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导科技(688230)

搜索文档
A股半导体板块午后继续走强,东芯股份、阿石创20CM涨停
格隆汇APP· 2025-08-07 13:22
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半导体板块午后继续走强 [1] - 东芯股份和阿石创20CM涨停 [1] - 晶华微和富满微此前20CM涨停 [1] - 斯达半导和盈方微此前10CM涨停 [1] - 芯导科技、国科微、神工股份、台基股份、富瀚微、南芯科技、赛微微电、安凯微等跟涨 [1]
芯片股午后持续走高 十余只成分股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3:17
芯片股市场表现 - 8月7日午后芯片股涨势扩大,阿石创、好上好封涨停 [1] - 富满微、东芯股份、盈方微、大为股份、斯达半导此前已涨停 [1] - 新恒汇、国科微、芯导科技、台基股份均涨超10% [1]
左手握近20亿理财,右手“借钱”并购 芯导科技的并购算盘
经济观察报· 2025-08-05 22:48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4.03亿元收购瞬雷科技100%股权,以完善功率半导体领域布局 [2] - 交易方式包括发行可转债(2.76亿元)和现金支付(1.27亿元),并拟定向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000万元 [7] - 可转债票面利率为0.1%/年(单利),存续期4年,总利息成本仅约0.01亿元 [13] 资金状况分析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0.7亿元,但交易性金融资产(理财)达19.74亿元 [1][11] - 2021年上市募资净额18.3亿元,截至2024年底已使用9.7亿元,剩余8.63亿元(含1.14亿元利息收益) [12] - 2022-2024年理财收益分别为0.59亿元、0.53亿元、0.55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多元化投资组合 [12] 股价表现与合规性 - 公告后股价连续上涨,8月4日盘中涨超18%,收盘涨11.47%至69元/股,创2024年以来新高 [4] - 7月下旬至7月31日股价累计上涨超20%(51.37元/股→63.9元/股) [5] - 公司称未停牌符合《停复牌规则》,且股价波动未达20%异常标准,已做好信息保密及及时披露 [5][8] 战略转型与协同效应 - 标的公司瞬雷科技产品覆盖汽车电子、安防仪表等领域,将帮助公司拓展非消费电子市场 [15] - 收购支持公司从Fabless模式转向Fab-Lite模式,通过标的工厂实现产能保障和工艺研发自主化 [15][16] - 整合后有望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设计制造协同效率,扩大销售规模并增强竞争力 [16] 交易进展与估值 - 当前4.03亿元为预估价,最终价格将基于审计及评估结果确定 [16] - 标的公司审计和评估工作尚未完成,相关数据将在重组报告书中披露 [16]
左手握近20亿理财,右手“借钱”并购 芯导科技的并购算盘
经济观察网· 2025-08-05 21:40
并购交易概况 - 公司拟以4.03亿元收购瞬雷科技100%股权 进一步完善功率半导体领域布局 [2]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告后股价连续上涨 8月4日盘中涨超18% 收盘涨11.47%至69元/股 8月5日收于69.01元/股 创2024年初以来最高收盘价 [3] - 7月18日至31日期间股价从51.37元/股涨至63.9元/股 涨幅超20% [3] - 公司未申请停牌 遵循"以不停牌为原则" 并在第一时间披露重组预案 [3][4] 交易结构与资金安排 - 交易对价4.03亿元中 现金支付1.27亿元 可转债支付2.76亿元 [6]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000万元 [6] - 可转债票面利率0.1%/年(单利) 存续期限4年 利息总额仅约0.01亿元 [13] 公司资金状况与理财管理 - 2024年全年净利润1.11亿元 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0.7亿元 [7] - 截至一季度末交易性金融资产达19.74亿元 主要投向理财产品 [9] - 2021年上市募资净额18.30亿元 截至2024年底已使用9.7亿元 余额8.63亿元 [10] - 2022-2024年委托理财收益分别为0.59亿元、0.53亿元和0.55亿元 [12] 战略协同与业务拓展 - 标的公司产品已应用于汽车电子、安防仪表、民爆化工及工业领域 [14] - 收购有助于公司从Fabless向Fab-lite模式转型 通过自建工厂加强产能保障和工艺研发 [15] - 整合设计制造环节可优化供应链管理 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15] 交易进展与后续安排 - 交易价格为预估收购价 审计和评估工作尚未完成 [16] - 最终价格将根据资产评估报告协商确定 具体财务数据将在重组报告书中披露 [16]
这家公司理财占净利“半壁江山”!现要重大资产重组!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14:27
交易概况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及支付现金收购吉瞬科技100%股权和瞬雷科技17.15%股权,交易价格暂定4.026亿元 [1] - 拟配套募资不超过5000万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中介费用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直接/间接持有两家标的公司100%股权 [1] - 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涉及关联交易或重组上市 [2] 标的公司情况 - 吉瞬科技为持股平台无实际经营,持有瞬雷科技82.85%股权 [2] - 瞬雷科技主营功率器件研发生产,产品包括TVS、MOSFET等,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等领域 [2] - 标的公司2023-2025H1营收分别为1.95亿/2.17亿/1.04亿元,净利润2526万/3879万/1861万元 [3] - 转让方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不低于3500万/3650万/4000万元 [3] 战略协同性 - 双方同属功率半导体行业,业务协同性高 [3] - 公司当前优势在消费电子领域,标的公司在汽车电子、工业等领域有稳固客户基础 [3] - 交易将帮助公司切入汽车电子等新应用领域 [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营收3.36亿元同比降29.33%,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4.3% [5] - 2023年营收3.2亿元同比降4.68%,净利润9649万元同比降19.23% [6] - 2024年营收3.53亿元同比增10.15%,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15.53% [6] - 2022-2024年投资收益占净利润约50%(0.59亿/0.53亿/0.54亿元) [7] 市场反应 - 预案披露次日股价收69元,单日涨幅11.47% [2]
芯导科技拟收购吉瞬科技100%、瞬雷科技17%股权,将实现全资控股
巨潮资讯· 2025-08-05 11:16
交易概述 - 芯导科技拟发行可转换债券及支付现金收购吉瞬科技100%股权和瞬雷科技17.1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2]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或间接持有两家标的公司100%股权 [2] - 标的公司主营功率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包括TVS、ESD保护器件、MOSFET、肖特基二极管等产品 [2] 市场资源协同 - 公司现有客户资源集中于消费电子领域 标的公司优势在于汽车电子、安防仪表、民爆化工及工业领域 [2] - 交易可实现双方市场资源互补:公司拓展工业及汽车电子市场 标的公司进入消费电子市场 [3] - 销售渠道形成互补:公司以经销为主 标的公司以直销为主 有利于共享渠道并整合客户资源 [3] 供应链协同 - 标的公司拥有自主生产工厂 可为公司提供产能保障及特殊工艺研发场地 [4] - 公司已与燕东微电子、上海先进半导体等晶圆厂 以及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封测厂建立稳定合作 [4] - 交易可扩大供应链规模优势 提升供应商谈判地位 并将先进工艺技术应用于标的公司 [4] - 公司较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可提升标的公司运营效率 [4] 产品与技术协同 - 标的公司车规级和工业级功率半导体产品具备市场竞争力 可拓宽公司产品线 [4] - 交易有助于打造全方案电路保护解决方案 更好满足下游客户需求 [4] - 研发团队得到扩充 人才梯队更完善 技术平台可融合互补并加速研发进度 [5]
半导体早参丨A股美股半导体联袂上涨,芯导科技拟4亿元收购瞬雷科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09:28
市场表现 - 沪指涨0.66%报收3583.81点 深成指涨0.46%报收11041.56点 创业板指涨0.50%报收2334.32点 [1] - 科创半导体ETF涨0.95% 半导体材料ETF涨0.53% [1] - 道琼斯工业指数涨1.34% 标普500涨1.47%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95% [1] - 费城半导体指数涨1.75% 美光科技涨2.76% ARM涨1.80% 恩智浦半导体涨0.99% 微芯科技涨0.35% 应用材料涨1.57% [1] 政策支持 - 上海市印发措施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 实施"探索者计划"聚焦集成电路等产业领域底层关键科学问题 [2] - 支持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加入探索者计划 对紧迫选题予以快速响应 [2] 技术进展 - 腾讯混元发布四款开源小尺寸模型 参数分别为0.5B 1.8B 4B 7B 适用于低功耗场景且支持垂直领域低成本微调 [2] - 模型已上线Github和Huggingface开源社区 Arm 高通 Intel 联发科技等终端芯片平台宣布支持部署 [2] 企业财务与战略 - 芯联集成2025年上半年营收34.95亿元同比增长21.38% 归母净利润亏损1.7亿元同比减亏63.82% [3] - 公司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11.01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已完成工艺代工布局并向系统级代工发展 [3] - 芯导科技拟收购瞬雷科技100%股权 通过发行可转债及支付现金方式进入汽车电子与工业领域 [3] 行业趋势与机遇 - AI大模型破圈及AI设备市占率提升带动端侧AI算力需求 驱动高性能以太网交换机 先进存储 GPU及边缘计算芯片市场需求增长 [4] - 智能手机 PC及IOT板块弱复苏 叠加国产化替代趋势 具备自主可控能力的半导体企业持续受益 [4] - 科创半导体ETF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 半导体设备占比59% 半导体材料占比25% [4] - 半导体设备与材料行业国产化率较低 替代天花板高 受益于AI需求扩张 科技并购浪潮及光刻机技术进展 [4]
15亿“闲钱”傍身仍再融资,芯导科技并购谋扩张|并购一线
搜狐财经· 2025-08-05 09:25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 公司拟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和支付现金形式100%控制瞬雷科技,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 - 交易对价暂定为4.026亿元,采用"现金+可转债+募集配套资金"组合支付方式:现金1.265亿元、可转债2.76亿元、配套资金不超过5000万元 [3] - 作为同属功率半导体领域的企业,并购有助于公司从消费电子延伸至汽车电子市场 [2] 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2021年上市募资总额20.2亿元,其中超募资金高达13.86亿元 [3] - 4个首发募投项目累计投入仅1.4亿元,占计划投资总额30%,项目完成期限已延期至2026年12月 [6] - 已使用8.3亿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尚余超5亿元 [6] - 2024年8月董事会通过使用不超过1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理财,该笔资金将于本月到期 [3] 并购战略考量 - 并购符合公司聚焦汽车电子、风光储充等应用领域的战略方向 [7] - 瞬雷科技拥有自建晶圆和封测生产线,可弥补公司Fabless模式的供应链短板 [11] - 交易对方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500万元、3650万元、4000万元 [11] - 瞬雷科技客户资源覆盖汽车电子、安防仪表、民爆化工、工业等多个领域 [9] 行业背景与财务表现 - 消费电子市场低迷促使公司寻求汽车电子等高增长赛道 [8] - 国家大基金二期重点投向半导体制造环节,推动Fabless企业通过并购整合产业链 [11] - 瞬雷科技2024年营收21,677.40万元,净利润3,793.71万元 [10]
这家公司理财占净利“半壁江山”!现要重大资产重组!
IPO日报· 2025-08-05 08:32
芯导科技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及支付现金收购吉瞬科技100%股权和瞬雷科技17.15%股权,交易价格暂定4.026亿元 [1] - 配套募集资金不超过5000万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中介费用 [2]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直接/间接持有两家标的公司100%股权 [3] 标的公司背景 - 吉瞬科技为瞬雷科技控股股东(持股82.85%),无实际经营,盛锋系实际控制人 [7] - 瞬雷科技主营车规级/工业级功率半导体产品,覆盖TVS、MOSFET等,已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等领域 [8] - 2023-2025H1标的公司营收分别为1.95亿元、2.17亿元、1.04亿元,净利润2526万元、3879万元、1861万元 [10] 交易细节与业绩承诺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涉及关联交易或重组上市 [9] - 转让方承诺标的2025-2027年净利润不低于3500万元、3650万元、4000万元 [11] - 公司上市后首次重大资产重组,8月4日股价上涨11.47%至69元 [4][10] 战略协同与业绩背景 - 标的与公司同属功率半导体行业,业务协同性强,可助公司拓展汽车电子等新领域 [13] - 公司2022-2024年营收3.36亿元、3.2亿元、3.53亿元,净利润1.19亿元、0.96亿元、1.11亿元,近年净利润约50%依赖投资收益 [15][16]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提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05:06
政策支持并购重组 - 中国证监会强调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 抓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实落地 [1] - 市场预期未来将涌现更多具有标杆意义的并购重组案例 [1] 专业化整合加速 - 中国神华启动大规模资产重组 拟一次性整合13家核心煤炭及相关产业主体 系统性注入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主要煤炭产业链资产 [1] - 中国神华此前已完成对国家能源集团杭锦能源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收购 实现资产交割 [1] - 芯导科技发布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预案 标的公司与上市公司同属功率半导体企业 业务协同性高 [2] 传统与新兴产业并购 - 半导体与光通信、高端制造等领域成为新兴产业并购热点 [2] - 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72.33%股权 实现对17万片8英寸硅基产能的一体化管理 [2] - 北方华创收购芯源微 完善半导体设备产业链布局 [2] - 杰华特拟收购天易合芯 注入信号链业务 完善模拟芯片市场布局 [2] - 传统产业通过并购实现转型升级 如海南高速拟收购交控石化51.0019%股权 [3] 并购形式多元化 - "并购六条"实施后 吸收合并、定增、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资产置换等形式运用更加多元 [3] - 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明确吸收合并锁定期要求 建立简易审核程序 [3] - 科创板"1+6"新政支持上市公司聚焦主业 吸收合并上市不满3年的科创板上市公司 [3] 机构参与并购重组 - 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4] - 预计私募股权基金参与并购热情将进一步升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