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功能性硅烷
icon
搜索文档
晨光新材:“年产2.3万吨特种有机硅材料项目”中气凝胶的设计产能为2000吨/年
快讯· 2025-07-17 16:34
晨光新材产能建设进展 - 公司"年产2.3万吨特种有机硅材料项目"中气凝胶设计产能为2000吨/年,已处于正式生产阶段 [1] - 全资子公司安徽晨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功能性硅烷项目"处于全面建设阶段 [1] - 全资子公司宁夏晨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硅基及气凝胶新材料项目"一期已于2024下半年达到试生产条件 [1] - 2025年将继续推进宁夏项目二期建设及项目三期规划工作 [1]
晨光新材净利降59%,董事长丁建峰与儿子女儿年薪均过百万
搜狐财经· 2025-06-26 10:5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1.60亿元,同比下降0.42% [1] - 归母净利润4136.01万元,同比下降59.14%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895.06万元,同比下降84.64%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035.97万元,同比下降79.76% [1] - 毛利率14.84%,同比下降0.31%;净利率3.53%,同比下降5.14% [2] 费用结构 - 期间费用1.32亿元,同比增加2243.83万元;期间费用率11.38%,同比上升1.97%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96%,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3.25% [2]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9.95%,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4.50% [2] 员工情况 - 2024年在职员工1372人,同比增加132人,增幅10.65% [3] - 主要子公司江苏晨光、安徽晨光、宁夏晨光分别有28人、118人、135人 [3] 高管持股与薪酬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报酬合计891.84万元 [5] - 董事长丁建峰持股457.82万股,年薪116.87万元;总经理丁冰持股118.30万股,年薪142.81万元 [4][5] - 副总经理丁洁持股118.30万股,年薪119.29万元 [4][5] 公司治理与背景 - 丁建峰为创始人,现任董事长,曾任职江苏晨光执行董事、总经理 [6] - 丁冰(丁建峰之子)现任董事兼总经理,丁洁(丁建峰之女)现任副总经理 [6][7] - 公司主营业务为功能性硅烷基础原料、中间体和成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7]
晨光新材第一季同比盈转亏,40岁副总梁秋鸿年薪143万全司最高、系董事长女婿
搜狐财经· 2025-06-25 18: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下降15.09% [1] - 归母净利润-473.02万元,同比下降118.44%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179.41万元,同比下降177.75% [1] - 基本每股收益-0.02元,同比下降125% [1] - 毛利率13.18%,同比下降1.64%,环比下降3.01% [2] - 净利率-2.04%,同比下降11.39%,环比下降0.38% [2] - 期间费用3516.07万元,同比增加1260.97万元,费用率15.12%,同比上升6.89% [2]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89% [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6.67% [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12% [2]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98.03% [2] 高管信息 - 董事长丁建峰持股457.8万股,年薪116.97万元 [3] - 总经理丁冰持股118.3万股,年薪142.877万元 [3] - 副总经理梁秋鸿持股118.3万股,年薪143.1万元,为全司最高 [3][4] - 梁秋鸿为董事长女婿,副总经理丁洁丈夫 [4] - 梁秋鸿现任研发总监、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 [5] 历史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11.60亿元,同比下降0.42% [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136.01万元,同比下降59.14% [5]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895.06万元,同比下降84.64% [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13元 [5] 公司背景 - 主营业务为功能性硅烷基础原料、中间体和成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 - 成立于2006年9月29日,2020年8月4日上市 [5] - 注册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金砂湾工业园 [5]
2025年中国功能性硅烷行业产业链、供需规模、竞争格局、代表企业经营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研判: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在新兴领域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31 10:40
功能性硅烷行业定义及分类 - 功能性硅烷是一类主链结构为-Si-O-C-的有机硅小分子,与硅橡胶、硅油及硅树脂并称为有机硅材料的四大门类 [1][2] - 根据用途分为硅烷偶联剂和硅烷交联剂:硅烷偶联剂主要用于异种基体间的弹性桥联剂、材料表面改性剂等;硅烷交联剂主要用于室温硫化硅橡胶的交联固化、高分子材料交联固化等 [2][4] - 硅烷偶联剂产品包括含硫硅烷、氨基硅烷、环氧基硅烷等;硅烷交联剂产品包括脱酸型、脱醇型、脱酮脂型等 [4]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功能性硅烷产能达70.25万吨(同比+1.89万吨),产量40.14万吨(同比+2.82万吨),预计2025年产能将达75万吨,产量44万吨 [5] - 2024年需求量27.25万吨(同比+2.24万吨),市场规模51.5亿元(同比+2.98亿元),预计2025年需求量29.91万吨,市场规模57.73亿元 [7] - 行业已形成全球领先的产能和产量规模,研发能力接近国外水平,具备较强成本优势 [1][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料以三氯氢硅为主:2024年三氯氢硅产能97.1万吨,产量56.6万吨,较2022年(产能55.8万吨)显著扩张 [11] - 下游应用覆盖橡胶制品、复合材料、光伏耗材等九大领域,其中涂料领域2024年总产量3534.1万吨(同比-1.2%) [9][13] - 产业链呈现"上游集中化+下游多元化"特征,终端需求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持续增长 [9] 竞争格局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江瀚新材、宏柏新材、晨光新材等,国际企业包括迈图高新、道康宁、赢创等 [2][15] - 江瀚新材2024年功能性硅烷产量11.78万吨,营收21.5亿元;宏柏新材硅烷偶联剂产量8340.78万公斤(同比+313.21万公斤),营收12.36亿元 [17][19] - 行业呈现"民企主导+高端外资参与"格局,国内企业在含硫硅烷等细分领域已建立全球竞争力 [15][16] 发展趋势 - 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将驱动需求增长,行业向高端化、环保化方向发展 [21] - 预计未来几年保持15%以上的复合增速,成为新材料产业重要支柱 [1][21] - 技术突破方向包括深加工工艺改进、特种硅烷研发等 [15][21]
氟硅行业以两大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化工报· 2025-05-27 10:00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国内21家有机硅上市公司和32家氟化工上市公司多数净利润率下降 行业呈现"增量不增效"现象 [1] - 氟硅行业承受市场和经营双重压力 但中国经济稳健复苏有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有机硅和氟化工体系 但整体处于大而不强状态 [1] 转型方向与战略 - 行业需强化科技赋能和产链协同 推动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转型 [1] - 有机硅行业需强化安全环保与集约化发展 实施上中下游一体化整合 拓展全球化市场布局 [2] - 氟化工行业需聚焦新能源/半导体配套材料、国产化替代、定制化服务、绿色可持续发展及产业链高端化升级 [2] - 新材料发展路径为"重研发、补短板、锻长板、提品质、创品牌" 重点方向包括新型能源材料、工程塑料、绿色建材 [1] 细分领域数据与规划 - 2024年中国功能性硅烷产能72.9万吨 产量27.7万吨 消费量同比增长8% [2] - 生态环境部已全面淘汰29种含POPs类物质 计划2027年建立本土化有害PFAS管控清单 [2] - 氟化工行业发起负责任生产倡议 加快PFAS淘汰、强化环境排放控制、推进绿色替代 [3] 行业资源整合 - 发布《中国氟化工产业年度报告(2025年版)》 提供产业发展数据并对大宗产品产能项目发出预警 [3]
晨光新材分析师会议-20250522
洞见研报· 2025-05-22 23: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功能性硅烷及硅基新材料行业与宏观经济、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深度联动,长期来看技术迭代与下游需求增长驱动行业扩容,环保及能耗政策趋严加速产业升级,当前行业面临结构性过剩压力,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龙头企业将持续占据全球主导地位 [25]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主要从事功能性硅烷相关业务,正从单一硅烷供应商转型为硅基新材料解决方案服务商,随着三大基地陆续达产,预期形成梯次发展格局 [26]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未来盈利驱动因素围绕市场开发、项目建设、技术研发、人力资源发展四大模块展开 [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晨光新材,所属行业为化学制品,接待时间为2025年5月22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总经理丁冰等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类型包括投资者和其它 [20] 主要内容资料 -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方面,长期技术迭代与下游需求增长驱动扩容,环保政策推动升级,当前面临结构性过剩压力,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占主导地位 [25] - 公司业务方面,主要从事功能性硅烷业务,产品矩阵齐全,正转型为硅基新材料解决方案服务商,三大基地达产将形成梯次发展格局 [26] - 2024年有机硅市场低迷,功能性硅烷价格同比下滑,行业内其他企业业绩需参阅相关公告 [28] - 公司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围绕市场开发、项目建设、技术研发、人力资源发展四大模块 [29]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965.3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36.0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5.06万元,每股收益0.13元 [31]
江瀚新材: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21 17:29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16亿元,同比下降2.69% [6] - 净利润6.02亿元,同比下降8.03% [6] - 功能性硅烷偶联剂产量11.78万吨,同比增长13.01% [18] - 功能性硅烷偶联剂销量11.71万吨,同比增长12.19% [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3亿元,同比下降25.45% [23] 市场与销售 - 2024年开发国内新客户141个,国际客户23个 [7] - 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导致毛利率下降3.24个百分点 [33] - 境外收入占比超过50%,外汇风险敞口较大 [37] - 实施双循环营销策略,境内收入10.58亿元,境外收入11.41亿元 [33]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完成1个新产品量产、1个完成中试、16个完成小试 [7] - 申请发明专利7项,获授权2项,累计拥有发明专利65项 [9] - 开发出应用于粉体表面处理的烷氧基硅烷聚合物 [7] - 研发费用5960.86万元,同比下降13.51% [28] 生产与成本控制 - 单位物料消耗成本同比节约13.2元/吨 [11] - 产品一次合格率达到98.87% [11] - 全年节约能源成本318.16万元,减少碳排放425.83吨煤当量 [11] - 原材料采购合格率提高0.24个百分点 [10] 项目建设 - 年产9万吨功能性硅烷及中间体项目全面建成 [12] - 硅基新材料绿色循环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 [12] - 完成改扩建项目39项,6个项目在安装调试中 [12] - 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新项目总投资4.3亿元 [49] 财务数据 - 货币资金33.20亿元,占总资产62.50% [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7.58亿元,同比增长278.70% [25] - 应收账款2.75亿元,同比增长17.45% [25] - 在建工程2.56亿元,同比增长69.59% [25] 公司治理 - 2024年召开董事会9次,股东大会2次 [16] - 独立董事3名,占全体董事三分之一 [14] - 修订制度210项,新增制度12项 [10] - 获评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和省级"绿色工厂" [13]
江瀚新材(603281):24年以量补价 25Q1价格下降利润承压
天风证券· 2025-05-14 08: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4][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江瀚新材募投项目产能释放使销量提升,但产品价格下降影响利润规模;2025Q1价格持续下跌和美国关税政策致毛利率下滑;公司成本管理能力强,费用率维持较低水平;公司推进硅基新材料项目和新建硅基前驱体项目,有望丰富产品品类和扩展下游应用范围 [1][2][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22.16亿元,同比降2.69%;净利润6.02亿元,同比降8.03%;2025Q1营收4.92亿元,同比降16.20%;净利润0.97亿元,同比降37.39% [1][9][10]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2/6.40/7.31亿元(2025、2026年前值为7.1/8.2亿元) [3][35] 业务情况 - 2024年功能性硅烷、功能性硅烷中间体营收分别为21.50、0.49亿元;2025Q1分别为4.77、0.10亿元 [2][11] - 2024年外销占比51.5%,境内、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10.58、11.41亿元,内外销毛利率分别为29.23%/39.48% [20] 产能与价格 - 2024年底总产能达15.2万吨,功能性硅烷与中间体合计生产30.93万吨,同比增13.4%;合计销售12.04万吨,同比增13.5% [15] - 2024年功能性硅烷销售均价1.84万元/吨,同比降14.2%;中间体销售均价1.47万元/吨,同比降7.9%;2025Q1功能性硅烷销售均价1.69万元/吨,同比降13.5%;中间体销售均价1.36万元/吨,同比降14.3% [16][17] 盈利情况 - 2024年毛利润7.61亿元,同比减0.94亿元;综合毛利率34.3%,同比降3.2pcts;2025Q1毛利润1.26亿元,同比减0.74亿元;综合毛利率25.6%,同比降8.4pcts [22] 费用情况 - 2024年期间费用合计0.85亿元,期间费用率3.8%,同比降0.6pcts;2025Q1期间费用率2.9%,同比降1.3pcts [2][29] 项目进展 - 投资10亿元建设硅基新材料项目,2026年底将形成年产能18.2万吨功能性硅烷产品 [3][33] - 拟变更募投项目为“功能新材料硅基前驱体项目(一期)”,投资4.30亿元,预计2027年10月建成投入试生产 [3][33]
瑞泰新材(301238) - 301238瑞泰新材业绩说明会20250429
2025-04-29 17:40
2024 年度业绩情况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02 亿元,同比下降 43.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8460.09 万元,同比下降 81.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8168.83 万元,同比下降 81.59% [3] - 参股上市企业天际股份亏损 13.61 亿元,公司确认投资损失 8141.55 万元 [3] 业绩下滑原因 - 锂离子电池材料产能释放速度大于需求增长速度,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2] - 在建和新投产项目较多,管理费用和折旧摊销等成本增加 [2]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电子化学品 - 锂离子电池材料市场需求预计持续扩张,公司具备技术、规模、先发和客户粘性优势 [3] - 光学膜行业国产化将为光学材料带来机会,公司光学材料产品具备成本、产能、品质优势 [3] 有机硅 - 功能性硅烷在传统消费领域需求稳定增长,新兴工业应用领域带来新机遇 [4] - 公司作为国内高端有机硅材料供应商,获国际大型化工企业认可 [4] 行业整体及其他企业业绩表现 - 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扩大推动产业发展,近期处于竞争与洗牌周期,产能释放速度放缓 [5] - 同行业可比公司天赐材料和新宙邦业务板块、经营策略不同,业绩有差异 [5]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电池材料 - 市场需求继续扩大,但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行,企业面临挑战 [6] 光学材料 - LCD 产能转移、消费电子产品升级和政策支持,为光学材料带来机会 [6] 功能性硅烷 - 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需求稳定增长,进口替代趋势增强 [6]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稳定发展现有产品,拓展产品种类,优化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 [6] - 以全球化视野拓展业务,加强合作,通过多种路径增强竞争实力 [6]
江瀚新材(603281) - 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4-28 22:32
产量与销量 - 功能性硅烷产量28,251.51吨、销量28,286.24吨[2] - 功能性硅烷中间体产量46,677.74吨、销量762.15吨[2] 营业收入 - 功能性硅烷营业收入47,720.27万元[2] - 功能性硅烷中间体营业收入1,039.10万元[2] 销售均价 - 功能性硅烷本期销售均价16,870.49元/吨,同比降13.53%[4] - 功能性硅烷中间体本期销售均价13,633.84元/吨,同比降14.26%[4] 采购均价 - 2025年一季度无水乙醇采购均价环比降5.63%[5] - 2025年一季度优级氯丙烯采购均价环比涨0.89%[6] - 2025年一季度金属硅采购均价环比降7.71%[6] - 2025年一季度烯丙基缩水甘油醚采购均价环比降4.99%[6] - 2025年一季度甲醇采购均价环比涨5.18%[6] 其他 - 2025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情况详见一季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