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
搜索文档
弘景光电: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752.13万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31 18:1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752.13万元,同比增长51.65% [1] - 去年同期基数较小 [1] 业务板块增长 - 机器视觉新业务增速最高,相关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400% [1] - 全景/运动相机业务及智能汽车业务相关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50% [1] - 智能家居业务的营业收入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一致 [1]
海康威视(002415.SZ):关节机器人已发布多款六轴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和水平多关节机器人
格隆汇· 2025-10-28 15:13
公司业务结构 - 海康机器人目前包含机器视觉、移动机器人、关节机器人三块主要业务 [1] 机器视觉业务 - 机器视觉业务包括2D标准产品线、智能产品线和3D产品线 [1] 移动机器人业务 - 移动机器人业务包括潜伏系列、叉取系列、移重载系列、复合系列、料箱系列和配套组件 [1] 关节机器人业务 - 关节机器人已发布多款六轴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和水平多关节机器人 [1]
汇川技术涨2.05%,成交额9.2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689.3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2 10:3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81.05元/股,成交额9.24亿元,换手率0.49%,总市值2188.1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689.33万元,特大单买卖金额占比分别为14.99%和15.03%,大单买卖金额占比分别为29.08%和27.21%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9.33%,近5个交易日上涨0.42%,近20日下跌2.92%,近60日上涨25.23% [1] 公司业务与财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是为自动化领域提供核心部件及工业机器人,并为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行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1]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09亿元,同比增长26.73%,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同比增长40.15%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类占比45.18%,通用自动化类占比42.94%,智慧电梯电气类占比11.25%,其他占比0.64%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10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4.32万,较上期减少2.90%,人均流通股16520股,较上期增加2.99%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4.74亿股,较上期减少4149.74万股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4936.16万股,较上期增加155.43万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355.37万股,较上期减少153.97万股 [3] 行业分类与分红记录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工控设备,概念板块包括伺服系统、OBC概念、丝杠等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9.4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2.67亿元 [3]
汇川技术9月30日获融资买入3.78亿元,融资余额36.6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09:29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9月30日公司股价微涨0.50%,成交额为34.24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3.78亿元,融资偿还5.46亿元,融资净买入为-1.68亿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6.82亿元,融资余额36.68亿元,占流通市值1.62%,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 融券方面,当日融券卖出6300股,金额52.81万元,融券余量16.91万股,余额1417.82万元,超过近一年50%分位水平,处于较高位 [1] 公司基本业务与财务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电驱及电源系统、轨道交通牵引与控制系统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类45.18%,通用自动化类42.94%,智慧电梯电气类11.25%,其他0.64% [2]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09亿元,同比增长26.73%,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同比增长40.1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9.4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2.67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19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5.18万,较上期增加6.41%,人均流通股15588股,较上期减少6.01%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4.74亿股,较上期减少4149.74万股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4936.16万股,较上期增加155.43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355.37万股,较上期减少153.97万股 [3]
博众精工旗下「灵猴机器人」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03 12:04
融资情况 - 公司近日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金鼎资本、博原资本、TCL创投共同领投,苏创投、东运创投、财通资本、银杏谷资本等多家机构参与投资[1]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及通用机器人领域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实验室建设以及产能扩充[1] - 今年4月,公司完成一轮股权转让,投资方包括讯飞创投和智元机器人,其中讯飞创投通过苏州科讯园丰天使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持股1.8%,智元机器人直接持股0.8%[3] 公司背景与资质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技术积累可追溯至2011年,最初作为上市公司博众精工的研发部门,专注于智能制造装备相关零部件开发[3] - 公司隶属于江苏博众智能科技集团,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供应商[3] - 公司入选首批工信部《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并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承担了苏州市通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重点实验室等项目建设[3] 核心团队与研发实力 - 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董浩负责技术创新战略规划,提出将神话元素融入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的理念[5] - 公司员工总数超过400人,其中研发人员超过200人,已在苏州、深圳及美国硅谷设立研发中心[5]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认证及安全生产三级标准化认证,并引入IPD流程,自建了可靠性、EMC电磁兼容、光学ISP等实验室[7] 产品布局与业务战略 -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视觉感知与运动控制技术,开发了机器视觉、直驱电机、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产品[5] - 产品广泛应用于3C电子、半导体、汽车与新能源、通用机器人等行业[5] - 公司形成“工业自动化+具身智能”双轮驱动的业务路径,具备为全球通用机器人及具身智能客户提供可规模化交付的一站式整机ODM解决方案的能力[6] 市场拓展与未来规划 - 公司在上海、深圳、郑州、成都等地设有分支机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并进入东南亚、欧洲和北美等海外市场,累计服务客户超过800家[8] - 未来3至5年,公司将继续以研发创新为驱动,着力攻克关键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合作[8]
汇川技术9月24日获融资买入8.25亿元,融资余额40.9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9:33
股价表现与融资融券数据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4.52% 成交额达61.72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8.25亿元 融资偿还6.47亿元 融资净买入1.77亿元[1] - 融资余额40.91亿元 占流通市值1.76%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1] - 融券余量19.04万股 融券余额1643.29万元 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10日 2010年9月28日上市[2] - 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及工业机器人产品 新能源汽车电驱&电源系统 轨道交通牵引与控制系统[2] - 收入构成: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类45.18% 通用自动化类42.94% 智慧电梯电气类11.25% 其他0.64%[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05.09亿元 同比增长26.73%[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 同比增长40.15%[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9.4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2.67亿元[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19日股东户数15.18万户 较上期增加6.41%[2] - 人均流通股15588股 较上期减少6.01%[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4.74亿股 较上期减少4149.74万股[3]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4936.16万股 较上期增加155.43万股[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3355.37万股 较上期减少153.97万股[3]
“并购六条”激活上市公司重组动能 A股并购迈入量增质变新阶段
上海证券报· 2025-09-24 02:00
并购重组市场整体表现 - “并购六条”落地一年来,A股市场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一般性资产重组数量更多,市场呈现量增质变的新气象 [1] - 沪市新增首次披露重大资产重组交易111单,交易额超过3000亿元,数量已接近2022年初至“并购六条”发布期间之和 [2] - 审核效率显著提升,今年以来上交所已受理并购重组项目28单、重组委审议通过16单、注册生效15单,受理和审核通过数量均已超过去年全年,今年已注册生效项目交易金额及配套募集资金金额超去年数倍 [3] 并购交易类型与典型案例 - 交易类型丰富,涵盖产业并购、跨界并购、跨境并购、收购未盈利资产、收购拟IPO资产及私募基金参与并购等创新性案例 [2] - 出现多起千亿级体量并购案例,包括国泰君安吸并海通证券、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海光信息吸并中科曙光等 [2] - 产业整合案例突出,如赛力斯、三友医疗加强业务整合,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实现补链强链,松发股份跨行业并购及至正股份跨境并购 [2] 政策导向与产业方向 - “并购六条”明确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及新质生产力方向进行并购重组以实现转型升级 [2] - 未来资本市场并购将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两大主线展开,重点领域包括数字经济、新能源与储能、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 [7] - 在先进制造领域,半导体、高端装备、机器人、航空航天等行业头部企业可能通过超大规模并购实现补链强链 [8] 支付方式创新与市场活力 - 支付方式灵活多元,除传统股份、现金外,广泛运用定向可转债、定增募资、并购贷款、并购基金等方式,有效激活市场参与主体动力 [5] - 科创板公司积极采用创新支付工具,如华海诚科收购衡所华威70%股份时综合运用股份、定向可转债和现金 [5] - 交易对价分期支付机制落地,如圣湘生物收购采用Earn-Out机制,重组新规将注册批文有效期延长至48个月,为支付节奏安排提供空间 [6] 市场参与主体与效率提升 - 上市公司并购积极性增强,推动多元化“易主”,国有资产、民营资本、私募基金等各类交易方纷纷现身 [3] - 企业积极响应政策,如狮头股份从披露预案到进入审核问询仅用约6个月,体现出政策支持下的高效率 [3] - 中介机构专业能力提升被视为提高并购重组效率的关键一环 [7]
博众精工溢价超两倍转让苏州灵猴18.29%股权
证券时报· 2025-09-23 02:13
博众精工股权转让交易 - 公司拟以6400万元转让苏州灵猴机器人有限公司18.29%股权(对应注册资本2031.75万元)[2] - 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由39.9%降至21.61% 交易价格较账面成本1887.41万元溢价239.09%[2] - 本次交易基于资产结构优化和主业聚焦考虑 旨在提高资产流动性及使用效率[2] 苏州灵猴企业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是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核心零部件供应商[2] - 自主研发产品包括直驱电机/机器视觉/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 应用于3C/半导体/新能源/光伏等行业[2] - 在苏州/深圳/美国硅谷设研发中心 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及东南亚/欧洲/北美市场[3] 股权结构变动历史 - 2025年4月融资中博众精工转让6%股权 持股比例从45.9%降至39.9%[2] - 苏州灵猴因此不再纳入博众精工合并报表范围[2] - 2024年获得智元机器人战略入股[4]
博众精工溢价超两倍 转让苏州灵猴18.29%股权
证券时报· 2025-09-23 02:03
交易概述 - 博众精工拟以6400万元转让苏州灵猴机器人有限公司18.29%股权 对应注册资本2031.75万元 [1] - 交易完成后 博众精工持股比例将从39.9%降至21.61% [1] - 交易价格较账面成本1887.41万元溢价239.09% [1] 交易背景 - 苏州灵猴2025年4月完成融资 博众精工当时转让6%股权 持股从45.9%降至39.9% [1] - 苏州灵猴不再纳入博众精工合并报表范围 [1] - 交易目的为整合优化资产结构 提高资产流动性 聚焦主业 [1] 标的公司业务 - 苏州灵猴成立于2015年 专注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核心零部件 [1] - 产品包括直驱电机 机器视觉 工业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 [1] - 产品应用于3C 半导体 新能源 光伏 一般工业等行业 [1] 标的公司布局 - 研发中心位于苏州 深圳 美国硅谷 [2] - 分支机构设于上海 深圳 郑州 武汉等地 [2] - 销售网络覆盖全国 并进入东南亚 欧洲和北美市场 [2] - 2024年获得智元机器人入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