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船艇

搜索文档
科创板IPO终止逾三年,无人船公司重启上市辅导!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搜狐财经· 2025-09-07 18:37
IPO申报进展 - 公司于2025年9月5日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申请 广东证监局已受理[1] - 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辅导协议签署时间为2025年8月28日[2] - 其他证券服务机构包括北京金杜(成都)律师事务所及天健会计师事务所[2] 历史IPO申报记录 - 公司曾于2021年12月申报科创板IPO并获得上交所受理[3] - 2022年7月18日因发行人撤回申请和保荐人撤销保荐而被终止审核[3] - 前次IPO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与本次相同[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 专注于无人船艇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4] - 是中国无人船艇行业开创者[4] - 同行业可比公司包括航天彩虹、中航无人机、广联航空、晨曦航空、北摩高科、高德红外[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18年2699.78万元增长至2020年25258.75万元 2021年上半年为11753.41万元[5] - 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2018年-8604.14万元、2019年-11831.65万元、2020年-15880.49万元、2021年上半年-3668.07万元[5] - 资产总额从2018年57146.61万元增长至2021年6月123613.74万元[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2018年113.70%、2019年84.12%、2020年28.58%、2021年上半年29.86%[6] 前次IPO计划 - 选择的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15亿元 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 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15%[6] - 拟募集资金15.50亿元[7] - 募投项目包括小型无人船艇生产基地(13645.59万元)、中大型无人船艇生产基地(26033.52万元)、研发中心升级(50703.29万元)、营销网络建设(19647.13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45000万元)[8] 股权结构 - 公司不存在单一股东持股比例达到30%的情形 故无控股股东[8] - 董事长张云飞实际支配公司51.4201%的表决权 为实际控制人[8]
学习笔记|向海图强,广东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3:42
政策导向与战略定位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及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1] - 广东省作为全国海洋经济第一大省 拥有大陆海岸线4084.5公里及近2000座海岛 具备向深远海发展的地理与经济优势[1] - 广东省发布《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并于7月1日施行 通过法治手段落实海洋强国战略[2] 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 - 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升级 重点发展深远海渔业工程装备 海洋油气探采装备及海洋新能源装备[2] - 支持新型海洋装备研发 包括深潜器 无人船艇和水下机器人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2] - 引导电子信息企业向海洋领域拓展 加强物联网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海洋场景的融合应用[3] 能源与基础设施布局 - 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与产业基地建设 完善全产业链并支持运维产业发展[3] - 优化港口资源整合 推动区域港口群协同发展 科学布局临港产业项目[3] - 支持广州 深圳与港澳共建世界一流港口群 培育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及国际船舶登记中心[3] 资金支持与区域优势 - 广东省连续7年投入近20亿元专项资金 支持六大海洋产业315个创新项目[4] - 广州和深圳凭借资本实力与金融资源配置能力 为海洋科创企业融资及成果转化提供支撑[4] - 广东需加快传统海洋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发展 释放海洋经济新增长空间[4]
学习笔记|向海图强 广东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3:35
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同时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广东作为全国海洋经济第一大省,拥有4084.5公里大陆海岸线、近2000座海岛,具备向深远海发展的便利条件 [1] 广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 《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已于7月1日施行,强调推动海洋产业向非沿海地区延伸,探索建设海洋产业园区 [2] - 条例要求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巩固提升,支持深远海渔业工程装备、海洋油气探采装备、海洋新能源装备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 [2] - 鼓励发展深潜器、无人船艇、水下机器人等新型海洋装备 [2] 新技术与海洋产业融合 - 广东省要求提升高端海洋电子装备研发能力,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 [3] - 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完善产业链,支持海上风电运维产业发展 [3] 港口与临港经济发展 - 广东将推动港口资源整合优化,促进区域港口群协同发展,科学布局临港产业项目 [3] - 支持广州、深圳等沿海港口城市与香港、澳门共同推进世界一流港口群建设 [3] 国际航运建设 - 广东计划培育现代航运服务机构、建设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推动国际船舶登记中心和国际船舶锚地服务基地建设 [3] 广东海洋经济基础与投入 -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连续7年累计投入近20亿元,推动315个海洋项目创新发展 [4] - 广州和深圳拥有雄厚资本实力,深圳是国内资本配置中心之一,有利于海洋科创企业融资 [4]
广东发布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11 14:15
政策法规框架 - 广东省首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将于7月1日施行 共七章五十三条 [1] - 法规围绕海洋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 开放合作 综合服务与保障五大方面系统设计 [1] - 要求沿海县级以上政府统筹开发陆海资源 实施海岸线分类保护与利用 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 [1] 产业培育方向 - 引导电子信息企业向海洋领域拓展 提升高端海洋电子装备研发能力 加快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应用 [2] - 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巩固提升 重点突破深潜器 无人船艇 水下机器人等新型装备关键技术 [2] - 编制海上风电发展规划 完善产业链 推动深远海风电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 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 [2] 海洋牧场建设 - 明确现代化海洋牧场配套基础设施和产业用地用海保障措施 建立养殖用海审批联动机制 [2] - 推动同步核发海域使用权不动产权证和水域滩涂养殖证 制定深远海养殖装备规范标准 [2] -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创新试验区 开发海上水产养殖保险品种 [2] 生态保护机制 - 提出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总体要求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环境质量底线 资源利用上线 [2] - 加强海洋生态空间管控 提高海岸线利用效率 拓展深远海发展空间 规范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 [3] - 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 探索海上风电 海洋养殖 海底管线等分层用海模式 [3] 环境修复措施 - 要求加强红树林 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的系统保护 推进滨海湿地 海湾等海洋生态屏障修复 [3] - 建立海岸线占用与修复平衡制度 完善整治修复资金投入机制 推进美丽岸线建设 [3] 资源管理优化 - 开展海洋资源基础调查和测绘 加强海洋数据空间建设 促进数据汇聚共享 [4] - 依法保障涉海项目用地用海用岛用林需求 探索优化用海用岛项目审批程序 [4] - 细化海域使用权价值评估制度 完善招标 拍卖 挂牌出让机制 [4]
海洋工程装备等多个产业被“点名”!广东将加强海洋数据共享写进法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6:44
广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核心内容 - 广东省正式公布《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将于2025年7月1日施行 [1] - 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达20022.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14.1%,连续30年全国第一 [1] - 条例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开放合作、服务保障五大方向 [1] 重点支持产业领域 - 明确支持海洋电子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上风电、海洋能等新兴产业 [2] - 鼓励突破深远海渔业工程装备、海洋油气探采装备、海洋新能源装备等关键技术 [2] - 推动海洋生物基因、功能性食品、生物活性物质、疫苗和创新药物研发 [2] 产业支撑机制创新 - 要求政务部门加强海洋数据汇聚共享,推动数据要素高效流动 [3] - 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探索风电、养殖、海底管线分层用海模式 [3] - 广东省发改委将制定配套政策文件,编制"十五五"规划并修编沿海经济带规划 [3] 资源保障措施 - 自然资源厅将出台市级海岸带规划,深化海岸线占补指标交易等试点 [4] - 强化对海洋牧场、能源、港口等重大项目用地用海用林服务支撑 [4] - 推进海洋牧场"标准海"供应和高效用海试点 [4]
广东将支持发展深潜器等新型海洋装备
中国新闻网· 2025-06-03 17:12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朱伟表示, 广东将适时启动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修编;制定出台广东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 案,积极谋划创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条例》是广东省首部关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余建红介绍称,《条例》明确,引导支持电子信息企业向海洋领域拓展,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 能等技术在海洋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巩固提升,支持发展深潜器、无人船艇、水 下机器人等新型海洋装备。开展涉海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全空间无人体系试点,加强低空飞行器在水 上救援、海洋巡检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条例》还明确,加强海洋生态空间和海洋开发利用空间管控,提高保护水平和海岸线利用效率,引导 近海高效绿色利用,拓展深远海发展空间,规范无居民海岛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还规定,鼓励 支持涉海企业参与境外海洋经济领域投资和海洋资源开发。 中新社广州6月3日电 (记者程景伟)《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自 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
午评:沪指震荡反弹涨0.48% 新消费概念股再度大涨
新华财经· 2025-06-03 11:57
市场表现 - 沪深三大股指6月3日早盘集体低开高走 上证指数涨0.48%报3363.48点 深证成指涨0.35%报10076.01点 创业板指涨0.73%报2007.76点 [1] - 新消费概念股大涨 创源股份、锦泓集团、若羽臣、乐惠国际等多股涨停 银行股走强 沪农商行涨停 杭州银行、中信银行刷新历史高点 创新药概念股维持强势 海南海药等涨停 [1] - 汽车整车股调整 江淮汽车跌超5% [1] 热点板块 - 涨幅居前板块:贵金属、游戏、银行、培育钻石、CRO、宠物经济 [2] - 跌幅居前板块:钢铁、汽车整车、白酒、特钢、一体化压铸、绿色电力 [2] 机构观点 - 银河证券:市场或维持震荡格局 关注外部关税变化与国内政策落地 6月18日至19日陆家嘴论坛将发布重大金融政策 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3] - 中信建投:人形机器人板块分化 建议挖掘"AI+机器人"机会 包括传感器、灵巧手、机器狗等方向 高股息率红利资产受青睐 H股高端制造板块将壮大 [3] - 光大证券:A股估值处于2010年均值附近 政策支持及中长期资金流入或推动震荡上行 关注稳定类资产、产业链自主可控、内需消费 [4] 行业动态 - 广东提出培育海洋新兴产业 支持发展深潜器、无人船艇、水下机器人等新型海洋装备 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巩固提升 [5] - 深交所调整指数样本股 中钨高新、甘肃能源等20股调入深证成指 蓝色光标、长盈精密等8股调入创业板指 [6] 公司动态 - 华为宣布将于6月11日发布Pura 80系列新机 [7]
研判2025!中国船舶制造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明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02 10:00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船舶工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在政策支持下发展提速,2024年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行业呈现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格局相对集中 [1][11][21] 船舶制造行业相关概述 - 船舶制造行业是现代综合性和军民结合的战略性产业,为多领域提供技术装备,是我国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 [3] - 船舶可按船体材料、航行区域、动力装置等多种方式分类 [3][4]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船舶制造行业发展,促进智能化、绿色化 [4][6] 船舶制造行业产业链 - 智能船舶行业上游包括原材料供应和关键零部件与设备,中游是船舶制造行业,下游是军事和民用应用领域 [7] - 钢材因高强度和良好韧性被广泛用于船舶关键部位,我国钢材产量稳定增长保障船舶制造原材料供应 [9] 船舶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船舶工业保持稳定向好态势,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113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8.8%;手持订单量20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7%,新接订单量占全球总量74.1% [1][11] -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船舶制造工艺优化推动船舶工业发展,出口量不断提升,2023年完工出口船34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6%;承接出口船订单66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4.1%;手持出口船订单1301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7% [13] 船舶制造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格局相对集中,头部企业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大型央企占据主导地位,第二梯队企业包括江苏扬子江集团有限公司等,第三梯队为中小企业 [15] -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上半年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业务营业收入344.46亿元,同比增长22.39% [17] - 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10.1%;净利润66亿元,同比增长61.7% [18] 船舶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 绿色化是未来造船业发展方向,企业需加大环保技术投入,研发生产符合环保标准船舶 [21] - 智能化是船企转型升级必由之路,可引入先进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22] - 国际化是重要趋势,中国船舶企业需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争夺更多市场份额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