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盛硅业(603260)
搜索文档
合盛硅业旗下阿尔法半导体公司增资至约3.1亿 增幅约151%
中国能源网· 2025-08-07 16:43
公司资本变动 - 宁波阿尔法半导体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25亿人民币增至约3.1亿人民币 [1] - 注册资本增幅约151%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 法定代表人为罗立国 [1] - 经营范围包括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新材料技术研发 电子专用材料研发 [1] 股权结构 - 公司由合盛硅业(603260) 宁波联江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深圳市厚一投资有限公司 深圳市孟擎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1]
600亿市值合盛硅业财务总监张雅聪大专学历年薪80万,不及A股CFO平均薪酬,公司净利润暴跌33%
新浪证券· 2025-08-07 15:49
2024年度A股CFO薪酬分析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 [1] - 美的集团钟铮以946万年薪位居榜首,比亚迪周亚琳以896万年薪紧随其后 [1] - 合盛硅业CFO张雅聪年薪从108.25万元降至80万元,降幅达26.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8% [1] 高营收/高市值企业CFO学历特征 - 合盛硅业以628.35亿元总营收和1250.87亿元总市值位居硅材料行业龙头,其CFO张雅聪仅具备大专学历 [1] - 生益电子CFO唐慧芬以282.97万元年薪成为大专学历CFO中薪酬最高者 [3] - 大专学历CFO中,年薪超过200万元的包括贝特瑞刘志文(274.83万)、新和成石观群(269.45万)等8位 [3][4] 行业薪酬变动情况 - 通用股份CFO蒋洁华薪酬增长91.33万元,增幅最大 [4] - 正邦科技CFO王永红薪酬下降161.45万元,降幅最大 [5] - 淮河能源CFO声刚薪酬增长107.05万元,增幅显著 [4] CFO个人背景分析 - 合盛硅业CFO张雅聪1976年出生,1995年进入宁波合盛帽业,2014年起担任现职 [2] - 最年轻高薪CFO为纳芯微朱玲(36岁,78.8万年薪),最年长为百利天恒张苏娅(70岁,100万年薪) [5] - 大专学历CFO年龄分布集中在40-60岁区间,占比超过80% [3][4][5]
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部分股份解质押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2 04:19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股份解质押情况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罗燚直接持有公司192,493,302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16 28% [2] - 本次解质押后,罗燚累计质押股份为62,920,600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32 69%,占公司总股本比例5 32% [2] - 合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罗立国、罗燚、罗烨栋合计直接持有公司股份929,105,229股,占公司总股本78 59% [2] - 本次解质押后,合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数为420,193,200股,占其合计所持股份比例45 23%,占公司总股本35 54% [2] 股份解质押业务详情 - 公司接到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罗燚关于部分股份办理解质押业务的通知 [2] - 公告包含本次股份解质押基本情况及股东累计质押股份情况 [2] 股东资信及财务状况 - 合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资信和财务状况良好,未来资金还款来源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益、股份分红等 [2] - 质押风险可控,不存在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的实质性因素 [2] 公司后续措施 - 公司将持续关注合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份质押情况,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合盛硅业(603260) - 合盛硅业关于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部分股份解质押的公告
2025-08-01 16:45
股权结构 - 罗燚直接持股192,493,302股,占总股本16.28%[2] - 合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929,105,229股,占总股本78.59%[2] 解质押情况 - 罗燚2025年7月31日解质14,250,000股,占其所持7.40%,总股本1.21%[2] - 解质押后,合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质押420,193,200股,占其持股45.23%,总股本35.54%[2]
800亿豪赌大结局!合盛硅业:2800亿市值跌剩600亿,大股东“无奈”套现114亿先溜为敬
市值风云· 2025-07-31 18:08
核心观点 - 合盛硅业面临业绩首亏、库存高企、债务压顶等多重困境,主要受光伏行业寒流及激进扩张策略拖累 [1][10][38] - 公司市值较2021年巅峰缩水75%至660亿,两大股东累计减持套现114亿 [7][6] - 光伏产业链价格暴跌导致工业硅售价同比下滑16.36%,多晶硅价格跌破成本线 [21][30] - 近三年805亿激进扩张形成95亿历史峰值库存,存货跌价准备达9.33亿 [26][32][35] - 有息负债飙升至298亿,实控人质押近半数股权输血95亿,资金链承压明显 [39][4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亏3-4亿,系2012年以来首次亏损 [10][11] - 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82.2亿暴跌至2024年17.4亿,三年降幅近80% [13] - 2025Q1净利润同比腰斩至2.6亿,Q2单季亏损5.6-6.6亿导致半年报转亏 [13] - 工业硅2024年均价11,174元/吨,同比下跌16.36%,硅橡胶跌4.3% [22] 行业冲击 - 光伏产业链供需失衡致工业硅价格中枢下移超2000元/吨 [19] - 2024年6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骤降90% [36] - 多晶硅企业组建"收储联盟"加速去产能,政策限制低价倾销 [46][47] 财务风险 - 2022-2023年资本开支超300亿,自由现金流累计-315.6亿 [38] - 2025Q1末货币资金仅21.66亿,有息负债率32.8%,资产负债率62.6% [39] - 存货规模94亿,工业硅库存量同比激增144.35% [34][36] 资本运作 - 控股股东折价10%转让5.08%股份套现26.34亿 [3][4] - 原始股东富达实业八年减持套现88亿,近两年密集套现64亿 [6] - 拟发行40亿ABS融资,实控人质押融资输血95亿 [43][44]
化学制品板块7月31日跌1.82%,保利联合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3.4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31 16:37
化学制品板块市场表现 - 化学制品板块整体下跌1.82%,领跌个股为保利联合,跌幅达10.01% [1] - 上证指数下跌1.18%至3573.21点,深证成指下跌1.73%至11009.77点 [1] - 板块内涨幅最高个股为晶华新材,上涨7.19%至21.46元,成交额2.78亿元 [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五个股包括晶华新材(7.19%)、松井股份(6.85%)、亚雪股份(3.77%)、三美股份(3.50%)和汇得科技(2.33%) [1] - 跌幅前五个股包括保利联合(-10.01%)、东岳硅材(-5.88%)、台盛硅业(-5.22%)、雅化集团(-4.85%)和高争民爆(-4.35%) [2] - 雅化集团成交量最大达151.50万手,成交额21.44亿元,保利联合成交量96.83万手,成交额13.58亿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化学制品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3.49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140.0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3.61亿元 [2] - 广东宏达主力净流入6981.69万元,占比16.41%,居板块首位 [3] - 巨化股份主力净流入6158.75万元,占比8.14%,国泰集团主力净流入2983.62万元,占比11.45% [3]
A股午后光伏概念持续走弱,大全能源、通威股份、亿晶光电均跌超5%,晶澳科技、合盛硅业、爱旭股份、福莱特等跌幅靠前。
快讯· 2025-07-31 13:37
光伏行业市场表现 - A股光伏概念板块午后持续走弱 [1] - 大全能源、通威股份、亿晶光电股价均下跌超过5% [1] - 晶澳科技、合盛硅业、爱旭股份、福莱特等公司股价跌幅居前 [1]
光伏概念持续下挫 大全能源等多股跌超5%
快讯· 2025-07-31 13:34
光伏行业市场表现 - 光伏概念板块午后持续走弱 [1] - 多只光伏个股跌幅超过5% 包括大全能源 通威股份 亿晶光电 [1] - 晶澳科技 合盛硅业 爱旭股份 福莱特等企业跌幅居前 [1] 主要上市公司股价表现 - 大全能源股价跌超5% [1] - 通威股份股价跌超5% [1] - 亿晶光电股价跌超5% [1] - 晶澳科技股价出现显著下跌 [1] - 合盛硅业股价表现疲软 [1] - 爱旭股份股价跌幅明显 [1] - 福莱特股价同样下跌 [1] 板块整体走势 - 光伏概念板块呈现持续下挫态势 [1] - 下跌行情发生在7月31日下午交易时段 [1] - 行业多数主要成分股均出现下跌 [1]
多晶硅的供给侧博弈
对冲研投· 2025-07-30 20:06
行业重组传言与辟谣 - 市场传言光伏行业将进行大规模重组,涉及11家多晶硅企业联合组建合资公司,整合6家企业产能,总产能高达70万吨 [4] - 传言称收购方阵营包括通威、协鑫等6家传统巨头和南玻、丽豪等5家新锐企业,退出方包括宝丰、润阳等6家企业 [4] - 整合方案采用"合资公司+承债收购"模式,新公司背负被收购产能的银行负债,同时对目标公司净资产进行折扣收购 [5]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官方声明辟谣,称相关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强调将按法制化、市场化原则推进反内卷工作 [6] - 协会秘书长在朋友圈进一步澄清,呼吁不要为私利传播不实信息 [6] 多晶硅行业现状 - 多晶硅价格从2022年近30万元/吨的历史高点暴跌至当前5万元/吨左右 [5][6] - 行业成本区间集中在3-4.5万元/吨,全行业已脱离亏损困境 [6] - 行业此前持续近两年寒冬,产能急速膨胀导致价格暴跌,部分企业挣扎在生死边缘 [5] - 反内卷工作取得成效,被描述为"花小钱办大事" [7] 历史小作文回顾 - 2025年2月曾传言光伏行业要去除450GW产能,达到800GW稳态产能,并规定CR5市占率从45%提高到65% [8] - 5月13日流传硅料收储挺价"小作文",称六大头部厂商将并购剩余产能并设置4.5-5万元/吨挺价区间 [9] - 此前小作文引发的市场反应较弱,价格短暂上涨后继续下跌 [9] 政策背景与市场影响 - 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9] -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9]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整治工作与破除地方保护结合 [10] - 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10] - 高盛发布报告看空中国光伏产业,认为政策不足以改变产能过剩格局 [10] - 政府政策成为影响行业基本面的重要因素,分析框架需加入政策执行力参数 [10] 行业长期发展 - 内卷与反内卷的博弈指向中国经济如何从规模红利走向效率红利 [11] - 核心命题是中国能否摆脱制造业微笑曲线底部的窘境 [11]
【独家】光伏行业协会澄清涉多晶硅传闻 “以大收小”收储进展仍有不确定性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21:17
行业动态澄清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澄清声明 否认部分自媒体关于光伏行业反内卷和多晶硅工作的报道 称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1] - 协会强调将按法制化和市场化原则推进反内卷工作 目标是尽快结束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 [1] - 多晶硅收储进展取决于谈判情况 且需通过停产去库存实现后续开工负荷分配 [1] 市场反应与价格波动 - 市场传闻涉及多晶硅行业以大收小收储事项 被收购产能包括信义、南玻、宝丰、润阳、合盛硅业等企业 [1] - 市场对相关信息高度敏感 7月29日国内商品期货收盘时多晶硅价格涨逾3% [1] -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市场信息真假难辨 加剧了行业不确定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