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601989)

搜索文档
中国重工(601989)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23:00
营业收入相关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22.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12%[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22.16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01.69亿元增长20.12%[19] 净利润相关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1.99%[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7.69%[3]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5.22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35亿元增长284.09%[20] 每股收益相关 - 基本每股收益0.023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283.33%[4] - 稀释每股收益0.023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283.33%[4]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023元/股,2024年第一季度为0.006元/股[20] 净资产收益率相关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62%,较上年同期增加0.46个百分点[4] 资产相关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251.5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6%[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65,359,964,893.23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2,247,580,336.74元有所增加[1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59,791,643,280.79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9,890,295,604.73元略有减少[16]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225,151,608,174.02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22,137,875,941.47元有所增加[16] 所有者权益相关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846.0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0%[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85,159,138,006.75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84,319,479,274.27元有所增加[17]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117.45万元[8] 股东数量相关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575700户[11] 股份转让相关 - 截至报告期末,中国船舶集团渤海造船有限公司向大连船舶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分别转让144,135,189股公司股份,转让价格5.03元/股[12] 负债相关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115,403,559,429.7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4,837,502,701.30元有所增加[1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24,588,910,737.50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2,980,893,965.90元有所增加[1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负债合计139,992,470,167.2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7,818,396,667.20元有所增加[17] 换股吸收合并相关 - 公司与中国船舶拟换股吸收合并,截至报告披露日交易正在推进中[13] 前四大股东相关 - 公司前四大股东分别为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385,109,052股)、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348,529,396股)、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265,453,900股)、中国船舶集团渤海造船有限公司(223,562,368股)[12] 营业总成本相关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118.13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01.11亿元增长16.83%[19] 现金流量相关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5.55亿元,现金流出小计166.84亿元,现金流量净额-31.29亿元[22]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7.37亿元,现金流出小计82.65亿元,现金流量净额-15.28亿元[22][23]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9.39亿元,现金流出小计50.98亿元,现金流量净额-11.59亿元[23] 销售及税费现金相关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15.07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27.44亿元下降9.7%[22]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14.31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6.66亿元增长114.86%[22] 借款现金相关 - 2025年第一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38.24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7.47亿元增长411.91%[23]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重工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张大光)
2025-04-29 22:59
(一)工作履历、专业背景以及兼职情况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 独立董事述职报告 (张大光) 本人张大光作为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公司")的独立董事,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 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独 立董事工作制度》《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专 门会议工作制度》等规定,本着对公司和全体股东诚信和勤 勉的态度,以关注和维护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 权益为宗旨,勤勉、忠实、尽责地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全 面关注公司发展状况,积极按时出席相关会议,认真审议董 事会各项议案。现将 2024 年度履职情况汇报如下: 一、 独立董事的基本情况 经公司 2020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本人当选公 司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2024 年 2 月 27 日,公司完成董 事会换届,本人当选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继续担任 公司独立董事。 本人张大光,男,中国籍,无境外居留权,1972 年 9 月 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本人曾任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 司出口部项目经理、埃及代表处常驻代表,北 ...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重工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陈缨)
2025-04-29 22:59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 独立董事述职报告 (陈缨) 本人 陈缨 作为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公司")的独立董事,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 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独 立董事工作制度》《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专 门会议工作制度》等规定,以关注和维护全体股东,特别是 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为宗旨,忠实、勤勉地履行独立董事的 职责,全面关注公司发展状况,积极按时出席相关会议,认 真审议董事会各项议案。现将 2024 年度履职情况汇报如下: 一、 独立董事的基本情况 经公司 2020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本人当选公 司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2024 年 2 月 27 日,公司完成董 事会换届,本人当选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继续担任 公司独立董事。 (一)工作履历、专业背景以及兼职情况 本人陈缨,女,中国籍,无境外居留权,1971 年 3 月出 生,硕士研究生学历,正高级会计师。本人曾任宝山钢铁股 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副总经理(CFO)兼董事会秘书,宝 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董事 ...
中国重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2.16亿元,同比增长20.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281.99%。
快讯· 2025-04-29 19:48
财务表现 - 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2.16亿元,同比增长20.1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281.99% [1]
中国重工:2024年净利润13.11亿元
快讯· 2025-04-29 19:3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54.36亿元 同比增长18.7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1亿元 上年同期为-7.87亿元 [1] 股东回报 -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8元人民币(含税) [1] -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1亿元(含税) [1]
预见2025:《2025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4-17 10:43
文章核心观点 行业是现代综合性与军民结合战略性产业,我国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当前处于结构调整阶段,“十四五”政策引导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行业发展现状良好,竞争格局区域集中、企业集中度较高,未来有绿色化、智能化等趋势,市场有望继续增长 [2][11][13] 行业概况 定义 - 船舶制造行业是关乎国民经济与国防安全的重要产业,为多领域提供技术装备,是我国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 [2] - 现代船舶可按船体材料、航行区域、动力装置等多种方式分类 [2][3] 产业链剖析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设计及配套设备供应,中游为船舶制造,下游为应用领域及服务环节,船舶制造是核心 [5] - 上游涉及环节多、主体多元,中游代表企业有沪东中华造船等,下游应用主体包括宁波海运等 [8] 行业发展历程 - 我国船舶制造业经历起步、发展、增长、结构调整阶段,当前已迈入世界造船大国行列,竞争力达世界一流,形成科技创新体系和工业体系 [11][12] 行业政策背景 - “十四五”以来政策引导方向是绿色化、智能化,目标包括实施重型破冰船研制等 [13] - 列举了2021 - 2024年多项政策,涉及小型海船技术、绿色发展、能源使用等方面 [14] 行业发展现状 领先全球 - 2023年我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连续14年居世界第一,2023年三大指标市场份额首次全超50%,2024年前三季度占比进一步提升,2018 - 2024年全球份额呈上涨趋势 [14] 指标回升 - 2023年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11.8%、56.4%、32.0%,2024年1 - 9月同比分别增长18.2%、51.9%、44.3% [16] 营收利润增长 - 2023年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237亿元,同比增长20.0%,利润总额259亿元,同比增长131.7%;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73.5亿元,同比增长23.8%,利润总额222.2亿元,同比增长137.3% [18] 出口增长 - 近几年我国船舶出口金额持续增长,2023年出口金额318.7亿美元,同比增长21.4%,2024年1 - 6月出口额234亿美元,同比增长47.7% [21] - 2024年1 - 6月对亚洲出口额110亿美元,同比增长30.8%,占比46.6%;对非洲出口额45亿美元,同比增长45.5%,占比19.3%;对欧洲出口额40亿美元,同比增长161%,占比16.9% [22][25] 行业竞争格局 区域竞争 - 国内船舶制造主要企业集中在辽宁、山东、江苏、上海、广东五省,2023年造船完工量Top5省市为江苏、上海、辽宁、浙江、山东,江苏是第一大省,Top5省市占全国份额87.6% [27][29] 企业竞争 - 头部企业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中国手持订单量排名前10的船厂中多家是其下属企业 [31] - 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2023年CR10高达58%以上,但从2020年开始呈逐年下降态势 [3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造船企业承揽新船订单量占比64.31%,中国船舶集团位列全球第一 [33]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发展趋势 - 未来发展趋势为绿色化、智能化,市场集中度上升,船舶制造企业向前一体化 [33] 市场增长 - 全球航运和造船业面临挑战,但行业脱碳对新造船市场有积极作用,预计到2030年我国造船完工量超5500万载重吨,2025 - 2030年复合增速在3% - 5%之间 [35]
上证优势制造产业指数上涨0.42%,前十大权重包含隆基绿能等
金融界· 2025-04-14 20:12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4日上证优势制造产业指数上涨,同时介绍其近期表现、持仓及样本调整规则等情况 [1][2][3] 指数表现 - 4月14日上证优势制造产业指数上涨0.42%,报6030.74点,成交额268.9亿元 [1] - 上证优势制造产业指数近一个月下跌8.85%,近三个月下跌1.56%,年至今下跌8.46% [2] 指数概况 - 上证优势产业指数系列选取符合优势资源、优势制造和优势消费概念的证券作样本,反映沪市相关优势产业公司证券整体表现,以2003年12月31日为基日,1000.0点为基点 [2] 指数持仓 - 上证优势制造产业指数十大权重分别为三一重工(6.29%)、国电南瑞(5.27%)、隆基绿能(4.74%)等 [2] - 上证优势制造产业指数持仓市场板块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3] - 上证优势制造产业指数持仓样本行业中,发电设备占比27.29%、交通运输设备占比24.13%等 [3] 样本调整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调整时间与之相同,特殊情况临时调整,样本退市剔除,样本公司收购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3]
造船周期红利全面释放 中国重工一季度业绩大增 生产排期至2028年底
证券时报网· 2025-04-09 14:2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受益于全球造船行业景气上行,手持订单量和金额增长,未来有望凭借资产整合和订单交付持续增长 [1][2] 公司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5亿 - 6亿元,同比增长267.85%至341.42%;扣非归母净利润4亿 - 5亿元,同比增长349.91% - 462.38% [1] - 是中船集团旗下核心造船上市公司之一,也是国内核心军民船舶上市公司之一,旗下有大连造船等知名企业,业务涵盖五大板块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手持民船订单超3000万载重吨,金额超1400亿元,同比增长超35%,绿色船型占比近60%,中高端船型占比超75% [2] - 订单自2024年起加速交付推动业绩增长,在手订单额创历史新高,生产排期至2028年底,为未来业绩释放提供保障 [2] 行业情况 - 受船队更替节奏加快、航运行业脱碳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全球造船行业供需持续紧张,订单“量价齐升” [1] - 我国造船企业凭借产能、技术、成本优势占据全球市场主导地位,技术实力全球领先,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1] - 产能是造船业当前稀缺资源,行业处于上行周期 [2]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4-09 07:09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因深化精益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交付量 [1][4] 本期业绩预告情况 业绩预告期间 - 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1] 业绩预告情况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 - 6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同比增加269.66% - 343.59%,与重述后财务数据相比同比增加267.85% - 341.42% [1]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 - 5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和重述后财务数据相比同比均增加349.91% - 462.38% [2] 审计情况 - 本次业绩预告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3] 上年同期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追溯调整前 - 2024年第一季度利润总额为14478.8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25.9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890.7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06元/股 [3] 追溯调整后 - 2024年第一季度利润总额为14545.5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92.6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890.7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06元/股 [3] 追溯调整原因 - 2024年下半年全资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104381.50万元购买武汉武船航融重工装备有限公司100%股权,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自2024年初将其纳入合并范围并追溯调整对比财务报表 [3] 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 - 公司深化精益管理,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报告期民船建造周期缩短,生产效率提升,产品交付量同比增长超20%,毛利率提升超5个百分点,推动业绩增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