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光(688400)

搜索文档
凌云光(688400) - 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暨承诺不减持的公告
2025-06-24 17:30
股本结构 - 首次公开发行A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发行总股数扩大至10,350,000股,总股本为463,500,000股[4][5] - 首次公开发行A股后,有限售条件流通股380,193,793股,占比82.03%,无限售条件流通股83,306,207股,占比17.97%[5] - 2025年4月1日完成回购股份注销,总股本减为460,976,733股[6] 限售股情况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数量223,777,585股,占股本总数48.5442%,上市日期2025年7月7日[3][5][16] - 姚毅持有限售股200,237,818股,占比43.4377%,杨艺持23,539,767股,占比5.1065%,本次全部流通[17] 股东股份锁定与减持 - 首次公开发行上市起36个月内,股东不转让或委托管理、不由公司回购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7] - 首次公开发行后6个月内满足条件,股东股份锁定延长至少6个月[8] - 锁定期满后,股东每年转让股份数量有规定[8] - 锁定期届满后2年内减持,减持后保持实际控制地位[10] - 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0] - 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不超股份总数2%[12] - 集中竞价交易减持提前15日通知备案,其他提前3日(低于5%后无需)[12] - 公告3个交易日后可减持,6个月内完成[13] - 违规减持所得归公司,剩余股份锁定期延长6个月,未上缴所得公司有权扣分红[13] - 姚毅和杨艺承诺自2025年7月7日起12个月内不减持[19] 其他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14]
凌云光(688400) - 关于自愿披露参股公司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公告
2025-06-20 18:1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6月19日长光辰芯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主板上市申请[1]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持有长光辰芯10.22%股份[1] - 长光辰芯发行H股及上市需获批,存在不确定性[2]
凌云光20250617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视觉、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印刷包装、光通信、数字人等行业 - 公司:凌云光、Jai、利亚德及其子公司、度量、青铜、优视科技、瑞尔曼、英实、奥艺、起点光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凌云光公司整体情况 - 一季度营收 6.14 亿元,同比增长近 40%,机器视觉收入 4.61 亿元,战略布局初见成效,毛利率明显提升 [2][4][5] - 持续进行内生和外延策略,每年研发投入约 4.5 至 4.6 亿元,在软件算法方面国际认可度显著提升 [4] - 预计全年营收增速 20%以上,利润端表现优于营收端,受益于 AI 能力提升和降本增效 [4][20] 各业务板块情况 - **机器视觉业务**:围绕三大核心技术为多行业龙头客户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消费电子业务 Q1 收入增长超 80%,印刷包装领域预计今年增速达 30% [2][4][5] - **动补系统业务**:Q1 动补业务翻两倍,元客视界整体业务指标预计今年增长 30%,动补业务预计更明显增长,取决于下游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 [2][6] - **光通信业务**:预计保持平稳并有所提升,Q1 投资起点光子,希望推动业务增长 [18] - **数字人业务**:分为虚拟人直播和虚拟内容制作两个场景,与多家平台合作,预计今年有明显增速 [19] 动补系统相关情况 - 应用场景:服务科研院所和高校实验室,现用于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的训练和生产检测环节 [6] - 数据采集方式:主要通过虚拟现实、惯性动捕和光学动捕,未来光学动捕需求预计显著增加,光幕一体化是发展方向 [2][7] - 市场价值:一套光学动作捕捉设备价值二三十万元,400 平米、100 个工位的数据采集工厂总投资约 5000 万元 [2][7] - 数据量需求:小型 Demo 级约 10 万条,消费级百万条,工业级预计达千万条 [2][8] - 竞争格局:光学动捕有精度和规模化优势,主要竞争对手有利亚德及其子公司、度量、青铜等 [2][10] - 优势:软硬件结合,能贯通下游数据处理和仿真,已与英伟达等客户实现接口打通 [3][11] 收购情况 - 收购 Jai:1 月完成收购并在一季度并表,贡献四五千万收入,Jai 市场能力强、营销网络覆盖全球,棱镜产品有竞争力,与公司技术协同互补 [4][13][14] - 收购 JVI:在汽车、食品分选、半导体等行业有优势,双方互补式研发并推广到下游客户 [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动态补偿系统定制化程度较低,偏向标准化产品,调试完成后不需重新采购整个系统 [14] - 机器人本体厂商数据采集量小,大规模数据采集需求主要来自大模型厂商或数据采集工厂 [14] - 2024 年公司产品器件占比约 7 - 8%,视觉系统和视觉装备占比约 4:6,今年 Q1 消费电子领域视觉系统增速明显,预计全年视觉系统份额继续超过设备份额 [15] - 汽车行业是今年重点拓展领域,收购 JVI 后在相关行业有优势 [17] - 数字人业务正在研发硬件产品,预计今年推出新硬件产品 [19]
凌云光: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5 18:17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实施差异化分红方案,以股权登记日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5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1][2]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总股本为460,976,733股,扣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后,实际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1,372,872.15元(含税) [2] - 每股现金红利经摊薄调整后约为0.0247元/股,除权(息)参考价格计算公式为前收盘价格减去0.0247元/股 [3] 分红实施细节 - 股权登记日、除权(息)日及现金红利发放日等关键日期已明确公布 [1][3]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不参与利润分配,其他股东的红利委托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 [3] - 特定股东(姚毅、杨艺、王文涛)的现金红利由公司自行发放 [3] 税收政策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过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持股1年以内暂不扣税,转让时按持股期限计算应纳税额(1个月内税负20%,1个月至1年税负10%) [4][5]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的自然人股东和证券投资基金,解禁前股息红利按10%实际税负计征,税后每股派发0.0225元 [5] - QFII和香港市场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代缴所得税,税后每股派发0.0225元 [5][6]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需自行申报纳税,公司按税前每股0.025元派发 [6] 咨询方式 - 关于权益分派事项的咨询可通过董秘办联系,电话010-5234 9555 [6]
凌云光: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差异化分红事项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15 18:17
差异化分红原因 - 公司已完成三次股份回购计划,累计回购股份占总股本比例分别为0.5444%、0.5543%和0.5543%,使用资金总额分别为59,997,038.89元、61,111,111.11元和61,111,111.11元(不含交易费用)[1] - 公司变更第一次回购计划中2,523,267股股份用途,由"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调整为"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导致总股本由463,500,000股减少至460,976,733股[2] - 公司启动第四次回购计划,拟使用5,000万至1亿元资金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激励,目前已回购17,515股(占总股本0.0038%)[3] - 根据监管规定,回购账户中的6,061,847股不享有利润分配权利,导致2024年度利润分配需实施差异化分红[3] 差异化分红方案 - 分红方案为以454,914,886股为基数(总股本460,976,733股扣除回购账户股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5元(含税),不转增股本或送红股[3] - 虚拟分派现金红利经摊薄调整后为每股0.0247元(含税),计算公式为:参与分配股本数×每股分红金额÷总股本[4] 除权除息处理 - 除权除息参考价计算公式为(前收盘价-现金红利)÷(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因无送转股,流通股份变动比例为0[4] - 以2025年5月26日收盘价29.14元计算,实际分派与虚拟分派的除权参考价分别为29.1150元和29.1153元,差异绝对值仅0.0010%[5] 保荐机构意见 - 保荐机构确认公司差异化分红事项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7号》等法规要求,未损害股东利益[6]
凌云光: 关于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调整回购价格上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5 18:17
回购价格调整公告 - 调整前回购价格为35元/股,调整后回购价格为34.98元/股,调整起始日为2025年6月20日[1] - 回购价格调整原因是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5元(含税)[2] - 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0000万元,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1] 回购方案详情 - 公司于2024年11月28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第四次回购方案,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1] - 回购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股票回购专项贷款[1] - 调整后回购价格计算公式为(35.00-0.0247)÷(1+0)≈34.98元/股,其中0.0247元为每股现金红利[3][4] 回购规模测算 - 按回购金额上限10000万元计算,可回购约285.88万股,占总股本0.62%[4] - 按回购金额下限5000万元计算,可回购约142.94万股,占总股本0.31%[4] - 实际回购数量将以实施情况为准[4] 其他事项 - 除价格调整外,回购方案其他事项均无变化[4] -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回购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4]
凌云光(688400) - 关于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调整回购价格上限的公告
2025-06-15 17:45
回购相关 - 回购价格调整起始日为2025年6月20日[3] - 第四次回购资金总额5000 - 10000万元[3] - 调整后回购价格上限为34.98元/股[4] - 按上限1亿回购约2858776股,占比0.62%[7] - 按下限5000万回购约1429388股,占比0.31%[7] 分红相关 - 2024年年度每10股派现金红利0.25元(含税)[5] - 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19日[5] - 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20日[5] - 每股现金红利约0.0247元/股(含税)[6] - 本次分红为现金分红,流通股份变动比例为0[6]
凌云光(688400)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差异化分红事项的核查意见
2025-06-15 17:45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差异化分红事项的核查意见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或"保荐机构")作为凌云 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云光"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 板上市的保荐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7号——回购股份》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对凌云光2024年度 利润分配所涉及的差异化分红进行了核查,具体核查情况如下: 一、本次差异化分红的原因 2024年1月23日,公司完成首次回购计划,实际回购公司股份2,523,267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0.5444%,使用资金总额59,997,038.89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 等交易费用)。2024年8月13日,公司完成第二次回购计划,实际回购公司股份 3,480,750 股 , 占 公 司总 股 本 的 比 例为 0.7510% , 使 用 资 金 总 额为 人 民 币 59,992,936.01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2024年11月27日,公司完 成第三次回购计划, ...
凌云光(688400)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6-15 17:45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经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25 年 5 月 20 日的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二、 分配方案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证券代码:688400 证券简称:凌云光 公告编号:2025-053 重要内容提示: 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股权登记日 | 除权(息)日 | 现金红利发放日 | | --- | --- | --- | | 2025/6/19 | 2025/6/20 | 2025/6/20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一、 通过分配方案的股东大会届次和日期 截至股权登记日下午上海证券交易所收市后,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 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登记在册的本公司全体股东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除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 是否涉及差异化分红送转:是 每股分配比例 每股现金红利0.025元 相关日期 1. 发放年度:2024年年度 2. 分派对象: 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 ...
研判2025!中国高速视觉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现状、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分析:高速视觉设备及技术下游应用需求日益增长,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3 09:12
行业概况 - 高速视觉技术利用先进算法实现机器对图像的快速分析和处理,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智能交通、安全监控等领域 [1][2] - 主要产品包括高速摄像仪(250fps-10000fps)、超高速摄像仪(>10000fps)、专用高速摄像仪(军工场景)以及高速视觉测量系统(DIC变形测量、PIV流场测量等) [4] - 产业链分为上游(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FPGA芯片等)、中游(设备制造与系统集成)和下游(国防军工、工业检测等应用领域) [4] 市场规模 - 全球高速视觉市场规模从2017年86.0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79.54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374.89亿美元 [6] - 中国市场规模从2017年47.35亿元增至2024年150.88亿元,增速显著高于全球水平,预计2028年达343.34亿元 [1][11] - 中国市场份额占全球比重逐年提升,主要受益于国防科研支出增加及工业领域(如无人驾驶、锂电池)需求爆发 [11] 竞争格局 - 国际龙头Phantom、Photron、NAC主导市场,国内企业多通过代理合作进入,仅中科视界、深视智能等具备自主研发能力 [13] - 中科视界市场份额从2019年8.6%跃升至2022年22.2%,其"千眼狼"产品性能对标国际品牌,2024年中标量占全球58% [13] - 凌云光2024年机器视觉业务收入16.21亿元(同比-13.77%),大恒科技同类业务收入11.22亿元(同比-20.82%) [15][17] 技术发展 - 国产化突破显著:中科视界已实现百万帧高速摄像仪研发,在图像采集速率、存储和尺寸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8] - 关键技术创新包括光学设计、图像处理算法(目标识别、3D重建等),逐步缩小与国际差距 [19] - 产品类型扩展至偏振高速相机、红外高速相机、高光谱高速相机等,适应水下、夜间等特殊场景 [4] 未来趋势 - 国产替代加速:受出口管制影响,国内军工、科研领域对国产设备需求激增,预计未来五年替代进程加快 [19] - 应用场景拓展至智能交通(车辆检测、车牌识别)、医疗影像(生命体征监测)等新兴领域,年均增长率预计超20% [20] - 产业链整合深化:上游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如图像传感器)、中游定制化解决方案能力提升,推动生态体系完善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