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激光(688646)

搜索文档
逸飞激光孙公司逸智信诚获CNAS认可,高质量服务新能源产业链创新发展
全景网· 2025-09-18 00:54
公司资质与认证 - 武汉逸智信诚技术检测有限公司实验室正式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 标志着检测服务平台在公正性、独立性和保密性达到全新高度 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体系全面与国际标准接轨[1] - CNAS是中国唯一国家认可机构 也是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全权成员 其认证在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国际互认效力 在828个领域具备认可度和权威性[1] - 实验室是锂电设备行业中少数具备CNAS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 目前还在同步规划CMA和TUV等权威资质能力建设 以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并提升服务水平[2] 检测服务能力 - 检测实验室配备先进验证测试设备并组建独立专业技术服务团队 构建覆盖材料-器件-系统的全流程、多维度检测服务链[1] - 具体检测项目包括无损探伤、材料微观结构与成分分析、光学元件面形与波前误差检测、激光整机性能综合评价以及高低温/振动/湿热等环境可靠性试验[1] - 获得CNAS认可的检测项目聚焦四大关键领域:材料微米级长度检测、石英玻璃光谱透射比检测、激光光束宽度与辐射功率检测以及气密性检测 精准对接新能源电池、光电新材料和激光装备等战略产业需求[2] 市场定位与战略意义 - 检测服务平台不仅服务于逸飞激光自身技术迭代与品控需求 同时面向全球新能源电池、激光装备及高端制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放共享[2] - 所出具的检测数据及报告具备第三方权威认证 为客户提供权威的全球市场通行证和信任基石 高效支持中国锂电产业链全球化发展[2] - 伴随CNAS资质落地 公司有望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进一步加速全球化进程 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中国信任与创新力量[2] 业务发展现状 - 逸飞激光2025年上半年已向海外客户成功交付多条全自动储能集装箱装配线及电芯装配线 海外订单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 - 公司致力于为新能源电池、激光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提供高精度、跨学科、一站式检测解决方案[1]
逸飞激光控股子公司逸科兴新一代大圆柱电池盖板自动组装线成功下线
起点锂电· 2025-09-17 10:14
逸飞激光技术突破 - 控股子公司广东逸科兴成功下线行业首条180ppm大圆柱电池盖板自动组装线 实现46系列圆柱电池盖板组装解决方案在量产效率和质量方面的重大突破[2] - 产线采用全新设计的结构和布局 融入高精度定位系统及全流程数字化检测配置 极大提升盖板组装良率和产能 有效降低生产成本[2] 技术体系优势 - 公司搭建"结构-材料-制造-检验"系统联动的结构件装备体系 配备专业团队 可配合客户协同开发 大幅缩短供应周期同时提升生产质量[4] - 在大圆柱电池装配领域提供"结构件-电芯同步生产"综合解决方案 将结构件与电芯研发制造强关联 解决行业痛点[5] 产业影响 - 该产线是持续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的重要成果 助力客户实现大圆柱电池结构件有效降本 为全球大圆柱电池规模化应用和量产提供关键支撑[7] 行业活动动态 - CINE2025固态电池展暨固态电池行业年会定档11月6-8日在广州举办[7] - 2025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及用户侧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将于12月17-19日在深圳举办[7]
ST逸飞(688646.SH):开发了激光超快加工设备、激光刻槽设备等可用于固态电池极片制片环节
格隆汇· 2025-09-15 08:03
固态电池制造领域布局 - 公司电芯装配设备、模组PACK设备及整厂智慧物流系统等核心设备与技术均可应用于固态电池制造领域 [1] - 开发激光超快加工设备与激光刻槽设备用于固态电池极片制片环节 [1] - 已逐步实现部分产品销售与交付 [1] 机器人领域投资 - 投资设立荆楚人形机器人公司 [1] - 通过合营公司武逸科技持股29.75% [1] - 公司直接持股5% [1]
ST逸飞(688646) - 逸飞激光关于选举职工董事的公告
2025-09-10 10:46
公司治理 - 2025年9月10日股东大会通过取消监事会等议案[1] - 2025年9月10日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冉昌林为第二届董事会职工董事[1] 人员信息 - 冉昌林1984年出生,现担任公司副总经理[3] - 冉昌林间接持有公司股份293,357股[4] 股份持有 - 富诚海富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有公司股票2,136,752股[4] - 冉昌林持有该计划4%的份额[4]
ST逸飞(688646) - 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关于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9-10 10:45
会议安排 - 2025年8月25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召开股东大会[4] - 8月26日董事会发布召开股东大会通知公告[5] - 股权登记日为9月4日,现场会议9月10日14:30召开,网络投票9月10日9:15 - 15:00[6] 参会情况 - 出席股东77名,代表股份38,015,356股,占总股份39.9477%[11] - 现场投票股东6名,代表股份37,089,033股,占总股份38.9743%[11] - 网络投票股东71名,代表股份926,323股,占总股份0.9734%[11] 议案表决 - 《关于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议案》同意37,740,550股,占比99.2771%[18] - 《股东会议事规则》同意37,749,792股,占出席会议股东表决权股份总数99.3014%[18] - 《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中小投资者同意501,690股,占比54.1592%[29]
ST逸飞(688646) - 逸飞激光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9-10 10:45
会议信息 - 2025年9月10日股东大会在湖北鄂州召开,77人出席,表决权占比42.3547%[2] - 公司董事、监事全出席,董秘出席,高管列席[5] 议案表决 - 取消监事会等多项议案高票通过[6][7][9] - 议案1为特别决议,2、3为普通决议[10] - 议案3中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占比54.1592%[13] 会议合规 - 见证律师认为会议召集、召开及决议合法有效[11]
逸飞激光股东怡珀新能源减持285.48万股,套现超832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8 09:43
股东减持计划实施情况 - 股东怡珀新能源减持计划于2025年7月12日披露 因自身资金需求拟减持不超过285.48万股(占总股本3.00%)[3] - 实际减持时间为2025年8月4日至9月5日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95.16万股 大宗交易减持190.32万股 合计减持285.48万股(占总股本3.00%)[3] - 减持价格区间为27.69元/股至33.35元/股 减持总金额83,215,802.96元[3] 持股比例变化 - 减持前持股431.3222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4.53% 股份来源为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2] - 减持后持股数量降至145.8422万股 持股比例下降至1.53%[3] - 减持股份自2024年7月29日起上市流通[2] 计划执行合规性 - 实际减持情况与披露计划一致 未提前终止减持计划[4] - 集中竞价减持在公告后15个交易日内实施 大宗交易在公告后3个交易日内实施[3] - 减持期间遵守90日内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 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的规定[3]
ST逸飞(688646) - 逸飞激光关于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9-08 09:31
减持前情况 - 怡珀新能源减持计划实施前持股4,313,222股,占总股本4.53%[3] 减持计划 - 拟减持不超2,854,800股,不超总股本3.00%[3] - 首次披露日期为2025年7月12日[7] - 减持期间为2025年8月4日~2025年9月5日[7] 减持结果 - 截至2025年9月5日合计减持2,854,800股,占总股本3.00%,计划实施完毕[5] - 集中竞价减持951,600股,大宗交易减持1,903,200股[7] - 减持价格区间为27.69~33.35元/股[7] - 减持总金额为83,215,802.96元[7] 减持后情况 - 当前持股1,458,422股,持股比例1.53%[9] 大宗交易情况 - 大宗交易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17日至2025年8月7日[9]
ST逸飞(688646.SH):怡珀新能源合计减持3.00%公司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08 09:18
股东减持 - 怡珀新能源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285.48万股 [1] - 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3.00% [1] - 本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1]
ST逸飞: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10:14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 制定相应工作计划 [1] - 保荐机构与公司签订持续督导协议 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报备交易所 [2] -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及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2]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督导公司及其董监高遵守法律法规及业务规则 履行各项承诺 [4] - 督促公司健全公司治理制度 严格执行董事、监事及高管行为规范 [5] - 公司因未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及业绩快报不准确 董事长兼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于2025年5月30日被湖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6]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4.32亿元 同比增长23.90% 但利润总额2436.84万元同比下降37.49% 归母净利润1814.85万元同比下降55.06% [18] - 毛利率降至24.02% 主要因锂电行业竞争加剧及设备毛利率下滑 [18] - 研发费用5138.55万元 同比增长51.59% 占营业收入比例11.90% [20][29] 募集资金使用问题 - 存在使用募集资金向募投项目分包方支付款项 部分资金流向6家客户和1家其他公司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涉及金额5300万元 [9][34] - 公司已修订《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 开展全面自查整改 [10][35] 核心竞争力与技术研发 - 研发人员410人 占员工总数37.96% 截至2025年6月30日授权知识产权677项(含发明专利117项) [22][29] - 技术优势包括高动态激光加工、焊接质量闭环监测等 产品覆盖新能源电池、光伏、半导体等领域 [21][25][26] - 参与制定3项国家标准及11项团体标准 多项技术获省级及国家级奖项 [24] 风险事项 - 2024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 [17] - 若连续2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将触及退市风险警示 [17] - 面临技术研发失败、人才流失及技术泄密等风险 [16] 募集资金使用详情 - 实际可使用募集资金9.92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余额6.38亿元(含理财4.67亿元) [30][31] - 使用1.5亿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33]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截至2025年6月30日余额4.58亿元 [32]