元,基本每股盈利1.37元/股;2023年归属公司股东的利润为20,183,598千元,基本每股盈利1.52元/股[51] - 2024年应收账款净值为8,401,695千元,2023年为7,116,996千元[52] - 2024年应收票据为375,781千元,2023年为90,607千元[52] - 2024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为2,972,380千元,2023年为3,309,821千元[52] - 2024年销售电力的应收账款为301,793,000元,以此及相关未来电费收益合约权利质押获长期银行借款1,037,478,000元;2023年销售电力应收账款为138,144,000元,质押获长期银行借款1,345,695,000元[5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向供货商背书的应收票据为3765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1652亿元[5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将22.71739亿元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或背书,2023年12月31日为41.37515亿元[56]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84.0169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71.16996亿元[57]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为23.600175亿元,2023年为23.892446亿元;应付票据2024年为3.440527亿元,2023年为2.845413亿元[58] - 2024年应付账款中母公司及其子公司为3.434587亿元,2023年为4.242251亿元[59] - 2024年1年以内应付账款为21.057548亿元,2023年为21.060993亿元[61] - 2024年1 - 2年应付账款为1.454059亿元,2023年为1.325907亿元[61] - 2024年2 - 3年应付账款为5250.22万元,2023年为3723.89万元[61] - 2023年12月31日储备及留存收益合计为130.62371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7.255122亿元[63] - 2023年本年利润为20.183598亿元[63] - 2024年1月1日公司各项储备金余额合计130,623,711千元,2024年12月31日余额合计138,448,634千元[65] - 2024年本年利润为18,155,988千元,其他综合损失(扣除税项)为363,983千元[65] - 2024年安全基金拨备101,559千元,煤炭开采相关基金拨备(含安全基金等)共1,095,688千元[65]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4亿元,同比下降1.9%;股东应占利润182亿元,同比下降10.0%;净资产收益率12.2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341亿元;资本负债率下降3.6个百分点至24.9% [83] - 2024年公司实施分红共计103亿元[83] - 2024年全年实现税前利润303.16亿元,公司股东应占利润181.56亿元[94] - 2024年销售成本1514.77亿元,较2023年增加0.91亿元,增长0.1%[97][103] - 2024年毛利379.22亿元,较2023年减少36.61亿元,下降8.8%;毛利率从21.5%降至20.0%[97][106] - 2024年经营利润301.53亿元,较2023年减少33.61亿元,下降10.0%[97] - 2024年税前利润303.16亿元,较2023年减少33.79亿元,下降10.0%[97]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181.56亿元,较2023年减少20.28亿元,下降10.0%[97]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341.40亿元,较2023年减少88.25亿元,下降20.5%[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3577.94亿元,较上一年末增加86.39亿元,增长2.5%[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1657.66亿元,较上一年末减少8.66亿元,下降0.5%[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付息债务635.73亿元,较上一年末减少91.25亿元,下降12.6%[97] - 2024年净财务费用从29.95亿元下降20.3%至23.88亿元[136] - 2024年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损失净额从0.79亿元增加3.40亿元至4.19亿元[138] - 2024年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下的减值损失(扣除转回)从0.69亿元增加1.04亿元至1.73亿元[139] - 2024年应占联营及合营公司利润从31.76亿元下降19.6%至25.52亿元[140]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98.23亿元,较2023年净减少17.60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减少88.25亿元至341.40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减少30.08亿元至120.49亿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减少24.22亿元至238.76亿元[141] - 2024年末物业、厂房及设备净值1406.13亿元,较2023年净增加129.11亿元,增长10.1%[143] - 2024年末其他非流动资产净值114.78亿元,较2023年净增加27.11亿元,增长30.9%[144] - 2024年末股东权益总额1920.28亿元,较2023年增加95.05亿元,增长5.2%,其中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增加78.25亿元,增长5.4%[149] - 报告期末资产总额3577.94亿元,较年初增加86.39亿元,增长2.5%,境外资产4.72亿元,占资产总额的0.13%[152] 公司业务线划分 - 公司经营及报告分部主要包括煤炭、煤化工、煤矿装备和金融分部[20] - 涉及铝、发电等非重要业务的分部合并披露于“其他分部”类别[2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煤炭业务 - 2024年煤炭销售货物收入为152,184,060千元,2023年为153,036,432千元,同比下降0.56%[33][34] - 2024年公司煤炭业务收入1607.12亿元,较2023年的1626.81亿元下降1.2%[109] - 2024年自产商品煤销售收入773.03亿元,较2023年的806.19亿元下降4.1%,销售价格同比下跌40元/吨,销量同比增加
煤炭行业周报(2025.3.9-2025.3.15):产地煤价回升,静待非电需求复苏-2025-03-17
兴业证券· 2025-03-17 17: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产地煤价回升,静待非电需求复苏 [1] 周数据跟踪 动力煤 - 产地煤价回升,日耗季节性回落 [6] 焦煤焦炭 - 双焦价格承压下行 [20] 下游变化 - 铁水产量维稳,下游钢价持续回落 [25] 期货 - 焦煤期价小幅回升,双焦价差收窄 [29] 运输情况 - 海陆运价延续攀升 [32] 周行情回顾(2025.3.10 - 2025.3.14) - 上证指数、沪深300、煤炭(中信)、动力煤(中信)、炼焦煤(中信)周涨跌幅分别为1.39%、1.59%、4.97%、4.91%、3.88% [34] - 大有能源、美锦能源、新集能源、郑州煤电、晋控煤业周涨跌幅分别为33.57%、17.51%、11.34%、9.52%、7.04% [34] - 电投能源、苏能股份、盘江股份、安源煤业、冀中能源周涨跌幅分别为0.68%、1.40%、1.88%、2.11%、2.25% [34] - 行业新闻包含2025年与2024年对比情况、产量变化、进口量变化等多方面数据 [34][35] 周观点(2025.3.9 - 2025.3.15) - 报告列出多家公司评级、收盘价、周涨跌幅、EPS(元/股)、PE等数据 [37]
煤炭行业周报:煤炭红利属性再度验证,把握本次布局期窗口-2025-03-16
方正证券· 2025-03-16 16: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行业观点 - 本周煤价一度反弹至690元后回调至681元,近期煤炭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在680 - 690元附近止跌企稳,后期长协对现货价格支撑效果有望进一步印证,随着宏观经济改善,用电需求有望提振,供需格局有望扭转,2025年若地产企稳、财政支出力度增加,对煤炭价格支撑将凸显 [4] 投资观点 - 本周风格轮换,红利受重视,煤炭板块领涨红利,长协占比较高的神华、陕煤、中煤业绩稳定性较强,随着煤价企稳回升,煤炭板块再度受重视,近12个月煤炭板块股息率达6.47%居全市场第一,若煤价在700元附近企稳,煤炭板块投资价值将进一步显现,在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板块值得重视,煤电联营模式有望成为2025年市场关注焦点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行业及公司行情回顾 1.1 板块涨跌与估值情况 - 本周煤炭指数涨幅4.84%,跑赢沪深300指数3.26个百分点,动力煤、焦煤、焦炭指数涨幅分别为4.69%、3.75%、11.32%,均跑赢沪深300指数 [9] - 截至2025年3月15日,煤炭市盈率(TTM)为10.54倍,对沪深300溢价为 - 17.78%;市净率为1.23倍,对沪深300溢价为 - 11.02% [12] 1.2 公司涨跌情况 - 本周煤炭板块涨跌前五名公司为大有能源(33.57%)、新集能源(11.34%)、郑州煤电(9.52%)、云煤能源(7.1%)、晋控煤业(7.04%);涨跌后五名公司为神火股份( - 2.91%)、电投能源(0.68%)、广汇能源(1.46%)、盘江股份(1.88%)、安源煤业(2.11%) [15] 2. 行业数据一周汇总 2.1 动力煤供需与价格情况 2.1.1 供需情况 - 本周462家样本煤矿产能利用率96.3%,环比上涨1.5pct,周度日均产量579.5万吨,环比上涨9.4万吨,涨幅1.65% [19] - 截至3月7日,南方重点电厂日耗190万吨/天,环比下跌4万吨/天,跌幅2.06%;煤炭库存3235万吨,环比上涨80万吨,涨幅2.54%;库存可用天数17.2天,环比上涨0.9天,涨幅5.52% [21] - 本周化工行业耗煤683万吨,环比下跌7万吨,跌幅 - 0.95%,其中甲醇耗煤336万吨,环比下跌1万吨,跌幅 - 0.24% [22] - 本周样本北方港煤炭日均吞吐量169万吨,环比下跌2万吨,跌幅 - 0.94%,北方港铁路日均调入175万吨,环比持平 [25] - 本周北方港动力煤库存数为2855万吨,环比下跌36万吨,跌幅 - 1.25%;广州港动力煤库存数为254万吨,环比上涨 - 1.6万吨,涨幅10.2%;长江口动力煤库存数为594万吨,环比下跌19万吨,跌幅 - 3.1% [26] 2.1.2 价格情况 - 截至3月14日,秦港Q5500动力煤平仓价为681元/吨,环比下跌7元/吨,跌幅1.02% [30] - 截至3月13日,鄂尔多斯Q6000报价575元/吨,环比上涨15元/吨,涨幅2.68%;榆林Q6000报价650元/吨,环比上涨60元/吨,涨幅2.68%;大同Q5500报价576元/吨,环比上涨59元/吨,涨幅11.41% [30] - 截至2月28日,欧洲ARA港报价119.25美元/吨,环比持平;理查德RB报价91美元/吨,环比下跌9美元/吨,跌幅9.18%;纽卡斯尔NEWC报价98.5美元/吨,环比下跌3.4美元/吨,跌幅3.34% [31] - 截至3月14日,广州港(Q5500)山西产725.2元/吨,广州港(Q5500)澳洲产724.47元/吨,价差(山西产 - 澳洲产)0.73元/吨,价差环比下跌5.52元/吨 [31] 2.2 炼焦煤供需与价格情况 2.2.1 供需情况 - 本周523家样本煤矿日均精煤产量73.95万吨,环比上涨0.2万吨,涨幅0.27%;110家样本洗煤厂开工率62.02%,环比上涨0.7pct [34] - 本周247家样本钢厂日均铁水产量231万吨,环比上涨0.1万吨,涨幅0.03%;主要钢厂建筑钢材产量304万吨,环比上涨13.7万吨,涨幅4.71% [36] - 截至3月14日,社会钢材总库存为1319万吨,环比下跌19万吨,跌幅1.43% [39] - 截至3月14日,国内炼焦煤库存(焦化厂 + 钢厂 + 港口)合计1815万吨,环比上涨7万吨,涨幅0.4%;国内焦炭库存(焦化厂 + 钢厂 + 港口)合计967万吨,环比下跌1万吨,跌幅0.15% [39][40] 2.2.2 价格情况 - 截至3月14日,全国螺纹钢(HRB400,20mm)现货价3397元/吨,环比下跌3元/吨,跌幅0.09%;螺纹钢期货收盘价3267元/吨,环比上涨15元/吨,涨幅0.46% [44] - 截至3月14日,日照港一级冶金焦现货价1400元/吨,环比下跌50元/吨,跌幅3.45%;焦炭期货收盘价1643元/吨,环比下跌15元/吨,跌幅0.88% [45] - 截至3月14日,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1380元/吨,环比下跌10元/吨,跌幅0.72%;焦煤期货收盘价1088元/吨,环比上涨5元/吨,涨幅0.46% [45] - 截至3月14日,蒙古5焦煤出厂价1050元/吨,环比下跌30元/吨,跌幅2.78%;柳林4焦煤车板价1280元/吨,环比下跌20元/吨,跌幅1.54% [45] 3. 重点公司公告 - 陕西煤业2024年原煤产量1.70亿吨,同比增长4.13%;煤炭销量2.60亿吨,同比增长9.91%;2024年总发电量424.0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37%;总售电量395.0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37%;营业收入1,841.45亿元,同比增长1.47%;利润总额438.44亿元,同比减少2.5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1.96亿元,同比减少3.97% [47] - 中煤能源2025年2月商品煤产量1024万吨,同比 - 1.7%;商品煤销量1747万吨,同比 - 4.4%,其中自产煤销量962万吨,同比 - 1.6% [47] - 中国神华2025年2月商品煤产量2700万吨,同比 + 1.9%;商品煤销量3430万吨,同比 - 11.4% [47] - 陕西煤业2025年2月商品煤产量1439万吨,同比 + 16.98%;商品煤销量1424万吨,同比 + 49.59% [48] 4. 行业动态 - 吕梁市将坚持“以量补价、以非煤补煤、以一产三产补二产”工作思路,推动煤炭增产保供等,建立“一周一调度、一周一报告”机制,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度 [49] - 2024年陕西省能源供应能力和水平不断巩固提高,新增在产煤矿产能2420万吨,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7.8亿吨,同比增长2.0%,高于全国原煤增速0.7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为16.4% [49] -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加强煤炭主产区到重点方向煤炭装车组织,1 - 2月国家铁路发送煤炭3.01亿吨,其中电煤2.32亿吨,铁路直供电厂存煤保持较高水平 [50] - 3月9日5时30分晋煤外运重载通道瓦日铁路全面展开春季集中修施工,至3月28日停运所有列车,对设施设备进行立体式集中检修 [50]
中煤能源(601898)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2月份主要生产经营数据公告
2025-03-14 17:45
商品煤 - 2025年2月产量1024万吨,累计2172万吨,较2024年同期分别降1.7%和0.8%[2] - 2025年2月销量1747万吨,累计3938万吨,较2024年同期分别降4.4%和1.3%[2] - 2025年2月自产销量962万吨,累计2029万吨,较2024年同期分别降1.9%和4.5%[2] 聚乙烯 - 2025年2月产量5.9万吨,累计12.6万吨,较2024年同期分别降11.9%和4.5%[2] - 2025年2月销量5.9万吨,累计10.7万吨,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22.9%和降5.3%[2] 尿素 - 2025年2月产量16.2万吨,累计34.1万吨,较2024年同期分别降13.4%和增18.4%[2] - 2025年2月销量19.3万吨,累计39.8万吨,较2024年同期分别降13.8%和增6.7%[2] 甲醇 - 2025年2月产量16.4万吨,累计34.2万吨,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2.5%和24.4%[2] - 2025年2月销量16.5万吨,累计34.7万吨,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11.5%和34.0%[2] 煤矿装备 - 2025年2月产值7.9亿元,累计16.2亿元,较2024年同期分别降11.2%和11.5%[2]
中煤能源(601898)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的公告


2025-03-14 17:45
审计师聘任 - 2024年4月24日、6月28日公司同意聘任安永华明为2024年度审计师[1] 审计人员变更 - 2025年3月13日收到安永华明变更2024年度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函[1] - 原复核人张明益拟变更为谈朝晖[2] - 变更后项目合伙人为钟丽,签字注册会计师为钟丽和解彦峰[2] 新复核人情况 - 谈朝晖经验丰富,近三年无不良执业记录且符合独立性要求[3][4][5][6] 变更影响 - 变更工作交接有序,不影响2024年度审计工作[7]
中煤能源(601898)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的预告公告


2025-03-14 17:45
报告披露 - 公司拟于2025年3月21日披露A股2024年年度报告和H股2024年年度业绩公告[4] 业绩说明会 - 召开时间为2025年3月24日15:30 - 17:00[3][6] - 召开地点为上证路演中心[3][6] - 召开方式为现场交流、视频直播、网络互动(中英双语)[3][6] 投资者参与 - 需提前完成网络平台用户注册,2025年3月24日15:30登录观看直播[4][7] - 提问预征集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23日16:00,邮箱为IRD@chinacoal.com[4][10] 其他信息 - 公司参加人员包括执行董事、总裁等及有关部门负责人[8] - 公司证券事务部电话为010 - 82236028,邮箱为IRD@chinacoal.com[11] - 业绩说明会召开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网站查看情况及主要内容[11]
中煤能源、内蒙古能源集团成立新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3-04 14:54
文章核心观点 企查查显示内蒙古能源集团达海庙能源有限公司近日成立,由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中煤西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1] 公司信息 - 公司名称为内蒙古能源集团达海庙能源有限公司 [1] - 法定代表人为董宝霖 [1] - 注册资本约为26亿元 [1] - 经营范围包含煤炭开采、矿产资源勘查、建设工程施工等 [1] - 由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煤能源旗下中煤西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