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601989)

搜索文档
中国重工(601989) - 2025 Q1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04-08 12:18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计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 - 6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比,同比增加269.66% - 343.59%;与重述后数据比,同比增加267.85% - 341.42%[3][5]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为4 - 5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比,同比增加349.91% - 462.38%;与重述后数据比,同比增加349.91% - 462.38%[3][6] 业绩预告期间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3月31日[4] 2024年第一季度追溯调整前后财务数据 - 追溯调整前,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利润总额为14478.81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3525.91万元,扣非净利润为8890.7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06元/股[8] - 追溯调整后,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利润总额为14545.55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3592.65万元,扣非净利润为8890.7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06元/股[8] 企业合并与报表追溯调整 - 2024年下半年公司子公司104381.50万元购买武船航融100%股权,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自2024年初纳入合并范围并追溯调整报表[8] 产品业务数据 - 公司产品交付量同比增长超20%,毛利率提升超5个百分点[9] 业绩预告审计与准确性说明 - 本次业绩预告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7][10] - 公司不存在影响业绩预告准确性的重大不确定因素[10] 预告数据说明 - 预告数据为初步核算,具体以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为准[12]
研判2025!中国船舶制造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明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02 10:00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船舶工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在政策支持下发展提速,2024年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行业呈现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格局相对集中 [1][11][21] 船舶制造行业相关概述 - 船舶制造行业是现代综合性和军民结合的战略性产业,为多领域提供技术装备,是我国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 [3] - 船舶可按船体材料、航行区域、动力装置等多种方式分类 [3][4]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船舶制造行业发展,促进智能化、绿色化 [4][6] 船舶制造行业产业链 - 智能船舶行业上游包括原材料供应和关键零部件与设备,中游是船舶制造行业,下游是军事和民用应用领域 [7] - 钢材因高强度和良好韧性被广泛用于船舶关键部位,我国钢材产量稳定增长保障船舶制造原材料供应 [9] 船舶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船舶工业保持稳定向好态势,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113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8.8%;手持订单量20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7%,新接订单量占全球总量74.1% [1][11] -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船舶制造工艺优化推动船舶工业发展,出口量不断提升,2023年完工出口船34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6%;承接出口船订单66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4.1%;手持出口船订单1301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7% [13] 船舶制造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格局相对集中,头部企业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大型央企占据主导地位,第二梯队企业包括江苏扬子江集团有限公司等,第三梯队为中小企业 [15] -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上半年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业务营业收入344.46亿元,同比增长22.39% [17] - 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10.1%;净利润66亿元,同比增长61.7% [18] 船舶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 绿色化是未来造船业发展方向,企业需加大环保技术投入,研发生产符合环保标准船舶 [21] - 智能化是船企转型升级必由之路,可引入先进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22] - 国际化是重要趋势,中国船舶企业需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争夺更多市场份额 [23]
国防军工行业资金流出榜:光启技术等15股净流出资金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3-31 17:38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3月31日下跌0.46%,申万行业中4个上涨,通信和家用电器涨幅居前,分别为0.58%和0.37%,电力设备和国防军工跌幅居前,分别为1.94%和1.81%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404.09亿元,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公用事业净流入3.11亿元居首,钢铁净流入2.83亿元次之 [1] - 2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电力设备净流出58.32亿元居首,机械设备净流出53.11亿元次之,电子、非银金融、计算机等行业净流出较多 [1] 国防军工行业表现 - 国防军工行业下跌1.81%,主力资金净流出21.75亿元,行业139只个股中22只上涨,115只下跌,1只跌停 [2] - 行业资金净流入个股31只,其中6只净流入超千万元,亚星锚链净流入2297.86万元居首,中科海讯和奥普光电分别净流入2166.41万元和1527.88万元 [2] - 行业资金净流出个股中15只净流出超5000万元,光启技术、景嘉微、天海防务净流出居前,分别为2.45亿元、1.37亿元和1.31亿元 [2][4] 国防军工行业资金流向明细 - 资金流入榜中,亚星锚链、中科海讯、奥普光电分别以2297.86万元、2166.41万元、1527.88万元位列前三 [2] - 资金流出榜中,光启技术、景嘉微、天海防务分别以2.45亿元、1.37亿元、1.31亿元位列前三 [4] - 中航重机跌停,跌幅9.99%,净流出资金9586.30万元 [4]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重工关于为所属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3-18 17:15
担保情况 - 2025年2月大连造船为大船装备提供2亿元非融资性担保[2][4]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对所属子公司担保余额18.80亿元,占净资产2.26%[2][11] - 2025年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新增担保额度上限19.20亿元[3] 子公司情况 - 大船装备资产负债率84.82%,大连造船持股100%[5] - 大船装备资产总额23.32亿元,负债总额19.78亿元,净资产3.54亿元[8] 其他要点 - 本次担保为连带责任保证,期限协商确定[8] - 新增担保在批准额度内,无需再提交董事会审议[10] - 公司不存在逾期担保情况[3][11]
中航成飞更名上市,关注国央企改革机会
中信建投· 2025-03-07 17: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国防军工维持强于大市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月17日中航电测更名中航成飞,标志中航工业主力战机生产制造公司完成资本化上市 ,此次重组将中航成飞100%股权注入中航电测,成飞成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 ;中国船舶拟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已获主管部门原则同意 ,今年国央企兼并重组及资产注入或迎较多机会 [1][2][11] - 板块业绩接近底部,2025年行业业绩有望触底回升 ,2024年底以来军工板块出现积极信号,核心公司发布合同公告、预计关联交易额增加,基本面加速回暖 ,当前投资军工板块性价比高,新旧周期拐点已现,板块回调建议加仓 [12] - 目前军工行业处于业绩预期到业绩兑现转折点,924以来板块最高涨幅达50% ,25Q1进入业绩兑现阶段,板块结构性、分化性特点或更明显 ;中证军工板块PE为71.86倍,估值位于历史中位 ,当前板块处于估值中位及业绩增速、资金配置双重底部区间,四季度催化因素或推动板块上涨,新域新质领域催化不断,建议把握结构性反弹机会 [13] - 军工行业进入新一轮周期,由“量价齐升”过渡到“量增价稳”、“平台放量”过渡到“建体系,补短板”、“全面增长”过渡到“结构性增长”阶段,或开启第二轮结构性周期复苏 ;行业未来增长呈结构性特征,传统领域增长稳定,新域新质领域增长有望远超行业均值 ,配置建议围绕传统军工、新域新质、改革出海三条投资主线 [14][6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每周板块数据回顾 - **板块指数**:本周上证综指涨0.97%收于3379.11点,中证军工指数涨1.66%收于10668.82点,跑赢大盘0.70个百分点 ;本月上证综指涨0.82%,中证军工指数涨0.17%,跑输大盘0.65个百分点 [24] - **个股表现**:上周表现前十个股为科思科技、华丰科技等 ;月表现居前个股为科思科技、华丰科技等 ;年表现前十个股为华丰科技、迈信林等 [25] - **板块估值**:军工板块整体估值为75.39倍,处于历史中位 [30] - **新股跟踪**:列出2020年至今新增军工股情况,包含股票名称、主营业务、总市值、最新收盘价、一周涨跌等信息 [32] - **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需求跟踪**:展示全军装备采购信息网招标公告数量和采购需求数量统计(按周) [40][42] -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给出航发动力、航发控制等重点公司总市值、归母净利润、PE等盈利预测与估值数据 [44] - **军工基金复盘**:呈现被动型和主动型军工基金的代码、名称、单位净值、基金份额、年初至今份额变化、近一周涨跌、今年以来收益率等信息 [46] 投资策略 - **宏观大势**:国际局势复杂,中美关系短期回暖、中长期竞争态势不变 ,俄乌、巴以冲突长期化,特朗普若上台或强化中美竞争 ;国内需求旺盛,军贸市场有望成第二增长曲线,国防军费将长期稳健增长 ,2024年国防支出预算16655.4亿元,增长7.2% ,预计十四五后期国防预算保持7 - 7.5%稳定增长,占GDP比重或提升 [48] - **传统军工**:船舶行业水面舰艇稳步放量,水下装备蓄势待发 ;航发行业产品谱系丰富,产能质量瓶颈双突破 ;航空航天整体增长稳健,关注边际改善方向 [49][50][51] - **新域新质**:新式战争以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为牵引,无人系统、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新一代智能化作战底座是主要构成 ,无人装备智能化提升、应用场景扩大,低成本弹药向技术集成等发展,智能化新体系建设有望加速 ;新质生产力方面,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市场广阔、产业建设亟待提速,低空经济是增长引擎、万亿产业待发,大飞机国内民航需求旺、国产化提升产业链价值 ;新技术方面,MEMS等新器件渗透率提升,3D打印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陶瓷基复合材料产业化应用迎来拐点 [52][53][56] - **改革出海**:军贸出海方兴未艾,市占率有望快速提升 ;军工国改2024年平稳推进,聚焦资产整合与重点领域控制 ,维持六大产业趋势判断 [59][60] 细分赛道行业动态 - **商业航天板块**:我国商业航天千帆星座开启常态化组网,一箭18星发射千帆极轨06组卫星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开工 ,银河航天在港完成低轨宽带卫星通信测试 ,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四号 ;国际上SpaceX发射23颗星链卫星,星链全球组网卫星达7766颗 [63][64][65] - **低空经济**:《人民日报》报道低空经济,其加速布局、前景广阔,2026年整体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场景拓展成重要驱动力 ;贵州省拟出台三年行动方案,苏州发布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基础设施测试指南 [67][68] - **增材制造**:IperionX公司获美国国防部4710万美元合同,将为国防工业基地提供钛粉末 ;ICON公司完成5600万美元C轮融资,资金将投入多层建筑3D打印机开发 ;山东雷石获中车资本投资,获批筹建重点实验室 [69][70][71] 行业动态 - **国际动态**:特朗普要求国防部强化军事力量,重新分配约500亿美元预算 ;德国军火商Rheinmetall获2.71亿美元物流合同 ;兰德研究院称5G技术或为军事领域带来创新应用 ;美韩空军联合演习,德国采购以色列火箭炮系统 [74][75][76] - **国内动态**: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计划2025年上半年发射 ;国家领导人强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出系列政策措施 [78][80] 一周上市公司公告 - 中国动力拟购买中船柴油机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北方导航、国博电子股东计划减持股份 ,铂力特签订采购合同 ,睿创微纳、邦彦技术公布2024年业绩 ,天奥电子完成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 ,国科军工股东减持 ,纳睿雷达拟购买股权 ,中国船舶拟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高凌信息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索辰科技股东拟减持、子公司拟收购股权 ,华曙高科股东减持 [81][84]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重工关于换股吸收合并事项通知债权人的公告
2025-02-18 18:1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中国船舶拟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后中国重工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2] - 交易已获公司和中国船舶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国务院国资委等主管部门原则同意[2] - 交易尚待有权监管机构批准等后方可实施[2]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债权人申报债权时间为公告披露起四十五日内,可要求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3][5] - 债权申报可采用现场、邮寄或传真方式,现场申报地址及时间已明确[7][8]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重工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2-18 18:15
会议出席情况 - 出席会议的股东和代理人人数为9451人[3] - 出席会议股东持有表决权股份总数为15342772255股[3] - 出席会议股东持有表决权股份数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比例为67.2868%[3] 议案表决情况 - 议案1 - 16为特别决议议案,均获出席会议持有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2/3以上股东通过[31] - 议案1 - 18构成关联交易,关联股东合计持有股份数108.60亿股回避表决[31] - 各议案A股同意票数及比例:议案1同意票数3837236451,比例85.6016%[6];议案2同意票数3832847451,比例85.5037%[7]等 - 涉及重大事项,5%以下股东对各议案同意、反对、弃权票数及比例:如对议案1同意票数2473576760,占比79.3065%等[27]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相关议案同意票数及占比:如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议案同意票数24.62亿,占比78.93%[29] - 2025年度相关议案同意票数及占比:开展外汇衍生品业务议案同意票数36.53亿,占比85.04%;为所属子公司提供新增担保额度上限议案同意票数36.56亿,占比85.10%[31]
中国重工(601989) -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关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2-18 18:15
会议时间 - 2025年1月24日决议召开股东大会[4] - 2025年1月25日公告会议通知[4] - 2025年2月18日举行现场会议和网络投票[5] 参会情况 - 9451名股东出席,代表股份15342772255股,占比67.2868%[6] 议案审议 - 审议19项股东大会议案和20项临时股东大会议案[11][14] - 20项议案均获通过[14]
中国重工(601989) -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关于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相关主体买卖股票情况的专项核查意见
2025-02-14 19:1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中国船舶拟于2025年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4] - 核查期间为2024年3月2日至2025年1月24日[5][8] 人员交易数据 - 陈缨买入中国船舶10,200股,卖出22,200股,期末持股5,800股[10] - 丁海峰买入中国船舶41,900股,卖出71,800股,期末持股0股[10] - 孙焕香买入中国船舶30,900股,卖出4,000股,期末持股26,900股[10] - 李远河买入中国重工20,000股,卖出0股,期末持股20,000股[10] - 吴小为买入中国重工2,600股,卖出2,600股,期末持股0股[10] 机构交易数据 - 中信证券自营业务自查累计买入中国重工218,504,993股,卖出230,300,817股,期末持股3,694,007股[17] - 中信证券信用融券专户自查期末持有中国重工161,100股[17] - 中信证券资管业务自查累计买入中国重工20,294,500股,卖出11,191,500股,期末持股9,109,300股[17] - 中信建投自营业务自查累计买入中国船舶51,809,792股,卖出47,734,215股,期末持股10,238,260股[19] - 中信建投信用融券专户自查期末持有中国船舶58,500股[19] - 中信建投资管业务自查累计买入中国船舶11,008,200股,卖出10,190,000股,期末持股1,805,200股[19] - 中信建投自营业务自查累计买入中国重工15,019,840股,卖出20,378,439股,期末持股4,156,401股[20] - 中信建投资管业务自查累计买入中国重工1,761,700股,卖出1,761,700股,期末无持股[20] 声明与承诺 - 相关自然人声明交易与本次交易无关,未利用内幕信息[11] - 陈缨承诺重组实施完毕或终止前不再买卖相关股票[12] - 吴卫国称直系亲属交易与重组无关,无违规行为[13] -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称股票买卖属正常业务,不存在内幕交易[18][21] - 相关机构和人员自查买卖股票不构成内幕交易,不影响本次交易[22]
中国重工(601989)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相关主体买卖股票的自查报告的专项核查意见
2025-02-14 19:16
股票交易情况 - 陈缨买入中国船舶10,200股,卖出22,200股,期末持股5,800股[4] - 丁海峰买入中国船舶41,900股,卖出71,800股,期末持股0股[4] - 孙焕香买入中国船舶30,900股,卖出4,000股,期末持股26,900股[4] - 李远河买入中国重工20,000股,卖出0股,期末持股20,000股[4] - 吴小为买入中国重工2,600股,卖出2,600股,期末持股0股[4] - 中信证券自营业务账户买入中国船舶51,809,792股,卖出47,734,215股,期末持股10,238,260股[13] - 中信证券自营业务账户买入中国重工218,504,993股,卖出230,300,817股,期末持股3,694,007股[13] - 中信证券资管业务账户买入中国船舶11,008,200股,卖出10,190,000股,期末持股1,805,200股[13] - 中信证券资管业务账户买入中国重工20,294,500股,卖出11,191,500股,期末持股9,109,300股[13] - 中信建投自营业务账户买入中国重工15,019,840股,卖出20,378,439股,期末持股4,156,401股[16] - 中信建投资管业务账户买入中国重工1,761,700股,卖出1,761,700股,期末持股0股[16] - 中信建投自营业务账户买入中国船舶3,190,610股,卖出5,394,283股,期末持股255,919股[18] - 中信建投资管业务账户买入中国船舶373,900股,卖出2,287,300股,期末持股6,100股[18] 合规情况 - 自查期间为2024年3月2日至2025年1月24日[1] - 中信证券建立执行制度,业务独立,无内幕交易[14] - 中信建投建立执行制度,业务独立,无内幕交易[17] - 中信建投认为相关买卖不构成内幕交易和法律障碍[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