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医美

搜索文档
预见2025:《2025年中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7-02 11:44
产业概况 - 医美注射类产品主要包括玻尿酸类、胶原蛋白类、再生材料类和肉毒素类,其中玻尿酸、胶原蛋白和再生材料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的整形美容用注射材料,而肉毒素属于医疗用毒性药品范畴 [1] 产业链剖析 - 产业链上游包括透明质酸、重组胶原蛋白、聚左旋乳酸等原材料及预灌封注射器等器械制造 - 中游为产品研发与制造环节,包括玻尿酸填充剂、胶原蛋白填充剂等 - 下游销售渠道包括公立医院和私立连锁机构 [2] - 上游代表企业有华熙生物、福瑞达、阜丰集团等 - 中游代表企业包括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爱美客等 [5] 产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90年代市场依赖进口产品,2008年首个进口玻尿酸填充剂获批,2009年首款国产玻尿酸逸美上市 - 2015年国产玻尿酸市场份额超30%,形成华熙生物、爱美客、昊海生科三巨头格局 - 2019年再生材料进入临床,2021年再生医美产品获批上市 - 2025年新型材料如羟基磷灰石和琼脂糖获批,推动产品多元化 [6][8] 行业政策背景 - 2019年药监局发布《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规范玻尿酸等产品要求 - 2022年《关于医用透明质酸钠产品管理类别的公告》细化玻尿酸产品管理 - 2024年《整形美容用透明质酸钠类注射填充剂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强化产品注册要求 [9][11][1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约346亿元,同比增长28.6%,2021-2024年CAGR为31.3% [14] - 玻尿酸和肉毒素市场占比最高,2024年分别占36%和29% [16][17] - 2024年玻尿酸市场规模约125亿元,同比增长21.4%,CAGR为25.0% [19] - 2024年肉毒素市场规模约99亿元,同比增长22.2%,CAGR为29.1% [20] 行业竞争格局 - 玻尿酸主要竞争企业包括华熙生物、爱美客及昊海生科 - 胶原蛋白主要竞争企业包括锦波生物、巨子生物及斐缦 - 再生材料主要竞争企业包括长春圣博玛、爱美客及华东医药 - 肉毒素国内仅兰州生物一家企业获批 [23] - 产业链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其次为广东省、江苏省等地 [25] 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937亿元,技术驱动、合规先行、消费分级等将成为核心特征 [28] - 技术层面:长效化与精准化趋势明显,玻尿酸维持期延长至18-24个月,肉毒素纯度提升至99.9% - 行业格局层面:药企跨界进入市场,2024年医美领域融资超11亿元,80%流向注射材料企业 - 政策监管层面:审批门槛提高,注射材料全部按III类医疗器械监管,平均审批周期延长至5-8年 [32]
心脏支架龙头跨界拿下“童颜针”第7证,乐普医疗的“下坡路”快走完了吗?
钛媒体APP· 2025-06-04 19:38
"外来的和尚"闯入"内卷"的医美赛道。 6月4日,心血管龙头企业乐普医疗(300003.SZ)高开高走,早盘盘中一度触及20cm涨停,午后尾盘封 死涨停板,收盘报于14.11元,最新总市值265.35亿元。 前一日,乐普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 注册批准。聚乳酸面部填充剂更广为人知的名称是"童颜针"。 | 产品名称 | 聚乳酸面部填充剂 | | --- | --- | | 注册证编号 | 国械注准 20253131101 | | 注册分类 | Ⅲ类 | | 适用范围 | 该产品适用于注射到鼻唇沟部位的真皮深层,以纠正中重 度鼻唇沟皱纹。 | 源自公司公告 作为A股市场的"心血管第一股",乐普医疗这几年的日子不好过,公司自2022年开始陷入收入下滑通 道,为了自救,一手裁员"瘦身"并减少对滞涨旧有业务的投入,一手通过合作、自研等路径布局医美领 域。 需要注意的是,童颜针获批之于乐普医疗,是转型之喜,但切换赛道来看,童颜针所属的再生医美市场 竞争激烈。 截至目前,乐普医疗的产品是国内获批的第7款童颜针产品、第6款本土产品。不仅如此,童颜针与"少 女针"都是再 ...
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20:08
公司财务与经营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合并净利润7048.35万元,母公司净利润3986.50万元,但母公司年末未分配利润仍为亏损8.71亿元,因此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3]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5.99亿元,同比减少6.41亿元,降幅28.97%,但主营业务毛利增长42.12%至7.69亿元,显示盈利能力改善 [29][30] - 公司医药板块通过全资子公司江苏吴中医药集团运营,产品涵盖抗病毒、抗肿瘤、心血管等领域,拥有匹多莫德口服溶液等独家拳头产品 [23][25] - 医美生物科技板块聚焦注射类产品,已获得三款重组胶原蛋白二类械注册批件,并推进透明质酸钠凝胶等产品的注册申报 [26] 医药行业分析 - 2024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2.53万亿元,同比基本持平,行业受政策调控明显,集中化、规模化趋势加强 [4][5] - 化学制药行业受益于老龄化趋势,抗肿瘤、心血管等领域新药研发成为重要推动力,AI等技术应用提升研发效率 [7] - 2024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包括建立新药首发价格机制、优化罕见病药物审批流程等 [14][16][17] - 医保政策聚焦银发经济、儿童参保和集采扩面,2024年集采重点推进省际联盟采购,规范地方带量采购 [18][19] 医美行业分析 - 中国透明质酸皮肤填充剂市场规模2021年64亿元,预计2026年达1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5% [8] - 再生医美填充剂市场处于起步阶段,2022年规模14.5亿元,预计2027年达11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1.2% [10] - 重组胶原蛋白应用前景广阔,功效性护肤品和医用敷料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分别达645亿元和256亿元 [13] - 2024年医美行业监管趋严,国家出台政策规范射频治疗仪等产品,推动行业合规化发展 [21][22] 公司市场地位与研发 - 公司位列"中国化学制药工业综合实力百强",获评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称号 [27] - 在再生医美注射剂领域已形成全面布局,涵盖微球再生注射剂、胶原蛋白等品类,未来将强化产品组合生态 [28] - 研发管线包括高端仿制药和创新药,盐酸曲美他片等品种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重组胶原蛋白冻干纤维等产品处于临床前阶段 [25][26]
四环医药(00460.HK):渼颜空间自主研发的童颜针获得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
格隆汇· 2025-04-27 18:38
公司动态 - 四环医药旗下渼颜空间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童颜针)获中国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用于纠正中重度鼻唇沟皱纹[1] - 该产品以左旋聚乳酸微球为核心成分,具有即时填充和长效再生双重效果,可完全被人体降解代谢[1] - 产品采用独特专利技术,微球形态规则、粒径分布均一,临床数据显示其安全性和疗效优于同类已上市产品[1] - 公司一个月内接连获得"少女针"和"童颜针"两款再生注射类产品认证,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持有这两大合规再生填充产品的企业[3] 产品技术 - 童颜针通过刺激自体胶原蛋白再生实现长效效果,注射后1年仍能维持疗效[1] - 产品具有稳定的生物降解特性,在体内最终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1] - 公司两款再生注射产品将形成协同效应,覆盖不同年龄层和消费场景需求[3] 市场规模 - 全球童颜针市场份额占比6%,位居第三[2] - 2024年全球童颜针市场规模预计14.88亿美元,2025年将达15.445亿美元,2033年预计增至20.815亿美元,2025-2033年CAGR为3.8%[2] - 中国童颜针市场规模从2021年1亿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超30亿元[2] - 中国医美再生注射剂市场预计2027年达115.2亿元,2021-2025年CAGR高达54.73%[2] 战略布局 - 双产品布局彰显公司研发-注册-商业化全链条运作能力[3] - 产品获批将推动公司医美板块进入规模化增长新阶段[3] - 该突破为公司后续产品管线开发、渠道整合及市场教育奠定战略基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