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惠泰医疗(688617)
icon
搜索文档
惠泰医疗(688617) - 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事务管理制度
2025-08-21 20:34
信息披露制度 - 制定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事务管理制度[4] - 涉国家秘密信息依法豁免披露[3] - 涉商业秘密特定情形可暂缓或豁免披露[5] 处理流程 - 拟处理需填表提交资料,董事长签字后归档10年[7] - 需登记多类事项,涉商业秘密有额外要求[8] 后续要求 - 特定情形及时核实并披露暂缓、豁免信息[11] - 报告公告后10日内报送登记材料[9] 责任机制 - 确立责任追究机制惩戒违规行为[12] 知情人要求 - 知情人执行制度并保密,不买卖相关股票[22] - 主动填写登记表备案,泄密担责[22]
惠泰医疗(688617) -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8-21 20:31
上市与募资 - 2021年1月7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发行1667万股,发行价74.46元/股,募资总额12.41亿元,净额11.51亿元[2] 募集资金使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0.98亿元,余额5969.21万元[3] - 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产业化升级项目使用3.33亿元[3] - 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研发项目使用1.20亿元[3] - 新型电生理消融标测系统研发项目使用8638.10万元[3] - 外周血管介入项目使用2849.20万元[4] - 智能制造基地及检测中心项目使用5716.99万元[4] - 补充流动资金使用1.34亿元[4] - 区域总部中心项目使用3.38亿元[4] 现金管理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到期结构性存款金额5200万元,年化收益率2.20%[8] - 公司同意用不超1.70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期限不超12个月[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净收益22.72万元[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余额5200万元[17] 超募资金 - 2023年公司拟投资82745.13万元建区域总部中心项目,拟用超募资金33732.02万元[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超募资金投入区域总部中心项目33816.99万元[21] 项目进度 - 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产业化升级项目投入进度101.72%[32] - 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研发项目投入进度92.79%[32] - 补充流动资金投入进度100.18%[32] - 新型电生理消融标测系统研发项目投入进度61.22%[32] - 外周血管介入项目投入进度43.61%[32] - 智能制造基地及检测中心项目投入进度95.84%[33] - 区域总部中心项目投入进度100.25%[33] 项目调整与预计 - 2024年12月12日和2025年1月6日公司分别开会通过部分募投项目延期及调整投资金额议案[36] - 新型电生理消融检测系统研发项目预计2025年12月达预定可使用状态[36] - 外周血管介入项目预计2025年12月达预定可使用状态[36] - 智能制造基地及检测中心项目预计2026年4月达预定可使用状态[36]
惠泰医疗(688617) - 关于变更财务负责人的公告
2025-08-21 20:31
证券代码:688617 证券简称:惠泰医疗 公告编号:2025-040 深圳惠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变更财务负责人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深圳惠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近日收到戴振 华先生的职务调整申请,戴振华先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财务负责人职务,仍将 继续担任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职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以下简称《公司法》)、《深圳惠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 戴振华先生的职务调整申请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一、财务负责人离任情况 | | | | | | 是否继续 在上市公 | | 是否存 在未履 | | --- | --- | --- | --- | --- | --- | --- | --- | | 姓名 | 离任 职务 | 离任时间 | 原定任期 到期日 | 离任 原因 | 司及其控 | 具体职务 (如适用) | 行完毕 | | | | | | | 股子公司 | | 的公开 | | | | | | | ...
惠泰医疗(688617) - 关于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2025-08-21 20:31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冠脉产品入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8%,外周产品入院数量增长超20%[5] - 2025年上半年国际业务较上年同期增长34.56%[7]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5723.2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2.95%[11] 用户数据 - 国内电生理领域累计完成PFA脉冲消融手术800余例,传统三维非房颤手术近8000例[2] 业务活动 - 上半年累计开展超20场PFA线下手术观摩、10余场线上病例讨论会议,发布公众号48篇,访问量超4万次[4] - 2025年上半年血管介入产品线举办自主品牌活动超80场,参与全国行业大会近10场,开展医工结合类活动超40场[6] 研发成果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9项,授权11项;新增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6项,授权15项[11] 效率提升 - 较2024年同期,主要成品产线效率提升3%,半成品工序效率提升5%[13] 公司制度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集中修订多项核心制度,完善内部控制体系[15] 人员培训 - 2025年上半年组织董事、高管参与监管机构培训提升合规素养与专业能力[15] 投资者沟通 - 2025年上半年组织3次投资者沟通交流会[16] 激励计划 - 2025年上半年审议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归属期议案[17] - 2025年上半年符合归属条件的激励对象309人[17] - 2025年上半年可归属限制性股票18.82万股[1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董事等可归属限制性股票3.57万股,占比18.97%[17] 利润分配 - 2025年上半年审议通过2024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18] - 2024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7.50元(含税)[18] - 2024年度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5股[19]
惠泰医疗(688617) - 关于与关联方共同投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2025-08-21 20:31
投资情况 - 公司与关联方共同对栗亮医疗投资1500万元,13.6364万元计入注册资本,1486.3636万元计入资本公积[3] - 公司投资500万元,4.5455万元计入注册资本,投后持股4.00%[3] - 栗亮医疗投前估值为1.1亿元[6] 关联方信息 - 成正辉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上海惠深和上海惠圳部分人员为公司董高人员[8] - 上海惠深出资额20073.37万元,上海惠圳出资额16997万元[12][13] - 上海惠圳2024年资产总额70429493.76元、负债1146.94元、资产净额70428346.82元、净利润5682581.05元[16] 交易情况 - 本次交易于2025年8月21日经相关会议审议通过,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4][5] - 本次交易属于关联交易,未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实施无重大法律障碍[3] - 过去12个月公司与关联人相关关联交易未达3000万元以上及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或市值1%以上[7] 股权结构 - 交易前上海玮沐医疗科技持股栗亮医疗100%,交易后持股88%[20] - 交易后成正辉持股4.80%,惠泰医疗持股4.00%,上海惠深和上海惠圳均持股1.60%[20] 栗亮医疗财务 - 2024年12月31日栗亮医疗资产总额3481826.99元,负债16880220.95元,资产净额 - 13398393.96元,净利润 - 3716260.56元[23] - 2025年6月30日栗亮医疗资产总额1137482.86元,负债16561252.09元,资产净额 - 15423769.23元,净利润 - 2362580.19元[23]
惠泰医疗(68861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1 20: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26%[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1%[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45%[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3.02元/股,同比增长23.27%[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55%,同比下降0.87个百分点[20]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4.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5%[25]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7.50元人民币并转增4.5股[21]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1434.03万元人民币,主要包括政府补助1622.91万元人民币[22][2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26%,从10.01亿元增至12.14亿元[98]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7.88%,从2.73亿元增至3.22亿元[98]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10%,从1.77亿元增至2.09亿元[9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43%,从1.34亿元增至1.57亿元[9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29.45%,从3.43亿元增至4.45亿元[98] - 营业利润为483,304,979.16元,同比增长23.99%[9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10,820,730.61元,同比增长25.33%[93]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321,558,137.08元,同比增长17.88%[92]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同比分别增长18.10%、22.43%、17.43%[9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95%,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总额为157,232,347.35元,同比增长17.43%[77]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95%,较上年减少0.43个百分点[7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在2024年底获得磁定位压力感应消融导管注册证,打破进口厂家在房颤治疗中的垄断地位[30] - 2025年2月,公司磁定位线性压力PFA导管和磁定位环形PFA导管成功上市,推动房颤消融治疗领域技术发展[30] - 冠脉通路器械市场中,公司的微导管、造影套件等产品已取得领先地位[31] - 公司进入集采的产品均实现良好增长态势,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32] - 报告期内公司在肿瘤介入领域及血管介入领域取得弹簧圈和腔静脉滤器两个治疗类产品注册证[33] - 公司的电生理电极标测导管、射频消融电极导管均为国内首家获得注册证的国产产品[36] - 2024年12月,公司电生理产品AForcePlusTM导管、PulstamperTM导管、心脏脉冲电场消融仪获批上市,正式进入房颤治疗领域[37] - 冠脉薄壁鞘(血管鞘组)为国产独家产品,微导管(冠脉应用)和延伸导管为国内首个获得注册证的国产同类产品[41] - 公司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中可调阀导管鞘是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国产产品,球囊微导管是国内首款获证可用于封堵血管的特色产品[42] - 2025年6月公司取得输尿管金属覆膜支架注册证,成为国产企业中首家获该产品注册证的企业[44]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PFA脉冲消融手术800余例,传统三维非房颤手术近8,000例[52] - 磁定位压力感应消融导管获得注册证,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将逐步替换传统磁定位冷盐水消融导管[53] - 报告期内可调弯十极冠状窦标测导管商业销售超50,000根[53] - 冠脉产品进入医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8%,外周产品进入医院数量增长超20%[54] - 冠脉产品线中冠状动脉棘突球囊扩张导管等8款产品成功获得注册证[57] - 电生理产品线中高密度标测导管等3款核心产品获注册证,磁定位弯型可视可调弯鞘等2款产品进入注册审评阶段[58] - 泌尿系统产品线中输尿管覆膜支架等2款产品获注册证,肝胆系统产品线中一次性使用电子胆道内窥镜导管等3款产品获注册证[59]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际业务同比增长34.56%,欧洲区、俄罗斯独联体区与拉美区表现亮眼[56] - 公司产品出口至欧盟、拉美、中东、美国、日韩、俄罗斯独联体地区及非洲等国家或地区[90] - 境外资产规模422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31%[10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5]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3] - 公司计划通过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和成本控制提升盈利能力[145] - 募集资金将严格用于原定项目以加速实现预期效益[145] - 公司已制定上市后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146] - 公司承诺优先采用现金分红方式并制定差异化分红政策[151][156] - 现金分红条件要求可分配利润为正值且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153]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80%[157]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40%[157]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20%[157] - 公司原则上每年度进行一次分红,可提议中期分红[158] 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 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7,487.63万元(14.38%)、23,791.56万元(14.42%)、29,053.91万元(14.06%)及15,723.23万元(12.95%)[57] - 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9项,授权11项,累计发明专利申请数达230项[75] - 新增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6项,授权15项,累计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达123项[75] - 公司超高压球囊成型工艺的球囊额定爆破压达36ATM,平均爆破压高达45ATM[73] - 导引导丝复合双芯技术的头端断裂力达12N以上,硬度达0.6g[72] - 球囊导管设计可实现导引导管内两个4.0mm(直径)*15mm 6F(长度)的后扩球囊对吻[72]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为电生理耗材[73] - 亲水涂层技术打破了外资公司在该技术领域的垄断[71] - 双模式电生理导航标测系统拥有低频稳恒电场定位技术、磁电数据融合技术等核心技术[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研发人员514人,占员工总数17.63%[63]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博士1.36%(7人),硕士29.96%(154人),本科47.08%(242人)[83]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7,252.73万元,平均薪酬14.11万元[83] 产能和制造能力 - 电生理耗材产线报告期内完成扩容优化,产能同比显著增长[65] - 血管介入产品线已建立23条,较2024年同期产能提升40%[67] - 湖南埃普特新厂区全面投产后,血管介入产品年产能可达50亿元(按产值换算)[67] - 主要成品产线效率提升3%,半成品工序效率提升5%[67] - 钢丝网加强挤出技术将生产效率提升约10倍[71] - 公司已实现导管、鞘组、球囊扩张压力泵、Y形连接器等产品装配工序的全自动化[67] - 电生理产品生产基地成为行业内首批通过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审核的企业[68] - 血管通路产品生产基地成为行业内首批通过MDSAP审核的企业[68] 关联交易和承诺 - 公司向关联方湖南瑞康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商品金额为10,317,238.01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85%[179] - 公司向关联方湖南瑞康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原材料金额为2,936,428.60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52.44%[179] - 公司向关联方湖南瑞康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研发服务金额为668,338.64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11.94%[179] - 公司向关联方湖南瑞康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加工服务金额为621,285.35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11.09%[179] - 公司向关联方湖南瑞康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出租房产金额为261,247.71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4.67%[179] - 公司控股股东深迈控及其控股股东迈瑞医疗承诺避免与公司新增同业竞争业务[178] - 公司控股股东深迈控及其控股股东迈瑞医疗承诺不占用公司及其控制企业的资金[177] - 原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成正辉和成灵承诺自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24]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自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121] - 核心技术人员韩永贵等承诺自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之日起12个月内及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21] - 实际控制人承诺不侵占公司利益否则将依法补偿[147] - 董事及高管承诺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149]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12.412亿元,其中超募资金为3.102亿元[185]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3.382亿元,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0.978亿元,累计投入进度为95.40%[185] - 超募资金累计投入进度超过100%,主要由于理财收益及利息收入投入[185] - 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产业化升级项目投入募集资金3.333亿元,投入进度为101.72%,已结项[186] - 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研发项目投入募集资金1.199亿元,投入进度为92.79%,预计2025年12月完成[18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募集资金1.344亿元,投入进度为100.18%,已结项[186] - 公司调整募投项目资金,缩减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研发项目300万元,并将1,965.40万元用于智能制造基地及检测中心项目[190]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有效审议额度为170,000,000.00元,报告期末现金管理余额为52,000,000.00元[195]
医疗器械行业21日主力净流出5.96亿元,新华医疗、理邦仪器居前
搜狐财经· 2025-08-21 15:46
行业表现 - 医疗器械行业8月21日上涨0.07% [1] - 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5.96亿元 [1] - 成分股中55只上涨,41只下跌 [1] 资金流出个股 - 新华医疗主力资金净流出1158.08万元 [1] - 理邦仪器主力资金净流出1077.62万元 [1] - 九强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出1072.63万元 [1] - 天臣医疗主力资金净流出1024.65万元 [1] - 振德医疗主力资金净流出1004.13万元 [1] 资金流入个股 - 美好医疗主力净流入644万元,净占比7.62%,股价上涨8.09%至23.41元 [2] - 迈瑞医疗主力净流入7879.86万元,净占比1.93%,股价上涨3.87%至245.71元 [2] - 英科医疗主力净流入5998.19万元,净占比8.66%,股价上涨1.08%至37.43元 [2] - 爱博医疗主力净流入4360.64万元,净占比14.35%,股价上涨1.15%至77.31元 [2] - 浩欧博主力净流入4108.83万元,净占比10.2%,股价上涨8.42%至125.62元 [2]
医疗器械持续冲高,美好医疗涨超14%,同类费率最低档的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再涨超1%冲击五连阳,盘中再获净申购1200万份!
新浪财经· 2025-08-21 14:02
医疗器械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强势上涨1.41%,成分股美好医疗上涨14.12%、浩欧博上涨9.66%、热景生物上涨7.08%,迈瑞医疗和联影医疗等个股跟涨 [1] - 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上涨1.17%至最新价0.86元,近1周累计上涨1.55%,盘中换手率达7.13%,成交近2000万元,近1周日均成交3305.53万元 [1] - 该基金获资金净申购1200万份,最新规模达2.55亿元创近1年新高,份额达3.00亿份创近1年新高,近11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1.22亿元,日均净流入1112.05万元 [2] 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重要领导强调加大生物医药产业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推动研发生产优质高效药品 [5] - 医疗设备7月中标总额126.43亿元同比增长20%,1-7月累计中标总额967.85亿元同比增长57% [5] - 工信部等七部门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突破,产品在医疗健康等领域加快应用 [5] 行业前景与产品结构 - 脑机接口行业在技术创新和政策驱动下迎来发展机遇,医疗健康等下游市场需求释放 [6] - 医疗器械ETF基金覆盖医疗设备、体外诊断、高值耗材等核心领域,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超44%,包括迈瑞医疗(13.37%)、联影医疗(8.34%)等 [6]
国内创新药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连续3天净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8-20 14:52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涨跌 -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下跌0.91% [1] - 成分股心脉医疗领涨3.13% 皓元医药上涨1.63% ST诺泰上涨1.40% [1] - 成分股苑东生物领跌 荣昌生物及悦康药业跟跌 [1] - 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下修调整 [1] ETF流动性与规模 - 科创医药ETF嘉实盘中换手率24.05% 成交额6263.70万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额8178.64万元 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最新规模2.63亿元 创近1月新高且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最新份额2.18亿份 创近1月新高且居可比基金第一 [3] 资金流向与收益表现 - 近3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1523.82万元 单日最高净流入615.70万元 [3] - 近1年净值上涨56.59%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3.29% 最长连涨月数6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41.76%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17% [3] 行业政策与创新进展 - 2024年中国创新药BD总金额达519亿美元 2025年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12.5亿美元首付款交易 [4] - 《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从支付/审批/融资多维度支持行业 [4] - 截至2025Q1我国FIC数量覆盖度达40% 接近美国水平(53%) [4] 板块估值与医保政策 - 医药生物板块年初至今上涨25.02% 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4位 [4] - 当前PE估值31.31倍 处于历史中位水平 [4] - 医保局推进支付方式改革 明确总额预算管理及分组调整周期规范 [4] - 2025年医保及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名单公布 多款肿瘤药物(双抗/CAR-T/ADC)和慢病新药通过审查 [4] 指数权重结构 -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9.14% [4] - 联影医疗权重9.73%(-0.26%) 百济神州权重6.04%(+0.95%) 惠泰医疗权重5.69%(-1.11%) 百利天恒权重5.35%(-1.50%) [4][6] - 艾力斯权重4.76%(-0.09%) 泽璟制药权重4.53%(-0.03%) 君实生物权重4.15%(-1.17%) 博瑞医药权重3.60%(-0.62%) [4][6] - 华大智造权重3.07%(+0.20%) 益方生物权重3.03%(-2.03%) [4][6]
惠泰医疗股价下跌3.19% 医疗器械板块表现分化
搜狐财经· 2025-08-18 21:29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8日收盘,惠泰医疗股价报287.9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9.50元,跌幅3.19% [1] - 当日开盘价为298.50元,最高触及298.97元,最低下探至286.13元 [1] - 成交量为17098手,成交额达4.95亿元 [1] - 当前总市值406.01亿元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211.04万元 [2] - 近五日累计净流入8763.05万元 [2]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心血管介入和电生理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涵盖血管介入类、电生理类及外周介入类设备 [1] - 所属医疗器械行业,是科创板百元股之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