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瀚新材(603281)

搜索文档
江瀚新材(603281)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55.58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5 19:06
股价与交易表现 - 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26.41元 单日下跌0.38% [1] - 换手率1.12% 成交量2.82万手 成交金额7437.56万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55.58万元 占成交额16.88%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332.67万元(4.47%) 大单净流出922.91万元(12.41%)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463.57万元 占成交额6.23%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792.01万元 占成交额10.65%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92亿元 同比减少16.20% [1] - 归属净利润9659.82万元 同比减少37.39% [1] - 扣非净利润9094.94万元 同比减少37.24%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11.024 速动比率10.575 [1] - 资产负债率8.74%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8年 位于荆州市 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37333.3334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12163.9418万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甘书官 [1] 企业投资与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2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33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2条 专利信息125条 [2] - 行政许可655个 [2]
功能性硅烷市场前景广阔,泉果基金调研江瀚新材
新浪财经· 2025-08-19 17:40
行业情况 - 功能性硅烷被称为工业味精或工业维生素 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均有机硅消费量和基建水平上存在巨大差距 这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2] - 受整体经济情况、特朗普政权政策不确定性及局部区域冲突影响 欧美消费指数下降且消费信心不振 业内企业普遍出现亏损或停产 短期负面影响持续显现 [2][3] - 关税对美国市场的直接影响不大 客户可申请豁免 但受政策不确定性影响 美国整体消费信心下降导致销量受影响 [3] - 市场价格已处于行业低谷 湖北已有3家企业停产 下行空间有限 行业拐点将随市场信心恢复和消费量增长而到来 但调整过程可能残酷并淘汰部分企业 [3] - 行业生命周期至少还有五十年 以光伏为例 若其他国家达到中国当前光伏发电水平(占全球三分之一) 硅烷消费增量将非常显著 [3] 公司经营 - 公司毛利率高于同行 原因包括产业链完整、产品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产品多 资源利用水平高实现氯元素循环并降低废弃物处置成本 劳动生产率更高使人均产销量、营收和利润均优于同行 [4] - 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来连续近30年盈利 除毛利率优势外 还依靠员工将公司视为家、薪酬与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员工吃苦耐劳(一人顶两三人)以及骨干忠诚度高(20多年无中层以上员工带产品或技术离职) [4][5] - 公司从未打价格战 也不以淘汰同行为目标 行业发展依靠产业链完整性、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优势 而非恶性竞争 公司策略是聚焦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和水平 [5] 产品结构 - 高端产品当前占销售额约15% 但利润贡献超过50% [5] - 电子级产品量产后 高端产品占比有望提升至25-30% [6] - 高端品外销占销售额5%以上 内销占比7.5-10% [7] - 所有海外客户产品均为定制品 无统一标准 同一牌号产品对不同客户执行不同标准 [7] - 最近三至五年新开发产品收入占比约5%以上 [8] - 功能性硅烷产品生命周期较长 有主流产品甚至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发明 [9] - 产品线分为两类:常规产品通过规模摊薄成本费用 非常规产品(如高纯度电子产品)在高端领域赚取利润 [9] - 同一牌号产品在不同领域执行不同质量标准 导致价格差异 且行业无统一定价 均为与客户单独议价 [10][11] 投资项目 - 功能新材料硅基前驱体项目(一期)处于建设筹备阶段 目前不具备送样条件 [11] - 电子级产品市场空间约为每年1万余吨(不超过2万吨) [12] - 电子级产品当前价格约为生产成本的10倍 [13] - 公司不可能独占电子级产品市场(国内市场规模二三十亿元) 采购方将多方采购以分散风险 [14] - 项目目标市场包括本地市场 省委省政府对本地化产业链建设大力支持 [15] - 项目产能包括1万吨/年四氯化硅(6N级)和5000吨/年正硅酸乙酯(6N级) 四氯化硅可外销或自用 [16] - 公司产能紧张且负荷较大 新增产能可降低生产负荷并保障经营持续性 公司重视投资成本控制 项目建设较预算节约资金 有利于减少折旧和改善业绩 [16]
江瀚新材:功能性硅烷行业处低谷期,聚焦技术优势静待拐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20:35
行业现状 - 功能性硅烷行业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企业普遍出现亏损或停产现象,短期负面影响持续显现 [1] - 行业内不少企业已经亏损或停产,仅湖北就有3家企业停产,市场价格处于低谷 [2] - 功能性硅烷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叠加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产品销量同比下降4.28%,价格同比下降13.53% [1]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4.92亿元,同比减少16.20%,归母净利润9659.82万元,同比下降37.39% [1] - 经营现金流净额7107万元,同比增长165.7% [1] - 高端产品约占销售额的15%,利润贡献超过50% [2]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产业链完整,产品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产品多,资源利用水平高 [2] - 公司实现氯元素循环,降低废弃物处置成本和盐酸外运费用,劳动生产率高于同行 [2] - 公司从未打价格战,也没有多余产能打价格战,依靠产业链完整性和产品质量优势发展 [2] 行业前景与公司策略 - 行业拐点将随市场信心恢复和消费量增长到来,但调整过程可能残酷,部分企业将被淘汰 [2] - 公司视当前形势为发展机遇,曾逆势扩大产能(如2008年金融危机),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2] - 功能性硅烷需求空间大,例如光伏领域,中国光伏发电占比三分之一,全球潜在消费增量显著 [3] - 行业生命周期预计至少还有五十年 [3] 关税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的直接影响不大,因客户本土无替代品且可申请豁免 [3] -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导致消费信心下降,间接影响销量 [3]
江瀚新材(603281)8月12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76.4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2 16:49
公司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12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25.29元,下跌0.28% [1] - 当日换手率0.64%,成交量1.61万手,成交金额4050.73万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76.46万元,占成交额26.57%,其中超大单净流出504.20万元(12.45%),大单净流出572.26万元(14.13%) [1] - 中单净流出721.59万元(17.81%),小单净流入354.87万元(8.76%)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92亿元,同比减少16.20% [1] - 归属净利润9659.82万元,同比减少37.39% [1] - 扣非净利润9094.94万元,同比减少37.24% [1] - 流动比率11.024,速动比率10.575,资产负债率8.74%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位于荆州市,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37333.3334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2163.9418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为甘书官 [1] - 对外投资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33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2条,专利信息124条,行政许可640个 [2]
2025年中国玻璃微珠行业产业链、产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玻璃微珠应用前景广阔,市场规模达27.67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2 09:12
玻璃微珠行业概述 - 玻璃微珠是一种新型材料,由硼硅酸盐原料经高科技加工而成,粒度10-250微米,壁厚1-2微米,具有质轻、低导热、高强度和良好化学稳定性等优点 [2] - 玻璃微珠按结构和功能可分为空心玻璃微珠、实心玻璃微珠和多孔玻璃微珠 [2] - 玻璃微珠是反射材料和隔热材料的关键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油漆涂料、油气田开采、航空航天等领域 [10][11] 玻璃微珠行业市场规模 - 中国玻璃微珠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4.3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7.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59% [11] - 空心玻璃微珠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7.1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74% [11] - 中国玻璃微珠行业产量从2015年的8.52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7.0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8% [10] - 玻璃微珠需求量从2015年的10.16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20.1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7.92% [10] 空心玻璃微珠发展现状 - 空心玻璃微珠产量从2015年的2.13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5.11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0.21% [10] - 空心玻璃微珠需求量从2015年的2.54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6.0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0.12% [10] - 空心玻璃微珠的工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3M公司,国内研发起步较晚,90年代才有少数企业尝试引进相关生产技术 [10] 玻璃微珠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等无机矿物,上游行业发展直接影响玻璃微珠原料的供给数量和质量 [3] - 产业链中游为玻璃微珠的生产制造 [3] - 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反光材料、涂料、陶瓷、橡胶、塑料、过滤材料、油气开采、航空航天等 [3] 上游原材料石英砂 - 中国石英砂产量从2017年的7786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043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4.28% [6] - 石英砂是玻璃微珠的原材料之一,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玻璃微珠生产中起提供硅源的作用 [6] 下游应用反光材料 - 中国反光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7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94% [7] - 玻璃微珠构成的反光材料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应用于各类道路标线系统和交通标志牌的反光装置 [7] 玻璃微珠行业企业格局 - 全球主要参与者集中在发达国家,美国企业占据重要地位,包括3M公司、Swarco、Potters Industries等 [14] - 德国以Sigmund Lindner为代表,日本Tosoh公司凭借高质量产品在行业中具有显著影响力 [14] - 中国已涌现出中钢矿院、万达玻璃微珠、朗圣凯博、远征微珠、海诺科技、中科华星等代表性企业 [14][17] 重点企业分析 - 山西海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4731万元,设计年产能达2.5万吨,是华北地区领先的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生产基地 [18] - 中科华星新材料有限公司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和江苏华星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联手共建,专业从事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研发及生产 [20][21] - 郑州圣莱特空心微珠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专利技术40余项 [17] 玻璃微珠行业发展趋势 - 高端化:重点突破高折射率、高耐磨性及高纯度玻璃微珠的制备技术,满足航空航天、精密光学、5G通信等高端产业需求 [23] - 多元化:向新能源领域(锂电池隔膜涂层、光伏材料)、生物医药(药物缓释载体、检测标记)、电子封装(高频基板填料)等方向发展 [24] - 绿色化: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探索废玻璃回收再利用技术,开发生物可降解玻璃微珠和低重金属含量的环保型产品 [25]
湖北江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现金管理赎回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1 03:19
募集资金现金管理 - 公司于2025年1月17日通过董事会决议,同意使用不超过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 [1]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已购买现金管理产品14笔,总金额23.3亿元,其中13笔已到期收回22.8亿元,1笔未到期金额0.5亿元 [2] - 2025年7月30日至31日,两笔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产品到期,本金3.5亿元及收益已按期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 [1] 股份回购进展 - 公司于2025年5月通过回购方案,拟以2-4亿元资金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上限原为30元/股,后因权益分配调整为29.01元/股 [6] - 截至2025年7月30日,公司累计回购384.08万股(占总股本1.03%),支付总金额9206.71万元,最高价26元/股,最低价23.22元/股 [7] - 2025年7月单月回购223.47万股(占总股本0.60%),支付5593.01万元,截至7月底累计回购458.11万股(占总股本1.23%),支付总金额11092.23万元 [7] - 回购进展符合既定方案,公司将继续根据市场情况实施回购 [8]
江瀚新材: 关于回购股份比例达到1%暨股份回购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1 00:15
回购方案基本情况 - 回购方案由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甘书官于2025年5月16日提议 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实施期限为2025年5月29日至2026年5月28日 [1] - 预计回购金额2亿元至4亿元 回购价格上限不超过30元/股 用途包括减少注册资本及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 - 回购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 若发生除权除息事项将调整回购价格上限 例如2025年7月16日起上限调整为29.01元/股 [2] 回购实施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30日累计回购458.11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达1.23% 累计支付金额11,092.23万元 [2]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为23.22元/股至26.00元/股 其中7月单月回购股份占比0.6% 支付金额5,593.01万元 [2] - 回购进展符合既定方案 公司将继续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回购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江瀚新材:7月份累计回购股份223.47万股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21:53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223.47万股 [1] - 回购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60% [1] - 股份回购实施时间为2025年7月 [1]
江瀚新材(603281) - 关于回购股份比例达到1%暨股份回购进展公告
2025-07-31 16:32
回购方案 - 2025年5月17日首次披露,实施期至2026年5月28日[2] - 预计回购2亿 - 4亿元,用于减资或员工激励[2] - 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3] 回购进展 - 2025年6月9日首次回购[3] - 截至7月底,累计回购458.11万股,占比1.23%,金额1.11亿元[2][6] - 实际回购价23.22 - 26元/股[2][6] 价格调整 - 2025年7月16日,回购价上限调为29.01元/股[4][5] 后续计划 - 按规定在期限内择机回购并披露信息[7]
江瀚新材(603281) - 募集资金现金管理赎回公告
2025-07-31 16:30
资金管理 - 2025年7月30 - 31日,3.5亿元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产品本金及收益归还专户[1] - 2025年1月17日,同意使用不超8亿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有效期12个月[1] 产品情况 - 买14笔现金管理产品,金额23.3亿,已到期收回13笔22.8亿,未到期1笔0.5亿[2] - 14笔投入23.3亿,收回本金22.8亿,收益381.64万元[4] 额度情况 - 现金管理额度上限8亿,当前金额0.5亿,未使用额度7.5亿[4] - 单日最高现金管理金额6.8亿[4] - 第12笔5000万银行理财产品未到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